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求生记-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去夷州的话岂不是又让你们兄妹天各一方?”   
赵雨道:“那又如何?二哥他一心想把我早些嫁出去。他自己也好了无牵挂全心侍主……大人,我自己的路我想自己去选,不用别人为我安排。”   
陆仁无语,赵雨的这种独立思想在当时实在是超前,转换过来还就偏偏自己这个穿越而来的人能够理解。许久才问道:“这么说,你也想和我们一起去夷州?日后也像贞那样……怎么说来着?以商持家?你就不怕嫁不出去啊?”   
赵雨道:“大不了招郎入赘,但事还是我说了算。不过我想我会做其他的事。”   
“行啊你!在这个时代就想当款姐再养小白脸!”   
陆仁现在已经无语到了极点,只是在那里不停地摇头,最后叹道:“你要随我们去夷州也无不可,但是你一定要瞒住你二哥才行,不然刘皇叔就会知道。而皇叔一但得知,我就别想再走得了。”   
赵雨道:“赵雨心中有数,大人一些错失的地方我也会去补救,大人你安心等柴桑船队回来便是。”   
陆仁道:“还有啊,当初我与贞合力经商,为了避开世人口舌才结为义兄妹方便行事。而我到时会时常把你带在身边,也得有个合适的名份才行。”   
赵雨马上站起身向陆仁恭敬一躬道:“义兄在上,请受……”   
陆仁伸臂拦住道:“我可没说和你结什么义兄妹!”   
赵雨微微一惊,退后两步警惕的望住陆仁道:“大人言下何意?难道你是想……”   
陆仁亦站起身来,双手抱怀满脸的奸笑,语气也变得很欠揍:“像你这么美丽的小姑娘我可不想放过了……哼哼哼,你不是想学经商吗?当然得拜我为师!从年岁上来说,我三十二,你才十八,我大你十四岁。也不算过份。”实话实说,陆仁这根本就是报复心理在作怪,想整一下赵雨而已。   
赵雨闻言却松了口气。眼睛转了转,觉得拜陆仁虽然说有点吃亏,但以陆仁的学识才干(这里得打个问号)与名望却也有资格当个师长。当下便向陆仁行了个后辈之礼道:“师傅!”   
陆仁满意地点了点头,背起手向房外走去,语气依旧是那么地欠揍:“徒弟啊,为师出去逛逛。你在这里好好理事。”说完居然还哼起了当时不知名地小调:   
“在我地盘这儿/你就得听我   
赵雨对陆仁这种不着边的举止也不是头次看到。等陆仁走远了才轻轻摇头道:“怎么总感觉我有些遇人不淑啊。是不是不该认他作师傅?算了,他好歹也是个浪荡狂才,没有点轻狂之举反而不像了。”说完将一直按在腰间地右手放了下来。说起来陆仁可不知道他差点惹出大事,赵雨的腰间可盘着一柄当时极少见的钢制软剑!   
突然房中与院中几乎同时叫道:“等等,辈份乱了!”   
当然乱了!陆仁比赵云小一岁,是平辈论交,可赵雨拜陆仁为师地话。那陆仁岂不是成了赵云地长辈?陆仁脸皮再厚,此刻也是脸上发烧。   
——————   
平平静静地又过去了一段时间,贞终于在建安八年的十月带着船队回到襄阳。   
在这段时间里赵雨依旧打理着襄阳商铺,而陆仁虽然貌似天天都在闲逛,实际上却是在认真的考较有没有什么没做到的地方。赵雨的那场事可着实把他吓得不轻,自然不敢再大意行事。   
再次考虑的事有很多,像刘备是否真的被牵制住、诸葛亮   
前出山、刘表地身体会不会和历史上不一样……总之就是要保证曹操统一北方。   
计较之后的结果,从整体大势上来看是应该不会再出什么差错。陆仁也就放下心来。在船队回来之后依旧和往常一样卸货再装货。而这此贞从江东带回来的海盐要少点。只有六百石,陆仁也就扔给了蔡。同时赶赴了一趟新野,暗中告知竺准备接手襄阳的产业。   
而竺所顾忌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陆仁离开后两地之间的水运会不会断。陆仁的回答是柴桑他会留下陆信带领陆氏宗族打理,换句话说就是氏在荆州,陆氏在江东,两家之间地合作贸易不会断。而在将来陆仁也可能要再度利用到这些原来地产业基础。   
闲话少说,这一日陆仁被蔡瑁邀去府中赴宴,出来时陆仁带来的珍珠、瑁就没了影。想起蔡那一副比奸商还要奸商的嘴脸,陆仁即想吐心底却又一阵阵地舒畅,因为他在荆州该办的事全都办完,几天后就可以登船离去。当然,在蔡那里陆仁是说年关将至,陆氏宗族需要他赶去主理年时的祭祖大典,还许以年后会多带点海盐回来。必竟陆仁一上船最先会惊动到的就是蔡瑁,找个理由充份的借口先作点准备,省得蔡会一时多心坏了自己的大事。至于刘备与刘表,能不惊动就不惊动的好点。反正上船是在江陵,开出去后谁知道呢?   
这一日在江陵码头,船队的所有准备都已完成,蔡瑁也专门来送行。陆仁登上船后并没有急着下令升帆,而是一直站在船舷上向着襄阳的方向眺望,心中感慨万千:“三年多了吧?今天我终于可以走了。这三年中发生的事似乎比在曹营的那六年还多,那么以后又会怎么样……”   
貂婵走到他身边问道:“怎么了义浩,舍不得走吗?这一天你应该等了很久的。”   
陆仁伸手揽住貂婵的香肩道:“是有一点点的舍不得。不过比起当初离开曹营却要好上太多了,至少我这次的走看上去还是明目张胆的,不像那时走得偷偷摸摸。”   
貂婵笑道:“小点声吧。什么不是偷偷摸摸的,你敢让刘备知道你要走的事吗?”   
陆仁尴尬一笑道:“阿秀你就别损我了行不行?”   
“师傅,秀师母。时辰已过,是不是吩咐下去令船队启程?”   
陆仁点头道:“是该启程了……哎回来,我说了多少次了别叫我师傅,当时我只不过是想戏弄你一下,你现在还当真了!”   
赵雨淡淡一笑应道:“师礼已行,断无更改,又岂能儿戏?除非师傅你将我逐出师门。不过弟子从未犯过,师傅也不能轻易逐我出门墙吧?如若师傅执意如此,弟子就此下船前往江夏,请刘皇叔为我主持公道。”   
貂婵笑道:“不用不用,他要是敢逐你出师门我先饶不了他。”   
陆仁心说我敢吗?开始是拿刘备来要挟我,现在又和貂婵这么热乎,赵雨真的太厉害了。   
赵雨转身去船头下令升帆,陆仁则瞪着赵雨的背影直生闷气。貂婵取笑道:“你啊,这就是天作孽尚可许,自作孽不可活。你老实说,是不是想打别人小姑娘的主意?真要是的话,我看家里的小陆兰可不比她差。”   
陆仁哂笑道:“阿秀你想到哪里去了?我是说我和她本是同辈,与子龙又是生死之交,这样一下我也太占子龙的便宜了,哪里好意思啊?”   
貂婵戳戳陆仁的脸皮道:“就你这张脸还有不好意思的事?再说了,你自己还不是有个小你十多岁的叔叔辈?”指的是陆绩。   
陆仁急忙抓住貂婵的手腕道:“行了行了……哎,不过说真的,她一想起辈份的事本来也不愿当我徒弟的,可为什么转变得这么快?而且似乎每次叫我师傅都有点故意在戏弄我一般。”   
貂婵想了一会儿才道:“这个嘛……好像是那次我和她说,她还有两个小师弟就变了。实话实说,弈儿十五,艾儿才快八岁,小雨是十八,那她就是大师姐了。我反正是听她说,她一定会帮你管好这两个小师弟……想想也是,弈儿与艾儿都不怎么会武艺,可她深得赵家家传的拳脚剑术精髓,弈、艾就是拍马都及不上她。这样一来还不被她收得服服贴贴的?哦对了,她还说等到了夷州收服这两个小师弟之后,一定会让他们天天给她斟茶倒水、洗衣叠被。”   
“啊?真的假的!?不是阿秀你说出来逗我笑的吧?”   
貂婵道:“真的,她真是这么说的!看不出来她文文静静的一个姑娘家,竟然敢说出这样的话来,我当时都大吃一惊那。希望她只是几句玩笑话。”   
陆仁想起赵雨曾经认认真真说出的那句“大不了招郎入赘,但事还是我说了算。不过我想我会做其他的事”,心中暗暗摇头,知道赵雨搞不好真的会这样做,却也不好说出来。心中忽然想起了孙尚香,心道:“这二位要是凑到了一块儿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我现在又是去海外,那赵雨哪天有了家底,再加上个胆大包天的孙尚香,她们两个会不会跑去哪个地方给整出一个女权至上的女儿国出来?不过现在的邪马台就是这情况吧?赵、孙二位女王……”   
想到女王这个词,陆仁脑海中便出现了这样的画面——赵雨与孙尚香各自是一身的皮装,手中也各执一条皮鞭,身材惹火……   
猛的甩甩头,陆仁呐呐自语道:“想歪了想歪了,那是SM女王……”   
第二卷   
第一百八十三回 … 始足   
安八年十月,陆仁悄悄的离开荆州来到柴桑。不过陆仁又被吓了一场,因为夏口有派出水军拦截他的船队,陆仁还以为是刘备知道了他去柴桑的事。结果却只是普通的水运巡察而已。领军的是关羽,贞出面几句话就打发走了。话又说回来,在荆州与柴桑谁不知道陆仁是唯一能在这个时候两地间跑商的人?关羽带队出来也不过就是例得一下公事而已。   
有惊无险的到了柴桑,陆仁却不能马上就带船前往夷州。因为黄信在不久前就带着陆诚去了夷州,连带着把较为适合海上航行的船只与有海运经验的水手也都全部带去了。而留在柴桑这里的绝大部分是陆氏族人与在柴桑新召收到的劳力,旧日造船的工匠也只是留了一些年岁偏大与不想去海外的人下来。船只方面仅有不到四十只的江船,就这还是得留下来用维持两地水运的船。   
这些本来就是陆仁自己安排的,现在也无话可说。当时陆仁的想法是可能还要在荆州再呆上个一到两年,那时夷州的船队早就回到了柴桑,随时可以来接他。只是回到襄阳后发生了太多事,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刘备被陆仁哄去了江夏发展,刘表的身体又貌似不怎么样,闹不好刘琦、刘琮争夺荆州之主的仗随时会打起来,一但打起来陆仁就是想走都走不了。为了避开这些不稳定因素也就只好提前到柴桑来等。   
在船里闷了半个多月的陆仁下船后头一件事就是带着貂婵再去鄱阳湖泛舟散心,连带着贞也跟上来凑凑热闹。而平常购置江东杂货地事依旧是陆信与高顺在处理。两地间的水运是没必要因为陆仁离开荆州就断掉的。至于赵雨当然是找到大哥赵雷,两兄妹见面却也有点不知所谓,反正就是赵雨在那里平心静气的说了一大通话,竟把赵雷说得头都抬不起来。顺便说一下,赵雷并没有同意和陆诚一起去夷州。   
不知道夷州船队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一时半会儿的走不了,陆仁也就只能呆在柴桑这里安心的等。好在眼下并没有什么大事,陆仁就一连去鄱阳湖上玩了三天。到第四天头上就不敢再去泛舟。因为贞感冒了。能不感冒吗?陆仁两次来柴桑。正好两次都是冬季,湖上风大水冷,三天下来身子稍差一点的贞就给吹病了。。。。一些产业上的事,要么就去陆氏村里去看看,以宗主地身份处理一些杂事。当中比较大地一件,就是陆仁见到村中地住房、道路都不怎么样。回去后就吩咐陆信抽调一批钱粮帮陆氏村好好改善一下。   
另外陆仁还要求在村中修建一所学堂,把陆氏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们全部集中起来“义务教育”……孩子们读书时的所需的花费全由他出,连饭钱都包!为此陆仁还特意召集陆氏族人开了一次宗族大会,反正就是半强制性的要求所有六到十二岁的孩子必须得去学习,家中有困难需要孩子帮忙做事的视情况给于一定地帮助与优待。   
其实在那个时候自己的孩子有免费的书读,二顿饭还肯包下来谁不乐意?这族会一开甚至有人提出能不能把年龄段能不能再扩大一些,似乎还有不少已经成年并有了子女的人都想读书,反到把陆仁给整得头大不已。也就是陆仁反应也快。最后是把“陆氏义务教育”的年龄段重新细分了一下。具体情况是:   
六至十二岁的孩子享受全额“义务教育”。全日制学习。时间的安排用现代时制是早上八点到十一点是上午课,十一点至十二点大食;下午一点至四点下午课,四点至五点小食;然后放学。这个年龄段要求务必来学堂读书。   
十三至十八岁的青少年因为基本上都已经开始做事。或耕田或在陆仁地船坞里帮工,只享受上一时间段时地上午课,而且不强制。来读的可以照顾大食,不来读的随你便。   
十八岁以上地成年人,陆仁的安排是开办夜校!来不来全凭自愿,学费当然可免,但饭就不包了。还有就是这三个年龄段之间是有递进性的。比如说学堂开课后,头一年已经十二岁的孩子只能吃一年学堂饭,但在次年仍然可以读半日课,以此类推。   
别的不说什么,这夜校一开陆仁还得去考虑照明上的事那。那年头可没电灯,单凭火烛一是危险,二是会把大家的眼睛搞坏。最后陆仁还是决定采用铜镜反光再多点聚光的方法。至于黑板和白石灰笔则不难解决。   
另外该学什么陆仁也考虑了一下,最后是决定先教会读书认字也就行了,什么圣贤书大道理之类的就不去管他。其实来这里读书的都是些平民,家境稍好一些的都会送到书院里去,也就是说肯送孩子来读书多数是不想当“睁眼瞎”而已。但陆仁也作了一个不同的选择,就是从产业人员中专门抽调了几个精于计算的人出来,好歹要把加减乘除这些初步的数学教下去,再就是要教会用算盘。简单点说,陆仁也就是把小学一至三年级的课程给安排了出来而已。   
到不是陆仁不想多选,他自己甚至想把几何学给搬出来,而有自己依稀记得的一点化学、理工之类的东西。只是这些东西他自己都拿不准,哪里敢往外搬?再者有很多东西陆仁也知道并不适合在当时的情况下冒然给整出来。尽管如此,陆仁还是准备了面积、体积、勾三股四弦五这几样最基本也最实用的几何学。   
接下来陆氏村就热闹了,选地、修路、建房。处处忙得不亦乐乎。陆仁自己则躲在房里准备一些几何学的课本并详尽地解释给那几个“数学老师”听。本来以为会很难教,结果却是一点就通。说起来陆仁挑出来的这几个人早   
船坞中的工匠,真要算那些几何题一点不差,再怎么天和材料计算什么的打交道那!至于教识字的老师就不难找,挑了几个稍微上了点年纪读了不少书却又没什么名气的书生出来就行。   
忙了一阵子年关将至,到腊月二十陆仁就发下话去让大伙儿把村里修路建房之类的事先停一停,再轰走了那几个准“数学老师”,自己回房往床上一躺有气无力的嘀咕道:“就先这样吧。累死人了啦!”   
累归累。陆仁心里却知道累地值。按他地想法。这族宗族统一性地教育会为家族大规模的培养出人才,一但见效并流传出去,其他的世家就势必会效仿。   
谁都知道人才是成事的根本,而有着众多优秀人才的家族无疑就会是强大的家族。因此但凡是有远见的宗主都会重视这种能为家族提供优秀人才地方法。其实这种方法老早就有家族在使用,像荀氏的颖川书院就是一例。之所以说是效仿,指的并不是人才的培养方式,而是这种教育方式的维持方式。即陆仁这种“陆氏义务教育”的经济提供方式!   
那时的读书学习可以说是士族的专利,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你没钱读不了!笔、墨、竹(纸还没有推广,帛又太昂贵)、砚,哪一样不要钱?再加上书院地维持、教书先生们地生活用度,这些都是要学生们掏腰包的。当然,也有些大家名儒本身家境富裕,不在乎这些或是为了自身名望之类的因素会免费收几个寒门士子当学生(刘备是卢植地学生就是一例,只是卢植并不怎么喜欢刘备这个学生。会不会是与刘备太穷有点关系?纯属说笑哈)。但那必竟是极少数。真正由家族拿钱出来兴办并且维持书院的运作,这种情况据陆仁的所知根本就没有。就算是同族之人,拿不出学费因而没能读书的也极多。有名的荀氏都有不少这样的情况。   
陆仁所做的就是想打破这种情况。把学费支出从个人的经济担子上转交到家族上来,但他为什么要这样?   
家族想要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能维持得了人才培养上的支出,就势必要进一步的从增强家族经济实力上来着手。而增强家族经济实力又要如何去做?单凭当官的几个头面人物?凭那几亩地种出来的粮食?远远不够吧?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传统的地主官僚型转变成商业集团型(瓶子在这里PS一下,怎么会突然想出这种词来?),只有这样才能为家族提供强大的财力。   
再反过来,家族本来只是为了培养人才而重视商业,但是当人才培养成型时也会发现同时拥有了强大的财力,而大量优秀人才的涌现又能令家族的实力大幅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