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契丹志】
圣宗统和四年,先是宋克云朔寰应四州,命杨业、潘美迁四川之民于许汝,以所部护送。契丹邀击之。杨业力战,自日中至暮,手刃数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业太息曰:主上遇我甚厚,何面目求活于虏中?乃不食,三日而死。
饥饱欲死
【西汉书】
《东方朔传》:侏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
抱戈冻死
【新唐书】
《李传》:讨吴元济之乱,遣使见裴度,告师期。元和十一年十月已卯,师夜起,会大雨雪天晦,凛风偃旗裂肤,马皆缩栗,士抱戈冻死于道十一二。乘雪夜至蔡州,克其城。
义不避死
【资治通鉴】
《外纪》:赵简子之中牟宰佛畔,置鼎于庭,曰:与我者受邑,不从者烹。田基曰:义死不避斧钅戊之诛,义穷不受轩冕之服,无义而生,不仁而富,不如有义而烹。褰衣将就鼎,佛止之。简子屠中牟。论有功者以田基为始,基曰:一人举而万人俯首,知者不为也。赏一人以惭万夫,义者不取也。负其毋南徙于楚。楚王高其义,以为司马。
义在效死
【续后汉书】
《庞德传》:曹操素闻其骁勇,拜立义将军,封关门亭侯,邑三百户。音卫开等以宛叛。德所领与曹仁共攻拔宛,斩音卫开,遂南屯樊拒关羽。樊下诸将以德兄桑在汉中,颇疑之。德常曰:我受国恩,义在效死,我欲身自击羽,今年不杀羽,羽当杀我。后亲与羽交战,射羽中额。时德常乘白马,羽军谓之白马将军,皆惮之。仁使德屯樊北十里,会天霖雨十余日,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德与诸将避水上堤。羽乘船攻之,以大船四面射堤上,德被甲持弓,箭不虚发。将军董衡部曲将董超等欲降,德皆收斩之,自平旦力战至日过中,羽攻益急,矢尽短兵接战,德谓督将成何曰: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战益怒,气愈壮,而水浸盛,吏士皆降,德与麾下将一人。伍伯二人,弯弓传矢,乘小船欲还仁营,水盛船覆夫弓矢,独抱船覆水中,为羽所得,立而不跪。羽谓曰:卿兄在汉中,我欲以卿为将,不早降何为?德骂羽曰:竖子何谓降也?魏王带甲百万,威振天下,汝刘备庸才尔,岂能敌我邪?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遂为羽所杀。操闻之,为之流涕,封其二子为列侯。
义与俱死
【晋书】
《战记》:姚泓时部将赵玄与晋将毛德祖战于柏谷,以众寡而败,被疮十余,据地大呼。玄司马骞鉴冒刃抱玄而泣。玄曰:吾疮已重,君宜速去。鉴曰:若将军不济,当与俱死。去将安之,皆死于阵。
冤死
【有官龟鉴】
程公逸,东坡外祖,眉山人,摄录事参军。眉山尉有得盗芦服根者,所持刀误中主人。尉幸赏以劫闻,狱据受赇,掠成之。太守将虑囚,囚坐庑下泣涕,衣尽湿。公适过之,知其冤,咋谓盗曰:汝冤盍自言,吾为汝直之。盗果称冤,移狱,竟杀盗,公坐诛囚,罢归不及月,尉掾皆暴卒。后三十余年,公尽见盗拜废下曰:尉掾未服,待公而决,前此地府欲召公暂对,我叩头争之,曰不可以我故死公,是以至今。公寿尽今日,我为公担荷而往,暂对即主生人天,子孙寿禄,朱紫盈门矣,公具语家人沐浴就寝而卒。
孝妇冤死
【有官龟鉴】
孟赏,仕郡为户曹吏,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女弟光怀猜忌,乃诬妇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赏无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赏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丹从之,即刑讼女,而祭妇墓,天应澍雨,谷稼以登。
称父屈死
【高斋漫录】
蔡懋,为冯公京之婿。冯薨于位,泰陵车驾临奠,懋纟衰至杂于冯氏子弟间,厉声呼曰:陛下,臣父屈死。上惊谔,问之,乃懋。自是知持正之冤,而借其死。
忧挠致死
【宋史】
《杨愿传》:愿守宣城,表弟王炎调蕲水令。过之,醉中谓愿曰:尝于吕丞相处得公顷岁所通书,其间颇及秦丞相之短,尚记忆否?愿闻之。色如死灰,遂留炎不听去。会愿移守金陵,宴监司大合乐,守卒皆怠,炎即青溪得客丹以行,愿忧挠而卒。
为贬愤死
【玉泉子闻见录】
李瓒,故丞相闵之子,自桂州失律,贬昭州司户,后量移衡州刺史,为给事中柳韬所疏,贬焉。韬始与瓒相善,瓒先得路而弃韬马,瓒既重为所贬,性雅躁愤而且死。郑舍之谷,恩之子也。命笔与书曰:受恩未报苦极,累十点。笔落而卒。
寐觉惊死
【陶朱新录】
通判监酒赵诗者,昔在学校尝因同斋熟寐,与众戏以香烛花果楮镪之类,设供于卧榻之前,而潜伺之。寝者既觉,见之曰:我已死耶。嘘唏不已,少顷复寐,久不复起。共视之,真死矣。乃撤供设之物,竟不敢言其所以于人,岂乍觉此惊散神鬼,遂不复还斡也耶。事有不可知者,贾先存善云。
宁不愧死
【宋史】
《忠义传》:姜才被执,愤愤不已,阿术怒剐之扬州,才临刑,夏贵出其傍,才切齿曰:若见我,宁不愧死邪。
杯酒辱死
【李昌龄乐善录】
昔邵陵王纶镇郢脉,吴规为之客。适张缵出镇湘东,纶饯于郊,规亦与坐。时缵方贵,意轻规。忽举杯属规曰:吴规,奉庆汝今日得与此宴。规大怒,即起归。其子翁孺闻之,为之气结而卒。规悼儿愤缵俄亦不起,其妻不胜悲怨,寻亦殒命。时人为之语曰:张缵一杯酒,杀吴氏三人。此则辱而死之也。
罪非殊死
【西汉博闻】
《光武纪》:光武诏罪非犯殊死,一切勿案。注云:殊死,谓斩刑殊绝也。《左传》日斩其木而弗殊。一切谓权时非久制也。
贬新州死
【唐新纂】
路岩贬新州,死于杨收死之榻,见《通鉴》。刘挚贬新州,死于蔡确死之室,见《王巩杂记》。二事甚类,可骇也。
终为情死
【世说新语】
王长史登茅山,大恸,笑曰:琅邪王伯舆终当为情死。
必以贿死
【通鉴】
《周外纪》:景王十七年,晋叔鱼之生,甚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鸢肩而牛腹,溪壑可盈,是不可餍也,必以贿死。遂不视。
且图赊死
【资治通鉴】
则天圣历元年,狄仁杰上疏,以为朝廷议者,皆罪契丹突厥所胁从之人,言其迹虽不同,心则无别,诚以山东近缘军机,调发伤重,家悉破,或至逃亡,重以官典侵渔。因事而起,枷杖之下痛切肌肤,事迫情危,不循礼义,愁苦之地,不乐其生,有利则归,且图赊死。此乃君子之愧辱,小人之常行也。
苟求赊死
【资治通鉴】
则天长寿元年,侍御史周矩上疏曰:推效之吏,皆相矜以虐。泥耳笼头,枷研楔毂,指鹰签爪,悬发薰耳,号曰狱持。或累日节食,连宵缓问,画夜遥撼,使不得眠,号曰宿囚。此等既非木石,且救目前,苟求赊死。高宗上元二年,左千牛将军长安赵环,尚高祖女常乐公主,生女为周王显妃,公主颇为上所厚。天后恶之。辛已,妃坐废幽闭于内侍,省食料,给生者防人候其突烟而已,数日烟不出,开视死腐矣。环自定州刺史贬括州剌史,令公主随之官,仍绝其朝谒。
专死不勇
【西汉书】
《韩王信传》:汉六年秋,匈奴胃顿大入围信,信数使使求和解,汉疑信数间使有二心,间私也。上赐信书责让之。曰专死不勇,专生不任。李奇曰:言为将军斋必死之意,不得为勇,斋必生之心,不任军事,传曰期死,非勇也必生,非任也。寇攻马邑,君王力不足以坚守乎?安危存亡之地,此二者,朕所以责于君王。
祈 死
【左传】
成公十七年,晋范文子友自鄢陵,使其祝宗祈死,注祝,大祝。宗,宗人,皆上祭祀祈祷者,使为范文祈死。六月戊辰士燮卒。曰:君骄侈而克敌,是天益其疾也,难将作矣,爱我者惟祝我使我速死。无及于难,范氏之福也。
【国语】
晋范文子谓其宗祝,君骄泰而有烈夫,以德胜者,犹惧失之,而况骄泰乎!君多私,今以胜归。私必昭,昭私,难必作,吾恐及焉。凡吾宗祝为我祈死,先难为免。七年夏,文子卒。
【谢应芳辨惑编】
《国语》云:范文子祈死,柳子非之曰:死之长短而在宗祝,则谁不择良宗祝而祈寿焉。文子祈死而得,亦妄之大者。
【敬斋泛说】
祈死者二人,曰晋大夫范武子士会之子文子燮、鲁大夫叔孙穆子豹之子昭子女若。说者以为自裁,恐不然,今俚俗少不如意,形言愿死者多矣。左氏所载二人盖此类,但既言之后,适谢世耳。
触柱求死
【北盟录】
宋靖康中,虏寇逼近,宰相张邦昌对二太子哀号擗踊,以身投地,绝而复苏,虏执酋命,终莫能回。度非口舌可争,则以首触柱求死。不能,又缘甲士防虏尽夜监守,虽欲引绳挥刃,赴井蹈河,皆不可得。岂谓城中之人相与逃死,乃嫁大祸于一身,变出不图,死安足惜。
挽兵乞死
【北史】
《杨昱传》:杨仲宣遇害,仲宣子年九岁,牵挽兵人曰:欲害诸尊,乞先就死,兵以刀斫断其臂,犹请死不止,遂先杀之。
乞一快死
【类说】
元载于万年县佛堂中谒主官,乞一快死。主者曰:相公今日受赀子污泥,不怪也,乃脱秽袜塞其口而终。
桓子请死
【左传】
宣公十二年,晋师救郑。楚人惧五之入晋军也,逐疾进师,车驰卒奔,乘晋军。桓子不知所为,鼓于军中曰:先济者有赏,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晋之余师不能军。宵济,亦终夜有声,晋师归,桓子请死。晋侯欲许之,士贞子谏曰:不可,城濮之役,晋师三日,文公犹有忧色,左右曰:有喜而忧,如有忧而喜乎?公曰: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及楚杀子玉,公喜而后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是晋再克而楚再败也。楚是以再世不竞,今天或者大警晋也。而又杀林父以重楚胜,其无乃久不竞乎。林父之事君,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夫其败也,如日月之食焉,何损于明。晋侯使复其位。
伏道请死
【新唐书李晟传】
晟平朱讹之乱,复长安,戎服见帝三桥,再拜顿首贺已,即跪陈备爪牙臣不能破贼,致乘舆再狩,乃臣不任职之咎,敢请死。伏道左。帝为掩涕,命给事中齐映起之,使就位。
投刺请死
【续世说】
石晋高祖时,张彦泽贪残不法,刑部郎中李涛伏阁极论彦泽之罪,语甚切至,彦泽削一阶,降爵一级。及契丹入京师。彦泽恣行杀戮,士民不寒而。涛时为中书舍人,谓人曰:吾与其逃于沟渎而不免,不若往见之。乃投刺谒彦泽曰:上疏请杀大尉人李涛,谨来请死。彦泽欣然接之,谓涛曰:舍人今日惧乎?曰:涛今日之惧,亦犹足下昔年之惧也,向使高祖用涛之言,事安至此。彦泽大笑,命酒饮之。涛引满而去,旁若无人。
抗辞请死
【资治通鉴周世宗纪】
初唐,使者孙晟锺谟从帝至大梁,帝待之甚厚,每朝会班于中书省官之后。时召见,饮以醇酒,问以唐事。晟但言唐王畏陛下神武,事陛下无二心。及得唐蜡书,多谤毁之言,帝大怒,召晟责以所对不实。晟正色抗辞,请死而已。问以唐虚实,默不对。帝命都承旨曹翰送晟于右军巡院,更以帝意问之,翰与之饮酒数行,从容问之,晟终不言,翰乃谓曰:有敕赐于公死,晟神色怡然,索袍笏,整衣冠,南向拜曰:臣谨以死报国,乃就刑。并从者百余人皆杀之,贬谟耀州司马。既而帝怜晟忠节,悔杀之,召谟拜卫尉少卿。
叩头请死
【杨内翰谈宛】
《武干篇》:董遵诲父宗本尝为随州将。太祖征时,往依宗本,令与遵诲游,尝共臂鹰逐免,少不如意,为遵诲所辱。太祖遂辞去,宗本固留厚给遣之。即位之初,访求遵诲,遵诲欲自杀,其妻止之曰:等死亦未晚耳,万乘之主,岂念旧恶?将因祸致福,岂可测哉?遵诲感其言,幅巾见于便殿,叩头请死。上笑曰:“汝昔日豪荡太过,方将任汝事。即命左右掖起,赐官带、设食案,赐食上前。语及旧故欢笑,以为通远军使。
恸哭请死
【宋史·张邦昌传】
邦昌既请元太后来垂帘听政,御内东门小殿,邦昌以大宰退处内东门资善堂,寻遣使奉乘舆服御物至东京,既而邦时亦至,伏地恸哭,请死。康王抚慰之。王即位,封邦昌同安郡王。
自拘当死
【通鉴·周外纪】
襄王十六年,晋文公之理李离过听杀人,自拘当死。大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有罪传其下而畏死,非义也!公曰:寡人亦有罪邪。离曰:臣受印之日,君命曰:必以仁义辅政,宁过于生,无失于杀。臣受命不称,壅惠蔽恩,君何过之有?君以所私害公,杀无罪而生当死,二者非所以教于国也。遂伏剑而死。
赐 死
【史记·蔡泽传】
泽曰: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以烧夷陵;再战,南并蜀汉,又越韩魏而攻强赵,北坑马服,诛屠四十余万之众,尽之于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遂入围邯郸,使秦有帝业。楚赵天下之强国,而秦之仇敌也。自是之后,楚赵皆慑伏,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势也。身所服者七十余城,功已成矣,而遂赐剑死于社邮。
【续后汉书·刘封传】
昭烈怒封不救关羽,又陵孟达使叛,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昭烈因此除之,于是赐封死。封叹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昭烈为之流涕。
【唐书柏耆传】
云:王承宗以常山叛,耆以书干裴度诸奉使镇州,自处士受拾遗,说承宗质,二男,献两郡,太和初迁谏议。李同捷叛,耆入沧州取同捷。赴京师,诸将害耆邀功,争上表论列,文宗不获已,贬循州司户判官。沈亚之贬庐州南康尉。内官马国亮又谮耆受同捷先所王稷女,及奴婢珍宝,再流爱州,寻赐死。
【刑法志】
京师决死,莅以御史金吾,在外则上佐,余皆判官莅之,五品以上罪论死,乘车就刑。大理正莅之,或赐死于家。
【资治通鉴后唐明宗纪】
天成二年,任园请致仕居磁州,壬申契丹来请修好,遣使报之。冬十月乙酉,帝发洛阳,将如汴州,丁亥至荣阳,《九域志》:荣阳县在郑州西六十里,东至大梁一百四十里。民间讹言帝欲自击吴,又云:欲制置东方诸侯,宣武节度使检校侍中未守殷疑惧,判官高密孙晟劝守殷反,高密,汉古县,随乱废。唐武德三年置于义城堡,六年移就故夷安城,即高密古县也,属密州,《九域志》在州东北一百二十里。《考异》曰:《江南录》作孙县,今从王溥《周世宗实录》,晟承正翻。守殷遂乘城拒守,帝遣宣徽使范延光往谕之。延光曰:不早击这,则汴城坚矣,愿得五百骑与俱。帝从之。延光幕发未明行二百里,抵大梁城下,与汴人战,汴人大惊。戊子帝至京水,京水在荣阳之东,索水之西。遣御营使石敬塘将亲兵倍道继之,或谓安重诲曰:失职在外之人,乘贼未破,或能为患,不如除之。重诲以为然,奏遣使赐任园死,端明殿学士赵凤哭谓重诲曰:任园义士,安肯为逆,公滥刑如此,何以为赞国使者?至磁州,园聚其族,酣饮,然后死,神情不挠。
【陆游南唐书】
《钟谟传》:初李德明被诛,唐镐预其事,至是镐惧钟谟修怨,不自安。会镐以纳贿闻,谟面诰其状,镐愈惧,信州刺史张峦入为天威军都虞侯,谟素与之善,每屏人共语,或至中夜,又尝请使峦帅帐下兵巡都城。镐廉得之,因密言谟往来两国,挟周人以胁制朝廷,今与典兵者交结,为请令辶水徼辇下,其包藏殆不可测,谟微问之,念无以为奇货,会弘冀卒。后主以母弟当立,而谟尝以元宗爱子从善同使周,相与亲厚,乃言后主器轻忌放,无人君之度,因盛称从善才,不知元宗建储之意已决,更以此忤,乃暴其交结张峦等罪,贬国子司业,又贬着著作佐郎,安置饶州,遣中使领侍卫军十人,即日督促乘驿而去。谟时方补风眩,在途赋诗十章,语皆凄怆,峦出为宣州副使,建降元年正月,元宗问太祖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