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宝瞳-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4年北…京荣宝第47期艺术精品拍卖会上,戴敦邦16幅彩绘《逼上梁山》连环画原稿以22万元成交;2005年中…国嘉德四季第三期拍卖会上,程十发创作于1957年的彩墨中国画40开册页《召树屯和喃诺娜》连环画原稿以1100万元成交;2006年北…京华辰秋季拍卖会上,沈尧伊创作于1989年的5集926幅长征史诗连环画原稿《地球的红飘带》以1540万元成交,创下国内连环画原稿拍卖纪录。

    而刚才刘东通过舍利元光看到这些连环画上浓淡不一的白色灵光之后,便决定买下来。不过那时候人多眼杂,刘东怕中间出现意外,所以便留到了最后。

    这两大箱连环画的价值可比刚才那几十件古玩值钱的多了。

    看到刘东喜欢这个,中年人心中因为不觉得这些连环画值多少钱,本着赚便宜的心思,一开口就要五万。刘东自然不能够让他如愿,讲了一下价后,一万块便把这两箱价值连城的连环画买了下来。

    随后,刘东招呼中年人帮忙,两人一起把两箱连环画搬到穆刚找来的车上。

    事情忙完后,刘东便坐上面包车,告送司机师傅地址,开车将近一个时辰后,来到了李老小院门外。

    掏出钥匙打开院门,花了半个小时,把东西搬到刘东住的左厢房。然后让穆刚花了五百块钱,给了司机和其他几个帮忙的人。

    随后,刘东关上房门后,看着自己卧室中堆满的纸箱,脸上忍不住流露出了满足的笑意。

    “好东西留到最后,先看看这些连环画再说!”

    随后,刘东把两个木箱上的其他装古玩的箱子放到一边,然后打开了其中一个,正好是之前在赵家四合院里打开的那个。

    “小东,这不是我们小时候看的小人书吗?两三毛钱的东西,你买它们干什么?”看清箱子里的东西后,穆刚不禁皱眉说道。

    “呵呵,穆哥你可比小看了这些小人书,这里面随便一本都要一百块左右!而且还是其中最便宜的!”刘东笑道。

    “真的?”说着,穆刚面带疑惑的,从拆开的两包里随便拿出一本,封面上是《水浒传》,这种小人书,他小时候也看过不少,当然,现在早就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

    “算了,我对这种东西不感兴趣!”没看几秒钟,穆刚就摇了摇头,重新把手中的小人书仍回箱子里。(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三章 更加珍贵的连环画原稿

    第二百八十三章 更加珍贵的连环画原稿

    见此,刘东不由略显无奈的摇了摇头,跟穆刚这样的人说什么古玩收藏,简直是对牛弹琴。

    “小东,你再这里看吧,我出去买点吃的,中午没吃饱,肚子饿了!”

    “知道了,穆哥早点回来,再外面别惹事!”之所以这么说,倒不是怕穆刚吃亏,而是怕他把别人给打坏了。

    “你放心吧,我知道!”

    看着穆刚的身影消失在门外,刘东摇了摇头,重新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小人书上。随后脸上的神情变得喜悦起来。

    把刚才穆刚扔下的《水浒传》拿在手中,刘东一页一页的细细观看,越看脸上喜悦的神色越浓。

    《水浒传》的小人书是由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编辑室,负责制作出版的,当时汇聚了当时国内最优秀的六位连环画大家:徐燕荪、卜孝怀、墨浪、陈缘督、任率英、吴光宇。到1957年,《水浒传》小人书出版了21册。剩下的9册,直到文革结束后,连环画出版**到来的1987年才出版,也就是一部《水浒传》三十册准备了三十年。

    而刘东手中的《水浒传》就是1987年刊印的第一版,更难得的是没有任何破损、污渍、折痕,品相堪称‘十品’,也就是十成新。

    在连环画收藏日渐火热之后,这种老版的十成新小人书作品,基本都不会拿到市面上交易。都是暗地里交易。

    把水浒传一本一本的摞起来。重新用牛皮纸封好。然后又把第二包打开的连环画拿了过来。

    翻到正面。《长江三部曲》五个字,让刘东眼前一亮。

    对于这本小人书,他关注收藏之后,也了解了不少。

    《长江三部曲》的作者是汪国新、郑桂兰,两人是夫妻,当初为了创作这部连环画,两人从上…海到成…都,花了近十年的时间。走遍长江上下,而他们的儿子就在两人的背篓里,跟着风餐露宿,从一岁,成长到十岁。

    《长江三部曲》自1982年到1990年,出齐10册,共1666幅画,其中没有一幅画构图相同,并在创作中运用了很多电影手法,摘取了全国第三届连环画评奖中的绘画二等奖和文学脚本二等奖。

    而此刻刘东手中这册。就是《长江三部曲》的第一版,而且也是十成新。

    看完《长江三部曲》整理好后。刘东从芥子空间中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雕刻刀,小心的割断胶带,打开牛皮纸书封之后,《敌后武工队》这个刘东小时候也看过好几遍的小人书露了出来。

    接下来,随着刘东打开一个个牛皮书封,《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海港》、《沙家浜》、《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龙江颂》等革命题材的小人书,以及《梁山伯与祝英台》 彩绘本、《生死牌》、《桑园会》、《孔雀东南飞》、《新白娘子传奇》、《杨门女将》、《木兰从军》等民俗、神话类的小人书一一出现在刘东的眼前。

    更难得的是这一个大木箱,112种,545册小人书全部都是十成新的难得之物。

    看完这些,刘东对另一个箱子里的小人书更加期待起来。因为当初舍利元光笼罩到这两个木箱子的时候,后一个散发出的光芒可比这两个强烈多了。

    而最后这个箱子打开之后,也没让刘东失望,1951年由内…蒙…古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少数民族文学连环画《小顽皮》;1953年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外文连环画《鸡毛信》。

    王叔晖画的《西厢记》,顾炳鑫画的《渡江侦察记》,华三川画的《白毛女》;赵宏本,钱笑呆画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些可都是真正的大师之作。

    而且除了这些建国之后的名作之外,还有民国时期,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封神榜》、《岳飞传》,以及叶浅予的《王先生》和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等。

    当然这些作品的品相不如第一个箱子里的出色,不过现在能够收藏这么多民国和建国初期珍贵连环画的人恐怕也没几个。

    除了这些刊印的连环画之外,刘东还在第二个箱子的最底层发现了十三部连环画的初稿,硬笔线描画的大师陈俭的铅笔线描《茶花女》;工笔彩绘本连环画大师王叔晖的《西厢记》、刘继卣的《武松打虎》、《闹天宫》、任率英的《桃花扇》、陆俨少的《神仙树》;华三川的《交通站的故事》;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郑家声等的《周…恩…来同志在梅园新村》、汤小铭、陈衍宁的《无产阶级的歌》。

    以及三部民国时期,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创作于1939年的《漫画阿q正传》原稿;1940年‘四大名旦’赵宏本的《文天祥》原稿;以及同样身为四大名旦之一沈曼云的《济公传》原稿。

    看着这十三本几乎每一本都能够达到几百上千万的连环画原稿,刘东心中无限欢喜的同时,也明白那位去世的赵老爷子估计最喜欢收藏的东西,并不是瓷器、书画,或者文玩杂项之类的东西,反而是眼前的连环画。

    “这位赵老爷子之所以能够收藏这么多连环画精品,恐怕跟他老人家之前的工作不无关系!”不管猜测的准不准,刘东第一时间就把第二个箱子当中所有的连环画收入自己的芥子空间当中,不过先不急用舍利元光修复这些连环画上的污迹。而是把之前那件散发着浓郁红光的玉枕拿了出来。

    散发着红光也就意味着里面的东西最起码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不过没有亲手摸着里面的东西,刘东也无法做出鉴定。

    把玉枕拿到手中,翻转了一圈后,借用舍利元光的透视效果,刘东能够在玉枕上清楚的看到一道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的细缝。这条细缝围绕着枕头转了一圈,显然当初东西就是从这里放进去,并粘合起来的。

    这件玉枕值不了几个钱,刘东也没想着再次从这条缝隙处把它打开。

    不过刚刚拿起金刚石质的雕刻刀,刘东准备从玉枕边上把它切开的时候,却猛然停了下来。

    “这玉枕的年代到现在也有快六百年了,这也就意味着里面的东西也在里面封了快六百年,万一拿出来出来出现什么破损可就不美了!”刘东心中暗道。

    玉本来就有保温保湿的作用,玉枕至今快六百年,里面的氧气肯定已经极低,现在玉枕中的环境就跟埋藏了五六百年的古墓一样。

    在考古发掘的时候,古玩文物长期深埋地下出土后的‘氧化’一直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刘东可不希望几十年前明定陵开发的悲剧,同样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件玉枕里的东西实在是太珍贵了。

    想到这些,刘东手放在玉枕上,然后心随意走,缓缓的把自己的舍利元光慢慢的让玉枕里面的古玩慢慢吸收,直到五分钟之后,刘东才收回手,不过看着脑海中龟缩了近半米的芥子空间,心疼的直咧咧。

    “看来以后还要多多搜刮这香火之力才行,否则根本不够用啊!”

    摇了摇头,暂时放下心思。

    随后,刘东用坚硬的雕刻刀把玉枕右侧的截面缓缓切了下来,这刻刀平时是他用来琢玉用的,锋利非常,再加上刘东本身异于常人的力气,所以用这刀子切玉枕简直跟切豆腐没有两样。

    很快,伴随着比成人巴掌略大的玉片落下,玉枕内部的空间也出现在了刘东的眼前。

    “啊喷,这味道也够呛人的!”打了几个喷嚏后,刘东揉着鼻子,把玉枕拿到一边,里面那股捂了近六百年的霉味实在是太呛人了。

    而这时候,因为氧化反应,原本在玉枕内部的一些蓝色粗布,也迅速的失色,变硬,不过对于它们刘东并不怎么关心,就算它们完好如初也没有多少价值,所以刘东也没有为它们浪费自己的舍利元光。

    这时候,刘东已经没有了当初把玉枕里的东西倒在自己床上的打算,万一要是粘上什么细菌之类的,那他可就哭都来不及了,尽管这种几率很小。

    但谨慎起见,刘东还是把床上的白色床单拿了下来,叠了几叠后铺在地上,然后把玉枕里的东西全都一股脑的倒在床单上。

    对于那些已经发灰霉烂的粗布填充物刘东没有丝毫的去碰的兴趣,而是直接伸手把它们包围在中央的一卷明黄色,看上去有些古旧的绢帛,万分小心的拿在手中。

    看着手中厚厚的一卷,刘东脸上惊喜的神色更浓了。

    这时候,他也顾不得什么有没有细菌了,直接把绢帛在自己的床上缓缓摊开,紧接着一个乘坐五色神鸟的丰润夫人出现在刘东的眼前,妇人一身华贵云衫,衣袖飘飘,盘腿端坐于鸟背上,坐下神鸟鹰翅鹤身,孔雀头,长羽扇尾。

    再往后翻,是一头青色的神牛,随后再是一驴头六臂之人,随后《五星二十八宿身形图》中那些闻名已久的人物挨个出现在刘东眼前。(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四章 《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

    ps:  感谢‘升棋了’书友的两张月票,东人言而有信,今天三更!现在是第一更!

    第二百八十四章 《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

    ……而且当五星十二宿的人物过去之后,并没有完,紧跟着的就是一个须发皆张,横眉怒目,手中拿着一根长戈,胯下骑着仿佛是四不像一样的异兽,看着旁边的隶书,刘东明白这个人物在作者笔下就是北方玄武七宿之一的斗木獬。

    “银青光禄大夫吴兴太守张僧繇!”等刘东欣赏完整幅画之后在回头看画卷卷首的提拔,心中更为振奋。

    除了作者的亲手提拔之外,上面还有隶书,楷体等十几条提拔和二十多个大小不同,形状不一的鉴赏章。其中也不乏知名者,比如那位曾经临摹此画的唐朝梁玲赞,以及北宋著名的山水画大师范宽,而且还有著名的‘六贼之首’的权相,同样也是大书法家的蔡京。而这些提拔和钤印也无不证明了这幅《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正是南朝画家张僧繇的传世真迹。

    “没想到我还有获得六朝四大家之一张僧繇真迹的机会!”刘东心中激动道。

    张僧繇是南朝人,梁武帝天监年间,曾任武陵王国侍郎,以后又任直秘书阁知画事、右军将军、吴兴太守等职。苦学成才,长于写真,并擅画佛像、龙、鹰,多作卷轴画和壁画。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即出自于有关他的传说。

    文献里说他作画,“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很象现在的速写。被称为“疏体”。

    现在。唐朝人梁令瓒临摹张僧繇的《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部分。就保存在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被日本人奉为国宝。

    张僧繇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唐朝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都远师于他。此外,他还善于雕塑,有“张家样”之称。

    ……

    直到半个小时后,刘东才依依不舍的把这幅但是画心就长达1134厘米,宽45厘米的巨幅画卷收了起来。

    “要不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李老,让他老人家也高兴高兴?”想了想后。刘东摇了摇头,“算了,老爷子好不容易回了家,还是先不打扰他了,而且万一他老人家太过兴奋,血压上来了,再出点事,我可担当不起。”

    作为一个已经踏入古玩收藏圈的圈内人,刘东太知道这副张僧繇《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传世之作代表着什么了。

    就在刚才他从玉枕中把这副画拿出来的瞬间,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的名字就要改了。而且这副张僧繇的名作将是毫无疑问的第一,而且这也是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世界上,已知的年代最早的古画。

    这几个耀眼的名字,再加上六朝四大家张僧繇传世之作这几个字,几乎就决定了这幅画在面世的同时也将在整个书画界、古玩收藏界,甚至考古界,文学界掀起滔天的波浪。到时候找上门来想要收购这幅画的收藏家和博物馆还不知道有多少。

    此刻,有些冷静下来的刘东,也马上想到了自己将要面对的这些麻烦。而向来最怕麻烦的他,感觉自己有些头疼起来。

    “算了,到时候尽量不要让人知道就是了。”暂时刘东也只想到了这个注意。

    放下心思后,抬头一看,刘东这才发现外面的天空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不过他屋子中的灯倒是开着,想来应该是穆刚或者张妈进来的时候打开的。不过当时他的心思全都在发现张僧繇传世真迹的兴奋之中,并没有发现。

    站起来,伸了一个懒腰,把屋子中有些凌乱的古玩纸箱收拾了一下,为了不惹人怀疑,现在他也不能把这些东西收到芥子空间里面,只能让它们在这里占着地方。

    “小东,你忙完了?”看到刘东推门走出来,穆刚停下自己刚才练到一般的八极拳,然后大步走了过来。

    感受到他身上蒸腾起来的热气,刘东不由暗自摇头,其实功夫到了暗劲的状态,已经不需要多练,只是在早晨和晚上连两遍就行了。不过穆刚却从没有这么做过,基本上有时间就练自己的拳脚,之前龙叔还在的时候也说过他,不过几次没效果之后,也就由着他了。

    “穆哥有吃的吗?感觉肚子饿了!”朝着穆刚点了点头后,刘东摸着自己的肚腹问道。

    “呵呵,有,有!刚才上街的时候,我买了十斤酱牛肉,我吃了一半,剩下一半留给你了,走!”

    任由穆刚抓着自己胳膊,两人一起顺着台阶走进正屋,这时张妈正在屋子里看电视,见到两个人进来,面明白他们是来找吃的。

    随后,在穆刚把酱牛肉拿过来的时候,张妈也把热在锅里的晚饭给刘东端了上来,几个家常小菜,再加上足量的米饭,一顿晚饭让刘东吃的非常过瘾。

    吃过晚饭,跟穆刚聊了一会后,刘东便回到了自己的卧室,从芥子空间中把自己的刻刀拿出来,然后把一件已经雕刻了一半,依稀可以看出是一个人物雕塑的和田白玉拿在了手中。然后接着屋中明亮的灯光继续雕刻了起来。很快一个洒水观音的形象在刘东的手中变得越来与清晰。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把最后抛光的工序做完后,一件巴掌大小的和田白玉洒水观音像出现在刘东的手中。

    把观音像拿在手中反复的看了看,然后在细微处修补了一下后,刘东满意的点了点头。

    相比最近毫无寸进的木雕,他琢玉的手艺倒是仍然在快速的进步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