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斜。惟有阮郎春尽,不归家。
【注】
花花——言花朵繁多,即花花朵朵之意。
罗袖句——女子穿着罗衣,面对画帘,思念情人肠欲断。
卓香车——立在散发芬芳的车上。卓:站立。香车:古代车乘求其精美,
常用优质木材造成,饰以珠玉,涂以香料。《初学记?器物部》:“三云辇,
七香车。”
战篦句——饰有金凤花纹的战篦斜簪于发际。
阮郎——泛指心爱的男子。据《神仙传》和《续齐谐记》载,汉明帝水
平时,刻县有刘晨、阮肇二人人天台山采药,迷失道路,忽见山头有一颗桃
树,共取食之,下山,得到涧水,又饮之。行至山后,见有一杯随水流出,
上有胡麻饭屑。二人过水行一里左右,又越过一山,出大溪,见二女颜容绝
妙,唤刘、阮二人姓名,好像旧时相识,并问:“郎等来何晚也!”因邀还
家,床帐帷慢,非世所有。又有数仙客,拿三五个桃来,说:“来庆女婿。”
各出乐器作乐,二人就于女家住宿,行夫妻之礼,住了半年,天气和暖,常
如春二、三月。常闻百乌啼鸣,求归心切。女子说:“罪根未灭,使君等如
此。”于是送刘、阮从山洞口去。到家,乡里怪异,经查寻,世上已是他们
第七代子孙。二人于是又想回返女家,寻山路,不获,迷归。至太康八年,
还不知二人下落。以后诗词中就常用“刘阮”、“刘郎”、“阮郎”来指久
去不归的心爱男子。
【析】
这首词写妇人春怨。
“花花,满枝红似霞”写春景烂熳绚丽。三、四两句写妇人于画帘之内,
伤怀已极,故立车遣愁。后四句摄取对话的特写镜头:回头闲聊,神态绰约;
“唯有”二句,是妇人之言,实为衷曲,揭出“肠断”之由。
梦江南
其一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注】
极——顶端。这里是指怨恨的终点就在“天涯”。天涯,这里指代远在
天边的爱人。
山月二句——山、月、水、风不了解思妇的感情,而让眼前的落花纷飞。
【析】
这首词写思妇恨远。
开头两句作急切语,以“天涯”指代远离不归的人,于“恨”之前修饰
以“千万”,可见其恨远之深长。后三句就眼前之景写离恨之情:山月、水
风、碧云,本是客观的事物,无所谓“知”与“不知”,而女主人公却把它
们作为埋怨的对象,以为是山月不解人事而故意窥人;水风不理怨情而将落
花飘于眼前;暮云悠悠,更牵动了她无休无止的离恨。这全是用景象表现、
衬托人物的心理,蕴藉含蓄,情意不尽。正如胡国瑞先生在《论温庭筠词的
艺术风格》一文中所说的:“似清淡的水墨画,避去其所习用的一切浓丽辞
藻,只轻轻勾画几笔,而人物的神情状态宛然纸上。”
其二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注】
斜晖句——夕阳西斜,余晖忽隐忽现,含情脉脉;流水东去,悠悠自乐。
脉脉(mòmò默默):形容含情而不用很明显的方式表达时的状态。悠悠(yō
uyōu 幽幽):形容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样子。
白蘋洲——长满了蘋草的小洲。蘋(pín 贫):水草,叶浮水面,夏秋开
小白花,所以称“白蘋”。赵微明《思归》诗:“犹疑望可见,日日上高楼,
惟见分手处,白蘋满芳洲。”又:《唐宋词选注》以“蘋”为“浮萍”,《诗
经?召南?采蘋》:“于以采蘋,南涧之滨。”朱熹注:“蘋,水上浮萍也,
江东人谓之蘋。”洲:江中的小陆地,白蘋洲本有实地。《白香山诗集》补
遗卷上《送刘郎中赴任苏州》诗,汪立名注引《太平寰宇记》:“白■洲在
湖州蘋溪之东南,去洲一里。洲上有鲁公颜真卿芳菲亭,内有梁太守柳恽诗
《江南曲》云:‘汀洲采白蘋,日暮江南春。’因以为名。”这里的“白蘋
洲”,不必实指此地,而泛指水中小洲。
【析】
这首词写女子终日盼远人归来的一片痴情。作者全以素描的手法,勾画
了一幅完整的艺术画面。
起首二句,用“梳洗罢”、“独倚”两个连续的动作,表现她急切盼归
人的情绪。“独”字是其孤寂的写照,“江楼”点出地点。后面三句,从“江
楼”前着笔,也是“望”中之景。江楼前景物万千,而女主人公只看到了“帆”、
“斜晖”、“水”、“白蘋洲”,这是与她的思想感情紧密相连的。离人去
时是从江上乘船,他回来也定然会乘船的,故她只是细细辨认过来的帆船。
“千帆”喻其在江楼所数船之多,所认船之细,所盼之切,所望之久。“皆
不是”饱含着失望与哀怨。七字之中,跌宕转折,曲尽情意,渗透了希望喜
悦与忧伤的感情。结尾二句,实处写景,虚处传神,景与情合,生动贴切,
将思妇纤绵、凄清怅望之情合盘托出。恰如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所评:
“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徊不尽,是亦谪仙才也。吾安得不服古人?”
河传
其一
江畔,相唤,晓妆鲜。仙景个女采莲,请君莫向那岸边。少年,好花新
满船。红袖摇曳逐风暖,垂玉腕,肠向柳丝断。浦南归,浦北归?莫知。晚
来人已稀。
【注】
江畔三句——江边采莲女相唤,其晓妆鲜艳。
仙景二句——美景中来了个采莲女,请你莫要向那岸边。这两句是船夫
的所见和说话,意思是希望漂亮的采莲女,不要往少年所在的岸边去游玩。
仙景:风景幽美如仙境。个女:一个少女。
少年二句——那边满插鲜花的船上,乘坐着一个少年。这两句是女子所
见。
红袖三句——采莲女的红袖迎着暖风摇曳飘动,采莲时垂下如玉的手
腕,她的心已飞向少年所在的柳荫之处。柳丝:指少年停留之处。肠断在这
里是指感情深切、盼望急切。
浦南归三句——这是采莲女见少年后的感情变化,已被情绪所迷,不辨
归宿,即想:从南浦回家?还是从北浦回家?主意难定。又解:指采莲女不
见少年,猜想:“他是从南浦去了呢?还是从北浦去了呢?不知道。”
晚来句——已近傍晚,人越来越少了。
【析】
这首词写采莲女对少年的倾慕。
上片开头四句勾勒江南清晨中的采莲少女,景美,人更美。“江畔、相
唤”四字写尽江南采莲女天真烂馒、媳笑相招的情态。后三句笔锋转至少年,
为船夫指引之词。两层之间,似断实联。
下片头三句笔墨又落到采莲女,重彩点染她们于和风吹拂、柳丝荡漾之
中红袖摇曳、玉腕戏波的动人形象,并巧妙点出采莲女对少年的倾慕,“肠”
指女方,“柳丝”指男方,“肠断”中用“向柳丝”三字隔断,用法别致。
结尾二句写采蓬女对少年可望而不可即的失意心情。“浦南”,“浦北”是
女子的自度之词,见其魂牵梦绕,不知所归,直到天晚人稀的恍憾状态。
其二
具一湖上,闲望,雨萧萧。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蛾愁不消。终朝,梦
魂迷晚潮。荡子天涯归掉远,春已晚,营语空肠断。若那溪,溪水西,柳堤,
不闻郎马嘶。
【注】
湖上三句——谢娘所见湖上景色。萧萧:或写作“潇潇”,形容刮风下
雨的状态。
烟浦二句——望着烟雾笼罩的湖边花桥,更觉路途遥远,谢娘此刻愁绪
萦绕,翠眉紧蹙。谢娘:泛指思妇。见温词《更漏子》“其一”注,翠蛾:
翠眉。
荡子三句——离家之人远在天涯,将要回来的船离此地是这么遥远呵!
春已暮,听莺语声声,使思妇空断肠。归棹:归舟,以棹代船。
若耶三句——在若耶溪西畔的柳堤上,思妇盼郎归,可是却听不到郎的
马叫声。若耶溪:水名,今浙江绍兴县南,传说西施曾在此处浣纱。此言“若
耶溪”,是以西施之美自喻。
【析】
这首词写游春女子对情人的思念。
上片,“湖上”是游春之处,“望”为一篇之主干,而冠以“闲”字,
足见女子并无心游春,只不过借景遣愁而已。“雨萧萧”三句是望中之景:
烟雨蒙蒙,柳浦花桥,一片迷离。“路遥”一词带出望中之情,既是景的结
束,又是后三句的起始,且为下片张本,真是天衣无缝之笔,转换自然。“谢
娘”三句是女主人公望中的神态,愁思与带雨的晚潮混在一起,如幻如梦,
没完没了。
下片顶承“路遥”,写情人远在天涯,归期难测,辜负春光,莺语断肠,
怨人及物。结尾写女主人公所居之地,也是与情人分别之处,景物依旧,千
里人遥,连马嘶声也听不到,只有堤柳如丝,无限凄然。
其三
同伴,相唤,杏花稀。梦里每愁依违,仙客一去燕已飞。不归,泪痕空
满衣。天际云鸟引晴远,春已晚,烟霭渡南苑。雪梅香,柳带长,小娘,转
令人意伤。
【注】
依违——原意是形容声音忽离忽合。曹植《七启》:“飞声激尘,依违
厉响。”这里是指人的离合,重在离。仙客:古人指某些特异的动植物。这
里是指“鹤”,相传仙人多骑鹤,所以称之为“仙客”,或称“仙禽”。
天际三句——见云鸟飞于天际,越感晴空辽远。春已暮,烟云中渡过南
苑。云鸟:云间飞鸟。引晴远:使人觉得晴空宽阔辽远。“晴”与“情”谐
音,是双关语,“引晴远”含有将感情引到远方之意。
【析】
这首词写女子对情人的怀恋。
上片从与同伴的谈话中表达相思之情。前三句写在杏花凋落的时刻,同
伴相招,互诉心曲。后四句为女主人公的独白:她在梦里都十分担心相聚又
散,这是想象;而现实是情人远行,如鹤去,如燕飞,音讯不归,聚首谈何
容易,只有空留泪痕沾衣,可见想念情切。
下片写由念而怨,自怨自伤,恨己不如鸟,高翔远引,追随情人!春晚
烟深,梅香柳长,一春已过,情人不归,令人神伤!
《河传》三首,句式长短错落,转韵频繁,促节繁音,结构起伏,曲尽
情意。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评说:“《河传》一调,最难合拍。飞卿振
其蒙,五代而后,便成绝响。”这是很有道理的。通篇句断而意不断,展转
相连,融成一片,既有完美的意象,又有活泼的节奏美。
番女怨
其一
万枝香雪开已遍,细雨双燕。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雁门消息不
归来,又飞回。
【注】
香雪——指春天白色的花朵,杏花或梨花均可。《花间集》中用“香雪”
一词共五处,三处是指花如白雪,如:温词中“万枝香雪开已遍”,《菩萨
蛮》“杏花含露团香雪”,毛熙震《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两处是
指女子白肤如雪:张泌《满宫花》“娇艳轻盈香雪腻”,魏承斑《渔歌子》
“蛟绡雾縠笼香雪”。
钿蝉筝三句——言双燕飞于画梁之上,又见到了女主人的钿筝金扇。
钿蝉筝:筝上用金片作蝉妆饰。金雀扇:绘有金雀的扇子。
雁门——指雁门关。《山海经》:“雁门,雁飞出于其间。”旧址在山
西省代县西北雁门山上。《代州志》:唐置关于绝顶,两山夹峙,形势雄险,
自古为戍守重地。这里泛指西北边塞。消息:指远征夫君的音信。
【析】
这首词写女子触景伤怀。
女子在杏花开放的日子里,于细雨中看到旧时双燕又嬉戏于梁间,于是
想到她远征在边塞的丈夫,是在这个时候离家的,现在燕子飞回,而征人一
点消息都没有。“钿蝉”两句意在突出女主人公的青春美丽,加强怀念之情。
其二
碛南沙上惊雁起,飞雪千里。玉连环、金镞箭,年年征战。画楼离恨锦
屏空,杏花红。
【注】
碛(qì弃)——水中沙滩,此处指沙漠。
玉连环——《战国策?齐策》:“秦昭王尝遣使者,遗君王后以玉连环。”
这里是指征人的用具,如铁链之类的东西。
金镞箭——征人所用武器之一。
锦屏——有彩画的屏风。
【析】
这首词写征人忆家,在温庭筠词中是比较有特色的。
开头两句写边塞环境:沙漠千里,大雪狂飘,塞雁惊飞。“玉连环”二
句写征人的装束,可见征战之苦,战情之急。“年年”承上启下,因战情紧,
故“年年征战”;因征战苦,故年年、日日忆家。结末二句,纵笔远扬,推
进一层,不说自己忆家,而为女子着想,因离恨而画楼冷落,锦屏寂寞,又
想象家中的杏花开放。可谓曲尽人情。
荷叶杯
其一
一点露珠凝冷,波影。满池塘,绿茎红艳两相乱。肠断,水风凉。
【注】
凝冷——凝聚着清冷。
绿茎句——绿色的枝干,红色的花朵,杂在一处,月色下分辨不清。这
里指荷池晓景。
肠断——这里是魂断之意,形容神情入迷。
【析】
这首词写破晓时的荷塘景色。
前四句写波光荷影,露珠滴滴,绿茎红花,缭乱其间,清丽可爱。后两
句写情,面对清凉的水风,神情悠然。《栩庄漫记》评道:“全词实写处多,
而以肠断二字融景入情,是以俱化空灵。”
其二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惆怅,正思惟。
【注】
镜水二句——秋月照水,水平如镜,月光如雪。
小娘句——少女红润的粉面映照着碧色的寒水。红粉:红粉面。寒浪:
形容池水清冷明澈。
【析】
这首词写月夜采莲女的惆怅。
波平如镜,秋月如雪,采莲女子面对寒浪,产生了惆怅之情。这里给我
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天地,她的惆怅,是因为感到采篷辛苦劳碌?还是觉青
春虚度?或者是别有情怀?
其三
楚女欲归南浦,朝雨。湿愁红,小船摇漾入花里。波起,隔西风。
【注】
楚女——泛指南国女子。
南浦——泛指送别之地。浦(pǔ普):水边,岸边。江淹《别赋》:“春
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湿愁红——红指荷花,即雨湿带愁的荷花。
隔西风——小船已去远,隔风相望,所以说“隔西风”。
【析】
这首词是写少女驾舟归去的一霎那所引起的淡淡哀愁。
这哀愁是岸上送者的哀愁,也是少女的哀愁,只是送者并未出场,却从
行者眼里写出。首二句点明主人、情事、地点、环境。特别用雨湿花红烘托
气氛。花红无所谓愁与不愁,但在朝雨归去的离人眼里,却带上了愁的轻纱。
小船驶入花丛,本是极美的境界,只是风起波掀,人又远去,无影无踪,倩
影留在眼前,哀愁注满心田。
胡国瑞先生在《论温庭筠词的艺术风格》一文中评这两首词说:“曲调
节拍短促,而韵律转换频数,这类词调形式与五、七言诗大异其趣,确足令
人一新耳目。”他还说:“虽整体如此短小,作者却能以少许断续的线条,
绘成一幅饶有情趣的人物小景。”
皇甫松,生卒未详,字子奇,自号“檀栾子”。新安(今浙江建德附近)
人。行事也不可考,只知是皇甫湜之子、牛僧孺之甥,未曾入仕。
他的词措词闲雅秀丽,特具爽朗之致,难入侧艳一流。李冰若的《栩庄
漫记》对皇甫松的词作了极为恰当的评价,说他的词“秀雅在骨”,如“初
日芙蓉春月柳,庶几与韦相同工”。
天仙子
其一
晴野鹭鸶飞一只,水葓花发秋江碧。刘郎此日别天仙,登绮席。泪珠滴,
十二晚峰高历历。
【注】
鹭鸶——鸟名,体长一尺许,羽色纯白,嘴长而尖,颈细长,头部后端
有白色长羽毛,背胸部有蓑毛饰羽,捕食鱼类,又称“白鹭”。社甫《绝句》
“一行白鹭上青天”即指此。
水葓(hóng 红)——植物名,“蓑”或作“荭”,又称“荭草”、“游
龙”、“石龙”,高五六尺,叶大,茎叶带红色,秋日开花,红色或白色。
又解:水葓谓之葓菜,其茎中空,又谓“空心菜”。
刘郎二句——刘郎那日与天仙告别后,登上了人间的坐席。刘郎:指刘
晨,这里泛指所爱之士。见温词《思帝乡》中“阮郎”注。绮席:富丽的席
坐,这里指由仙境回到人间。天仙:指天台山神女,刘晨、阮肇所遇者。
十二峰——巫山以上,群峰连绵,其尤突出者有十二峰。李端《巫山高》: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明陈耀文《天中记》曰:巫山十二峰为望霞、
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古对十二峰名称说法不一致,元刘壎《隐居通议》据《蜀江图》所列名,多
独秀、笔峰、盘龙、仙人,而无朝云、净坛、上升、圣泉。历历:形容物象
清清楚楚。
【析】
这首词是就题发挥,咏刘郎在天台山遇神女的事,但只截取了离别的一
个场面。
首二句用“晴空”、“碧江”、“花发”渲染离别的环境,用“鹭鸶飞
一只”起兴,引入刘郎别天仙的咏叹。末二句写别情。“十二晚峰高历历”
一句以景结情,融情于景,凄寂无限。《白雨斋词话》评:“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