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间集新注-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
腻粉句——涂着脂粉的脸上还沾着黄星靥。金靥子:黄星靥,古时妇女
面部妆饰,见温庭药《归国遥》“其二”注。
惠心──既指落花之心,又指闺人之心,双关。
【析】
这首词是咏落花之作。
上片写落花的景象,花影稀疏,风吹残片,纷坠阶庭,“舞愁红”,写
落花纷飞之状,带有感情色彩。此时,更觉空堂寂寞了。
下片写观花之人,有美人迟暮之感。她面饰不整,半着金靥,留着残妆;
薰香尚暖,她的心别有一股滋味,是人们难以理解的。“蕙心无处与人同”
一句,非深子情者不能道出。
其四
揽镜无言泪欲流,凝情半日懒梳头,一庭疏雨湿春愁。
杨柳只知伤怨别,杏花应信损娇羞,泪沾魂断轸离忧。
【注】
揽镜——拿镜子。
湿春愁——意思是雨使春愁更浓,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感情联写,汤显祖
评为“创新语”。
轸(zhěn 诊)——悲痛。《楚辞?九章?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
甲之朝吾以行。”王逸注:“轸,痛也。”离忧:遭遇到忧伤。《史记?屈
原贾生列传》:“故忧愁优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洪兴祖补注:
“班孟坚曰:离犹遭也。明己遭忧作辞。”
【析】
这首词写女子的春愁。
上片第一句,写她心中无尽的苦衷,揽镜自怜而泪流。第二句进一层,
写她悲怨如痴,半日罢妆。“一庭疏雨湿春愁”,把雨与愁联起来了。从事
理上讲,雨怎么能湿春愁呢?然其妙正在此句,它将春愁具体化了,如茫茫
一片经雨而湿。
下片“杨柳”二句,意思是说这些无情之物,尚能有情,杨柳知道伤别
离,杏花可以证实她的娇颜因相思而渐损。结尾一句,由物及己,更想到忧
伤难言,泪沾衣襟。
其五
半踏长裾宛约行,晚帘疏处见分明,此时堪恨昧平生!
早是消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弦声,杳无消息若为情。
【注】
半踏——小步走。
裾(jū)——衣服的前襟,也称“大襟”。辛延年《羽林郎》:“长裾
连理带,广袖合欢之襦。”
宛约——婉约,柔美的样子。
昧平生——意思是素不相识无法向所爱之人表示情怀。昧:暧昧。
品弦声——演奏弦乐的声音。品:弹奏、品尝。
若为情——如何能动情,或难以为情。若为:何为、怎为。谢灵运《东
阳溪中赠答》:“但问情若为?月就云中堕。”又:宋陈师道《寄张学士》
诗:“从来阙声闻,相见若为颜。”
【析】
这是男子思慕女子之作。
上片头二句写男子见到女子:傍晚,垂帘的稀疏处,他见到了女子姗姗
步履的倩影。但他恨自己与女子不相识,并为此而深感惆怅。
下片头二句是他的幻想:要能同女子烛影共照,那时,只怕连音乐声也
不愿听了。结尾一句无限感伤,意思是与她不通信息,再深厚的感情也无法
让她知道。可见思慕之情,何等缠绵。
其六
兰沐初休曲槛前。暖风迟日洗头天,湿云新敛未梳蝉。
翠袂半将遮粉臆,宝钗长欲坠香肩,此时模样不禁怜。
【注】
兰沐——用兰香融水洗发。
初休——刚洗完。
迟日——缓缓移动的太阳。
湿云——湿发。云:喻头发。
新敛——刚挽起来。
梳蝉——梳发。蝉:指蝉鬓,古时妇女一种发型,挽发如蝉翼。
粉臆——如涂了白粉的雪胸。臆:胸部。
坠香肩——下垂到香肩。
【析】
这首词描写女子洗头后的情态。
上片写她用兰香渗水洗了头之后,云鬓犹湿,散披未梳的妩媚情态。
下片写尚未梳妆时的模样,疏放娇丽,更使人爱。《白雨斋词话》道:
“不禁怜三字真乃娇绝,飞燕玉环,无此情态,真欲与丽娟并驱矣!”又:
“情态可想,风流窈窕,我见犹怜。”
其七
风递残香出绣帘,团窠金凤舞襜襜,落花微雨恨相兼。
何处去来狂太甚,空推宿酒睡无厌,怎教人不别猜嫌?
【注】
风递——风传送。
团窠(kē颗)金凤——帘上所绣的团花金凤图。团窠:圆形的。
襜襜(chanchan 搀搀)——摇动的样子。
空推——用假言相推脱。
宿酒——前时所饮的酒。
睡无厌——贪睡不止。
【析】
这首词写女子的妒忌之情。
上片头两句,写绣帘的华美,烘托环境美好富丽。“落花”句,写帘外
暮春景象:落花微雨。“恨相兼”,是见了景色所引起的感情变化:花易落,
人易老,而情不切,为下片责怨男方作了铺垫。
下片写她的妒情。她埋怨男子不知在何处游冶,真是“狂太甚”;回来
后,又假说因喝醉酒,贪睡不止;这些表现,怎么不引起她的怀疑呢!怀疑
什么,就不必明说了。
其八
轻打银筝坠燕泥,断丝高罥画搂西,花冠闲上午墙啼。
粉箨半开新竹径,红苞尽落旧桃蹊,不堪终日闭深闺。
【注】
打——敲击,弹拨。
银筝——古代乐器,如琴瑟状,弦乐。
坠燕泥——意思是弹筝之声动听,震坠燕泥。刘向《别录》:“鲁人虞
公,发声清越,歌动梁尘。”
断丝——游丝,蛛丝之类。
罥(juān 娟)——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者挂罥长林稍,
下者飘转沉塘坳。”
花冠——公鸡,以冠借代为鸡。温庭筠《晓别》诗:“翠羽花冠碧树鸡,
未明先上短墙啼。”
午墙——中墙、正面的墙。
粉箨(tuò 拓)句——在新竹丛的小道上,笋子一只只皮壳裂开。箨:
竹笋外衣。
红苞——花苞。
桃蹊——桃树下的路。《史记?李将军传赞》:“谚曰:桃李不言,下
自成蹊。”司马贞索隐:“按姚氏云:桃李本不能言,但以华实感物,故人
不期而往,其下自成蹊径也。”
【析】
这首词写闺情。
上片写女主人公在画楼弹奏着动听的银筝,时而也传来鸡啼声。虽有声
响,但仍有寂寞之感。
下片写竹皮半开,红苞尽落,俱是万物生长之状,对此景,她不禁叹息
起来,她已难以忍受终日空闺幽禁的寂寞生活了。
其九
乌帽斜欹倒佩鱼,静街偷步访仙居,隔墙应认打门初。
将见客时微掩敛,得人怜处且生疏,低头羞问壁边书。
【注】
乌帽——隋唐富贵者所戴的帽子,初为官员所戴乌纱帽,后闲居之士亦
可戴。杜甫《相从行赠严二别驾时方经崔旰之乱》:“乌帽拂尘青螺粟,紫
衣将至绯衣走。”又解:乌帽为隐者所戴。《宋史?杜衍传》:“既退居南
都,出入从者十许人,乌帽皂履,绨袍革带。”
佩鱼——唐代五品以上的服饰,按品级不同,分别佩带金、银、铜所制
成的鱼。《新唐书?车服志》:“中宗初罢龟袋,后给以鱼,郡王嗣王,亦
佩金鱼袋。景龙中,令特进佩鱼。散官佩鱼,自此始也。”
访仙居——游访仙人所居之地。这里特指娼妓所居处。
隔墙句——意思是隔着墙刚刚敲门,她也能识别是谁到来了。
掩敛——掩面敛容,微含羞态。
得人二句——她得到了人的怜爱时,还是那副怯声怯气的样子;低着头,
含着羞,而问壁上的字。
【析】
这首词写男子娼门冶游。
上片第一句,写男子装束,虽是官员,但到“北里”游冶处,也不讲究
了,“乌帽斜”、“倒佩鱼”,极写洒脱不恭之状。“静街”一句,写做这
等事,还是隐蔽一些好,故言“偷步”。“隔墙”句,是说里面的女子一听
到敲门声就知道是谁来了,可见此男子为常客了。
下片写女子接待他时的情态,三句分三层,先是“微敛”,再是“生疏”,
后是“羞问”,写得细腻入微,娇羞之态可掬;但并不猥亵淫荡。表现了对
此女的一种真切的怜爱。《白雨斋词话》道:“迤逦写来,描写女儿心性,
情态无不逼真。”
河传
其一
太平天子,等闲游戏,疏河千里。柳如丝,偎倚绿波春水,长淮风不起。
如花殿脚三千女,争云雨,何处留人住?锦帆风,烟际红,烧空,魂迷大业
中。
【注】
太平天子——指隋炀帝。
疏河千里——据《开河记》载:大业十二年开邗沟成,长二千余里。炀
帝乘龙舟,幸江都。舢舻相继,自大限至淮口,联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
十里。见韦庄《河传》“其一”注。
长淮——淮河。
殿脚——炀帝乘龙舟游江都,强征吴越民女十五六岁者五百人,为之牵
挽,曰“殿脚女”。见韦庄《河传》“其一”注。这里说“三千”,意思是
加上六宫罗骑,约三千许。李白《清平乐》词:“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
三千。”
争云雨——争风流,以得帝王宠爱。
何处句——意思是炀帝骄淫无度,不知何处能将他留住。
锦帆风三句——风吹锦帆,云烟映红,如火燃空。烧空:双关语,既写
红光弥漫如火燎天际,又指炀帝繁华一炬而空。
大业——隋炀帝的年号。
【析】
这首词是怀古之作。
上片前三句,写隋炀帝当时为了游戏,竟劳民伤财,开凿运河千里。“柳
如丝”是写运河上秀丽的风光:春水绿波,风平浪微。
下片追述炀帝昔日游江都的繁荣气象:三千殿脚女如花似朵,穿红挂绿,
风流美丽。“何处留人住”一句,已表示了这样侈淫的生活,无处可容的不
满情绪。“锦帆风”三句,写昔炀帝行舟时五彩缤纷,红染天际的景象。“烧
空”二字,笔锋急转,表面上是说红光如火燃半空,含意是炀帝的花锦世界,
一炬而空。结尾一句,是作者自述,仿佛身临当时的场面。这首词对炀帝荒
淫无度的行为进行了揭露和讽刺,在《花间集》中,是思想性较好的作品。
《栩庄漫记》评:“词写炀帝开河南游事,妙在‘烧空’二字一转,使上文
花团锦簇,顿形消灭。此法盖出自太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一诗。”
其二
目回柳拖金缕,着烟浓雾,蒙蒙落絮。凤凰舟上楚女,妙舞,雷喧波上
鼓。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襞花笺,艳思牵,成篇,宫娥
相与传。
【注】
落絮——落下的杨花。
楚女——泛指江汉一带女子。
雷喧句——波上鼓声如雷轰鸣。
龙争虎战——指诸侯王混战。
中土——泛指中原。《淮南子?地形》:“正中冀州曰中土。”
桃叶句——指士大夫们纷纷南渡。此处用晋王献之送其爱妾桃叶渡江的
典故,以讽时事。见毛文锡《虞美人》“其一”注。
襞(bì辟)花笺——折叠彩笺。襞:褶(zhē折)子,衣服上折叠的线条。
这里作动词用,折叠之意。
【析】
这首词也是怀古之作。
上片写秦淮河上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下片写中原战火纷飞,动荡不安。并用了王献之送爱妾渡江的典故,隐
约地嘲讽了东晋王朝偏安江左,不图统一大业的腐败政治。这是作者盼望统
一大业的思想反映。
其三
花落,烟薄,谢家池阁,寂寞春深。翠蛾轻敛意沉吟,沾襟,无人知此
心。玉炉香断霜灰冷,帘铺影,梁燕归红杏。晚来天,空悄然,孤眠,枕檀
云髻偏。
【注】
谢家——泛指美妇人家。
霜灰——香料燃完,灰白如霜。
铺影——布影,洒影。
枕檀——以檀为枕,质贵重,有香气。
【析】
这首词写暮春闺怨。
上片写女主人公凄凉的处境,没有人了解她,同情她。
下片写她空虚无聊,孤眠时的情态。此词无甚新意,味同嚼蜡。
其四
风飐,波敛,团荷闪闪,珠倾露点。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
照脸。大堤狂杀襄阳客,烟波隔,渺渺湖光白。身已归,心不归,斜晖,远
汀■■飞。
【注】
风飐——风吹的意思。
波敛——波起皱纹。敛:收,引申为起皱折、起波纹。
团荷——圆形荷叶。
珠倾露点——露水如珠,倾滴于荷叶上。
木兰舟——用木兰树所造的船。任昉《述异记》下卷:“木兰洲在浔阳
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
刻木为舟,舟至今在洲。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
县见寄》诗:“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吴娃越艳——指吴越一带的美丽姑娘。李白《忆旧游书怀赠韦太守》诗:
“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大堤——曲名。原指襄阳沿江大堤。宋齐梁时,常以大堤为题作曲,故
称《大堤曲》。如《续玉台新咏》中所载王容的《大堤女》:“宝髻耀明珰,
香罗鸣玉佩。大堤诸女儿,一一皆春态。入花花不见,穿柳柳阴碎。东风拂
面来,由来亦相爱。”就是描写大堤美女的诗。
狂杀——狂极,感情难以节制。
■■——水鸟之一种。见温庭筠《菩萨蛮》“其四”注。
【析】
这首词写游览所见所感。
上片写游湖时所见:风微微地吹,波轻轻地荡,圆荷上的露点如珍珠闪
闪,绘出了初秋明丽的背景,“何处”二句,写出在画面中的人物,“吴娃
越艳”,都是漂亮活泼的南国少女,“藕花红照脸”,这一句简洁俊秀,表
现了姑娘们的青春的美丽。
下片写游客的心情,借用了乐府中《大堤曲》赞美少女的内容,来表示
游客对吴娃越艳的倾慕。“烟波隔”,是说姑娘们渐渐远去。“渺渺湖光白”,
他还留连不舍,目送舟行,直至再也看不见人影儿,只剩下湖光渺渺。“身
已归,心不归”,出语直率,情真意切。结尾二句,景中有情,有温庭筠“斜
晖脉脉水悠悠”之意。全词情意真挚,笔墨清丽明快,非凑数之作可比。
菩萨蛮
其一
月华如水笼香砌,金环碎撼门初闭。寒影堕高檐,钩垂一面帘。碧烟轻
袅袅,红战灯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梦长。
【注】
月华——月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
华流照君。”
金环——门环。
碎撼——无节奏地摇动。
寒影句——意思是月光下,高高的屋檐垂下暗影。
钩垂句——帘钩空垂,帘幕放下。一面:一幅。
红战——红火闪动。
高唐——梦境,即用楚怀王与巫山神女在梦中相会的典故,表示男女眷
恋的美好境界。见韦庄《清平乐》“其三”注。
【析】
这_________首词写良夜的恋情。
上片绘出月夜明净清幽的景色,“金环碎撼”,使人如闻其声。
下片写室内的情景:“红战灯花笑”一句,境界全出,使人如睹其形。
后二句用楚王在高唐与神女相会的故事,来比拟眼前相恋的美好意境。此词
写男女相聚之情,含而不露,环境与心情,在作者笔下得到了和谐的配合,
仿佛灯花也感到愉悦,《雨村词话》评道“战笑字新”。
其二
花冠频鼓墙头翼,东方淡白连窗色。门外早莺声,背楼残月明。薄寒笼
醉态,依旧铅华在。握手送人归,半拖金缕衣。
【注】
花冠——公鸡。
鼓——扇动。
背楼——楼的背面。
铅华——指脂粉之类。
半拖句——金丝绣的衣裙在地上拖曳,写送别时衣着不修之状。
【析】
这首词承上首,写幽会后送别的情景。
上片写金鸡报晓,早莺啼叫,残月西下,东方渐白的清晨景象。
下片写女子送情人时的情态:通过“笼醉态”、“铅华在”、“握手”、
“半拖”等一连串的描绘,突现了她情意缠绵和娇媚的形象,她的感情是真
挚的。
其三
小庭花落无人扫,疏香满地东风老。春晚信沉沉,天涯何处寻?晓堂屏
六扇,眉共湘山远。怎奈别离心,近来尤不禁。
【注】
疏香——残花。
东风老——暮春之时。
湘山——即君山,在洞庭湖中,传说湘君之所游处,上有湘妃庙。这里,
指屏风上所绘湘山远景色,黛色弥漫,如眉色之秀丽,故言眉色同山色一样。
不禁——受不住。
【析】
这首词写闺人怀别。
上片写在春暮时节,女主人公得不到所怀男子的信息,感到孤单,海天
茫茫,到何处女寻找他呢?
下片写室内的陈设,面对这些屏风,以及屏上所绘的湘山景色,更触动
了她的思念之情。这些东西,都是她与她的心上人共同欣赏过的。
其四
青岩碧洞经朝雨,隔花相唤南溪去。一只木兰船,波平远浸天。扣舷惊
翡翠,嫩玉抬香臂。红日欲沉西,烟中遥解觽。
【注】
浸天——与天相接,即水天一片。
扣舷——扣,敲打。渔人唱歌时或打鱼时常扣船舷。
翡翠——又名翠雀。羽有蓝、绿、赤、棕等色,可为饰品,雄赤曰翡,
雌青曰翠。
解觽(xī西)——解下佩角以赠。觽:古时用骨头制的解绳结的锥子。
《诗经?卫风?芄兰》:“艺兰之支,童子佩觽。”朱熹注:“觽,锥也,
以象骨为之,所以解结,成人之佩,非童子之饰也。”《说苑》:“知天道
者冠钵,知地道者履■,能治烦决乱者佩觽。”
【析】
这首词是写风土人情的。
上片写溪上船家姑娘与其所爱者相招唤的情景。“一只木兰船,波平远
浸天”,乃是一幅境界开阔的江天图。
下片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