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间集新注-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波。看尽满池疏雨,打团荷。
【注】
遣情——排除怨情。这句的意思是越是想消愁,而愁越是多。与“举杯
销愁愁更愁”意相似。
永日——整日。
水堂——临近池塘的厅堂。敛:皱。
六幅罗裙——罗裙的样式。六幅:六褶的意思。
曳(yè夜)碧波——指女子在池边微步而行,罗裙拂地,宛如池上荡起
的碧波。
【析】
这首词写闺情。
头二句开门见山,写女主人公怨情似不可忍,所以无可奈何地呼喊而出:
怎么办?想排除怨情,然而越排越多,真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概。“永
日”二句承上而来,因怨情更多,自然整日地愁眉不展了。“六幅”二句,
写她美丽的装束和柔媚的举止,“微行曳碧波”,刻画绝美。未二句,描写
了她思绪不宁,百无聊奈的心情:只好看着稀疏的雨点,打着圆荷,那点点
滴滴的声响,宛如她破碎的心声。清末王辏г恕断骁猜Т恃 菲赖溃骸俺S
常景,自然丰采。”
上行杯
其一
草草离亭鞍马,从远道此地分襟,燕宋秦吴千万里。
无辞一醉。野棠开,汪草湿。伫立,沾泣,征骑骎骎。
【注】
草草——匆匆之意。
分襟——分别。
燕宋秦吴——春秋时国名,这里表示北东西南各方。燕,主要部分在今
河北北部;宋,主要部分在今河南东部;秦,主要在今陕西一带;吴,主要
在今江苏南部。江淹《别赋》:“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
沾泣——位泪沾衣。
骎骎(qīnqīn 侵侵):马走得很快的样子。《诗经?小雅?四牡》:“驾
彼四骆,载骤骎骎。”朱熹注:“骎骎,骤貌。”
【析】
这首词写送别。
上片头二句,写离亭分别,“鞍马”,表明去程为陆路。“燕宋”句说
明此别远去,再难相见。
下片头句承上,由于别情悲伤,所以饮酒不辞一醉。“野棠”二句,写
送别时景象。“伫立,沾泣”,仅四字,刻画出依依难舍之情。结尾一句,
是送行者见马而去。“骎骎”,本是马快走的样子,这里是送行之人觉得马
行太快,其实未必如此,而是他难分难舍心理的外射。
其二
离棹逡巡欲动,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金船满捧,绮罗愁,丝管咽。回别,帆影灭,江浪如雪。
【注】
离棹——将离别的船。
逡巡(qūnqún 囷循)——徘徊不前。贾谊《过秦论》上篇:“秦人开关
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又白居易《重赋》诗:“里胥迫我纳,
不许暂逡巡。”
去住句——意思是走的人和留的人心情是不太相同的。
金船——大酒杯,又称“金斗”。绮罗——指宴别时的恃女和歌女们。
以其衣著惜代其人。
回别——回首告别,依依不舍貌。
【析】
这首词也写送别。
上片头二句写江浦送别,“离棹逡巡”,表示行舟难发,依恋之情可见。
“棹”,说明去程是水路。“去住”句,是写行人和留人心情总不会是一样
的,这是送行人的想法,他觉得自己心情更难过些。
下片“金船”三句,写离别饮酒,酒满情深,别时,侍女们也感到难过,
音乐声低沉,如泣如诉。“回别”句,写行人回首,依依而别。结尾二句,
写送者留连忘返,直到帆影消逝,唯见江浪如雪,其深情与李白《送孟浩然
之广陵》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相似。
谒金门
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白纻春衫如雪色,扬州初去日。
轻别离,甘抛掷,江上满帆风疾。却羡彩鸳三十六,孤鸾还一只。
【注】
白纻(zhù注)——白细麻布。《乐府诗集?白纻舞歌诗》:“质如轻云色
如银,爱之遗谁赠佳人。制以为袍馀作中,袍以光躯中拂尘。”此言白纻春衫
之色美。
扬州——隋唐以来江南的重镇。
却羡二句——意思是羡慕彩色鸳鸯鸟都是成双成对的,而自己还是孤单
一人。彩鸳三十六:鸳鸯三十六对。《西京杂记》:“霍光园中凿大池,植
五色睡莲,养鸳鸯三十六对,望之烂若披锦。”《乐府诗集?鸡鸣高树巅》:
“舍后有方池,池中双鸳鸯,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又《玉台新咏?古
乐府?相逢狭路间》:“入门时左顾,但见双鸳鸯;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
行。”这里指锦被上所绣的鸳鸯图案,不必实指池中鸳鸯,也不必局限于三
十六对。
【析】
这首词写闺人怨别离。
上片写她所爱之人离去时的情景。头二句是说留不注他,即使留得住也
没有益,语中带着无限愤怨。“白纻”二句,回忆男方初往扬州去时的溃洒
风流之状,可见在怨愤中又怀念着男子的可爱形象。
下片前三句,是言男方“轻别离”,甘心抛弃她,乘舟很快地离开了,
与上片首二句相应。在她心中,仍怪怨男子的无情,而去者未必就真的那么
无情,全是她主观上由爱而生怨的感觉而已。末尾二句,描写她痛苦的心情,
她羡慕那双双对对的鸳鸯,而叹息自己如孤鸾一只。全词笔墨沉郁哀惋,字
字含泪。刘永济评:“此写别情而特为强烈。”
对此词还有另一种解释,认为是写飘泊之感与相思之苦。唐圭璋先生《唐
宋词简释》云:“此首写飘泊之感与相思之苦。起两句,即懊恨百端,沉哀
入骨。‘白纻’两句,记去扬州时之衣服,颇见溃洒豪迈之风度。下片换头,
自写江上流浪,语亦沉痛,未两句,更说明孤栖天涯之悲感。通篇入声韵,
故觉词气道警,情景沉郁。”
思越人
其一
古台平,芳草远,馆娃宫外春深。翠黛空留千载恨,教人何处相寻?绮
罗无复当时事,露花点滴香泪。惆怅遥天横绿水,鸳鸯对对飞起。
【注】
馆娃宫——吴王夫差为西施而建。见温庭筠《杨柳枝》“其五”注。
翠黛二句——意思是美貌的西施早已不在人间了,教人何处去寻呢?剩
下的只有千载不绝的恨意。翠黛:翠眉,借代为美女,此处特指西施。
露花句——露珠点点如西子思乡之泪。
【析】
这首词是怀古之作,咏西施事。
上片头三句,写馆娃宫春色。“翠黛”二句,是说物是人非,当年的绝
代佳人西施,如今不知何处寻,只有那绵绵不绝的遗恨垂千载。
下片头二句,写吴王当时繁华艳美之事已不复存。露珠洒花,如西施的
香泪点点。未二句,忆昔抚今,怀着惆怅,遥对天际绿水,看着对对飞起的
鸳鸯。全词意境幽远,气氛冷静,韵味深沉。
其二
渚莲枯,宫树老,长洲废苑萧条。想象玉人空处所,月明独上溪桥。经
春初败秋风起,红兰绿蕙愁死。一片风流伤心地,魂销目断西子。
【注】
诸莲——诸洲上的荷叶。
宫树——馆娃宫院内的树木。
长洲——吴王阖闾游猎之苑,在今江苏吴县西南。
玉人——指西施。
红兰句——花草也为往事而含愁枯死。
【析】
这首词也是怀古之作,咏西施之事。
上片头三句写吴宫废苑的荒凉景象。“想象”二句,追怀西施,怅然有
怀,“月明独上溪桥”,充满了诗情画意。
下片头二句,写春去秋来,兰蕙愁死,既是自然界季节的更迭,也是当
年吴国败亡的惨景。结尾二句,是写如今空剩当年风流而又个人伤心之地一
片,再也看不到美丽的西子了。《白雨斋词话》评:“笔致疏冷,‘经春’
二语,凄艳而笔力甚道。”
杨柳枝
其一
阊门风暖落花乾,飞遍江城雪不寒。独有晚来临水驿,闲人多凭赤栏于。
【注】
阊门——苏州西北的城门。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
何事不同归。”
落花乾——落花为风吹尽。
雪不寒——花絮如雪,然而不寒,指杨花柳絮。
【析】
这首词咏柳。
头二句写暮春风暖,江城柳絮纷飞如雪,写景。后二句写临水驿边,人
们凭栏赏柳之闲情,写人。全是一幅春柳图,碧柳红栏,分外好看。
其二
有池有榭即蒙蒙,浸润翻成长养功。恰似有人长点检,着行排立向春风。
【注】
有池句——意思是有池有榭的地方,常常就有柳絮纷飞。榭:在台上盖
的高屋。宋玉《招魂》:“层台累榭,临高山些。”蒙蒙:这里指柳絮纷飞
如细雨飘洒的样子。
浸润句——意思是池水浸润柳树,反而成就了长期养育柳树的功德。
着行——排成行列。
【析】
这首词也是咏柳。
头二句写柳絮蒙蒙,而柳树要靠池水滋养才能生成。后二句写柳树排立
成行,如有人修剪,迎风婀娜,情意依依。
其三
根抵虽然傍浊河,无妨终日近笙歌。骖骖金带谁堪比?还共黄莺不较多。
【注】
根抵——树根。
骖骖(cāncān 餐餐)——应作“毵毵”(sānsān),枝条细长的样子。
不较多——差不多。指柳丝与黄莺相共,两者均不逊色。较,差的意思。
粱朝柳恽《牡丹》诗:“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颗。今朝始得分明
见,也共戎葵不校多。”皮日休《汴河怀古》诗:“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
论功不较多。”其中“校”与“较”通。
【析】
这首词也是咏柳。
头二句写柳虽生长在浊河之畔,但成长后,也常常接近富豪家的笙歌。
后二句写柳枝美如金带,无与伦比,但与黄鹂相配而存,一静一动,还是很
和谐的春色。柳从“傍浊河”而后“近笙歌”,似有寓意,作者家世业农,
独好学而成材,步入惟幄,与柳颇有相似之处。
其四
万株枯槁怨亡隋,似吊吴台各自垂。好是淮阴明月里,酒楼横笛不胜吹。
【注】
怨亡隋——隋大业元年,发民十万,开邗渠,入江,筑河堤,植杨柳,
长一千三百里。见毛文锡《柳含烟》“其一”注。这句话的意思是因隋亡而
柳也随之枯槁。
吴台——春秋时吴王所筑台阁。又解:吴公台,今江苏扬州市北,南朝
宋沈庆之攻竟陵王诞时所筑弩台。吴台上多柳树。
淮阴——地名,今江苏省淮阴县西南,隋唐时设郡。
酒楼句——意思是酒楼中,横笛吹不尽《杨柳枝》曲调,不胜吹:吹不
尽,《杨柳枝》为乐府《近代曲》名,白居易《杨柳技二十韵》题下自注:
“《杨柳枝》,洛下新声也。洛之小妓有善歌之者,词章音韵,听可动人。”
因曲调是在古乐府《折杨柳》或《折柳枝》的基础上改编的,又称“新翻《杨
柳枝》”。白居易《杨柳枝》曰:“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古
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析】
这首词仍是写柳。
头二句写万株柳树枯槁,仿佛是在责怨已经灭亡了的隋朝。柳枝下垂,
又仿佛是在凭吊吴王古台。后二句是说人们喜爱杨柳,常在明月夜里,吹奏
起以杨柳为题的乐曲,情意不尽。
望梅花
数枝开与短墙平,见雪萼红甜相映,引起谁人边塞情?
帘外欲三更,吹断离愁月正明,空听隔江声。
【注】
数枝——指梅花。
雪萼红跗——写梅花形态,晶莹的花萼,红色的花房。附(fu 夫),通
“柎”。本为花的萼房。《管子?地员》:“朱跗黄实。”尹知章注:“跗,
花足也。”沈约《郊居赋》:“衔素蕊于青跗。”萼房即指“花托”,其色
多为青色,此言“红跗”,是就梅花整个颜色而言,不必拘泥于“花托”。
吹断二句——意思是明月照耀,离愁索绕,又闻隔江吹奏梅花曲调,其
音凄清,断断续续,更令人销魂,这里的梅花曲调是指以梅花为题的曲子,
如汉横吹曲有《梅花落》等。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
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析】
这首词咏梅花。
上片写梅花数枝,横子短墙,红白相间,不知引起了多少闺妇的思边之
情。
下片写在月明之夜,闻隔江传来的梅花小曲,声音断续,离情别绪,深
含在这清凄的笙笛之中。
渔歌子
其一
草芊芊,波漾漾。湖边草色连波涨。沿蓼岸,泊枫汀,天际玉轮初上。
扣舷歌,联极望。桨声伊轧知何向?黄鹄叫,白鸥眠,谁似侬家疏旷?
【注】
芊芊——芳草茂盛的样子。
漾漾——水波动荡的样子。
连波涨——意思是草色与波浪相映连成一片。
泊枫汀——船停泊于有枫树的水汀边。
玉轮——明月。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玉轮涵地开,剑匣
连星起。”
联极望——向四边远望。
伊轧——象声词,摇桨之声,同“咿呀”。
黄鹄(hù胡)——天鹅,游禽类,体长三尺多,形似鹅,颈长,上嘴有
黄色之瘤,多为白色,栖于水滨。
侬家——我,自称。
疏旷——自由自在,旷达放纵。
【析】
这首词抒写渔家情怀。
上片头三句写湖上风光,突出了湖上的草色浓郁。“沿蓼岸”三句,写
舟泊枫汀,月华初上,境界开阔静美,水天一色。
下片写渔家之乐。扣舷而歌,骋目而望,摇着桨儿在湖上自由自在地荡
漾。听着黄鹄的叫声,见到白鸥栖息,渔人更感到自己同鸟儿一样的自由,
于是就有“谁似依家疏旷”之感。
其二
泛流萤,明又灭。夜凉水冷东湾阔。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澄澈。
杜若洲,香郁烈。一声宿雁霜时节。经霅水,过松江,尽属依家日月。
【注】
流萤——飞行的萤火虫。杜牧《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
扇扑流萤。”
金波——月光遍洒如金波。《汉书?郊把志》:“月穆穆兮金波。”
杜若——香草名,又称“社蘅”。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
若,将以遗兮下女。”
霅(zhà乍)水——即霅溪,水名,在今浙江省吴兴县一带,东北流入
太湖。
松江——即吴松江,今江苏吴县一带,是太湖最大的支流。
【析】
这首词写渔人泛舟的情景。
上片写秋夜泛舟东湾,感夜凉水冷,见流萤明灭,迎浩荡江风,
听寥寥笛声,在辽阔无际的万顷月光里,渔家是感到那么开朗舒坦。
下片写渔人的情怀,在寂静的江夜里,水洲上送过来杜若的芬芳,时而
也听到宿雁的叫声。渔人在清秋霜寒中,乘着轻舟,经霅水,过松江,江上
万物,都入其心目,好不囱在自乐,所以有“尽属侬家日月”之感。
魏承斑,生卒未详,字里无考。据《十国春秋》所载,只知他是王建养
子齐王王宗弼(原姓魏,名弘夫)之子。承斑仕蜀为驸马都尉,宫至太尉。
他的词如李冰若在《栩庄漫记》中所评:“浓艳处近飞卿,间有清朗之
作,特不多耳。”
菩萨蛮
其一
罗据薄薄秋波染,眉间画时山两点。相见绮筵时,深情暗共知。翠翘云
鬓动,敛态弹金凤。宴罢入兰房,邀人解佩珰。
【注】
秋波染——如碧波之色染成,即深蓝色。
山两点——指眉画得如远山两点,眉色美丽。
绔筵——华丽的筵席上。
弹金凤——弹奏饰有金凤图形的琴。
兰房——芳香华丽之房。
佩珰——指代妆束。
【析】
这首词写一女子宴罢纵情。
上片写宴上传情。“罗裾”二句,用她在筵宴上的装束,显示其美丽:
薄裙深蓝,如秋水染成,眉色娟秀。如黛山两点。她不仅是个美女,而且是个
情女,“相见”二句就是写她与情人在筵宴上眉目传情。
下片写宴后纵情。“翠翘”二句,紧接上片的美女、情女,写其还是个
才女。在她“敛态”抚琴的媚姿中,似乎可以体察出她卓越的琴艺,听到她
委婉动听的琴声,表达了她心中的厚意深情。最后两句写其邀人纵情。
其二
罗衣隐约金泥画,玳筵一曲当秋夜。声战觑人娇,云鬟袅翠翘。酒醇红
玉软,眉翠秋山远。绣幌麝烟沉,谁人知两心?
【注】
罗衣句——罗衣上隐约可见泥金的绣饰。金泥:涂金色。
耿筵二句——秋夜之时,在富丽堂皇的筵席上,她一曲清歌,声音微颤,
含情相视,无限娇烧可爱。
酒醺句——酒气薰薰,使她的面容更加妩媚。红玉:指女子脸色。《西
京杂记》:“赵后(飞燕)体轻腰弱,善行步进退,女弟昭仪不能及也;但
昭仪弱骨丰肌,尤工笑语,二人并色如红玉。”
【析】
这首词写酒宴上的美人。
上片写她筵上清歌。首句以服饰之美写出人物之美。后三句写她秋夜当
筵清歌,含情动人,以及其歌唱时姿态的妩媚。
下片写她酒后的玉容形象和她难以倾诉的心曲。“谁人知两心”,隐藏
着环境不能使她与情人自由相爱的苦衷。
魏承斑 十三首
满宫花
其一
雪霏霏,风凛凛,玉郎何处狂饮?醉时想得纵风流,罗帐香帷鸳寝。春
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少年何事负初心?泪滴缕金双衽。
【注】
霏霏——雨雪密布纷飞的样子。《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毛传:“霏霏,甚也。”
风凛凛(lǐn 凛)——北风凛冽。
缕金双衽(rèn 任)——金线绣的双袖。衽:本为衣襟。这里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