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门——富豪人家的大门,常漆朱红色,据《晋书?麹允传》载:允,
金城人,与游氏世为豪族,西洲为之语曰:“■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
门,北望青楼。”
【析】
这首词将婀娜多姿的柳丝,写得生动形象。“万条”,言其多;“金线”,
言其细。用一“拂”字,将柳丝写活,静中有动。“黄莺不语”、“深闭朱
门”、言环境幽静;“东风起”、“伴舞腰”,又写柳枝动态,使人把舞女
的纤腰与柳枝的细柔联系起来,更感到柳枝婀娜可爱。
其四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栏于半入楼。
【注】
金缕句意思是金色的柳丝与碧绿的瓦漕交相辉映。金缕:指柳条。碧瓦
沟:屋上碧绿的琉璃瓦槽。
六宫句——宫女们见了柳枝而引起了春愁。六宫:古代天子立六宫。《周
礼》:“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
下之内治。”郑玄注:“六宫者,前一宫,后五宫也,三者,后一宫,三夫
人一宫,九嫔一宫,二十七世妇一宫,八十一御妻一宫,凡百二十人。”眉
黛:同粉黛,指代妇女。古时妇女以黛色(青黑色的颜料)画眉。《长恨歌》: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龙池——池塘名,在唐玄宗故宅。玄宗故宅在隆庆坊,宅中有井,井溢
成池,中宗时,井上常有龙云呈样,所以称“龙池”。唐沈佺期有《龙池篇》
诗,专咏此事。这里是说宫中的细柳,受到了龙池雨的滋润。
【析】
这首词写宫女望柳自伤。
首句写宫女所在的环境,金黄柳丝与碧瓦沟交相辉映,点出柳条,为后
面张本。次句写环境中的人物,用“六宫”,可见非一二人;用”眉黛”,
可见此辈年轻、娟秀。一“愁”字,份量甚重,是一篇之主。一“惹”字,
将自然柳色与宫女愁思联结起来,“惹香愁”三字,含情深邃,句意翻腾,
愁思无限,三、四两句又着墨子柳,形象地交待了“愁”的原由。傍晚,柳
丝在微风细雨的沐浴之下,仿佛带着皇帝的恩泽,故意娇宠多情,拂栏入楼。
而长期被幽禁在深宫里的少女们。见此景岂不自伤?
其五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绿萎萎。
【注】
馆娃——春秋时吴国宫名。据《越绝书》载,吴王于研石山置馆娃宫。
传说西施至吴,吴王夫差筑此宫以住西施。左思《吴都赋》:“幸乎馆娃之
宫。”此宫旧址在今江苏省吴具西南灵岩山上。《吴郡志》:研石山一曰灵
岩山,上有吴馆娃宫、琴台等。
邺城——三国时魏都,今河北省临漳县,曹操曾筑铜雀台在此。
远映句——写远方柳影与征帆相映,近处柳丝轻拂长堤。
系得句——写柳丝牵系着公子们迫切的归心。意思是见柳而引起乡愁。
系:连结,拴着。王孙:贵族的后裔,泛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刘安《招隐士》: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又:杜甫《哀王孙》:“腰下宝玦青珊
瑚,可怜王孙泣路隅。”古时也表示对青年人的敬称,《史记?淮阴侯列传》:
“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不关芳草句——意思是见芳草也会引起思归之情,今见柳枝,同样也产
生思归之情,不必与芳草有关。
【析】
这首词写柳条给思妇的感受。
“馆娃”句写柳所在之地,“远映”句是思妇所见,“馆娃”和“邺城”,
都是舌时与美女有关的地方。西施曾居于馆娃宫中;邺城有铜雀台,杜牧《赤
壁》诗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之句,曹操姬妾歌女,都住
在此地。这里用这两个地名,也含有思妇以美人自况之意。越觉己美,春思
愈切,于是举目眺望,所见只是远近垂柳,拂堤映帆。由征帆而想起远去的
征人。“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绿萋萋”二句,是思妇由柳条而产生的
奇异想象:芳草可以使游子怀乡,柳条虽不是芳草,然而它也像芳草一样碧
绿,而且还有袅袅长丝,它足以牵住远游的人儿,使他思归更切。《栩庄漫
记》评曰:“声情绵邈,系字甚佳。”
其六
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
【注】
黄鹂——黄莺,色黄而艳,嘴淡红,鸣声悦耳。《诗经?周南?葛覃》:
“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陆玑疏云:“黄鸟,幽州
人谓之黄莺,一名仓庚,一名■黄,齐人谓之搏黍。”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袅枝句——写黄鹂在柳荫晨露中婉转啼鸣。袅枝:柳枝柔细摇曳。芳音:
形容啼声优美清脆。
春来二句——春日,杨柳本身就条条如长线,可喜的是它还能牵缠住游
子的归心。幸自:本自。韩愈《楸树》诗:“幸自枝条能树立,可烦萝蔓作
交加。”可惜:可爱、可喜,赞叹之辞。意思是荡子之心难牵缠,可喜那条
条柳丝,还能将此心系住,使之思归。荡子:久游在外而忘返之人。《古诗
十九首》:“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析】
这首词是写少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开头两句写双双黄鹂鸣叫于带露的柳枝之间,这既是少妇所见所闻的实
况,又有起兴的作用,因景生情,产生了对久游在外的丈夫的怀念。后两句
的写法与上首一样,少妇的思绪由柳丝扩展开去,想象柳丝一条条如长线,
也许能将游荡忘返的人心牵住,使他回到自己的身边来。设想奇妙,堪可玩
索。
其七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注】
御柳——皇宫中的柳树。
九重——指皇宫,极言其深远。《楚辞?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
君之门以九重。”
凤凰句——雕有凤凰的花窗与绣有荷花的窗帘相映生辉。芙蓉:荷花。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景阳二句——写宫内楼边的条条道路上,柳枝干丝万缕,一抹青色,好
像美丽的宫女们新妆一样清丽,迎接着晨风的吹拂。景阳楼:宫内钟楼。据
《南齐书》载,齐武帝以宫内深隐,不闻端门鼓漏声,置钟于景阳楼上,宫
人闻钟声早起妆饰。
【析】
这首词写皇宫柳色如着新妆。
“御柳如丝”句,写了一幅广阔的春柳画面:“凤凰窗映”句,绘出了
富丽堂皇的宫室。“景阳楼畔”句,又将场面拉开:“一面新妆”句,将柳
枝比拟成如美丽的宫女们着上新妆一样,一派春色,迎风飘舞。短短四句,
开阖有致。
其八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注】
织锦句——写一边织锦,一边听到黄莺连连啼叫的声音。
梭——织机上的梭子。
征人——远征的人。
塞门二句写塞外苦寒,三月还如冬天一般,景物萧瑟,即使有垂杨树,
也感觉不到春天的气息。塞门:见温词《定西番》“其三”注。
【析】
这是一首劳动妇女的怀远之词,在温词中是极少见的。
第一句点出人物:织妇;时间:春天;地点:室内织机边。第二句直接
写织妇“垂泪忆征人”。三、四句进一步刻画思妇忆征人的细腻而曲折的心
理状态:她见到关内已是春意盎然,自然也想到丈夫所在之处,也一定是春
光大好,丈夫也会想到她;但是她又怀疑了,丈夫是在塞外苦寒之地,阳春
三月,那里还是万象萧索,只怕杨柳都生长不了;转而又想,即使有了杨柳,
也不会像内地这样,变得绿叶青枝,丈夫又哪里能察觉到春天来了呢?这正
是“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意,翻而用之,情意真挚,读来感人甚深。
汤显祖评曰:“《杨柳枝》唐自刘禹锡、白乐天而下,凡数十首。然惟
咏史咏物,比讽隐含,方能各极其妙。? 。此中三五卒章,直堪方驾刘白。”
南歌子
其一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注】
手里二句——手里玩弄着金鹦鹉,胸前绣着凤凰花纹,这是写富贵公子
的形象。又解:这二句,一指小针线,一指大针线,小件拿在手里,所以说
“手里金鹦鹉”;大件绷在架子上,俗称“绷子”,占言“绣床”,人坐在
前,约齐胸,所以说“胸前绣凤凰”,和下面“作鸳鸯”对照,结出本意。
这是写女子的形象。
偷眼句——偷偷地用眼去打量。形相(xiàng 象):察看、打量,唐代
俗语。曹唐《小游仙诗》:“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一形相”。
不如二句意思是不如就这样嫁与他,做一对鸳鸯。从:任从,随意。与:
给,后省宾语“他”。
【析】
胡国瑞先生在《论温庭筠词的艺术风格》一文中说:“《南歌子》七首,
前后一贯,写一对青年男女从追慕而相思而欢合而又相思??辞藻仍极艳
丽,但仍使读者感到新鲜活泼,乃是其中表现的男女感情非常坦率鲜明。”
这第一首是写女子的心愿。
首二句用“鹦鹅”和“凤凰”对举,刻画女主人公所见到的少年的风流
形象,同时引起下文“作鸳鸯”的愿望。“偷眼暗形相”是写女子的行为,
一“偷”一“暗”又一“相”,使她的大胆而又略带羞涩的表情跃然纸上。
“不如从嫁与,作鸳鸯”,是她偷打量了少年后的思想活动,直率、深
情,韵味隽永。温词富丽婉转,然亦有以直快见长者。正如清谭献《评词辨》
中云:“尽头语,单调中重笔,五代后绝响。”
其二
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帘卷玉钩斜,九衢尘欲暮,逐香车。
【注】
似带句——意思是女子的腰,好像柳一样苗条。据《南歌子》首句一般
的语法结构,“似带”、“如丝”都是形容柳的,即像带子像丝线一般的垂
柳。这里以柳代女子之腰。
团酥句——写女子的手脸白嫩,如雪如酥。酥:凝固的油脂,形容丰润
柔嫩。握雪花:形容手上也着脂粉,如握雪花之洁白。
帘卷句——玉钩斜挂卷帘。
九衢二句——意思是繁华的道路口来来往往的车马,灰尘弥漫。时临暮
色,男子的心,还留连着那辆华丽的车子。衢(qú渠):四通八达的道路口。
《尔雅》:“四达谓之衢。”香车:华贵的车马。卢照邻《长安古意》:“长安
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七香车就是多种香料涂饰的华贵车子。
【析】
这首词是写男子对女子的追慕。
“似带如丝”,“团酥雪花”,是男子所见到的女子的美丽形象,即形
如柳丝轻盈婀娜,色如雪花丰润光洁。“帘卷玉钩斜”等三句,写男子对女
子的倾慕之情:他见到女子乘坐着华丽的车子,车帘卷起,玉钩斜悬,在繁
华的道路上驶过,他留连忘归,时近暮色,他的心,还追逐着远去的香车。
短短五句,写尽了缠绵缝缕之情。
其三
■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注】
■堕句——意思是低梳■堕髻。■堕:发髻所梳的形状。古乐府《陌上
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倭堕,即“■堕”,又写作“■■”。
顾况《宜城放琴客歌》:“头髻■■手爪长。”
连娟句——画着纤细的连娟眉。连娟:又写作“联娟”,弯曲细长的样
子。宋玉《神女赋》:“眉联娟以娥扬兮,朱唇的其若丹。”李善注:“联
娟,微曲貌。”
【析】
这首词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
头两句以“低髻”、“细眉”勾画出女主人公姣好的形象。“终日两相
思”,直写她俩的相思之情,用了“两”字,暗示男方亦有情。后两句写百
花时,因思君而憔悴不堪,以花貌与容貌对举,造语功深。《白雨斋词话》
评:“低徊欲绝。”
其四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倚枕覆鸳衾,隔帘莺百啭,感君心。
【注】
脸上句——脸上被金霞照映,光辉灿烂。金霞:指帐中的妆饰物所放射
出
的光彩。《赵飞燕外传》:“真腊夷献万年蛤,帝以赐后,后以蛤装玉
成金霞,帐中常苦满月。”细:指闪光点点。
眉间句——垂至眉间的翌钿因光照而显得更碧。或解:头上翠钿深插垂
至眉间。
倚枕句靠着枕头盖上了鸳鸯绣被。
【析】
这首词续写女子对男子的相思。
开头两句写女子卧于金帐中的神情,平淡闲适,通过对面部的刻画表现
出来。“倚枕覆鸳衾”,写女主人公倚枕独眠。“隔帘”二句,说明时已暮
春,黄莺百啭,这就引起了女主人公的惜春怀春之情,更感念情人的深情厚
意。从“覆鸳衾”到“莺百啭”,是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恐此期间,相思
正苦。
其五
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鸳枕映屏山,月明三五夜,对芳颜。
【注】
扑蕊句——取花蕊之色而饰容貌。蕊(ruì):花蕊。黄子:指面妆饰,
古妇女额间点黄。见温词《菩萨蛮》“其三”注。又,古妇女面也用上的花靥
饰之。
呵花句——吹花后把花满戴于发髻之上。呵花:用口吹吹花朵,写戴花
的动作,翠鬟:头发所梳的形状。翠,形容发色光润青黑。
鸳枕句——鸳鸯绣枕与枕前屏风上的山色相辉映。
月明句——正是十五月圆之夜,月色格外明朗。
对芳颜——意思是男子欣赏着姑娘美丽的容颜。
【析】
这首词写男女双方幽会的情景。
开头两句写女子着意妆饰,表现了她准备欢会时喜悦的心情。后三句是
对相会时的具体描写,文笔简洁,含而不露。
其六
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花里暗相招,忆君肠欲断,恨春宵。
【注】
转盼句——写眼光流盼如秋波般清澈、闪耀。转盼:目光左右地扫视。
娉婷(píngtíng 乒亭):形容姿态秀美。辛延年《羽林郎》:“不意金
吾子,娉婷过我庐。”后来多甲于妇女。
暗相招——偷偷地相互打招呼,这里指幽会。
【析】
这首词写欢会分别后,男子对女子的思念。
开头三句是写男子对幸福欢会的追忆。“转盼”二句,是他追忆中的女
子的美丽形象;“花里”一句是追忆中欢会的地点。这三句纯是以女方的倩
影衬托男子的情思。后二句直抒相思情深,春宵难遣。
其七
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近来心更切,为思君。
【注】
懒拂三句懒得走抹拭鸳鸯忱上的灰尘,也不去缀缝裂开了的翡翠裙,罗
帐里也不再燃香炉熏杏。翡翠裙:绣有翡翠鸟的裙子,与第一句“鸳鸯忱”
对文。罢:停止。熏:古时围炉燃香料,熏烤衣服和被帐等物,取其香暖。
【析】
这首词写女子对男子的相思。
开头三句用“懒拂”、休缝”、罢熏”说明女主人公元无心料理枕帐裙
饰等琐事,从而充分表现她那相思时的无聊情绪。后二句是对前三句的补充,
人明原因;也是更进一层地直抒思念之情。
这一组壤《南歌子》词正如陆游所秤:“语重工妙,可追配刘梦得《竹
枝》,信一时杰作也。李冰若在《棚庄漫记》中也说这七首词“有《菩萨蛮》
之缔艳,而无其堆砌。天机云锦,同其工丽”。
河渎神
其一
河上望丛饲。庙前春雨来时。楚山无限乌飞迟,兰撑空伤剔离。何处杜鹃
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
【注】
丛伺——树丛中的古词,《史记?陈涉世家八“令吴广之次近所旁丛祠
中,夜簧火狐鸣。”
楚山二句——楚地山岭连绵无尽、飞鸟徘徊;在船上见景生情,空有离
别之痛。棹:同耀,船桨。这里以“桨”代船,兰掉指用兰香木所造的船,
泛指精美的船。
蝉鬓二句——美人蝉鬓更薄,愁苦到了极点,而自然界却正是百花争艳、
芳草如茵的最佳时节。
【析】
这首词写女子伤别。
上片立足于“望”,着眼于“别”。“河上”点明女主人公所在船上。
“丛祠”以下,皆为望中所见,也渗透望中所感:春雨蒙蒙,正好巧妙带出
离别时的迷茫心境;江天寥阔,楚山有情,鸟似恋春而迟飞,这实在也是离
人情怀的曲折表达、感情的外射;“兰棹”句更为婉转深透,见船而联想到
郎君的远离。而棹从水中举起,水珠滴下,也有如惜别的眼泪,更修饰以“空”
字,无情有理,进入一层,看似痴想,实则深厚,不言人情而人情自见。
下片紧接上片的一个“伤”字,纵笔驰骋,远扬开去。开始二句借物寄
怨。杜鹃的啼叫声是“不如归去”,杜鹃花开,夫君应该返回。而现实是他
偏偏离去了,这正好反衬出离情的痛楚。思路回环,笔情跳脱,并用“不歇”
状声,“如血”烘色,更使哀情激越,如泣如诉。末二句用人美、时美,反
衬伤时、伤怀。
其二
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暮天愁
听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