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羽讶然盯着黄月英,半响没有反应过来,忽然全身一颤,回过神来,一掌拍在黄月英肩上,大声道,“好妹子!果然巾帼不让须眉!以后你就是我关羽的好妹子,今后只要有大哥在,就绝不会让任何人欺负你。”
“咳……”这一掌拍得黄月英胸口一闷,差点吐血,顺了顺气道,“关大哥一身本事,小妹五体投地,如今黄巾肆虐,天下大乱,看似一切未有定数,不过以小妹看来,黄巾虽众,不过乌合之众,不成大气,叛乱平定之时,才是乱世到来之日……真正的乱世,才刚开始。这正是关大哥大展拳脚,报效朝廷之时。不若就留在涿县,等待时机?”
关羽豁然笑道,“妹子此意,正与我不谋而合。”
转眼便过去了十余日,自黄月英和关羽结拜之后,两人便留在涿县,原以为黄巾不日便会来犯,谁知日复一日,却是迟迟不见黄巾的影子,各路小道消息,传得纷纷扬扬,招募义兵的榜文已于数日前张贴出来,围观者甚众,黄月英刻意留心,却没有遇着刘备……也没有遇着张飞。一连数日,都只是和关羽合计,关羽原本是很有热情的,只是招募的大哥态度不是很好,于是心里有些不爽,却又不想就此放弃机会,是以还有些难以定夺。
对此,黄月英表现得很淡定。关羽既然是要跟着刘备混的,刘备还没出现呢,急什么?
这日,听闻城外出现大量难民,有不少来自河东一带,关羽便说想出城一看,谁知刚出城不久,便听说所有的城门都关了,匆匆返城,果见城门已经紧闭,守城的士兵道,这是太守的命令,说是近日因黄巾在临近频频犯乱,流民剧增,为防有奸细混入城中,与黄巾贼里应外合,所有的城门,只许出,不许进。
虽然关羽勇猛无敌,但毕竟不会飞,面对六米高的城墙,也没有其他办法,两人只得无奈地退回城外的小山坡,难民聚集之所,再作打算。
庆幸的是,出城之时带了干粮,两人将干粮分了一些给难民,剩下的省着点吃,应该能支撑一两日,关羽到附近拾捡夜晚生火的柴禾,黄月英便到一旁的小溪取水,正蹲下准备装水,忽然觉得水中的波纹微微一颤,随之脚下隐隐地震动起来,事情的发生也就那么两三秒,耳边已是喊声震天,回首之际,只见漫山遍野,尽是黄巾。
【三国小知识:关羽】
关羽温酒斩华雄……假的。因为华雄是孙坚斩的。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不知道。那啥,奔先主于袁军,没人看见是咋奔的。
关羽刮骨疗伤……这个是真的。因为:三国志是这么说的!
其实,关羽没那么厉害,真的。
作者有话要说:女主见到的关羽大概是下面这个样子滴~
ps:关羽同学也不是男主……之一,但是关羽同学很重要!!!
↓↓↓看到了没?
第5章黄巾
黄月英不假思索,□地转身就跑,奔至坡下,场面已是一片混乱,满眼尽是乱跑的人群,根本就看不清关羽在哪里,事实上当时的情况,根本就不由黄月英想太多,便只是这么一顿,脚下稍跑得慢了一些,后面的人就纷至拥来,险些将她踩倒,她若不顺着人潮跑,肯定会被踩得很扁。
黄月英夹杂在人群之中,早已分不清东西南北,闷着头一气乱奔,忽然间发现……前面没人了。不由猛地一下收住脚,下意识地转身,这才发现,原来不是没了,而是……全在后面!黄月英第一次发现:原来她跑得这么快!
但是!跑得最前面也并非一定是好事,尤其是……跑错方向的时候。黄月英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便见密密麻麻的黄巾突然自对面的山坡上涌了下来。
黄月英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冲出重围的,只记得人群被冲散了,当时的场面乱到了极点,耳边尽是哭喊声,她便拔出随身的匕首,疯了一般的横冲直撞,之后的记忆便有一小段的空白,只记得冲杀过一个山坡,忽然就没有黄巾了,再冲杀过一个山坡,黄巾赫然又出现在眼前,黄月英也记不清到底冲杀过了几个山坡,周围一带全是丘陵,而黄巾似乎无穷无尽。
不远处高高的山坡上,男子的眼中呈现出一丝复杂的神情,方才他就注意到黄月英了,那时只是对她跑步的速度有一丝讶异,及至她接连冲杀出几处重围,不禁多了几分赞赏,但是之后……只见那娇小的身影在乱军中横冲直撞,明明已经冲杀出了重围,回头又冲了进去,冲杀出了重围,回头又冲了进去……
忽然,男子的瞳孔猛地一缩,俊美绝伦的脸上闪过一丝惊诧,但又瞬间敛去,目光一凛,探手自背后取下九节杖,却因这个动作而脸色微微一阵苍白,弯腰轻轻咳嗽了两声,这才策马疾速冲下山坡。
黄月英在乱军中横冲直撞,早已晕头转向,辨不清东西,她哪知道自己已经冲出了重围,而且方向没跑对,直奔黄巾后方军营……忽然迎面冲下来一匹马浑身似火的烈马,赤红色的皮毛熠熠生辉,黄月英根本不及看清马上之人,只觉一阵刺目,日光反射之下,此人手上的兵器十分耀眼,不禁眼前一黑,脚下一滑,一个踉跄,收势不住,直接滚下了山坡。
事后黄月英反思:若是当时她穿着刘备的草鞋,会不会结果就不一样呢?
黄月英缓缓睁开眼睛,好一阵,才适应周围暗沉的环境,只觉四周静悄悄凉丝丝的,这才发现,原来自己躺在一片星空之下,星空中繁星点点。
黄月英动了动手指,觉得浑身酸疼,尤其是头,努力回忆,只记得从山坡上滚下来,便就晕过去了,可能是滚下来的时候撞到头了,千万不要脑震荡才好。
夜色宁静,看来黄巾已经退走了,正暗自庆幸,忽然耳际传来一阵悠扬的箫声,黄月英不禁一怔,心想:什么人这么无聊,半夜三更在这种地方吹箫?
细听,却觉这箫声十分清切,像是夜莺盘旋在云端,不绝如缕,又似乎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沧桑中夹着一丝缠绵,凉薄中带着几许温暖,如泣如诉,如怨如慕。
黄月英情不自禁地顺着箫声往前,转过小山坡,顺流而下,只见静静的小溪旁,一袭白衣胜雪,淡淡立于石间,如水般的月光轻柔地洒在他那略有些清瘦的身影上,缥缈如云烟,略有些凌乱的长发下,那一张翩若惊鸿般的脸在月色下显得有几分病态的苍白,纯净得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像是随时都会消逝在风里,虽只是半个朦胧的侧面,却美得让人心惊。
箫声止,余音尤袅袅。
“众星亿亿,不若一日之明;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国一贤良。”男子淡然回眸,那一双仿佛可以望穿前世今生的耀眼黑眸,肃然若寒星。
黄月英怔了怔,只觉得他的声音如天籁一般,但是……没听懂。
“呃……今夜的星空真美,繁星点点,长夜漫漫,此恨绵绵……呃……每一颗星星都是永恒的,就像北极星,它永远都在那个位置,指引着人们心中的方向,让孤单的孩子在黑夜里不会迷路,呃……今夜的北斗七星似乎不是很清晰,而且北极星的位置好像有点……偏了?那个……呃……北极星象征着坚定,执着,一生一世的守候,无论你身在哪里,只要你抬头,仰望的都是同一片星空。”黄月英抹了抹汗,她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同一片星空……”男子仰望星空,似是触动了心底的某一处,神情说不出的苍凉。
夜色冰凉,明月清风,带着丝丝寒意,男子的身形微微一颤,忽然咳嗽起来。
“你没事吧?”黄月英略带些关切地道。
男子看向黄月英,神情似是微微一动,复又抬头望向朗朗夜空,皱了皱眉道,“紫薇倒挂,青龙顿首,紫气西散,祥云北聚,孤星黯淡,将星殒落,此乃天下大乱之兆。”
他叫张角,黄巾军的统帅。在见到张角之前,黄月英一直不懂,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跟着他造反,跳大神,喝符水,借行医之名装神弄鬼,这他妈不是邪教组织吗?但是现在,她明白了,他就像那暗夜里的萤火虫,田地里的金龟子,是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虽然没有唏嘘的胡渣子,没有抽四块五的红金龙,没有藏半包旺旺雪饼,然仅是他那迷倒众生的容颜,便足以颠倒峰峦,逆乱乾坤。或许这就是张角的魅力,太平道的魅力,邪教组织的魅力,神鬼难当,万人膜拜。
果然造反,尤其是带领一群农民造反,忽悠是最重要的,短短十年间,太平道或者说是黄巾军,就发展到了数十万之众,以“方”为单位,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共三十六方,每方由“渠帅”统领,遍布青、徐、幽、荆、扬、兖、冀、豫八个州。
确实,东汉末年太乱了,不仅政治黑暗,而且社会腐败,经济凋敝,又逢连年灾荒,民不聊生……但是这些和她有什么关系?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毕竟只有一个,乱世之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有逐鹿天下的觉悟……以及实力,大多数人都是只能看到眼前……而黄月英恰好属于大多数。
绑上黄巾,黄月英就是黄巾军了。
虽然在这之前,黄月英从未想过自己当真会遭遇黄巾,更未想过会加入黄巾。“天以至道为行,地以至德为家,共以生万物,行大顺之道,以教救世赈民,以善道教化天下”这一套,她不懂;“天是看得见人间行为,听得懂人间语言的,向天地跪拜,就是请求天神地祇宽恕自己,解除自己的罪过与痛苦”这一套,她不信;但是“平等互爱,既无剥削压迫,也无饥寒病灾,更无诈骗偷盗,人人自由幸福”的理想的太平盛世……共产主义社会?
黄巾最终也没有进犯涿县,只是收编了涿县城外的流民,顺带在大兴山一带骚扰了一下,便转而南下青州。
黄月英没有在收编的流民中找到关羽,这虽然在她的意料之中,像关羽这样的人物,能突出重围,并不出奇,只是或多或少还是有些失落,虽然和关羽相处的时间不长,但他却是她来到三国之后,第一个让她感觉到关爱的人,没想到这一切会结束得那么的突如其来,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不知道关羽会不会回来找她?这都已经不重要了,或许他此刻正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而她,却随着黄巾大军南下青州。
十月初三夜,晴。
“北斗南移,帝星南迁,牛斗冲天狼,天狼耀青光,而东方太白星闪耀,五帝临天,大乱之势已成。”
箫声悠悠,带着淡淡的惆怅。
十月初五夜,又是晴。
“紫微斗数异常,暗淡无光,而西北瘴气环绕,帝星旁却隐隐有一颗粉色小星乍隐乍现,为龙兴之象。”
箫声缕缕,带着丝丝的忧虑。
十月初七夜,还是晴。
“帝星飘摇,然魁星稳坐,辅星黯淡,荧惑高涨,方向不明,天机难测。”
箫声绵绵,带着无尽的相思。
十月初九夜,依然是晴……
黄月英看不透,张角究竟是怎样一个男子?她虽不懂音律,却也听得出来,他夜夜对月吹奏的,是同一首曲子。在他的内心深处,一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或许她猜不透,这样的一个男子,情之所钟的,会是怎样的一个女子?而他们又为何又不能在一起?然而有一件事她却看得很清,那就是他的身体状况极为糟糕,每每夜深人静,她总是能听见他军帐中传出来的一声声剧烈的咳嗽,似是一日重于一日。
伴随着那丝丝缕缕悠悠绵绵的箫声,以及那撕心裂肺的咳嗽声,黄月英跟随大军一路南下,不日,便到了冀州境内。
【三国小知识:张角】
张角,冀州钜鹿人氏,生年不详,父母不详,身高不详,体重不详,血型不详,婚姻状况不详,他的身份神秘,没人知道他是谁,只知道他是东汉太平道创始人和黄巾起义领袖,外号天公将军。持九节杖(跳大神用),精通医术(符水),为实现太平世界(共产主义)而奉献终生!
作者有话要说:女主见到的张角大概是下面这个样子滴~
咳咳,上面这个,是花无缺的造型,所以……请无视那把扇子,谢谢!
PS:小谢同学终于还是离婚了……
↓↓↓看到了没?
第6章挂帅
冀州广宗城外。
“传令全军,就地升帐休息。”张角手持九节杖,身披盔甲,神情肃穆,下令鸣金收兵之后,便转身纵马回营。
黄月英上前牵过马,轻轻拍了拍马背,它叫“烈焰”,是张角的坐骑,一直伴随着张角征战沙场。“烈焰”无疑是一匹优秀的战马,同时也有着它无与伦比的骄傲,这一点无论是人还是马,都是一样。除了张角,它从不让其他人靠近它……却唯独除了黄月英。这一点连黄月英也觉得很神奇,所以有些事情,真的很难说。
见张角行入军帐,黄月英不禁轻轻一声叹息,他们已在广宗城外相持了四十余日了,原本以为很快就能攻下广宗城,谁知……黄月英只是在后方负责一些后勤工作,因此并没有见证前线作战的惨烈,不过有些事情不需亲眼目睹,也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两军交战,原本就是很残酷的事情,尤其是冷兵器时代,基本上就是靠人海战术,正因为如此,张角才显得更为忧虑,自己这一方在人数上应当说是有绝对的优势,原先的旧部,加上沿途收编的新黄巾,共计有十万之众,而负责守广宗城的卢植,手下只有五万兵马,又是民心所向,却为何还是久攻不下?除却城池的优势,还说明了什么呢?
正在此时,前方来报:青州兵败。
黄月英在帐外看得清晰,张角握着九节杖的指关节明显紧了一下,半响方沉住气问,“损失了多少将士?”
“……眼看破城在即,敌众来了援兵,在城外相遇,程将军当即率军迎战,将敌众逼退三十里,渠帅见对方只有数千人,便下令乘势追赶,谁知方过山岭,对方军中忽然一齐鸣金,左右杀出两路人马,三路夹攻之下……”
黄月英听到“乘势追赶”,基本已猜到了结局,然而亲耳闻及“全军覆没”四字之时,情不住还是心中一震,数万血肉之躯,全军覆没,该是怎样惊心动魄的场面?
张角的指尖微微一颤,身形立在原地纹丝不动,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气氛在这一刻凝结,忽然他剧烈地咳嗽起来,良久,才吐出三个字,“知道了。”
那黄巾便作势欲要退下,却见张角略皱了皱眉,问道,“敌方将领是何人?”
“……刘备。”
黄月英情不住“啊”地一声轻呼。
张角闻声向外望去,目光正好落在账外黄月英的脸上,只见她神色中似是有一丝慌乱,迅速低下头去。微一沉吟,摆了摆手,那黄巾便退出了帐外。
黄月英心头掠过一丝不好的预感,正欲离开,却已是来不及了,听得张角在里面道,“进来。”
只得硬着头皮进去。
张角背对着黄月英,走至帐前的桌案前,侧身冷然提笔,却不抬头看黄月英,只是很自然地问,“你认识刘备?”
黄月英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若说认识吧,应该不算,只能说是知道,但是若说知道的话,不该知道的,她知道,该知道的,她又不知道。
黄月英吸了一口气,坦然道,“不认识。”
抬眼看向张角,穿上盔甲的他,身上多了几分坚毅的气息,原有些清瘦的身躯也显得厚实了不少,只是脸色依旧苍白,没有丝毫红晕,只见他提着笔立在案前,似是不知从何下笔。
张角并不抬首,只余光扫了黄月英一眼,却不说话,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许久,他提起手腕,岸然落笔。
呃……这个时候练书法,什么意思?黄月英沉住气,从她这个角度,看不清他写的什么,只觉得他写得极慢,仿佛手中之笔有千斤之重,每一笔都似用尽心力。
军帐外不时有人走动,外面传来士卒的低语声和战马的嘶鸣,隐约夹杂着铁甲与兵器相互撞击的铿锵,时间似乎停滞下来,变得格外漫长。
正当黄月英即将沉不住气之时,一名黄巾将领匆匆进来禀报:颍川战事不利,请求速援。
张角的身形一顿,忽然一手按着案台,猛烈地咳嗽起来,稍歇,方问详情。
颍川属豫州八郡之一,地处中原腹地,乃交通中枢,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且紧邻广宗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颍川的黄巾便是遭遇了朝廷的精锐部队,连战不利,退守在长社一带,依草结营。
黄月英听到“依草结营”,心里忽然“咯噔”一下,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属下奉渠帅之命,带领五百骑兵突围而出,前来请求增援,不料在途中与一路敌军狭路相逢,那领军的将领自称刘备,他身边还有两员战将,十分神勇,尤其是其中一员,兵刃着实厉害无比,手起刀落,竟生生将人挥为两段,属下所带的五百骑兵,几乎全军覆没,突围出来的不及十人……”
“关羽!”黄月英失声道。
又是刘备!
只听得“啪”地一声,张角手中之笔已被折成了两段。
黄月英不禁一凛,抬眼,却见张角目光凛凛地注视着她。
“关羽?”张角略皱了皱眉,眼角闪过一丝微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