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乌有之乡电子杂志103期-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斯大林看来,在中共党内,只有像王明这样的忠实于莫斯科路线的人才不是“‘人造奶油’共产党人”。在斯大林那里,似乎中国共产党是不应当有自己的“祖国”的,从他对法共、希共、南共的态度看,似乎全世界各国共产党的“祖国”只能在莫斯科。莫斯科的安危才是他们“祖国”的安危。
哈里曼问斯大林,在他看来,美苏共同对华政策是什么?斯大林似乎把这个问题转给我们。他说,美国应该而且可以在这方面起领导作用,因为大不列颠和苏联都不能做到这一点。他建议,美国可以对蒋介石施加更充分的影响,坚持要他去掉那些不诚实的助手,把权力授予愿意打仗的年轻些的人。在所有这些方面,美国的政策应该是灵活的,应随时准备支持那些一旦崛起的优秀的新人。接着,斯大林就最近在新疆与外蒙古发生的纠纷说了一段话。他说,虽然眼下那边局势已平静下来,不过,一旦这样情况再度发生,苏联将会感到有义务再一次给予外蒙古以武装支持。最后,他指责蒋介石周围那帮人,说他们散布苏联跟日本就中国问题进行秘密交易的流言蜚语。他说这些报告都是胡说八道。他重申,苏联对中国的立场,仍然是以1924年签订的中苏友好条约'42'为基础的。'43'
阅读斯大林外交谈话时不仅要看他表态,更要读出他在表态后又不直说出但他还所想要的东西。许多包括俄国人在内的学者在阅读斯大林谈话时,往往注意到斯大林明说的方面——斯大林明说的一般都是好话,但对于其中暗示的内容往往忽略。斯大林在谈判时的特点是在他承认你的利益的同时,却不说出他希望你说出的你将对他的回报。在上面的讲话中,斯大林先肯定美国在中国问题上的主导作用,这是在暗示,那美国是否会承认苏联是其分割战后中国利益的伙伴呢?斯大林肯定蒋介石的法统地位,这同时在暗示除了他与罗斯福在德黑兰和次年雅尔塔会议上所要求的不冻港和中东铁路的利益外,蒋介石和美国应满足苏联将新疆、外蒙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的强烈要求。
1944年8月18日,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与陆军部长史汀生推荐赫尔利以总统私人代表身份来华。赫尔利来华之前,先与美国战争物资生产局长纳尔逊于8月31日先抵莫斯科,同莫洛托夫讨论“中国情况”。莫洛托夫尽力撇开苏联政府与中共的关系。据纳尔逊给美国务院的报告说:
虽然莫洛托夫说,苏联政府曾被不公正地认为对于近年在中国发生的种种事件应负责任,他却强调说,苏联政府对于中国内部的事件和发展,不负任何责任。莫洛托夫说到中国某些地区人民很贫困的情况,这些人民中,有人自称共产党人,但与共产主义不发生任何关系。只是对于他们的经济情况不满意的一种表示,但他们的经济情况改善,他们就会忘记这种政治倾向。'44'不应把苏联政府与这些“共产分子”联系起来,也不能因这种情况,而对苏联政府作任何谴责。全部情况的解决,是使中国政府为共同利益而努力完成当前的种种工作,并使中国的生活更趋于正常。莫洛托夫总结说,假若美国帮助中国人统一他们的国家,改进他们军事和经济的情况,并为这种工作选择最优秀的人物,苏联方面将至感高兴……莫洛托夫也阐明下列一点,即在蒋介石改变政策,设法增进中苏关系前,苏联政府对于中国政府事件不打算有任何的关心。'45'
莫洛托夫实则是在告诉美国人,苏联与中共没有什么实质关系,也不对他们的行为负责。我们欢迎美国介入中国事务,但前提是要看蒋介石给的什么回报。莫洛托夫这里是在逼迫蒋介石同意斯大林在德黑兰向罗斯福要求的旅顺基地及中东铁路,以及外蒙等要求。赫尔利得到苏联底牌后,于9月6日,到达重庆,并于次日即见蒋介石,声明罗斯福派他来的任务就是“维护中国国民政府的巩固,拥护委员长是中国的领袖”。当说到“领袖”二字时,赫尔利还“特别提高了嗓门”。'46'9月30日,赫尔利接替高思任美驻华大使。
1945年2月,罗斯福与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就远东问题达成协议。罗斯福基本满足了斯大林在中国的要求。'47'4月12日,罗斯福逝世。1945年4月15日,赫尔利深夜继哈里曼去年(1944年6月10日)拜访斯大林后,再次与斯大林面谈,以确定苏联支持蒋介石的立场是否变化。赫尔利在谈话后两天(4月17日)向美国务院提交的报告表明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支持蒋介石的立场依旧。赫尔利写道: 

我的分析简约如下:“前次会谈中,莫洛托夫说,中国共产党事实上并非共产党。他们的目标在获得他们视为中国所必需而且适当改革。苏联并不支持中国共产党。苏联不愿中国内部意见分歧或发生内战。苏联政府愿意对中国有更密切和更和睦的关系……”莫洛托夫对于这个分析,表示同意。然后我为斯大林和莫洛托夫简约地叙述中国政府与中国共产党间现时存在的关系。我坦白地叙述,我曾经有助于促成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府间的会议与谈判。
我表明美国坚决主张中国置备它自己的领袖人才,决定它自己的事并对它自己的政策负责。根据这点。美国赞同中国建立一个自由、统一的政府的抱负并支持一切为统一中国武装军队的努力。……为促进上项计划,决定支持蒋介石领导下的中国国民政府。斯大林坦白表示,苏联政府支持这个政策。他又说,他愿与美国英国合作,完成中国军队的统一。他称许蒋介石,并说,中国国民政府某些官员中虽曾有贪污发生,他知道蒋介石却是“不自私”的,而且是“一个爱国志士”,在过去苏联也曾对他友好。总之,斯大林在这次会谈中,对曾向他简约叙述的美国对华政策,无条件表示同意。'48'
为了对斯大林底牌有更准确的了解,更是为7月召开的波茨坦会议杜鲁门斯大林会面作准备,美方提升级别,于5月26日到6月6日霍普金斯以总统特别助理的身份在哈里曼陪同下与斯大林进行了六次会谈。其中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波兰问题上。关于远东,哈里曼回忆说:
如果说朝鲜的未来斯大林只是一掠而过,对中国的前途他却显示出强烈的兴趣。这方面的讨论起因于霍普金斯的一个揭示:马歇尔将军和金将军上将急于了解苏联究竟于何时对日开战。在雅尔塔,斯大林曾许诺在德国投降后两至三个月内参战。现在作为对霍普金斯的回答,他说他在远东的部队到8月8日将各就各位。但开战的确实日期,他进而讲,将视他和罗斯福的秘密协定的执行情况而定——涉及到这一协定也就需要蒋介石的同意。假使蒋接受他的政治要求,那么红军将在8月对日本采取行动。霍普金斯表示,就他回忆所及,先是罗斯福,今则杜鲁门,都一直在等待斯大林的信息然后去和蒋接洽。那不错,斯大林回答说。他们曾同意,苏军主力部队的调动进行之前,暂缓告知委员长。现在他想他将直接向中国的外交部长宋子文提出这个问题,因为可望他在旧金山会议后访问莫斯科。
霍普金斯说:赫尔利大使一直在做工作,使蒋的国民党政府跟中国共产党人和解;他欢迎斯大林就实现统一的途径发表见解。斯大林说,他没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大家都会同意,中国应成为一个完整的、稳定的国家,而不该像19世纪的德国那样成为许多分离的小邦的集合体。她将需要经济援助,而这只能来自美国。'49'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斯大林说中国“不该像19世纪的德国那样成为许多分离的小邦的集合体”,是在向美国表明,中国只能是苏联和美国的势力范围或说瓜分对象,而不能再像19世纪末那样是整个欧亚帝国主义国家参与瓜分的对象。斯大林接着再次重复6月10日向哈里曼表达的在中国重建中“美国应该而且可以在这方面起领导作用”即美国在中国可以占大头的观点。他告诉霍普金斯:
帮助中国自立,美国必然要起最大的作用;苏联会忙于自己国内的重建,而英国亦将陷身别的地方。'50'
有与斯大林谈判经验的政治家都明白,在听到斯大林告诉你“可以做是什么”的时候,一定要听出和读出他暗含在其中的“凭什么”即斯大林所需要但又不明言的回报额度。当下的形势是美国急求于苏联而不是相反,'51'自然当斯大林说出前半句后,霍普金立即领会其中的含意,他向斯大林表示美国也不会独吞中国利益,他说,他“希望斯大林充分理解,我们在中国或远东没有独占性利益,也确实不想把任何其它国家排斥在外”。斯大林明白这“其它国家”并不是英国,而是苏联。斯大林还是将美国推到主导中国问题的主导地位。他回答道:
他充分理解这一点,但他所说的意思是,美国是唯一拥有资本和人才,在紧接着战事结束的这个时期内,能对中国真正有所帮助的国家。'52'
这里斯大林用“唯一”一词意在让美国放心,苏联只与美国而非其它国家分配中国利益。哈里曼接着探询苏联对满洲和中国其它地区的政治意图,斯大林重申:苏联对中国没有领土要求,甚至在新疆也没有。而且,比之中国共产党人,他倒宁愿准备和蒋介石打交道。据美方纪录原文,斯大林表示:
至于委员长,元帅说,他对任何中国领导人都不大了解,但他觉得,蒋介石是中国领导人中最好的,并将成为统一中国的承当者。他说,他看不到任何其它领导人可能承当此任;并举例说,他并不以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有蒋介石那样好,也不相信他们有能力完成中国的统一。'53'
哈里曼问:“当苏联军队开入满洲时,斯大林元帅是否打算让蒋介石组织民政工作?”斯大林毫不含糊地回答:
凡是苏联军队开入的地方,满洲也好,中国其它地方也好,中国行政机构都将由蒋介石建立。任何红军所在的地区,蒋介石都可以派代表建立其国民党政权。'54'
在确定斯大林在中国的底牌后,杜鲁门便于6月9日在华盛顿接见宋子文时将雅尔塔协定内容正式通知中国,要他在7月1日之前去莫斯科。6月15日,赫尔利在重庆通知蒋介石,美国政府将支持雅尔塔协定。
6月30日,宋子文到达莫斯科与斯大林谈判,主要争论焦点是外蒙古问题。宋向斯大林说:如果割让了外蒙古,从而放弃已经在1913年后来又在1924年得到俄国人承认的一项所有权,那么任何一个中国政府都不能继续存在下去。斯大林认为:外蒙古是苏联的一个“缓冲地带”,它将保护苏联远东的领土。而且“外蒙人民既不愿意加入中国,也不愿意加入苏联,因此应当独立”。'55'
随宋子文赴苏联谈判还有蒋介石的大公子蒋经国。蒋经国在“7月4日以后”的某天'56',曾以特殊的私人身份就外蒙古独立问题与斯大林透彻地交换看法。他告诉斯大林:“你应当谅解,我们中国七年抗战,就是为了要把失土收复回来,今天日本还没赶走,东北台湾还没有收回,一切失地,都在敌人手中;反而把这样大的一块土地割让出去,岂不失却了抗战的本意?我们国民一定不会原谅我们,会说我们‘出卖国土’;在这样情形之下,国民一定会起来反对政府,那我们就无法支持抗战;所以我们不能同意外蒙古归并给俄国。”斯大林也不将蒋经国当作一般的外交人员,干脆直接端出他常让别人体会而不言明的外交“暗语”,说:
你这段话很有道理,我不是不知道。不过,你要晓得,今天并不是我要你来帮忙,而是你要我来帮忙;倘使你本国有力量,自己可以打日本,我自然不会提出要求。今天,你没有这个力量,还要讲这些话,就等于废话! 

蒋经国还是不理解斯大林的商业逻辑,继续问:“你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外蒙古‘独立’,外蒙古地方虽大,但人口很少,交通不便,也没有什么出产。”斯大林给蒋经国一个盎格鲁撒克逊式的经典回答,说:
老实告诉你,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军事的战略观点而要这块地方的。(他拿来出一张地图指上说)倘使有一个军事力量,从外蒙古向苏联进攻,西伯利亚铁路一被切断,俄国就完了。'57'
这时斯大林心中一定想到的是1905年俄国因西伯利亚运输缓慢而导致俄国与日本在远东战争中的战败。1942年10月15日,斯大林曾向到访的英美客人(艾登和哈里曼)就远东作战准备介绍情况时说:“第一次俄日战争时西伯利亚铁路的通过能力是每昼夜6对列车。当时的沙皇部长库罗帕特金曾为铁路通行能力增加到7对而祈祷。”而此时,苏联再次远赴远东对日作战,兵源和资源的运输仍面临巨大的压力。据苏联方面估算,当时“西伯利亚铁路的通行能力是一昼夜36对列车,其中有10对必须用于满足经济需要。根据粗略估算,大约需要通过1000组列车才能在远东与日本兵力持平,或是稍有优势”。此外,双轨的西伯利亚铁路无法运送35…40个师的给养,苏联还必须在远东建立起3…4个月的储备。因此,实现对日作战计划“需要两个半月到三个月”。'58'为了保障这条铁路不被日本人拦腰切断,1939年苏联还与日本在诺门坎厮杀了三个多月,付出3000千多士兵生命的代价。显然,西伯利亚铁路对此时和未来苏联命运具有着重大的意义。此外,斯大林后来告诉蒋经国,据宋子文对哈里曼的转述,苏联计划“在以后的五十年期间使西伯利亚工业化”,而“满洲工业产品对实行西伯利亚工业化是不可少的,否则西伯利亚工业化是不能完成的”。'59'1912年抗击拿破仑入侵的战争、1941年抵抗德国法西斯的卫国战争,以及1905年和1945年俄罗斯人与日本交往的经验告诉斯大林,没有西伯利亚就没有俄国,没有西伯利亚工业化,俄国就守不住远东的利益,而没有西伯利亚大铁路,就不会有西伯利亚的工业化。
不仅如此,斯大林明白,外蒙独立就会在中国北方胸膛中间撕开一个大口子,有了这个口子,西可包抄新疆,东可控制东北,如果条件成熟还可促成这两个地区与中国的进一步分离——1949年2月4日,斯大林就委托米高扬转告毛泽东:“应该让少数民族自治,而不是独立”'60';更有甚者,如果中国若有不从,还可从外蒙古以最近的距离直插中国政治心脏北京。
这时的蒋经国的外交经验还成熟不到能体会出斯大林话的含意,他甚至不知道斯大林在说什么。他告诉斯大林:“现在你用不着再在军事上有所忧虑,你如果参加对日作战,日本打败之后,他不会再起来;他再也不会有力量占领外蒙古,作为侵略根据地。你所顾虑从外蒙进攻苏联的,日本以外,只有一个中国;但中国和你订立‘友好条约’,你说二十五年,我们再加五年,则三十年内,中国也不会打你们;即使中国要攻击你们,也还没有这个力量,你是很明白的。”'61'斯大林回答说:
你这话说得不对。第一、你说日本打败后,就不会再来占领外蒙古打俄国,一时可能如此,但非永久如此。如果日本打败了,日本这个民族还是要起来的。天下什么力量都可以消灭,惟有“民族”的力量是不会消灭的;尤其是像日本这样的民族,更不会消灭。倘使日本交由美国人管理,五年以后就会起来。'62'
蒋经国问:“倘使给你来管,又怎样的呢?”斯大林回答说:“我来管,最多也不过多管五年。”'63'斯大林不耐烦地对这位少不足以与之谋事的蒋公子一语交底,说:
非要把外蒙古拿过来不可!我不把你当作一个外交人员来谈话,我可以告诉你:条约是靠不住的。再则,你还有一个错误,你说,中国没有力量侵略俄国,今天可以讲这话,但是只要你们中国能够统一,比任何国家的进步都要快。'64'
7月7日,斯大林就在宋子文留在莫斯科的情况下给中国施压,设宴招待乔巴山一行,斯大林举杯致词说:“为蒙古的领导人,为蒙古的独立干杯。”'65'晚23时,斯大林与宋子文第三次会谈,宋子文在得到蒋介石的授权后答复斯大林:中国可予以外蒙以高度自治,说这符合雅尔塔协定“保持外蒙现状”的精神。斯大林坚持:今天的外蒙古事实上是一个“人民共和国”,所谓现状,就意味着独立。双方争吵,致使斯大林两次说:谈判到此为止吧!两天后,在第四次会谈中,宋子文再次得到蒋介石授权,同意外蒙独立,但“交换条件”是:保持东北三省领土、主权及行政之完整,苏联今后不再支持中共,不再支持新疆“匪乱”。斯大林对此表示欢迎,立即同意蒋介石的要求。'66'
宋子文每次与斯大林谈话后,总是“逐日把他在克里姆林宫的谈话内容通知哈里曼”'67'。哈里曼埋怨说:“宋一点也不关心那些令我担忧的事情,他认为,能使斯大林承认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对满洲的主权即为一项巨大的成就。他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