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冷艳文士川端康成传-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绩直线下降,已不为人所看重。他个性有倔强的一面,为了不让人家瞧不起,
就毅然决定报考第一高等学校。正如他本人所说的:“主要原因,就是要对
蔑视我身体虚弱、智力低能的教师和同学进行报复”①。
康成决定报考第一高等学校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平时投稿屡屡失
败,产生一种自卑感,对从事文学创作产生动摇,从而想当一个国文学学者。
一般来说,当时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是哺育作家的摇篮,而东京大学则是
培养学者的所在。他说过:“随着自己越来越怀疑自己的创作天分,就更倾
向经过第一高等学校,进入帝国大学,索性当个学者算了。虽然这是事实,
但我还是舍不得放弃我的笔,也不会放弃我的笔”②。可见这位志向文学的少
年在报考大学预科时,心情是十分矛盾的。
而能否投考第一高等学校的关键取决于南部修太郎。川端康成后来在追
悼南部的文章《最初的人》里是这样回忆这段有意义的历史的:
我没有一个亲人,都是承亲戚的照料,所以要投考文科,必须征得表兄的同意。表
兄让我写信同南部氏商量。我心里忐忑不安。南部氏是怎样判断我这个从未见过面的乡
村中学生的文学才能和前途的呢?虽然我决心从文,如果南部氏反对的话,表兄也会对
我为难的。即使这样做不合理,但我未来的命运似乎掌握在南部氏的手中。我不服气。
因此,我给南部氏的信,是一封渗透着不服气的哀求状。可是,没有料到,南部氏的回
信充满了亲切的言词,他鼓励我,接受了我的愿望。我不能忘却我当时的喜悦。立志文
学的少年的不安心绪,也就顿时烟消云散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南部氏的回
信,是存在今日的川端康成的重要契机”。②这一决定,成为川端康成在人生
道路上的重大转折。
就这样,康成中学毕业后,只身从茨木来到了东京,投靠在浅草藏前的
姨母家。东京这个繁华的大都会,对这位农村出身的中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他什么都觉得很新鲜,可他却没有空闲去逛游东京的闹市,而是进入明治大
① 《少年》,《川端康成全集》,第10 卷,第219 页。
② 《少年》,《川端康成全集》,第10 卷,第222 页。
① 《川端康成全集》,第29 卷,第16 页。
② 川岛至《川端康成——大正时期的批评活动》,《川端康成》(日本文学研究资料丛书),第100 页,
有精堂1976 年版。
学举办的补习班,专心地补习功课,准备参加当年7 月举行的第一高等学校
的入学考试。这期间他经常上上野图书馆温课,一边却还在看小说。
经过三个月日日夜夜的紧张复习,1917 年9 月,川端康成成为茨木中学
第一个考入第一高等学校的学生。他学习英文专业。当时第一高等学校是寄
宿制度,他在校学习三年都住在学校。他的同窗,也有许多是志向文学的,
如石滨金作、酒井真人、铃木彦次郎等,他们同康成朝夕相处,一起谈论文
学,议论文坛现状和“白桦派”、“新思潮派”的作家和作品,一起探讨当
时日本很流行的俄罗斯文学,大大地开阔了这位农村学生的眼界。特别是石
滨金作,更是他的文学知音,两人情同手足。康成说,文学朋友们“使来自
农村的我顿开茅塞,受益匪浅”③。
这期间,川端康成在第一高等学校友会文艺部发行的《校友会杂志》1919
年6 月号上,发表了第一篇可以称作小说的作品《千代》,他以淡淡的笔触,
描写了自己同三个同名的千代姑娘的爱恋故事。作者把这篇作品,同《十六
岁的日记》及其后发表的《招魂节一景》并列称为处女作。但是,《千代》
更多是作者本人失意生活的原本记录,不能算是一篇成熟的小说。后来康成
编选集或全集时都没有把它收入。不过,它与川端康成的作品群有着不可分
割的联系。
③ 《文学自传》,《川端康成全集》,第33 卷,第96 页。
第二章
文学生涯的开端
一 崭露头角——《新思潮》第六次复刊
川端康成在第一高等学校有辛酸也有甘美的三年大学预科生活匆匆地结
束了,他如愿地考入了最高学府东京帝国大学。
1920 年7 月至1924 年3 月,是川端康成的大学时代。当时日本大学学
制是预科三年、大学三年。他考入东京帝国大学之初,选择了文学系英国文
学专业,但他对英文并不感兴趣,对学业很不重视,上课时还是经常偷偷地
把小说放在书桌底下翻阅。第一学年他没有参加过一次考试,没有取得一个
学分。苦恼之余,翌年他便转入国文学专业,他也几乎没有上课。由于转专
业,结果他大学多念了一年。四年的大学生活,川端作为大学生,他的学生
成绩平平;但作为新进作家,他的文学业绩却是光彩夺目的。
这位改念国文学专业的一年级学生,与他在第一高等学校时代的同学石
滨金作、酒井真人、铃木彦次郎和好友今东光于1921 年2 月筹备第六次复刊
《新思潮》杂志。
《新思潮》杂志最早创刊于1907 年10 月,由剧作家、小说家小山内熏
担任编辑,内容重点介绍国外的戏剧和新文艺的动向,起到了话剧运动的先
驱作用。但杂志不到半年就停刊了。事隔三年,1910 年9 月复刊,仍由小山
内蒸担任编辑兼发行人,作家岛崎藤村担任顾问。杂志刊登了谷崎润一郎的
具有唯美派倾向的小说《文身》,显示了反对自然主义的倾向,标志一种新
的文学潮流萌生。到了1914 和1916 年,山本有三、久米正雄、芥川龙之介、
菊池宽复刊第三、第四次《新思潮》之后,一个新的文学流派——“新思潮
派”便在日本文坛勃兴起来。
新思潮派产生的背景是:日俄战争之后,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民主
主义、自由主义思想也日趋成熟。在文学艺术上比较容易接受19 世纪欧洲文
艺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长期占据日本文坛的自然主义盛极而衰,许多作
家特别是年轻作家,不满自然主义的纯客观描写的呆板文体和繁琐的语言,
企图在艺术技巧上突破自然主义的束缚,探索新的创作道路。这时期,以贵
族和中产阶级出身的武者小路实笃、有岛武郎、志贺直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
于1910 年创办《白摊》杂志,举起理想主义的旗帜,主张“白摊派文学运动
是尊重自然的意志和人类的意志,探索人怎样生活的的运动”,要“通过个
人或个性,发挥人类意志的作用”①也就是说,把个性的自由发展、道德的自
我完成放在首位,对“自我”加以肯定,以求得精神上的充实。日本文学史
上把“白摊派”也称作“新理想主义文学”或“人道主义文学”,他们的主
要代表人物的创作倾向虽然各有侧重,比如武者小路实笃偏重空想的理想主
义,志贺直哉偏向表现“自我”与现实的冲突,有岛武郎则注意人道主义、
表现社会的矛盾,但他们都以清新的语言,独创的艺术形式,以及准确深刻
的描摹精神世界而在艺术上取得很大的艺术成就,打破了自然主义的沉闷、
呆板的气氛,给文坛带来了新鲜的空气。“新思潮派”继“白桦派”之后,
既反对自然主义的纯客观描写方法,又不赞同白桦派的理想主义,强烈主张
① 转引臼西乡信纲等雹日本文学史》(中译本),第322—24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N 年版。
“把握现实片断,并把它表现出来,加以重新诠释,这就是生活的真实。”
他们的方法是:进行理智的心理的描写,运用了许多技巧①。所以“新思潮派”
又称作新现实主义或新技巧派。他们将第三、第四次复刊的《新思潮》杂志
作为阵地,开展“新思潮派”文学运动,以菊池宽的《父归》、《屋顶狂人》,
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鼻子》而显示了这一流派的艺术特色,在他们
周围吸引和团结了一批年轻的作家。同时,《新思潮》杂志不断涌现优秀的
作品,成为一份水平较高的同人杂志,受到了文坛的重视。
1918 年《新思潮》第五次复刊,但没有什么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失去“新
思潮派”的传统特色,未引起文坛多大的重视。从第一次至第五次《新思潮》
停停办办,都是以第一高等学校和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出身的人为中心的。作
为该校学生的川端康成他们要筹备复刊第六次《新思潮》,沿用这个杂志的
名称和继承这个杂志的传统,就必须得到前辈的赞同和支持,于是,川端康
成等人特地到坐落在小石川中富坂的菊池宽的私邸,征求这位素不相识的《新
思潮》老前辈的意见。结果得到了菊池宽的热情赞助,他并表示可向久米正
雄、芥川龙之介等《新思潮》前辈传达他们的意思。经过一段酝酿,在菊他
宽等人的支持下,川端康成等人主持的第六次《新思潮》复刊了。
后来川端康成谈到复刊《新思潮》的目的时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
是文艺的变革和更新!比如白桦派的文艺运动,是对自然主义运动的小小的
变革和更新。第四次新思潮等文艺运动,是对白桦派文艺更小的变革和更
新? 。而今天新进作家的文艺运动则是对第四次新思潮文艺运动更小更小的
变革和更新的倾向”①。简单地说,就是向既有文坛挑战、改革和更新文艺。
这份杂志复刊之后,它便成为川端康成发表作品的园地。他描写同伊藤
初代订婚和失意经过的《一次婚约》和短篇小说《招魂节一景》,分别在《新
思潮》创刊号和第二号上刊出。这时期,他还写了《汤岛的回忆》,描写同
伊豆舞女千代邂逅和同少年小笠原义人同性恋的回忆,但未最后定稿,没有
公开发表。
《新思潮》杂志出版后,为了征求者作家对各期刊物的批评意见,在川
端康成的建议下,同人们成立了“新思潮受评会”,经常在菊池宽家中召开
会议,进行评论。菊池宽的家便成了这些文学青年进进出出的“文学沙龙”。
出席第一次“受评会”的人,对这份作为大学生的同人杂志所发表的作品,
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川端康成的《招魂节一景》更是赞不绝口。菊
池宽阅读《招魂节一景》的时候,在许多地方都划上了红线,并细致地作了
眉批。他表扬这篇作品“具有光彩夺目的吸引力”,是“最优秀之作”,“这
次复刊的《新思潮》的同人中,川端康成是最有前途的”②。康成的文学才能,
首次得到了文坛一流大家的承认。尔后,他继续得到这位老前辈的好意推荐,
开始在文学专业杂志上发表小说和文章。他在《新潮》杂志1921 年12 月号
上发表了《南部氏的风格》一文,评论南部修太郎的作品《湖水之上》,第
一次拿到了十元的稿酬。这些小说和文章的发表,使川端康成叩开了文学的
大门,在文坛上崭露头角。
川端康成大学四年期间,因为倾心于文学,奋发疾书,以及热衷于参加
① 转引自西乡信纲等:《日本文学史》(中译本),第331 页。
① 《文坛所见》,《川端康成全集》,第30 卷,第129 页。
② 《独影自命》,《川端康成全集》,第33 卷,303 页。
校内外的文学活动,他的课业落后了一大截。毕业前夕,还没有取得毕业规
定的学分,而且毕业论文《日本小说史小论》又只写了二三十页,敷衍了事,
与毕业班其他同学写的上千页的论文相比,相差悬殊。藤村作教授批评说:
“序言虽然写得很好,但是本文不怎么样啊。”他也自知可能不能毕业,就
恳求佐佐木信纲等教授通融办理,还登门拜访文学系主任教授藤村作求情。
教授会讨论毕业论文那天,川端一大早就来到学校,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
站在学校门口等候,再次向藤村作主任教授求情。藤村作教授看见他那副焦
灼的样子,一再安慰他说:“你不用担心,会同意你毕业的。”教授会讨论
时,他的毕业论文险些没有通过,幸好他曾把毕业论文的序言部分,独立成
篇,以《日本小说史的研究》为题,在《艺术解放》杂志上发表过,博得好
评。藤村作教授认为这篇“序文不错”,同时替他辩解说:“川端君已经登
上文坛,并获得了好评,他想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我看他的论文可以通过”,
“这样的学生是没有先例的,完全是个天才”。川端康成才如此勉强地领到
了东京帝国大学的毕业文凭。所以他说:“毕业已经过去了好多年,我依然
还做着无法从大学毕业的梦”①。
东京大学文学系国文学专业毕业生成为小说家的,川端康成是头一个。
文坛的谷崎润一郎等人虽然曾就读东京大学文学系国文学专业,但都没有毕
业。以往东京大学文学系毕业后成为作家的,大都是英国文学专业的,所以
藤村作教授听说川端成了作家,非常高兴,多次推荐他到关西大学、东洋大
学执教,他都婉言谢绝,表示不打算找职业而要从事专业创作。当时靠卖文
为生是相当艰苦的。本来就一贫如洗的川端康成更是如此。他常常买不起墨
水,侧着墨水瓶迁就着用,最后将手表典当了才买来墨水和稿纸。有时一收
到刊登启己文章的杂志,就拿到收购旧报刊的书店去卖掉,换取一两毛钱买
香烟抽。有时在报刊上连载小说,他就向报刊预支稿酬,或者将连载小说的
约稿合同作抵押,向高利贷借款,以维持生计。所以,他经常拖欠煤电气费
用,煤气公司停止了供应,电力公司也声言要采取断电的措施,米铺把他的
购米证取走,甚至由于交不起房租,多次被迫搬出公寓,乃至发生过税务局
通知查封他家中的物品拍卖的事件。他一度连桌子也没有一张,只好伏在空
啤酒箱上写作。就是在1926 年他的第一部创作集《感情装饰》出版后,出版
社举办祝贺会,他连一套比较像样的礼服也没有,就借了他的友人池谷信三
郎的唯一一套礼服穿上出席了这个会。川端康成踏上社会,就是在这样艰难
困苦的环境下,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活。
二 处女作的事
所谓处女作,是指作家初次问世的作品。但关于川端康成的处女作却有
种种说法。一般认为《招魂节一景》是他的处女作。因为1921 年《招魂节一
景》问世后,第一次把川端康成推上了日本文坛,这是他写这篇作品时所未
料及的。
在《招魂节一景》之前,川端虽然发表过《一次婚约》,但他认为“作
为文学作品,是没有价值的”①。文学评论家长谷川泉指出:川端康成的真正
文学创作虽然是从《一次婚约》开始,但是它“在表现上没有什么特色,是
① 《独影自命》,《川端康成全集》,第33 卷,352—53 页。
① 《<新思潮>同人杂记》,《川端康成全集》,第32 卷,第405 页。
一篇平庸之作? 。可以说,《一次婚约》不是川端的作品”②。而《千代》则
是中学生时代的习作,显得稚幼,不够成熟。
康成写《招魂节一景》的年代,是日本资本主义陷入总危机时期,工人
失业,农民破产,民不聊生,不少穷苦人沦落风尘,或卖艺街头。康成在大
学期间,为了排解生活上失意的积郁,经常逛游浅草、靖国神社一带,接触
到社会现实生活,目睹许多下层少女受压迫受损害的残酷现实,耳闻她们痛
苦的呻吟和呼号,这位刚踏足文坛的青年虽然对于产生这种现实的原因不甚
了解,感到有点迷惘,但在他的心灵上还是留下苦痛和悲伤,激起了他对于
这些苦难少女的深切怜悯和同情,并把这种感情倾注在这篇处女作上。他满
怀激情,在浅草小岛町一家帽子修理铺的二楼上,一夜之间就一气呵成,使
这篇作品出世了。川端康成在《文学自传》上是这样谈到《招魂节一景》的
构思和写作:
我觉得浅草比银座,贫民窟比公馆街,烟草女工们下班比学校女生放学时的情景,
更带有抒情性。她们粗犷的美,吸引了我。我爱看江川的杂技踩球、马戏、魔术以及听
因果报应的说书,我对所有在浅草的简陋戏棚里演出的冒牌马戏团都感兴趣,我第一次
受到表扬的《招魂节一景》,就是描写马戏团的姑娘的。①
作者在《招魂节一景》这篇小说里,以倾注了深切同情的笔调,描写了
女主人公阿光的不幸遭遇。这位十七岁的少女,像她的同龄人一样,有自己
的理想和追求。她为生活所迫,当了马戏艺人,仍然对生活有着执着的信念
和渴望生存的权利,一丝不苟地刻苦磨练,习得一手高超的技艺。可是,在
马戏团老板伊作的皮鞭下,在观众的鼓噪声中,三天的紧张表演,使她几乎
失去了存在的感觉,甚至“她应该哭出声来,却茫茫然地忘却了”,在无休
无止的表演中,她闻到了炒栗子的香气,才“唤回了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