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行在超级三国志-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之所以吴凡这三年多一直没有收到信息提示,主要原因就是他的“等级”太高,已经达到几近封顶的地步。

就好像在游戏中,当人物的等级达到非常高的等级后,往往需要杀敌打怪很久之后,才能获得提升等级的奖励一样。

当然,这个所谓的“等级”只是一种比喻,“三国志”的世界中并不存在这种概念。把这个比喻具体到吴凡身上,就是他的功绩,名声,五围属性等等,各个方面都已经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如果再想得到奖励,那就需要有更多的“经验”才行。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三年来,信息提示一直默默无闻的根本原因。

目前吴凡的名声无可争议成为天下之首,其余天下九大名士的名声加在一起的总和,也不及吴凡一个人多而吴凡的权势和地位,正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天底下除了皇帝曹冲之外,再没人可与吴凡比肩。至于吴凡的五围属性数值,目前分别为:

统率:100(+12)=112(括号内宝物为“左节钺”)

武力:118(+15+3)=136(括号内宝物为“真龙鄂闪”和“西天斗龙铠”)

智力:100(+10)=110(括号内宝物为“老子”)

政治:100(+10)=110(括号内宝物为“春秋左氏传”)

魅力:100(+7)=107(括号内宝物为“左节钺”)

除了武力还差两点之外,其余属性全部达到满值状态

再说这四项奖励,吴凡从上至下大致看下来后,发现一个问题:都和寿命有关。

这是不是说明有什么隐情?

随着吴凡心中这个念头升起,提示信息也随之滚动,出现新的文字——

由于你的身体内存有病变,因此你的寿命会比创建武将时的设定要短,此病变为后天形成。注:此病变是目前医术所无法治疗的。

吴凡看着这条提示先是一怔,随即恍然。

提示信息所说的自己身体内的病变,必是与心脏有关。

两年前,吴凡率军强攻南蛮藤甲兵所占据的云南城,当时动用了木兽对敌我双方士兵进行无差别火攻。那一仗魏国士兵有数万人死在己军的火攻之下。当时,吴凡就由于心中极度不忍与愧疚,令心脏突然一阵抽搐,疼得豆大的汗滴似雨点一般。

再一次,就是半年前攻打羌氐联合军。为了迷惑羌氐联合军,吴凡故意放缓行军速度,以至令羌氐联合军认为可以在中央军抵达之前就攻下云南城,于是制定了一个五天攻城计划,全力攻打云南城。这一仗,云南守城将士有十余万人在羌氐联合军疯狂攻城期间战死。若是吴凡没有放缓行军速度,这十余万人的伤亡也许就会避免;当然,代价则是羌氐联合军以逸待劳,纵使不能将中央军击败,也至少可以让中央军遭受重创。由此,远征羌氐联合军的最终结果,可能就是无功而返,而不是现在这样,将羌氐联合部落彻底拔除。

前后这两次自损兵将的行为,令吴凡每每想起心中都是愧疚不已。他虽然杀人如麻,但那是对敌人和异族人,对待自己的将士,吴凡则是亲如兄弟。所有的将士之所以乐于追随吴凡东征西讨,不只是因为吴凡的武力天下第一,更因为吴凡对部下将士的这份兄弟之情。

想通了病结所在,吴凡神情怅然间,叹了口气。

依在吴凡怀里的小乔,这时抬起头来看向吴凡,道:

“老公,你怎么突然叹起气来了?”

吴凡微微一笑,伸手撩了下小乔耳鬓的长发,道:

“没什么,只是觉得老婆讲的场面很感人,为夫没有亲眼看到,有些遗憾。”

自己的寿命较短,这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了,说出来也没有用,反而会令小乔徒增忧郁。既然如此,这份忧郁还是由自己一个人来承担吧。

小乔信以为然,不再多问,再度依在吴凡怀里,聆听着龙观祠中传来的歌声。

这个时候,信息提示已经出现倒数计时,如果在计时结束后仍然没有选择,将视为放弃奖励。

吴凡再次把这四项奖励从上至下看了一遍——

前两个奖励,都是在奖励功绩名声的同时,增加十年寿命,所不同的就是第二个奖励还增加一个中级宝物。

吴凡现在拥有的宝物少说也有百八十件,其中高级的、稀有的就有三十余件,对这个所谓的中级宝物根本没有兴趣。至于增加十年寿命,如果在意这个还不如直接飞升成仙。十年,以现在的形势来看,所增加的这十年寿命必是处于国家繁荣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时期;那个时候的自己说好听点是一位重臣,说得不好听点就是一个吃闲饭的。

由此,这前两项奖励可以直接无视了。

至于最后一项奖励,飞升成仙。吴凡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正在聆听歌声的怀里的小乔。

中国有句俗语说得好,只羡鸳鸯不羡仙。

神仙可以寿与天齐,长生不死;然而,代价却是要抛下凡间的一切情欲。你在凡间的妻子,儿女,父母,兄弟,都将与你隔绝两世,从此再无关系。

‘如此这般,就算活得时间再长又有什么意思呢?不过是一具老不死的躯壳罢了。’

至少对于吴凡来讲,他是无法抛下凡间的这一切儿女情长,亲情友情,去追求那种寿命无限的生活的。

由此,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奖励,一一被吴凡划上了“X”。最后,就只有第三项奖励了——声望+50000,功绩+30000,寿命+0,十五项改革将更加顺利彻底,炎黄教之教义更加深入人心。

声望和功绩这两项,对于现在的吴凡来讲,已经没有多大的诱惑力了。只有后面的“十五项改革更加顺利彻底和炎黄教之教义更加深入人心”这两项,让吴凡颇为心动。

自己费了这么大劲,克服重重阻力,推行改革和创建宗教,当然希望能够获得圆满。如今,改革和宗教已经初见成效,如果照此良性发展下去,自己的美好设想终将一一变成现实。

这真是让人无比期待,只是想象一下未来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颠的景象,就让吴凡感到无比欣慰。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吴凡傻,脑子有毛病,居然不抓紧时间利用手中权势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玩遍天下所有美女,而是老惦记着国家,民族的未来,那些东西关你什么事啊?

所谓人各有志,不得强求,这就是人与人的区别。

老调重弹,就像同样都是富豪,有些富豪喜欢捐款做慈善,把自己的财富反馈民间,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一种别样的欣慰与心灵上的满足。而有些人则喜欢挥金如土,为儿女婚宴动辄抛出上千万,只因为他觉得这样很有面子很厉害。

这就是人与人的区别,不必非得用对或错来界定他们的行为。

如此比较了一番后,吴凡在倒数计时将尽的时候,选择了奖励三。

提示:你获得50000声望奖励,30000功绩奖励。十五项改革措施将更加顺畅彻底,炎黄教的教义将更加深入人心。

提示:你目前的声望值为973800,功绩为596207。

随着最后一串数字跃然眼前,提示信息随后逐渐隐去,直至消失不见。

吴凡低下头,看着怀里的小乔,目光中满是怜爱。若是方才一念之差,选择了第四项奖励,此时的自己与小乔应该已是天人永隔了吧?

想到这里,吴凡不由得又将小乔搂紧了几分。

感觉到吴凡在刻意搂紧自己,小乔随之抬起头看向吴凡,嘴上没说什么,目光中却是带着一份征询。

只因吴凡今天的表现实在有些奇怪,但又说不出具体奇怪在什么地方。

二人就这么对视了好一段时间,最后还是吴凡打破了这份“僵持”,随意地问了一句道:

“老婆,你当初创建人物的时候,寿命设定是多少?”

吴凡这句话看似随意,实则却是他在得知自己寿命短暂后,条件反射地想起的一个问题。吴凡说不清自己这么问的动机是什么,他当然不是希望小乔的生命也很短暂,只是忍不住想要问这个问题。

小乔当然不知道吴凡心中的隐情,对吴凡这个没头没脑的问题根本没当真,撒娇似地抿嘴一笑,道:

“你猜”

吴凡则摇头苦笑,不再纠结于这个令人难免伤感的答案,低下头,将两人的嘴唇印在了一起。

……

二天后,曹冲大行封赏,封赏对象就是远征羌氐联合军以及鲜卑蛮族的诸位将军们。

这些将军当中,吴凡的功绩无疑是最高的,他不光把羌氐联合军一窝端,还通过一封书信,把国家从覆灭的边缘解救出来。由此,除了系统奖励的30000功绩之外,他本身还获得了四万余功绩,使总功绩值达到六十余万遥遥领先所有文武群臣。

由于吴凡的官职已经达到顶峰,在吴凡的改革中,又明确规定不得一人身兼超过两个官职;因此,吴凡的官职仍然为大司马+大将军,只有将爵位做以提升,由原来的晋公,提升为晋王

但是,吴凡却对自己的这个王号提出了异议。

众所周知,晋是春秋五霸之一,后来晋分裂赵、魏、韩三家,组成战国七雄。

而今,国家名为魏,与战国之魏同名。吴凡的王号却为晋,在魏之上,这自然有些不妥。

实际上,吴凡这个“晋”的封号,是由汉献帝所赐,最开始为晋侯。当时没有人想到曹操的魏之封号会成为国号,包括曹操自己也是如此,因此才演化出如今这个不和谐的插曲出来。

吴凡的这个意见让曹冲深感为然。其实曹冲之所以认同吴凡的意见,并不完全和吴凡的想法一样,认为晋在魏之上显得不妥当。更主要的是他觉得八叔功居至伟,只是按阶从晋公提升为晋王,不足以表彰,应该赐予八叔一个全新的更具有代表意义的封号才好。

于是,曹冲在听取了吴凡的意见后,称会考虑一下重新给八叔一个封号。事后,则召集荀彧、荀攸、贾诩、程昱等人商议该给八叔吴凡一个什么封号,才最能体现出八叔吴凡的丰功伟绩,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无人可以替代的中流砥柱之事实。

众人经过一番商议,最终,荀彧提出的封号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忠义镇国王

三天后,吴凡在经过三次推辞后,最后接受了这个名义双赫的史无仅有的称号。为了彰显吴凡的功绩,并为其它群臣做一个效仿的榜样,曹冲特意为吴凡举行了一个封王大会,赐吴凡御前金鞭一柄,上打昏君下打庸臣

不过,吴凡认为此金鞭的存在有违司法公正,是一种人治高于法治的体现。因此在二十年后向曹冲提请,将之收于家中,从此再未将之带上朝堂。后来这把御赐金鞭成为吴凡的随身重要遗物之一,供于名人堂。

……

三个月后,202年年关刚过,203年第一天的凌晨。所有国人在睡梦中再次看到南斗和北斗的身影,以及时隔数年的名士十选——

1、吴凡:名声1029483,年龄34岁,大司马兼大将军、忠义镇国王,所属魏,平

2、袁绍:名声156528,年龄49岁,南中刺史、南平侯,所属魏,平

3、孙坚:名声119274,年龄48岁,镇西将军、东安侯,所属魏,升

4、刘表:名声104720,年龄62岁,荆南刺史、南安侯,所属魏,降

5、曹冲:名声102846,年龄15岁,皇帝,所属魏,升

6、张辽:名声93280,年龄34岁,骠骑将军、平西公,所属魏,升

7、夏侯惇:名声88792,年龄48岁,太尉、平东公,所属魏,升

8、荀彧:名声85305,年龄40岁,司空、西平侯,所属魏,升

9、夏侯渊:名声73540,年龄42岁,卫将军、镇东侯,所属魏,升

10、贾诩:名声73228,年龄56岁,光禄勋、东平侯,所属魏,升。

复回中原第331节神喻之征

第331节神喻之征

两年后,205年夏,周瑜和陆逊所率领的两路人马完成中南半岛开路任务,返回中土

恰似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在周瑜和陆逊这两路人马回程之前,中南半岛开路成功的消息就已在全国传播得沸沸扬扬,沿途的民众们欢呼雀跃不已。

不过,享受全国民众热烈拥赞的周瑜和陆逊,在回朝向曹冲禀奏了这两年来开路的相关事宜后,第一件事,却是一齐来到吴凡面前,向吴凡询问同一个问题:

“吴大司马是如何知道,我们此行一定会看到汪洋大海的呢?”

——镜头回放到两年前,确切地说是两年半前,吴凡交待周瑜和陆逊两人各率十万人马自哀牢出发,一个向南,一个向东南,遇树伐林,遇水搭桥,开拓出一条宽十米的平坦大道,直到眼前被汪洋大海阻挡,再无去路,方可返回。

当时吴凡的语气坚定而果决,不容任何置疑和申辩。又值云南守军因抵抗羌氐联合军疯狂攻城而战死十余万人,吴凡气郁难消,脾气变得暴躁。由此,周瑜和陆逊虽然对吴凡的这道军令是否明智心怀疑惑,但却什么都没有说,而是默默拱手领命,随后就率军出发了。

二人,以及二人所率领的十万将士,都报着此行漫漫无期,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返回中土的悲凉心态,上路了。至于吴凡所说的,遇到前方被汪洋大海阻隔,即可返回中土这一说,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一句空话罢了。

虽然吴凡的改革中包括消除官僚主义,比如下级对上级必须无条件惟命是从这一行政弊病。但是,眼下吴凡的改革才刚刚开始,国人固有的一些观念还没有转变;况且军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可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因此,这两队人马虽然心中都有些不满,但却没有一个人敢在吴凡面前报怨。

将帅指挥不当,导致属下命丧敌阵的例子古往今来比比皆是,根本不足为奇。从这一点来说,也就不难理解周瑜和陆逊所率领的这两路人马的心情了。

于是,当这两路人马一路从热带雨林中走来,终于看到眼前浩瀚无边的大海时,其心情之激动可想而知。那一刻,两队人马跳进海水中兴奋不已,尽情的欢呼嬉闹,对吴凡积蓄了二年多的误会被大海的波浪冲刷得一干二净。

甚至,随之而来的是对吴凡的惭愧,以及不解:他们实在想不明白,吴大司马是如何知道我们此行一定会遇到大海的?而且只是短短二年多的时间?难道吴大司马有什么未卜先知的本领不成?

周瑜和陆逊,此时就站在吴凡面前,向吴凡问出心底的这个埋藏已久的迫切想要知道的疑问。

吴凡呵呵一笑,本想随便撒个谎搪塞过去,却在张口出言之际,猛然想到这是一个神化炎黄二帝的绝佳的机会。

前面曾经交待过,吴凡刻意保留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从不在人前卖弄,就是因为他希望当自己说出这些只有自己(当然,还包括小乔)知道的世间情况时,能够与之相应地带来巨大的价值。

现在,这个巨大的价值来了。

于是,众人就见吴凡呵呵一笑后,只简短地回了两个字:

“神喻。”

“神喻?”

这回不只是周瑜和陆逊不解了,元老院(元老院已经按照吴凡的设计初衷建成)内的所有人都是奇异不已,纷纷扭头看向吴凡,听吴凡继续说下去。

吴凡便站起身来,环顾众人一眼,淡淡一笑,最后把目光再次落在周瑜和陆逊二人身上,道:

“没错,是神喻。是炎黄二帝在前一天的夜里托梦给我,告知我那一片无人开发的大陆,以及大陆南端必有大海相隔这一事实。”

和其它宗教一样,炎黄教在传播的过程中,免不了要对炎黄二帝进行一系列的神化运动,以增加教民对炎黄教的虔诚。

然而,这些神化运动都只限于各种神话传说,并没有具体的令民众真实可见的事实。

如此,吴凡这句话一经出口,立即引得举座哗然。

炎黄教虽然是由吴凡和荀彧等人凭空创建,但由于保密工作做得十分到位,朝中元老对炎黄教的内幕并不比民众了解多少。本来平时经常听到一些关于炎黄教的神话传说,在三人成虎的传言效应下,元老们对这些神话传说也是半信半疑,此时一听吴凡说出周瑜和陆逊此行乃是炎黄二帝神喻,并且周瑜和陆逊这一路所见和“神喻”完全吻合,众位元老们自然是惊愕异常。

不过,吴凡的话还没有说完,继续道:

“炎黄二帝近来又曾托梦于我,炎黄一族如今只是短暂的安定,若想长期安定繁荣下去,必须将版图再行扩张:东,必须到达遥遥大海之东的一片陆地(即日本)。北,必须到达即使炎热夏季海水仍然结冰之地(即北冰洋沿岸)。西,必须在无垠沙漠的尽头抵达一片汪洋海域(即里海东岸)。南,就是周将军与陆将军二人所开辟之茂密雨林之地,以及遥远南海之南的千岛之地(即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注:古代没有任何航空技术,受视界限制,日本虽然是岛国,但在海上看过去和一片大陆没什么两样。)

说到这里,吴凡顿了一下,环顾众人道:

“只有我们的版图扩张到神喻所指的这些地域,方能永保炎黄一族安定繁荣,千秋万代,再无蛮族覆国之危。”

众人听得怔愕不已,因为吴凡所说的这些情况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祖宗十八代的意识里一丝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