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上,“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就是沮授提出来的;曹操是听从毛玠的建议,“奉天子以令不臣”。挟和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识理念,这也是为什么曹操一生不称帝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正在与众人分析当前局势,张郃派出的卫士匆忙跑进中军大帐,向袁绍道:
“禀启大人,曹操奉天子手谕,命部下天策将军吴凡率领一支部队运送五万粮草,从东城门进入城中。”
袁绍一听吴凡的名字,眉头就皱了一下。此前吴凡对他所说的那句关于吕布的坏话,正如吴凡料想的那样,回到平原后就被沮授道出了其中玄机。等袁绍得知中计,再派人从平原赶往安德港去寻吕布时,吕布早已经被曹军假做书信所骗,仓惶逃往小沛去了。
吴凡啊吴凡,你还真对曹操忠心耿耿啊,出谋划策费尽心机。当年在我手下时怎么不见你有这劲头,真是气死我也!
这个袁绍,他只埋怨别人对自己做得不够,却看不到自己在用人机制上存在的严重问题。若不是他亲奸佞远忠良,以吴凡的性格来讲,还真就不见得会转投他人。
心中埋怨了一回,袁绍对这名卫士有些不耐烦地道:
“知道了,命令张郃,在吴凡押运粮草出城之后,再来汇报即是!”
卫士领命,转身跑了出去。
沮授这时离座道:
“主公,以臣来看,吴凡与其手下兵将必不会出城。其送粮进城只是借口,包括那道天子手谕也必是假造,目的就是诓假我军守城部队,得以堂而皇之地进驻城中。”
袁绍听罢一怔,道:
“曹阿瞒不过区区八万人马,又无后继部队,难道也有争夺天子之心不成?”
沮授摇头道:
“主公实在是小觑曹操了。那曹操被许劭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其志必不在一方诸候耳。我观天下诸候,争夺天子最为急切者,非曹操莫属。”
袁绍听罢,咂着嘴道:
“如此说来,以广平(沮授,字:广平)之见,我军该如何处之?”
沮授道:
“既然曹军驻军洛阳已成事实,我军只能严密监视之,将其一举一动及时回报。同时,命后继援军加紧行军,日夜兼程,勿必在三天之内赶到洛阳。届时我军兵力占有绝对压倒性优势,天子唾手可得也!”
复回中原第114节夺帝计划(上)
却说此时的吴凡,率军进入洛阳城后,一边走,一边心中暗暗盘算。
此番进城,并无天子诏命,所谓的送粮完全是一个借口。这样一来,自己下一步如何进觐天子,就是个不大不小的难题了。
此前吴凡之所以自告奋勇率军进城,是因为他已经想到了一个趁乱夺取天子的方案。但这个方案需要自己必须先进觐天子,而以眼下的情况来看,这个想法无疑是十分困难的。
正在行走间,迎面走来一名朝庭大臣,吴凡看到这名大臣后,眼前就是一亮,此人竟是荀彧的大侄子(比荀彧大六岁),御史中丞(三品)荀攸。
武将名称:荀攸。字:公达
年龄:34
类型:军师
信念:忠义
性格:冷静
饮酒:不擅
关心:读书
物欲:无欲
统率:73
武力:25
智力:94
政治:86
魅力:89
名声:480
忠诚:97
亲密度:20
关系:知己
个人技能:农业,商业,技术,镇静,鼓舞,混乱,地理,抗辨,曲义,道破,军师,名士,间谍
领军技能:齐射,营造,齐攻
所属:汉献帝
官阶:御史中丞(三品)
对于这个荀攸,吴凡有过一面之识。当时吴凡与荀彧正在许昌酒馆里边喝边聊,荀攸前来探望他的叔叔,于是荀彧就把荀攸介绍给吴凡,随后三人又喝了一壶酒,荀攸对吴凡的亲密度达到20,刚好为知己状态。
荀攸这时也看清了对面这支部队的主将竟是吴凡,便笑着走过来。
吴凡翻鞍下马,与荀攸拱手作礼后,道:
“公达,别来无恙否?”
荀攸应道:
“有劳吴将军挂念,攸一切安好。”
转而看到吴凡表情有些郁结,荀攸道:
“吴将军可是遇到了什么忧烦之事?”
吴凡便叹了口气,道:
“在下奉我家主公之命,运送一批粮食进城,以解蝗灾后粮饥之急。这五万粮食虽不算多,但也不是微小数目,却是无门面见天子,以表我家主公敬奉之心,故此忧郁也。”
荀攸笑道:
“这个简单。当年曹操大人只身行刺董贼,其义举可为天下义士之楷模,陛下对此也是时常称道。今番曹操大人又命你运送这五万粮食,陛下也必定十分想见你一面,以做赏赐,就由我来引你去见陛下吧。”
这正是吴凡想要的结果。当下和荀攸客气了一番,随后就命令华雄率领部队押运粮食赶去粮仓,自己带着几十名准备搬运赏赐之物的士兵,随荀攸来到皇城。
驻扎在皇城外围的,是一万二千人的马腾军。荀攸引吴凡来到皇城大门前,与马腾介绍了吴凡并说明来意,马腾立即对吴凡放行。
由马腾对自己的态度——尤其是当荀攸说起自己是为天子运送粮草而进城,马腾立即表现得十分赞赏——吴凡再一次确定了自己的猜测:马腾没有争夺天子之心,他的军队驻扎在这里,确实只为保护天子安全。
这样一来,吴凡的计划就又向成功迈出了一大步:曹军在城内只有自己带来的二千亲随护卫兵,虽说个个精锐,但人数却是太少。现在有一万二千人的马腾军作为帮手,大事基本可成矣!
这么想着的时候,荀攸已经引着吴凡来到献帝召见群臣的温德殿。
在殿上候了一会儿,献帝由太监扶着从殿后转出,来到皇椅坐定。
吴凡立即跪倒,向献帝行了一个标准了叩首礼,口中道:
“臣,曹操大人帐下军师将军吴凡,叩见陛下!”
献帝一听吴凡的名字,有印象,这个人不就是自己策封的天策将军吗?听说此人武勇非常了得,连吕布都能败在他的手下,而且谋略不俗,可谓文武双全,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世之名将。
献帝便令吴凡平身,吴凡站起身后,昂头挺胸,神情肃然,不卑不亢,只是双眼目光下视,不与献帝目光冲突,不乱君臣身份。
这让整日看惯了毕恭毕敬朝臣面孔的献帝有些别扭,但又从心里羡慕曹操,手下有这样的能臣辅佐。想想自己手下的武官,仅有皇甫嵩和朱儁两员年过五旬的老将,和面前这个二十出头英姿勃发的吴凡相比,差得太多太多了。
荀攸这时向献帝说明吴凡送粮进城之事。献帝听罢连连点头,随后用带有孩童的稚气声音道:
“吴爱卿辛苦了,曹操忠君爱国,朕已了解。就封曹操为兖州兼豫州牧,总督两州军事政务,再赐绢百匹,以做赏赐!”
“臣,叩谢皇恩!”
吴凡向献帝再拜一个大礼后,退出了温德殿,在殿门外一侧等着。
不一会儿,荀攸也走了出来,见到吴凡,荀攸有些奇怪地道:
“吴将军,为何站在这里而不去领赏?”
吴凡拉过荀攸走到一旁,看看四下卫兵离得较远,这才有些欠意地道:
“公达,在下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公达能否答应。”
前面说过,荀攸和吴凡的关系已经达到知己状态,并且他的叔叔荀彧在吴凡手下供职,有这两层关系,荀攸对于吴凡的请求自然是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因此,荀攸直言道:
“吴将军直说便是,荀某定会尽力而为。”
吴凡呵呵一笑,道:
“其实也不算什么难事,就是想借几辆皇城内装运粮草的车辆,装上草料,再将圣上赏赐之绢布载出皇城。”
荀攸听了愈加奇怪,转念一想,就明白了吴凡的用意:他是想把这一百匹绢布盖在草料车上,这样一来,几辆明明装着草料的车子,就会给人一种里面装着尽是绢布的假象,让不知内情的人看来会觉得很风光。
正可谓虚荣之心人皆有之,何况此时洛阳城四方诸候在此,彼此间都想显示出自己高人一等之处。吴将军这样做,显得曹操很受献帝器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这么想着,荀攸对吴凡呵呵一笑,便与吴凡告辞,按照吴凡的意思准备车辆去了。
而吴凡看着荀攸远去的身影,心中暗道:报歉了公达,为了我心中大计,此时必须得借助你的力量。反正历史上你就是魏臣,对汉室持漠不关心的态度,日后等你投靠曹操的时候,我此时所做的一切,对于你来讲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心中慨叹了一回,吴凡也快步走开去领赏赐。
复回中原第115节夺帝计划(下)
片刻之后,皇宫正门大开,一行整整八辆马车,上面覆盖着绢物,从里面缓缓走了出来。
这种专门用来装运粮草的马车,并非如农家马车那样四面散开没有遮拦,而是一个方方正正的车斗,下方装上两个车轮。如今车斗内虽然装满草料,但上面完全被绢布覆盖,这就令不知内情的人看到后以为整整八车全是绢布,对曹军受到天子如此重赏而羡慕不已。
就连等在皇宫门外的几十名曹军,对此也是惊讶非常,没想到献帝对我军如此重视,当下欢喜地上前接车。吴凡命令众人小心驾车,别毛手毛脚的,众人连连应命,轻甩马鞭,令马车缓缓行驶。
吴凡这样的命令,在周围马腾军看来理所应当,毕竟是天子赏赐的东西啊,要小心一点,以显重视。殊不知吴凡是担心马车走得急了,上面覆盖的绢物滚落下来,露了馅那可就白忙活了。
荀攸跟着车队走了一阵,见没自己什么事了,就向吴凡告辞,回返自家府宅。
没有了荀攸跟在一旁,吴凡更能显了,一路上故意摆出一副意得志满之态,无比风光地驾着车队在洛阳大街上行走。
期间少不得遇到几队在洛阳城内巡逻的袁绍和李榷郭汜兵将,见吴凡这整整八车绢物,两个势力兵将们的艳羡之情溢于言表,主动避靠在大街两边,看着这一行车队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吴凡驾着这一行车队在洛阳城主干道上无比风光地行了一遭,最后来到粮仓这里。
粮仓里的粮食早在洛阳被贼寇围城之际,就已经被乱兵和饥民疯抢一空。天子的士兵都集中在皇城,于是,粮仓这里就成了进驻洛阳城曹军的临时大本营。
将马车驶进粮仓一个空闲库房,把草料连带一百匹绢一股脑全卸在里,而后大门紧闭,除非吴凡命令,任何人等不准进入,以防走漏消息。
随后,吴凡就召集华雄、典韦等临时副将,告知众人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如今,夺帝计划第一步已经顺利完成。下一步,也就是明天,我将率队以归还马车为由,再次进入皇城。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借一辆篷车,届时从皇城出来的时候,如果我料想得没错,袁绍和李榷郭汜两军必以为篷车内是天子,要随我军秘密出城。如此一来,城内必然大乱,我军正好借此乱势将天子夺到手中!”
吴凡这次带来的临时副将,华雄、典韦、许诸都是勇猛有余,智谋不足,听吴凡说完一知半解,反正只管按照吴凡说的去做就是。周泰有些智谋,但在吴凡如此周密的谋划下还不足以提出疑问。却是吴凡的学生兼从将李湛,这时想了想后道:
“太守大人,既然我军要以此迷心之计扰乱敌军,何不密令几个心腹士兵,在粮仓大门外轮流值守,装做无心闲谈的样子,故意将天子欲与我军出城的消息放出去?在下相信,粮仓周围那几个商贩必有袁绍等人的间谍混在其中。”
吴凡看了李湛一眼,呵呵一笑,道:
“坤元,你这样的布局,如果敌方只是一般谋臣确实可获成功。不过,今番袁绍军谋臣为沮授,李榷郭汜军谋臣为贾诩,皆是非凡之辈;如此一来,你所主张的布局非但不会迷惑他们,反而会令他们察觉其中必有诈谋!”
李湛怔愕一下,猛然警醒,连忙躬身拜礼道:
“太守大人神机妙算,在下不及也!”
提示:从将李湛经过你的提点,智力上升了(78+3)。对你的友好度大幅增加了(10+25)。
吴凡看过这条消息后,欣慰之余不由得叹了口气。自己的优势在于,很清楚对手贾诩和沮授的实力,再根据他们的实力进行谋划。不过,这毕竟是自己单方面的谋划,对手是否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走棋还是一个未知数。
算了,不管对方如何走棋,自己只管按原计划行事就是了。
想到这里,吴凡先是布署众人明日行动方案,随后命周泰率领一队士兵,寻城内大户人家借一辆有点档次的篷车来。
押下吴凡这边不表,先说袁绍。
早在吴凡驾着车队在洛阳大街上招摇过市之际,就有袁绍派出的秘密监视吴凡的探子骑快马奔回大营,来到中军大帐向袁绍禀告。
袁绍捻着胡须听罢,又气又羡地道:
“没想到曹阿瞒竟然如此深得献帝赏识。我军一番奋战将围城贼寇剿灭,献帝也不过正式封赐我为冀、晋、青三州州牧而已,如今他曹阿瞒居然仅凭数万粮草就换得绢匹八车,真是令人气愤!”
一旁的沮授一直凝眉不语,袁绍看了沮授一眼,道:
“公与对此有何看法?”
沮授沉吟道:
“献帝此次封赏一反常态,以臣来看,其中原因有二。一,吴凡对献帝的封赏做了手脚。但据探子回报,吴凡已经将封赏之物尽皆运到粮仓,是否做了手脚我军已然不可知。但是,如果把守粮仓之曹军故意说出曹军与献帝之间的任意话题,令粮仓外假扮商贩之我军间谍听到,则可证明吴凡对封赏必做了手脚,意在迷惑我军,我军对此可无视之。”
袁绍听罢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道:
“那,公与所说原因之二,又是怎讲?”
沮授眉心深锁,道:
“这原因之二,就是吴凡没有对献帝封赏做过手脚,这也是臣最为担心的。此际洛阳城内被三方势力军队驻扎,谁也不肯离去,献帝及朝中大臣已经感到暗藏之危机。而此时献帝突然对曹操厚赏,其中必有缘由,也许,下一步献帝会随曹军出城也未不可知!”
袁绍一听这话,急道:
“若是如此,我军在此岂不是白白耗费许多时日?无论如何,决不能让曹阿瞒将献帝接走!”
沮授道:
“主公稍安勿躁,这些仅是为臣猜测,真相为何尚不可知。为今之计,我军应当继续严密监视吴凡军动向,再做应对。同时增派兵力把守四个城门,就算献帝想随曹军出城,也是插翅难飞。”
袁绍压下心头怒火,点了点头,随后就按照沮授的意思开始往洛阳四个城门调派重兵。
同一时间,李榷郭汜联军。
收到探子回报后,二人冥思苦想许久,想不出献帝为何独独如何厚爱曹操,不由得纷纷把目光看向贾诩。李榷道:
“先生,探子回报献帝厚赏曹军之事,先生在旁也已听到。为何过了这许久,先生仍一言不发?”
武将名称:贾诩。字:文和
年龄:20
类型:军师
信念:临机
性格:冷静
饮酒:普通
关心:读书
物欲:无欲
统率:81
武力:45
智力:98
政治:84
魅力:56
名声:240
忠诚:90
亲密度:0
关系:无
个人技能:技术,修筑,镇静,奇袭,隐密,内讧,引诱,混乱,地理,威压,曲义,道破,挑发,军师,名士,间谍,神算,鬼谋
领军技能:火矢,齐攻,营造
所属:李榷
官阶:卫士令(七品)
贾诩仍是凝眉深思片刻后,才道:
“曹军擅于诡诈,内情不明之际,我军不亦轻举妄动。只应派出密探,加紧监视曹军动向。”
郭汜听罢不满道:
“长安这次遭受蝗灾,兵粮并不充裕。我军在此长久驻扎,兵粮消耗巨大,何日是个尽头?不如就劫了王公大臣们,直接杀出城来,回长安去吧!”
复回中原第116节路遇貂蝉
贾诩急忙阻止道:
“不可!如今洛阳城四方诸侯集结重兵于此,一旦我军率先沉不住气,无疑就给其它三方创造了共同出兵剿杀之理由。届时,不但王公大臣无法劫持,我军亦难保全矣!”
李榷听了这话,虽然不甘心,但又说不出什么,只能哼了一声表达自己不满。郭汜对贾诩却是比较依从,毕竟贾诩是他的僚臣,因此问贾诩道:
“我军兵粮已不足十日,以文和之见,我军此时该如何处之?”
贾诩道:
“以臣愚见,曹,袁,马三人中,曹、袁夺帝之心异常炽烈;马腾胸无大志之辈,其军队虽在皇宫却是并无夺帝之心。据我军派往河北间谍回传的情报,袁绍已起十五万重兵望洛阳日夜兼程而来,如此,曹军必加紧夺帝计划。臣料想,二日之内洛阳必有大乱,我军只需静待以观其变,乱中取利也!”
李榷哼声道:
“先生此番推断头头是道,若是事实并非如此,我军到头来白白消耗许多粮食又未能夺得王公大臣,先生如何担当?”
贾诩闭起眼皱了皱眉,却并未等到郭汜为自己申辨,当下失望之余不由得叹了口气。睁眼看了郭汜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