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英雄-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多嘴杂,却也是南来北往多豪客的地方,不容易惹眼注意。”赵四拱拱手,请马三爷坐下后亲自倒上茶,问安道:“三爷这一路来可好?”

    马三爷也不多啰嗦,拍拍空空如也的腰带冷道:“还行,就是腰里不带家伙不踏实。”

    赵四明白他的意思,笑道:“关内比不了关外,尤其是这天津卫,连大总统都不能带枪入内,不过三爷尽管放心,家伙。。。。。。咱们已经准备好,只等您一句话了。”

    马三爷真名马飞虎,是关外响当当的胡匪,这回是受了别人委托来天津做笔大买卖,所以见他扯起了话头,一抬眉让手下去外面守着后,将杯盖斜靠在杯子旁,敲了三下后才说道:“江湖规矩,不做不知底细的买卖。”

    赵四也是闯荡过东北的人,见到他这手暗语就知道想问问目标是谁,立刻从贴身兜里掏出两张照片递了过去:“年轻人叫杨秋,年纪大些的是宋教仁,这两位。。。。。。马三爷应该听说过吧。”

    看照片倒没太惊讶,但听到名字马飞虎还是禁不住倒吸口冷气!他虽然身处东北,但天下大事还是清楚的。一位是南方会党领袖,一个更是拥兵数十万的西南王!这可不是好买卖,但他毕竟是刀头舔血,皇帝出巡都敢拉下马的胡匪,面色不动把照片往桌上一摆手指敲了几下:“不好办。”

    不好办就是还有戏!赵四眼神一亮,只要他没拒绝这笔买卖就还有戏,怕他还有顾虑连忙说道:“三爷不用太担心,天津卫是洋人地盘,所以这回他们只答应杨秋一人可以配枪,虽有些兵护卫但没枪没炮,有“一枪倒”马三爷出面必定是手到擒来。”

    说起自己的外号,马飞虎也有些得意,脸上的“线虫”狠狠扭了扭:“听说广西有个陆白衣枪法不错,老子还真想和他对对。”

    “南陆北马谁不知道,可惜陆白衣老了,怎么比得上三爷春秋鼎盛。”赵四狂拍马屁后从兜里掏出了一张一万的银票:“做买卖的家伙,咱们大总理已经准备好了,这是一半定金,三爷您看。。。。。。。”两万?马飞虎眼珠子一瞪,狠狠拿起照片往桌上一摔:“赵四,老子是给陈大哥面子才跑这趟的!你他妈当老子什么都不懂吗?会党咱们就不说了,这个杨秋是什么人物?手底下二十几万大军!就这两人。。。。。。!告诉你那个赵秉钧大总理,十万!还得给我先全部付齐了,少一个大子老子立马回东北,你们爱找谁找谁去。”

    这个报价让赵四都抽了抽眼角,心底暗暗生气,但这个马飞虎的确是做这件事情的最佳人选,胆大不说,深山老林里还练出了一手好枪法,因为这里是天津不能砰砰啪啪乱打一气,必须一击即中然后立刻跑路,所以只有这个人是最佳人选。可十万。。。。。。他还是有些做不了主,说道:“不是兄弟说假话,这个数目赵四实在是应承不了,三爷不如在这里等我一日如何?”…;

    马飞虎听他的口气这笔买卖有门,点点头带着手下走了,赵四见状立刻赶往天津赵秉钧的公馆。

    就在北方紧锣密鼓准备恶毒计划时,南方也悄然展开了一张大网,随着日本轮船缓缓靠上上海吴淞口码头,陈其美伸了个懒腰从船舱里钻了出来。虽然没有一年多前欢迎的盛景,而且他也请辞了上海都督,但这里还都是他的亲信在管理,上上下下谁不知道上海是他的地盘,所以下船后立刻有几辆轿车开了过来。钻入车内后,提早回来打前哨的蒋志清也坐了进来,因为陶焕卿的事情还没过去,所以他戴了顶宽檐帽伪装,见到他立刻压低了声音:“阿哥,有消息了,北面的确是要对他们下手了!”

    “我就说嘛,这个时候他们是不会消停的。”陈其美烟瘾犯了不停犯困,点根烟过过瘾才问道:“是那帮人马?”

    “是江苏巡查长应桂馨,之前孙武被逐湖北后他也吓得逃了出来,现在是袁世凯在江苏的密探。前几天黄郛说,他派人来从我们这里挑了个叫武士英的兵痞,又塞了1000块钱让他北上去天津动手,本来黄郛阿哥是想拦住的,毕竟武士英是我们沪军的人,出事肯定受牵连,可等到了军营后他已经走了。”

    “从我们部队里挑人?”陈其美暗道不好,这要是出事自己岂不是要受牵连了,连忙说道:“不行!你马上带几个可靠的人去天津。”他才说完,知道事情紧急的蒋志清立刻去拉车门准备北上堵住武士英,担不料开没推开就被一把拉住。陈其美喉结猛地动了几下后,声音忽然变得很阴沉:“等他。。。。。。动完手你们再动手!”

    蒋志清明白了他的意思:“阿哥放心,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不过天津那边都是洋人的天下,我这边去手里没家伙,恐怕。。。。。。。”他话还没说完,陈其美悄悄递给他一张纸条,目光森冷:“去这里,有人会接应你们的。做完事情后直接从那边回日本,等我消息后就和孙大炮一起来回。”

    蒋志清点点头,压低帽檐后迅速开门招呼几个人向火车站走去,轿车内陈其美目中煞气一闪而逝,敲敲车门对司机喊了声:“先去黄郛那边。”

    。

    。

    。,

第一九六章 海军和平衡

    第一九六章海军和平衡

    江苏外海。

    海容号巡洋舰的桅杆上五色国旗猎猎作响,旁边海筹、海琛两舰遥遥呼应,更远处庞大的德国新锐格奈森瑙号重巡洋舰和英美两国的三艘巡洋舰编队而行。这幕和平的景象让第一次搭乘军舰的戴天仇兴致高昂不顾晕船用相机狂拍,还让慕容翰给他当帮手。看到他们如此浪费昂贵的胶片,杨秋微微一笑,如果现在走过去告诉他,他这些记录最后和平的照片将因为不久后它们开始捉对厮杀流传百年,不知道这小子会是什么感想。

    “司令。”

    巡查全舰后,王光雄一身洁白的新民国海军将官服走了过来,对这个第一位投效自己的大胡子舰长他还是很满意的,所以要挟南京将杨敬修架空去当海军总长后,立刻让他出任了第一舰队司令,还因为此事让萨镇冰心里有了些疙瘩。幸好避居天津的萨老始终没忘记大海军梦,为了三艘即将归国的训练巡洋舰和潜艇部队,按照杨秋的意思举荐了年轻的陈绍宽带队前往德国学习潜艇操作,不至于让新组建的潜艇部队成为摆设。

    杨敬修的海军总长也没做多久就因为临时政府解散无事可做,袁世凯倒是邀请了他,但北方只有程壁光带回来的一艘海圻舰,而且把它交给刘冠雄后他自己还避居福建,加上北方财力不济,所以最后干脆回第一舰队。杨秋虽然大度的让他出任了海琛号巡洋舰舰长,但这个人脑筋死板,认为杨秋害得他失去了舰队指挥权导致辜负了萨镇冰的嘱托,所以回来后不太服从王光雄的命令,这回要不是事关重大他也不愿意行动。

    对此杨秋也没有好办法,杨敬修是萨镇冰的人必须给点面子,加上甲午之后一代英锐尽失,老海军人好不容易才弄出目前这点小苗,他们都是国家进军蓝水的希望,所以也不好强行改革,只能慢慢想办法剥离旧势力。

    “大概要多久能到天津?”

    王光雄虽然以前是炮舰舰长,但也在萨镇冰推荐下前往英国格林尼治海军学校留学三年,所以业务还算精通,看看天色道:“现在是西北风,迎风航行会慢上半天左右,不过除非是遇上坏天气,不然三天准到了。”

    “日本海军在这一带常活动吗?”

    问题让王光雄一愣,还以为杨秋担心日本海军来袭,说道:“比前几年好多了,以前这里还经常能看到战列舰,这两年听说日本军费不足,所以战列舰看到的机会小了很多,巡洋舰和炮舰还能经常见到,但他们一般不过台湾,听说是英国不喜欢日本过多进入南海。不过司令尽管放心,这次我们的航线都离岸边不远,就算没洋人护航,三艘巡洋舰保护您和宋先生的安全还是能办到的。”

    隔行如隔山,杨秋对海军一窍不通,大方向上他还能把握,但具体到实际航行作战就完全抓瞎,听说英国限制日本海军出入台湾以南后悄悄拧了下眉,换个话题:“杨敬修他们怎么样了?”

    “老杨。。。。。就是性子拗了些,其它还行。”王光雄毕竟也是福建人,也不想撕破和大家闹翻。他比杨敬修聪明多了,知道今天自己能指挥一支舰队都因为这个年轻人的信任,知遇之恩当涌泉相报。但又深知杨秋其实并不满意现在的海军,怕他强行改革引发事端,忐忑说道:“司令放心,大家虽说嘴上不服气,但心底里还是好的。我们这些人就期盼能重建海军,所以他们迟早会明白您的苦心。”…;

    杨秋明白他的意思,问道:“去美英接收军舰的水兵怎么样了?”

    说起三艘即将交付的训练巡洋舰,大胡子脸色好了很多:“水兵去年7月就出发了,全都是我亲自挑选出来的人,三位临时舰长也选了在英国留学的年轻人,现在正在那边进行训练,最快今年五月三舰就都可以回来了。”王光雄说这里搓搓手欲言又止,几十岁的人了忽然想个讨要糖果却又不敢说话的孩子,让人捧腹,杨秋瞪一眼后笑了起来:“有什么就说吧,别给我搞怪。”

    “司令,永绩和永健号都快下水舾装了,船台空着也是空着,要不。。。。。。。”王光雄谄媚的笑道:“大伙对您支持海军还自己造军舰很是佩服,您看的是不是再建个十艘八艘的?”

    “看不出来,你倒是真敢想!”杨秋拍了拍衣服上飘落的煤灰,白了他眼:“你知道永绩一艘要多少钱吗?换成我们西南发行的民元是130万,钢材也全都是进口废钢重炼而来,除了大炮外其它都是民用标准。。。。。。难道你想要十几艘民船?”

    王光雄挠挠头,其实他也知道两艘驱逐舰存在很大问题。江南厂虽然进行了大改造,理论上等到14年全部改造完毕后是可以建造万吨级船舶的,因为美国已经答应向江南和湖北出售三台中型船舶机床、但从提供的型号和尺寸看,造军用舰船最大只能两千吨左右。因为军舰和民船完全是两码事,民船可以像搭积木似的用铆钉一块块组装起来,但军舰的龙骨因为需要更大强度和韧性必须一次成型,但江南和湖北目前都只有小型热处理炉,这种小炉子用来建造民船龙骨和小块特种钢还行,真正的舰用型号需要使用动辄上百米甚至数百米的超大型热处理炉,这种东西欧美根本不会卖!日本和英国结盟,日俄战争更是付出了十几万死亡的代价才买到一台英国淘汰的150米长超大型船舶机床和一套装甲钢热处理和淬火炉,就这个比欧洲差了整整一代的型号都被日本视为国宝,所以江南厂即使完成改造,也只能建造两千吨无装甲军舰。

    简单说就是两千吨普通钢板的货色,和日本海军对峙的话绝对是一炮死。这种东西训练和技术储备还行,拿来打仗只能充当近海巡逻舰,所以杨秋才在建造两艘后就停止了后续建造。

    “再等等吧,过几年日子好了多造些,十年内我肯定让你指挥真正地大军舰,但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利用上海南洋水师学堂和目前军舰培养储备人才。我已经想好了,等肇和、应瑞和飞鸿三舰回来后,就以你的海容舰加三艘训练巡洋舰为骨干,再加永绩两艘驱逐舰和6艘潜艇一起改编为第二舰队,以雷州半岛的北海和钦州湾为基地训练人才,第一舰队会交给杨敬修,你心里要先有个底。”

    王光雄还是有头脑的,立刻明白这个第二舰队其实就是杨秋准备绕开老海军打造的新舰队,这样做即可以避免第一舰队分裂,也可以培养属于他的人才。只是钦州湾那边还是荒滩,补给和保养上困难了些,除非能拿下最近的马尾造船厂,要不然也挺麻烦的,而且还绕不开英国的干涉。不过他没多说什么,因为以国防军目前的心气和影响力,福建和广东真要打也就是两三月的事情,所以杨秋既然要这么做肯定也考虑到了后勤问题。…;

    越过主炮后,宋教仁和蔡元培正交舰艏甲板上一边看风景一边谈着什么,见到他走来立刻招招手。

    距离上次两党联合才过去一个多月,但宋教仁看起来又消瘦了很多,依然穿着四川初见时那套西服,两边的口袋因为经常使用磨出了毛边,三十几岁的人鬓角甚至有了几缕白发,看得出这位有着非凡手腕,能把孙文逼得避走日本的天才政治家为了实现理想真是已经心焦力竭。

    不过他自己却依然乐观,浑似没注意正在透支健康,指指远处的两艘巡洋舰,一点也没因为杨秋曾经打击民党势力不满,笑容和蔼道:“辰华真是为国家做了件大事,当初我们在南京时还担忧怎么养活海军,可你却一肩挑起重担。。。。。。辛苦了。”

    一句辛苦让杨秋感觉似乎有什么东西流入了心田,暖洋洋的。这是这个时代的政治家和大人物们第一次正面看待自己,也有些感动:“海军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纵观百年,西班牙、荷兰、英国甚至葡萄牙,全都是因为海军的强大而崛起!今日德国之所以能让英国都望而生畏,也是因为耗费十年之功打造出一支强大舰队的原因,而且我看过马汉先生的《海权论》,认为他说的很对,无海就无疆,所以让国家走向蓝水是杨某的毕生愿望。”

    与国社党合作后,民党终于可以摆脱两线压力,这让蔡元培终于能以轻松的姿态审视面前这个年轻人的崛起过程。说心里话没疙瘩是假的,他毕竟是除北洋外民党最大的政敌,借孙武等人的行动飞速蹿升至今,到最后孙武和黄克强反而都被他搞得死的死,消沉的消沉,更因为他的存在,他们这些人才全线退出西南。

    但静下心来细想,无论是谁都必须赞一句这个才23岁的年轻人,他能审时度势崛起于混乱之中这本身就非常难得,当初在北洋数万大军的压力下成功逆转更是震动国人。如果说这些还不够,那么从他登上三省巡阅使后对西南的规划,工业建设,新政实施等等方面都堪称典范,从章太炎几次给自己的信中可以管窥出他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虽然外界把他称为刽子手,说他双手沾满了国人的鲜血,可想要深化革命成果。。。。。。谁又能免除流血呢?

    两党合作后也未必会一直甜蜜,但至少目前他做的还算大度,但这并非说他已经尽善尽美,太过毒辣和激进的手段让很多人不寒而栗,而且。。。。。。他的政治手腕连宋教仁都很担忧,尤其是西南国社党一家独大更让人看到了独裁的阴影,所以也不免提醒道:“遁初说的很对,辰华不仅保住了我国的未来,更树立了一个好榜样。现在全天下不知有多少年轻人希望追随你,辰华可要好好带领他们,年轻气盛、易冲动容易过头,给国家带来伤害就不好了。”

    杨秋明白蔡元培这是在提醒自己西南已经隐现独裁的苗头,但他现在不想提这个话题,扭头问宋教仁:“遁初先生对此次会谈有何期待?”

    蔡元培对他的态度也没什么不满,他这个独裁的确给民众带来了希望,要深究的话民党还真拿不出能和西南比的地区,唯一较好的江西却因为底蕴不足也举步维艰,广东有钱政治上却分成了几派。但西南的未来还是让他很担忧,这个年轻人到底会走向何方呢?宋教仁见他不想说也不好继续开口,虽然两党合作看似圆满,可其中的脆弱人尽皆知,加上现在两家最大目标是北洋,只要能借此机会给北洋上个套那就算成功,至于西南完全可以通过一点点渗透慢慢将民党势力发展进去,所以反而微笑问他:“辰华又想期待什么呢?”…;

    杨秋越过宋教仁,双手撑着栏杆微微俯下身子,望着一望无垠的大海说道:“先生所想也是我所想,这个国家已经经不起太大的折腾了,无论如果我都想来试一试,大总统要是答应联合执政,保证西南政策不变杨某也是愿意交出权力的。”

    旁边两人错愕的对视一眼,就连王光雄都张张嘴巴旋即又紧闭了起来,杨秋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说话了?几十万国防军早已成了一股新势力,会容得他放权去做愚公?

    宋教仁是不相信他会那么好说话的,但他对此次杨秋如此爽快答应北上也一直猜不透,这个从四川起就给了自己无数惊讶的年轻人似乎包裹在一团迷雾中让人看不透,先不说他是如何准备预测到武昌起义的时间和过程并且迅速拿下汉阳两镇的,光是他不久前利用唐继尧一举拿下西南这件事,想想就让人发寒。

    西南已经慢慢被一层铁幕笼罩起来,这让他很担心这个国家会再次陷入独裁统治,不过他对杨秋这次愿意北上还是满意的,笑道:“辰华真会说笑,西南没有你还是不行的。此次大总统约我等会谈肯定也是做好了联合执政的打算,所以我想建议由辰华出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