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红军在开玩笑!这是个严重的错误,你们正在将一次成功的会战毁掉!党中央和人民节衣缩食,在竭尽全力的保障军需!为了胜利,有多少人没有饭吃?而你们,就是这样回报祖国和人民的吗?就是这样,看着苏维埃的国土,被贪婪的帝国主义一寸寸蚕食吗?!”
叶诺夫缩缩脖子,躲在米高扬的身后。从他的角度看去,斯大林瞪着大官们,瞳孔发红声音沙哑,指尖几乎凝固在东方战线上,连心爱的烟斗都被扔在一边,灰白烟灰飞溅得到处都是。叶诺夫不蠢,他知道,斯大林被彻底激怒了!五百余万平方公里国土,毫无征兆的忽然消失!别说这位红色帝国的独裁者,就连普通斯拉夫人都无法容忍。更微妙的是,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真正地斯拉夫人会很轻易地把国土沦丧的罪名加到他身上,就像上次列宁签署布列斯特合约那样。最后还会将内战屠杀、大饥荒、剥夺财产、谋害红色元帅图哈切夫斯基、发动大清洗等罪名全联系起来。所以如果这次反击再失败,那么一座火山就可能被点燃!波罗的海、亚美尼亚、哥萨克、乌克兰,还有许许多多其它民族,甚至已经失败的芬兰都可能重新来咬一口!
这个道理,办公室里的人都知道,但谁也不会说出来。像莫托洛夫这样的人心里更清楚,如果不是卡廷和错误的波兰政策,导致苏联与西方世界被割裂。以目前的局势。只要像僵持中的英美勾勾手指,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地接纳苏联。但现在呢?路还没断,美国还和莫斯科保持着外交通道,但中间横着一个几乎无法逾越的波兰。。。。。。。
那个该死的杨秋!该死的卡廷!还有该死的伊凡米尔!该死的贝利亚!布琼尼在心里诅咒这四个名字。他是总参谋长,责无旁贷,只能跨前一步:“总书记同志,情况还没到最糟的时候。华西列夫斯基同志的汉特曼西斯克方面军已经牵制住中国人一个集团军,鄂木斯克通往彼得巴甫洛夫斯克的铁路线也已经被我们的游击队同志炸断。现在,罗科索夫斯基同志和卢金同志已经包围彼得巴甫洛夫斯克的西北两个方向,他指挥的乌克兰第三集团军也已经向东推进50公里。成功越过伊希姆河,正在向罗辛斯科耶和亚夫连卡进攻。卢金指挥的西伯利亚方面军就跟在他们后面,正一起向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南方迂回。。。。。。。”
“那么萨雷科帕呢?还有伊尔吉兹突出部呢?”布琼尼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所以斯大林稍稍缓和一下语气,重新拿起烟斗,磕去残灰,塞了撮哈瓦那烟丝。布琼尼停顿一下,现在最大问题就是南线,所以他需要斟酌一下用词。但急于知道战斗情况的日丹诺夫却没给他机会。询问道:“布琼尼同志,总书记在询问呢。”
“我听到了。”布琼尼可不会卖他的帐,冷言回了声后,才继续介绍:“萨雷科帕地区的进展不顺利。这主要是因为伊尔吉兹突出部的存在。不攻占这里,基尔波诺斯同志的乌拉尔第二方面军就无法深入阿尔帕雷克,否则就会遭到中国人从阿特巴萨尔、阿尔卡雷克和伊尔吉兹的三面夹击,会非常危险。所以我已经下令让朱可夫同志率领克里米亚集团军去支援马利诺夫斯基同志。一定会尽快收复突出部。。。。。。。”
“尽快?!”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从旁边响起。叶诺夫见到,梅赫利斯那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从人堆里钻了出来。他一出现,所有人都皱皱眉。布琼尼更是目光凶煞,一副恨不能拔枪的架势。看得出,大家对这个爱打小报告的家伙没什么好感。但梅赫利斯却仿佛看不到愤怒地目光,还非常乐于在斯大林面前表现自己。箭步走到前面,拿起指挥棒点住突出部,一副指点江山的架势:“这里,就是这里!元帅同志,总书记和党交给你们一个完整的方面军,方面军里乌克兰第1集团军,西南集团军、莫斯科中央第48集团军,还有第5坦克军!这么强大的力量,却在这个没有任何险隘的地方整整耽误两周,现在又要克里米亚集团军继续调往那里,您不觉得有人该站出来负责吗?!而且为什么要让朱可夫去?如果不是他的上次失败,我们怎么会丢掉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呢。”
“那你认为谁该负责?”布琼尼阴阳怪气的瞪着他。
“还有谁?当然是马利诺夫斯基同志。他身为司令,就必须负责!”梅赫利斯一扭头,向斯大林建议:“总书记,应该立刻撤换马利诺夫斯基!换其他人去指挥。”
“小人!”叶诺夫都有些看不下去了。他清楚,马利诺夫斯基以前指责过他没文化,爱打小报告,所以这家伙一直怀恨在心。却没想到,居然在这个时候来报复。“真是个笨蛋。”叶诺夫心里嘀嘀咕咕,军方明显不会为一点挫折去撤换一名方面军司令,这样提出来,不是自找没趣吗。果然,布琼尼立刻就发飙了,两撇胡子一抖,就要给梅赫利斯一点教训。
“好了!”斯大林见状狠狠一拍桌子:“这是军事会议!”迟迟无法突破伊尔吉兹,他心里其实也很恼火。根据反攻方案,只有突破伊尔吉兹,马利诺夫斯基才能快速向纵深穿插,这样不仅可以威胁阿尔卡雷克侧翼,甚至还能威胁热孜卡兹甘。到那时,中国人就不得不从重兵云集的伊希姆河防线抽调部队南下,从而让卢金和罗科索夫斯基拥有更大的兵力优势。一潭死水能不能盘活。全在这个突出部上!所以一开始,总参谋部交就把三个满编集团军和一个坦克军交给马利诺夫斯基。现在迟迟打不开局面,无法有效分散伊希姆河防线上的一百多个中国师,卢金和罗科索夫斯基就不得不用人命去填。
又被勾起心火的他站在地图前,良久后才放下烟斗:“布琼尼同志,你立刻以最高统帅部的名义给铁木辛哥同志发电报,不要怕牺牲,也不要吝啬武器装备,一定要趁中国被日本和伊朗拖住的机会,大胆的向纵深穿插!还有。发电报给马里诺。。。。。。。”说到这里,他忽然停顿一下,用力摆摆手否则自己的话:“算了。梅赫利斯同志,你亲自跑一趟,去向马利诺夫斯基同志和朱可夫同志传达统帅部的命令。”
“好的,总书记。”梅赫利斯忙不迭点头答应。但这个命令,却让布琼尼等人纷纷变色。斯大林却视若无睹,其实他不糊涂,他知道梅赫利斯是不学无术的小人。但很多时候,小人却能起到重要的监督作用。
布琼尼跺跺脚走了,日丹诺夫和赫鲁晓夫也陆续离开,叶诺夫刚想混在人群里开溜。就被斯大林叫住:“叶诺夫和莫托洛夫同志留一下。”
叶诺夫连忙停下脚步,换上一副笑脸:“总书记同志,您有什么事请吩咐吗?”斯大林先没看他,转向莫托洛夫。声音虚弱下来,一只手撑住额头:“莫托洛夫同志,国际上现在有什么反应?”
“英美和自由法国已经派人去北京交涉。美国国务卿赫尔听说已经前往中国,看来他们也非常不满。德国和意大利还在观望,但东南亚和亚洲一些地区却很紧张,杨秋已经派他的总理出访这些。。。。。。。”莫托洛夫正要把收集到的情报全部汇报一遍,却被一双冰冷的眼睛堵住话舌,连忙止住自己的话,言辞简练:“除了日本,还没有任何国家和地区提出正式的照会。”
“是吗。”斯大林一点都不奇怪,缓缓地坐下,看似平静,但但捏住烟斗的手上,却露出一道道青筋。“莫托洛夫同志,你认为我们还有机会和英美和解吗?”
莫托洛夫心头一跳,暗道不妙,难道说斯大林失去了胜利信心?否则怎么会有这个念头呢?但转念又否决了这个想法,因为只要保住欧洲部分,苏联就不会倒。所以立刻摇摇头:“总书记同志,我们和英美最大的问题在于波兰。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都肯定希望与我们结盟,共同对付德国人,可是。。。。。。波兰是杨秋设置的陷阱和危险障碍!”他没有明说,但斯大林已经明白。波兰卡廷事件,已经让英美有所顾忌,即使能说服丘吉尔和英国,爱管闲事的美国人和珍惜政治羽毛的罗斯福也不会答应。何况自己要是和英美结盟,杨秋势必会被激怒。到时候就算杨秋迫于压力签署停战协定,也肯定会把中亚和西伯利亚写进条约。自己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写在条约上造成既成事实。而且英美也只能私下支援一些残羹剩饭,否则就等于向中国宣战。没有日本海军的牵制,已经扩张如果自己签字,那么国内肯定会爆发内战!但不签字,杨秋就不会停战,英美武力威胁也没用。因为已经扩张到基里巴斯和马绍尔的中国海军,可以轻易把刀尖插到珍珠港甚至美国西海岸!西面也一样,一旦中国倒向德国,只要打通马六甲海峡,云集在东南的部队和数十万波斯军团,就可以瞬间封锁苏伊士运河,埃及也彻底完蛋,所以老狐狸丘吉尔更不会赌。
罗斯福和丘吉尔都是聪明人,绝不会在没解决德国前,去招惹一个比日本强大数倍的中国。想到这里,他的心脏一阵绞痛,首次后悔在波兰事件上签字。但他还是读懂了莫托洛夫的弦外之音。到目前为止,苏联的真正盟友只有一个日本。如果是地区战争还没什么,但现在是世界大战,中国能得到英美的援助,所以对苏联来说,一个盟友是远远不够的。最后沉思再三,才重新抬起头:“莫托洛夫同志,有空关心一下西班牙。”
这么明显的暗示,莫托洛夫当然懂,立刻点点头:“我会尽快安排您与里宾特洛甫外长会面的。”斯大林没多说,转向竖着耳朵的叶诺夫,脸上一副凝重神色:“叶诺夫同志,现在是党考验你的工作能力的时候了。你们一定要严密监视那些反革命份子,严防他们受到帝国主义的挑唆。另外,要加强情报搜集,这段时间我们的情报工作非常不及时!还有,一定要。。。。。。找到他们!”
他们?叶诺夫当然明白。
伊凡米尔还有贝利亚,两颗依旧深藏在苏联深处的定时炸弹。
。
。(未完待续。。)
第1024章 大战役(八)
喀山以北,有一个叫别列尼奥的小镇。全部由鞑靼人的小镇祥和安宁,响彻欧亚大陆的枪炮声带来的唯一变化,就是粮食不足即将歇业。目光浑浊的酒馆老板穆哈诺夫坐在门口发着呆,大家都知道,除了酒馆难以为继外,他也在想念自己的两个儿子。
老穆哈诺夫是传统的鞑靼人,有四个孩子。史无前例的大清洗中,在部队服役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却突然失去联系。谁都知道,失去联系是什么意思,为寻找儿子,他几乎跑遍了伏尔加河流域的军营,甚至还偷偷去了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但没有人告知他儿子的生死,就像他们从未出现过。二十年来,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没有说法,没有审判,一句‘反革命’就能让骨肉分离,甚至举家消失。。。。。。。大家已经失去宝贵的牛羊财产,牛羊成群的景象被凝固在记忆深处,集体农场让鞑靼失去了最珍贵的财富。然而他们似乎还不打算放过鞑靼,在克里米亚、喀山、乌拉尔、在所有有鞑靼人居住的苏联地区,许许多多鞑靼人被逮捕,被流放,数也数不清楚。很多无法忍受的人都悄悄逃往哈萨克,听说中国人在那里修建了鞑靼保护营,听说中国人已经将许多牛羊幼畜发放给他们,还听说有人参加了中**队正在和苏联作战,而其中最大的一个传言,就是中国人要在乌拉尔帮助建立一个鞑靼共和国。
流言蜚语,笼罩在苦难的鞑靼人身边,谣言也让那些人更加严厉和残酷。小镇里的年轻人也想过离开,但在流言没有确认前,他们忐忑不安不敢轻言。但有个人却很清楚,这些流言都是真实的!因为只有他知道,老穆哈诺夫的两个儿子其实没有死。都被他秘密保护起来。他还知道,战前统计的两百余万鞑靼人中,已经有四分之一因伊凡米尔事件被逮捕或流放,直接处死者也有数万,在伊凡米尔出生地的克什米尔地区,鞑靼家庭十室九空。他更知道,仅仅是伊凡米尔和他两个人,就导致超过百万人被清洗!而他,此时此刻就藏在老穆哈诺夫的地下酒窖里,他就是曾让整个苏联都为之恐惧的贝利亚!
阴暗的地窖内。一条地道直通镇外森林,贝利亚就坐在地道口。油灯下的前中央委员,契卡和安全部队司令身形消瘦,穿着一件破旧的棉大衣,戴着传统的鞑靼狼皮帽,大衣里别着手枪。他的儿子谢尔戈和七八名忠于他的保镖站在旁边,手中全都是清一色最新的ppsh冲锋枪。卡廷事件被杨秋大曝天下后,斯大林为销毁证据掩盖事实,不断架空他。还秘密召见叶诺夫,并让赫鲁晓夫负责中央安全局工作。跟随斯大林这么多年,帮他处理过许许多多类似事件的贝利亚当然清楚斯大林要干什么,于是连夜和亲信从莫斯科出逃。和他想的一样。他出逃后,斯大林通过塔斯社,把卡廷惨案的所有罪名都塞给自己,还发动全国。四处缉拿他和党羽,所有认识的人和关系网也都遭到残酷清洗。幸好他早有准备,不仅带走卡廷惨案斯大林签字的原件和大量苏联绝密资料。还在伊凡米尔事件后,就敏锐地察觉到少数民族和中央政府不可化解的矛盾,于是利用权力,秘密救出过数万名类似老穆哈诺夫二儿子这样的少数民族。也正是这份善缘,让他能在鞑靼人聚居区隐藏下来,留下最后一个希望。
“外面的情况怎么样?”贝利亚推推眼镜,看着梅尔库洛夫和瓦尼科夫,语气依然柔和沉稳。一点都不像正被全苏联通缉,被斯大林恨之入骨的叛逃者。两人都曾是他的心腹助手,参加过许多绝密事件,也是被斯大林点名要除掉的人,所以只能跟他一条道走到黑。
梅尔科洛夫把最近发生的事情说了遍,当听到叶尼塞河以东被强行并入中国,苏军在伊希姆河防线迟迟无法突破后,贝利亚似乎抓住了什么,取下眼镜慢慢擦拭起来。瓦尼科夫曾经是中央安全局副局长,所以很熟悉这个动作,以为他想和北京合作:“贝利亚同志,这是个机会。斯大林的反击很不顺利,而中国却在朝鲜战场节节胜利,【汽油屠夫】卓凡已经抵达汉城外围。如果朝鲜获胜,杨秋肯定会将更多部队调往哈萨克和乌拉尔。而且他也一直在寻求建立乌拉尔鞑靼共和国,所以肯定有兴趣与我们合作,继续瓦解莫斯科的力量。”
曾在契卡和乌克兰长期工作的梅尔科洛夫也同意这个看法,还分析了乌克兰的局势:“乌克兰最近也发生一些不稳定事情,斯大林已经让叶诺夫那个混蛋去加强监视。现在中国正在进攻德黑兰,如果波及亚美尼亚和巴库,高加索和乌克兰肯定会站出来。”
“不,你太小看斯大林了。”贝利亚打断他,起身走了两步:“他不是轻易认输的人,当初季诺维也夫已经答应支持他,却还是。。。。。。。”想起往事,他深吸口气,摆摆手让谢尔戈摊开地图,指向土耳其:“乌克兰是他的最后底线,为了这个,他会不折手段!所以我相信,他一定会在近期想办法加入轴心,然后依靠德国的力量,进入希腊和巴尔干半岛。必要时,还可能配合德国出兵占领土耳其,彻底切断黑海,以防止乌克兰政变!”
“可是。。。。。。。”俩人吓了一跳,一旦苏联加入轴心,就等于向美国宣战!而斯大林本人也很满意罗斯福的不宣战,所以也刻意的一直想避免得罪美国。“那是以前!除非美国公开不承认北京的合并,否则。。。。。。他无路可选!”贝利亚的目光深沉。
“但是希特勒也在垂涎乌克兰和巴库的石油,还会提出将波兰全部转交给德国!”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列宁都可以去签署布列斯特。何况他现在有足够的理由,以收复沦丧的国土为理由,去和纳粹做朋友。只要德国人不公开分裂乌克兰和高加索,波兰。。。。。。哼!对他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出售的!”贝利亚的话,让两人都沉默下来。半晌后瓦尼科夫眼睛一亮:“照这么说,北京会更需要我们吧?”
“或许吧,我们也许能得到一些东西。”贝利亚想了想,作出决定:“我会交给你们一些东西,找人和北京接触一下。但其它的,还需要耐心等待。”“还要等?”两人很不解。从目前的态势看,如果斯大林加入轴心,会给北京和华盛顿带去很大压力。无疑会让杨秋更需要自己这些人。而且一旦杨秋腾出手,也必然会大举深入乌拉尔,扶持乌拉尔鞑靼共和国。所以他和大家都认为。北京无疑是最佳合作者,杨秋也肯定乐于见到自己这些人在苏联心脏活动。
但贝利亚却坚持的摇摇头:“杨秋不会是最好的合作者,他需要波兰,更甚苏联和我们!所以,我们和他之间,只能互相利用却无法合作。我们的唯一的机会,是美国!只有罗斯福才更需要苏联,而不是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