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背部被烧焦的空调外机零件击中,伤势挺严重,血把衣服全染红了,帮他摁伤口的一个工人手上满是血。一个应该是二次事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的,看不出外伤,但人已晕厥。
死者停放在工地西侧的一个棚子里,整个身体都烧焦了,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
发生这么大安全事故,区领导大发雷霆,指着海工集团几个副总和工地负责人破口大骂,分局余副局长正在用手机不停打电话,好像是在联系安监和技术监督部门。
看完尸体,又进来好几辆车。
救护车、消防车、警车、悬挂政府牌照的轿车,现场乱成一团。
“韩支队,韩支队,我们在这儿!”
五个同事提着勘查箱从人群里挤到身边,领导越来越多,救人要紧,现场既没法儿保护也毫无指挥可言,只能干好自己的事。
韩博接过一勘查箱,放到脚下打开,取出一副手套,起身道:“吕主任,你检验尸体,就在后面棚子里;冠群去医院,看看九名伤者的伤势;万鹏和翔宇勘查现场,小吴拍照绘图,我先看看然后找几个人问问。”
“是!”
活动房面对钢筋扎好,模板支上,连夜浇筑混凝土的工地。
突如其来的爆炸,把活动房的彩钢板炸出一个洞,坐在活动房里的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当场死亡。空调外机零件和外壳碎片横飞,连夜施工的建筑工人有的被击中,有的被爆炸的冲击波掀下脚手架。
从现场看整个过程应该是这样,现在的问题是爆炸原因。韩博嗅嗅弥漫在空气中的味道,不禁紧皱起眉头。
“万鹏,重点采集爆炸残留物。”
“好的。”
下达完第二道命令,韩博闭上双眼,再次辩别空气中的气味,嗅了近三分钟,勐地睁开双眼,大声问:“我是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韩博,有没有人看见整个爆炸过程的?”
“我,我全看见了。”一个工人回过头,一脸心有余悸。
韩博把他请到一盏碘钨灯边,掏出纸笔问:“师傅贵姓?”
“免贵姓宋,公安同志,你问吧。”
姓名,年龄,家庭住址,什么时候来这个工地,基本情况一一问完,韩博进入正题:“宋师傅,爆炸发生时你站在什么位置?”
“那儿,北边数第三根钢筋柱。我是电工,不要浇混凝土,只要帮着拉线拉灯。”
“你当时看到什么?”
宋师傅舔舔嘴唇,不无紧张地说:“我正好往办公室看,突然看见一道红光,轰一声,整个工地都亮了。还没反应过来,又是‘嘭’一声,炸两次,我听得很清楚,当时整个人都在摇晃……”
一连询问七八个工人,描述差不多。
爆炸剧烈,在下面施工的人以为地震,结合空气中弥漫的一股味道,韩博对爆炸原因有了点数,只是爆炸残留物没检验出来之前不能乱说。
“质检部门的人到了没有?”
“到!”
“赶快调查爆炸原因。”
现场终于有了人指挥,一位领导戴着安全帽,面色凝重,不断下达命令:“李文同志去医院,海工集团和二建公司也要去人,带钱去,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伤者。”
“晓康同志,你负责联合质检、安监及公安部门调查事故原因,就地成立调查组。”
“宇楠同志,你负责善后,一定要做好死者和伤者亲属的工作。”
……
有人指挥,一下子有了秩序。
工人全回工棚,不许离开也不许乱走动;企业老总和施工单位负责人该掏钱的去医院掏钱,该留下善后的留下善后;
匆匆赶到的分局技术中队民警、技术监督局及安监局干部编入刚成立的事故调查组,有的去工棚询问,有的跟先赶到的市局民警一起勘查现场。
刚才那位应该是区领导,没把市公安局考虑进去。
韩博也不好上去自我介绍,干脆像什么都没听见一般跟同志们一起勘查,案件管辖权不明确,四处散落的空调外机零件不能带走,但可以采集爆炸残留物。
“韩队,尸体拉走了。”老法医收拾好勘查箱,走过来观察起爆炸现场。
采了一大堆样,图绘好了,照拍了,回去检验爆炸残留物要紧,没必要在这儿耗,反正分局技术中队在这儿收集空调外机零件,现场不至于没人管。
韩博起身揉揉腰,遥看着远处的区领导们说:“收队,你们先上车,我去跟余局打个招唿。”
“勘查车去了医院。”
“上我车。”
韩博掏出车钥匙交给吕主任,快步来到分局余副局长身边,低声道:“余局,我们采了几个样,先回去检验,结果出来给您打电话。”
忙一晚上,差点把“少帅”搞忘。
余副局长紧握着他手,苦笑道:“韩支队,不好意思,我光顾着汇报,顾着维持秩序。”
“理解,您先忙,回头再联系。”
“我送送你们。”
“别送了,这么多领导。”
回到车上,老法医已躺在后排睡着了。
痕迹工程师万鹏坐在副驾驶,哈欠连天说:“没我们什么事,还非要我们来,这不是折腾人吗?”
“应急指挥部设在市局,指挥中心才不管安全事故到底归谁管,只要发生伤亡就下命令。”小吴唉声叹气,一脸无奈。
韩博系上安全带,一边倒车一边道:“别发牢骚了,说说爆炸,你们认为什么原因造成的?”
“韩队,我们又不是修空调的,谁知道是加制冷剂时没抽真空,还是氟利昂加多了。”
“以前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前年遇到过一次,两个人维修空调,突然发生爆炸,爆炸气浪把两个维修工炸出几米,炸成黑人。飞出好多碎片,有的碎片甚至飞过前面一排楼的楼顶,威力可想而知。业主和维修工说是空调质量问题,生产商说是维修人员违规操作引起的。”
“后来呢?”
“群众报警,因为离市局近,爆炸动静那么大,指挥中心让我们去勘查现场。两个维修工命大,抢救过来了,没人员死亡,并且这不是刑事案件,后来没管,不知道怎么处理的。”
南港治安一直不错,多少年没发生过爆炸案。并且位于长江下游,周围没矿区,别说普通人,连民警都没什么机会接触爆炸物。
他们没见识过,韩博见识过,而且学得就是化学,对化学品气味特别敏感。
“这不是什么安全事故,现场有氯味和硝氨的气味,回去之后立即检验,应该能从爆炸物残留中检出氯…酸…钾和硝氨成分。”
“韩队,您是说……”
“对,这是一起人为的爆炸案,从现场看爆炸药量不低于1公斤。谁会炸工地,这里面肯定存在因果关系。考虑到引爆的人极可能在现场,我刚才没说,你们也要注意保密。”
“要不要向局领导汇报?”万鹏大吃一惊,睡意全无。
“当然要。”韩博看看后视镜,确认后面没车,松开油门,将车开到路边,掏出手机开始打电话。(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九章 严防死守!(求订阅)
干这么多年刑警,最怕半夜三更来电话。
晚上洗澡,爱人收拾衣服,手机掉出来摔坏了又忐忑不安,生怕万一有什么事接不到电话。怕什么来什么,刚躺下支队值班民警打家里座机,“韩打击”有急事找,请值班民警转告时特别强调“十万火急”!
他既然能给值班室打,为什么不管值班室要号码直接打过来,非要回过去,难道打电话不方便,接电话方便?
十万火急,肯定很急。
韦国顾不上考虑别的,迅速起身从包里翻出号码本,找到韩博手机号回拨过去。
“小韩,我韦国强,什么情况,哪里出事了?”
“韦支队,一个半小时前,港区海工集团基建工地一个活动房的空调室外机发生爆炸。施工单位为赶工程进度加班浇筑混凝土,一名技术员和一名小工当场死亡,九名工人受伤,其中三人伤势严重,正在市二院抢救。”
空调室外机爆炸,过去五年南港市区发生过至少三起。
其中一起距市局仅隔一条街,空调不制冷,房主找工人维修,结果平地惊雷,工人被炸伤,外机主要部分飞出几十米,砸在停路边的一辆面包车上。外机碎片横飞,前面一排住宅楼的玻璃碎了好几块。
公安局附近发生爆炸,动静那么大,局领导吓一跳,刑侦支队出现场,最后查明是安全事故。没想到才过一年,又发生空调室外机爆炸,还造成这么大伤亡。
出这么大事,不能不去现场看看。
韦国强正准备说马上去,韩博继续汇报道:“韦支队,我怀疑这不是一起安全事故,现场有氯味和硝氨味儿。我和出现场的几位同志采到四十多个样,爆炸物残留的,正在开车回单位检验的路上,检验结果零点前能出来。”
杀人案很严重,爆炸案比一般的杀人案更严重。
一般杀人案大多由区县公安局负责侦破,市局刑警支队指导侦破。一旦发生爆炸、投毒和纵火这样的恶性案件,刑警支队就不是指导而是要负责侦破。
韦国强心里咯噔了一下,急切问:“小韩,现场什么情况?”
“区领导正在组织卫生、公安、消防、民政、安监、技术监督等部门,抢救伤者、勘查现场、调查爆炸原因、控制海工集团及施工单位责任人,他们可能认为这是一起安全事故。”
韩博回头看看紧盯着自己的万鹏,接着道:“明天就是元旦,检验结果没出来之前,就算检验结果出来了,我也不敢贸然向区领导汇报。韦支队,我认为遇到这种事内紧外松比较好。如果大张旗鼓查,既会搞得人心惶惶,也可能迫使嫌犯狗急跳墙。”
他大学本科是化学工程,研究生一样修读的是化学。
修读研究生期间,他几乎走遍国内技术水平最高的物证鉴定机构,拜访过几乎所有部聘刑事技术专家。回来出任刑警副支队长,有些老同志可能对他年纪轻轻走上领导岗位不服气,但没人敢否认他的刑事技术水平。
他能说这番话意味着爆炸原因**不离十!
想到一个能制作炸…弹或许手中仍有炸…弹的嫌犯在外面晃悠,韦国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用近乎颤抖地声音说:“小韩,你按计划回单位检验,我立即向局领导汇报。现场太危险,谁也不知道有没有第二颗,人员必须及时撤离,找借口撤离。”
韩博也是这么认为的,刚才勘查时真提心吊胆。
时间紧急,挂断电话一路超速,连闯三个红灯,火急火燎赶到单位。提着勘查箱冲进实验室,接二连三下达指令,万鹏等人全成为助手,准备各种试剂,心急如焚地做起实验……
22点46分,刑警支队值班室下达命令,轮休的支队民警取消休假,立即回单位备勤。
23点17分,分管安全的于副市长亲临海工集团传达市委市政府指示,要求区委区政府封锁现场,事故调查工作由以市安监局、技术监督局、市建委及公安等部门组成的市调查组进行。
23点39分,陈局从市委匆匆赶到局里,会同在家的局党委成员,召集指挥中心、刑警支队、治安支队、交警支队、特警支队、消防支队、警卫处、三个市区公安分局等十几个单位一把手开会,紧急部署元旦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
车站、机场、码头要增派警力,人流量较大的各大商场、电影院、公园、医院等公共场所要安排警力巡查,交警和特警要在进出市区的主要路口设卡盘查,武警官兵要上街巡逻,消防部门要排查各自辖区厂矿企业有可能的消防隐患,外来人员较多的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要治理整顿……
警力不够从东港、南岗、思岗等县局抽调,再不够组织各自辖区企事业单位干部及治安积极分子。
陈局面色凝重,语气铿锵有力,严令散会之后立即组织实施。
常务副局长从现在开始亲自坐镇指挥中心,几位副局长一个人负责一个区,要前往分局坐镇。
全警出动,堪称“严防死守”。
动作如此之大,总…理半年前来南港视察的安保工作都没这么夸张,与会领导百思不得其解,不过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一样要执行。
开完会,打发走除韦国强之外的各单位一把手,陈局看看手表,抬头道:“国强同志,你是老刑警,说说你的看法。”
“97年,西川省一家金店空调室外机发生爆炸,造成多少受伤。质检部门作出质量问题发生爆炸的结论。诚都市局经过仔细勘查,对爆炸残留物进行科学分析检验,顶住各方压力,判断该案是人为爆炸,最后抓获一个专门以爆炸方式敲诈勒索的犯罪团伙。”
韦国强深吸一口气,忧心忡忡说:“去年,西川省一家商场发生爆炸案,公安部门通过对爆炸残留物分析检验,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并且拆除嫌疑人安置在一个小区的第二颗炸…弹。在该案中,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用寻唿机作为引爆装置,只要有人打寻唿,炸…弹就会自动引爆。
西南一所医科大学的一位教师收到过礼品炸…弹,当场炸死一人,重伤一人。东广一个医院门诊发生过特大爆炸案,造成三死三伤,北河省会那起伤亡更大。有敲诈勒索,有报复某个人,有的甚至报复社会。
我们今晚发生的这起,虽然伤亡比较大,但应该是报复某个人,不太像敲诈勒索,也不太像报复社会。我问过分局的同志,空调不是现装的,是施工单位连同活动房一起租的,从这个角度上分析极可能是一个巧合。”
崔副局长问:“嫌犯想让它爆的时候没爆,不想让它爆的时候爆了?”
“死亡二人,活动房里的死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技术员,不是项目经理,不管钱也不管工人,只管技术;另一个死者不是炸死的,是被冲击波从脚手架上掀下来摔死的,小工,连大工都不是。”
韦国强翻开笔记本看了一眼,接着汇报道:“工地今晚的最高负责人是一个瓦工班长,说是班长其实就是一个农民。炸他们有什么意义,又能达到什么目的?”
陈局稍稍松下口气,沉吟道:“要是想报复社会,凶手会选择人更多,能够造成更大社会影响的目标。”
“也不能完全排除敲诈勒索的可能,工地人来人往,凶手完全有机会在空调外机上安装炸弹。”
“你认为应该怎么侦查?”
韦国强再次看看手表,汇报道:“等小韩的检验分析结果出来成立专案组,然后四管齐下,由小韩负责现场勘查和检验分析,看能否从现场碎片中判断出嫌疑人采用的什么引爆装置;
第二组由我亲自负责,以市里刚成立的事故调查组为掩护,重点排查二建公司及海工集团的人员。如果是敲诈勒索或报复某个人,嫌犯与这两个单位必然会存在经济或工伤事故等方面的纠纷;
第三组由姜桂军同志负责,重点追查活动房尤其空调的来源;第四组由王育东同志负责,看能否与兄弟省市发生的爆炸案串并上。第五组分析研判,争取在春节前把这个案子搞个水落石出。”
南港怎么会发生爆炸案!
张局越想越窝火,紧攥着拳头说:“我一直很信任小韩的能力,信任他的判断。现在真不想相信他,真希望他判断失误。”
谁不希望他判断失误,可这么大事他敢瞎说吗?
这起爆炸案不破,这个年别想好过,整天要提心吊胆。
崔副局长摸了一把脸,若有所思说:“陈局,小韩前段时间提交的关于训练搜爆犬及搜毒犬申请,看样子不给他批都不行啊。”
要是有搜爆犬,现在要从容得多,至少可以搜一下确认现场有没有第二颗炸弹。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陈局苦笑道:“明天一早批,多引进几条犬,让他把警犬队好好搞起来。”
………………
ps:第三章,求订阅!(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章 侦查先行(求订阅)
韩博也希望自己判断错误,检验结果偏偏证实判断没错,不仅没错,问题还比预想中更严重。
万鹏有一定化学基础,全程参与检验,岂能不知道检验结果意味着什么,抬起胳膊看看手表上的时间,小心翼翼提醒道:“韩队,现在11点57。”
“收拾一下。”
韩博掏出笔填好检验报告,签上名,起身推开窗户,一连唿吸了几口寒冷的空气,掏出手机拨通“老帅”的号码。
刚换的手机,卡插上之后第一个电话就是给韩博打的。韦国强刻意摁下扬声器,当陈局和崔副局长面问:“检验结果出来了?”
“出来了,爆炸残留物中主要有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