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韩警官-第4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人失踪其户籍依然在,不会自动注销,而且宣告失踪没那么容易,是自然人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并且宣告也要走法定程序,人民法院接到失踪申请后要向社会公告3个月寻找失踪人,没找到之后才会以判决方式宣告失踪。

    这套程序走完,利害关系人再凭失踪判决书,到失踪人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找到户籍室,申请注销失踪人户籍信息。

    当务之急是搞清东山那具骸骨的身份,王解放不想浪费时间,干脆说:“方所,我想请汪琼陪我们去一趟夏庆忠家,不知道方不方便?”

    “方便,合溪村离集市不远,开车最多十分钟。”

    “麻烦了,今天我们不走,就住街上,等会儿下班谁都别回去,一起吃顿饭。”

    “王大,天下公安是一家,用不着这么客气。”

    “应该的,应该的,就这么说定了。”

    请人家协助,怎么能不意思意思,今天请一下所里的人,等搞清楚情况要去县城请一下县局领导,王解放经常带队出去办案,这样的情况经历得不用太多,安排得面面俱到。

    江省同行讲究,所里也很配合。

    方所长嘿嘿一笑,决定亲自陪王解放一行去。

    赶到夏庆海家已是下午3点多,夏庆海在县城打工,葛兰花一个人在家带孩子,看见路口来两辆警车,下来六七个公安,而且是冲自己家来的,急忙擦擦双眼,想看看他们有没有抱孩子,结果人一直走到面前都没看见孩子,顿时心如刀绞,泪流满面。

    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

    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妈妈,汪琼能理解她此时此刻的心情。

    作为一个警察,汪琼真有些怕看见她,每次遇上、每次被问起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尤其看到她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的时候,心里真不是滋味儿。

    “兰花,这几位领导想找你了解点情况。”

    “斌斌有消息了?”

    “正在找,正在查,还有些情况不太清楚,所以再找你问问。”

    正在找,正在查,每次都这么说。

    葛兰花擦了一把眼泪,紧咬着嘴唇把众人迎进堂屋。

    这是一栋新建的二层小楼,从远处看挺漂亮,里面却很一般。墙刷的大白,水泥地面,没贴地砖,也没几件家具,大凳小凳全拿出来,小任还没地方坐,还要站着。

    女同志问比较好,王解放跟王燕点点头。

    王燕正准备开口,西屋传来孩子的啼哭声,应该是刚才搬凳子把孩子吵醒了。

    “没事没事,先看看孩子。”

    汪琼和王燕不约而同站起身,陪她一起进去抱孩子,把尿,换尿布,再次回到堂屋,小家伙正眯着眼睛趴在她妈妈怀里喝奶,农村妇女没那么多顾忌,对一个母亲而言哺乳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葛兰花就这么抱出来了,把王解放、方所长和小任搞得有那么点尴尬。

    “叫什么名字,白白胖胖,真可爱!”

    “哎哟,偷看我呢,老老实实吃你的奶,我有什么好看的。”

    ……

    汪琼和王燕先你一句我一句夸孩子,完了安慰失踪孩子的事,最后慢条斯理地拉起家常。人家不是嫌疑人,被害人身份没掌握更不用说嫌疑人邹某,现在决不能打草惊蛇,只能这么套近乎,这么旁敲侧击的问。

    王解放干脆掏出香烟招呼方所长和小任出去过瘾,把这里交给王燕。

    王燕探头看看东屋,发现一个极具历史感的工具,顿时眼前一亮:“兰花,这是什么?”

    “弹棉花的东西。”

    葛兰花能听懂普通话,但说不好,汪琼笑眯眯的翻译了一下。

    “你会弹棉花?”

    “我男人会,村里好多人会。”她们来了解情况的,葛兰花不再抱有希望,紧搂着女儿心不在焉。

    “你们这儿好像不种棉花呀。”

    “出去弹,不是给自己弹。王教导员,这是一门手艺,也是一个生意,以前工作多难找,想出去打工都不容易。后来有人出去弹棉花发了财,一个学一个都跟着弹,合溪村最多,许多人年头出去年尾回来,最远的弹到大西北。”汪琼不明所以,竟抢在葛兰花前面解释起来。

    扯上这个话题就行,谁解释并不重要。

    王燕摸摸小家伙的头,又好奇地问:“兰花,你爱人也出去弹过?”

    “弹过,他光会弹不会做生意,人家能说会道会拉生意,能从早弹到晚,他拉不到生意几天弹一床棉絮,赚不到钱就回来了。”

    “你家有亲戚在外面弹过?”

    “有,多了,庆海会做生意,出去一年就弹了一个楼房,庆山也赚到钱,我哥还是跟庆忠学的,赚得钱都比他多。直到这两年生意不好做,才回来去县城开饭店的。”

    葛兰花打开话匣子,接下来甚至不用刻意引导,她拍拍怀里的女儿,又叹道:“有人发大财,有人赚不到钱没脸回来,庆民出去多少年,到现在没给家打个电话,老头老太死都没回来,办丧事的钱全我们这几家花的。”

    “庆民?”

    “我小叔子,庆忠的弟弟。”

    “他一个人出去的?”

    “两个人,一个人不好网线,他收了个徒弟,跟徒弟一起出去的。不回来也好,老房子都塌了,回来也没地方住。”

第七百三十一章 走访询问(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向科技也能要到警力!

    要不是dna技术,中国这么大,人口那么多,踏破铁鞋你也无法确定被害人身份。

    天底下没那么多巧合,王燕相信错不了,强忍着激动问:“你小叔子没回来,他徒弟不可能也不回来。老人去世这么大事,你们当时怎么不去找他徒弟问问,问他去哪儿了。”

    “去问过,老头死的时候什么不知道,老太死的时候很清醒,就念叨他,吊着一口气,吊好几天,就想看他最后一眼,真是死不瞑目。老大开摩托车去找的,当时他徒弟也没回来,直到前年才听说他回过家。”

    “叫什么名字,他家在哪儿?”

    “姓邹,家在田庄,什么名字记不得。我家庆忠倒有心去找他打听,被我拦住了,这么多年一分钱不给家寄,一封信都不给家写,以前就不学好,找他干嘛,把他找回来不是找麻烦吗?”

    “庆民以前不学好?”

    “他最小,老头子老太太惯着他,好吃懒做,在家时什么活儿都不干,我们都分家了他还跑过来跟庆忠要钱。不是我葛兰花无情无义,是他太过分。我以前对他算不错,大嫂子二嫂子怎么对他的,村里人都知道。”

    跟夏庆民一起出去弹棉花的人姓邹,一切都对上了。

    王燕欣喜若狂,趁热打铁地问:“你有没有见过他徒弟,知不知道他徒弟长什么样?”

    “见过一次,庆民出去弹棉花前一天晚上,老头子喊我们过去吃饭,他徒弟也去了,二十出头,瘦瘦的,长得挺白净,这儿有颗痣,不怎么说话,比庆民老实。”

    ……

    王解放并没有走多远,一直在门口听,激动无以加复,掏出手机用老家话跟同样刚抵达东山的程文明通报。

    “太好了,我就知道这次错不了!”

    程文明果然很好像,兴奋地说:“我也通报一个好消息,当地县局领导听我介绍完案情,当即决定立案侦查,同我们并案侦查。从刑警队抽调七八个同志,等会儿跟我一起去走访询问。”

    命案在人家辖区发生的,人家对案件拥有无可争议的管辖权。

    南港公安最了解案情,人家决定与4。19案并案侦查,与南港市局一起侦破,这绝对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不仅东山方面的取证工作要好开展很多,并且在案件管辖权上也不存在任何争议。

    王解放抬起胳膊看看手表,急切地说:“老程,兵贵神速,我打算立即去田庄村,先落实嫌疑人身份,搞清楚嫌疑人在不在家,有消息会第一时间给你电话。”

    “好,就这么办,我等你们消息。”

    这边沟通完,王燕和汪琼也安慰好了葛兰花。

    回到车上跟方所长说明情况,一个本地人极可能在外地杀了一起出去弹棉花的另一个本地人,这可是命案!

    方所长大吃一惊,急忙给所里打电话,让户籍警小崔立即调合溪村邹姓人员名单,并一直陪众人赶到田庄村委会办公室,先找村支书了解情况。

    “姓邹,今年应该不到三十岁,八年前跟合溪村的夏庆民学弹棉花,跟夏庆民一起出去弹棉花,之后好几年没回过家,顾支书,这个人你有没有印象?”

    抓杀人犯,不是开玩笑的,方所长一脸严肃。

    老支书肤色黝黑,脸庞削瘦,眼角皱纹很深,但眼放精光,炯炯有神,从王解放手中接过烟,不假思索地说:“方所长,我们田庄姓田的多,姓邹的少,只有二队和三队有几户,你要找的人应该是邹伟,出去好几年没回来,他家人急死了。后来回来过,还摆酒请我们村干部去吃过饭,他怎么了?”

    “没什么事,就在了解下情况。”

    方所长也曾当过刑警,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帮他点上烟,追问道:“他回来又出去了?”

    “嗯,今年春节没回来,去年春节好像回来过,听说在外地成了家。不回来也好,窝在山里有什么出息,你说是不是。”

    “他人走了,户口没迁走,你们村里无所谓,我派出所麻烦,现在什么都上网,要加强人口管理。他是我辖区的人,却不受我管理。到底去哪儿了,到底在做什么,那些台账不好做啊。”

    “我以为多大事呢,去问问不就行了,我陪你们去。”

    “行,麻烦你带我们去问问。”

    一下子去太多人不太合适,王解放使了个眼色,王燕、小任、县局民警小段和派出所治安民警汪大姐很有默契地留在村委会。

    王解放话不多,老支书以为他是来检查江举派出所工作的领导,一路说着方所长的好话,步行了五六分钟便抵达嫌疑人邹伟的老家。

    三间低矮的瓦房,住着两个老人。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他父亲邹明高正好打农药回来,正在门口的小渠里清洗喷洒机,老支书不明所以,大老远便嚷嚷道:“明高,你家老三出去多少年了,户口一直没迁走,派出所不是要管户籍么,好多材料不好上网,方所长亲自过来找你问问。”

    “户口没迁走,出去的人多了,又不是我家小伟一个。”没做亏心事,不怕公安找上门,邹明高放下喷洒机,擦擦手迎了过来。

    “政府的事你不懂,上级让统计你就要统计,让做资料下面就要做,不管有没有用。人家是人家,你家是你家,说说,你家邹伟是怎么打算的,想不想把户口迁走?”

    “马上要重新分田,顾支书,这跟分田有没有关系。”

    “废话,肯定有!户口一迁走就不是田庄人,不是田庄人我给他分什么地。”

    “那就不迁。”

    “老邹,迁不迁你说了不算,最好打电话问问你儿子。他现在在哪儿了,混得怎么样,是不是发财了。”方所长拍拍嫌疑人父亲肩膀,嘿嘿笑道。

    “发什么财,还是弹棉花,在江省娶了个媳妇,开了个棉絮加工店。”

    有没有搞错,前前后后找了他六七年,他竟然还在江省,王解放被搞得哭笑不得。

    派出所这两年往村里跑的次数比以前多了,要么搞什么宣传,要么下来统一办理身份证,邹明高以为真要整什么材料,把三人带进堂屋,指指墙上一幅年画下面的一串号码:“这就是他店里的电话,我家没安装电话,我大儿子家有,晚上让我家老大打电话问问。”

    江城的区号,邹伟当年应该是往西跑的,居然躲省会附近去了。

    王解放掏出手机,不动声色存上电话号码,注意力旋即转移到一个大玻璃相框上,再次确认夹在里面的其中一张照片是不是自己要找的人。

    没错!

    当年找人画过像,见过他的群众也不少,五官如出一辙,要找的人就是他!

    江省同行组织抓捕需要时间,在最后关头绝不能打草惊蛇,方所长很默契地笑道:“老邹,晚上问问,千万别忘了。户口不是小事,不光涉及我们派出所,涉及接下来的分田,马上还要搞农保,他户口在家就要交钱,他不交钱你们老两口将来就拿不到钱。”

    “农保,方所长,这是什么政策?”

    “你问顾支书,他知道的比我多。”

    “就是政府出一点,你们自己交一点,一到60岁就能拿退休工资,一个月五六十,一年六七百……”

    聊起这个,老支书眉飞色舞。

    涉及到实实在在的切身利益,邹明高早把派出所的事抛之脑后,竟跟村支书讨论起农民的这个养老保险到底划不划算,靠不靠谱。

    为确保万无一失,方所长又在村里走访了几户孩子在外面不常回来的人家,王解放一边跟着走访,一边频频发短信。

    ……

    从程文明正式介入的那一刻起,重启调查的4。19案就不再归思岗县局管,抓捕任务自然也用不着思岗县局执行,局领导听完程文明汇报,当即命令市局刑警支队安排民警赶赴江城。搞清楚被害人和嫌疑人身份的王解放,请派出所同志吃晚饭,跟县局领导再三致歉,也连夜驱车往回返。

    邹明高不知道儿子在外面干过什么,根本不会往别处想。

    要抓早抓了,自以为万事大吉的邹伟,接到父亲和大哥的电话同样没起疑心,不过这件事倒是给他提了个醒,坐在一堆弹好网好的棉絮边,拉开口罩举着电话说:“老家要重分田,我这边估计也要,明天让小琴去村里问问,要是能迁就迁过来,省得以后看个感冒都比人家贵。”

    “你自己看着办,你们的事我不管,记得经常打打电话,等闲下来我带你妈过去看看。”

    长途,多贵!

    老邹不想被大儿媳妇埋怨,三言两语挂断电话。

    这两天生意不错,店里堆满要弹的棉絮,邹伟洗了把脸,三口两口扒完媳妇送来的饭,再次戴上口罩砰砰砰的弹了起来。

    开夜工,带点晚很正常。

    小两口一起忙活到10点多,正想着把剩下的有点弹完,几个陌生人突然从漆黑的外面冲进来,邹伟尚未看清来人是谁,就被死死摁在棉絮上。

    “谁,干什么!”女人吓得一声惊叫。

    “喊什么喊,我们警察!”

第七百三十二章 黑账

    难得来一次香港,李晓蕾自然要玩个尽兴。

    不光自己玩,甚至打电话把远在bj和东海的两个姐姐李晓慧、韩芳硬拉过来,三个女人一台戏,再加上一有时间就陪她们逛大街扫货江亚男,在这个“购物天堂”、“美食天堂”玩得不亦乐乎。

    韩博没时间陪她们,她们也不需要人陪。

    在大姨子和姐姐抵达香港的当天赶回深正,请求深正市局协助,并同在深正查案的李硕副支队长等经侦民警研究案情,及时调整侦查部署。

    在深正呆了两天,再次从湖口岸过关,给“妹夫”关星伟和负责跟进这个案子的ccb(商业罪案调查科)副主管余国政高级警司通报案情,并了解香港这边的调查进展。

    两边跑,忙得焦头烂额。

    离警务处大楼不远的酒店房间,几乎成了一个会计师或审计师的办公室,墙角里、书桌上,连床上都堆满案件材料和各种账册。

    许多立志当警察的热血青年都想当刑警,觉得刑警才是真正的警察。

    在先后干过治安、刑侦、经侦、技侦乃至缉毒的韩博看来,想成为一个称职的刑警很难,但想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经侦民警更难!

    别的不说,就眼前正在侦办的洗钱案。

    洗钱犯罪日趋猖獗,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有许多地下钱庄,每年非法流出境外的资金数以百亿计,尽管早在1997年就把洗钱罪写入刑法,但直至今日内地各省份因洗钱罪获刑的人不超过30个。而香港一地,仅去年就有217人。

    这项数据很尴尬,没经验,没资源,连相关法律都不完善。

    相比立法理念的缺憾,体制的羁绊也存在。

    侦查部门如果对洗钱罪立案,工作强度会特别大,因为洗钱牵涉到的部门众多,涉及银行、税务、海关,并且洗钱罪也没有具体的受害个体。说句丧气话,公安机关尤其经侦部门目前对洗钱分子只能起到一定的“恐吓”作用。

    而且,国内尚未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

    即使在银行内部,反洗钱的调查配合也存在一定困难。

    反洗钱调查往往需要查询人民币账户管理系统中单位和个人在商业银行的开户情况,征信管理系统中的贷款信用情况,国际收支申报系统中企业和个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