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哄!
不远处亭子里的一声哄笑打破了贾芸和王熙凤之间的冷战,众人一齐转头看去,却见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和一众姑娘小姐们都围拢在中间的一席上低头看着什么。
王熙凤不再理会贾芸,连忙也一路趋行,走回了亭子,拨开人群一看,只见桌子上放着一只极大的白瓷盘,里面盛放了一大堆被切成两半的蟹块,不过特别的是,这些蟹块四周都裹着一层腻腻的有如面粉一般的东西,颜色金黄,香气四溢,还有青色的毛豆和嫩葱夹杂其中,看上去颇为鲜亮。
“呵,这是什么菜色?我竟是头一回见呢!”
王熙凤笑着转头询问,那送菜的小丫头却也是摇头不知。贾母在一旁说道:
“我也算是见过经过的,只是这般煮蟹的方法果然看着稀奇,却不知味道如何?”
“叫管厨房的来问问便是。”
王熙凤正要吩咐下去,却被史湘云拦住,道:
“管他作甚,闻着怪香甜的,咱们先尝个鲜再说。”
林黛玉忙道:
“可别吃坏了脾胃。”
湘云笑道:
“我却是不怕的,且让我做个开山搭桥的先锋官吧。”
说着,史湘云也不用筷子,伸手拎上一截,先慢慢的吮了一层面粉,只叫好吃,接着又细细的掰开将蟹吃完,再仰着脖子喝了一大口烧酒。旁边的众人早已不停的催问味道,湘云却只伸着舌头用手扇了几扇,才跳着脚喊道:
“美味美味!”
众人的好奇心吃她这么一喊,也被高高的吊起,先是宝玉也拎了一段上去,紧接着探春、迎春、宝钗和王薛两位夫人也终于动起手来,最后连不敢多吃螃蟹的贾母和林黛玉也禁不住尝了一块,果然鲜香无比,人人称赞。到最后,连盘子里的面糊毛豆也被一抢而空,吃的最多的宝玉和探春的嘴角边更是挂满了面粉,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 )
第七十五章 叫阵
“凤丫头,差人去问问,咱们家厨房里什么时候换了厨子了,我竟是不知的?”
贾母看着一众小辈们吃的如此欢畅,心中更是高兴,连声介说道,
“就说我说的,今儿这蟹做的极好,让鸳鸯去打赏他五两银子,让他再瓷瓷的煮上几盘,让外面的丫头们和东府里的都一起尝尝。”
王熙凤闻言,忙忙的答应一声,正要转身离开,却被史湘云一把拉住,笑着说道:
“凤姐姐去厨房里是再问不出来的。”
众人越发好奇,迎春道:
“莫非是云丫头亲调羹汤不成?我竟不知,咱们的史大姑娘还有这般的本领!”
“却也不是我。”
湘云摆着手说道:
“你们放着眼前的高人竟都不知么?”
说着,史湘云用手遥遥的一指,众人连忙看去,却是天井中的那一桌。
“莫非是芸哥儿?”
宝钗第一个反应了过来。湘云拍着手笑道:
“说的是呢!早间我怕丫头婆子们偷懒,故特意想去厨房里看着,没料到刚刚儿走到后窗边,就看见这个新来的芸二爷正低着头在砧板上做蟹,腰间还围着一圈粗麻布,上面星星点点的尽是面粉屑子,我当时差点儿就要笑出声来,可是看着他那仔仔细细,煞有介事的样子,又觉得有些说不出来的滋味儿来……”
“难怪你竟不怕,原来早就得了虚实!”
林黛玉一双妙目斜斜的瞥了一眼远处的贾芸,嘴角上挂起一丝讥嘲的笑意,
“不过,咱们这位芸二爷可是能干的紧,写一手好戏文,脍一道好螃蟹,果然和咱们宝姐姐一样,都是杂学旁收的。”
宝钗脸上一红,知道自己和贾芸之事,大约园子里的姑娘们都略得了一丝儿风声,这会子,听黛玉一语双关的点出来,除了懵懂不知的湘云,都是会心一笑。
“既如此,让芸哥儿过来吧。”
贾母朝王熙凤吩咐一声,凤姐儿连忙喊人将贾芸叫来。贾母笑问道:
“听云丫头说,这道蟹却是你的手艺?不知有什么名色没有?”
“叫做‘面拖蟹’!”
贾芸一边答着,一边朝湘云看了一眼,不知道她却是如何知晓自己下厨之事。
“嗯,倒也贴切,却不知有什么出典?”
贾母兴致勃勃的追问,贾芸连忙说道:
“其实只是南方乡下人的做法罢了。这大蟹自来价贵,一般人家哪里能买这许多来,往往一大家子的统共不过煮上四五只,还要细细的吃上两三天才罢。后来,却不知谁想出了这个办法,在蟹碗里调入面粉毛豆,煮出这么一大锅来,既能解馋又吃得饱,于是就流传开来,倒成了名菜。”
“阿弥陀佛!”
薛姨妈似乎有所触动,叹着气说道,
“这小门小户的虽是生计不易,却终是能想出法子度过去,不像咱们,家大业大,可是真正危难的时候,谁个又能出谋划策的……”
贾母闻言,眉头一皱,连忙一把揽过了话头,笑着说道:
“你且放宽心吧,宝丫头是个懂事的,将来好好儿的招赘一个读书种子,总不至于塌了薛家的台面!”
说着,不待薛姨妈回答,又转向贾芸道,
“赶明儿有空,芸哥儿去教教咱们的厨子,干脆多做一些,给府里其他人也尝个鲜才好。”
“是!”
贾芸一口答应,便要退出,薛姨妈却突然让出了一个位子来,只叫贾芸上席。这下子,一众姑娘们更是心有灵犀的低低哄笑一声,把个宝钗羞得掩面无语。
说说笑笑,不由已是午后,王熙凤伺候着贾母、王夫人等回了各自的屋里,丫头们也渐渐散开,史湘云这才从袖子里取出一张纸来,用针绾在墙上,贾芸凑上去一看,果然如原著中所写,却是十二个有关于菊花的诗题,身后的宝玉连声评说“新奇”、“难做”,湘云又把不限韵的缘故说了一番,众人这才释然。
“诗题都在这里了,咱们今日只要七言律诗,谁能哪一个便做哪一个,有力量者,十二首都做了也可,不行的一二首也可,捷足高才者为胜!如何?”
听了宝钗所说的规矩,黛玉、探春、宝玉都是连连点头,迎春、惜春等虽自忖比不上薛林等人的才华,听着这个意思却也宽松,宝钗见众人并无异议,又转头看着湘云和贾芸两个说道:
“前几日探丫头开海棠社时候,你们都不在,今日却要补上,别人都还好说,你们却是一定要写的。”
史湘云本有诗才,自不介意,只苦了贾芸一脸愁色地摇头说道:
“我实不善吟咏,还是只在旁边为大伙儿斟酒助兴吧。”
“芸哥儿何必谦牧。”
旁边的贾宝玉高声说道,
“记得当日稻香村一会,连东平老王爷都对你的词作夸赞不已,今日菊花七律,不过也是牛刀小试而已,平素里常听得宝姐姐说你如何高才,我虽信服,奈何颦儿和三妹妹她们却终是不肯相信哩,今日里,正好借此机会大展奇才,也不枉费了老祖宗和老爷夫人对你的青眼不是!”
听着宝玉滔滔不绝的劝说,贾芸不由莞尔。
这话里前半段还好,到了后半段竟是隐隐的有了些嫉妒之意在里面,说什么黛玉探春不肯相信,其实只怕最不服气的还是他自己吧,尤其府里一众长辈们话里话外都在撮合宝钗和自己两人,更是难免让他有些失落,不过,想想自己居然能让荣国府这只人人捧在手心里的“金凤凰”产生如此的念头,倒也颇值得骄傲一番了啊。
果然,宝玉话未说完,钗黛云探几个早已听弦知音,抿嘴一笑。沉默了片刻,终是黛玉替宝玉解了围,站起身对着贾芸说道:
“前些日子,我也曾听宝姐姐说过你的那些戏文,关目虽是精巧,可惜里面只有宾白,全无填词作诗,见不得真功夫,今日里,芸二爷倘能做出一首好诗来,我们才服了你!日后诗社雅集,必不缺你的一张邀笺,如何?”
贾芸见黛玉为了维护宝玉,如此叫阵,不由生出一丝执拗的心气来,闻言只是一笑道:
“那便勉附骥尾,姑且一试吧。”
探春在旁边又说道:
“既如此,你们也须各自起个雅号方可。”
湘云道:
“我家虽有几处轩馆,我又不住,借了来也没趣。”
李纨道:
“适才老太太说家里曾有一个枕霞水阁,难道不是你们家的?依我说就叫‘枕霞旧友’,可还使得?”
众人一致称赞,又说起贾芸,宝钗道:
“芸哥儿既然住着雪芹轩,那就叫采芹生吧!”
黛玉笑道:
“你们看看,老太太刚说要给她找一个读书种子,宝姐姐就急着要芸哥儿去泮宫采芹了呢!”
众人掌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李纨更是拉着黛玉的手说道:
“真真这个颦丫头的嘴,最是厉害不饶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然有人投了28张1万2的催更票,我拜服了~
( )
第七十六章 残菊
被林黛玉一番戏谑,宝钗早已羞急的独自跑到了山坡上的桂花树底下假意赏花去了。
秋风吹来,打落一天的桂子,花雨一般降下,星星点点地扑散到她浓黑的发髻之上,宝钗却只低着头发愣,好生奇怪,往常被宝黛二人讥讽上几句,总觉得心里有些儿隐隐的不舒服,唯独今天,听着她拿自己和贾芸打趣,宝钗却是难得的体味出一丝甜甜的感觉来。
黛玉见宝钗逃走,便也不为己甚,命人掇了一个绣墩,依阑坐着,拿着一根钓竿钓鱼,旁边宝玉黏黏的陪着说话,湘云依旧忙忙的张罗着丫头们的酒席,探春、惜春和李纨在垂柳阴中看鸥鹭,迎春却独在花阴下,拿这个针儿穿茉莉花,只剩下贾芸独自一人坐在亭子里的墙壁前,望着墙上的十二个诗题苦思冥想。
老实讲,他在大学里除了正常的功课,唯独感兴趣的只有戏剧,对于古典诗词之道并不擅长,所知道的也极有限,这会子能背出来也就是那课文中的寥寥几十首,却似乎并没有咏菊的绝唱。
“还真是痛苦啊……”
贾芸喃喃自语一句,一一扫过那十二个刁钻的题目——《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正念道最末一个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响起后世周小天王的那首脍炙人口的电影插曲:
“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贾芸顿时感觉有了一些儿头绪,忙忙的问李纨的丫头素云要来纸笔,铺在桌子上,苦心孤诣起来。
“既然没有能力剽窃名家,那就自己试着写一首吧,最多也不过是被大观园里的诗社除名罢了,自己难道还在乎这些?”
想到这里,贾芸心中略定,拼命的回想着课上老师曾介绍过的古诗的格律平仄,却听得耳边环佩之声叮咚,原来竟是宝钗头一个上去将《忆菊》勾了,紧接着黛玉上前把第八个《问菊》和第十一个《菊梦》也勾了,宝玉又去把第二个《访菊》勾了,贾芸大是慌张,生怕有人勾了他的救命稻草,忙忙的冲上去把最末的《残菊》勾掉,这才松了一口气,回头却见宝钗黛玉两人正对着自己微笑,只是一个满含期待,一个却是略显狡黠。
片刻之间,十二首菊花诗都已分配完毕,大伙儿各展才思,顿饭功夫,便交卷誊清,交与迎春,一并誊写在一张雪浪纸上。
李纨邀着众人忙一齐从头看起,正是《红楼梦》原著中的那些名作,其中最杰出的无疑便是林黛玉的《咏菊》、《问菊》、《菊梦》三首,看到最后,却是不同,原本应该是探春的《残菊》,如今却变成了贾芸的新作,众人看来,写道是——
小楼夜雨扣纱窗,料峭冬寒凝冷霜,
离披翠枝无全叶,空摇金蕊淡泊香,
都言陶客真君子,何堪北风轻薄郎,
懒起梳妆帖鬓影,为君一夕断愁肠。
湘云读罢,却是第一个叫起好来:
“怪不得宝姐姐如此夸赞,果然心思笔法又与别人两样!”
探春也说道:
“我看最妙的却是颈联,活脱脱将那恼人的秋风勾画了出来,满园残菊,尽皆被他轻薄了去呢!”
宝钗又细细的读了一遍,点头说道:
“我看好的却是最末这两句,明面上两鬓贴的是花黄镜妆,心里却千回百转的不知在思念的哪个良人君子,融情于景,借物生情,此处才是诗眼呢。”
迎春、惜春等也连连赞同,唯独黛玉默然不语,史湘云轻轻的拉了她一把,笑问道:
“林潇湘觉得如何,此诗可堪为入社之投名状否?”
林黛玉纤细的脸庞上微微泛出一丝红晕,第一次正正经经的朝贾芸使了一礼,轻轻说道:
“莎翁之名,果不虚传呢!”
李纨又从头看了一遍,笑着说道:
“芸哥儿这诗虽好,一来做的慢,二来做得少,况且若论风流纤巧,终是要让颦儿一筹,依我之见,潇湘妃子此场为魁,然后方是《残菊》、《簪菊》、《对菊》、《供菊》等,怡红公子的押尾,你可有异议?”
宝玉怔怔的愣了片刻,叹了口气只得说道:
“潇湘夺魁自然是无疑的,稻香老农评的极是,极公。”
众人却知他又被贾芸压过了风头,心中有些郁结,倒也不好意思去讥嘲,还是黛玉悄悄儿的绕到了宝玉的身边,凑在他耳旁低低的说了几句,那宝玉方才露出了一些儿喜色。贾芸看在眼中,不由叹了口气,这两人的一番“木石前盟”,果然是情根深种啊。
突然,不远处的廊上传来了一阵嬉闹之声。循声望去,却见王熙凤的贴身大丫头平儿正在那里和鸳鸯、彩霞、袭人等人玩笑,片刻后,又到了亭子里,李纨笑问道:
“你们凤奶奶怎么走了不见回来?便这么舍不得老祖宗,连离开一步也不肯的?”
平儿忙向诸人禀报道:
“可怨不得咱们奶奶,前儿乡下来的那个打抽丰的刘姥姥又来了,周瑞嫂子正带着在那边屋里等着,奶奶还要去禀告老太太和夫人呢。”
“刘姥姥?!”
听见这个熟悉的名字,别人倒还罢了,贾芸却是又有些小小的激动了一把,虽然不是红楼里的俊男靓女,可是后世说起刘姥姥,只怕知名度并不在钗黛云凤之外的十二钗之下,这个老人精看着被大观园里的男女老生折腾了一把,其实心里却比谁都敞亮,一番的插科打诨下来,捞了多少的好处人缘就不去说了,更特殊的是,他的孙子板儿也在这一趟中和凤姐儿的女儿,也就是正册十二钗中最不起眼的巧姐结下了一段偶然的“佛手”因缘,为日后打下了一个大大的伏笔。
“既然来了外客,咱们何不也瞧瞧热闹去。”
这会子,廊子上的丫鬟们也吃的差不多了,鸳鸯听说贾母有事,早就飞跑着赶了回去,袭人、莺儿、紫鹃、入画、侍书、素云等也候在各自的主人身边,一听说有个乡下亲戚来了,纷纷撺掇起来要去看看,那些小姐们今日又是吃螃蟹,又是写菊花,兴致也正高,闻言无不踊跃,一齐朝着贾母的大院子走去。
————————————————————————————
今天居然有60多张催更票,我的那个苍天啊,本来写了2000多字就不高兴了,结果看见了一个冲动又码了一章,阿弥陀佛,各位施主,明天不可如此了啊,^_^,另外,那贾芸的诗是自己的涂鸦之作,好坏不可当真,只是写着玩儿罢了,大家轻点批评~谢谢!
( )
第七十七章 大事将起
贾母的屋子里这会子实在热闹极了。
一众的夫人小姐少爷丫鬟们满满的挤了一圈,中间的榻上歪坐着史太君,丫头琥珀倚坐在身后,轻轻的给老夫人捶着腿,而在贾母对面的一张红木椅子上,坐着的是一个七十来岁的农村老妇,背后还躲着一个剃着桃子头的小娃娃。这老妇身上衣裳倒还干净,只是满脸的沟壑和黝黑的皮肤,却清晰的显示出她年老生计的不易来。
“刘姥姥这么大的年纪,身体却是健朗的,比我强得多!”
贾母笑着对那老农妇说道,
“我到了你这个岁数,还不知道能不能走得动路了!”
“老太太生来就是享福的,哪像我们……”
刘姥姥摆着手说道,
“野地里叉巴惯了,这才熬出这么一副老骨头来。”
贾母说道:
“什么享福,不过是老废物罢了。”
众人闻言,纷纷都笑了起来。刘姥姥见这贾母果然是个好开玩笑,并无架子的主儿,便也放大了胆子一路说开出去,统共也无非是一些乡野的轶闻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