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要多。”皇帝烦躁的摆手,“你认得几个女人……再说,你将来成为帝王,怎么可能只有高进一个女人?朕不知道你在想些什么哼,若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就连一般的世家子弟都做不到,更何况我们天家。”
绕来绕去,话又绕回来了。
皇帝不悦的劝说道:“李家在朝中经营多年。拔掉萝卜带出泥。突然拔掉李家这个大萝卜,这些年来,朕维系的平衡又会被打破。杨、罗等人在朝中的影响力都不可小觑。不牢牢抓住他们,难道你真的想当孤家寡人不成?没有什么手段比联姻更有力的了。焱儿,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你我都不能任性。”原来焱儿已经情根深种……皇帝暗恼不已。早知道高家的假小子这般厉害,他根本就不该去招惹的。或者说,他应该更早下手……把一切掐死在摇摇篮里。
可恶,他终究被高进那丫头的伪装给骗了。
总之,杨家****,你娶定了;高进就是过眼烟云,忘了她吧——不能忘的话,朕来帮你忘掉她。萧焱听懂了皇帝的意思。也明白了,皇帝有的是手段逼他就范。
“正妃的事,可不可以稍后再定?”他退了一步,小声说道,“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儿臣需要整理一下心绪。再者,儿臣想把过去的一些做个了结……儿臣以后是住在宫里,不再需要公主府了。”
皇帝知道他的禀性。逼得太紧,反倒不好。
沉思片刻,皇帝叹了一口气,微微颌首:“唉,公主府是该整理整理了。你,看着办吧。”
三天之后,大陈朝再传出丧讯:新寡不久的三公主长乐公主不治身亡。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三公主一向体弱多病。
当初大婚的时候,朝野就盛传,她病入膏肓没几天活头了。
下嫁后,三驸马高进诽闻不断。三公主肯定受不到了少刺激。
前不久,又传出她病情加重的小道消息。很快,皇帝用实际行动证实了这些谣传。大新年的,皇帝亲自带着她去护国寺祈福添寿。
紧接着,二殿下还俗的消息压过了三公主的病讯。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原来三公主还有一个同胞亲哥哥在世。并且,这个亲哥哥一还俗便甚得圣心,夺嫡的呼声明显高过既嫡又长的皇子萧灿童鞋。
只是,三公主是个命苦的,本来就是个病秧子身体,倒霉的事情还要一件接着一件……最后,她终于受不了接二连三的打击,英年早逝了。
年仅二十岁。
当朝又多了一名杯具性质滴公主。
次日,大陈朝再出八卦:四公主厌世了。享年十六岁。
善良的人们暗地里感慨不已:就算是金枝玉叶的公主又如何?还是扛不过命啊。
该倒霉的时候,照样倒霉——二公主不就是因为拈个酸捻个醋,一失足,千古恨吗?她一把火,烧掉了二驸马的小命,把陈家送上了流放的路,最后还把自己烧进了佛门里。从此,堂堂的公主淄衣素食,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阎王叫公主三更死,公主照样活不过五更——三公主还是病死了。
该受牵连的,还是会受牵连——投胎是门学问。这个对公主一样适用。比如说四公主,她因为曹贵妃而宠冠一时;因为曹美人而失宠。最后,小姑娘受不了从天堂猛然掉进地狱的残酷现实,于三公主逝世的当晚,选择了用一条白绫自挂东南枝。
当朝一共才四位公主,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就倒了三位……剩下的那位大公主宛如惊弓之鸟,关门闭户,俨然惶惶不可终日。
唉。人们唯有一声叹息。
同时,同样是公主,死了之后,待遇竟也截然不同:三公主是出嫁了的公主。公主府遍地缟素,水陆道场做了九天九夜。最后,二殿下亲自扶灵送葬。满朝文武大臣,还有王公世家几乎都出动了。送葬的队伍连绵十几里。盛况空前。
可是,四公主的葬礼便明显低调得多。皇帝身体微恙,怕冲撞了圣安,她被不声不响的送到了护国寺……
当然,一般的人们看到的永远是事实的表相。
真正的里子往往血腥得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鲜为人知滴。
公主们的故事传出了京城,当然传到了白溪镇。
扶青风听说了四公主的故事,只是微微叹了一口气。据他所知,所谓的“永乐”其实只是皇帝的一个美好愿望罢了。
因为,真正的四公主早在十六年前就已经死了。小小的人儿发着高烧呢,被独自扔在李家下人们住的大杂院的一个冰冷的土炕上……
等他找到的时候,四公主已经冻得冰冷。
扶青风气不过,找了一个弃婴换了李家的嫡长孙女,把李家的嫡长孙女如法炮制的扔到了土炕上。
事后,他向皇帝禀报了这件事。
不久,皇帝给了他一枚如意金钗,命令他,照样给李家的嫡长孙女烙上一个记印……
李家人从来不知道,十五年来,他们作贱的其实是他们自己家的女儿。而他们如珠似宝捧在手心里的,却是一个父母不详的弃婴。
李家人每天都在心里骂着自家的亲骨肉“贱婢的女儿”。殊不知,回溯到几百年前,他们的祖先也只不是一批被人驱逐,无处容身,不得不背井离乡的蚁民
就算是圣上……太祖皇帝也只是一个铁匠的儿子。扶青衣被自己的这个想法吓了一大跳。貌似他中了进丫头的毒了。
第167章 未雨绸缪
第167章 未雨绸缪
又过了十余日,京城再传来消息:二皇子萧焱被立为太子。
消息是仇红缨带回来的。尽管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皇帝的暗卫或官府的捕快探子找到了这里。可是,扶青衣等人还是选择了低调和谨慎。他们宅在林世荣的庄子里,几乎是大门不迈,二门不出。
只有仇红缨偶尔会去出打个转。她有易容术伴身,常常化装成庄子里的农妇,去镇上赶集,收集一些八卦或情报之类的。
扶青衣知道了,第一时间告诉了高成。
当时,高成正在监督江守义练习高家的不外传秘技——流星追风箭。
演武场的四周都种满了树。
北边的一棵大樟树下摆着四五把藤圈椅和一个藤几。藤几上摆着一个黝黑的了陶茶壶和两个黑陶茶碗。
高成很悠闲的坐在正中的那把圈椅里,一边品茶,一边注视着一丈开外那一溜儿的箭靶子。
十箭之中,有三箭正中靶心,五箭射在红心之外,还有两箭脱靶。
经过一个多月的苦练,江守义的流星追风箭有那么点意思了。高成捋须,微微颌首——他还是比较满意滴。虽然这个徒弟比他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后退十步。继续”高成冲站在四十步以外的江守义挥手,命令道。
江守义用袖子揩了一把汗,背着百石的硬弓,蹭蹭的转身向后跑了十步,继续练习。
他很郁闷:相比于高进设计的追风神弩,这种硬弓又笨又重,用起来也极不方便。
之前,他练习追风神弩的时候,可顺手多了。那时,他才练了三天,几乎就能做到三箭连发,百步穿杨。而这种所谓的神技,他练了都有一个多月了,现在还只能在四十步的地言做到十箭八中……晕死。
追风神弩明明轻巧、易学,为毛还要把精力和时间浪费在这种过时的玩意儿上面?
高成拧眉瞪着他:“注意力集中”
他不亏是神射手,那眼神……啧啧啧,跟鹰眼一样,雪亮雪亮滴。
呜呼。高侯爷虽然不象江叔一样拿着长鞭,但是,前者比后者更不好应付。
江守义打了个哆嗦,老老实实的放下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思,集中精神,继续练习。
扶青衣快步走了过来,俯下身子,轻声把消息告诉了高成。
多年的暗卫生涯,使扶青衣养了一种极其敏感的政治触觉。
扶青衣听仇红缨说了这个消息后,心里头立刻涌出了许多对时局的判断。这些想法撑得他的心里胀鼓鼓的,不吐不快。他想找个人倾吐一下。
以前,他还可以找高进聊聊。
可是,现在,高进……听不懂了。
放眼整个庄子,貌似只有高成最合适。
所以,他第一时间找高成倾吐来了。
谁知,高成的眼睛依旧盯着江守义,不在意的嗯了一句。貌似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扶青衣转念一想,也觉得自己多事了:一来,萧焱当太子是意料之中的事,有什么好奇怪的?
圣上总共就只有三个儿子。大皇子萧灿的母族坏了事,他自己目前也下落不明。三皇子萧烨年前死了。圣上不立萧焱,还能立谁?
二来,高成已经决定和圣上分道,两眼不观窗外事,全心全意的做武术教练。谁当太子,谁当皇帝,关他什么事?并且,关他扶青风什么事?
“扶青风啊扶青风,你这是操的哪门子闲心啊”扶青衣暗暗对自己说道,“你只是一个升斗小民,关心哪个当太子作甚”
想到这里,他长长的吐了一口胸中的闷气,背负着双手,也和高成一样,眯缝着眼睛,看江守义练箭。
高成看了他一眼,伸手提起黑陶壶,给他倒了一碗水,轻声说道:“扶先生,请喝茶。”
扶青衣怔了一下,随即轻笑道:“侯爷客气了。”说罢,他在高成的下首坐了下来。
“有没有大皇子的消息?”高成挑眉问道。
扶青衣摇摇头。
这种问题要是问从前的他,一般情况下,他还是能给出个满意的答案。
可是,自从决定离开暗卫组织后,他没有再和以前的线人联系过。并且,这段时间,他也和众人一样,足不出庄子。
所以,他对外界的事,也是知之甚少,还不如仇红缨知道的多。
高成轻叹:“我以为大皇子不会甘心的。”
我也是这么想滴……扶青风没有吭声,只是静静的注视着他,洗耳恭听下文。
“之前,我对二殿下抱了很大的希望。我以为他回来了,郭家一定会沉冤昭雪。”高成摸摸鼻子,讪笑道,“我好象看走眼了。或者说,是我太性急了……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原来二殿下其实就是三公主……”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抬眼瞅着远处的江守义,轻轻长叹。
“郭家的事……只怕还需要郭家的人自己去努力。”扶青衣也偏过头去,满怀希望的看着江守义,叹道,“我们这些旁边的人,只能打打边鼓罢了。”
高成点点头:“嗯。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机会从来都只是对有准备的人有用。希望机会来了之前,守义已经做好了准备。”
所以,你才这样严格的督促守义学文习武,对吗?扶青衣回头看着他,在心里问道。
江守义几乎象是进了集训营——高成把他的时间安排得满满滴:上午学兵法,下午学高家枪和流星追风箭,晚上抽查考核。
原来,高成是在帮江守义做上战场的准备。
大皇子逃遁了,李家父子三人至今也下落不明……萧焱的这个太子不好当啊。
而李家在陇地经营了几百年。李太傅又和漠北国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勾搭。
扶青衣闻到了叛乱的味道。
有罗老爷子在,江守义在军中出头,易如反掌。只是……
他看了江守义一眼,悄声问道:“只是,守义如果知道了真相,会愿意吗?”
不要怪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家与国之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先国后家的。更何况是圣上背叛郭家在先。灭族之恨,不是随随便便,说放下就能放下的。
高成眼神微黯,答道:“我不知道。不过,技多不压人,做些准备,总是没坏处的。”
这时,远远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听脚步声,应该是高进和大小龙兄弟跑过来了。
吃了这么久的药,又有林夫人等人精心的照料,她的身体渐渐好了起来。
先前,高进每晚还会做一两次恶梦。
自从扶青衣给她换上那张古方后,她再也没有做过恶梦。
美中不足的是,扶青衣想尽了办法,高进还是记不起之前的事。
不过,她和江守义又重新混熟了。
怕他们仨会影响江守义的集训,高成选择了错开式教学:上午的时候,江守义学文,高进他们仨学武;下午的时候,江守义学武,他们仨学文。晚上的时候,高成专门给江守义开小灶,而对高进他们仨不做要求。
高进虽然丢了记忆,但是,以前的武功底子还是在的。所以,她和大小龙兄弟的武学课设置不一样。大小龙是在蹲马步、打军体拳阶段,高进则是主要学高家枪——流星追风箭对臂力要求很高,高成基本上对她是不抱什么希望了。
不过,因为高进现在的心智和总角的孩童无异,所以,高成对她的文化课要求也相应的做了下调。目前,她和大小龙一样,都是从描红开始学起。一天五个生字,两天背一篇短文。
相比起来,高进和大小龙下午的文化课任务轻得多。所以,每天下午,他们都会比江守义早些收工。
一学完,他们就会跑到演武场来看江守义习武。
刚开始时,高成怕他们会分散了江守义的注意力,所以不怎么赞成他们过来。后来,他发现,高进过来后,江守义反而会练得更加卖力、认真,所以,他便不再反对他们过来了。
现在这个点,高进他们仨应该已经做完了高成布置的作业。
高成和扶青衣俩立刻停下谈话,齐齐的回过头去,看着演武场的入口处。
果然,高进一手牵着大龙,另一只手牵着小龙,三人蹦蹦跳跳的过来了。
高成见状,抚额——挺大的大姑娘了,还和小屁孩一样,走路连蹦带跳滴。让夫人见到了,又会是一顿狮子吼。进儿怎么这么不长记性?
他刚这么想,远处就传来林夫人的咆哮声:“高进,你怎么走路的”
林夫人手执一根寸余宽的长戒尺,提着裙角,飞也似的走了过来。
周妈妈神色紧张的跟在她身后,一个劲的冲高进使眼色。
高进立刻停了下来,转过向身去,不服气的冲她回吼道:“娘,您不是说,笑不露齿,语莫掀唇,说话不能高声大叫的吗?您不是一样吼得几里外都能听得见”
林夫人惊得差点绊倒。
高成咧嘴哑笑,对扶青衣赞道:“扶先生,您真不亏是神医也。您的药,真不错。”
扶青衣捋须微笑。按这个速度恢复下去,顶多三年,少则一年,高进的心智就能恢复到同龄人的正常水平。
那时,就她算记不起以前的事也没有关系了。
第168章 庄中岁月
第168章 庄中岁月
日子象流水一样的逝去了。转眼又过了半年。
总的来说,众人在庄子里过得安逸且充实。
高成非常满意自己的武术教习涯。
江守义的箭术进步神速,虽然不能做到百步穿杨,但是五十步穿杨还是没问题了。
高进还是记不起以前的事,但是,她的高家枪如今耍得象模象样了。
大小龙兄弟个头窜高了许多。
洪大嫂忙着给他们把旧衣服加长。
可是大小龙兄弟很不爽。原因是,高进的个头比他们窜得更快,生生的抢光了他们的风头。短短的半年多点,高进竟长高了一头多。
高进现在是又高又瘦——比高成矮小半头,却没有他那样宽;比林夫人高出了小半头,却没有她那样前凸后翘……按周妈**话说,高进俨然就是旗杆成了精……
并且,高进显然把高成当成了自己的偶像。无论是言行举止,她都以高成为榜样。
为此,林夫人很苦恼:。无论是从个头上,还是从言谈举止上。女儿比失忆前更象小子了
仇红缨没少安慰她:哪有这么水灵的小子?进妹细皮嫩肉滴,皮肤白,明眸皓齿,一看就是姑娘家……
林夫人闻言,总是捧着心口叹道:“进儿也就这点随了我……”
仇红缨连连点头称是。原来高进的臭屁自恋是遗传。
萧焱当上了太子后,京城里一直是风平浪静的。老罗头派江叔送来密信,把洪有福招回了东郊马场。
天赐跟着一块儿去了。
是高成的主意。高成说天赐也是将门之后,他已经到了报效国家的时候了。
说这话的时候,江守义也在场。
高成和扶青风都不约而同的瞅了他一眼。
江守义感觉到了他们俩的眼神和平常不一样,莫明其妙的觉得后背有些发麻。
这时,高进又语出惊人。她看着天赐,使劲的点头说道:“没错,天赐。我们好男儿就是志在四方,你是应该出去闯闯。姐顶你。”说罢,歪头问江守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