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八零-第3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年华拉着锦绣走了过去,杨栎赶紧跟上。

    “你们是……”年轻人挠了挠头,“你们就是从a市来的张锦绣?”

    “噗……”杨栎一个没忍住,笑了出来,又赶紧住了声。

    那年轻人也反应过来自己问的话有些不对,脸一下便涨红了。

    锦绣也忍俊不禁,说到:“我就是a市来的张锦绣,你是鲍厂长派来接我们的吧?”

    年轻人不停地点头:“是的,我爸今天突然有点事来不了,所以就让我过来接你们。”

    “你是鲍厂长的儿子?”锦绣挺意外的,鲍厂长那么有魄力的一个人,没想到儿子竟然这么腼腆脸薄。

    “是的,我叫鲍立业。那个,我先带你们去我家吧,我爸大概要晚上才回来。”

    锦绣几个自然是没意见的,跟着鲍立业出了火车站,上了公交车。

    这时候的sz市,到处都是山。别说公交车少了,就连人也不多。靠近市中心的地方还好些,出了市中心,房屋低矮,环境也不好,路面坑坑洼洼。

    鲍厂长住的地方,在离市区不远的一个村庄里。

    公交车一路颠簸着出了市区,一出了市区,周围就变得更荒凉了,走老远,才会偶尔路过一两个小村庄。

    比起a市来,这里真的很落后。

    锦绣心里真的挺失望的,她前世没出过远门,对这边的情况一无所知。脑子里对sz这边的情况,完全来自于王婷婷给她看的那些图片。那样的高楼大厦,灯火辉煌,再对比眼前这样的情形,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不过倒是有一点挺好,那就是温度。g省地处来热带地区,冬天的温度虽然不算多高,但比着s省,还是要暖和不少。特别是今天天气也不错,鲍立业身上就穿了一件薄毛衣加外套。

    锦绣身上还穿着厚重的冬衣,车上人又有些多,没一会儿就出了汗。在车上又不方便脱衣服,锦绣只得强忍着。顾年华跟杨栎也差不多情况。好在鲍厂长家住的地方并不算太远,没一会儿鲍立业就操着一口生硬的g省话,让司机停了车。

    从公交车上下来,鲍立业带着三人顺着一条不怎么宽的土路走了好几百米,绕过一座小山,才看到前面的村庄。

    “我家就在前面,市里房子贵不说,还很难找。我家人又多,我爸就托人在这边村里找了房子。虽然要远一点,但是便宜,而且地方也大。”

    鲍立业边带路,边跟三人解释着。

    进了村庄,就看到村里人朝他们几个打量着,还有人指着他们,嘴里说着锦绣完全听不懂的方言。

    锦绣朝杨栎看了看:“他们在说什么?”

    杨栎便上前小声说到:“这些人好奇咱们是从哪里来的。”

    鲍立业说到:“你们别担心,这些村民挺好相处的,就是语言不通,你们可能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锦绣点点头,冲着那些村民友善地笑了笑,继续走自己的路。一路上也在打量着这个村子。

    这个村子的房子,大都一个样,全是g省这边的传统建筑,在青山环绕之下,看起来特别的有韵味。

    鲍厂长家住在村子中间,几人刚走近,就见门前一个妇女迎了过来。

    “张老板,你们可算到了。”

    这是鲍厂长的妻子,张小芳,锦绣之前见过两次。

    “张姨,你什么时候过来的?”照理来说,锦绣跟鲍厂长之间平时都是以生意场上的朋友相待的,算是平辈。可到底人家年纪大她那么多,她总不能大刺刺地管张小芳叫嫂子吧,所以就称她一声张姨。

    之前锦绣曾听张小芳说过,年底会来这边,跟鲍厂长父子三个一起过年。

    张小芳笑着接过锦绣手里的东西,领着他们往屋里走:“我过来有半个月了。这一路上累坏了吧?快,进屋歇会儿。老鲍临时有事出去了,要到下午才回来。”

    “你们的房间我都收拾出来了,就是有些简陋。”张小芳领着锦绣和杨栎进了的房间,把东西往柜子上一放,招呼着锦绣和杨栎进来。

    锦绣笑着说到:“这已经很好了,我刚刚在市区里看了看,那些招待所估计还比不上张姨这儿。”

    张小芳也是个敞亮人,听锦绣这么说,便笑了起来:“条件不说比那边好,但肯定比招待所干净。这里说是特区,可到底时间短,什么都还没发展起来,跟咱们a市比起来,还真是差了不少。今天你们先歇着,等明天老鲍有空了,带你们去看看大海。我活了几十年,头一回见着大海,真是漂亮得不像话,大得没边了。”

    锦绣一听,也来了兴趣。她活了两世,也没见过海呢。王婷婷的电脑里倒是能见到。可是隔着那一方小小的屏幕,哪里又有什么好震撼的呢?

    “你们先歇着,我去给小顾安排地方。一会儿水烧好了,你们先洗个澡。这坐了两天的火车,身上肯定不舒服,洗个澡松松乏。”

    锦绣点点头:“麻烦你了,张姨。”

    张小芳摆摆手:“麻烦啥,咱们之间用不着说这些客套话。”说完,张小芳便风风火火出了房门。

    没过多一会儿,张小芳便过来敲房门,叫锦绣和杨栎过去洗澡。

    等三人把澡洗完,衣服洗干净凉好,张小芳把晚饭也做好了。

    “我也不知道你们都爱吃啥,就弄了咱们a市的几个招牌菜。还有这腊肠和腊肉,都是我从老家带过来的。这边天气热,又潮湿,这东西放不住,一不小心就发霉了。这些天我都挂在炉子上烘着,味道倒是越来越香了。来,你们尝尝。”

第824章

    张小芳热情地给锦绣和杨栎夹了菜,又招呼着顾年华。

    “张姨,要不再等等鲍厂长吧。”

    张小芳摆摆手:“没事,不用管他。他不定什么时候回来呢。我给他留了菜的,咱们先吃,不然一会儿菜就凉了。”

    锦绣其实并没有什么胃口,她坐车不晕车,但是下了车之后,头一天就没什么胃口。可人家张小芳这么盛情的款待,她怎么着也得尝脸的。

    好在张小芳的手艺挺不错,菜又都是s省的口味,所以锦绣吃着还是觉得挺不错的。一顿饭吃下来,锦绣也勉强地吃完了那一碗饭。

    鲍厂长是在他们吃完饭一个多小时后赶回来的,他身后跟着他的大儿子,鲍成家。

    见到锦绣,便笑着跟锦绣打起了招呼:“张老板,真是不好意思,临时有事,没能亲自去火车站接你们,千万别见怪。”

    锦绣笑着说到:“鲍厂长哪里的话,倒是我们过来,给你们添麻烦了。”

    张小芳在一旁说到:“老鲍,在家就别打官腔。听着别扭。你跟张老板都这么熟了,用得着这样吗?”

    鲍厂长哈哈一笑:“也是,不过我这都养成习惯了,总也改不了。”

    “那有什么改不了的,反正我就最听不惯你这样拿腔捏调的说话。”张小芳一边说着,一边转头去厨房端饭菜。

    鲍厂长面上有些尴尬,被妻子当着人面这么说,他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锦绣笑着说到:“张姨的性子很直爽,倒是跟我干妈有些像。”

    鲍厂长笑到:“她就这脾气,有什么说什么,张老板也别见怪。”

    鲍成家在一旁笑了起来:“爸,张老板,你们这称呼听着可真别扭。张老板管你叫鲍厂长,管我妈喊姨,这听可真乱。”

    “也是,张老板往后就管我叫老鲍吧,我这早都不当厂长了,喊着也不合适。”

    “那怎么行,这也太没大没小了。”

    “你管我家那口子喊张姨,那我就厚着脸皮让你喊一声鲍叔吧,我就叫你一声锦绣侄女,这可行?”

    锦绣笑着喊了一声:“当然可以,鲍叔,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对象,顾年华。这是我同学,也是我的助手,杨栎。”

    鲍厂长笑着打量了顾年华一眼:“之前听成家妈说起过,说你的对象一表人才,家世也是顶顶好。今天一见,果然是人中龙凤。”

    顾年华笑着说到:“鲍叔过奖了。”

    张小芳端着饭菜过来,说到:“快去洗手洗脸,过来吃饭,吃完饭你们再慢慢聊。”

    鲍成家赶紧出去,一会儿又端了水回来,让鲍厂长洗脸洗手。

    锦绣几人便坐到一旁,等鲍厂长父子吃饭。

    等着鲍厂长吃完了饭,锦绣这才问起关于买地的事。

    鲍厂长喝了口茶,说到:“这块地在l区,离着市区有点距离,眼下肯定是有些偏僻的,但是那边以后会规划成工业区,所以也不用担心。要不了几年,那边就能发展起来。现在先把地买下来,把厂房盖起来,走在人前面一步,等那周围发展起来的时候,咱们早就已经在那里站稳脚跟了。”

    “现在那边的地价也便宜,再过两年,价格肯定翻倍。再一个现在工厂少,招人也好招,再等过两年,你想招人都是个问题。g省就这么点大,国企就揽了那么多人走,能出来工作的人本来就少。以后这政策也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但先下手总是好的。”

    锦绣听了连连点头。不得不说,鲍厂长真的很有眼光。她所知道的东西,不过都是因为王婷婷帮她作弊。而鲍厂长却是完全靠自己的眼光去看清这些,着实让人佩服。

    “我觉得鲍叔你说得很有道理,我也是这么想的。国家既然要建设特区,以后肯定会大力扶持。现在才刚刚起步,这个地价确实也便宜。等再过两年,这个价格只怕连一半的面积也难买到。咱们就要趁着这个机会,早些把地买下来,把准备工作都做好。”

    鲍厂长笑着说到:“明天我就先带你去那边看看,你看过以后再做打算。”

    “行,那就麻烦鲍叔了。”

    鲍厂长摆摆手:“说那外道话做什么?你们快去休息吧,坐了这么久的火车,肯定累坏了。有什么事,咱们后面再慢慢说。”

    锦绣也确实是累了,杨栎早就一脸疲倦的表情了,听鲍厂长这么说,也没硬撑,便笑着跟他们打了招呼,回屋睡觉去了。

    顾年华的房间就是锦绣和杨栎的房间隔壁。顾年华倒是想进锦绣的房间再说说话,不过见杨栎那累得眼皮都撑不住的样子,便打消了主意,跟锦绣道了声晚安,便回了房间。

    锦绣累得不行,换了睡衣,便躺床上了。

    床铺收拾得很干净,被子也是刚晒过的,有一股阳光的味道。

    两人各自睡一头,沾着枕头,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鲍厂长就带着两个儿子和张小花,并锦绣三人出了门。

    这里没有到l区的公交车,他们必须先去市里,然后转车去l区。

    l区离市区大概有十多公里的距离,路不好走,赶到地方的时候,都快中午了。

    这边靠海,人烟稀少,唯独可见有几个工地,正在盖房子。

    鲍厂长指着远处的工地说到:“那边就是前期卖出去的地皮,现在正在盖厂房了。等厂房盖好了,这周围人也就多起来了。这里离着l区不远,再往前走不远就到了,就一个小县城。不过倒也还算热闹。”

    锦绣四处看了看,这里四周都是山,只有一条土路通往远方。路两边都是农田,里头长着庄稼。远处似乎有村子,但是离得远,看不大真切。

    这边的山,都不算高,比起s省的那些大山,只能算是丘陵。但是数量却是极多的,隔不远,就有一座。好在山与山之间的距离还算宽。

    “这块地还是挺难得的,不像别的地方,尽是山。你看这附近的小山,看着不高,可以后处理起来也是个麻烦事。我找人打听过了,这些地方以后都是要卖出去盖工厂的。到时候就得挖山,那可是个大工程。所以我也想趁着这个机会,在这旁边买一块小一点的地皮。把我的五金厂也建在这里。”

第825章

    锦绣有些诧异地问到:“鲍叔也打算买地皮了吗?”

    鲍厂长点点头:“现在地价便宜,而且对面积也没什么要求,不管大小,只要想买、有能力买,一般都能批下来。眼下有能力买地盖工厂的人很少,所以政府给出来的优惠很大,后续的扶持政策也大。等几年可就未必了,到时候买地的人多了,地价肯定会上涨。办工厂的人多也来了,政府的扶持力度自然也就会下降。所以现在这个时候是最好的时机,错过了这个村,再难遇到这个店了。”

    “我手里暂时没那么多钱,所以就打算去信用社贷款,买一块面积稍微小点的,等往后手里有钱了,就把厂房盖到这边来。在这边做生意,有自己的地盘,说出支都让人高看一眼的。生意场上,这个也是相当重要的。你租人的厂房,跟你合作的人,多半都有些不放心,怕你哪天就跑了。有了自己的厂子,那就等于有了底气,让跟你合作的人,都能放下心来跟你做买卖。”

    鲍厂长来这边这些时间,可是把这些事都看了个清楚明白。所谓的排外,还不是因为怕外地人坑了自己,卷了钱跑了。所以很多人做生意,都只愿意跟本地人打交道。起码人家的家在这儿,一家老小都在这儿,不用担心人跑了。

    锦绣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那这块地现在是政府竞标,还是我们自己去国土局打听?”

    “先前说要竞标,但是眼下谁有那么多钱来竞标?政府动员了好一阵子,根本没人去。所以竞标的事,也就搁下了。幸好不用竞标,不然价格肯定更贵。”

    “那咱们今天下午就去国土局走一趟吧,眼下就快过年了,要是不抓紧一点,估计就得等年后才能办好了。”

    顾年华开口到:“我一会儿回家问问,看我爸妈在这边有没有相熟的人,或者问问杜伯父,若是有熟人的话,这事儿办起来就容易得多。价格上不敢保证能不能有优惠,但是手续肯定是好办的。”

    锦绣笑了起来:“对,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那咱们就先回去吧,这会儿时间也不早了,早点把这事儿都办成,我也好早点安心。”

    鲍厂长笑着说到:“不用到l区里去看看吗?那边离着海边不远了,坐车过去,个把小时就到了。”

    锦绣摇摇头:“今天就不去了吧,以后会有很多机会的。鲍叔,你要是真的确定也在这边买地的话,那就快些把钱准备好。到时候咱们一起去办手续。”

    鲍厂长高兴得不行:“那敢情好,我也借一下你们的东风。”

    一行人又回到路边,等了好一阵子,才等到回去的公交车。

    到了市里,已经快下午三点了。大家也都饿坏了,赶紧找了个家饭馆,点了几个菜。

    g省的菜,是八大菜系之一,味道以清淡为主,最大程度上保留了食材本身的味道。只是众人都是s省人,味道都吃得重。所以尽管大家都饿坏了,可面对这一桌看着“寡淡无味”的菜式,依然提不起什么胃口来。

    倒是杨栎吃得很欢,她本就是g省人,在s省那边上大学,平时吃饭的时候,都要拿开水把菜涮过一遍才吃。现在稍微好些了,多少能吃点辣了,但依然不是很习惯,平时吃饭都吃得不多。这一回了g省,自然就食欲大增起来。

    张小芳看着杨栎吃得这么香,特别不理解地说到:“小杨,这又没颜色又没味道的,有啥好吃的呀?”

    杨栎微红着脸说到:“张姨,我们g省的菜是这样的,讲究的就是原汁原味,所以看着比较清淡,但是你慢慢品尝就能尝出味道来了。”

    张小芳吃了几口,还是不怎么有兴趣:“我还是吃不惯,要是让我天天吃这个,我非得饿出毛病不可。”

    锦绣笑着说到:“张姨,这边的菜就这样,因为气候和水土原因,这边的人都民得清淡,不然就容易上火。你以后若是长期留在这边的话,做饭的时候,也要注意把味道放得清淡些,要不然上火可就难受了。”

    杨栎直点头:“是的,我们这儿特别容易上火,所以我们g省人爱喝茶,特别是凉茶,夏天的时候,家家必备。”

    鲍厂长笑着点头:“g省人特别勤劳,但也很懂得享受生活。这边的茶文化和北方的酒文化是一样的。北方人谈事情是在酒桌上,而南方人则是在茶桌上。要说起来,南方人更风雅一些,北方人则更豪爽。”

    桌子上的年轻人,除了顾年华,其他人都听得入神。

    别看锦绣在王婷婷的那电脑里看过很多这个年代的人都没见过的东西,算得上是见多识广了,但那些认真说起来,不过就是纸上谈兵,且都不真实。她所见识过的风土人情,还是十分的有限,现在听鲍厂长这么说,真是恨不得能到处都走走看看,去见识一下每个地方。

    顾年华却是去过不少的地方,虽然基本上都是因为执行任务才去的,但也确实是长了不少的见识。所以对鲍厂长说的这些东西,并没有多大的兴趣。

    众人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