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霸主-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点燃的是大营南侧的一处树林,秋深之际,草木干枯,诺大的一片树林被点燃之后,火势蔓延,远远望去,还真以为是大营起火了呢。

    既然树林着火,不关大营事,而且大营的守军已经将树林与大营之间的树木砍倒搬走,大营也不会被连累。蔡瑁和李严都放下心来,大营起火可能有多种原因,可能是军士不点燃,毕竟这里驻扎着数万军士。

    也可能是敌军点燃,为了布置疑兵之计,声东击西,调虎离山。

    想到第二种原因,蔡瑁的脸色变了,第一种原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大营在夜间都封营,除了巡逻的军士谁不能擅自离开大营。

    是军士意点燃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刚好在攻击对方大营期间,现在看来这都是敌军事先安排好的,搅乱的攻击计划。

    想到这里,蔡瑁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拿眼睛和李严对视了一眼,李严也似乎觉察到了,满脸沉重的表情。

    “走,”

    蔡瑁不再多说,大喝一声带着骑军快速返回。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火光中,蔡瑁和李严带着数万骑军再次冲入了夜色之中。

    当二人率领骑军奔出了数十里之后,前方正遇见败退而来的大军。

    蔡瑁横枪坐在马上,止住大军。

    大军中,陈虎策马奔到蔡瑁跟前,蔡瑁借着火把的亮光一看,鼻子都差点气歪了。

    此时的陈虎盔歪甲斜,满头大汗,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

    蔡瑁来不及呵斥他,马上问起走后发生的事情。陈虎简要地把于禁、高览带着大队骑军追杀的事情说了一遍。他带着大军先走的,对于后边的事情现在还不了解。负责殿后的是黄祖,只有等到黄祖到来,才能具体结果。

    听陈虎说完,蔡瑁立刻率领大军返回身向后边接应。

    蔡瑁这一,大军如同有了主心骨,全都按照蔡瑁的命令随在骑军后边向回杀去。

    此时,李严调转了一个方向,向西方迎去。

    这里是蔡瑁的大军,而他的兵马在西方,蔡瑁整顿兵马,他也不能闲着,两边都是兵败,此时各自先顾着的人。

    一阵溃逃之后,益州军和荆州军早跑乱了队形,后方冲撞,前方阻挡,军士都挑选对有利的逃跑路线。

    可以说,暗夜之中,大约六七里的范围内都是两州溃败的军士。

    而蔡瑁刚才碰到的只是其中一股而已,随着大军不断向后移动,聚拢的兵马不断增多。而后李严也带着部分的残军与他会合。

    一路向后接应,一路收拢,败军如潮水,收拢并不容易,也就是蔡瑁和李严两人是大军的主将,若换了别人肯定比这还困难。

    身边的军士逐渐增多,后边溃散的军士越来越少,终于蔡瑁见到了乱军之中的黄祖。

    黄祖之后,散乱的军士更为稀疏,只是那些军士还如同先前所遇到的军士一般,拼命地奔跑。

    因为长距离的奔跑,那些军士累得筋疲力竭,气喘吁吁。

    蔡瑁令大军排好阵势,弓箭手全都拉开弓箭准备阻击追上来的敌军。

    可是除了不断有零星的军士逃,根本没看到追军的影子。蔡瑁询问了几名跑的军士,问他们追兵在哪里?

    那些军士都指着后方,说追兵就在后面。几个人都这么说,蔡瑁自然不敢怠慢。一直命令大军严阵以待,做好迎敌的准备。

    可是等了许久,连败逃的军士都看不到了,依然没有看到追兵的影子。

    蔡瑁气愤地把那些军士叫了,问他们到底看没看到追兵的影子。

    然而,那些军士的回答却让蔡瑁极度语,军士说了,他们一直感觉到后边有人追他们,但他们都不敢回头,只是一个劲地跑啊跑啊。

    一路跑着,终于见到了主将蔡瑁,至于后边的追兵,他们根本就没看到,他们只听到凌乱的脚步声,追着,觉得那些都是追兵。

    这些军士的确没有看到追兵的样子,因为他们都是属于跑在队伍中间的人,后面的军士都被于禁的人马给俘虏了。

    至于这些逃的军士只有追兵在追,至于追兵时候撤离了,他们丝毫不。

    典型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居然被人家没影的追兵吓成了这样。

    蔡瑁狠狠地将黄祖训斥了一顿,这位负责殿后的大将很令他失望,居然把大军带成了这个样子。

    训斥完之后,蔡瑁带着大军慢慢向大营返回。

    那些军士一路奔跑,到此时已经没有力气了,没有了生命的危机,他们全都松懈了下来。这一松懈,大大地影响了行军的速度。

    回到大营之后,已经天色大亮,蔡瑁进行清点人马。

    清点完之后,他的脸都能阴出水来,此次偷营,杀伤多少敌军他不,但他边的数据是连战死带被擒的,一共五万两千人。

    损失惨重啊至于李严损失了多少人,蔡瑁暂时还不,从当夜他阴沉的表情中,或许已经猜到了一些。

第一百九十章 攻营

    第一百九十章 攻营

    连着三次大败,蔡瑁心情极度抑郁。

    带着万丈雄心而来,不料刚刚来到汉中就出师不利,甚至都不能用出师不利来形容了,简直是一败涂地。

    他现在甚至开始怀疑,主公派他来支援益州,到底是对还是了。

    凌云是不可战胜的,这个想法已经深入了他的脑海。

    几次大战,他已经折损近半兵马,这么大的伤亡是大战之前他所法预料的。

    但此时他还不能撤军,军士经过几次大战,都格外疲惫,暂时不宜长途行军。之后如何向主公交待,蔡瑁的心里充满了矛盾。

    此时凌云的战俘营里又增加了许多俘虏,原来的战俘营里都住满了,他不得不再次令人搭设大营,供俘虏居住。

    这些战俘,凌云并没有把他们当作真正的敌人,因为军士都是百姓,至少以前是百姓。他们都是为了生存才参军,为远离故土作战。

    凌云想要统一天下,想要把十三州的版图都划到的名下,就得动用武力。光靠动嘴肯定法实现,有征战就有牺牲,这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可能,凌云倒不想牺牲那么大,汉朝的人口本来就不多,这些人以后都是他子民,凌云当然希望他们都能好好地活下去。

    所以尽管是俘虏大营,凌云尽量让他们吃得饱一些,住得好一些。

    凌云亲自到各个俘虏大营转了一圈,安抚了一下俘虏。

    这些俘虏既然被抓住了,他们的心里算彻底塌实下来,总算不用再去征战了。而且凌云还给他们承诺,等战事结束,可以让他们返回故土,愿意当兵并且符合条件的可以当兵,如果不愿意,可以回家务农,可以从事别的营生。

    看管俘虏的军士原来就是汉中军,也算是比他们更早一些的俘虏。这些人现在如何待遇,益州军和荆州军的俘虏都看得清楚。他们对凌云的话自然丝毫不怀疑,更没有人想着要逃走,因为律令非常严格,逃跑者处死。

    安抚完俘虏之后,凌云回到南郑城中。

    南郑城现在已经从紧张的气氛中恢复,毕竟荆州和益州近三十万大军压境。凌云又把近十万大军派去了武都郡,南郑城中的兵马严重不足。

    但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随后一拨一拨的俘虏也被押解,南郑城的百姓总算安心了。

    伤兵在南郑城中受到很好的照顾,张鲁等归降的官员看到凌云打了如此的胜帐仅仅少量的伤亡,一个个心头唏嘘不已。

    他们的心里甚至暗暗庆幸,投降凌云真的是不的选择。

    至少凌云开始并未答应他做汉中太守,而事实上,凌云非常信任他,给了他一个很大的惊喜。

    在开始,张鲁还打算假意投降凌云,等凌云撤出汉中后再逐渐培植的势力,相机而动。

    现在的他彻底打消了这个想法,凌云是不可战胜的,即便现在让他拥有一州的兵力,他也绝对不是凌云的对手。

    甚至张鲁在现在就已经看到了刘表和刘璋的结局。

    大战后的第二天,凌云派人给蔡瑁、李严各送去一封书信。

    书信是让军士给射进营中的,凌云不确定蔡瑁和李严大败之后时候会恼羞成怒,杀掉信使。所以他只让人把书信射进营中,信使的生命也是生命啊。

    信是凌云亲笔所书,劝告蔡瑁即刻率兵返回荆州,并做好归降准备。凌云自言,迟早将会率军进入荆州之地,若那时两下开兵,凌云必不会象现在这样客气。

    给李严的信更是直言不讳,让他放弃用的抵抗,立即归降。

    蔡瑁和李严虽然被凌云打败,但他们并未觉得凌云可以长驱直入,轻易取得荆州和益州之地。

    投降的事,肯定没戏,这二人想都不用想。但他俩心中却各自揣测,是否在这里继续与凌云对战,毕竟凌云的大军先前带给他们震撼实在太大。

    因为有伤兵在,蔡瑁并未立即撤军,而是派人返回襄阳,禀报刘表。

    蔡瑁未动,李严自然也没有动,人家是来支援的,他没有先行撤兵的道理。

    凌云给的期限是三天,如果三天之内,二人没有答复,凌云将会大兵压境。其后果让二人去想。

    自从接到书信后,李严再次派人去武都郡见张任,请求大军支援。到现在为止,他还没得到张任已经归降凌云的消息。

    同时他又派人返回刘璋处求援。

    眼看着两天的一晃而过,军中的伤兵并未见起色,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第二天夜晚,蔡瑁将李严请到了大帐之中。

    这还是两人兵败之后的首次见面,因为彼此军中需要处理的事务太多了。

    “李将军,凌云的书信,你如何看?”蔡瑁问道。

    李严微微一笑,“不过是耸人听闻而已,若凌云真有如此实力,何必多此一举。我看他是虚张声势而已,前几日,他不过使用调虎离山之计,乱我军心。才让他有机可乘。凌云军中多是骑军,在平地作战自然占据优势。你我军中骑军虽不如凌云多,但我们占据地利。你我的大营相距不远,凌云未必能一起攻击,若其攻打一个,另一方前去支援。到那时凌云必受前后夹攻。此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树木业已处理,大营再不担心被凌云用火进攻。凌云的近十万大军在武都郡,张将军有兵马二十万,与黄太守兵和一处,绝对优势于凌云。凌云若想调动武都郡的兵马,则张将军必不会袖手旁观,在后掩杀,牵制徐晃所部。你我只须守住此处,任凌云的兵马如何进攻,我们制作木排防住凌云军中的箭弩,他必定难以取胜。依李某猜测,凌云必然是惧怕你我兵合一处,想用计yin你我退去,而后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他自以为聪明,没想到你我都是统帅大军之人,如何能瞒过你我的眼睛。”

    李严说得头头是道,只是他不得不这么说,张任的兵马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他心中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蔡瑁给留在这里,共同抵抗凌云。他则等待刘璋那边的消息,如果战,刘璋自然会给他派来援军。如果退,只要刘璋给他下令,他立刻带军撤退走人,绝不在此地多留一刻。

    而蔡瑁心中最大的顾忌也是刘表,二十万大军给带出来了,没出来几天,仗也不曾打过几次,就这么灰溜溜地,如何去见刘表。

    所以他想至少要打一个胜仗再做计较,对于张任大军的事,蔡瑁他们在武都郡。至于归降一事,凌云控制得太严密了,除武都境内的人,外地人都不知晓。

    而且虽然张任和黄权投降,各城池的旗号并未更换,依然用着益州军的大旗。徐晃严格限制了各城的百姓,短内不可随意出城。

    诺大的武都郡,难免有刘璋的耳目,徐晃不得不防。

    而做好这些安排之后,徐晃又接受了凌云新的命令,现在正在带军返回汉中途中。

    这些情况,蔡瑁更是一所知。

    二人谈论半天,彼此互相打气,蔡瑁终于打定主意,继续坚守待命。

    军中的粮草是二十万人的粮草,如今已去一半军士,剩下的人更有富裕,所以根本不用担心粮草不足。

    第三天平安事,到第四天,蔡瑁得到禀报,凌云大军前来进攻。

    蔡瑁立即派人给李严送信,让他掌握战机,互相配合,随时准备支援。

    而后,他亲自来到大营前,观察敌情。

    大营是建在两座山之间,以两侧三壁为屏障,外面是许多大树做成的防护架。一排排向前延伸,达五六十丈之远。

    防护架彼此紧密连接,削减了的树木如一根根大刺一般,尖口朝外。若敌军进攻,必然要先搬开防护架。否则硬闯的话,不是被弓箭所伤便是被木刺扎伤。

    平时蔡瑁大军行动时,都是挪开防护架,而后行动。

    没有任何军事行动时,防护架都是紧紧闭合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敌军偷袭。

    因为有了这个险要的地势,蔡瑁才对防守住大营房颇有信心。

    来到营寨大门后,蔡瑁举目观瞧,只见对方的大军约有一万多人,全部都是骑军。

    大军前面,有两员武将,正是于禁和高览。

    见到这二人,蔡瑁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先前之败全是这二人所赐。

    看见蔡瑁来到营前,于禁摆手中枪喊道,“蔡将军,可敢与我等一战。”

    蔡瑁撇了撇嘴,道,“单打独斗就免了,如果二位将军能进得营中,自然会有人招呼二位。”

    于禁摇了摇头,策马向后退了几步。

    这时高览却来到了于禁先前的位置,“蔡将军,莫不是怕了我等不成。堂堂的荆州主将,蔡大将军不过如此啊。”

    说完,高览哈哈大笑了起来。随着他的笑声,后边的军士也纷纷大笑。

    蔡瑁能统领大军,自然有些气度,他丝毫没把对方的嘲笑当回事,只是紧紧地盯着对方,脑中不停地思索着。

    看这架势,对方并未想攻营,如果要攻营,不能只带这么少的兵马。非常可能是对方的yin之计,以少数兵力来此诱敌,在半路上设有伏兵,想让我等放弃险要的大营,出营做战。

    蔡瑁心中很快就有了计较,他只是观察着于禁和高览的神情,并未做出任何反应。

    似乎高览也此举并不能让蔡瑁轻易就范,他喊完并未再多说,只是立在大军前,与于禁看着大营之中。

    虽然于禁与高览都是第一次来到蔡瑁的大营,但二人早从探马的口中了大营的详细情况。此地的确不易强攻,至少蔡瑁是这样认为的。

    两方的主将都不再,只是互相对峙着。

    蔡瑁没有任何反应,但他手下的大将黄祖却憋不住了,他走到蔡瑁身前施礼道,“蔡将军,末将愿请战,与于禁、高览一战。”

    前几日,因为撤军殿后的事被蔡瑁训斥了一顿,他心中非常不爽。论武艺,他心里非常自信。只是撤退的时候,对方都用弓箭远射,根本没有近身作战的机会。他徒有一身武艺,却也不敢在箭雨之中停留过久,不得已他才随着军士败退。今日于禁和高览前来挑战,他自然想能出去战胜二人,在蔡瑁面前挽回一些颜面。

    只是他自告奋勇之举却没有让蔡瑁有个好脸色。

    蔡瑁看了他一眼说道,“黄将军,难道你看不出这是敌军的伎俩?对方方强攻,只得诱我军出战,若出战,防护架必然打开,你觉得对方时候趁此机会冲进大营?”

    黄祖心中这个憋气,本来想脸,不料蔡瑁却一点面子都不给,当着这么多军士的面再次训斥。

    但他也没有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啊,黄祖再次施礼道,“末将受教了。”而后,强压心中怒气站过一旁。

    他这边刚刚从蔡瑁身边走开,从大营里面跑几名军士,其中有一名身穿益州军服。

    那名军士跑到蔡瑁身边,单膝跪倒,“蔡将军,我家李将军大营遭到围攻,李将军让小人前来报信,请蔡将军伸手支援。”

第一百九十一章 山谷设伏

    第一百九十一章 山谷设伏

    惊闻李严大营遭到围攻,蔡瑁似乎明白了。为于禁和高览只带了万余人前来挑战,原来原因在这儿呢?

    尽管蔡瑁意识到于禁和高览再次使用了声东击西之计,他还是非常谨慎地询问那名前来报信的军士,“李将军让你前来求援,可有何凭证?”

    那名军士从怀里掏出一支令箭,递了。蔡瑁仔细察看了一番,果然是李严的令箭。

    “围攻大营有多少兵马?主将是谁?”蔡瑁继续询问。

    “主将是满宠,大约有兵马六万。”军士回答道。

    蔡瑁点了点头,这个兵力和他所知的情况相差不大。李严总共带来了八万人,前几次征战中损失过半,眼下不足四万人。对方六万兵马前去攻打,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围攻。

    看了一眼兀自在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