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至曹操出兵冀州与袁绍兵合一处,凌云才止住大军。
郭太率部分人马返回并州,整顿大军,献出其所占城池,并州大部落入凌云掌握。
这段时间,袁绍一路兵败,一路狂抓壮丁,加上先前所征新军,又集合了四十万人马。只是这四十万兵马战斗力很低,较袁绍原先的兵马还多有不如。
曹操新近大败黄巾军,得降卒三十余万,因为考虑到粮草不足,他本打算选其精锐留下,其余全部派去垦田。但他没料到凌云如此厉害,居然在短短两个月间打得袁绍毫无还手之力。若冀州有失,则兖州将直接面临凌云的威胁。
军情紧急,曹操不敢怠慢,取消了削减黄巾降军的想法,亲率这三十万人,另加上二十万精兵,合计五十万人马进入冀州。
袁绍据巨鹿郡,曹操据安平郡与凌云遥遥对峙。
凌云收服白波军和黑山军后,兵马总数近七十万人。较之袁绍和曹操的援军只少二十万人,但凌云没有继续发动进攻。
近一个多月的连续进军,大军比较疲惫,况且新收的降军众多,战斗力同样不高。
还有许多郡县需要治理,如果这个工作做不好,后方无法稳定。
当然更重要的是,幽州境内,除辽东外,其余地方全被凌云占据。凌云作为一锡将军,在兵营购买的兵马只有一万人的权限,他想升级,便要拿下辽东。
凌云与袁绍一战,凌云以极其强势的姿态大败袁绍。
这个消息逐渐向四面八方扩散,震惊四方。
各地诸侯无不为凌云的崛起感到震动和不安,前几个月凌云只是在幽州折腾,短短几月间,他的手已经伸到了并州和冀州。
恰好在前一段时间,董卓的步将李傕、郭汜兵进长安,赶走吕布,杀死王允,挟持汉献帝,祸乱朝纲。
徐州牧陶谦联合了前杨州刺史周干、琅邪相阴德、东海相刘馗、彭城相汲廉、北海相孔融、沛相袁忠、泰山太守应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郑玄等人共朱儁为太师,移檄牧伯,同讨李傕等,奉迎天子,一时战端四起,天下大乱。
各路诸侯纷纷感到了严峻的危机。而各处战局,唯有冀州之战,震惊世人。人们开始从不同的地方把目光投到了凌云所在的冀州。
一时间,各诸侯无不准备兵马,充军备战,以求自保。
从这时起,凌云这个崛起的诸侯一飞冲天,名动天下。
曹操见凌云不再进攻,便守在安平郡操练兵马。他的军中多是黄巾军,号称三十万青州军,但战斗力不高,曹操不敢硬行进攻。
袁绍同样如此,亦在紧张操练之中。
凌云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休生养息的机会,一面大肆练兵,一面操持政务。
眨眼间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所收取的城池平稳过度,麾下大军的战斗力显着提高。
因为粮食的丰收,所辖各地百姓的生计有了着落,大大地减轻了凌云的压力。
前次赵云俘获的降将文丑和高览,经过一段时间的关押,也算看清了形势。当凌云再次提审之时,二人表示愿意归降。
至此凌云又收服了两员大将。
这段时间,凌云持续打出招揽人才的旗号,各地俊杰纷纷前来投效。
有原来刘虞属下的田畴,辽东名士管宁、邴原、王烈。
这些人,有的凌云知道,有的是通过查看个人生平资料知晓的。在三国时代都可谓是一代俊杰,凌云自然全都给予重用。
如今有了基础,凌云开始在领地内筹划大量开设学馆,兴办教育;开沟挖渠,兴修水利;在冶炼、纺织、畜牧等方面农工并重发展经济。
他要把自己的领地变成天下最富裕的地方,让这里的百姓过上最富足的生活。他要将自己的领地打造成一面旗帜,让天下人都向往这里,向往成为他治下的百姓。
只有实现了这个目标,那对以后统一天下,将有极大的助力。
两个月之后,凌云手书一封,派人送给辽东公孙度,让其归降。
公孙度称霸一方惯了,没理凌云这个茬,还将信使给斩了。
凌云得到这个消息,当时大怒,派太史慈为主将,高览为副将领兵二十万攻取辽东。
同时令赵云率军镇守河间郡,以防袁绍和曹操的大军来攻。
这一日,凌云正与赵云在大堂议事,刚刚得到消息,太史慈、高览率军占领辽东属国后,公孙度联合高句丽、夫余、鲜卑,共统兵六十万,反攻过来。
辽东距离辽西较远,凌云的兵马很难在短时间内给予增援。
太史慈的二十万兵马在之前的大战中损失三万,现在只余十七万。以十七万兵马对抗六十万大军,显然有些力不从心。
得知这一情况,赵云要请命,前往辽东支援。
考虑到对面的袁绍和曹操,凌云没有同意赵云的请求。
高句丽、夫余、鲜卑这三族能帮助公孙度是凌云事先没有考虑到的,眼下事情非常棘手。
好在凌云给太史慈的大军配备了大量的连弩,若只是防守应该问题不大。
经过商议,凌云决定让赵云继续驻守河间郡,他带着展熊出发赶往辽东。
一道道军令通过智能管理发送出去后,凌云率领两千护卫,星夜兼程。
十天后,他风尘仆仆抵达此行第一站——辽西郡令支县。一路上,他不断与辽东的太史慈联系,及时地得到了战争的最近进展情况。
这十天来,公孙度分兵两路进攻辽东属国的昌黎和宾徒县。
太史慈和高览分别领兵防守,杀敌十万余人,自身损失两万余人。
如今公孙度攻势凶猛,以五十万人攻打八万人,太史慈的压力很大。
凌云在令支县稍做停留,率领从各地调来的十万兵马,带着一万架巨弩救援太史慈。
公孙度竟敢不归降自己,还胆大包天杀了信使,凌云决心给他点颜色看看。
虽然他所带的兵马不多,但他有信心让公孙度尝到苦头。凌云不能从冀州多调兵马,担心袁绍和曹操趁机进攻,防守兵力不足。
如果那样的话,冀州将会出现比辽东更危急的局面。
一路上,凌云又多次收到战报,眼下太史慈和高览的境况更加艰难,两城处于死守状态。
凌云人在路上,可是他的心已经飞到刀光血影的战场上了。
第一百三十四章 突围
辽东属国,昌黎县。
县城三里外,一眼望去,全是密密麻麻的营寨。
营寨呈方形,将昌黎城团团围在当中。
营寨主将是公孙度手下大将柳毅,近一段时间,他率领三十万大军围攻昌黎城。损兵折将却未能攻克的昌黎城。
好在另一支围攻宾徒的三十万大军,也是毫无所获,也算是给柳毅了一个平衡和安慰吧
眼看着城中兵马不多,却是久攻不下,柳毅不免心中急噪。公孙度不断从辽东派人来催军,限定一月内务必收复辽东属国。
一个月收复辽东属国,而且是两支大军,总共六十万人马,面对的是凌云的二十万大军。若是以前,他必然信心满满地,可是现在,一个月的时间,对柳毅来说,还是少了些。
此时,柳毅正带着手下人马围在昌黎城外,日夜不停地加紧攻城。
天气进入冬季,北方的气温非常低。现在的昌黎城的的外墙上被守军一层层地泼上了清水。寒冷的天气中,水泼到墙上,很快结成了坚冰,而后一层层地水陆续泼下,冰越来越厚。
城中水井多,清水取之不尽,大量的水被泼到城外,不但城墙上挂着厚厚的冰层,就连城墙根附近的地面都结上了冰。
云梯搭在上面,异常光滑,军士也无法在带着坡度的冰面上站稳。
好在护城河上结了厚厚的冰,这道障碍无形中破解,军士可以持着盾牌直抵昌黎城下。
看着大队人马不断地沿着云梯爬了上去,而后又被守军狠狠地打了下去。
这段时间,柳毅发现了一个问题,守军让人恐惧的弓弩手逐渐从守城的主力成为辅助防守手段。而城中不断砸下的石头也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无数冰块,冰块虽然也能伤人,但其杀伤力比石块要很多。
种种现象表明,城中的资源日渐减少,守军的战斗力正在减弱,只要持续进攻,必能破城。
眼下他指挥着大军,正分别从四面攻城。
战鼓声咚咚响起,军士呐喊着冲向城墙,而后又被打了回来。
最近一段时间,柳毅为了减少兵力损失,没有让军士不顾性命地攻城。而是让军士尽可能地消耗守军的箭矢,他们抬着硕大的盾牌,掩护着军士,若守军发射弓弩,都会被盾牌挡住。
这样一来,攻城的损失大大地减少了,但效率却不可避免地有所降低。
即便这样,双方的战斗也激烈异常,惨叫声混合在咚咚的鼓声中,不时响起。
地面上不断有军士倒下,鲜血流出来不久就凝固在冰面上,场面极其惨烈。
城门上,太史慈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军士守城,虽然城中箭矢即将用尽,粮食所剩不多,军士有许多伤亡,可是他心中异常笃定。别看柳毅现在猖狂,用不了多久他就得哭。
又一轮攻击被打了回来,柳毅让军士全部撤出对方的攻击范围,就地休整。
令一批军士持着盾牌,将城中守军射出来的箭矢全部收了回来。普通的箭矢他的弓箭手能用,更多是连弩所发射出来的箭镞,他根本无法使用。即便如此,他也给收了回来,他不想城中的守军收回去再继续攻击他的兵马。
半个多时辰后,城下的人马收拾完毕,军士抬着大量的尸体就要返回营寨。
正在这时,忽然城门打开,一队骑军连弩手冲出城来,照着柳毅的大军一阵乱射。
柳毅的大军没有丝毫准备,顷刻之间,便有数百名军士倒地。
见此情景,柳毅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太史慈的守军一直龟缩在城中,从未主动出击过,为何今天有些反常。
他正在疑惑间,这队人马之后又涌出一队人马,两支人马加在一起有三千余人的样子。
手中的弓弩全都对着他的军士不停地发射,须臾之间,又有许多军士倒下。
柳毅刚要指挥军士反击,不料这些军士快速催动战马,向着刚才一阵乱射打开的缺口驰去。
三千余人,三千多弓弩,不停地发射,声势浩大。
好象突然这些弓弩手变得无比富有了一般,身上有取之不尽的箭矢一般,凌厉的攻势让缺口不断扩大。
柳毅的军士本来准备撤军回营,没有丝毫准备,骤然遭到攻击,立刻大乱。
柳毅的命令下达之后,他的军士大乱之中,根本来不及执行。守军的人马一路冲杀,又杀伤了大量的敌军。
柳毅见此情景,立即意识到对方是想突围求救。
他围困昌黎城这么久,岂能让一兵一卒逃出去。立刻他调动东门和西门部分人马,前来支援,他担心城中大军会在缺口扩大之后全部突围。
东城和西城的兵马刚一调动过来,冲出来的守军见敌军势大,纷纷退了回来,撤入城中。
柳毅总算长出了一口气,虽然他的兵马多,但并不集中,又是突然遭袭,差点被人家给突围出去。
他这边心情刚刚平稳,一匹快马从西面飞驰而来,“报将军,大事不好,敌军从南面突围。”
“多少人?”柳毅忙问。
“有一万多人,好象太史慈将军在里面,属下看到了他的大旗。大旗卷着,并没打开,但属下认得那面大旗,应该是太史慈。”军士继续说道。
“好狡猾的太史慈,居然用声东击西之计。”柳毅喃喃说道,“来人,给我追。”
说着话,他连点了几名部将,令他们领着十万人马,快速追赶,务必不得走脱一人。
此时的柳毅虽然相信了军士的禀报,却担心太史慈万一不在那支兵马中,而是在城中根本就没出来。十万大军追赶一万兵马,应该没有问题。
一声令下,十万大军飞驰而去,遥遥地追赶突围而出的人马。
那一万人马突围之后,并未做丝毫停留,照着西方快马加鞭一直飞驰下去。
十万兵马在后面紧紧追赶,双方的距离始终保持在四五百米左右的距离,既不能追近一些,也没有被对方落下。
一追一逃,转眼之间驰出数十里的距离,前方的兵马驰进一处山谷,向山谷里边逃窜进去。
一名将领见此情景,皱了一下眉头,对方为何进这里?
对方可以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绕过山谷,可是路程就远了,追兵可以取直线追击。另一个选择就是直接穿过山谷,但山谷路滑崎岖难行,会被追近一些。
那名将官只是一犹豫,便催军进入了山谷。。。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伏
前些日子落了一场大雪,世界改了颜色,都是白花花的一片。
山谷亦不能例外,从谷底到到山头,覆盖着的白雪,让景色边得亮白而纯净。这里看不到泥土,看不到昌黎城下的血腥,仿佛另一个世界一般,却是寒风中现出不同于别处的萧索和肃杀。
突围的守军消失在茫茫山谷之中,蜿蜒的山势远处隐隐传来沉闷的声音,那是万马奔腾,马蹄踏着积雪奋勇奔驰的声音。
大军过处,原本安静的积雪被翻腾起来,显得松松软软,飞舞的雪屑飘落在别处,美丽的景色突然发生了变化,犹若干净的画布掉满了面包屑。
追兵沿着伤疤似的痕迹一路向山谷中追去,轰鸣声传得远远的,将远处的声响完全覆盖过去。
这道山谷是两座大山的山根连接所在,大山在这里相连,却又没有完全接合,中间十数米宽的一片空地,或高或低,曲折在山体间次第延伸。
因为视线不好,追军只能沿着前面的痕迹一路追赶。
很快,十万兵马追进去十数里之遥,绕过一处山坳,已经遥遥看到前面逃军的影子。在白色的山谷中显得极为明显,先前卷着的大旗,已经打开,随着快马奔驰,大旗在猎猎的风中呼拉拉地飘荡。
那名将官高声呼喊着,催促大军加紧追赶,只是山谷还是显得比较狭窄,十万大军无法排开,只能像长蛇一样蜿蜒着不停深入追赶。
一追一逃之间,双方的距离终于拉近了一些。那名将官查看了一下周围的山势,他对这里有些印象,知道用不了多久,对方就能出了山谷。
开始的时候,他担心对方在山谷中设伏,毕竟这样的地形是有利于伏击的。后来见追了这么久也没什么动静,再一想,对方突围完全是狗急跳墙之举。大军围困昌黎城多日,城中根本与外界没有任何联系,也不可能和任何人设下埋伏。
这个顾虑打消之后,他心中再无顾忌,只一门心思追赶。对柳毅的命令,他不敢有丝毫怠慢,若使对方走脱一人,他都将面临军法的问责。
有追出了一段距离,前方已然看到山谷的出口,山谷外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庄稼早已收割完毕,大地上都是厚厚的积雪,原来凸不平的地方,都被雪覆盖住,如同镜面一般,只是偶尔山风吹过,会有一些浮雪随风而起处弥漫。
视线中,昌黎城中的突围大军出了山谷,却没有照直奔跑,向左方一拐,而是沿着山势,继续奔逃。
从那名将军的角度来看,前面的大军就如一条蛟龙般,在谷口尾巴一甩,然后身体越来越短,最后全部消失在山谷外。
“全神戒备,加紧追击,防备对方突然回头冲杀。”那名将官高呼一声,指挥大军快速追击。对方回头冲杀的可能性不是没有,所以必须得防备着。
当然,这样做是身为一名统兵将领应有的警觉,他必须这样提醒手下的兵士,实际上他心里并不认为对方有这个胆子,或者说对方有这个胆子,却未必有这个实力。
追军鱼贯涌出山谷后,突然停了下来,前方响起一阵紧急勒住战马时发出的嘶鸣声。后面紧急行进的骑军受突然停住大军的阻挡,来不及避让,双方马头追马尾拥挤在一起。后方不断涌过来的军士片刻间将谷口堵塞。
短暂的安静,前面的军马纷纷掉转马头,想往回撤,可是军士拥挤在一起,动作很不灵活,一时之间前面的大军乱了起来。
那名将官在后方看到前面的情景,忽然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若是只是前面的数千人,他们可能会因为对方的反击出现反应,绝不应该这么慌乱。毕竟追军有十万人,每个士兵都应该有底气才对。
将官迅速止住后军,催马向前面驰去,大军拥挤在一起,已经无法前进。
“怎么回事?”
那名将官朝前面喝问。
“将军,不清楚,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