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国医-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朱睢良的原话。

下午一点多,县委副书记时念波奉命提前赶来镇里,同时来的还有县委办的一些工作人员。时念波受县委书记朱睢良的委托,提前来镇里安排接待。

市委书记要来调研,对于民兴县来说这不是一件小事,必须要打起精神来搞好接待,否则,一旦在邓书记面前失了分,纵然是朱睢良也吃罪不起。

不多时,县公安局的局长老马也带着十几名干警驱车而至,兼之调动了鹏程镇派出所的全部干警,云集鹏程镇政府。市委书记在鹏程镇调研,相关的安全保卫工作更不能忽视。

第385章当场免职?!

鹏程镇政府会议室。

时念波站在主席台上,望着台下鹏程镇政府、县委办和县公安局的人员,挥了挥手沉声道:“同志们,咱们开一个碰头会。市委邓书记要来鹏程镇调研检查工作,这是对我们县里工作的高度认可。我受县委朱书记和县政府孟县长的委托,来镇里牵头跟大家一起做好这一次的接待保障工作。”

“时间紧急,我马上分一下工。鹏程镇要负责做好一切的接待后勤保障,比如会议室怎么布置、如何安排邓书记的调研参观路线、准备几套接待方案等等,都要有明确的安排,不能手忙脚乱。老费,你配合我抓好总协调,志远同志,你负责整个的接待工作,县委办的同志给你打下手当然,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马上要我汇报,我能做主的就做主,我做不了主的会向朱书记汇报,征求主要领导的意见。”

时念波是县里唯一一个知晓骆志远与市委书记邓宁临绝对心腹、市委副秘书长安知儒关系密切的县领导,这一次邓宁临突然要来鹏程镇,时念波心里有一种很强烈的预感,觉得此事与骆志远在此有关。

时念波受安知儒的请托,一向对骆志远态度不错,而今天的态度更是“亲切”和“客气”,他在时念波心目中的地位远远超过费建国。

费建国向县委书记朱睢良借力对骆志远进行打压,他看在眼里,却是保持着异样的沉默。在他看来,费建国就算是有朱睢良的支持,也难以对骆志远构成致命的威胁。道理很简单,骆志远既然能跟安知儒关系密切,就有可能跟市委邓书记有往来,甚至骆志远这个年轻人,根本就是邓书记器重、欣赏和安排的年轻干部。

费建国的脸色不太好看。

他是鹏程镇的党委书记,一把手,但时念波却将他挂在了一边,让骆志远负责本次整体接待工作,这显然有点“乱弹琴”和不按路数来了。可时念波是县委副书记,位高权重,哪怕是朱睢良也要留几分面子,何况是费建国了。他只能咬牙暗恨,却不敢表现出来。

骆志远点头应下,时念波跟他关系还不错,时念波有意给他面子,他也记在心上,这都是人情啊,欠下领导的人情,寻找机会是要偿还的。

下午两点半,县委书记朱睢良和县长孟可联袂来到鹏程镇。这两位县里的党政主官本想留在县里迎接邓宁临,看看邓书记是不是也在县城停留一会,但接到安知儒的电话通知说,邓书记直接去鹏程镇,不进县城了。

朱睢良和孟可赶紧赶往鹏程镇。

到了镇上,朱睢良、孟可在时念波等县镇干部的簇拥下,进了鹏程镇的会议室,见会议室里竟然连果盘、茶杯和招待烟都没有摆上,朱睢良不由皱眉沉声道,“骆志远,怎么连点水果和茶杯都没有准备?你们是怎么回事?市领导下来,连杯水也不让喝吗?”

孟可也不高兴地挥挥手:“桌签呢?领导来了,往哪里坐?嗯?”

时念波也是暗暗皱眉,他没料到骆志远连这点常识都没有,他没在意,刚才也没提前检查一遍。

骆志远压根就没准备会议室,因为他知道邓宁临根本就不会进镇政府的大院听什么工作汇报,而是直接要去已经破败的王家岔子起义纪念碑现场查看,他来主要是冲这个来的,其他都无关紧要。

骆志远早就跟安知儒通好了气,自然也就乐得不做无用功了。

见朱睢良和孟可发难,骆志远定了定神笑道:“朱书记,孟县长,果盘茶杯烟这些都有现成的,随时可以摆上,至于桌签,安秘书长在电话指示过,邓书记不喜排场,不摆桌签是最好了!”

骆志远只得把安知儒拿出来做挡箭牌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朱睢良一听此言,眸光中闪过一丝惊讶,孟可亦然。

听骆志远这口气,似乎跟安知儒有些熟悉的样子。

时念波赶紧在一旁圆场道:“朱书记,孟县长,是这样,安秘书长提前给镇里打过一次电话,说是邓书记这次轻车简从,不允许兴师动众,所以,镇里也就没有搞得太复杂,免得让邓书记不高兴。”

朱睢良哦了一声,挥挥手:“把你们拟定的参观考察路线方案拿来我看。”

骆志远赶紧递过一份方案去。

见骆志远安排的路线方案上,第一站就是“王家岔子起义纪念碑现场”,第二站是一家企业,第三站是鹏程中学,就大为恼火,啪地一声将方案扣在桌上,斥责道:“骆志远,你让邓书记第一站去看那块破烂纪念碑干什么?你们鹏程镇就没有其他可看的地方了?嗯?”

朱睢良当然很生气。因为他马上就意识到,骆志远这是故意跟自己唱反调了。

作为朱睢良来说,所谓王家岔子起义在历史上籍籍无名,县里市里往昔也都不是很重视,如今没有必要在这方面浪费无谓的财力和精力,可前面他都批示过“先搁一搁等待时机成熟时再重修起义纪念碑”了,骆志远还是揪住不放,这如何让他能不恼火。

费建国等人站在一旁,幸灾乐祸地撇着嘴。

这种路线的安排,相当于是当面给朱睢良和孟可一巴掌,这不是自找难看是什么?

骆志远抿住嘴唇刚要解释,却见孟可断然喝道:“好了,赶紧改掉,第一站让邓书记去学校,第二站参观两家有特色的企业,第三站回镇里来听取工作汇报。”

骆志远定了定神,陪着笑脸插话道:“朱书记,孟县长,安秘书长说这是邓书记亲自敲定的,王家岔子起义纪念碑是必去的地方。”

朱睢良更加勃然大怒,他认为骆志远这是故意借安知儒来压他,拉大旗作虎皮,简直是岂有此理!

他万万不相信,邓书记会对一块荒废多年的石碑感兴趣,而所谓的“王家岔子起义”在本市党史上的记载只有不起眼的一段话,建国后树立的这块纪念碑,还是因为当时的市委书记老家在鹏程镇(原王家岔子),某次回乡提起这茬,而市里的干部为了迎合主要领导,就报建了这块碑。

这小子真是“贼心不死”,竟然趁着市委书记来调研的机会,执迷不悟地要使手段达成自己的目的胆子之大,令人瞠目结舌。费建国在一旁固然幸灾乐祸,但也暗暗吃惊。

朱睢良冷哼一声,拂袖而出了会议室。

孟可望着骆志远冷冷道:“小骆同志,马上执行朱书记的指示!真是命令!再拒不执行,我可要当场免了你的职!”

当场免职?!

费建国等人听了,顿时心头一振,充满着期待。

骆志远身后的高欣庆神色不变,因为她心里知道骆志远早有对策,他这么做肯定有其相应的理由,不会幼稚到直接去捅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屁股。管大军则心里冷汗直流,心说骆镇长今天有点反常,你再有想法也不该当面跟两位主要领导拧着干啊。

黄坤和魏艳秋则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神,暗暗叹息,心说骆志远基本完了。这一次彻底得罪了朱睢良和孟可,将来能有好果子吃?完了,完了!

骆志远默然不语了,他挥挥手,示意身后的赵寒赶紧去改路线方案。

孟可又指了指费建国:“老费,你这个书记是怎么当的?嗯?你要负起责任来,赶紧按照朱书记的指示,该整改的马上整改!”

“好的,孟县长,我马上办。”费建国腰杆挺直,答应下来。

然后费建国马上向熊国庆招了招手,示意熊国庆着手去处理,然后他才陪着朱睢良和孟可去了接待室小坐片刻。

三点一刻。

朱睢良、孟可带着县里镇里的干部迎候在镇政府大院门口,还要求镇里的工作人员列队欢迎,门口也挂上了“欢迎市委领导来鹏程镇检查指导工作”的大红色横幅。熊国庆还让人从鹏程一村找来了锣鼓队,列在干部队伍后面,只待领导的车一到,就要敲锣打鼓表示欢迎。

而鹏程中学那边,在费建国的命令下,学校听课准备欢迎市领导,还安排学生在校门口手持鲜花列队欢迎。

对于费建国的安排,朱睢良和孟可比较满意。邓书记是市委主要领导,安北市的一把手,必须采取最高规格欢迎接待,怎么隆重都不为过。

骆志远默然与高欣庆并肩站在县领导的身后,望着眼前的一切,嘴角掠过一丝冷笑。

如果是旁的领导倒也罢了,但邓宁临的风格骆志远太熟悉,这种排场是邓宁临最厌恶的事情,不要说邓宁临根本没打算来镇政府听汇报,就算是临时改变主意来了,看到这种场面也会不满。

高欣庆侧首过来,压低声音道:“邓书记会来吗?”

骆志远淡淡一笑,小声回答:“不来。”

高欣庆哦了一声,俏脸上满是微笑。

第386章一败涂地

等了半个小时,但邓宁临的车队迟迟没有来。

朱睢良不住地看表,慢慢有些不耐烦了。他向身后的费建国挥挥手:“老费,你安排人去打个电话问问,看看邓书记出发了没有?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变化?”

费建国答应下来,立即让熊国庆去联系市委办。

不多时,熊国庆打电话回来,伏在费建国耳边道:“费书记,市委办的人说,邓书记出发一个多小时了。”

费建国愕然,从市里到鹏程镇也就是一个小时的车程,市委书记出行,有警车开道,想必速度会更快。怎么出发这么久了,还没有抵达呢?

费建国正在跟朱睢良汇报,突然县公安局的一辆警车从那头疾驰过来,县局局长老马没等车停稳就打开车门跳下来急急喊道:“朱书记,孟县长,邓书记已经到了,直接去了那边”

老马指了指“王家岔子起义纪念碑”所在的方向。

朱睢良和孟可脸色骤变,没有耽搁,立即带人步行往那边奔跑而去,连车都没有顾得上坐。其实只有几百米的距离,再坐车反而不如步行来的快。

一行数十人奔行向前,全部都是衣冠楚楚的政府领导,就算是奔跑,也是按照秩序和等级来的,谁在前谁在后,一目了然,这样的一幕也算是一种奇观了对于此刻镇里看热闹的老百姓来说。

王家岔子纪念碑在一片荒地里,杂草丛生,周遭空旷。

邓宁临一行只有数人,市委书记邓宁临,市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安知儒,市委办副主任兼研究室主任蔺光,市委党史办主任周全,市民政局局长董智男,再加上邓宁临的跟班大秘,两辆车。

朱睢良远远看到邓宁临在安知儒和蔺光周全几个县处级干部的簇拥下,正在俯身打量着起义纪念碑上渐趋模糊不清的字迹,心里不由猛然一个激灵。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朱睢良下意识地想起骆志远,猛然回头去找骆志远,却见骆志远远远落在人群后面,根本没有靠前来。

朱睢良定了定神,满脸堆笑地走了过去,恭谨地问候道:“邓书记!”

孟可紧随其后。

邓宁临起身来向朱睢良点点头,伸出手来任由朱睢良握着,又跟孟可握了握手,随即跟县里镇里的干部握手。骆志远没有凑上前来,却听邓宁临在人群中淡然道:“睢良同志,市里下放的骆志远同志是在鹏程镇任职吧?”

朱睢良的笑容顿时有些僵硬,他旋即掩饰了过去,笑着回答:“是啊,邓书记,志远同志是在这里干镇长,应该感谢市委领导,给我们安排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干部下来,很有能力,也很有思路,来镇里时间不长,就抓工作风生水起,群众威信很高。”

朱睢良昧心地称赞着骆志远,费建国听了心里跟吃了屎一般。对于他这个镇委书记,邓宁临连正眼都没看过,反倒是一个年轻的骆志远,竟然被他当场点名。

孟可也满脸笑容地附和着,回头来喊了一声:“鹏程镇的小骆同志来了没有?过来!”

骆志远好整以暇地分开人群走了进去,朱睢良眸光中闪过一丝惊疑,他笑着介绍道:“志远同志,市委邓书记点你的名了。”

骆志远满脸笑容流露出应有的分寸和恭谨神态:“邓书记好!”

邓宁临朗声一笑:“志远同志,怎么样?在基层工作还适应吗?把你从企业引进来,当初可是我亲自拍的板!”

“感谢邓书记关心,我在这里工作一切都好,我会努力勤奋工作,一定不辜负市委领导对我的期望。”骆志远说着冠冕堂皇的套话,这是场面话,不说不行。

邓宁临笑了笑,“好。”

邓宁临旋即又扭头望着面前的纪念碑,“王家岔子起义,是本市党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革命事件,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我最近重读安北党史,感触颇深啊。”

朱睢良和孟可脸色变得极为尴尬和难堪。

邓宁临的话,给予王家岔子起义相当高的评价,这种定性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推动安北市党史的细节修订,以及地方政府对于本次起义的重新审视评价。

而事实上,王家岔子起义是安北市自民国以来至今的唯一一次具有一定影响力历史事件,但因为种种特殊的历史政治因素,对其的评价并不是很高。

费建国等镇里干部也都目瞪口呆。

他们此刻才恍然大悟,闹了半天,市委邓书记大老远跑过来,就是为了看看这块碑,对王家岔子起义进行“新评价”啊难道费建国脸色变了,他扭头扫了骆志远一眼,心噗通一声沉了下去,他不是傻子,到了这时再猜不出这与骆志远有关,那真是要找块豆腐一头撞死算求。

“但是,纪念碑损毁严重,这是对历史和革命先烈的亵渎啊!”邓宁临脸色沉了下去,朱睢良和孟可心里惶恐,赶紧接口道:“邓书记,县里保护不周,应该承担责任!”

邓宁临摇摇头,“我来不是为了追究谁的责任,而是读了这一段党史后心有感触,过来实地看看知儒,回去之后你来牵头,党史办、研究室对王家岔子起义进行全方位的素材挖掘……至于这块纪念碑,董智男,民政局过后给市里打一个报告,拨专款重修纪念碑,甚至有必要的话,我看在这起义旧址上建一座小型纪念馆来作为红色教育的基地,都很不错。”

民政局局长董智男赶紧点头应是。

邓宁临轻描淡写几句话就把重修纪念碑和修建纪念馆的事定了下来。这就是权力无与伦比的辐射力了。

而在一旁,朱睢良和孟可的脸色都几乎要绿了。

他们先后作出批示,而正好与今天邓宁临的指示相悖。到了此刻,他们是后悔不迭,当初要是借着骆志远提出报告的机会提前下手,如今岂不是可以在邓书记面前邀功表现了。哪像此番,市委书记的指示贯彻落实下来,他们的所谓批示当然就废了,废了倒也没什么,可县里党政主要领导的颜面何存?

费建国心里乱糟糟地,以至于后面邓宁临说了什么,作了什么重要指示,他都一概没有听清楚。到此,他心里空落落地、想愤怒又愤怒不起来,反正他清楚,在这一轮的博弈中,他又败了,一败涂地。

种种迹象表明,市委主要领导跟骆志远是“一个节奏”,这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熊国庆更是心乱如麻,本来信心满满,瞬间化为泡影。

邓宁临缓步离开纪念碑,向前走去,朱睢良孟可和安知儒等人紧随。

邓宁临笑了笑,停步对一干市县官员道:“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烽火的翅膀》,作者是国家作协副主席、著名的历史学者和知名作家西夷先生,这本书很不错,取材于鹏程镇,背景就是王家岔子起义……我推荐给大家读一读,很有教育意义。”

“知儒啊,抽空去新华书店看看还有没有货了,买上几本,给常委班子的几个同志每人送一本。”邓宁临挥挥手,就此打住了他对“王家岔子起义”的相关表态。

邓宁临的话传进人群最后一排的高欣庆耳中,高欣庆脸上满是无尽的笑意,她暗暗望着骆志远,心说,看来连西夷来鹏程镇开作品研讨会的事,也寻求了邓书记的支持啊。

朱睢良与孟可对视一眼,各自吩咐随员记下书名,过后马上购买。

但镇里的这些干部都对这本书的名字不陌生,因为骆志远前前后后在会上已经说过很多次了。

市委书记和骆志远同时看过一本书,这当然没有什么直接的因果联系,但反过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无形的信号?

黄坤和魏艳秋心里暗道侥幸,幸亏他们没有公开与骆志远决裂投向骆志远,还保持着面子上的友好。要是再晚个三五天,他们或许就撑不住压力直接倒向了。

两人暗暗望向骆志远,见骆志远镇定从容地面带微笑陪在邓宁临的身侧,连安知儒都微微让出了这么个位置给他,心头越来越震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