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国医-第1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午,高欣庆按时将西夷一行贵宾接到了县里,入住在县宾馆。

晚上,县委书记朱睢良和县长孟可出面要设宴为西夷等人接风洗尘,被西夷婉言谢绝。

骆志远几个镇领导的办公室和党政办的大办公室灯火通明,一直到后半夜才渐次熄灭。和煦的春风漫卷全镇,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而喧嚣的镇政府大院终于进入了静寂状态。

第二天一大早,鹏程镇党委政府三十多名工作人员和从县委县府各机关部门抽调来的人都按部就班进入到临战状态,从县城通往鹏程镇的公路上,每隔一段就有一个交警在疏导交通,而镇里,市局和县局的保卫小组早已到位。

王家岔子起义纪念碑现场布置整齐,左侧是临时的停车场,而右侧才是活动主会场。

由市政府新修的纪念碑主体用白色花岗岩石砌成,下部是底座,上部是三五个革命战士挥舞手臂和枪支的雕塑造型,碑整体高11。7米。

碑的正面是市委书记邓宁临亲自题写的“王家岔子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13个镏金大字,碑文镌刻在黑色大理石上,由西夷操刀主笔。碑文高度赞扬了王家岔子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和英雄业绩,以西夷的才情和笔力,碑文自然是极尽华美。

纪念碑上覆盖着红色的绸缎,而碑前则是一趟长约数十米的红色地毯。这是昨天下午纪宁和夏翔提出来的建议。

夏翔和纪宁早已带着市里县里的领导到场,只在等待着西夷一行人赶来。

数十名工作人员和公安便衣侍立在周遭,随时接受活动指挥部的现场指令。夏翔抬腕看了看表,见已经是上午9点,距离揭幕仪式只有不到半个小时,就有些焦急地向外扫描,试图找骆志远,但他没有发现骆志远,就向薛仁礼招了招手。

薛仁礼一溜烟小跑过来:“夏书记!”

“嘉宾几点赶过来?催一催没有?”夏翔道。

薛仁礼满脸堆笑:“夏书记,刘主席一行已经出发了,十分钟之内赶到没有问题。”

夏翔长出了一口气,点了点头,突然又道:“鹏程镇的小骆同志呢?”

薛仁礼一怔,应道:“夏书记,骆镇长在外围招呼着,那边也需要有人盯着。”

夏翔哦了一声,转过身去。

这个时候,骆志远就在现场的最外端,指挥着赵寒等人引导进入的车辆,同时安排工作人员给来宾发放资料和西夷的革命题材小说《烽火的翅膀》。

9点10分,骆志远得到消息,西夷一行已经到了镇政府东头,正在换乘一辆商务车往活动现场赶。就在这个时候,一辆黑色的官车风驰电掣地从公路那头行驶过来,赵寒刚要上前拦阻,却被骆志远一把给拽住了。

骆志远一眼就认出来,这是市委书记邓宁临的车,看车牌号就明白了。

邓宁临的车直接驶入现场,夏翔和纪宁看见吃了一惊,竟然是邓书记亲至!

邓宁临的车停下,夏翔和纪宁带着市县一干官员迎了过去,邓宁临出人意料地来了一个突然袭击。

安知儒首先下车,替邓宁临打开了车门。

随后,邓宁临才缓缓下了车。

夏翔和纪宁笑着走过来,“邓书记,亲自来了。”

邓宁临笑着跟夏翔和纪宁握着手,也没有理会朱睢良和孟可等民兴县的官员,“老夏,老纪,咱们的贵客来了没有?”

夏翔笑:“已经到了,马上就到!”

邓宁临点点头:“嗯,好。我正好有个事下来,路过民兴县,知道有这么个活动,就临时转了个弯,过来看看!”

邓宁临不过是随意的一句托辞,谁能相信他是半路绕了一个弯过来?肯定是专程过来出席活动,只不过提前没有给下面打招呼而已。

不多时,西夷一行人乘坐的商务车到了。

高欣庆抢先下车,打开了车门。西夷打头,几个文化名人依次下车。省里的两位领导,文联的主席焦东一、省作协主席顾志兰,也同车抵达。

邓宁临脸上满是笑容,率十多位市县领导迎了上去。

薛仁礼赶紧替西夷等人介绍:“刘主席,这位就是我们安北市的市委书记邓宁临同志,这位是市委副书记夏翔同志,这位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纪宁同志……”

西夷没料到邓宁临竟然亲自露面了,有些意外。

邓宁临哈哈笑着握住西夷的手:“欢迎刘主席和诸位专家教授,也欢迎省里的焦主席和顾主席,欢迎欢迎啊!”

“邓书记太客气了,你工作这么忙,还抽出时间过来,真是不好意思。”西夷客气了两句。

邓宁临跟焦东一和顾志兰是省里的老熟人,自然不陌生,不过这种场合不适合多聊,只简单一寒暄就过去了。

因为邓宁临突然到来,揭幕仪式的安排自然做了微调,将揭幕的领导和嘉宾换成了邓宁临与西夷,而代表市里致辞的也从市委副书记夏翔换成了邓宁临本人。

邓宁临专门提出要致辞,这与他一贯低调的作风不符。夏翔和纪宁满腹狐疑,却都隐藏了下去。

主持活动的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纪宁。

纪宁面带微笑面向现场黑压压的一大群来宾和工作人员以及镇里凑过来看热闹的群众通过话筒朗声道:“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王家岔子起义纪念碑重修揭幕仪式的各位嘉宾和领导同志。”

“著名作家、党史学者、国家作协副主席西夷先生。”

“国家话剧院一级编剧、著名剧作家雷鸣先生。”

“京大中文系教授、著名文化学者孟颖女士。”

“国内著名电影导演、剧作家张晓宁先生。著名评论家白鹤先生,著名话剧演员彭超先生。”

“省文联主席焦东一同志,省作协主席顾志兰女士。”

“市委书记邓宁临同志,市委副书记夏翔同志……此外,还有市县有关领导和各界群众出席今天的活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

雷鸣般的掌声中,西夷等人依次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列队站成一排。处在中央位置的是西夷和邓宁临。其他人分列两侧。

第403章揭幕

纪宁介绍完来宾,朗声道:“下面,欢迎安北市委书记邓宁临同志致欢迎辞!”

掌声雷动。

市委邓书记不仅突然出席本次活动,还要亲自致辞,这直接将本次活动的规格提升到了最高等次,同时也将活动推向了一个最。

骆志远在台下也有些意外。

高欣庆站在他身侧压低声音笑道:“志远,邓书记竟然要亲自致辞,你的面子不小哟。”

骆志远苦笑:“欣庆同志,这跟我有啥关系?领导不是给我面子,而是”

骆志远旋即闭口不言。

高欣庆明白他的意思,两人交换了一个会心的眼神,不再继续这个敏感的话题。

邓宁临面带微笑,从容走向发言台。

他站在那里环视众人,笑了笑,开始了他长达5分钟的讲话。他的声音平和而有力,没有用讲话稿,完全是脱稿临场发挥,从这个角度上看,这次致辞又显然是他临时做的决定。

“尊敬的刘主席,尊敬的省文联焦主席、省作协顾主席,尊敬的各位文化界的专家、学者,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安北市委市政府、安北市220万人民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邓宁临说到此处,谦逊有礼地回身向西夷等人战列的位置鞠躬致意,而伴随着他的动作,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夏翔、纪宁站在嘉宾队列中微感诧异,因为今天邓宁临表现得如此谦卑有礼,与他一贯的风格截然不同,他来安北任职这么久,还是头一次在市县干部面前展现出如此具有亲和力的一面。

民兴县的朱睢良和孟可等官员则大跌眼镜,朱睢良与孟可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眸中读到了一丝震惊,两人这种层次的区县党政主官,政治嗅觉特别灵敏,从邓宁临一反常态的姿态和表现中察觉到了某种异样,心头都浮起凝重。

至于黄坤这些乡镇干部以及县里过来的科级干部们,本就不熟悉邓宁临的风格,还以为邓书记本就是这个样子的,倒是没有多想。

骆志远嘴角浮起一抹古怪的笑容,暗暗摇头,他这才明白,邓宁临对此事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比他想象中的更重视。

邓宁临顿了顿,声音变得凝重而严肃:“1937年6月,侵华日军入侵北方省,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北方省形势紧张,北方省委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北方各地发动武装起义。会上安排以平和以北为中心,在王家岔子一带发动起义,成立北方抗日救。”

“王家岔子就是现今的民兴县鹏程镇,就是我们今天脚下的这片土地。这是一片革命的沃土。”

“随后,北方省委陆续派出员古溪,红军干部姜大成等人以秘密身份到民兴县开展工作,积极争取本地进步人士,组织抗日力量,准备武装起义。1937年12月,日军渡过黄河向南推进,日军飞机突然轰炸了民兴县城,群情激愤,起义时机已经成熟。古溪、姜大成立即召集党小组会议,决定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1938年4月4日晚,古溪、姜大成带领60多名进步青年在王家岔子与先期到达的原国民党军队进步军官赵和等人会和,一百多名学生和青年农民发动武装起义,打响了安北地区抗日保家卫国第一枪!”

“由此,北方抗日救成立,古溪任军长,姜大成任党代表兼副军长。一个月内,救进行了大大小小十几次战斗,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尤其是在民兴县城伏击战中,全歼日军28名,其中一名联队长,一名高级参谋,并烧毁日军车辆弹药一宗,给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当头一棒,大长了我抗日军民的志气。”

“抗日救的成立,象一盏明灯,照亮了受尽煎熬凌辱的北方人民的心,又象一声春雷,传遍了北方大地,红旗一举,四方响应,短短半年间,北方大地迅速燃起了抗日烽火。”

“王家岔子起义是北方省最早的抗日武装起义之一,在地方党史上和抗日战争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今年是王家岔子起义55周年,我们重聚在此,纪念和缅怀革命先烈,意义重大。”

“我建议,集体默哀三分钟,向参加王家岔子起义、为抗击日寇侵略者而抛头颅洒热血牺牲在这片热土的革命先烈致敬!”邓宁临的声音充满了感情,或许是因为太投入,他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邓宁临当先向纪念碑鞠躬垂下头去,在场领导或者嘉宾以及普通的工作人员,围观群众,纷纷垂首默哀。

骆志远垂首默哀,心里吃惊不小。邓宁临对于王家岔子起义这段历史的熟悉和认知,比他还要深,看来,最近这段时间,邓宁临没少下功夫。而他的态度则直接影响全市,想必由此王家岔子起义会重新得到官方的高度积极评价。

对于这段几近被淹没的历史和牺牲在这里的革命先辈,算是一种告慰了。

默哀完毕,邓宁临神色肃然地退了下去。纪宁继续主持,当众宣布,安北市委市政府今年将组织举办一系列的起义纪念活动,还要在原址上修建起义纪念馆,在全市掀起学习王家岔子起义革命精神的新云云,同时宣布由市委书记邓宁临和西夷共同为“王家岔子起义纪念碑”揭幕。

邓宁临和西夷一起走到前面,各自站在一边,伸手拽住了覆盖在纪念碑上的红绸。省市媒体记者众多镜头对准了两人和纪念碑,随着两人揭幕,闪光灯噼里啪啦响成一片,邓宁临和西夷的姿势定格,面对镜头都是一幅严肃严谨的表情。

本来薛仁礼安排的是揭幕同时放鞭炮,但邓宁临来了之后当场拍板否了这项。

西夷本没想这次揭幕仪式搞得这般凝重,更没想到,安北市的市委书记会亲自出面为王家岔子起义正名。他是国内研究王家岔子起义历史脉络的少数人之一,他的新作《烽火的翅膀》又是以此为背景,对于王家岔子起义当然是怀有一份很特殊的感情,安北市官方如此重视,他心里也很满意。

揭幕仪式之后,邓宁临亲自陪同西夷等人参观了鹏程镇几家乡镇企业,与西夷略加寒暄后就悄然离开,没有留在镇里就餐。

西夷等贵宾包括省市县诸多官员50余人留在镇政府食堂就餐,而剩下的人员和媒体记者也差不多有四五十人,去了潜水电泵厂的职工食堂就餐。

夏翔和纪宁陪同西夷六人走进食堂,西夷见食堂内开了六桌席,桌面上早已摆上了热腾腾的非常实惠的农家饭菜比如大盆清炖羊肉,牛肉炖土豆,凉拌野菜,山鸡蛋,新鲜的小米粥,棒子面饼等等,眼前一亮,哈哈大笑道:“夏书记,纪部长,如此丰盛,让我们受宠若惊啊!”

夏翔微微一笑:“刘主席,各位,镇里的接待条件有限,只能做些家常便饭招待大家,有怠慢之处,还请刘主席和各位见谅啊!不过,饭菜虽然简陋,但都是本地农民种养的土特产,保证新鲜!不敢说让大家吃好,但一定会让大家吃饱!”

西夷笑了笑,“这就很好了,已经给镇里添了不少麻烦,非常感谢。”

其实西夷这些人什么山珍海味没有吃过,反倒是这种农家饭感觉新鲜,更让他们增加了不少食欲。这大概与他们上午参观和出席揭幕仪式,体力消耗较大也有关系。

西夷这一桌,是一张大桌,可以容纳10个人。

按照安排,西夷六人加上夏翔和纪宁两位市委领导,还有省文联的焦东一、省作协的顾志兰两位上级领导,正好十位。

但西夷环视食堂大厅,寻找着骆志远的踪迹。整整一个上午,他都没有发现骆志远的身影,感觉很奇怪。

他的目光落在食堂门口左侧,骆志远正与高欣庆等镇里干部安排人员就餐入席,就招手高喊道:“志远,志远同志,过来坐嘛。”

西夷这一声招呼,让很多人都将目光投射在了骆志远身上。尤其是另一侧还没有入座的民兴县委书记朱睢良和县长孟可等人。

骆志远迟疑了一下,在今天的场合中,他有意躲在幕后不肯走向前台,一方面是保持低调不出风头,另一方面也是韬光隐晦避免引起市县官员的猜忌。

可西夷哪里想这么多,看到他就招呼起来。

夏翔见西夷招呼,也就起身来招了招手,示意骆志远过来。

骆志远无奈,只得硬着头皮走了过去。

他身后的高欣庆柳眉儿一挑,赶紧向一旁的党政办主任赵寒摆了摆手,压低声音道:“老赵,你跟过去,长好眼色,看骆镇长的眼色行事!”

赵寒点点头:“嗯,我明白,高镇长,你放心就是。”

赵寒扯了扯副主任王倩的胳膊,两人匆忙追着骆志远的身影走了上去。

第404章分寸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鹏程镇的小骆镇长,算是今天的地主。”夏翔呵呵笑着给其他人介绍着,纪宁也笑着点头,“来,志远同志,一起坐。”

国家话剧院一级编剧、著名剧作家雷鸣笑了起来,他竟然起身主动跟骆志远握手:“小骆同志,久仰大名了。我跟于大姐是朋友。”

骆志远一怔,旋即明白雷鸣说的是谢婉婷的母亲于春颖。他赶紧笑道:“雷老师,您太客气了,您才是真正大名鼎鼎,我看过您不少影视作品。”

雷鸣是在场这些文化名人中除西夷之外唯一一个知道骆志远背景的人,骆志远是骆家的第三代又是谢家的孙女婿,于春颖和谢国庆的女婿,身份堪称显赫,尽管他目前只是一个小镇长,可雷鸣却丝毫不敢怠慢。

雷鸣哈哈大笑,“小骆同志,改天去我那里坐坐,我送你两本书。”

“谢谢。”骆志远赶紧道谢。

雷鸣是一个比较清高的人,性子冷淡不苟言笑,跟夏翔等市领导和焦东一、顾志兰等省文联作协领导的态度也是淡淡地,但大庭广众之下,他突然对骆志远如此殷切,怎么都让人看得错愕。

夏翔暗暗皱了皱眉。纪宁则目光深沉地扫了骆志远一眼,但当他的目光转回到雷鸣身上时,又变得温和平静如常。

西夷又介绍着骆志远跟其他人认识,骆志远一一笑着跟他们握手寒暄,夏翔微微有些不耐烦,就淡淡笑道:“好了,小骆,坐下谈,一起吃。”

两位市领导是冲着西夷的面子,完全是一种客套。因为他们知道,西夷一行人是骆志远牵线搭桥引来的,让骆志远与他们同桌进餐,也勉强能说得过去。

但骆志远心里却很清楚,自己无论如何是不能就坐的。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乡镇干部,怎么能跟一群厅级干部平起平坐呢?西夷这些人是无所谓,甚至焦东一和顾志兰都可以不考虑,但夏翔和纪宁两人在,他不能不知分寸。

这个时候,西夷已经吩咐边上的工作人员搬了一把椅子过来。

骆志远陪着笑脸婉拒道:“夏书记,纪部长,刘主席,各位领导,今天你们远来是客,是贵客,我的主要工作是给你们服务,你们吃,有什么需要,立即招呼我!”

骆志远一边说着,一边向赵寒使了一个眼色。

赵寒赶紧匆忙过去又添了一把椅子,骆志远不待西夷继续邀请,就主动凑近夏翔的耳边笑着小声建议道:“夏书记,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