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嫁-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老鸨说韩素馨杀人,可有认证,物证?尸体在何处?”包大人又问道。

    老鸨脸色更僵了,人证被杀了,尸体?都被抬走了,我去哪里找啊。她差点就哭了,喊道:“尸体被韩素馨的人抬走了,老奴就是人证,亲眼所见,大人,老奴绝无虚言啊。”

第一百六十七章 断案(下)

    韩素馨反击,包大人反问,让老鸨无言以对,所有的证据都是一张嘴,毫无证据可言。二夫人刘氏阴郁着脸,本想着一来就能踩倒韩素馨,没想到居然是这副境地。她对老鸨真是怒其不争,想打的心思都有了。

    齐云儿死死咬着嘴唇,都不知道说什么好。韩素馨这个贱婢,居然有如此大的能耐,一定是沈星暗地里帮的忙,否则也不会做的如此滴水不漏。

    “你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包大人看向老鸨。

    老鸨心头焦躁,忽地说道:“大人,奴家还有一个证明。”

    “什么证明?”包大人问道。韩素馨也看向老鸨,心中思索,似乎没什么遗漏了。

    “她拿走了奴家的两根金条,上面刻了奴家的名字,只要搜一搜她的住处,就能见分晓。”老鸨忽然想起这个关键来。平日里,她所得的财宝,都尽量的在上面做上印记,以防自己人偷窃,没想到今日倒是用上了,如此便能起死回生。

    她顿时兴奋了。

    韩素馨黯然不语,心却惊得狂跳,她也没想到老鸨还有这么一手。那两根金条让娘收了起来,准备等流云好转之后给她。没想到居然成了老鸨反胜的关键。

    刘氏和齐云儿顿时眼睛一亮,看向韩素馨。韩素馨目光平静,说道:“大人,绝无此事。”她不得不硬着头皮否认,希望娘放到一个找不到的地方。

    “韩素馨,这次我看你还能赖掉,哼哼。”齐云儿冷哼道,脸上浮现兴奋的笑容。

    “既然如此……”包大人沉吟的看向韩素馨,最后说道:“就去你家搜搜。”

    韩素馨眼皮子跳个不停,如果去搜,就真的麻烦了。若搜不出来,万事都好说,可一旦搜出来,方才所说的罪名恐怕都要自己担上了。

    就在此时,一个汉子走了进来,站在门口对着老鸨挤眼色。老鸨一看那人,神色一定,对包大人说道:“包大人,我的楼里恐怕有事,能否让我见见我的管事。”

    包大人也看向那汉子,说道:“不得离开。”

    老鸨点了点头,急忙走了过去,那汉子在她耳旁低声说着。老鸨的脸色顿时一震,神色一颤,脸色发白。那汉子又急匆匆的离去。

    韩素馨看着老鸨的脸色极其难看,难道悦林楼发生了什么事儿?

    “大……大人。”老鸨青着脸说道:“奴家不告了,是奴家看错了,奴家的金条还子屋子里,是奴家差了眼,没找到。”

    韩素馨诧异,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还有人帮我不成?

    老鸨忽然之间要撤状子,让刘氏和齐云儿措手不及,二人还等着去查韩素馨,将她关进牢里。这老鸨到底怎么回事?

    “啪……”惊堂木一拍,包大人厉声说道:“这衙堂是你说来就来,说撤就撤的么?莫非戏弄本官不成?”

    老鸨噗通跪在地上,倒头就拜:“青天大老爷,是奴家错了,请老爷开恩啊。”

    包大人冷哼一声,说道:“依律例,上堂撤诉着,仗五十。”

    老鸨惊得浑身冒汗,仗五十岂不是要命了?她立即哭喊求饶,包大人却不放过,喝道:“大宋律例岂是说改就改的?拉下去。”

    刘氏和齐云儿看到事情翻转,不但没对付得了韩素馨,反而让老鸨遭了秧。这老鸨到底听到了什么,害怕成这样子,要立即销案?

    “大人,民女有话说。”韩素馨站了出来。

    “快快说来。”

    韩素馨看了一眼刘氏和齐云儿,然后说道:“包大人,民女冤枉啊,民女先被老鸨诬陷,后又有刘氏和齐云儿做伪证,求大人为民女做主。”说着,韩素馨就跪了下去。

    “你胡说,我们说的都是实情!”齐云儿立即跳起来喊道。

    “肃静!”包大人喝道,然后看向刘氏和齐云儿,说道:“本案证据不足,本该结案。奈何被告当堂状告你们诬陷之罪,你们可拿出证据洗清罪名。”

    “这……”刘氏和齐云儿均傻了眼,找证据证明自己没有做伪证?流云的卖身契都被韩素馨撕了,哪有什么证据?

    刘氏这才明白,为什么今日右眼一直跳个不停,原来根儿在这里。

    “韩素馨,就是你做的,你敢做不敢承认?”齐云儿吼道,她有点怕了,被定个做伪证的罪名,可要打板子的。

    韩素馨眉眼微微一抬,冷笑道:“我什么也没做,你还要给我栽赃么?”

    齐云儿气结,脸色发青,哆嗦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刘氏站起身来,对包大人说道:“大人,既然此间案子已经完结,妾身告退。”这是要一走了之啊。齐云儿立即跟上。

    “大胆,公堂之上藐视本官,来人啊,将这两个大胆狂徒给本官拿下。”

    “你敢!”

    刘氏瞪起秀目,没想到这个包黑子居然来真的。谁不知道她是相爷的亲妹妹,身份无比尊贵,竟然要动刑?

    衙役们也吓得噤若寒蝉,不敢动弹,面面相觑。谁敢动这位夫人啊,那不是找死么?包大人才来金康,想用用杀威棒,可他们久居金康,对各个世家多少还有些了解,哪里敢动真的。

    包大人忽地站了起来,双手奉拳,朝天一拜,双眼圆睁,喝道:“天子犯法,与民同罪,你们二人既然犯了错,还当我包拯真的不敢动手么?来人啊,将这两个不知进退的女子各打二十大板。”

    虽然这样说,但那些差役却没一个敢动的。包大人脸色一沉,又说道:“身为差役,为圣上执法,莫非你们将圣上都不看在眼里?若不动手,明日禀明上官,将一律发配充军。”

    这一句话之后,那些衙役们就坐不住了。他们不想得罪二夫人,可也不敢得罪郡守啊。发配充军,那是吃一辈子苦头,连带着家里老老少少都跟着遭殃。

    衙役们立即冲上去,将二夫人和刘晴芝按倒。

    “包黑子,你大胆,若被我哥哥知晓,你这乌纱帽定然保不住。”刘氏急红了眼,立即喊道。

    “公堂之上,竟然以权势要挟,罪加一等,再加十大板。”包大人立即喝道。

    刘氏脸色铁青,想不到这包黑子真如传言那般无情,连自己的哥哥都不怕。

    “二夫人,救救我。”齐云儿急了,冲着二夫人喊叫。她也想用自己的父亲名头来吓唬包拯。可父亲毕竟只是四品官员,而这位包大人可是从三品,根本就不惧自己的父亲。何况,连二夫人抬出相爷都无济于事,她父亲就更镇不住了。

    刘氏被压在地上,整个人差点晕过去。在沈家这么多年,什么时候挨过皮肉之苦了?什么时候别人不是昂着头看自己,提起自己的哥哥无不恭恭敬敬的。

    “打!”

    韩素馨看到二夫人和刘晴芝被压住,两个各持一根木槊,打在二人屁股上。二人各自大叫一声,齐云儿立即就挺不住了,哭喊道:“包大人饶命,民女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只有二夫人咬着牙关,一双秀眼阴狠的看向包大人和韩素馨。

    仗刑还在继续,即使齐云儿求饶,依然没有逃过。直到二十大仗之后,齐云儿已经昏迷了过去。她的屁股上血迹斑斑,仿佛皮开肉绽了一般。二夫人也已经快晕过去,在临晕的时候,气若游丝的说道:“你们……给我……等……着!”

    韩素馨知道,今日开始,她与二夫人势同水火,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了。她没有丝毫害怕,沈家总要换个人的,刘氏若不是如此嚣张跋扈,她和沈星安安静静的过自己的小日子,也无不可。可这些人三番两次的找自己的麻烦,道她韩素馨是吃素的不成?

    “多谢大人为民女主持公道。”韩素馨立即拜谢。看到二夫人和齐云儿还躺在地上,竟然没有人来扶。她转眼看去,二人带来的人都不知道哪里去了。

    “本官一世清名,毁于今日。”包大人忽然说道,看了韩素馨一眼,然后摇头,转身而去。

    韩素馨一愣,然后对着包大人深深一拜,她心生内疚,但这也是迫不得已啊。

    从府衙出来,奉香早就等在外面,激动的喊道:“小姐,小姐,您没事就好。”

    韩素馨微微一笑,抬头看着天空,这金康的天空好像不一样了。

    与奉香一起离开时,她看到一伙人从东头匆匆赶来,想必时沈家和齐家的人来了。她与奉香选了一条不同的路避开,然后直接回到自家。

    “娘,我想,沈家和齐家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韩素馨低声说道。

    赵氏听了整个过程,心中也是震动,继而说道:“我倒要看看她们能拿咱们母女怎样?”

    韩素馨点了点头,她也不怕,刘氏一家人敢来,就让他们灰头土脸的回去。正巧自己还找不到回去的机会。至于齐家,大夫人应该能帮自己。

    看看时辰,已经过了中午,匆匆吃了点之后,韩素馨戴了斗笠,带着奉香向酒楼走去。

    进入酒楼,按照约定的房间,韩素馨进入就看到婆婆黄氏笑盈盈的看着自己。韩素馨心忽然一暖。虽然这个婆婆有时候并不能维护到她,但对自己的好却是真心的。

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个措手不及

    看着眼前的婆婆黄氏,一脸憔悴,虽然带着笑意,终觉得那眼神中充满了苍凉之意。几个月不见,黄氏的额头上竟然生出了白发。韩素馨快步走上去,轻轻的抱了抱。

    她对黄氏多少有点怨念,当初金康一闹,黄氏没有为她挺身做主,虽然后来极力的修补关系,表现出了诚意,可总觉得欠点什么。

    但此时,看到黄氏额头上的白发,她顿觉得黄氏为人母亲,确实过得不容易。最重要的是:她是沈星的母亲。以后即使黄氏做错了什么,她都会最大限度的容忍,甚至维护。这就是爱屋及乌吧。

    当然,前提是沈星一直爱着自己。

    “娘……”轻声唤了一声,韩素馨拉着黄氏坐下。

    黄氏就这么看着韩素馨,脸上露出微笑,然后伸出手,抹在她的脸上,问道:“疼么?”

    韩素馨笑笑,摇摇头:“不疼,就快好了。”

    黄氏张了张嘴,最后还是问了出来:“你受了这么多苦,怨恨我么?”

    韩素馨叹息一声,然后说道:“娘,媳妇不曾怨恨过您,再者我离家出走,是我不懂事,与娘无关,只要娘不怪罪媳妇就好了。”

    黄氏淡淡一笑,逗了一下她的鼻子,说道:“你这孩子,就是会说话。星儿我也好久没见了,他如今可好?”

    韩素馨温暖的一笑,红着脸说道:“我也不知道呢,他去北方了,具体怎样情形我也不知晓。不过前些日子来了信,让我莫要担心他。娘,他也让我问候你呢。”

    轻轻摇了摇头,黄氏笑道:“这就是胡话了,星儿的性子我知晓,他是不会问我的。这些年来,我亏欠他太多,他虽然表面上对我尊敬,也只不过看在血缘亲情上面。从内心来说,我还不如老祖母呢。”

    被婆婆戳破了谎话,韩素馨尴尬的笑笑,然后说道:“其实啊娘,我看他也不见得多怨恨您。只是过不去槛罢了。娘,您能给我说说,他到底为什么怨恨您么?”

    虽然黄氏之前也说过一些沈星的事情,但说的并不仔细,而且中间还有一些隐秘。那时候,她心思都用在小星身上,对沈星并不是太上心,所以并未仔细问。如今,证明了小星就是沈星,她迫切的想知道沈星的一切过往。

    黄氏支着下巴,神色有些暗淡,声音低沉,仿佛再回忆过去。

    “那个时候……”

    随着黄氏的叙说,沈星的过往才一一展现在韩素馨的面前。

    沈家是金康的世家之一,祖上就是前朝的将军,握有重兵。大宋建立初期,先帝为了灭掉前朝昏聩的哀帝,拉拢了当时的大将军沈霖。沈霖正因妹妹被哀帝**而死,于是与先帝一拍而合,起兵围了京城,活捉了哀帝。

    大宋建立之后,便封了沈霖国公,定金康为属地,以表彰他的功绩。可沈霖知道自己功劳太大,又是降臣,容易引起大宋皇帝的猜忌。于是上书去了封号,然后做了一个闲散的国公。他的后代也不允许带兵打仗,只能走文臣之路。

    沈霖的两个儿子确实很有出息,在科举上立即闪耀光辉,都成为了朝廷从一品大员,沈家再次荣耀起来。或许是因为沈家忠心耿耿,加上先帝驾崩,新帝继位需要拉拢大臣,所以沈家并未遭到猜忌,反而重用起来。

    然而天公不作美,沈霖的大儿子年三十五就过世了,二儿子三十八过世。大儿子没有留下一子半女,只有二儿子留下两个男丁。这两个男丁,一个聪明好学,而且文治武功都更在他的父亲和叔叔之上,很快凭着自己的才学平步青云,步步高上,最后做到了礼部尚书的职位,显赫一生。此人便是沈东桓三兄弟的父亲。另外一个男丁正好相反,他简直太平庸了,在多次无望考上功名之后,便回到祖祠,守祖宗家业去了。这就是祖宅的那一支,如今算是没落了。

    尚书又生了三个儿子,其一便是沈东桓,他自小就聪明过人,胆子极大,而且读书和武功都出类拔萃,被老尚书举荐到军营历练,没想到他天资过人,有勇有谋,少年便成就了别人都不敢想的军功,成为红极一时的少年将军。可惜太过张狂,竟差点丢了性命。

    至于老二沈东陵,才情虽然差点,但也算人中龙凤,考上科举之后,也是一路顺畅,如今是二品官员。至于三叔沈东云,对读书没什么兴趣,就喜欢舞刀弄剑。他原本是要从军的,可惜老尚书不同意,是因为,沈家已经有一个少年将军,又有一个文臣了,再若出一个带兵打仗的,恐遭朝廷忌惮。

    所以沈东云是最悲催的一个,因为老尚书的一句话,就断送了前程。

    沈东桓身为耀眼的少年将军,娶了一房妻妾,便是黄氏,一年后剩下一个儿子,取名沈星。沈星这孩子从会说话起,就表现出非凡的聪慧,竟然能过目不忘。不管是文辞还是武功,都是学的极快,隐隐有超过老尚书的天资。

    老尚书和老祖母兴奋不已,但同时又忧心忡忡。沈东云都被雪藏起来,如果再出沈星这样的妖孽,会不会出现问题,沈家会不会被朝廷内外忌惮,从而让沈家有灭顶之灾?

    在多方考虑之后,老尚书决定,让沈星跟着沈东桓去从军。但从军时候,绝不能让人知道他是沈家的孩子。所以,沈星五岁时候就跟着沈东桓去了北地,与辽人、突厥、柔然等蛮族打仗。

    作为母亲来说,黄氏真的不希望沈星离开她。可她知道,沈星背负的事沈家下一代的希望,所以她无法阻拦。

    这一去就是十年,直到三年前,沈星才回来。

    在沈星去北地的第三年,老尚书过世,同时让沈家最为困难和惊怕的事儿终于来了。沈东桓中了毒,差点丢了性命。沈东桓被松了回来,但沈星并未回来。

    沈家就像被人打了一记重拳,差点倒下。这时候,是老祖母站出来主持整个沈家的家务,顶住了沈家的天。

    沈东桓卧病在床,神智昏迷,每日靠流食补充,竟然没有死去。这算是唯一的好消息。但沈星的消息却越发的少了。就连黄氏都几乎听不到自己儿子的消息,更别说沈家的其他人。

    若是知道沈星近况的,恐怕除了老祖宗,再就没有其他人了。

    老祖宗曾说过,沈星的一切,都是机密。为什么列为机密,黄氏不知道。但她就是想念自己的儿子,很盼望他回来。

    后来,黄氏的一位远方亲戚从京城而来,带来一个令她震惊的消息。那人本是皇宫里的侍卫,曾亲眼看到过沈星出现在皇帝的榻前,很是亲密。

    这个消息对黄氏来说,真的太过骇人。她虽然不敢置信,但觉得自己的儿子就该成为天下英雄。她激动不已,大房终于扬眉吐气了。

    直至后来,也就是三年前,沈星突然回到了沈家,而且是很低调回来的。据他所说,他因犯了军法,被送回了原籍。至于其中的隐情,黄氏立即联想到远房亲戚的言辞,顿觉得蹊跷。

    但这种事情,她根本不能问。而沈星自从回来后,也从来不说,就像一个赋闲在家的少爷一般,除了偶然不见踪影之外,也没有其他的异常。

    时间长了,黄氏慢慢的发现沈星的一些秘密,当然,她还得为沈星瞒着。

    除了沈星的这些秘密之外,黄氏最为伤心的是,沈星对她不冷不热,让她难受之极。她也知道,儿子五岁就离家,过得日子一定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