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神总裁爱上我-第3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在这帮亡命徒出现之后,她们居然可以扔掉头顶的食物,纷纷跑来迎接他们,就好像迎接上帝临凡一般。

“他们在过节吗?”林佩珊问道。

“没错,今天恰好是穆斯林盛大的古尔邦节……”穆罕默德解释道。

林佩珊显然不太了解这个节日。

穆罕默德笑眯眯的捻着山羊胡,摇头晃脑的说道:“古尔邦节的会礼和开斋节一样非常隆重。

大家欢聚一堂,由阿訇带领全体穆斯林向西鞠躬、叩拜。

如果在一个大的乡镇举行,可谓人山人海,多而不乱。

聚礼中,大家回忆这一年当中做过哪些错事,犯过哪些罪行,阿訇要宣讲‘瓦尔兹’,即教义和需要大家遵守的事等,最后大家互道‘萨俩目’问好。

会礼结束后,举行的一个隆重的典礼这就是宰牛、羊、骆驼献牲。

宰牲典礼完成后,家家户户开始热闹起来,老人们一边煮肉,一边给孩子吩咐:吃完肉,骨头不能扔给狗嚼,要用黄土覆盖。这在古尔邦节是一种讲究。

肉煮熟后要削成片子,搭成份子;羊下水要烩成菜。

而后访亲问友,馈赠油香、菜,相互登门贺节。

有的还要请阿訇到家念经,吃油香,同时,还要去游坟,缅怀先人。

古尔邦节的宰牲,起源于伊斯兰古代先知易卜拉欣的故事。

易卜拉欣独尊安拉,无比忠诚,他常以大量牛、羊、骆驼作为牺牲向安拉献礼,人们对他的无私虔诚行为大惑不解。

易卜拉欣老来无子,甚是烦恼,即向安拉祈祷:倘若安拉给他子女,即使以爱子作为牺牲,他也决不痛惜。

后来,他的妻子真生了一个儿子——伊斯玛仪。

伊斯玛仪的出生,给老两口带来了无尽的愉悦。

许多年后,易卜拉欣把许愿的事情已经忘记了。

在伊斯玛仪长成一个英俊少年的时候,安拉的考验来了。

安拉几次在梦境中默示易卜拉欣,要他履行诺言。于是他向爱子伊斯玛仪说明原委,并带他去麦加城米纳山谷,准备宰爱子以示对安拉的忠诚。

途中,恶魔易卜劣厮几次出现,教唆伊斯玛仪抗命和逃走,但伊斯玛仪拒绝魔鬼的诱惑,愤怒地抓起石块击向恶魔,最后顺从地躺在地上,准备遵从主命和其父的善举。

第751章阿富汗少女

第751章阿富汗少女

正当易卜拉欣举刀时,天使吉卜利勒奉安拉之命降临,送来一只绵羊以代替牺牲。

与此同时,安拉默示:易卜拉欣啊!你确已证实那个梦了。我必定要这样报酬行善的人们。这确是明显的考验。

为纪念这一古老传说和感谢真主,先知穆罕默德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将其列为朝觐功课礼仪之一,教法规定;凡经济条件宽裕的穆斯林,每年都要奉行宰牲礼仪。”

说到最后,这家伙便咿咿呀呀的唱起了《古兰经》。

这时,路边有些背着包袱准备上路的当地人在招手,想要搭车赶路。

车队停下来,很慷慨的让他们上了车。

还有一些村子里的人纷纷过来热情的送上水和食物,佣兵们毫不犹豫的收下。

林佩珊疑惑道:“你们认识这个村子的人吗?”

“不认识。”

“他们好像不怕你们。”

“别戴有色眼镜好不好,我们又不是杀人狂见人就宰,我们杀的都是有武器的武装分子。这种地方经常有人私人武装出现,当地人早就见怪不怪了。很多情况下,我们会给他们香烟和可乐,他们会给我们水和食物。这是不成文的默契。”叶承欢道。

车子总能在适当的时辰停在该停的地方,以便车上的男性穆斯林向麦加叩拜。

一个孩子几乎全程都和大人们坐在车顶,他一头卷发,温顺柔和的眼神,浑身是土,晒得嘴唇发白。

小小身躯竟然在烈日下呆了将近2个小时,看来异族人要打败这些帕坦人,基本没戏。

林佩珊不忍,执意要他来到车厢里,车厢里的状况虽然也不怎么样,但总比车顶好得多。

叶承欢也只好由她了,谁让这妞天生一副菩萨心肠呢。

女人跟小男孩语言不通,没法交流但又可怜他,于是拿来车里的可乐给他解渴。

可不管她怎么给,小男孩都绷着脸只是摇头,就是不要。

穆罕默德解释道:“没用的,你给他什么他都不会要。”

“为什么?”

“这是帕坦人的性格,他们可以用食物和你交换,但绝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林佩珊一僵,这才不再坚持了,心里对这里的人充满了敬佩。

经过一个市镇,林佩珊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街上几乎看不到女人,偶尔看到几个也都步履匆匆。

尽管这样的女人在电视上见过,但是亲眼看到,心中还是一惊,她们简直就象大白天里出现的怪物,面目不清,形状模糊,褐色的衣服看上去又厚又脏,令人作呕,眼睛部位铁窗样的网格,透露着全部的残忍。

“为什么这里的女人这么少,她们穿的是什么?”

穆罕默德介绍,“这是伊斯兰教某派别的教义要求,白沙瓦是帕坦男人主导的世界,他们是保守和虔诚的穆斯林,他们的女人必须呆在家里,就是那些包裹在被英国人称为‘行走的帐篷’里面的女人在白沙瓦的街上都是罕见的。”

“灭绝人性!”一向强权的林佩珊当然无法接受这种男尊女卑的教义。

“我觉得这一点倒是蛮有道理的。”叶承欢笑眯眯的发表了不同意见。

林佩珊横了他一眼,不再理他。

“帕坦人没有大力士般的体格,但是他们十分强悍,生性好勇斗狠,白沙瓦的南北双方向绵延着世界上最大的部落区,巴国政府对这一带毫无控制权,全是帕坦部落长老说了算。

帕坦人从来没有向任何一个王朝臣服过,就是让整个印度半岛都臣服的船坚炮利的英国人也败在帕坦人手下。”穆罕默德骄傲的介绍。

“你是帕坦人吗?”

“是的。”穆罕默德指着远处的一座平房:“看到了吗,那就是我的家。”

接着,他又絮絮叨叨的讲起了自己恋爱的往事。

听到一半,叶承欢实在受不了他的唠叨,皱眉道:“穆罕默德,你的破故事讲了一百遍了,能不能换点儿新鲜的,没必要每次见面都拿出来秀幸福吧。”

林佩珊白了他一眼:“别理他,说下去,我想听。”

叶承欢没办法,只好把微型耳麦塞进耳朵里,不知道在听什么。

林佩珊听得很仔细,大意是穆罕默德上过大学,和他的心上人在大学里相遇,那时他已由家里订婚。

他父亲在他所属的部落中有点儿地位,退婚的事情是做不出来的,于是反对他俩的结合。

故事中不乏躲避,逃跑,追捕,毒打至骨折这样的电影里才有的情节。

但是爱情的信念越毒打越坚定,最后父亲哥哥屈服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现在他一家三口跟父亲哥哥等快乐的生活在他父亲的大院子里。

林佩珊听得很认真,到最后不由动容。

轰!!

不知从哪儿传来一声巨响,让林佩珊悚然动容。

随后炮声隆隆,向车外一看,只见小镇上的很多人家都在对着天上放高射炮。

“别怕,那是战争时期缴获的,现在我们用它们在节庆时发射焰火。”穆罕默德解释。

林佩珊简直不敢相信,这个世界居然还有人会用大炮放烟火?

搭车的人们在这座小镇下了车,林佩珊看着那个小男孩瘦弱的背影,默默不语,心里微微有些发酸。

再往前走就是白沙瓦最值得一访的开伯尔山口。

雅利安人,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建立了莫卧儿王朝的蒙古突厥人,都是通过这个山口由中亚进入南亚的。

因此,到了开伯尔,看到那些风化剥落的古老建筑时,总会有一点点朝拜历史的意味。

开伯尔山口由帕坦部落把守,不是说去就可以去的,要是普通游客的话,必须先到一个边境机构去办登记手续,这个小机构会派个挎枪的当地部落士兵跟车前往山口。

但对叶承欢他们却是一路绿灯。

车子过了巴国政府控制区的最后边界,路边竖个很严肃,但是看上去煞有介事的牌子,大意是说,过了这个点,你就进入了部落控制区,巴国政府对这一区域中发生的一切事都无能为力,请好自为之。

车过了这个点,没多久就看到路边扯地连天的土垒房屋。

穆罕默德说这就是阿富汗难民营。

听了这话,林佩珊不禁心里一动,虽然没来过但对这里并不算很陌生。

要说这里有什么名人,那无疑就是被摄影大师史蒂夫拍下的那张世界著名的反战照片——《阿富汗少女》。

在上世纪80年代,史蒂夫在巴基斯坦难民营中拍下了那幅著名的照片《阿富汗少女》。

第二年,《国家地理》用这张照片做了封面,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位名叫莎巴特古拉的“阿富汗少女”。

17年后,史蒂夫突然产生了一个愿望:前往阿富汗寻找17年前拍摄的那个少女。

史蒂夫《国家地理》的一组工作人员重返巴基斯坦,试图寻找这位有着摄人眼神的神秘少女的下落,了解这些年在她身上发生过的故事。

但是茫茫人海,哪里找去?

17年过去了,那女孩一定变成妇人,况且在那个充满战火的地方,这女子是死是活,这些都是疑问。

可史蒂夫偏偏不放弃,他奔赴阿富汗,联系了当地熟人,寻找当年阿富汗少女的学校,用米国联邦调查局分析案件的手法分析真伪。

虽然他三番五次找错了人,但最后史蒂夫终于找到了那个少女。

当他见到少女的时候,发现这少女苍老了很多,眼睛也没有那么清澈,可有一点却没有变:她的眼神中依然还带着原来的惊恐!

少女说,17年前,她之所以惊恐是因为在拍这张照片的几天前,她家的房子被战机轰炸了,父母被炸死,祖母带着她和哥哥趁天黑把父母埋葬了之后,就开始在冰天雪地中翻山越岭,冒着被轰炸的危险投奔难民营。

他们到达难民营以后,就遇上了史蒂夫。

现在她的日子依然不好过,孩子没机会上学,生活依然饥寒交迫。

“我一看到她,就知道她正是我们要找的‘阿富汗少女’。”史蒂夫说,“她也认出了我,因为她一生中只照过那一次相。然而她却没见过那张照片。当然,她也从不知道这个地球上,有无数人看过她的照片,也感动了无数人。”

林佩珊清楚的记得那两张照片,少女眼睛的虹膜在她看来是奇特的蓝绿色,刚才在白沙瓦的街上就看到不少这样的眼睛,怪不得当初史蒂夫要检查她的虹膜之后才确认他们找的是同一个人。

这其实是一双平常的眼睛,却打动了世界上太多人的心灵。

她不禁有种想要去难民营里探望的冲动,想看看那个女人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但想到这里的复杂状况也只能打消。

难民营过后是一座黑市,烟酒糖茶还有各色武器,车队似乎变得稍微谨慎了些,这一路都没有停车。

入山后穿越帕坦人的集镇,才真正进入开帕尔的山口。

左右的山完全谈不上俊秀,只是一个个土山丘而已,胜在地势十分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沿途各时期的碉堡交错,现在已经基本都荒废了。

柏油路在小山中辗转腾挪,一直延伸到阿富汗边境。

这时,已经能隐隐看到不远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真正的边界和那边山下的一个小镇子,一切都是灰突突的,安详不见异样。

偶尔可以看到载着援助物资的大货车缓缓开进阿富汗,也有从阿富汗开来的货车,车里装着阿富汗的特产:土豆,洋葱和葡萄。

叶承欢告诉她,那些东西下面应该还有当今世界上质量最上乘的阿富汗大烟土,经过中转后将销往全世界。

林佩珊更深刻的意识到,这绝不是一次美妙的旅行,而是一场灾难!

揪心的是,天知道接下来还会遇到多少更可怕的灾难在等着自己呢?

第752章天使之城

第752章天使之城

“难道阿富汗政府可以容忍这种丑恶的行为?”林佩珊没想到居然嚣张到开着卡车贩毒的地步。

天色渐渐灰暗了下来,周围的景色已经变的越来越模糊了,地平线上渐渐冒出来的小镇就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天使之城。

“从现在开始,一分钟也不要离开我身边。”叶承欢提醒道。

“为什么?”

“因为这里至少有五十个国际通缉犯,五十个恶棍,五十个色魔,五十个杀人狂,五十个变态,五十个怪胎。你这么水灵的姑娘要是到了他们手里,你猜猜结果会怎么样?别说那样,就算被人摸一把、掐一下你也受不了吧?”

林佩珊咬着嘴唇半晌没说话。

男人嘴角一勾,“怕了吧?”

怕,当然怕,到了这种地方要是不怕才叫见鬼,但林佩珊还是固执的摇了摇头。

要是怕就等于认输了,她偏偏是那种到任何时候都不会认输的女人,哪怕她还猜不到接下来会看到多少让人瞠目结舌的东西。

在叶承欢狂放的笑声中,这帮疯狂的家伙们把车驶进了那座神秘的“天使之城”。

尽管她自认为已经准备好了,可进入这座小镇之后,眼前的场面还是让她的心脏狠狠的震颤了下。

对于像她这样有密集恐惧症的人千万不要来,因为满大街密密麻麻的军火武器能让人一头晕倒。

用农贸市场来形容繁华的军火一条街再恰当不过,不远处的郊外还有一个包揽制造、批发、组装等所有业务的军火市场,俗称“枪城”。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吨的制式子弹堆在地上,垒成一座小山,类似菜场里贩卖某种贝类食品。

随手抓一把扔进购物袋,按斤论价。

除了路边的军火摊子之外,沿街两边的军火商店一个挨着一个,每家商店前台几乎都有几个十二三岁的男童负责招待,他们用淘米洗菜的塑料漏斗装一把子弹,手工挑选,一打一打竖着插进白色纸制底盒,看起来像极了散装五号电池。

林佩珊怎么也没想到,这种原本见不得光的东西居然会被人拿来当白菜买卖。

叶承欢有意要让这位大家闺秀的老婆“见见世面”,于是一行人下了车,步行走在大街上。

他用手捂着点上一支烟,笑眯眯的瞧着女人失色的表情,“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趣?”

这种事居然还有趣?这家伙到底有没有人类的思想?

“这里一直都是这样?”林佩珊讷讷的问道。

“嗯。别忘了这是边境地区,更何况……”说着,他来到路边的一个地摊前,随便抓起一把子弹,“这里的军火很廉价,一餐包含炸鸡腿的丰盛午饭钱可以换来消灭一个村庄的子弹。”

摊主认出了叶承欢,连忙虔诚的跪倒在地,“真主保佑您,尊敬的北风之神大人。”

叶承欢淡淡一笑:“阿米尔大叔,生意还好吗?”

“托您的福,我的生意一直都很好。”

叶承欢点了点头,带着林佩珊继续往前走,他的那些部下们则提着冲锋枪,远远的跟在后面。

一路上,不时有人认出他来,恭敬的向他问候,为他祈祷。

在这里,叶承欢好像换了个人似的,与他在神州完全不同,俨然是拿破仑在巡视自己伟大的疆土。

“这里的人为什么会那么尊敬你?”林佩珊不解。

“我给他们创造了就业机会。”叶承欢笑道。

“什么意思?”

“没有战争就没有佣兵,没有佣兵就没有这里的军火交易,事实上,我是这座小镇最大的军火采购商。”

叶承欢没看到女人的反应,放肆的笑着,林佩珊却停了下来,脸上罩了层严霜。

他怔了怔,眨眨眼睛:“宝贝,你怎么了?”

“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林佩珊冷冷的道。

“什么?”

“你已经丧失了人类最起码的道德和廉耻,你在干着一件无比肮脏的事情,却不觉得羞耻反而沾沾自喜。”

叶承欢摸了摸下巴:“这话怎么说?”

“你知不知道这些武器要是卖出去会伤害多少无辜的生命,这些无知的人们被你利用了,你才是最大的刽子手!”

“好吧,为了便于你能理解我的做法,咱们就先从这个国家的兵役制度说起。

巴国武装力量主要通过民兵制补充,每名男子都必须服兵役,服役时间为18或21周,女性自愿服兵役。

法律还规定了替代性兵役,时间为450天。

也就是说只要你是本国人,身心健康,从20岁起就要参加训练18或21周,然后还要定期服役到50岁,强制执行。

民兵训练结束后就成为预备役了,这时就有一个在一般人看来十分不可思议的规定:全体预备役人员的个人武器、军装和必需的装备都存放在家中,以便在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战斗位置。

看看,老兄你训练完了,把枪领回家吧,放你家客厅或卧室都可以,定期服役的时候再拿出来。

怎么样,很难理解吧。

还有更难理解的,这条规定从颁布起,从没发生过一起私人枪支事故。这在一般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好了老兄,定期服役时间到了,拿好你的枪,穿上你的军装,进军营操练吧。

什么,公司很忙,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