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头就是飞狐口。可有鲜卑人在此布防?”
孙纬指着前面起伏险峻的山势,小声询问身边的斥候道。
前面就是将河东山区和河北平原分割开来的太行山,在巍巍太行的群山之间,有那么几条山谷孔道,横贯太行东西,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这个飞狐口。更位于太行山、燕山、恒山的交接点,其军事价值更加重要。而且飞狐口地形十分险峻,最宽处只有七、八十米到一百米,最窄处,只有二米到三米,仅可错过一辆牛车骡驮!
易守难攻,可见一斑!
“回禀军司马,关上共有八百鲜卑人驻守。”
“八百人?”
孙纬闻言眉头一皱,感觉有些不妙。八百守军再加上雄关险隘,仅凭他手中的六千刀盾兵,正面强攻真不一定就能拿下飞狐口。可到了眼下地步,也由不得辽东军退缩,不管付出多大代价必须得拿下飞狐口。
不到一会儿功夫,刚刚还寂静无声的飞狐口,眨眼功夫便喊杀声震天。六千刀盾兵冒着鲜卑人的箭雨,在三千骑兵充当弓弩手的掩护下。前仆后继地涌上关墙。
一时间关上关下箭矢如雨,擂石纷飞。在鲜卑人的顽强抵抗下,攻城的晋军损失惨重,飞狐口仍是岿然不动。
“好一座雄关!我辽东军攻打数次竟无功而返,本以为胡虏不善守城,不想关上的拓跋鲜卑却也不弱我汉家男儿!”
孙纬脸色阴沉,见战场上陷入焦灼之态。晋军一时半会儿拿不下关墙,突然高声喝道:“来人,取我盔甲!”
孙纬打算亲自上阵,却把随行亲卫和录事参军等人吓坏了。战场上流矢不断,防不胜防。城头上不时有滚木礌石抛下,万一主将有个好歹,日后追究起责任来,在场众人谁能承担得起?
录事参军立即劝阻道,“大人使不得呀,您为一军之主将,岂可亲自冲锋陷阵?”
其他几名参军和护卫纷纷挡在孙纬前面,连连哀求他不要上阵。
孙纬似乎动了真火,拧眉喝道:“尔等闪开,某要亲率儿郎杀进飞狐口去!”
当然了,孙纬并不是真的要亲自上阵,他是要借此激起部下的血性!幽州厢军、府兵刚刚完成整编,尽管其基层将领皆是辽东军老兵担任,可毕竟大多数是新兵,不管是战斗意志又或者战斗技巧皆远远不如辽东老兵。
果然,大小各级将领被孙纬激起了血性,纷纷主动请战,“请大人为我等观敌料阵,不攻破城池,绝不后退半步!”
孙纬将手中长枪往地上一插,那根沉重的长枪噗地一声入土半尺,沉声喝道:“好,某以此枪为线,凡我三军将士当死命向前,退过此线一步者杀无赦!”
主将阵前亲自督战,晋军士兵见了这般阵仗,哪还有不誓死效力的?立即掀起一波攻势来,不断有人被箭矢射中,也不断有人被抛下的巨石砸成肉泥。一旦有人死掉就立刻有人补充上去,就像大海上连绵不绝的巨浪咆哮着一遍遍冲击着鲜卑人的防线。
“杀!杀!杀!”
城下的晋军各个红着眼睛,嘴里怒吼着疯狂地涌向关隘。而城上的鲜卑人不断地往城下射箭,同时还不忘用手抱起巨大的石头狠狠砸向晋军,企图阻止晋军不断地往关上攀爬。
敌我双方围绕着飞狐口打得异常惨烈,孙纬带来的六千刀盾兵都是经过严格挑选出来的精锐,却在短短的一个时辰里,损失了近一千五百人左右。
晋军损失惨重,关上的鲜卑人同样也不轻松,不时传来各种各样的惊呼声,晋军掩护攻战的羽箭,一刻也没有停止朝着关头上倾泻。城上的鲜卑人只能躲在巨盾后面抛石浇水,然而晋军射出的羽箭实在太过密集,稍稍露出身子,就会被射中,然后发出一声惨叫后倒地毙命。
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耗,飞狐口守军实在是已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伤亡人马已经不下于三百人,如果再没有援军增援,飞狐口必将落入晋军手中。
飞狐口攻防战,终于到了最后关头,负责守城的鲜卑人已伤损了七七八八。而晋军伤亡同样不轻,六千人刀盾兵的基层军官,中坚骨干,几乎损失了一半,普通士兵伤近三分之一,可见这一仗打得有多惨烈!
不过这一战打得不是没有收获,起码经过此战洗礼,六千刀盾兵将从新兵完全蜕变成老兵,今后再碰到同样的战事,其损失一定不会像今天这样大。
孙纬似乎察觉到对手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决心给敌人予以致命一击。
为大将者,一旦下定决心就不会再藏着掖着,义无反顾,进行到底,直到达成战前目标。
随后晋军发动了最后一次攻势,顺利就登上了关墙,很快关上发出了一声惊天动地的欢呼!
破关了!
关上关下,到处是晋军发出的震天响的欢呼声!
而关下的骑兵甚至拔起腰间的马刀,不等刀盾兵打开关隘就顺着云梯爬上了城墙!
守城的鲜卑人终于到了穷途末路,纷纷丢下手中兵器,再也不管什么守关不守关,只想早点儿逃离如同地狱一样的飞狐口。而某些机灵的鲜卑人则趁乱夺了关内的马匹,打算抢出关去。可惜却被已进关的晋军骑兵当成了移动靶子,纷纷射下马来。
虽然付出了惨重代价,好在辽东晋军顺利拿下了飞狐口。孙纬站在关口上,望着血迹斑斑的关墙,总算松了一口气。他将伤亡的士兵安置在关内,同时鉴于刀盾兵伤亡惨重,已无力再战,孙纬决定留下剩余的刀盾兵负责看守飞狐口。
拿下飞狐口就等于打开了直通边塞的飞狐峪南口,孙纬带着三千骑兵,沿着飞狐峪北上准备直抵代县。(未完待续。)
第237章 终遇莫含
建兴二年,十月初十,晋军从涿鹿出发,沿着桑干河西进,杀入了后世大同盆地一带,也就是前汉雁门郡北部、代郡一线,将驻守代、平舒、当城三县的鲜卑人完全孤立起来。
十月十四,卫朔指挥晋军步骑联军四万两千人在桑干河南岸击败一万鲜卑人骑兵,斩杀七千余人,俘虏两千,逃走者不足千人,而晋军自身的损失不过千余人。
此战之后,代郡、陉北境内的鲜卑人再也不敢出城与晋军野战,只龟缩在各个县城内固守待援。
十月十五,辽东军主力兵临代县城下。
卫朔突然出兵代郡把鲜卑人吓了一大跳,驻守在盛乐的拓跋六修既恼怒幽州趁火打劫,又不敢派兵前往代郡,生怕被堂兄拓跋普根坐收渔翁之利。
权衡利弊之下,拓跋六修只好派人前往代县修好卫朔,表示拓跋部落愿意从管涔山以东撤离,但幽州必须在管涔山停下脚步,不得再向西北盛乐方向前进一步。
“哈哈哈,没想到拓跋六修竟主动求和,省了我们不少麻烦事。”
“是呀,反正我辽东暂时也无力越过参合口收复阴山河套平原,主公不妨做个顺水人情,答应拓跋六修的请和。”
卫朔微微颔首,表示认同鲁昌的提议,此次为了保证幽州不出兵盛乐,拓跋六修可是下了大本钱。不但放弃了已被幽州占领的代郡,甚至连南都新平城都割给了辽东。
“拓跋六修怕我辽东与拓跋普根联合,才不得不放弃管涔山以东地区。传我将令:刘遐统步骑九千,由代县渡过桑干河北上高柳古城(前汉代郡治所)、平城二地;能臣统骑兵六千向西进驻旧地善无城(前汉雁门郡治所)。”
“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复故地,将管涔山以东的鲜卑人全部撵到长城外,然后依托长城建立起新的防线。为下一步移民开发打下基础。”
“诺!”能臣、刘遐二人起身领命而去。
……
收复代郡的行动顺利地有些出乎卫朔的预料,除了在飞狐口打了场血战外,其余各地无不是传檄而定。
看来盛乐那场内乱,给拓跋部落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不但各地守军无心恋战,就连新任大单于拓跋六修也无意与幽州为敌。
当卫朔忙着接收陉北各地时。莫含带着卫雄、姬澹二人赶到了代县。
得知莫含来访,卫朔高兴极了,他赶忙丢下手中的公务跑出大厅,只留下鲁昌、韩寿两人面面相觑。
没过多久,就见卫朔笑吟吟地拉着一短小中年人的胳膊步入大厅,身后还跟着两名全副武装的将军。
只听卫朔边走边冲着厅内的鲁昌、韩寿喊道:“哈哈哈,昌之、梦华二位先生快来看看是谁来了?”
韩寿闻言一瞧面露惊色,这不是莫含先生吗?他不是在盛乐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韩寿虽然心中感到吃惊,面上却不动声色。只见他站起来拱拱手道:“我道是谁呢?原来是大名鼎鼎的莫世容!怪不得主公听到先生来访,连正事都弃之不顾。”
鲁昌随口开玩笑道:“可不是嘛,几位是没瞧见刚刚主公的样子,就如同得了什么宝贝似的,丢下我跟韩大人一溜儿烟跑了出去,害得我连说句话的机会都没有。”
卫朔苦笑了几声,对莫含、卫雄、姬澹三人解释道:“昌之一向洒脱不羁,爱开玩笑。请诸位贤达见谅!”
在见到卫朔之前,莫含曾幻想过很多场景。却独独没想过会出现眼前这一幕。看着鲁昌、韩寿二人在卫朔面前言语无忌的样子颇有点儿艳羡不已,作为有能力有抱负的文人,谁不想遇到个欣赏自己、相信自己的主公?
若不是拓跋猗卢出身胡族,说不定莫含早就像卫操叔侄一样投到拓跋旗下。好在如今一切都过去,而今他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时刻。
其实不止莫含一人心动,看到卫朔待下属如此宽厚。卫雄、姬澹二人总算放下心来。
“朔仰慕莫先生久矣,早有意召先生至蓟城,不成想今日得遇,实乃三生有幸!望今后先生能伴随左右不吝赐教,朔定当言听计从。谨遵先生教诲。”
“主公,言重了!含不过一介商贾罢了,不值得主公如此厚待。然主公既以国士待含,含必以国士报之!”
“太好了,我有诸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莫含来投让卫朔兴奋了许久,直到鲁昌悄悄扯了一下他的衣襟,才意识到自己光顾着招呼莫含了,竟把莫含身后两人给忽略了。
卫朔忙整整衣襟,冲着卫、姬二人深施一礼,表示歉意道:“朔突闻世容来投不免有几分忘形,怠慢了二位将军,请两位莫怪!”
从刚刚诸人的谈话中,卫、姬二人知晓莫含是卫朔仰慕已久的人物,故也没怎么对卫朔的表示不满,更别说人家还正式给他们道了歉,若还小肚鸡肠斤斤计较,那就是他们不识好歹了。
“卫大人客气了,我等势穷力弱来投,希望卫大人看在同为华夏一脉的面上收留我等!”
卫朔正要说什么,却见莫含站出来道:“主公,你可不要小瞧卫、姬二位将军,他们可都是有勇有谋的大将,曾多次协助刘并州大破匈奴人。”
“哦?是吗?那太好不过了!眼下我辽东正处于快速扩张之际,急需像卫、姬二位这样可独当一面的将军,若二位不嫌弃卫某庙小,大可留在我幽州。”
虽然卫朔并不了解卫、姬二将的真本事,可看到莫含连连给他使眼色,就知道这两人绝不简单,忙出言挽留对方。
“末将等参见主公!”卫雄、姬澹二人忙单膝下跪向卫朔行礼。
“主公,这两位分别是卫雄卫世远、姬澹姬世雅,曾是拓跋猗卢麾下大将!今拓跋内乱,卫、姬二位将军不愿插手其中,本打算率数万晋人、乌丸人南奔并州。过长城时,经在下劝说,两位将军临时改变行程,才转道来到代县。”
竟是买一送二!卫朔暗自酸爽不已,刚刚他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莫含身上,如今再仔细一观察,才发现卫、姬二人仪表同样不凡,一看就知二人不简单。
“哎呀,二位将军快快请起!”
“恭喜主公再添良将!”
在场诸人纷纷向卫朔表示祝贺,卫朔忙让人奉上酒水,以此来庆贺莫、卫、姬三人来投!
“今漠南拓跋部落分裂为两部,其中拓跋六修刚刚向我表达了请和之意!假如辽东要选择一方支持的话,以世容之见,我们该选择哪一部支持好呢?”
见卫朔动问,莫含不假思索地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拓跋中部首领拓跋普根!”
卫朔一脸讶异道:“为何?要知道到目前为止,那个屯居在阴山东侧的拓跋普根尚未对幽州进驻陉北、代郡作出任何反应!”
“主公,拓跋普根没有反应,不是他对我们有什么敌意,而是他远在阴山东侧,怕是消息尚未传到塞外。含之所以让主公支持拓跋普根,最重要的原因乃是拓跋普根身体不好,据在下所知,他最多还有两到三年的可活。”
“将来一旦拓跋普根击败拓跋六修,过不了几年拓跋部落为了大单于之位还得闹腾,到那时就是我们出兵塞外收复河套之时!”
听了莫含的话,在场众人无不对拓跋部落感到悲哀,怕是他们这辈子都无法逃脱内乱的命运了!(未完待续。)
第238章 会盟雁门关
驻守阳曲的刘琨在得知辽东横扫了陉北之地后,不禁为辽东的快速扩张能力感到瞠目结舌。
高瞻临走之前为其定下的策略,刘琨一直铭记在心。
可不成想他这边还未有什么动作,那边辽东已按照原先制定的战略迈出了关键一步。
今幽并联系已然打通,日后有幽州为其后盾,刘琨将毫无顾虑地南下对付匈奴人。
不过,在这之前刘琨需要摸清卫朔的底细,正好此时卫朔来信邀请其北上雁门关。
“什么?!主公打算北上雁门关?”
除了温峤赞同刘琨的提议外,其余诸人纷纷劝阻刘琨北上。尤其是卢谌、崔悦等世家子弟,因均田制、释奴令的推行,导致他们对卫朔一向欠缺好感,故不希望刘琨与卫朔走得太近。
“主公,您是誉满天下的名士,而那卫朔不过是一介寒门竖子罢了,何须您亲自北上?就算要与那卫朔商议要事,也该他南下阳曲才是。”
“言之有理!主公,那卫朔擅自攻击盟友拓跋部落,早该请天子下旨罢去其官职,哪里还轮到他邀请主公北上?”
“哼!不愧是寒门出身,竟如此不通礼仪!身为下属,不主动前来拜访主公也就罢了,却还大咧咧地邀请主公北上?难不成他有意染指盟主的位子?进而非要压主公一头?”
温峤看着同僚们各个脑洞大开,分析着卫朔的‘险恶用心’,不禁暗自叹了几口气。
刘琨被属下们吵得头大,不知该听谁的好。他随意一瞄,无意中瞧见温峤正老神在在得站在下面闭目养神,不知怎地本来有些烦躁的心情。突然平静了下来,便也学着温峤的样子也神游天外。
正争吵不休的并州文武众人,突然发现刘琨没有像往常那样安抚众人,反而坐在那儿闭目养神。众人竟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争吵的声音也渐渐小了起来。
等到大厅内完全静下来,刘琨才蓦地睁开双眼。冷笑道:“吵啊?尔等倒是接着吵啊!怎么不吵了?别以为我不知你们在打什么鬼主意,不就是害怕我受卫大人影响,然后将辽东那一套搬到并州来?”
被刘琨说中心事,众人讪讪不已。刚刚他们对卫朔口诛笔伐,的确是害怕刘琨在并州行辽东之策。自温峤去幽州走了一圈后,就不停地在刘琨耳边唠叨辽东政策的好处,而刘琨竟也有几分意动,只是考虑到并州世家势大,才最终不了了之。
刘琨见众人脸显惭色。暗自嗟叹一声,温声安抚众人道:“请诸位放心,琨自有分寸,绝无请卫朔插手并州之意。此次北上雁门关,主要是为了与卫大人商议幽并合作一事,并不牵扯其他杂事。”
刘琨这话自然有些言不由衷,要说他不羡慕卫朔那是不可能的。在温峤向其详细剖析了辽东新政的利弊之后,刘琨就有意也在并州推行同样的政策。然而刘琨刚一露出此意。就被温峤阻止。并提醒他此事风险太大,稍有不慎就会将并州基业毁于一旦。
“既然尔等不愿前往雁门。那就让太真随琨走一遭吧!”
“诺!”温峤躬身领命。
……
雁门关北距定襄大约八十公里,位于恒山山脉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
陉北的秋天。有如一幅织锦的画卷,风光分外的迷人,卫朔看着远处一座座高山连绵起伏,错落有致。山上的树,绿的、红的、浅黄的、深黄的。层林尽染,重重叠叠。
尽管已经是深秋,但草原上的植物仍然显得生机勃勃。山上到处长满了绿的和已经黄了的野草,像铺着一层绒绒的大地毯。
绿草如茵,像一张铺天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