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2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伯山好兴致!”

    邓岳转身一看,说话的原来是自家直属上司——凉州都督刘遐。

    自去年邓岳与周抚二人过江投靠燕国,就被燕王调到西北帮助刘遐。

    刘遐对于邓岳、周抚的到来表示莫大欢迎,尤其跟文武双全的邓岳更是特别投契,没用多久两人就成了无话不谈的莫逆之交。

    “伯山准备好了吗?”说完刘遐看看邓岳以及其身后威风凛凛的两厢步骑联军。

    “请都督放心,末将已做好准备,随时可开拔。”邓岳抱拳道。

    “嗯,以伯山之才能,此去高昌当万无一失。只是尔还须谨记一点,你的任务是保证高昌这个战略要地的安全,为日后大军西征打好前站。”

    “诺!末将明白。”

    邓岳慎重的点点头,早在战前会议上,刘遐已跟他讲得明明白白。

    他此去高昌旨在与海头城苻洪形成南北呼应,巩固燕国在西域的势力。

    自去年燕国成功重建了西域长史府后,燕国势力在西域得到极速扩张,先是在牢兰海西岸站稳脚跟,后又接收了车师前国内附。

    伴随着地盘扩张,使得苻洪麾下兵力有些捉襟见肘,为了加强西域长史府实力。太宁二年初,凉州都督刘遐派出校尉邓岳再率六千步骑进驻高昌,以支援苻洪。如此以来,燕国据高昌、海头、楼兰、交河等丝路中、南两道东端城市,算是成功打开了前往西域之门户。

    邓岳拜别刘遐、周抚等凉州众将,带着身后六千兵马离开玉门关向高昌城飞驰而去。

    由于玉门关以西至高昌等广大区域皆在燕国控制下,因此除了道路不好走外,邓岳部几乎畅通无阻般抵达高昌城。

    来到高昌城下,邓岳正要派人上前与守门士兵交涉,却看到城门突然大开,就见一西域长史府主簿李柏从中大步走出。原来李柏获知邓岳要来,早早带领部分人员在城门外迎接邓岳到来。

    “哈哈哈,邓校尉,你终于来了!数日前本官就接到都督急报,称邓校尉将率六千将士进驻高昌,对此我是望眼欲穿啊。不瞒邓校尉,如今西域形势不怎么太平,除了车师前国外,其余各国均对我燕国报以深深敌意。”

    “苻长史早已感到势单力薄,几次向都督府、刺史府请求调拨援兵,如今终于把你们给盼来了。有了这六千生力军加入,长史府便有足够信心保证高昌、海头两地安全。”

    “怎么?西域形势很危急么?”

    邓岳心中一动,忙询开口打听西域形势。临行前,都督刘遐曾多次提到西域形势复杂,没想到刚一来就遇上了。

    “唉,一言难尽啊!自西域联盟建立之后,西域各国胆子一下肥了不少,原先各国散兵游骑还不敢在楼兰、高昌一带出现,如今就差堵上门了。”

    “楼兰、海头两城毕竟是西域长史府驻地,西域各国还不敢太放肆,唯有刚刚内附的车师前国,近来频频受到西域散兵骚扰。长史大人虽有心打击一下西域各国嚣张气焰,但受困于手中兵力不足,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在高昌、交河城附近耀武扬威。”

    “李主簿无需气馁,如今大王已定下西征大计,国内物资、人员正源源不断通过玉门关往西域云集,末将以为用不了多久,我燕国大军就能犁庭扫穴一般彻底将西域纳入治下。”

    “唉,谈何容易啊!想必邓校尉一路走来应该见识过玉门关以西道路之艰难了吧?可以说仅仅三百里流沙都足以让燕国为之头疼不已!正因为燕军远涉千里而来,本地屯田又入不敷出,再加上后勤补给困难,导致西域长史府也只能维持住高昌、海头两地而已。”

    “算了,先不说这些了,请大军先入城休息一二,驻地本官已给你们安排好了,今后高昌、交河两城的安全就全权托付给邓校尉了。”

    众人跟随李柏一起回到高昌城内,李柏早已命人准备好了饭菜、沐浴之所。

    李柏为邓岳准备的接风之宴既简单而又隆重,中间还有许多车师前国文武参加,给足了邓岳面子。

    接风宴结束后,李柏又单独将邓岳找来,专门向对方介绍了一下当前形势。

    李柏直直盯着邓岳字斟句酌道:“邓校尉,虽说都督大人曾在来信中多次夸奖你的本事和为人,但你毕竟刚到西域,本官不得不叮嘱你几句。”

    邓岳知道这是为他考虑,遂不敢怠慢道:“李主簿有什么话但讲无妨,末将洗耳恭听。”

    “好,我就欣赏邓校尉这等直爽的汉子!眼下西域联盟势大,各国兵力联合在一起足足有二十多万,绝非我等可力敌。再加上北边尚有高车等游牧民族虎视眈眈,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葬送长史府好不容易弄起来的大好局势。”

    “而高昌地理位置重要,西北有车师后国,东北有高车,西南为焉耆,无论是高昌城还是附近的柳中、交河两城,均处于各方势力最敏感和微妙的地方,曾经这里不断有车师、高车等游牧骑兵,还有焉耆、龟兹等收税官,以至于各种关系纠缠在一起非常复杂。”

    “而这种局面直到去年车师前国内附之后才稍稍有些改观,如今西域长史府已驱逐了焉耆、龟兹等国的税收官,接管了高昌、柳中、交河三城的政务。但是面对时不时过来骚扰的车师、高车骑兵,可就要全靠将军对付了。”

    “这点请李主簿放心,只要有末将在,就绝不让任何人干扰到高昌的稳定。”

    “嗯,本官自然相信邓校尉有这个本事。但是我想提醒一下校尉大人,希望你注意一下分寸,不要惹急了高车、车师后国,以免引来两国大举报复。这并非李某胆小怕事,而是我们不能凭自己的喜好坏了大王西征大计。”

    “早在重建西域长史府之前,上到刘遐都督,下到苻洪长史,都对其职责有过清晰而明确的定位。我们是燕国重返西域的先锋军,长史府的任务不是出兵削平四方,再说长史府也没那个实力。”

    “长史府的主要任务是在西域站稳脚跟,并打听、摸清整个西域情况,为日后燕国征讨西域做准备!因此,邓校尉在行动前一定要再三谨慎,当然了这也不是说要尔等面对敌军挑衅不还手,只是把握好分寸便是。”

    听了李柏的介绍,邓岳感觉头都大了。不过,他倒是挺理解苻洪、李柏等西域长史府官员的想法,毕竟长史府实力有限,若不是他来了,整个长史府兵力总共才六千人,的确不足以挑战整个西域联盟。

    “请李主簿转告长史大人,末将知道轻重,绝不轻举妄动。只要高车、车师后国、焉耆等国不威胁高昌、交河、柳中三城安全,末将不会主动进攻他们。”

    “嗯,如此本官就放心了。还请邓校尉不要着急,这种被动局面维持不了多久,等大王拉开西征大幕,就是校尉大人大展身手之际。”(未完待续。)

第648章 暗潮涌动

    原本去年燕国在淮河北岸大军调动频频,给东晋各方带来巨大压力。

    但没想到今年一开始燕国上下竟集中力量准备西征,这一下子让江东上下不约而同松了一口气。

    按说外部压力没了,东晋内外应该团结一致提升自身实力才对。然而没想到的是,随着燕国战略重心西移,原本有些缓和的东晋内部矛盾,竟再次变得激烈起来。

    其实说起来江东内部矛盾还是集中在天子与世家之间,司马绍欲效仿燕国革新政治,推行新政,变法图强。

    不料,这些举措大大损害了世家利益。

    在燕国大兵压境之下,出于安全考虑,世家只能捏着鼻子认同司马绍的部分改革,毕竟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东晋实力,有助于对抗燕国。

    然而一旦外部形势有所缓和,再加上司马绍又提出更多不利世家的政策,导致世家对新政改革愈发不满。

    若不能让世家将不满发泄出来,当这种不满越积越多时,一旦爆发,足以颠覆东晋统治。

    王导、郗鉴等朝廷有志之士对此看得分明,但他们也没什么解决办法,只能分别安抚劝谏天子与世家。

    然而这种两头讨好的做法效果不大,天子司马绍雄心勃勃,一心重振晋室,眼下改革初见成效,哪里愿意半途而废?

    至于世家就更不用说了,之前土地改革已损失了不少利益,若再任由天子折腾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儿?

    两边态度都很明确,均不愿做出妥协与牺牲,都希望对方让步。在这种情况下,郗鉴与王导磨破了嘴皮子也没用。

    最后连擅长调解各方矛盾的王导都没辙了,只能无奈地选择放弃。

    调停失败并非王导、郗鉴无能,而是作为利益攸关之双方,除非有一方倒下或者做出重大妥协,不然双方很难和平共处,翻脸闹翻是早晚的事。

    其实东晋自立国之初,这种隐患就已埋下。

    历史上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本身司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

    最先的一个乃琅琊王氏的王导、王敦,其后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等等。

    而世家大族中,代表者,有南下的王、谢、袁、萧等侨姓士族,和本身居于江南的朱、张、顾、陆等吴姓士族。

    最初东晋有赖权臣王导主持大局,一方面拉拢江南士族,一方面又安排从中原南下的士族,并以司马家族作为共同拥戴的对象。

    但世家大族本身并不真正忠于司马氏,尤其是他们本身都拥有大量田地,以至拥有自家军队(即所谓“部曲”),有足够实力抗衡司马氏政权。

    每当司马氏损害了世家利益,都会有世家大族站出来反抗。

    前有王敦,后有桓玄,都是世家与皇室矛盾激烈爆发的典型代表。

    太宁二年春节刚过完,整个东晋内部处在一种微妙的气氛中。

    天子司马绍几乎每天都在为新政操劳,平日里喜好的骑射围猎、饮酒欢宴统统抛到一边,只一心治理天下,试图挽回东晋颓势。然而由于缺乏信任的帮手,仅凭应詹、卞壶、郗鉴等几个人很难把新政推行下去。

    与此同时,趁着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以顾和、陆玩、贺隰、周勰为代表的江南大族,趁机聚在一起针对朝廷新政商讨对策。

    陆玩瞅了一眼顾和问:“君孝,年前与司徒谈得如何?天子可愿罢黜新政?”

    闻言顾和摇摇头面色黯然道:“司徒不受天子信任重用,对天子的影响有限,他不但无法说服天子取消新政,还反过来要求我们向天子做出妥协。”

    “什么?!这怎么可能?眼下我们已交出部分土地和人口,还让我等怎么让步?”

    “就是,就是,为何总让我等让步?天子为何不妥协?”

    顾和的话引发众人极大不满,原本之前迫于内外压力,世家已放弃了部分利益,没想到天子尝到甜头后,竟变本加厉,还要拿世家开刀,难不成真以为世家好欺负么?

    “都吵吵什么?!”

    陆玩目光严厉地扫视众人一眼,待将嘈杂之音压下之后,方沉声道:“天子欲变法图强抗衡燕国,这没错!但不能总是让我等江南世家承担损失,若是统一天下的代价是让我等利益受损,那这天下不统一也罢。”

    陆玩这话说到了在场众人心坎儿上,朝廷欲抗衡强大的燕国,众人当然举手赞同,但这是在不损害世家利益的前提下才行。不然,哪怕再好的政策也不可能被世家接受。

    “不错,士瑶言之有理!我们必须让天子知晓世家的厉害,不然天子是不会退让的。”

    “哪不知彦和有何建议?”陆玩目光灼灼的盯着周勰问道。

    “以前燕国对江东虎视眈眈,我们不好与天子闹翻,以免被燕王坐收渔利。可眼下燕王将大举西征,势必没有精力关注江东。即便我们将天捅破了,最后也有办法补上。”

    “只是眼下天子实力膨胀,在内有郗鉴、庾氏兄弟、应詹、卞壶为爪牙,在外还有陶侃、苏峻、祖约、郭默为外援,我等势单力薄,一旦冒然闹事,弄不好连命都得搭进去。”

    “那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天子胡闹下去吧?当初若不是我等父辈家族支持,哪里有司马氏的今天?然而没想到司马氏竟是个喂不熟的白眼狼,刚一得势就要拿我等开刀。”

    周勰眉头紧皱,沉吟片刻建议道:“最好我们还是不要直接出手,若能设法挑拨天子与淮南三将关系就好了。我听说郭默、苏峻、祖约三人各个桀骜不驯,虽名义上是朝廷大将,其实不过是半独立的藩镇罢了。”

    “这可能吗?”其余众人犹豫不决,对周勰建议信心不足。

    “若眼下还是王司徒秉政,肯定不会轻易中计,但如今掌权的是中书令庾亮。庾元规这个人虽说有点儿本事,但就是权力欲太大,还有点儿自以为是。以前有大将军、司徒兄弟两人压制,庾元规即便有心也无处施展。”

    “尔且瞧着吧,只要我等稍加挑拨,庾元规一定会上当,直到将有野心的人给逼反。”

    ……

    事情果如周勰所料,在成功阻止了王导进一步掌控朝政外,庾亮又把目光对准了陶侃、祖约、苏峻、郭默等在平叛过程中立下大功的外藩镇将。

    就在此时,有关祖约、苏峻、郭默三人在淮南暗中招兵买马扩充实力的消息传到了庾亮耳中。

    刚开始庾亮自然不信,可谁知派人暗中一查才知谣言竟是真的。

    当心腹将打探而来的消息一字不落告知庾亮时,他不禁打了一个激灵,若祖约、苏峻、郭默三人勾结在一起,那对江东而言将是一场灾难。

    急切之间,他找来王导、卞壶等人商议,按照庾亮的意思,他打算仿效前汉晁错谏汉景帝削藩之策,召苏、祖、郭三人入建邺授予官职,再伺机解除兵权。

    “苏祖郭三将坐镇淮南,担当着防备燕国南下的重任,私下招募些许兵马以壮声势不足为奇。但若说他们三人有不臣之心,目下并无实据。况且三人桀骜不驯,断然不会奉召前来,这样做反而会逼反三人。”

    王导的话说得委婉,王敦之乱后,琅琊王家受到极大的打压,他在朝堂之上便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

    卞壶是个直性子,听了庾亮的打算,忙劝阻道:“祖苏郭三将,久经战阵,其麾下多彪悍强健之徒,一旦为乱,建邺必不保,调三人入京一事还望三思!”

    然而打定主意的庾亮摇了下头:“二位所言皆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苏峻、祖约、郭默乃粗鄙武夫,贪图的不过是荣华富贵,如何会想得长远?我以官爵诱之,必成!”(未完待续。)

第649章 调兵遣将

    不得不说庾亮是真小觑了苏峻、祖约、郭默,三人一接到庾亮调令,就猜到朝廷意图剪除淮南三镇兵权,对于视兵权为命根子的三人,怎么可能肯轻易回京?

    盱眙城,临淮內史府内,苏峻面色阴沉的盯着眼前文书,上面写着的:大司农加散骑常侍几个字看起来是如此刺眼。

    坐在下首的兄弟苏逸、长史徐玮脸色同样不好看,在他们看来,所谓的加官进爵不过是为了赚大哥、主公回建邺。

    “大哥,朝廷此举动机不纯啊!”苏逸忧心忡忡道。

    “主公,这一定是庾元规搞得鬼,此人别的本事没有,争权夺利倒是挺在行。卑职听说为了把持朝政,连司徒大人都受到其排挤。”

    “哼!庾元规排挤别人某管不着,但他敢在老子头上动土,那就别怪老子心狠手辣。”

    看着目光凶狠如饿狼的苏峻,徐玮劝道:“主公,切不可轻举妄动。而今朝廷刚刚平灭王敦之乱,气势正盛,绝不适合此刻与朝廷公开决裂。”

    “长史大人你这是何意?难不成让我兄长拱手让出兵权不成?”苏逸不忿道。

    “当然不能放弃兵权,不然我等只能沦为朝廷砧板上的鱼肉,任其宰割。”

    徐玮自然不会傻到劝苏峻放弃兵权入建邺,但他同样也不主张公开得罪朝廷。

    他想了一会儿对苏峻解释道:“主公,之前我们已经得罪了燕王,若再得罪朝廷的话,一旦被朝廷宣布为叛逆,恐怕到时进入淮南平叛的可就不只是朝廷大军了。”

    “淮河北岸的燕军一定不会错过全取淮南的机会,一旦燕军大举南下,我等怕是真要大祸临头了。”

    听徐玮提到燕国,刚刚还叫嚣着要效仿王敦的苏逸一下子泄气了,燕国就是悬在众人头上的一把利剑,谁也不知什么时候这把利剑会割下众人头颅。

    苏峻同样脸色难看,说起来他与卫朔还有点儿交情。当年他还是通过燕国水师从青州撤到了江东,后来还从崂山商社购买了不少武器铠甲。然而随着他野心日渐膨胀,与卫朔渐行渐远,到了今日早已形同陌路。

    除非他立即举临淮国而降,不然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