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大人放心,只要再给我等几个月时间,我一定给大人再培养些工匠出来,定不耽误大人明年作坊的扩产。”胡匠师拍着胸脯保证道。
“嗯,以后就有劳大匠师了!”卫朔对此人很满意,不但有一定的管理才能,人也很聪明,愿意钻研俯下身子钻研技术。这种人做起事来不仅可靠,而且还懂得变通,是个可造之材。
尽管都知道崂山人尊重工匠,但当大多数匠人亲眼看到大名鼎鼎的卫大人如此和蔼可亲,不禁热泪盈眶。多少年了,自秦汉大一统后,工匠的地位再也不复先秦时期鼎盛之局面。
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为雇佣关系,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秦以后则为定期服役的工匠、刑徒和奴婢,对人的控制相对严格,工匠也渐渐失去了昔日的地位,逐渐沦为比奴仆稍微好点而的贱民地步。
卫朔最大的愿望就是改变当前工匠艰难的处境,恢复到先秦时期那种宽松的环境中,尤其是要恢复官府与工匠之间的雇佣关系。决不能再将他们当做奴隶看待,日后生产力的发展可都全看他们了。
“大匠师,你可曾找到了原料的最佳配比?”
“不负大人之托,在下经过数十次尝试,发现石灰石与黏土按照五比一的比例成产出来的水泥质量最好,眼下整个作坊内都是按照这个比例生产的。”
“嗯不错,不过大匠师也不要固步自封,要多尝试其他比例,同时也可以加一些石膏等其他添加物在其中,总之要不断地开发新的配比。”
“请大人放心,我们一直都在尝试不同的原料配比。”
此次水泥作坊之行,卫朔十分满意,虽然看到那一缕缕的黑烟后,他稍稍有些担心四周环境被污染,但为了尽快增强实力,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第98章 筹谋辽东
解决了水泥厂生产的问题后,时间很快就到了十二月中旬,他盼望已久的海船终于从江东运抵崂山。
虽然只是江东船厂交付的第一批订购的船只,但足足有三艘两千料的中型大海船,一艘中型海船就可装载一百五十匹骏马,足足是目前崂山舰队中最大海船的一倍以上。
有了这三艘中型大海船,卫朔谋划依旧的辽东贩马计划总算可以执行了。如果接下来贩马贸易进展的顺利,就能赶上来年开春的春耕。
崂山并不是第一次远行辽东,其实早在一个月之前,崂山就开始派出小规模舰队探索前往辽东的航线。如今经过数次试航,崂山商队基本上熟悉了该条新航线。
“主公,如今辽东局势不稳,不如让在下代你走这一趟吧?”朱文得知卫朔有意亲往辽东,不禁担心其他的安危。
卫朔知道朱文担心什么,自前年东夷校尉李臻被王浚勾结辽东太守庞本所杀后,辽东本地就陷入了动乱之中,基本上脱离了晋室控制。
李臻死后,原内附的辽东鲜卑首领素喜连、木丸津假称为李臻报仇,攻陷了辽东所属各县,杀死掠夺士人百姓,多次打败郡属军队,连年进犯抢劫。
新任东夷校封释无力征讨,只好向素喜连求和,不料素喜连、木丸津却拒不接受。万般无奈之下,辽东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投奔大棘城的鲜卑慕容部落。
雄才大略的慕容廆则趁机收揽逃亡的辽地逃民,愿意离开的不但不阻拦反而还发给他们食物遣返,愿意留下的就安抚他们。慕容廆借兴复辽东的名义趁机吞并叛乱的二部鲜卑部落以扩充实力,而新任西晋东夷校尉封释对辽东的控制权已名存实亡。
可以说,李臻的死造成的辽东鲜卑动乱标志着西晋代表的中原汉族政权最终丧失了辽东地区的领土和管辖权,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要一直到公元668年唐高宗灭高句丽后,中原王朝才恢复了对辽东的主权。
不过,虽然辽东危机四伏,可卫朔却不怎么担心自身安全,不过为了不让其他人担心,他故作轻松状道:“李臻虽然死了,不是还有封释么?虽然封释暂时依附慕容部落,可他在辽东还是有些影响力的。去了辽东后我先去拜访封释大人,只要有他引荐,足可保证自身安全。”
“况且此次前往辽东,我可不仅仅是为了购买马匹,最重要的是我要在辽东插入一颗棋子。如今辽东分属平州慕容廆、幽州王浚、乌丸部落等几大势力,正是我们插手辽东的最佳时机,若错过了这一次,真不知下次还有没有机会了。”
这时,卫朔起身来到一副辽东地图面前,指着辽东半岛最南端道:“我打算在这里建一座海港,名为旅顺港,作为我水军在辽东的驻地。”
其他人倒没什么,唯有新加入的刘总却一声惊呼道:“辽东国,这是平州下属的辽东国,此地距东夷校尉以及平州刺史府的治所襄平县有三百多公里,主公为何选在此地建港?选在汶县西边岂不更好?”
卫朔笑而不语,他总不能告诉外人,这里是日后著名的港口——旅顺港吧?故只能含糊其辞道:“此地虽然荒凉,但与辽东各方势力相距遥远,属于三不管地带。我们在这里筑城,起码不会引起他人注意,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如果选在汶县西边,不但要时刻警惕乌丸人,还要担心慕容鲜卑的入侵,就是幽州刺史王浚以及段部鲜卑怕是也不会放过我们。”
朱文眉头紧皱满是担心道:“主公此言虽有理,可选在旅顺我们也不得不防备三韩以及高句丽人的侵扰。”
“诶,子文多虑了,以某看来高句丽、三韩皆不足为虑,辽东最可虑者乃鲜卑人!尤其是慕容部落首领慕容廆,此人政事修明,且爱护人才,故辽地士人和庶民多归附之。如我所料不错,不出三五年辽地必归慕容部落所有。”
卫朔却没将高句丽、三韩人放在眼里,在他心中辽东只慕容廆一个敌人。他之所以急着在辽东建港,无非就是延缓慕容部落统一辽东的步伐,最好是能取代慕容廆在辽东的地位。
“慕容廆有这样的本事吗?”朱文、刘总等人对卫朔的话颇有怀疑,认为其夸大了慕容廆的本事。
没想到卫朔却叹息道:“你们可别小看了慕容廆,当年要不是他当机立断,慕容部落说不定早就被朝廷剿灭了。太康年间,慕容部落为复仇发动叛乱,我朝武帝调遣幽州诸军讨伐慕容廆,在肥如晋军大败慕容廆。”
“此后,在与晋军的多次交锋中,慕容廆吃了不少亏,慕容部落也越大越弱。后来慕容廆发现一直叛乱下去不是个办法,立即停止了叛乱与我朝重修旧好。与晋朝恢复了和平后,慕容廆借此机会休养生息,没过几年慕容部落再次雄起于辽东大地。”
“因此,在我看来,无论王浚还是段部、宇文两部鲜卑,都不是慕容廆的对手!”
卫朔之所以对慕容廆如此了解,还要多亏了金大侠的《天龙八部》,里面有个慕容世家一直念念不忘复国。好奇之下,卫朔就在网络上查了查‘慕容家’,结果就查到了慕容廆这个祖宗头上。
朱文、刘总听了卫朔对慕容廆的评价不禁瞠目结舌,显然他们没想到卫朔会对一个小小的鲜卑首领竟然如此了解。
不知过了多久,朱文、刘总二人才回过神来,只见他们二人对视一眼齐齐拱手道:“主公英明,属下等不及也!”
“哈哈哈,二位客气了,不知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没?”
朱文略一沉吟道:“日后旅顺港一旦建成,必可成为我水师来往辽东最重要的补给驻地。”
卫朔兴奋地接茬儿道:“不仅如此,有了此港,我们还可就近招募辽东属民,我们的商队还能通过此地为逃民们运送粮食等物资。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旅顺港就会成为辽东郡最繁华的地方,成为日后崂山攻取辽东的后勤基地。”
“而今幽州王浚正与石勒争夺冀州,无力弹压辽东各地胡族,使得辽东本地庶民流离失所,一旦我们在辽东站稳了脚跟,就可光明正大的招募辽东逃民,为我们日后收复辽东各地打下基础。”
“听主公这么一说,在下也突然觉得眼下的确是插手辽东的最佳时机。”听罢卫朔的一番分析后,刘总若有所思道:“眼下无论是东夷校尉府,还是各地郡守府,都无力安抚辽地庶民,如果此时主公对外提出招募流民修筑港口,必可吸引大批流民前来。”
“如果能说服东夷校尉封释那就更好了,不过此人眼下正与慕容廆打得火热,也不知他对我们的计划感不感兴趣。”
卫朔笑笑道:“我不关心东夷校尉是如何想的,只要他不阻拦我们在旅顺建港就行!接下来你们赶紧去准备大量青盐与茶叶,通过海船贩运到辽东与胡人交易马匹。”
“诺!我等这就去准备!”
在随后的几日来,崂山上下从仓库中拿出大量库存的青盐与茶叶,分门别类的装在大小十二艘海船上,刚刚抵达崂山的三艘中型海船也在其中。望着港口内一艘艘海船,卫朔满心欢喜,如果此次交易顺利,崂山将有可能得到近千匹骏马。
第99章 辽东初印象
“阿嚏!嘶!好冷啊!”
刚一踏上辽东大地,一阵寒风吹过,卫朔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站在他身边刘总同样冻得直哆嗦,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
“主,主……主公,辽……辽东……怎会如此……此寒冷?”
卫朔裹紧了身上的斗篷,扭身问身边的商队负责人,道:“此地是何处?”
“启禀主公,此地乃前朝故地沓氏县,原是三国时期江南吴国与辽东公孙渊政权之间,使臣往来与军事行动的水陆转运站。三国魏景初三年因辽东城乱,朝廷以辽东沓县吏民渡海居齐郡界,故立新沓县以居徙民,而旧地沓氏县遂废。”
“从此地往西南不足四十公里处,就是主公想要建港口之地。”
“原来这儿就是后世的大连啊!”直到此时卫朔才反应过来,原来他的舰队停在了后世的大连地区。不过,此时的大连可还没后世那么繁荣,入眼处一片荒芜,连个人影儿都没有。
刘总看了看荒凉的四周,不由得眉头紧皱,担心道,“主公这里是不是太荒凉了?如果我们选择在此地筑城的话,本地辽民愿意放弃北边富庶的生活,而迁徙到此地吗?”
“哈哈哈,荒凉有荒凉的好处,正是因为此地荒凉,我们崂山才有机会,否则怎会轮到我们在此地筑城?你看这里水面开阔,冬天来了也不曾结冰,是多么适宜的一座港口啊!而且,我相信荒凉与贫瘠只是暂时的,旅顺港一旦建成,它必将成为整个辽东对外贸易的窗口,到时它想不富裕都不成!”
古代晋人或许无法理解海外贸易对当地经济的巨大影响力,可卫朔却十分清楚。他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只要旅顺港投入使用,未来本地一定会成为辽东最为繁华所在。
三日后,在考察完了旅顺港口后,卫朔与众人又坐船北上西安平。西安平位于马訾水北岸,西汉时在此地置县,后成为出入带方、乐浪二郡的咽喉要地。近年来随着高句丽逐渐入侵带方、乐浪二郡,使得大批两郡百姓逃亡此地。
“主公,再往前就是马訾水入海口了,沿着马訾水而上就是西安平县城。如果需要交易的话,就可在县城内进行。”负责辽东商路开发的负责人站在卫朔身后指着远处的港口介绍道。
辽东毕竟乃荒芜偏僻之所,这里虽说是个港口,但却没有多少船停靠,四周也不见来往的商贾,只有几个苦力百无聊赖的站在岸边无所事事。忽然众人看到十几艘大海船朝着港口驶来,顿时引起一阵骚动。
不少人对着三艘两千料的大海船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嘶!怎会有如此大的海船?也不知是从哪里来的?”
“恐怕是江东的大商贾又过来了,在下曾听祖父说起过,前些年有江东大船来此地贸易,这两年随着战乱频发,前来西安平的商贾愈发少了。”
“如果真是江东来的商贾就好了,大伙儿发财的机会来了,赶紧回家看看有什么皮毛、人参之类的值钱玩意儿没,人家江东商贾最喜欢用粮食和食盐交换皮毛和药材。”
“对呀,对呀,大家赶紧回去找找看吧!”
不一会儿码头上就消失了不少人,他们都是本地的猎户,平日里以打猎为生,家中藏了不少动物皮毛和各种珍稀药材。这东西虽然在辽东不甚值钱,可对江东来的商贾来说却是个稀罕物。
卫朔刚一上岸,就感觉不对劲,不知为什么周围的人总是满脸热情地盯着他看。如果不是看到他四周围满了精悍护卫,说不定这会儿周围的人怕是早就一拥而上了。
“主公,好像有点儿不对劲啊!”这时,刘总来到卫朔身边耳语道。
没成想那个商队负责人却笑道:“东家莫担心,周围的准是把我们当成大商贾了,每次有大海船来北地贸易,都是当地最为热闹的时候。其实在北地行走最受欢迎的就是商贾啦,无论汉民还是胡人,总是希望有商贾来贸易。”
正在这时,外面一阵骚乱,人群向两侧分开,一个身穿官服的中年人带着几个士兵匆匆赶到海边码头,想必本地官府也得到了大船队抵达的消息。
“东家,来人就是西安平的县令沓氏霞客,乃沓氏族人,沓氏县废止时,沓氏族人一部迁徙到齐郡,还有一部则留在了辽东本地,后来他们就聚集在了西安平。此人为官还算不错,对汉民多有维护,民望很高。”
听完下面人介绍,卫朔忙整理一下衣服,疾步上前道:“在下卫朔,乃青州崂山人,今日路遇宝地,想要休息一二日,不知可否?”
县令沓氏霞客一看到器宇轩昂的卫朔就满心欢喜,他驻守辽地多年,见过不少世家子弟,但却无一人可与卫朔相提并论者,故他不敢怠慢,忙搀扶道:“哎呀,贵客多礼了!我西平安已多年不曾有大海船前来,今日卫东家前来,可谓是我满县百姓之福啊!”
“大人客气了,此次随卫某前来的这十几艘海船上,载满了各种物资,包括粮食、食盐、茶叶等等应有尽有,大人尽管去城内张贴布告,让城内百姓只管前来交易。无论毛皮还是药材,我们都要。”
“哎呀,真是太好了!”
“卫东家,好人啊!”
卫朔话音刚落,围在四周的百姓顿时一阵欢呼,不少人一路小跑着回家拿东西去了。就是沓氏霞客也满脸笑容道:“卫东家豪爽,本官就替西安平的百姓谢谢你了。请卫东家与我一同前往县府歇息吧。”
“如此就叨扰县尊了!”卫朔也不客气,笑着答应了下来。
随着卫朔入住县府,整个西安平都轰动起来,本地不少商贾前来县府打探他的消息,想要从中牟取利益。看着络绎不绝出入县府的商贾,卫朔忙吩咐刘总,让其安排人将他们需要马匹的消息散播出去。
到了晚上,县令沓氏霞客在县府宴请卫朔一行,参加宴会的还有本地众多商贾。在宴席上,本地商贾纷纷向卫朔敬酒。可能卫朔要购马的消息传了出去,席间就有不少商贾前来打探交易细节。
卫朔对交易细节三缄其口,只是笼统的告诉众人,他需要大量马匹或者耕牛。可以用青盐或者茶叶来交易,如果需要粮食的话,则再商议。当宴席结束后,一个苏姓商贾带着县令的引荐信前来拜访卫朔。
“在下苏平,乃本地马商,见过卫东家。”
“苏东家有礼了,既然阁下是县令介绍来了,那卫某就不虚言相待了。实话告之苏东家吧,眼下我在徐州收留了不少流民,急需大量牲畜开垦荒田。劳烦苏东家相告,不知辽地的马价值几何啊?”
“实不瞒卫东家,近来随着中原战乱爆发,我辽地的马价也上涨了不少。辽东一匹普通马的价格大概在万钱左右,战马一般在八万钱以上,好一点儿的马都要十五万钱以上。”
“我靠!这么贵?”闻言卫朔与刘总相视苦笑,来之前他们已高估了不少马价,可没想到还是低估了战争对各地物价的影响。
“一匹战马竟然要八石米,如果主公要要组建一千骑兵的话,加上其他武器装备,起码得花百万钱!”刘总在心中稍稍计算一二,不由得咋舌不已,这时他不禁对卫朔拥有青盐秘技感到庆幸,如果不是靠着渔盐之利,崂山想要在乱世争雄怕是不容易。
第100章 引来乌丸人
“主公,外面有个乌丸人求见您……”
近日来,卫朔让人从船上卸下大量青盐、茶叶等物资后,每日都有商人和散户前来交易。短短两日不到,卫朔已交换了三十匹普通马。虽然这些马不能充作战马,但用来耕地则绰绰有余。
这日,卫朔正在房间内埋头核算交易所得,不料,刘总从外面匆匆而入,说有乌丸人来访。卫朔心中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