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跃龙门-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语文?专业作家才需要懂那么多;数学?专业数学家才需要懂的东西;英语?有几个当翻译、出国的?满大街的人,学过但忘了的人有多少?把教育搞得太复杂,反而适得其反。若以实用的角度来看,初中生学习到的知识,就足以应付绝大部分普通人生活、工作所需。

这种论调,李家明也曾经深以为然,可随着年岁的增长,才发现那就是一种谬论,或者说那是无知者的狡辩。读书除了学知识之外,还能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接受初中以上的教育,最大的意义在于锻炼其思维能力。

打个比方,李家明的婶婶们看电视,会主动区分出好人、坏人,即使里面没有,也会找出‘好人’、‘坏人’;而接受了高中以上教育或思想成熟的人,看问题就不会那么片面,会从正反两方面去看待同样一件事,若是喜欢琢磨的还会去寻找电视剧里的不合理之处。

就象几年前热播的《渴望》,婶婶们哭得稀里哗拉,而李家明和董昊觉得除了歌曲还好之外,其余的一无是处;哪怕是当时还没读高中的李家德兄弟,也只是觉得感人、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并没有把那电视剧当真,对刘慧芳同情、崇拜。

李家明是幸运的,有着成年人的思维能力,又有少年人的记忆能力,才能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他也一直认为他自己的努力与成熟的思维能力,才是他真正最大的倚仗,才是他能突然爆出耀眼光芒的根本原因。

原因很简单,即使你知道即将发生的历史事件,第一桶金从哪来?你如何说服那些比你更聪明的人,让你分享他们的成功,甚至是认你为首领?王八之气那玩意,永远只停留在弱智的网络小说中,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每个人都是**的存在、都有其思想,越是优秀的人越有自己**的人格、思想、价值观,哪是旁人能轻易忽悠的?

所谓‘只要回到过去,每个人都能当伟人’,那只是一句戏言。若你没有足够的知识与能力,哪怕知道一战、二战会爆发,都无法说清楚其中的历史、政治、经济原因,得出一个必然的论断,而只能充当一个神棍。

回到读书的事,优秀的学生无非是记忆力、思维能力出色,也就是通常说的这人聪明,再加上其自身的努力。李家明一直认为他自己并不是天才,没有他四哥那种吓人的智商,可他有抽丝剥茧式的分析能力,只要努力总能在学业上取得成绩。

可是他错了,事实证明光靠努力与成熟的思维能力,在一般领域确实可以出类拔萃,可在特殊领域天才还是天才,成功靠的还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而非前面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李家明按照他自己的习惯,先易后难地做着老师们绞尽脑汁出的试卷。刚做十来分钟,李家明的眉头开始紧皱,开始忘记时间的存在,等两个半小时过去了,老师让他停止答卷,他才如梦方醒。

抬起头来,李家明看到那位老师眼中隐隐的失望,虽说早知道这结果,也不禁心里有些失落。这张数学试卷上的问题极其复杂,倒不是李家明不会做,而是短时间内找不到最简单的办法,只能以最笨的办法去做。可若是找不到最简单的解法,短短两个小时,又如何能做得完这样一张难度极高的试卷?

哎,这就是天才与凡人的差距!

不管了,当不了天才,只要尽了力、能考个名牌大学,也能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心智成熟的李家明起身,冲陪了自己一下午的老师们微微躬身,提起自己的书包离开办公室。

他一出现在办公楼下,正等在楼下的毛砣、张绍龙他们一拥而上,将他团团围住,急切地想知道结果。

“家明,怎么样?”

“被打击了,估计能及格就不错喽。”

李家明的自嘲,让张绍龙不以为然。高中哪能跟初中比,自己跟着老大自学过,都考不到八十分。

“那也厉害,啧啧,上次物理都那么难,老师专门给你出的卷子肯定更难!”

连考试内容都没搞清楚,就这样瞎咧咧,李家明扒拉开这小子的胳膊,骂道:“赶紧滚蛋,老子还没吃饭呢!”

一提到吃饭,毛砣连忙扯住他,告诉他道:“家明,你赶紧回去,忠华姐五点半的车,现在应该到屋了!”

哦,对了,大姐是回来商量香菇的事,李家明连忙接过自己的自行车赶紧回家。

李家明回家去了吃饭,办公室里的金老师可没心思吃,哪怕他老婆派女儿来叫了几次,依然扯着几个数学老师先商量。他教语文的,看不出这张试卷如何,但得第一时间知道结果,商量着如何培养这好不容易冒出来的天才孩子。

两个年轻的数学老师看不出什么,都觉得李家明相当不错,这么难的试卷都能考上七十分。

“金主任,这孩子天分很好,比李家德是差一点,但比同龄孩子强太多了。”

“嗯,我也是这么看的,我们班上的张绍龙不错吧,但比李家明差了一大截。这卷子要让他来做,最多能拿30多分,可李家明是72分!”

教数学教了三十年的温老师倒不这么看,他仔细看了一遍,又琢磨了一阵,失望道:“老金,我觉得这孩子智商一般。”

“不可能吧?”

“真的”。

老成的温老师指着那三道李家明绞尽脑汁才做出来的证明题,解释道:“这题目若是让李家德来做,肯定是用最简单的方法,可这孩子用的是逆推法。还有这道、这道,我发现他的逆向思维能力特别强,但抽象思维能力一般,而且反应能力一般!”

另一位老数学老师也盯着那几道题目,赞同道:“我觉得老温讲的有道理,证明题是最考验人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这孩子心算能力不如李家德,反应能力也稍差一些,唯一比普通孩子强的就是逆向思维能力。”

数学是科学之王,能最集中、最深刻、最典型地反映了人类理性和逻辑思维所能达到的高度。这也是金政春为什么让李家明考数学,而不是物理、化学的原因,也只有温老师这样教了几十年的老数学教师,才能通过一张数学试卷大略看出学生的资质高低。

满怀希望的金政春失望了,还真象那孩子自己说的,他就是脑子还算聪明,加上又笨鸟先飞,才能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可各类竞赛,除了勤奋之外,更需要天资;而天资这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根本不是勤能补拙得了的。

旁边的温老师倒不失望,天才哪那么容易出来,李家明这孩子也不错了,只要保持这种学习态度,以后考清华、北大都有很大的希望。

“老金,我想明日再考考这孩子,要是他对高一的知识掌握了,没必要再没事炒现(剩)饭。”

这是正事,不甘心的金老师想了想,同意道:“可以,要因才施教,这孩子自控力强,没必要拘着他。要是以后能考个清华北大,也能给学校争光!”

。。。

第333章烂摊子

“哥哥,满分不?”

“没有”

不是满分?小妹急切道:“那第一名不”

只有一个人考试,当然是第一,李家明嘿嘿直乐,“嗯,当然是第一!“

“嘻嘻,还是(五)哥哥厉害!“

小妹和满妹都读五年级了,不会再动不动往李家明身上爬,可刚三岁的婉婉学到了样,见哥哥考了第一又吃完了饭就立即往他大腿上爬。

“哥哥,你考了第一要请客,我要吃冰激凌!”

好吃又死要漂亮的满妹,为了能穿漂亮的花衣服,可没少吃好吃的东西,见婉婉胖乎乎的还想多吃,连忙道:“婉婉,你今天吃了两个,不能再吃了!长太胖了,可穿不了花衣服哦。”

三岁的小妹子懂什么漂亮,她还只知道要吃好吃的,哪怕大人规定了她吃多少,她也有办法多吃。

“哥哥没吃,他考了第一名,可以分给我吃!”

小妹乖巧是乖巧,但性子也跟着哥哥转了,宠爱妹妹却不溺爱。

“那也不行,一天只能吃两个!婉婉,冰东西吃多了不好,肚肚会疼的。”

以前小妹、满妹拿‘好人’、‘坏人’勒索大姐她们,现在风水轮流转了。娇憨的婉婉嘟着嘴,愤愤道:“姐姐是坏人!满姐也是坏人!你们最坏了!”

看不得小孩可怜的大姐,见最小的堂妹不高兴,连忙起身去拿了个冰激凌塞在李家明嘴里,让他咬了一半再给馋嘴的小婉婉。

“好了,别装样子了,我看到你刚才还偷吃了一个!”

如愿以偿的婉婉立即眉开眼笑,舔着那半个冰激凌,从李家明身上爬下来,还不忘一人亲一下。

“大姐最好,大姐是好人,哥哥也是好人!”

看着儿女们亲密,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愁眉不展的李传林夫妇,多少有了点笑模样。可一想起柳局长说的话,李传林又皱起眉头,盯着自己儿子看了一眼,心里苦涩难言,不知道信还是不信。

自从上次承万哥帮他要求分红后,两父子就象隔了点什么,连他搞那个什么农贸公司都不跟自己商量一句,一百万就那样投下去,还找毛伢他们借了六十万。要是亏了,现在屋里哪有钱给他填窟窿?

父亲远远瞟来的目光,李家明心里非常清楚其中的苦涩,但还是硬起心肠装作没看见。没有深刻的教训,迟早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还不如让父亲经历下什么叫成败转头空,人生不就是体味世事万态吗?

可父子毕竟是父子,等同样强颜欢笑的传猛伯他们去了上工,李家明还是跟着父亲回了家,主动问起厂子里的事。见继子主动问起这些事,以前就觉得老公太过乐观的张象枫大喜,连忙把几个还在闹的孩子哄走,留下他们两父子在家里商量正事。

尝到了盲目扩张的苦果,以前自我膨胀的李传林也终于清醒了,事无巨细地说起厂子里的事,听得李家明直皱眉头。

“耶耶,县里这么大的魄力,敢免掉你的全部税费?”

“嗯,柳老师争取来的。大哥想在深城搞个公司,把利润转移走,省得日后厂子垮了,我们什么都赚不到。”

这事可不行,搞不好就是大麻烦,李家明连忙小声道:“耶耶,这事莫听大伯的,这些事瞒不住人的。钱没了可以再赚,厂子垮了可以再开,名声一臭以后想翻身都没人敢帮!你们莫以为那帮当官的都是蠢人,真惹毛了他们,寻个偷税漏税的理由,都能关你几年。”

跟亲生儿子讲话,跟柳老师他们耍横的李传林也不隐瞒他的打算。

“我晓得,我正跟传猛哥他们商量。万一细木工板厂不行了,就把家俱厂这边的利润挪过去还,尽量莫让厂子停产。做人不能只想自己,也要想想工人,人家跟着我们赚饭吃,没了工作会饿肚子的!

再讲了,银子滩、游沅都有分厂,百多两百人靠这个赚钱。要是我们停产,让他们怎么办?大家都是乡亲、邻舍,我们损失得起,他们损失不起的!”

这才是企业家应有的胸怀,李家明连声称是。犹豫了一阵,李传林还是抱以希望地问道:“明伢,柳老师讲你有办法,解决竹器发霉、生虫的事?”

官商结合确实是发家致富的捷径,可也得周旋于各种政治势力之间,一个把握不好,就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父亲虽然有点小狡黠,但本质上还是个耿直的人,做不来那种长袖善舞的事,还不如别趟那种混水,极为理智的李家明还是摇头道:“他们林科所一帮人都没办法,我哪来的办法?那还是上次我想抢香菇生意,故意那样讲的。耶耶,生意场上的事,有几个会讲真话?”

“香菇这么赚钱?你们不是只赚30%毛利吗?”

父亲知道了内情,阿姨就会知道,柳老师也会知道,已经对柳老师不再那么信任的李家明,继续隐瞒道:“量大就赚钱!这次全县八十多万菌棒,至少产出一百万斤,要是把邻近几个县全部发展起来,还会不赚钱?以前我还怕路上堵车,后来婷姐答应帮我搞火车皮,我还不赶紧抢生意?”

“也是,一年可以种两批,一斤赚几角钱都能赚上百万。”

李传林附和了一句,随即又板起脸道:“明伢,不会耽误你学习吧?要是耽误了读书,就莫怪耶耶打人了!”

这才是自己父亲嘛,李家明心里一暖,笑嘻嘻道:“没事,我把曾春提起来了,让他去管理公司,我也就是监督下财务。”

“那就好”。

“耶耶,当官的人靠不住的,等你厂里开始亏损时,马上把那些领导的股份退掉。我估计到那个时候,我这边应该能凑出不少钱,够你还利息了,以后我们慢慢退出这一行,专心做家俱算了。”

“哪有那么容易哦,算了,你好好读书,莫管我的事了。”

信以为真的李传林叹了口气,起身去厂子里。现在厂里快保本生产了,反而要日夜加班生产,以规模降成本,同时也给对手施压,先逼死一部分、再强迫剩下的厂子来主动求和。所谓置之死地于后生,拼得就是谁够狠、谁能坚持到最后。

等父亲出了门,李家明洗完澡也去了对面二伯家,找大姐商量香菇的事。头批香菇已经接近尾声,账得算;再有两个月,下一批又开始上市,下一批的产能肯定能消化得了,但得搞清楚海外市场究竟有多大,才能确定明年的生产规模多大。

大姐虽然粗线条,但也看得出叔伯们强颜欢笑后面的凝重,没先谈香菇的事,反而担忧道:“明伢,厂子很严重了?”

三千多万贷款一年光利息就要三四百万,好在即使家俱厂承受不起,香菇这边还能帮衬。若真跟大伯讲的那样停产停业,莫讲那些当官的会不会发火,单讲大家以后回了崇乡,怎么去面对邻舍(居)、亲戚?

“还算好,刚才我耶耶讲,还欠银行三千一百多万,要是加上家俱厂的利润,马马虎虎能付得起利息。”

同样要脸面的大姐也叹了口气,把账目报一遍后,小声道:“东南亚市场大得很,不过对鲜菇的需求量不大,鲜菇赚钱可空运费也高,有钱人才吃得起。日本人有钱,东南亚那边有钱的人少。”

是啊,现在的航空运输不发达,空运费用高得吓人,再加上零售商的利润,除了那些有钱人外,谁吃得起?也就是香港离深城近,婷姐又帮自己搞车皮,通过铁路运过去只需要一天一夜,否则采摘下来三四天的鲜菇,即使采取保温措施,也早开始腐烂变质了。

“嗯,我已经让曾春他们搞出了干燥技术,下一批除了原来的客户,我们再寻些干货商。”

“那倒不要另外寻,明伢,你不晓得外头的行情。香菇干不愁销路的,就是价钱低了一点,一斤才三十多块钱。”

**斤鲜菇晒一斤干,二十来块钱的成本卖三十多块钱,这价钱也不低了。大姐是赚冬笋的钱赚大了,才觉得这价钱低。这样也好,要是下半年能出百多万斤新鲜香菇,再加上明年上半年的香菇干,父亲那个烂摊子也就能支撑下去,不至于无力回天。

不过,这可不是小钱,可莫因为这事,让大姐跟姐夫闹矛盾。

“大姐,你要不要跟姐夫商量一下,钱借给了我,一时半会没有还的。”

觉得被弟弟看不起了的大姐,一巴掌扇在李家明脑袋上,骂道:“乱讲什么呢?大姐跟姐夫没你帮,能赚得到这么多钱?钱赚得来,就是用的,大姐有屋有存款,怕什么?倒是屋里的事,你要多想下子办法,要真是厂子垮了,那帮阿公、母舅、姨娘怎么办哦?”

哎,这才是真正的麻烦,哪家的母舅、姨娘没在分厂里入股、做工?要是厂子说垮就垮,怎么跟他们交待?要不是顾忌着这些,恐怕父亲早就想停工了,生产得越多亏得越多,这样的生意也只有国营厂子才会做,私营企业哪会干?

“大姐,没事的。生意有赚也有亏,大不了我们重来就是,啊。没其它事,我去睡觉了,今日让老师蛮得做试卷,太累人了。”

安慰了大姐两句,李家明随即感到一阵倦意,打起哈欠来。哎,凡人始终还是凡人,今天那张试卷虽然只做两个半小时,照样让李家明觉得精疲力尽。

读书伢子可怜啊,何况明伢还要搞生意,大姐连忙起身道:“快去睡,看你这样子都可怜!”

“哎”

。。。

第334章书山有路勤为径

在高中里,教学水平最高的老师,都被安排在高三年级,为的就是最后冲刺。几个高三数学老师辛苦几天,绞尽脑汁出了一张水平极高的试卷,结果只让高一(1)班那小子去考,其他三个班的老师多少心里有点不爽。听说李家明只考到七十多分,那三个老师心里舒服多了,连忙拎着各自眼里的尖子也来碰碰运气,万一比那天才小子考得更好呢?即使考不过人家,也看看这些尖子生,跟那天才小子差距到底有多大,以后也好针对性地辅导他们。

张绍龙就是他老师眼里的尖子生,所以他很痛苦地看着桌上的试卷,恨不得站起来直接跟老师们讲,自己没老大那么聪明,搞不掂这些破题目。托老大的福,暑假里自学了一点高一上学期的数理化,第一次物理考试得了75分,数学也得了78,结果被老师捉来做这些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