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跃龙门-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耶(爸),你自己说的,只要我好好读书,你就给我买果丹皮,还有酸梅粉、老鼠屎(华华丹,一种颗粒状、以陈皮为原料的零食)……”

另外两个小不点桂妹、金妹也忘记了对王老师的畏惧,期盼地看着满妹,堂妹要到了好吃的,她俩也能分上一点。

个多月没看到小女儿了,二伯抱着满妹重重亲了口,乐呵呵道:“有有有,先叫人,这是王老师、这是柳老师“。

“不,你先给我,你说话不算数!”

二伯抱着小女儿哄着她叫人,满妹就是不依不饶。女儿好,女儿是爹娘的小棉袄,何况这是最小的的小棉袄,二伯被满妹闹了个大红脸,尴尬地看着王老师他们。

‘咳咳'。

平时这么闹,李家明也喜欢看到,但今天有客人在场,而且是自己的恩师王老师,不由得重重地咳嗽了一声。听到熟悉的声音,娇憨的满妹立即从二伯怀里跳下来,走到王老师、柳老师面前问好,生怕李家明又拿小竹梢打她。那小竹梢打起人来,可真的很疼的!

落在小孩们后面的大人们,也从温暖的火塘边、灶台边出来了,连一向很矜持的大伯,都在二伯的介绍下向两位老师问好、帮着提东西,将他们送进四叔的新房里烤火。

有客人在,而且还是学校里的老师,大婶也放下了跟二婶的龌龊,麻利地帮着择菜、洗菜、炒菜。红英婶、茶菊婶她们也顾不得自己家还没吃饭或正吃饭,都扔下老公、孩子,在两间厨房间来回帮忙,家里有客人的莲香婶甚至把家里刚端上桌的板栗炖鸡都端来了,只给传宗叔和她哥哥留口汤。农村里就是这样的,只要有孩子在学校读书,就会把老师当最尊贵的客人款待,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天太冷了,而且吹了一下午的寒风,王老师、柳老师与二伯、李家明他们围在刚生的火盆前烤了一阵火,喝了一杯滚烫的豆子菊花茶下肚,才觉得身上暖和了点。

柳莎莎没受什么罪,精神好着呢,她好奇地打量着这间洋气的新房,漂亮的布艺沙发、玻璃茶几、精致的梳妆台、蒙着白布的席梦思床,还有连林场里都不常见的冰箱、彩电,让她脸红的是挂在床头的婚纱照……帅气的四叔和漂亮的四婶在蔚蓝的大海边拥吻。蓝天、白云、大海,洁白的婚纱,漂亮得象台港电视剧里一样。

不怕生的满妹带着小妹给客人沏茶、端茶,还从四婶的梳妆台里翻出相册,给漂亮的小姐姐显摆,旁边围着金妹、桂妹、小妹她们几个小不点叽叽喳喳的。

“这是我四叔,这是我四婶,这是他们在深圳照的、这是我四婶上班的厂子、这是我四叔开的大卡车……”

人长得漂亮就是好,到哪都受欢迎,连胆小的小妹都从口袋里摸出粒留了两天、想跟哥哥一起吃的‘雪里松‘糖,咬了一半递给柳莎莎,小声道:“姐姐,你吃。”

眼睛一直没离开小妹的李家明心里一抖,想叫住小妹都来不及了,柳莎莎会将沾着口水的巧克力塞进她父亲嘴里,不代表她会吃别人的口水。果不其然,那个洋气、漂亮的小妖精,皱着两条好看的眉毛,厌恶地推开了小妹手里的半粒糖子。

小妹已经开朗多了但依然很敏感,期盼获得漂亮姐姐友谊的小脸立即皱了起来,让李家明看得心里一疼。

‘啪‘的一声,正显摆的满妹合上了四婶的相册,夺过小妹手里的糖子塞进自己嘴里,脸臭臭道:“你是坏人,你欺负我妹妹,不跟你玩了!”

“不跟你玩了!”

桂妹也立即拉着金妹,跟在满妹、小妹后面走了,剩下涨红着脸的柳莎莎,还有两个莫名其妙的林场伢子。

李家明见满妹、金妹都护着自己小妹,不由得心里大乐,继续扭过头来烤火。自己的工夫没有白费,等会得好好奖励这三个会护着家人的小不点。

没多久,帮着张罗的大伯跛着腿进来了,客气道:“王老师、柳老师、张师傅,饭好了,请,请”

“麻烦你们了,麻烦你们了“。

两位老师和张师傅也说着客气话,起身带着脸上还通红通红的柳莎莎和另两伢子,跟着大伯去堂屋吃饭。

农村里有客人的时候,吃饭规矩很大,两位老师推让一阵才坐到八仙桌的首席上,然后是张老板、三位小客人,最后是陪客的大伯、二伯,至于李家明则只有跟几个婶婶、小妹她们一伙小不点,挤在厨房里的小方桌上。

刚才还想哭的小妹,见李家明不和客人在一起了,立即又扑了过来,抱着他的腰仰着小脸关切道:“哥哥,拿了第一不?”

当兄长的,就要给弟妹作榜样,李家明也不例外,低头在小妹脸上重重亲了一下,得意道:“嗯,满分!”

“是第一不?”

“嗯!”

“格格格,哥哥最厉害了!”

小厨房里响起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接着就是几个小不点的欢呼雀跃,还有几个婶婶的眉开眼笑,连平时刻薄的大婶都笑得眉飞色舞。大伯是大伯,大婶是大婶,她只是个农村妇女,其实没那么多城府,亲侄子能好,她也照样高兴。

“快吃饭,快吃饭“

二婶麻利地盛了一大半菜碗白米饭,放在李家明面前,又舀了几勺莲香婶端来的鸡汤、鸡肉、鸡腿,将菜碗堆得老高。

“哎,我还真饿了!”

一阵狼吞虎咽,觉得胃里舒服了点,李家明才放慢筷子,给二婶、小妹说起父亲的事来。

父亲去了那家新开的家具厂,现场干部没当成,不过因为他是老木匠手艺相当不错,而且还懂一些新式家俱的优劣,因此被厂长安排到了试作、定制车间。

“家明,什么叫试作、定制车间。”

“哦,就是家俱设计出来了,专门负责做样品的,还有就是跟以前一样,专门打(制作)家具。粤省那地方有钱人多,喜欢用纯手工做的高档家具,耶耶(爸)就是按他们的式样、用他们自己提供的材料打家具,厂子里再收人家的加工费。”

“工资高吗?”

李家明笑了起来,“耶耶说很高,试用期能拿1600,三个月后工资加奖金,大概能拿2000至2400。他还说,帮人修家俱、打家俱时,那些老板还会给红包的。”

啊?几个婶婶瞪大了眼睛,惊叹道:“这么高?”

也难怪婶婶她们惊叹,四叔在外打工七八年,又跟人学会了开车,以前在四婶她们厂里当货车司机,也不过是1500左右。父亲一去就拿1600,以后还会更高,这让一年见不到几个活钱的婶婶她们,如何不惊呼?

“菩萨保佑,菩萨保佑!家明,明天去给公公婆婆他们上坟,要求他们保佑你耶,晓得不?”

跟着高兴的大婶连忙道:“明天他还要读书!家明,星期六去,跟你三哥、四哥一起去,要公公婆婆他们保佑你们都会读书!”

二婶难得跟大婶保持一致,连忙道:“对对,会读书才是真的好!我听老四讲,他们那边政府里的干部,一个月都三四千,还轻松得很。家明,你以后大学毕业,就到那边去当干部!”

李家明听了直乐,连声答应:“要的,以后我就去那边工作,那边的钱好赚。等我发了财,就接你跟二伯去那边养老。”

有四个儿子的大婶、以及有儿子的红英婶她们将这话当玩笑,哪怕李家明再懂事、再会读书,也只是个十二三岁的伢子,这话只能听听就算。

可只有四个女儿、一直头疼养老送终的二婶,却听得心满意足,哪怕这只是孩子话,也让她觉得带这侄子、侄女值了。自己不指望靠这侄子养老送终,只要这个聪明懂事的侄子,帮自己把满妹教出来,以后也能有个有点出息的女儿,也不至于会四个女儿全是不争气的赔钱货!

倒是娇憨的满妹来劲了,正啃着鸡翅膀的嘴巴停了下来,希冀道:“五哥哥,带我去不?”

她这么一说,金妹、桂妹都停了下来,满怀希望地看着李家明。这个堂哥最厉害了,能考全县第一就肯定能考上大学,以后肯定能赚大钱、当大官!

李家明很享受妹妹们崇拜的目光,高兴道:“带!以后哥哥赚了钱,带你们到大城市里读书,还帮你们一人做幢最好的房子,象四叔照片里那样的!”

“耶!”

四个小家伙立即欢呼雀跃,她们可不知道大城市里的房子有多贵,也不把李家明的话当玩笑,只知道四叔照片里的房子太漂亮了,要是能住那样的房子可太好了!哥哥这么厉害,以后一定会说话算数的!

。。。

第57章师恩难酬

山里人都很尊敬老师,出于对文化人的敬仰是一方面,更多的原因或许是对改变命运的渴望。然而这种多少带有功利色彩的尊敬,有多少可能转化成感恩,就得看老师的人格魅力了。

在李家明心里,教过他课的老师很多,但真正让他感恩的,只有王老师、张老师和四哥现在的班主任、也就是他未来的班主任姜老师,也只有他们三人的教导是不求回报的。就如他父亲哪怕手里再紧,也会在过年时去看看教他木匠手艺的师父一样,他在‘梦’里赚了钱后,每次回老家也会拎着礼物去看看那三位老师。

可‘当初‘那种不带功利色彩的教导,又岂是几件礼物能报答得了的?

在厨房里吃完饭,李家明跟大婶、二婶商量了一下,立即跟过来帮着招待王老师的茶菊婶、红英婶她们回家。大伯、二伯他们地方小,大哥、二哥的被子又都带到县城里了,四叔的新房、两个姐姐的闺房,安排王老师他们住也不太合适,还不如去李家明那住。

几人将李家明父亲的卧室重新打扫了一遍,到传祖叔家拿来新被子、垫絮、枕头,烧旺一盆木炭火,又去厨房烧茶、洗脚水。帮完忙的红英婶、莲香婶她们也连忙回家,拿来待客的瓶装酒、瓜子、花生、炒板栗等吃食,将火盆上的小方桌摆得满满当当,这才打发帮忙的毛砣楼上找整理床铺的李家明。

“家明,酒和果子都摆好了,你看还缺什么没有?”

李家明立即想起王老师、柳老师都喜欢干净,自己家简陋,平时洗澡都是在厨房里洗的,连忙道:“哦,你回去多烧些热水,王老师他们要干净,今天走了一天路,肯定会想洗个澡。我们家没洗澡间,他们可能会不太习惯的。”

“哎“,毛砣答应了一声,转身又回过身来,“家明,你也走了一天的路,身上都有味道了,还不如你先去洗个澡。我家里有热水,你拿身衣裤过去就行。”

毛砣一说,李家明也觉得身上难受,答应道:“嗯,你去找个小尿桶放吊楼上,他们单位上的伢子更娇气。”

“哎”

等李家明快手快脚洗完澡回到家时,王老师他们没在父亲的卧室里喝茶、烧火,反而正在他的书房里翻看着几本作业,毛砣、细狗伢带着满妹、小妹她们规规矩矩地站在那,旁边喝得红光满面的大伯、二伯他们则乐呵呵的。

“王老师、柳老师“,头发还湿漉漉的李家明,在门口微微躬身恭敬地叫了一声,这次没有傻笑也没挠头,小妹、满妹她们都在,他也要保持自己小老师的形象。

嗯?柳老师转过身来,看到恭敬中透出沉稳的李家明,不由得愣了一下神。在县城里时,这小子外表憨厚实则狡黠,如今仿佛成了沉稳的大人,这还是个十二岁多的小孩吗?

连跟在柳老师旁边的柳莎莎都愣了,有种要仰视这乡巴佬的感觉,这还是那个狡猾、讨厌的乡巴佬吗?

王老师倒清楚自己学生的品性,放下手里的作业本,夸奖道:“教得不错,你妹妹她们有小学一年级的水平了。嗯,期末考试时,让她们两个去考一下,要是能考满分的话,下学期就去学校插班。现在中考、高考太难了,早一年读书有早一年的好处。”

李家明稍一愣神立即大喜,连声感谢。早一年读书,以后即使成绩不理想,也可以多补习一年,考个更理想的大学。

王老师笑了笑,扬了扬手里的初一英语书,“好了,ittakesastrongmantosavehimself,andagreatmantosaveanother是什么意思?我们只能勉强理解字面上的意思,你给我解释一下。”

完了,那妖精是将英语当第二母语学的!李家明大汗,急中生智道:“王老师,我还在学音标,具体意思我也不太明白。那是我四哥写的,我四哥听英语广播时说这句很有哲理,他还说应该翻译成‘强者自救,圣者渡人‘比较妥当。”

“ittakesastrongmantosavehimself,andagreatmantosaveanother。嗯,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王老师仔细品味了一阵,冲柳老师嘲弄道:“现在知道普通人与天才的差距吧?强大的人、伟大的人,还挽救人呢?莎莎人太小,能翻译出来字面意思就不错了,你呢?中文系毕业的,还娶了外语系的老婆,我看你还不如人家一个初中生!”

柳老师也琢磨了一阵,对四哥的‘杰作’拍手叫绝,嘴里却不示弱地自嘲道:“你也不错,不懂的还知道问自己学生,以后肯定会弱于青的。”

“那倒也是,我们都活到狗身上了“。

王老师也自嘲地笑了笑,放下英语课本,冲李家明道:“给她们上课吧,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要因为我们而耽误了她们学习。”

“是“,李家明再次微微躬身,冲毛砣招招手,低声道:“家虎,你和家龙先招呼王老师他们去洗澡、洗脚面,等下再过来检查作业。”

“哎”,毛砣连忙和细狗伢带着两个老师、三个学生去洗澡或是洗脚。

大雪天里走了二十多里路,柳莎莎和两个林场里的伢子早支持不住了,洗完澡或脚就在二婶、二伯他们的安排下,都去了各自房间睡觉。

陪客的大伯是个灵醒人,知道王老师他俩老同学之间想聊聊天。等他俩也洗好了澡,二伯他们安排好了小客人回来,大伯连忙将火盆加好木炭,笑道:“王老师、柳老师,农村里条件有限,有什么不周到之处,还请见谅。天不早了,您俩又走了一天路,早点休息,我们就不打扰了。”

“客气客气了,是我们多有打扰“,王老师和柳老师也连忙说着客气话,将大伯、二伯他们送出门,这才栓上大门回房间喝茶聊天。

大伯加的木炭有点多,火盆里的火烧得太旺了,柳老师用火钳扒了点灰掩了掩,低声道:“成林,知道这次为什么我带队去县里吗?”

“为什么?我正觉得奇怪,你一个初中老师又是校长,居然还管小学生竞赛的事?哎,不对啊,上次听你说,不是准备改行去当副场长吗?”

这有什么办法?农村人重情份,当年胡老师把自己跟成林象对亲生儿子一样教,考上了师专没车费,都是老师从牙缝里省给自己的。他说的话、求的事,自己能拒绝?

丢掉了几乎到手的官帽的柳老师苦笑起来,小声道:“胡老师在市里抢到全省农村教育试点的项目,想让我来崇乡当校长。”

“啊?有这么好的事?”

同情老友的王老师仅稍一同情,就兴奋起来了。农村的孩子太苦了,每天要走七八里山路上学,要是碰到雨雪天气,大人、老师都提心吊胆的,生怕孩子冻病了或是摔坏了。

“嗯,胡老师的意思,是将项目放在崇乡。我们乡里的村小,全部并到乡上去,等小学的校舍建好后,再将中小学拆成初中和小学。”

胡老师的意思,局里谁能反对,谁又敢反对?

“好是好,只是太急了点吧等新的教学楼、宿舍盖好后,再来并校也不迟啊。”

柳老师苦笑了两声,小声道:“明年年底换届,县里的领导能将这政绩给下任领导?没有领导的支持,老师能按他自己的想法去试验?”

王老师有些清高,但不代表他不知世故,跟着苦笑两声才问起教学和宿舍的事来。

“你忘了学校前面的敬老院?才七个老人,住了二十几间房子也太浪费了吧?胡老师跟县里的敬老院商量好了,让那七个孤寡老人去县里养老,把那里全部腾出来,教室就差不多了。

至于住,我准备那两幢泥巴宿舍先不拆,大家挤一挤。老师们也先挤一挤,等下半年新教学楼、宿舍建好了就宽松了。”

王老师刚想附和,突然又想起了什么,沉声道:“本球,你想过没有,并校就会多出很多老师来,那些民办、代课老师怎么办?很多人都教了十几二十年,现在说不要就不要了?”

“呵呵”,苦笑的柳老师终于高兴了一点,小声道:“这几年县里财政不错,胡老师拿全省试点当理由,在县里争取到了政策:十年以下参照下岗的工人,几年教龄补几个月工资一刀切;十五年以上教龄的全部转正,但三年内必须拿到市电大函授中专文凭,否则不评职称只享受事业编待遇;十年至十五年教龄的,必须三年内拿到市电大函授中专以上文凭,通过全县统一考试后再转正,通不过考试的转成工勤编。”

这个政策很公道,可能也是县里的县长、及大部分常委是本地人的缘故,再过几年换成了外地人掌权,再想要这样的政策就不可能了。

“这倒还算公正”,王老师应了一句,不再问交通的事了。学生们平时上学也得走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