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后仅仅只是跟随了几辆战车……”
“那有几辆?”一个声音突然响起,只是问题显得有些白痴,刹那间所有人都看了过去,提问之人顿时变得窘迫起来。
兰斯低头认真看了看,“一辆,只有一辆。”脑海里的故事线唤醒了起来,“这一辆车就是坏人之中的狂热者,不顾一切地想要抓住猎物,立下丰功伟业,所以他义无反顾地上前了。你们可以看到,右侧的沙尘暴虽然只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比例,但这才是这个画面的重点。”
为了突出沙尘暴的恢弘,草稿之上的车子只有蚂蚁大小,那种极致的落差在草稿之上无法直接体现出来,此时兰斯一解释,所有人都恍然大悟,再联想一下实际拍摄出来的画面,震撼感就再次在脑海深处炸裂开来。
兰斯就是希望利用天地之间的空间比例,在有限的画面之内将这种极端对比呈现出来。“疯狂的麦克斯4”和“后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展现舞台,“后天”的震撼是来自于整个地球连绵起来的灾难;而“疯狂的麦克斯4”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之中,这会让观众丢失掉空间感和方向感,所以兰斯必须利用天空和大地来作为标尺,突出这种震撼。
“所以,你是说,这个画面你将会用镜头全部完成实际拍摄?不采用电脑特效?”海登作为摄影师,第一个就从震惊之中醒悟了过来,想起了兰斯刚才强调的重点,不可思议地看向了兰斯,满脸错愕。(未完待续。)
694 疯狂构想
“所以,你是说,这个画面你将会用镜头全部完成实际拍摄?不采用电脑特效?”海登的这句话问出来之后,所有人都反应了过来,视线不由齐刷刷地朝兰斯投射过去,然后看到兰斯以理所当然地神情抿了抿嘴,刹那间所有人的大脑都直接陷入了当机状态,“疯子!上帝,你就是一个疯子!”海登无法控制地脱口而出。
任何一个有点常识的人就知道,想要拍摄出自然灾害的效果,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想象一下,拍摄龙卷风纪录片的摄影师,他们当然不可能真的就站在风眼之中拍摄,即使躲在掩体里就近拍摄,画面也势必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也是人们将其称之为“不可控力”的原因。
兰斯的草稿图之中不能算是自然灾害,其中艺术效果远远大于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明知道眼前是龙卷风还开车冲过去的,那叫自取灭亡。但正是因为如此,拍摄难度之大是难以想象的。
在电影产业里,化腐朽而神奇是家常便饭。即使不采用电脑特效,他们也完全可以采用缩放比例的方式达到目的。比如说“后天”里海啸淹没纽约的镜头,兰斯就是将整个纽约城微缩成为一个模型,然后用灌水的方式拍摄出城市被淹没的景象,之后再以绿屏技术,将演员真实地套入画面之中,继而形成人们看到的惊人景象。
可问题就在于,现在兰斯居然想要进行实际拍摄?除了疯子之外,没有其他解释。
海登搜刮了脑海里的所有思绪,调动了自己的所有知识,居然愣是不知道应该要怎么才能拍摄出这样的效果。
兰斯对此早就有所构思,他原本是不打算现在讨论的,可是转念一想,他必须要让画手们知道剧组的极限,这才能够让画手们彻底放开手脚、放飞想象力。于是兰斯就往前走了一步,更加靠近了大家一些,双手捏着草稿展示出来,“你们看,到时候剧组就会在这个位置进行拍摄,为了真实地达到这样的比例,我们会在远端完成拍摄,所有的追逐战都是真实发生的。”
随后用右手指了指右侧沙尘暴的位置,“在这里我们会安置四到八台超强的大型吹风机,同时启动,有必要的话,十二台。人为地制造出沙尘暴!”大型吹风机的动力十分强劲,面对两台的时候,人就几乎无法前进,反而会被吹着走了,所以可以想象十二台的威力,“这不仅给演员呈现出一种真实的表演环境,同时也让画面的比例准确而真实。等拍摄完毕之后,后期再用电脑将龙卷风导致的效果制造出来,完成这个拍摄。”
人类即使再伟大,也无法控制自然灾害。所以,最为重要的部分,还是要交给电脑特效,这也是电影剩余那百分之二十的镜头来源组成部分。
可是兰斯的解释依旧没有让海登紧皱的眉头松弛开来,“那近景和中景怎么办?我们所有人都闯入沙尘暴之中?然后呢?然后被摄像机套上防水塑料?我们就站在风中……凌乱?感受着石块和沙子扑面而来的快/感?”海登觉得自己真心是吐槽无力了,每一次他以为兰斯刷新了自己的底线时,往往他又会再次被震惊到。
“你可以戴飞行员护目镜。”兰斯的回答让海登直接错愕了,后面的话语完全被卡住,因为兰斯的意思是……他的猜测都对了?“我们不仅要拍摄近景,我们还要进入沙尘暴之中拍摄。”兰斯抬起头左右看了看,然后有人自动就送来了草稿,抬头看了看,居然就是刚才那个年轻人。
柯克之前在打量草稿时就发现到异常了,所以把沙尘暴相似的一系列草稿都收集了过来,此时一口气递交给了兰斯。柯克正准备再次退回去时,兰斯却叫住了他,“你把草稿展示给大家看。”兰斯是把他当做支撑架了,柯克却毫不介意,立刻激动地遵照指示。
呼啦啦,所有人都纷纷往前走,不由自主都开始变得主动起来,不知不觉中,整个房间里以兰斯为中心,团团聚集起来。
“我们在这里要制造出一个真正的世界末日,龙卷风在四周横扫着,飞沙走石,电闪雷鸣,而且在沙尘暴之中,追逐战还在继续。”兰斯此时已经达到了聚精会神的状态,此前对于“疯狂的麦克斯4”的构思逐渐开始变得清晰起来,有来自于乔治…米勒的灵感,也有来自于他自己的理解,“还记得吗?我们说的第一幅草稿,有一些车辆开始夹击好人的油罐车,所以当油罐车进入沙尘暴的时候,这些车辆也不得不进入其中。所以,在龙卷风肆虐的空间里,追逐战并没有停止,还是会有车辆爆炸,然后粉身碎骨,让车辆被卷起龙卷风时,所有碎片都开始跟随龙卷风一起飞舞,甚至是人。天空中水桶粗的雷电劈下来,整个世界都变得通透,然后在沙尘的包围下,整个世界的色彩开始变得越来越鲜艳,从明黄色变成亮红色,像是血液,又像是火焰,还像是沙子太过密集而导致的变色……”
兰斯根本不用抬头,就感觉到了海登在一旁蠢蠢欲动,他抬起头来,果然就看到了海登满脸的抑郁,“这整段戏份我们都会进行实地拍摄,和龙卷风共舞的部分交给电脑特效,但其他部分都会真实拍摄,我希望演员和现场都经历一场真正的沙尘暴肆虐。”
“雷电呢?”海登没好气地说到。
兰斯点点头,“雷电也是特效,但在现场灯光必须模拟出真实的效果。”旁边就传来了纽顿的哀鸣,“我希望达到一种混乱与宁静对峙的效果,龙卷风之中,车辆拆分、人类哀嚎、油箱爆炸,彷佛整个世界都被撕裂;但在龙卷风之外,油罐车和追逐车辆却在沙尘漫天中快速前行,一边避开龙卷风的袭击,一边应付沙尘暴造成的视线障碍,另一边还要不断追逐。”
“哇哦。”柯克着实再也忍不住,直接就惊叹出了声,随即他就看到大家都投来了视线,他连忙闭上了嘴巴。
“可是,你有想过要怎么拍摄吗?”始终站在一旁的乔治终于开口了,他的眼底也流淌过好奇的神色。虽然他和兰斯已经交流过许多想法,但两个人却从来没有谈过如何付诸实践的问题,这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兰斯点点头,对于“疯狂的麦克斯4”来说,拍摄的难度无疑爆表,甚至比“阿凡达”、“地心引力”还要困难,不仅仅是对于兰斯,对于整个好莱坞来说,都将是一个难于登天的课题。因为这些都不是电脑特效,而是还原了电影工业最淳朴、最原始的手段,将真实和艺术的结合推向巅峰。
“我们先用绘图画出故事线,模拟出电影画面,然后在拍摄之前投入彩排,从光线到角度再到轨道,甚至是演员的表演方式,全部都进行多次彩排。投入正式拍摄时,在各个角度、各个车辆上都安排摄像机,包括全景和广角远景,一鼓作气投入拍摄,一个地方出错,全部推翻重来,一直到完美为止!”
这是从“水果硬糖”经历了一镜到底之后,兰斯的一次进化。
在电影产业的现代化拍摄手法中,蒙太奇被运用太过频繁,剪辑的艺术被推向极致,这也是最佳剪辑奖被成为小最佳影片的原因,而没有提名最佳剪辑奖的作品往往会被认为不具备竞争最佳影片的资格。但眼花缭乱的剪辑,却忽略了真实性,不仅会出现一些过场的衔接漏洞,而且还会导致视效场面的效果被进一步夸张化,导致电影与观众的距离开始拉大,那种疏离感是无法取代的,强大的视觉特效可以让观众感受到肾上腺素蓬爆的效果,但却无法真正让观众相信,“这就是真实的”。
所以,这一次兰斯要做出改变,剪辑依旧是他的最大利器,但他却会采用一鼓作气的方式,将脑海里构思的角度、画面、剪辑方式全部都树立起来之后,通过彩排来磨合,并且最终投入拍摄。这不是一镜到底,但却是一次性拍摄,不容许任何瑕疵的一次性拍摄。等画面呈现出来之后,再通过剪辑的手法,将整场戏以三维立体的方式构建起来,完成电影的塑造。
这种方式要求之高,难以想象。
第一,要求彩排一丝不苟,可能为了拍摄一场戏,就要耗费十天半个月进行彩排;第二,容错度十分低,在拍摄过程中任何一点意外,就可能导致整场戏必须重来,损失的经费将会犹如泼水;第三,导演必须保持高度的清晰意识,兰斯必须想好每个角度、每个画面,甚至就连剪辑出来的效果都必须考虑到,他没有参考物,只能通过脑袋来完成这一任务,如果是兰斯的构思出错了,那么不仅仅是拍摄,可能就连彩排都是白费了。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这种拍摄方法不仅困难,而且成本十分高,几乎就等于是在撒钱。但,同样可以预见的是,一旦拍摄成功,这将会是电影史上的又一次壮举,以复古的方式呈现出现代的效果,并且真正地消灭电脑特效所带来的疏离感——因为所有画面都是真实发生的,真正地让观众身临其境,与故事融为一体。
这种观影效果,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空前绝后!(未完待续。)
695 热火朝天
乔治因为兰斯的话语而陷入了沉思,不得不说,兰斯的想法十分大胆,可以说十分复古,但却又十分现代,与当前任何一种拍摄方式都截然不同,完全可以说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流派,难道这就是兰斯在探索商业与艺术融合道路上的核心思想吗?
这也并不稀奇,当初“借刀杀人”时就是如此,兰斯遵循了商业类型片的叙事手段,但却采用了艺术作品的拍摄方式,以灯光效果来呈现出情绪的变化以及空间感的错位,并且进一步将人物心理放大,一丝一毫的变化都在灯光之中展露无遗。
这种果敢而破格的尝试,引发了业内人士的一片惊呼,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实验性的拍摄手法。但结果无疑是喜人的,“借刀杀人”不仅在商业票房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还让汤姆…克鲁斯打破了束缚,首获小金人。
其实不仅是“借刀杀人”,兰斯目前上映的四部作品都是如此,包括“后天”。乔治不由开始思考,难道是因为兰斯接受了欧洲大陆和北美大陆不同艺术思想熏陶的缘故?这不仅仅是能力,更是一种天赋。
除此之外,乔治想的还更加深远一些,采用这种拍摄方式,不仅意味着兰斯必须对所有构图、所有剪辑都了然于胸;同时还意味着兰斯对于台词的把控、人物的塑造和内核的挖掘都有着高人一等的认知。乔治可不会忘记,兰斯对于“疯狂的麦克斯4”的野心有多么强大。
如果仅仅只是按照乔治的构思来进行拍摄,兰斯的方法将可以完成呈现出这一道视觉盛宴,但兰斯的意图却不仅如此,他还希望对人性和末世进行更近一步的挖掘,这也意味着人物调度、画面构图、台词串联都必须纳入考量范畴,难度之大……已经超出了乔治的想象范围。
突然,乔治就抬起头看了一圈,二十五名画手团团包围,每个人的神色各异,但眼神里的亢奋却是如此相似,彷佛恨不得当场就开始拿起画笔,立刻投入创作之中,灵感的碰撞和沸腾在视线里清晰可见。
所以,兰斯在开场时故意含糊不清,没有点明故事线,就是因为如此?给画手们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空间,基于他的草稿,勾勒出自己对末世的构想,然后所有创意和灵感碰撞在一起,“砰!”宇宙就是在大爆炸之后诞生的,不是吗?
此时此刻,乔治才真正明白兰斯邀请二十五名画手的原因,在他的构思里,五名画手就已经足够了,但到场的数量却足足是五倍!因为兰斯要求故事板的素描精准到位,不容有错,届时剧组的所有拍摄都将依托在这些故事板之上展开,任何一点错误都可能导致兰斯需要花费一百万乃至两百万去弥补。
“兰斯,你准备画多少故事板?”正当所有人都震惊于兰斯毫不拘泥的拍摄手法,试图好好消化一番时,乔治已经反应过来了。
“一万副?”兰斯耸了耸肩,轻描淡写地说到,其实这仅仅只是初步构想而已,具体情况还是需要逐步推进,也许故事板还会需要更多。考虑到没有电脑特效的支撑,所以这是必要手段。有得必有失。
可即使如此,整个房间里所有人还是倒吸一口凉气,不可思议地看着兰斯。
乔治那温和的脸庞上也露出了讶异,“你知道这会消耗多少成本吗?”乔治的话语已经算委婉了,兰斯的如此做法,在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眼中,就是挥霍金钱的愚蠢行为。
就好像当初詹姆斯…卡梅隆拍摄“泰坦尼克号”一样,他因为发现所有瓷器都没有白星公司的标识,于是全部服装、道具、临时演员……集体重来一遍,重拍这场戏花掉了两百万美元。在那些大公司看来,仅仅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标识,根本没有人会注意,但詹姆斯却不愿意妥协。
现在兰斯也差不多在做同样的事情,在大公司眼中是“愚蠢而无用”的尝试。
兰斯耸了耸肩,不置可否。这也是他向伊恩要了一亿成本的原因,这一次他不会寻求电脑特效的帮助,他会一丝不苟地对每一个画面进行审核,一帧一帧地完成拍摄,即使成本从一亿提升到一亿五千万,也在所不惜!
乔治眼底的讶异转变成了赞许,这一份外人所无法理解的执着和癫狂,往往是一名艺术家生存的准则。其实乔治一直坚信着,电影作品本身不会区分商业属性和艺术属性,重点就在于创作者内心热情的来源。比如说詹姆斯对电脑特效炉火纯青的运用,铸就了他在商业领域取得了惊人成就;比如说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对于节奏的把控和氛围的营造堪称大师,现在再也没有人能够将恐怖电影拍出那种质感了。
兰斯的身上,乔治就看到了那种几乎变态的狂热,他真心相信,兰斯可以将所有的构想都演变成为现实。
“台词呢?你有想过台词吗?”提问的还是乔治,“我第一次开始好奇,你到底想要怎么塑造……这些角色。”乔治看了看旁边的其他画手,意识到最好不要透露太多剧情内容,所以也就含糊地一笔带过。
“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兰斯开口说到,但没有着急着一口气说完,而是等大家都把视线集中了过来时,这才接着说到,他需要所有人都明白这种深入骨髓的摇滚精神,一股近乎变态的狂热,“一个人开车一辆甲壳虫,朝着油罐车不依不饶地追击而去,然后在沙尘暴之中,他将车厢内的所有油管都拔掉了,汽油就好像小池子一般在车子地板上堆积了起来,一边往下流淌,一边快速堆积,一路撒着刺鼻的味道,浩浩荡荡地朝着油罐车撞击而去。然后,这个人高高举起了无烟火焰,点燃,面对着漫天漫地的黄沙,无比亢奋、无比激动、无比忘我地呐喊到……”
兰斯也举起了自己的右手,调整了一下呼吸,表情开始变得疯狂起来,“我就是那个霸占了太阳,驶向英灵殿的男人!啊啊啊!”兰斯用力挥舞着右手,不断嘶吼着,“见证我吧!”然后身子往前倾,瞪圆着眼睛,与每个人近距离地对视着,最后仰天长啸,“见证我!”右手抓着的草稿卷筒一松,然后就往下掉了。
不由自主地,所有人的视线都跟随着卷筒往下掉,彷佛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