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靠博客而取得了难以置信话题效应的“上帝之城”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网络宠儿,虽然它不是第一部在网络上走红的作品,也不是最后一部,但在2003年的第一季度里,“上帝之城”却是当之无愧的最瞩目作品。
从圣丹斯问世之后,“上帝之城”的各方面评分都开放了评价,在点映之后,媒体综评来到了八十二分;影院分数则暂时高居“a”,这两组数据也伴随着电影点映票房的节节攀升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哈维尔博客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和电影扩映脚步有条不紊地展开,网络的回馈也越来越热闹。
在两周点映之后,imdb的即时分数在六千多名观众的打分之下,来到了九分,在两百五十名榜单之中高居第四名的宝座,仅仅落后于影史经典“肖申克的救赎”、“教父”、“教父2”!
六千多名观众的评分基准并没有太多参考价值,伴随着观影人数的越来越多,分数势必会逐渐回落,这是必然。但没有人可以否认“上帝之城”的壮举,即使没有打破三驾马车的统治地位,但闯进了前五名的表现还是引来了一片惊呼,更何况,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跻身前三十名的非英语作品——还是高高挂在第四名,这就更加像是一个奇迹了。
与此同时,烂番茄网上一百五十六家媒体的新鲜度达到了百分之九十,满分十分的平均得分高达八点四分!而观众的新鲜度则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七!
可以明显地看出来,烂番茄网扩大统计范围之后,媒体的反应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平均分甚至比metascore的媒体综评还高,而且代表好评的新鲜度更是突破了百分之九十。即使烂番茄网和imdb一样,伴随着评分人数的增多,分数势必会有所回落,观影人数越多,平均分就越真实,但此时此刻,“上帝之城”收获的正面回馈还是无法否认的。
圣丹斯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已经是“上帝之城”首映之后的第一个高/潮了,可是现在看来,伴随着扩映脚步的展开,赞誉狂潮不仅没有回落,反而还在广大网友的追捧和热情之下,呈现出缓慢上升的曲线,甚至超过了圣丹斯电影节的反馈,连篇累牍的好评、四面八方的赞扬、蜂拥而至的追捧,这一切都将“上帝之城”推向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制高点。作为一部非英语作品,“上帝之城”几乎已经达到了所有人梦寐以求的高度!
三月第一周,配合哈维尔博客的评论活动、“今夜秀”的播出所带来的热潮,派拉蒙影业加快了“上帝之城”的扩映步伐,从四十七间院线直接增加到了一百八十二间。原本派拉蒙以为,翻了三倍有余的扩映规模已经足以应付观影人潮了,公司内部甚至还一度担心,他们是不是提速太快了,操之过急反而容易弄巧成拙,但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
一百八十二间的扩映不仅没有“太过着急”,而且还没有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上帝之城”以单馆票房一万九千美元的数据,一口气爆出了三百五十万美元的周末票房,不仅一口气上升到了三月第一周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的前十名,高举第八名;而且还将自己的累积票房直接带到了七百万美元的位置。
表现之优异已经让所有人都跌破下巴了。
派拉蒙喜气洋洋地直接宣布,“上帝之城”顺利回收成本,接下来将进入盈利阶段。虽然这一消息是由派拉蒙宣布的,但内行人都知道,混沌影业成功打响了第一炮,三百万美元的投资不仅在短短三周之内轻松回本,而且接下来还将大赚一笔。
放映三周,“上帝之城”的放映规模始终没有超过五百间,依旧还是限定放映,等电影开始全面公映之后,票房突破一千万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人们更加好奇的是,这部作品的最终目标是两千万,还是三千万,亦或者是……“天使爱美丽”的票房记录?
一部葡萄牙语电影,在两个月时间之内成为了冬季档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在点映期间就顺利回收成本?这样的事情仅仅是放在圣丹斯电影节开幕之前,都绝对没有人会相信,但现在,事实就如此真实而确切地摆在眼前,令人瞠目结舌。
世界的变化着实是太快了。
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派拉蒙将扩映规模提升到了一百八十二间之后,依旧没有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不仅是暂时还没有放映的地区提出了投放申请,就连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这样的大城市也有不少观众抱怨,他们想要观看这部电影,却根本找不到附近的影院,着实让人失望。
这样的情况,又有谁能够预料到呢?
107 轻松达标
三月第二周,派拉蒙影业在网络热潮和“今夜秀”的推动之下,展现出了老牌电影公司的大气和决断,一口气将“上帝之城”的扩映脚步从一百八十二间提上到了八百六十八间,直接从限定放映阶段进入了小范围公映阶段,这让人不由就想起了“卧虎藏龙”和“天使爱美丽”这两部作品的发展曲线。
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派拉蒙影业操之过急了。
作为一部小成本独立电影,派拉蒙本来就是看中了这部作品在颁奖季的潜力——否则他们也不会连带着将南美洲发行权一起买下来了。现在,“上帝之城”的成本已经顺利回收,接下来不管收入多少票房都是赚的,派拉蒙只需要全身心推动电影的口碑声势,到年末时就可以占据不败之地,同时又能够赢得票房,何乐而不为?
可是,“今夜秀”效应还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发酵,而网络力量对观众的推动作用也没有经过实际证明,除此之外,“上帝之城”在宣传方面投入的精力乏善可陈——派拉蒙这一选择摆明了想要空手套白狼。
这让业内人士们都纷纷摇头,可是真正让他们给派拉蒙建议,大家也都没有一个主意。“上帝之城”以一部非英语作品的姿态,通过网络力量走到今天的位置,这对于整个北美市场来说都是破天荒的头一遭,没有人知道下一步怎么走才是正确的,只能静观其变。
聚集了无数好奇视线的“上帝之城”顶住了巨大压力,不负众望地以单馆八千九百七十七美元的成绩,在周末短短三天之内就强势拿下了七百八十万美元,这使得“上帝之城”在本周的周末票房排行榜中一下就冲到了第五名的位置!
作为前十名之中唯一一部放映院线低于一千间的作品,“上帝之城”的表现惊艳得让本周举行首映的“少年特工科迪”和“捕猎游戏”都不由汗颜。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为首的全美各大报纸,都纷纷以“黑马惊艳北美票房”为标题,第一次真正地将“上帝之城”推到了全美所有观众面前——不再是网络、不再是“今夜秀”,而是权威媒体的广泛宣传,如此待遇,让人恍惚之间想起了“卧虎藏龙”。
“上帝之城”此时的累积票房已经来到了一千七百六十万美元,成为影史第七部票房突破两千万的非英语作品已经板上钉钉,现在人们更加期待的是,这部作品的最终极限在哪里,是“天使爱美丽”的三千三百万,还是“美丽人生”的五千七百万,亦或者是……
仅仅只是想象一下,就足以让各大媒体沸腾了。
不过,“上帝之城”的出色表现仅仅只在媒体上热闹了两天而已,迅速就降温了下来,因为战争开始了。
三月二十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绕开了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第二次海湾战争正式爆发。
不要说“上帝之城”了,就连包括好莱坞在内的整个娱乐圈都沉寂了下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将视线转移到了战争之上,主战派和反战派的对峙也更是被推向了极端,和平年代的生活正式宣告结束,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下,战争的残酷和血腥扑面而来。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四天之后,第七十五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洛杉矶的柯达剧院正式举行,这不仅仅是万众瞩目,而且是众人热议。以学院为代表的整个好莱坞,反战声音一直居高不下,但真正落实到行动还是雷声大雨点小,颁奖典礼当晚,仅仅只有三位没有赢得提名的演员拒绝了奥斯卡的邀请,缺席颁奖典礼,更何况还有布鲁斯-威利斯(bruce-willis)这样支撑战争的。
所以,颁奖典礼还是举行了。没有人感觉到意外。
即使如此,反对战争、拥护和平还是成为了当晚颁奖典礼唯一的核心主题,几乎每一位出席之人都离不开这个话题。
最终,这一届的奥斯卡在争议和混乱之中,以“芝加哥”、“钢琴师”的胜出落下了帷幕。几乎所有媒体的关注度都集中到了战争之上,即使是奥斯卡都被抢尽了风头——进入七十五岁的奥斯卡在媒体的冷嘲热讽之中仓皇狼狈地结束了这一年的庆生。
学院一意孤行地举行了颁奖典礼,这到底是胜利了,还是出糗了,谁也说不清。
如此背景之下,“上帝之城”自然也就不算什么了,“芝加哥”和“钢琴师”几乎抢走了所有风头,前者被认为是灾难之中的一片乐土,温暖社会惶恐不安的情绪,学院将最佳影片颁发给它,就是希望能够给民众注入一剂强心针;后者则是对战争最直接的控诉,真正地展现了学院坚定不移的反战立场。于是,这两部作品也将“上帝之城”的噱头消耗殆尽。
不过,经过四周的放映之后,“上帝之城”的口碑还是完全散播了开来,特别是上一周小范围公映的出色表现更是推波助澜。所以,三月第三周,派拉蒙进一步将“上帝之城”的上映院线提到了九百八十一间,表现出了对电影的强大信心。
“上帝之城”以单馆四千美元的成绩交出了三百九十万的周末票房,这也是电影上映五周以来,第一次出现了票房跌幅,上升势头放缓了脚步。但“上帝之城”的累积票房还是顺利地来到了两千三百万美元,冲击“天使爱美丽”的票房数据已经纳入日程范围。
在这之后,“上帝之城”的劣势终究还是体现了出来,一部剑走偏锋的独立电影,一部立意沉重的艺术电影,一部葡萄牙语的非英语电影,一部没有大牌号召的剧情电影,经过连续五周的爆发,颓势骤显。
随后,派拉蒙影业维持在九百八十间院线又上映了两周,但单馆票房已经滑落到了两千五百美元左右,并且还有进一步下滑趋势,这使得派拉蒙影业不得不开始收缩放映规模。但得益于电影的出色口碑,派拉蒙收缩的步伐始终不急不缓、有条不紊,这让电影成功地在北美各大院线上映了十五周,一直到五月最后一周才下线,见证了“海底总动员”的逆天口碑之后,正式结束了自己的北美票房征程。
值得一提的是,哈维尔博客的活动足足持续了三周时间,筛选出了六十三篇帖子,吸引了超过十四万的回复评论,更不要说平均每天十二万的点击率了,这俨然已经成为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最轰动的盛事之一。
依靠“上帝之城”扎实的口碑,烂番茄网的新鲜度回落到了百分之九十六,而imdb上的评分也滑落到了八点七分,在二百五十佳片的榜单之中,稳稳位列前二十名,占据第十五名,这不仅仅是非英语作品在imdb表现最出色的作品,同时也是前三十名里唯一一部非英语作品。
无需任何赘言,“上帝之城”的出色就一目了然了。
在观众齐心协力的追捧之下,“上帝之城”最终票房成绩来到了四千五百万美元,轻松超过了“天使爱美丽”,占据了目前北美历史票房排行榜上非英语作品的第三名宝座,仅仅落后于逆天表现的“卧虎藏龙”和“美丽人生”。这三部作品也是目前为止影史上,仅有的三部北美票房破四千万的非英语作品!
更为难得的是,“上帝之城”的发行权被卖到了包括巴西在内的全球二十五个国家地区,并且取得了超越想象的成绩,海外票房高达八千三百万美元,令所有人一片哗然,其中巴西、德国、英国和西班牙分别位列海外票房的前四名,票房全部迈过八百万门槛,巴西成为了全球仅次于北美的最大票仓,赢得了一千五百万美元的票房,成绩斐然。
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上帝之城”在全球范围之内赢得了一亿两千八百万美元的票房数据,无论是电影区区三百万美元的成本,还是葡萄牙语的背景,亦或者是导演、编剧以及演员处女作的因素,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都是大获全胜的一个结果。这一成绩不仅仅出乎了媒体的预料,甚至出乎了派拉蒙影业的预料。就连布拉德-格雷都是一脸惊愕,纳闷着“这票房到底是怎么回事来着?”
作为一匹黑马,“上帝之城”在口碑和票房方面实现了双线飘红,且不说年末颁奖季将会有什么表现,但可以确定的是,票房的出色表现让派拉蒙笑得几乎合不拢嘴,这也一夜之间让兰斯和混沌影业闯入了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的视线范围之内。
在好莱坞人们都将圣丹斯电影节戏称为“大片跳板”,然后将多伦多电影节戏称为“奥斯卡后院”,意思就是说,独立导演想要跻身好莱坞主流圈,就前往圣丹斯;独立导演想要冲击奥斯卡,那么就前往多伦多。
现在兰斯就借着圣丹斯的平台,横空出世,这崛起的速度之快着实让瑞恩-卡瓦劳格、乔治-克鲁尼等人措手不及。恭喜佩顿-曼宁所率领的丹佛野马顺利夺得超级碗,撒花庆祝,嚎叫庆祝,加更庆祝!激动得简直平复不下来!恭喜大曼,贺喜大曼!
108 请君入瓮
办公室里的气氛显得十分压抑,塔克-图雷抬起头,看了看脸色阴沉得几乎可以滴出水的瑞恩,然后又看了看低着头沉默不语的杰森-伯克利,视线最后落到了依旧保持从容的乔治身上。
其实塔克最想问的是:乔治在这里干什么?乔治又不是西洋镜影业的股东,也不是西洋镜影业的工作人员,现在是公司内部会议,乔治这样一个外人出现在这里,难道不觉得违和吗?
乔治似乎察觉到了塔克的视线,抬起头对着塔克露出了一个优雅的笑容,身上就散发着一种上位者的从容,就好像……就好像政客一般。这让塔克心底咯噔了一下,有些尴尬地朝乔治干笑了两声。
“这是你们公司内部的会议,我想我还是最好离开。”乔治依旧保持着一贯的礼貌,说完站起来就准备离开。这让塔克脸色不由变了变,他也不确定乔治到底是留下还是离开更好,不等他思考出一个答案,瑞恩就叫住了乔治,“你现在和我们都绑在一架战车上,有什么区别?”
瑞恩撇了一眼站在门口的乔治,然后揉了揉太阳穴,“乔治现在握有公司百分之五的股份。”这一句话顿时让塔克和杰森两个人都抬起头来,塔克张口就想要说些什么,瑞恩却迅速阻止了,“相信我,这是好事,不是坏事。乔治的人脉你们都一清二楚,接下来‘晚安,好运’就要投入前期筹备了,这对于公司未来两年的规划都至关重要。”
“瑞恩!”杰森忍不住就开口说到,“晚安,好运”是兰斯的剧本,这一点他们都清楚地知道。
瑞恩摆了摆手,露出了不耐烦的表情,“现在不是谈这些事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最大的问题是兰斯。当初我们都认为‘上帝之城’不会是威胁,可是现在……”瑞恩说到这里就卡住了,只觉得胸闷得厉害,根本无法继续说下去,满腔的怒火却找不到一个地方发泄。
杰森和塔克两个人各有各自的心思,但此时听到瑞恩的话,也都暂时沉默了下来、
当初兰斯交出的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其实一直没有被瓜分,因为他们三个人正在商量,到底是引入风投公司的支持,还是寻找个人股东的加入。过去这小半年时间里,他们一直在做两手准备,一方面到硅谷寻求合适的风投公司,一方面寻找潜在的个人股东。可是,杰森和塔克都没有预料到,乔治在不声不响之中已经加入了西洋镜影业。虽然百分之五的股份不算多,但是……乔治的加入真的是好事吗?
不过,正如瑞恩所说,他们现在没有时间考虑这些事,混沌影业的迅速崛起几乎让人措手不及,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乔治的视线在杰森和塔克两个人身上顿了顿,发现两个人似乎就这样沉默地接受了,这才重新走到了位置上,坐了下来。乔治左右看了看房间里的其他三个人,却发现三个人都沉默着,一言不发。这让乔治有些纳闷,他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三个人提及兰斯,都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如果兰斯真的那么厉害,那么现在坐在这里的就应该是兰斯,而不应该是他们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