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活动一出台,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公司里的气氛被活跃起来了,到处都是活跃分子在展露身手,看到这一幕,很多人就笑了,这才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公司所应该具有的。
任何一个公司想要发展,首先就必须保证它本身的活力,沉闷是所有的公司都不应该具备的。
暂时把公司的事情告一段落,方浩伟就老老实实的在家里陪着媳妇了。
许是肚子越来越大,许雨欣的情绪波动也开始打了,有些反复无常的意思,方浩伟得一再一再的顺着,家里人也都顺着,尤其老妈,过度的关心都成了溺爱了。
方浩伟私下里已经不知道埋怨过多少回了,但每一回都是以老妈抽他一巴掌告终。他在家里彻底的没有地位了。
其实没地位了也好,这才是家的味道。
正巧这时候回了老家的耿老二打电话来了,电话里说是他开始创业了,有了自己的小作坊,想让方浩伟和几个兄弟过去看看,他请客。
这事感情好啊,昔日的兄弟终于是有了自己的事业,甭管最后会不会成功,首先这份迈出了第一步的勇气就需要鼓励。
放毫无还没有联系腾老三他们的时候,腾老三就先给他打过电话来了,说的也正是这件事情。
一番通话,自然是欣然赞同同往。
之后又给其他几个兄弟打电话,唐老五过去,陈老四过去,老七吴洋也会过去,但张老六还在苏州,加上时间安排不过来,他可能得晚一天再过来。
都无所谓啦!还能再聚在一块儿,尤其是老六虽然残了,但并没有发生他命运里的那一劫,这在方浩伟看来,已经是极好极好的结果了。
最近推荐票其实一直都很给力,但自从上周几天工夫就过了两百后,逆天突然就有些贪欲膨胀了,每天看着涨的稍慢的推荐票就暗暗着急,该怎么办啊!到底该怎么办啊!
第四百九十三章 耿老二的事业
老二家是在海东省荣来市的,这是一个主要以钢铁生产和深加工为主的城市,荣来市一直有一种说法,这个市三分之一的收入都是靠钢铁厂或者钢铁厂衍生出来的其他产业在担负着。
这足以看得出钢铁厂在这个市里的地位了。
耿老二的爸妈都是荣钢的工人,实打实的国企职工,已经在厂里干了几十年了,耿老二他母亲更是快到了退休的年龄了。
几十年的关系,也让他们二老在荣钢里积累了一些自己的人脉和关系,当儿子从博城回来,说是要自己创业的时候,二老可没少给他出了力,也正是靠着他们二老这些年来积累下来的关系和人脉,耿老二才能这么快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就是一家小作坊,小作坊的整体面积有二百来平,有一个高温炭烧的火炉,火炉旁连着的是几个规格各不相同的倒模,也就是俗称的模具。
还有一些其他的设备,从设备的外表上看都是二手的,有的设备上还有很多没有清理的油垢。
地方不大,设备也不先进,但疼老二浑身上下还是从里到外的透着一股子干劲。
方浩伟他们几个人走马观花看了一遍之后,耿老二就得意的问:“怎么样,我这里弄得不错吧!”
“很好,很齐全,快投产了吧!”腾老三说。
他是老实人,顾全着方方面面,生怕其他几个兄弟嘴里吐不出什么好话来,他提前说了。
当然,耿老二这里具体好不好也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说的,最起码腾老三认为如果不考虑大的方面,耿老二弄得这一套的确很好了。
耿树华笑的更得意了,他说道:“快了,就快了,最多再有十天八天的,要是你们能在这边住上个十天半个月的,兴许还能看到我亲自生产出来的第一批产品里。”
“你说的倒是轻巧,我哪里有个时间啊,能住个两三天就已经是牙缝里挤时间了。”方浩伟哼哼起来。
其他几个人纷纷点头颔首,他们已经商量好了,最多呆三天。
张老六是明天过来,等他过来后,哥几个在一块儿玩一天,他们就得回去各忙各的了。
五月大假又要到了,但红星实业今年的五月大假都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从上到下的三倍薪水,没得办法,为了把公司尽快运作上市,真的是争分夺秒了,在公司上市之前的每一分每秒都是特别珍贵的。
“两三天就两三天吧,也没所谓,反正产品还是要卖给红星机械厂的,到时候你们就能够看到了。”耿老二了然。
没错,产品就是卖给红星机械厂的。
当初方浩伟给他出的主意成了现实,他懒得费那个脑筋,再者他脑筋里的东西也不多,干脆就按照方浩伟当初说的照办了。
他当初也是学机械自动化的,对于机械设计这一块儿也非常精熟。再者在学校里的时候,方浩伟还拜托雷老虎专门给几个兄弟特别培训的,包括到后来在红星机械厂工作的时候,耿老二也没有放弃对这一行业的钻研,总之他没有落下过这一块儿。
到现在,他以往所学的东西总算是能用上了。
几个人聊天打屁,诉说着分开之后的点点滴滴,就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感觉上没过去多长时间,王雨飞就给打过电话来了,说是云姨已经做好了饭,让他们去家里吃。
王雨飞就是当初跟着耿老二从博城回来的那个女孩,也是当初腾老三网恋时,方浩伟和耿老二陪着他去见网恋的认识的,真说起来,王雨飞和腾老三现在的对象还是好姐妹来着,但很可惜,腾三哥的对象这回没有来。
云姨就是耿老二的母亲了。
闲麻烦,也没有细问人家的名字,几个人就这么称呼上了。
到了家,一个个都‘云姨’‘云姨’叫的甜蜜,云姨似乎是真的很高兴,都一一点头回应了。
菜已经做好了,还摆好了。
一张长条桌几上都摆满了,各色的菜肴飘着幽香,闻一闻就觉得香,唾液分泌系统也明显快了。
“坐吧,都坐吧,你们先吃着”云姨笑着招呼大家,接着扭头给王雨飞说:“雨飞,你去把酒拿过来”
“好”
云姨真把王雨飞这个女孩当自己的儿媳妇看待了,对她很好,当然吩咐她做什么事的时候也很自然,毕竟如果是外人的话,只会客套着让你坐下,让你喝水,让你吃这个吃那个,但绝对不会吩咐你做任何事。
哪怕让你倒水都会觉得怠慢了。
耿老二的父亲不在家,云姨说他还上着班,虽然年龄大了,但还是三班倒。
这几十年在厂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倒也混了个管事负责人的职位,工作也不累,主要就是养老了吧!
“云姨,你也坐下一块儿吃吧!”腾老三说道。
云姨摆摆手:“你们吃吧,你们年龄一样,能说得上话,我坐下算个啥”
接着她对儿子耿树华说:“华子,把你同学招呼好了,我再去厨房弄几个菜!”
“云姨,菜够多了,不用再做了,你也坐下吧!”方浩伟也开始说了。
菜真的很多。
但搁不住云姨一番心意隆隆,她还是执意去厨房继续做菜去了。
本来还想让王雨飞也坐下的,但她也没做下,直接去厨房帮忙了。
唐老五就对耿老二挤眉弄眼,接着指一指王雨飞:“老二,多好的女人啊,你可得好好待着!”
“那是,我们商量好了,等作坊稍微好起来,我们就结婚,最迟也不过今年年底吧,到时候你们可都得过来才行。”
“咦,你也要结婚了啊,老三还说他十月份就结婚来着,今年看来有的忙了啊!”唐老五真的很惊讶,同时也稍稍有些落寞。
他们是同龄人,也是一个宿舍里出来的。
眼看着一个个昔日的兄弟要么发了家,要么事业有成,这些都不说,但已经结婚的有一个了,孩子眼看着都要出生了,另外还有三个都确定有了要结婚的对象了,就他和老四还有老七还荡游着,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耿老二可不知道他心里是这么想的,听说老三也快结婚了,他愣了一下,随即笑骂起来。
几个人玩的很嗨,喝的也很嗨,喝过了头了,最后几个人横七竖八的躺在了客厅里,真不像个样子。
耿老二家的这套房子还是他父母早期在荣钢厂里工作,然后二人结婚,厂里分配的房子。
房子的空间并不是很大,几个人这一番折腾,就把房间里弄得看起来一片狼藉。
下午几个人就没好意思再在家里折腾,选了附近的一家酒店吃的。
再加上耿老二的父亲也下班回来了,八个人凑一桌热闹了一番。
方浩伟他们提前订好了住的地方,在酒店里吃完分开之后,方浩伟他们就去了住的地方。
一夜无话,第二天方浩伟单独去火车站接的张老六,他走路还是一高一低的,坡脚的毛病算是落下了。
就他一个人过来,一问才知道,他家那位在苏州照顾他们俩人的生意哪!
他们几个人里,抛去了方浩伟这个开挂的货不说,腾老三和张老六两个人算是最成功的了,但就目前的个人收益上来说,张老六还是比腾老三要多一些。
不过如果公司上市之后,这个问题又得重新考虑一下了。
“最近挺忙的吧,有几次打电话都是正在通话中,可别累着了。”方浩伟漫不经心的说。
张老六心事不少,尤其是他和女朋友的爸妈关系有些僵。
这个事更像是他心底里的一根刺,只要他松懈下来,这根刺就会毫不留情的扎在他心口上,疼得厉害。
听到方浩伟的劝说,他不自然的笑了笑:“还行吧,我这个情况,再不努力可就真的被人给甩了啊!”
“也没你说的那么严重,要是有什么困难,只管给我打电话,哥们还不信了,拿钱砸下去,她爸妈还不答应你们的事。”方浩伟很霸气的说。
张淑宝心里感动,但表面上不露声色,甚至还故作鄙夷的扫了他一眼:“你俗不俗啊,全身都充满了铜臭,就知道拿钱砸人啊!”
方浩伟得意的哈哈大笑,他说:“哥们现在穷的就只剩下钱了,不拿钱砸人还能怎么着?”
没空和他闲扯这个,张老六在路上就问起了耿老二的事业做得如何。
对于耿老二,张老六心里一直都有种负罪感。
耿老二离开公司的内情,他多少也知道一些,正因为这样,他觉得是自己抢走了兄弟的东西,心里总是隐隐不安。
方浩伟不太清楚他心里想什么,随口就说:“搞得还不错,虽然挣不了什么大钱,但做好了,一年也能弄个几十万,慢慢来呗!”
“这样啊,那也挺好的。”张老六暗松了口气。
感谢飞刀李的打赏,刚开始没注意到,昨天也没来得及感谢。
对逆天来说,每一次打赏都是一次肯定,虽然不多,但这份情很重,又一次被肯定了,逆天心里又有了动力!谢谢了!
第四百九十四章 人傻钱多的方浩伟
的确是挺好的,有点事情干着就比闲着强,而自己做事情也都比上班强。
当然,这句话也不是绝对的,得看什么情况,要是你有本事考上公务员,也不用太大了,挂着科级副处级的,你这一辈子也不愁吃穿用度了。
正所谓世事无绝对,就是这么个理。
方浩伟开车一向算不上多快,但荣来市这地方也不大,磨磨蹭蹭也不过二十分钟就赶到了耿老二的作坊里,他们几个人都在这里,围成一堆,唧唧喳喳的,也不知道在说什么。
二人没叫他们,如猫一般迈着轻盈的步子悄悄走过去,探头一看,原来是腾老三在画图纸,再仔细一看,从整体布局和分布局势图来看,这赫然是耿老二的小作坊,而腾老三画的就是作坊里各个设备的摆放位置,也就是俗称的设备基建图纸。
原来,耿老二之前就是一个人忙活,他身边也没有个懂行的,整个作坊的安排和布局上总有不完美的地方。
但腾老三是这方面的能手啊,他的绘图在学校的时候就一向名列前茅,对于内部的布局这一方面更是有一些独到的方面,再加上其他几个人你一嘴我一嘴的说着,一个更加完善,更加详细的图纸就画出来了。
根据图纸里画的,耿老二作坊里现如今的一些设备摆放是要挪一挪的,正好人多,再加上也没别的事情干,几个人一合计,干脆吧,动手!
张老六就特么开始发呆了,刚来不会就干活吧!
他心里这么想着,好在其他几个兄弟也照顾他,知道他腿脚不方便,只让他在一旁倒水递毛巾的伺候着。
也好在这些设备都不是什么大设备,用撬棍,用绳索肩扛,用移动小龙门等等手段,干了一个上午。
这个时候,要是不知道之前是什么模样的人进来,肯定会惊呼一声看着真舒服。
没错,重新摆放之后的整体布局看起来就是很舒服,很养眼。
苦逼的累了一个上午,中午的时候,几个人才不会客气,狠狠的宰了耿老二一刀。
他就一直埋怨,但几个人才不会理他,别说你是装穷,就是真穷,我们也不能客气喽,要不然对不起出的那一身臭汗。
中午又是一顿胡吃海喝的姑且不说,到下午的时候,耿老二说是带着他们去荣来市市郊的山上转转,顺便看看能不能带两只野鸡回来。
当然,就算逮不着也没有关系,山上有专门养野山鸡的,可以外卖。
这生意做的……
但去的路上,委实让方浩伟没有想到,竟然看到了这样触目的一幕。
那是出了市郊,来到山脚下的时候,途径一个通往山上的小山村,村头的一块儿大石板上,几个穿着破破烂烂的孩子正趴在石板上,手里各自拿着一块儿或大或小的红色砖头块在写字。
写的字并不好看,歪歪扭扭的,有的更是看不出个字的样子来,但这群孩子年龄也不大,最大的也就六七岁吧,一个个本应该天真烂漫的年纪,如今却这般可怜。
不由自主的,他叫住了开车的张老六。
“老六,停车,慢点儿靠边停啊!”
嘱咐他别挡住了后面车往前走的道,方浩伟轻轻的打开车门走了下来。
看着眼前这一幕,他心里无比的震撼。
曾几何时,他是从电视上和网上看到过这类似的报道,但现实里没有见过,一直以来,他心里的感触都不大。
像什么电视上报到的某某地方的某某山村里的某个孩子赤脚徒步多少里路去上学,像什么网上报到的某某地方某某人为了能够上学读书怎么怎么着,他那个时候看了,顶多也就是心里感慨一下,心情好的时候再回复一个或者‘加油’或者‘好样的’之类的鼓励性的评论,但今天,他没想到竟亲眼看到了。
几个穿着破烂衣服的小朋友们一个个都聚精会神的用红砖头写着自己无比的渴望,写着人生的坎坷,写着他们的欢声笑语。
“小八”耿老二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下了车,在方浩伟身边站着,他低声说道:“别看荣来市有荣钢这个国企大钢厂,但实际上这里还是很穷,很多人家还是吃不上饭,他们是可怜,但现实就是这样,走吧,去山上!”
腾老三也走了过来,小声说:“这事儿不新鲜,哪里都有,我在博城的时候还见过,大街上多少小孩穿的破破烂烂的去要饭,他们更可怜!”
耳朵里听着两个兄弟说的,方浩伟一颗心波澜起伏,他知道他们说的是个事实,但知道归知道,真正看到了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他还是不能缅怀。
“走吧,先上山再说,再磨蹭,一会儿天就要黑了!”唐老五也开始在车里嚷嚷了。
他的嚷嚷声惊醒了几个小朋友,一个个都扭头望了过来,看到方浩伟他们几个衣着光鲜的站在自己身边而懵然未觉的时候,几个小朋友像是被吓着了,都挤成了一团,接着也不知道谁开头,哇哇的大叫起来。
不一会儿,几个大人纷纷跑了过来,虎视眈眈的盯着方浩伟他们。
眼神里有疑惑,有害怕,有惊惧,有愤怒,还有妒忌……
这得是多么复杂的眼神啊!
方浩伟什么话也没说,更没有解释,他只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从随身的钱包里抽出来六张红色的钞票,一个小朋友一张塞了过去。
大人们茫然不知所措,小朋友更加茫然不知所措,有的还不敢接,有大胆的直接接了又迅速揣进自己的裤兜里,好似生怕方浩伟再要回去。
方浩伟这时候才说道:“拿着吧,都拿着去买点儿铅笔,买几本练习本,好好学习!”
但下一刻,随着他这句话说完,几个大人明白过来,感情碰上个钱多人傻发善心的,他们才不管那些,也不顾自家小孩的反对、抗议,一个个用硬抢的从自家孩子手里或兜里把那一百块钱弄过来揣进了自己兜里。
有人还说:“买什么铅笔,买什么练习本,在大石板上练练就行了,这一百块钱留着过年的时候给你买身新衣服穿……”
有的人也说:“那砖头块子、土嘎达练练就行了,买笔就是浪费!”
方浩伟:“……”
满头的青筋暴跳,满身子骨的肌肉蠕动,如同虬起来的钢筋一般,他要暴怒了。
但耿老二先一步搂住了他,硬把他给拉上了车。
这一回,方浩伟没再反抗,也没再抵触,他甚至一刻不想在这个地方多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