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让唐风有些满意的是,在那片上一次没有搜索到的区域中,唐风果然又发现了十来块石板画以及其他的一些史前文物,现在这些东西都静静的躺在星核空间内呢。
将整个地下大厅彻底的扫荡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下任何东西之后,唐风这才驱车向那四副壁画所在的位置赶去。
几分钟之后,唐风再次站在了那四副壁画前。
壁画还是那个样子,一点变动都没有,在壁画的两侧,依旧也是那两个黑黝黝的洞口,也不知道这两个洞口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
唐风这次没有再和上一次一样,在这四副壁画前面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反正也琢磨不透这四副壁画到底是什么意思,唐风干脆拿出相机拍了照,然后钻进了悍马车,一头就钻进了壁画左侧的那个洞口。
按照这两个洞口所在的位置判断,左侧的这个洞口应该是通往南方的,只是不知道,这条深处在安第斯山脉地下的大隧道,是不是还能够保持完整,让车辆通行无阻。
进入到这条隧道之后,唐风才发现,这一段隧道虽然要比当初唐风横跨安第斯山脉的那条隧道更宽阔,可这条隧道的情况却是远远不如那一条隧道,因为在这条隧道的地面上,到处都是散落的岩石,有的岩石只有拳头大小,可有的岩石甚至比房子还要大。
很显然,这些岩石都是这不知道多少年来,在安第斯山脉区域的地壳运动中脱落下来的。
没办法,这条隧道即便是外星人挖的,可是这片区域却是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每年光是发生地震就不知道发生多少次。而且在安第斯山脉,不乏发生那些七级、八级甚至是九级的地震,在这种烈度的地震作用下,这条隧道还能保持完整才叫奇怪。
那些小石头还好说,可是时不时的就能遇到那些大块的岩石,悍马车根本就开不过去,无奈之下,唐风将伍兹他们三个以及悍马车都收进空间,再次将那台全地形车放了出来。在这种地形下,小巧的全地形车还是比较适应的。
唐风开着全地形车顺着隧道向前走了大约半天的时间,结果前面就再也过不去了,一堆从隧道顶部脱落的岩石将整条隧道堵了一个严严实实。。。。。。
唐风看着这一大堆岩石,也是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虽然心中已经有了准备,可真遇到这种情况后,唐风还是有些无奈。
上一次唐风在横穿安第斯山脉的时候,也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但那时候的唐风必须得把那些岩石清理出来才能继续前进,所以唐风才会不辞辛苦的硬是用双手清出了一条通道。可这次就不一样了,首先从这些岩石脱落的情况来看,这里的情况要比上一次严重的多,仅仅凭借双手恐怕真的是无法清理出一条通道来。
再一个,唐风这次对这条隧道进行探索,可并不想一直探索到尽头的。这里距离南美大陆的最南端还有好几千公里的路程,唐风可不想在地下钻这么长的距离,有星核在手,唐风根本就不需要将整条隧道全部探索完毕。
唐风坐在全地形车上,发动了星核的变形勘测功能,顿时,前方几千公里内的地形,全都被星核勘测了出来。
这条隧道果然是通往南极大陆的,从这里向南,这条隧道始终是处在安第斯山脉的下面,一直到南美大陆最南端的火地岛,这条隧道才转了一个弯,然后深入到了徳雷克海峡中。
因为探测的距离太长,因此星核的探测宽度有限。这条隧道深入到了德雷克海峡之后,就已经处在星核的探测范围之外,因此唐风没有再浪费能量继续探询下去。
不过即便是在南美大陆的这一段,这条隧道也是有十多处坍塌的地方,而眼前这个坍塌地段,长度更是直接超过了十公里,别说是用双手挖了,就算唐风把星核空间中的那台大型挖掘机搬出来,没有十天半个月的功夫,也甭想把这一段隧道挖通。
挖隧道,唐风才不会干这种吃饱了撑的慌的活,既然已经用星核探清楚这条隧道的情况了,那么中间这一段隧道,唐风完全可以不用走,直接去往南美大陆最南端的火地岛就可以了。
唐风之所以来这里,目的不是为了探索这条南美大隧道,大隧道是怎么来的,唐风都已经知道了,因此这条隧道对于唐风而言,已经没有任何的吸引力了。唐风要的是通过这条隧道,找到星核第一任主人在南极洲留下的那个终端区域,因为唐风隐约中能感觉到,在南极洲的那个终端区域中,很有可能隐藏着彻底搞清楚星核秘密的东西。
南极大陆这么大,就凭借着四级星核的勘测能力,唐风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个地方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顺着这条隧道找,只要隧道到头了,那么那个地方也就找到了。
想到这里,唐风不再犹豫,直接调头往回走。再探索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还不如直接跨过这一段,然后从火地岛再开始勘测。
唐风回到地面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不知不觉之中,唐风在地下隧道中已经度过了十五个小时的时间。
这次唐风可没有将那个洞穴再次封堵住,这条隧道对于唐风而言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但对于那些考古学家而言,如果他们发现了这个洞穴入口,那么就是一个震惊世界的发现。因此唐风才没有浪费能量再次封堵住那个洞口。
开着军用悍马,唐风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回到了卡拉马市区,在宾馆附近一个没有人、没有探头的地方,唐风将悍马车收回了星核空间,这才施施然的走进了宾馆,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第六四一章倾转旋翼机
唐风并没有急着赶往火地岛的里奥格兰德,而是在卡拉马住了一天,好好的整理了一下这次行程的计划,并且给星核内补充了一些唐风认为有必要的物资,然后这才乘坐猛虎船长和钢铁侠号离开了卡拉马,飞往南美大陆的最南端。
火地岛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1881年智利和阿根廷划定边界,东部属阿根廷,西部属智利。是南美大陆最大的岛屿。
通常来讲,火地岛是指火地群岛的主岛火地大岛以及其附近的数百个小岛和岩礁在内的群岛,就像火地岛最南端的合恩岛,其最南点就是闻名世界的合恩角。只不过,从行政划分上来讲,合恩角并不属于阿根廷,而是属于智利。
1520年10月,航海家麦哲伦发现了被他命名的麦哲伦海峡时,首先看到的是当地土著居民在岛上燃起的堆堆篝火,遂将此岛命名为“火地岛。
火地岛主岛略呈三角形,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地面崎岖,海拔1500~2000米,最高峰约甘山2469米,因为纬度很高,所以这里的雪线高度仅500到800米,而且还有现代冰川发育。
火地岛东半部是阿根廷领土,阿根廷火地岛省的首府就是乌斯怀亚,是世界上最南的城市,它离南极半岛只有1000公里,是进入南极的门户,是名副其实的天涯海角。在印第安语中,“乌斯怀亚”意思是观赏落日的海湾。
唐风上一次带着索菲亚周游阿根廷的时候,曾经来过这座小城市,也曾经欣赏过这里的日落,真的是如同书里面描写的那样,在这里欣赏落日端的是水天上下、云霞似锦、美不胜收。
火地岛的最南端,就是世界五大海角(PS:世界五大角分别是南美的合恩角、非洲的好望角、澳洲西南奥古斯塔的露纹角、塔斯马尼亚的东南角以及斯地沃尔特的西南角)之一的合恩角。这里是全球赫赫有名的“海上坟场”,历史上曾有500多艘船只在合恩角沉没,两万余人葬身海底。
唐风这次要去南极大陆,就是要从火地岛出发。不过唐风并不像别的人一样,从乌斯怀亚出发,因为西格曼给唐风说过,他在里奥格兰德有一个私人港口,所有的南极补给都会在那里汇集,所以唐风的出发地就是那座濒临太平洋的海港城市。
里奥格兰德是一个比乌斯怀亚小点的海滨小城,在乌斯怀亚东北大约100公里的大西洋沿岸,3号公路连接这两座城市。上一次唐风进出乌斯怀亚的时候,都曾经路过这个小小的海滨小城,但从来没有在这个城市停留过。
这座小城别看不大,但各种设施相当完备,在城市的西北角,就是里奥格兰德机场,这是一座拥有一条2100米跑道的支线机场,但足够猛虎船长和钢铁侠号这种型号的私人飞机起降了。
这座城市虽然滨海,但却并没有什么像样的港口,整座城市唯一的一座深入到大西洋中的港口栈桥,还是在城市以北大约十五公里处的地方。至于在城市内部仅有的两座小港口,都是围绕着里奥格兰德河两岸建造的,根本就不属于海港。
这两座小港口的其中一座,就是属于西格曼的私人所有。
说是港口,其实不过就是一座伸进河面大约三十米的混凝土栈桥,栈桥的顶端可以允许几百吨的游艇停靠而已。
每年在合适的时候,西格曼都会在这里乘坐他的私人游艇出海进行海钓,平时的时候,这里仅有一名管家带着几个仆人打理这座并不是很大的小庄园。
唐风被那名管家从机场接到这座小庄园的时候,一进门,就被眼前停放的一个大家伙给镇住了。
“我的个耶稣爹爹,这里怎么会有一辆鱼鹰直升机?”唐风惊讶的问道。
那名管家彬彬有礼的回答道:“唐先生,有什么疑问您最好还是一会儿见到西格曼先生再询问吧,这架飞机也是昨天晚上刚刚飞过来的,我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处。”
唐风是带着一肚子的疑问见到西格曼的,一见面,唐风自然就会问外面停靠的那个大家伙。
西格曼笑着说道:“唐,这是我专门为你准备的前往南极大陆的运输工具,你应该知道,合恩角和南极大陆之间的德雷克海峡的海况是多么的糟糕,我可不想让你去受那个罪,所以我准备用这个大家伙把你运过去,这样既省时间,又可以让你少受罪。”
西格曼所说的这个情况唐风清楚,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德雷克海峡,是世界上最宽也是最深的海峡。它位于南美洲南端与南极洲的南设得兰群岛之间,南北宽达970公里。一般的直升飞机都无法从海峡北面飞到南边,因为一般的直升飞机可没有这么大的航程。
德雷克海峡南北两端的气压差可以达到12毫巴,这种巨大的压差促使南极大陆的干冷空气和南美洲相对温暖湿润的空气进行交换。南极辐合带在南纬60°附近通过海峡中部,东风环流和西风环流在此汇合,因此海峡中常常有狂风巨浪,有时浪高可达1020米。
最关键的是,每年的暖季,从南极滑落下来的冰山,也常常漂浮在海峡中,这给航行带来了极大的危险和困难。
德雷克海峡以其狂涛巨浪闻名于世,由于太平洋、大西洋在这里交汇,加之处于南半球高纬度,因此,风暴成为德雷克海峡的主宰。在这条海峡内,一年365天的时间里,风力都在8级以上。即便是十二级甚至是十二级以上的大风,在这里也是属于常客。
这片终年狂风怒号的海峡,历史上曾让无数船只在此倾覆海底,于是,德雷克海峡被人称之为“杀人西风带”、“暴风走廊”、“魔鬼海峡”,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死亡走廊”。
这条海峡是如此的著名,唐风当然知道了,不过,细心的西格曼显然考虑到了这一点,竟然打算直接用这种鱼鹰直升机把唐风直接送到对面的南极半岛上去。
别的直升飞机没有那么大的航程,可是这种倾转旋翼机却是拥有超过1600公里的航程,足以把唐风从南美大陆送到南极半岛。
第六四二章极地装备
对于西格曼先生的安排,唐风也是非常感激,虽然他不介意坐船横渡德雷克海峡,可如果有更快捷更舒服的运输方式,谁又愿意在德雷克海峡忍受将近一天的颠簸呢?
不过唐风还是很好奇,据他所知,目前像这种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可是仅仅提供给美国的军队使用,即便是诸如像曰本、以色列这样美国的铁杆小弟,他们本国的军队目前似乎都还没有配备上这种极为先进的倾转旋翼机。这玩意儿,目前在美国也算是极为先进的武器了,可是西格曼先生怎么能搞来这么一架呢?
唐风把这个疑问问了出来,顿时就惹得西格曼哈哈大笑起来。
“唐,这是你看走眼了,这可不是美国。军方用的鱼鹰,这是根据V22鱼鹰重新设计出来的BA609倾转旋翼机,是民用版本的,现在贝尔公司已经将这种型号的倾转旋翼机推向全世界了,我在去年就买了一架,虽然价格不便宜,可是用起来真的是很方便。这玩意儿比直升飞机快,航程也大,可是却和直升飞机一样方便,如果你要是有兴趣的话,我建议你回到美国也弄一架自己乘坐。”
唐风一愣,“先生,您说这是民用版本的?”
“是啊,光看个头就知道了,真正的鱼鹰个头可是比这架BA609大多了,而且真正的鱼鹰载重可以高达7吨多,而这个大家伙的载重量只有2。5吨,差远了。”
唐风闻言这才仔细的大量这架BA609,发现果然如西格曼所说的那样,这个大家伙看起来似乎和真正的鱼鹰是有些差距。
西格曼站在唐风的身边笑呵呵的说道:“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贝尔公司和波音公司因为V22鱼鹰的成功,因此萌生了一个念头,那就是设计出一款载客量为6到9人的民用版的倾转旋翼机,这两家公司在达成协议之后,就把这款倾转旋翼机的名字定为贝尔波音609,也就是现在的BA609型倾转旋翼机。”
“只不过后来波音公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新型大飞机的研发上面,退出了这次合作,然后贝尔公司又和意大利的阿古斯塔公司共同合作研发这款倾转旋翼机,最终研制成功。后来推向市场之后,受到了各界的好评。”
西格曼先生摸着这架BA609那冰凉的钢铁躯体继续说道:“不过这款民用版本的BA609在性能上是远远不如V22鱼鹰那种军用版本,无论是载重量还是航程,都是这样。V22鱼鹰的航程可以超过1600公里,而这个大家伙的航程只有1380公里。不过即便是这样,把你送过德雷克海峡还是绰绰有余的。”
唐风笑呵呵的点了点头,这个大家伙真的是引起了他的兴趣,他打算等这次的事情了结之后,等回到美国,也弄一架这种倾转旋翼机玩玩。不过唐风可不打算弄这种民用版本的,按照他的性格来讲,要不就弄,要弄就弄最好的。唐风直接就把目光瞄向了军用版本的鱼鹰。
欣赏完了这个大家伙之后,西格曼又领着唐风到了庄园的一角,那里有一个大仓库,进去之后,唐风这才发现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物资。当然,这些物资并不全都是给唐风准备的极地物资,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西格曼自己平时用的物资。
在仓库一角的一个大铁架子上,唐风看到了西格曼给自己准备的东西。极地防寒服,这是极地探险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这种极地专用的防寒服具有防水透气功能,可以阻截雪水渗入,抵御寒风侵袭;同时这种防寒服的羽绒内胆采用了银点热能反射面料,能够在高效的保持人体热能的同时,银点间透气物料也能将运动后过多热能及汗气排出,让身体舒适恒温。
极地雪靴,这是和防寒服一样重要的装备,在极地探险活动中,一双好的雪靴可以让你行动自如,也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你的生命。
再加上防寒帽、防寒手套、雪镜、护脸、雪杖、多功能背包等,这就构成了个人极地探险活动中最基本的个人装备。
除了个人装备之外,还有一些辅助设备,比如说集GPS卫星定位系统、卫星电话、短波无线电通讯技术为一体的卫星通讯仪,有这玩意儿傍身,几乎就可以让你避免在茫茫的雪原上迷路的可能性。
还有极地防寒帐篷、防寒睡袋、滑雪板、小型多功能取暖、做饭设备等各种辅助设备,有了这些东西,足够唐风来一次横穿南极大陆的探险行动了。
当然,这些东西在唐风的星核空间中也有,虽然不如西格曼准备的这些东西那么专业,但星核内的那些物资用来当备用品的话,还是绰绰有余的。
“唐,这两天德雷克海峡的天气不算太好,所以你要出发的话,估计还得需要等一两天,不过一旦天气合适,那么我就会让我的驾驶员把你直接送到位于南极半岛上的布朗海军上将站,那是阿根廷在南极大陆上七座科考站中唯一一座位于南极半岛的科考站,而且这座科考站是一座夏季站,现在哪里已经有我们阿根廷的科学家驻扎在那里,我已经给我国的南极科考中心联系过了,你到了那里之后,自然会有人接待你的,你也不用和他们客气。呵呵,我一年光是给南极科考捐款就有几千万比索,你是我最尊贵的客人和朋友,他们对你就和对我没有什么两样。”
西格曼这话说的极为气势。在全世界各个国家中,阿根廷在南极设立的科考站数量是仅次于俄罗斯的,一共有七座,而俄罗斯是八座。不过世界上第一座南极科考站,就是阿根廷在1904年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