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大闲人-第4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思而行,千万莫鲁莽,我知道你们要做什么,而你们押上的赌注想必自己也清楚,李素是个思虑缜密的人,不过惹的祸也不少,而你,毕竟年岁尚小,许多事算不周全,你们二人共图大事,定要小心谨慎……”

    李治见东阳神情布满了浓浓的担忧,不由笑道:“皇姐放心,治自知斤两,断不会冒然行事,一切皆听子正兄的吩咐,子正兄是当今国士,算无遗策,听他的话终归不会错的,皇姐也要对子正兄有信心才是。”

    东阳脸上的担忧之色稍缓,迅速瞥了李素一眼,琼鼻轻哼:“他呀,哼……我最担心的就是他,李县公惹祸的本事莫非你不知?”

    李素脸有点黑,这婆娘胆子越来越肥,老拆他的台,回头跟李世民聊聊人生,顺便商量一下看能不能退货……

    ********************************************************************

    太平村,李家。

    “昨晚大概就这么几桩事,嗯,总的来说,是一次团结的酒宴,奋进的酒宴,胜利的酒宴……”李素躺在院子里,眼睛半阖不阖,懒洋洋地跟许明珠说着闲话。

    许明珠坐在他身侧,将一颗颗泛着青色的葡萄细心剥去皮,喂进他嘴里。

    五月还没到葡萄成熟的季节,葡萄入嘴泛酸,李素的面孔难受得扭成一团,情不自禁吐了吐舌头。

    “啥玩意?”懒人终于舍得睁开眼了,见身旁摆放的青色葡萄,李素不高兴地皱了皱眉:“没到季节的东西端出来干啥?家里没东西吃了?”

    许明珠剥了一颗自己尝了一下,咂摸咂摸嘴,一脸奇怪。

    “妾身觉得不酸呀,挺合胃口的,喂夫君之前妾身尝过,觉得好吃才给夫君……夫君不喜么?”

    李素叹了口气:“夫人口味真重,觉得好吃就自己留着吃吧,说话快晌午了,天气闷,没啥胃口,叫丫鬟端点小菜,再加一壶冰镇过的葡萄酿,凑合着随便对付一顿吧。”

    许明珠点点头,吩咐了丫鬟之后,又扭过脸笑道:“前些日跟公主殿下闲聊,殿下说昨晚设宴是为夫君和晋王殿下张罗的,妾身奇怪,一顿酒宴能吃出什么来?”

    李素笑道:“酒宴的名堂可多了,许多平日里开不了口的事情,酒宴上推杯换盏之间便轻松说出口,轻松解决,不出意料的话,这几日咱家有客人登门拜访了,往后啊,这几位客人可能是咱家的常客,回头吩咐薛管家,这几个人不带礼物登门可以原谅,别给人家甩脸子,……老家伙越活越跋扈了,听说现在来咱家拜访,不带礼物的薛管家从来没个好脸色,也不知跟谁学的坏毛病,简直道德败坏,礼乐沦丧,岂有此理……”

    李素越说声音越小,显然已回过味来,揉了揉鼻子,模样有些心虚。

    许明珠惊愕地睁大了眼,呆呆地看着他,目光里充满了对厚脸皮夫君的不敢置信……

    李素面无表情道:“你再这样看着我,莫怪我就在这个院子里给你行家法。”

    许明珠俏脸一红,双手不自禁地护向自己的翘臀,随即心虚地四下张望一番,气道:“大白天的,夫君说甚胡话呢,教下人听见妾身还要不要做人了?”

    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夫妻二人打发了一阵时间后,丫鬟们端上了酒菜。

    李家用膳很随意,根本不讲排场,也没什么形式,到点了就吃饭,而且李道正住在前院,很少与李素夫妻一同用膳,他比较喜欢和方老五,郑小楼这些部曲们一起,李素劝过几次无果,李道正嫌李素夫妻吃喝太文气,不如行伍军汉一起吃饭酣畅痛快,李素只好由他去。

    李素夫妻二人后院用饭就简单了,随心随性得很,往往随地摆一张矮桌,几样荤素搭配酒菜,两碗米饭便是一顿。

    堂堂县公府的家宴竟如此简陋,李素恨不得主动上奏朝廷,请李世民颁个“勤俭节约五好家庭”的大奖状,后来考虑到这样干有不要脸之嫌,遂只好作罢。

    今日用膳便在院子中间的银杏树下。

    菜肴算不上丰盛,两荤两素,一壶葡萄酿,夫妻二人对坐,边吃边聊些闲话。

    说是闲话,李素的每句话还是有的放矢,基本跟朝堂和自己的谋划有关,从李义府裴行俭投靠自己的意图,说到晋王李治争储的利弊强弱等等,很多话题其实许明珠听不太懂,眨着懵然的眼睛,一脸迷茫地看着李素不停的说。

    听不懂,但许明珠仍莫名感到心安。

    她知道夫君在履行当初的承诺,夫妻同路,他没有嫌自己跟不上他,而是心疼她追得太辛苦,所以伸出手搀住她,慢慢的走向人生的终点,此生何幸,能够遇到一个愿意为自己放慢脚步的男人,夫复何求?

    李素说得口干舌燥,终于停下话头,执壶斟酒,一饮而尽,冰凉的葡萄酿顺着喉管滑入腹内,五脏六腑顿时感到一阵难以言喻的舒爽。

    右手抄起筷子,正打算挟一口菜压压酒味,然后,李素惊呆了。

    桌上四个菜,两荤两素,端上来时满满当当,此刻却已见了盘底,基本消灭光了。

    李素发了一阵呆,不甘心地俯身朝桌下看了一眼,又觉得自己这个举动有点蠢,于是看着许明珠。

    许明珠面色羞红,手足无措,垂着头一脸懊悔地咬着下唇。

    良久,李素幽幽地道:“夫人最近食量见涨,为夫甚慰……”

    许明珠红着脸低声道:“妾身……妾身也没觉得自己吃了多少呀,说不定……说不定是夫君说话时不知不觉吃掉了……”

    越说越心虚,许明珠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噗嗤一声笑了。

    李素露出怀念之色,神情唏嘘不已。

    多么熟悉的经历啊,上辈子读大学时跟寝室那帮牲口聚餐也是这样,刚开始李素还保持素质,风度翩翩吃相优雅,一次两次后,李素悲哀的发现,如果上菜时不像狼一样凶悍地抢食,那么就别想吃饱肚子,于是为了生存,李素放开了矜持,变得比同寝室的牲口更凶悍,每次聚餐就数他抢得最狠,吃得最多,而且抢食时甚至发出狼狗护食般低沉的吼声,一副谁敢跟他抢他就咬谁的架势……

    久而久之,李素同寝室的兄弟每次只能吃他抢剩下的,于是那几位悲催的兄弟被江湖人士送了个集体共有的雅号,“狗剩”。意思就是,他们吃的都是狗剩下的。

    为了方便区分人物,几位兄弟分别被叫“大狗剩”,“二狗剩”,“三狗剩”,活脱一乡村人民公社社员代表大会……

    这个雅号令整个寝室勃然大怒,最愤怒的是李素,狗剩这个外号土就土点,毕竟还算是个使用频率颇高的人名,真正挨骂的却是李素本人了,为此寝室兄弟跟外人干过不少架,奈何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这个雅号终究还是伴随了寝室整整四年。

    李素没想到,重活一世后居然还能遇到抢食的高人,而且是劲敌型的高人,不声不响不露痕迹间,桌上的菜便见底了,李素记得很清楚,整个过程里他只尝了一口而已。

    惊异地看着许明珠,李素的目光充满了探究意味。

    许明珠羞得无地自容,扔下一句“妾身叫厨娘再做几个菜”,然后像只受惊的小兔子仓皇逃远。

    李素看着她的背影,咂摸咂摸嘴。

    这婆姨的食量咋突然这么大了?

    ***********************************************************

    魏王李泰喘着粗气,在两名粗壮随从的搀扶下,从马车上蹒跚而下。

    双脚落地,李泰擦了一把汗,站在原地休息了片刻。

    时近端午,天气越来越热,胖子最怕热,大上午的刚出太阳,李泰便觉得受不了了,恨不得马上转身回府,在自己府里最阴凉的后院地窖入口处摆上地席,美美地躺在那里不动弹。

    可惜,李泰今日注定要忙碌。

    仰头看着烈阳下长孙府的黑底金字招牌,李泰眯起了眼,不知在想着什么,良久,嘴角忽然泛起了微笑。

    胖子的笑容向来是很憨厚的,不管什么含义的笑都颇富喜感,令人生不出提防心,李泰也是如此,他的笑容看起来有点傻乎乎的,一副老实憨厚容易被欺负的样子,若是有长辈在场,恐怕会忍不住上前捏捏他的肥脸蛋,或是怜惜地将他搂进怀里。

    李泰这辈子活得顺风顺水,除了本身勤奋好学的性格外,不可否认,他的长相也非常具有欺骗性,让他占了不少便宜。

    站在长孙府门前没多久,长孙无忌的长子长孙冲便迎了出来。

    长孙冲和李泰是嫡亲的表兄弟,都是自家亲人,迎来送往间自然少了许多虚伪的客套,二人见面互相拱了拱手,便算是见过礼了,然后长孙冲一言不发将李泰迎进门内。

    李泰走得很慢,两条又肥又短的腿支撑着庞大的身躯显然很辛苦,长孙冲也不急躁,很有耐心地放慢了脚步,陪他一步一步往前堂挪。

    “舅父大人可在府上?”李泰一边走一边问道。

    长孙冲点点头:“刚从尚书省回来,听说你来了,特意在前堂等你。”

    李泰目光闪烁:“近日父皇可曾与舅父大人说过什么要紧的话?”

    长孙冲笑了笑:“我只在禁宫应差,父亲极少与我谈起朝堂之事,尤其是与陛下的交谈,更是守口如瓶,不如你自己去问他老人家?”

    李泰叹了口气,抬袖又擦了把汗,苦笑道:“舅父大人那脾性,我问这个不是找骂么?”

    长孙冲笑道:“父亲大人向来公私分明,否则也当不了这个国朝宰相,你有什么话要问,出口前务必三思,想清楚了再说,否则难免被父亲训斥,白白讨个没趣。”

    李泰苦笑:“其实今日我本不该来的,如今正是父皇即将立储的关口,我贸然出入长孙府,多少会被人诟病,只不过,今日不得不来,有些事必须要请舅父大人支持,我才能继续走下去……”

    长孙冲犹豫了一下,原本以他的涵养,有些敏感的话题不该随便问的,哪怕是自家表兄弟也不行,不过长孙冲终究也是个年轻人,还没到能够完全压抑住好奇心的年纪,犹豫之后,长孙冲忍不住问道:“你今日来我家,为的是陛下立储之事?”

    李泰点点头:“不错,此事很重要,为了此事,我也顾不得避嫌了。”

    长孙冲皱眉:“陛下立储的人选十有**就是你,朝堂民间不是早有定论了么?”

    李泰神情浮上几许苦涩:“定论?正式册封皇太子的圣旨颁行天下以前,谁敢轻言‘定论’二字?真正的‘定论’,唯父皇一人一言而决,别人的话,顶多只是猜测罢了。”

    长孙冲终于听出不对劲了,惊讶地看着他:“你的意思是……未来的储君有可能是别人?”

    李泰阴沉着脸,没吱声。

    长孙冲愈发震惊,一脸不敢置信:“这……不可能吧?怎么可能是别人!这……岂不是要天下大乱了!”

    李泰咬着牙,冷冷道:“不一定是别人,但也不一定是我,今日我来便是想请舅父大人帮我拿个主意。”

第八百零六章 利来利往

    当李承乾还是东宫太子时,李泰便对这个位置虎视眈眈了。那时的李泰才十几岁,别的皇子在这个年纪不是青楼狎妓,呼朋买醉,便是游猎山林,踩践农田,而李泰,却在府中埋头苦读,与王府幕僚日夜商议如何得到父皇的宠爱,如何在朝臣中争取威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反过来说,机会也终会抛弃不珍惜的人。于是沉迷声色的李承乾终于轰然倒下,东宫储君之位空缺,李泰成了最热门的继任者。

    苦了这些年,当李泰自觉已守得云开见月明之时,李治这个不起眼的小屁孩出现在他的视线中。

    尽管是同父同母的嫡亲兄弟,但李泰向来是看不起李治的,在他的印象里,李治仍是一个没断奶的娃子,一点点风吹草动就哭哭啼啼找父皇安慰,被兄弟欺负了只能忍气吞声,懦懦弱弱地躲在一边生闷气,胆小怕事优柔寡断,这种人教李泰如何看得起他?

    可是,偏偏李治成了他争夺储君之位最大的对手,劲敌。

    李泰现在想起来都仿佛做梦一般。真的是莫名其妙啊,没声没响的,怎么就突然想当太子了?他是这块料么?

    原本可以完全无视,只当他是跳梁小丑上蹿下跳,可令李泰更恼怒的是,李素不知发了什么疯,竟然决定辅佐李治!

    吃错了药啊!

    你辅佐谁不好,非要辅佐这么一块废材?显你能耐大么?你知不知道你要辅佐的这个家伙根本跟一块烂泥没什么区别?大唐未来的帝王,要有聪明睿智的头脑,要有铁石般坚硬的心肠,要有杀伐果断的魄力,你辅佐的这个家伙他占了哪样?凭什么便让你对他青眼相看,甚至不惜拒绝自己这个热门的东宫人选的招揽?

    太多的事情想不通了,无论怎样愤怒,怎样怨恨,李泰却很清醒地意识到,当李素决定辅佐李治的那一刻起,李泰就不能再拿李治当一个小屁孩看待了。

    李治已成了他李泰最大的对手,哪怕李治是一块扶不上墙的烂泥,李泰也必须对他重视起来,把他当成与自己完全平等的敌人。

    只因为,李治的背后站着李素。

    李素的本事能耐,李泰已领教过许多次,他知道这个外表风度翩翩看似温润君子的人有多可怕。

    说白了,这次储君之争的敌人不是李治,而是李素。

    长孙无忌稳稳端坐在前堂,颌下青须飘逸,不怒自威,李泰走入堂内,长孙无忌起身先朝李泰行了臣礼,然后李泰再朝他行晚辈礼。

    礼不可疏忽,哪怕是自家的亲外甥,长孙无忌的礼数也做得十分周全,让人挑不出半点错处。

    互相见礼后,二人各自落座,家中丫鬟奉上两盏清茶,李泰凝目一看,脸色顿时有些不自在了。

    丫鬟奉上的茶正是李素所创的炒茶,李泰如今对李素恶心得不行,连带着李素独创的东西也恨上了。

    长孙无忌将李泰的神态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笑了笑,两指轻拈茶盏,浅啜了一小口,笑赞道:“说来李子正确是个奇才,上到定国安邦,下到奇淫巧计,随手拈来便是难得的妙物,如同这清茶,初品时觉得单调,冲泡也失了茶道之神髓,然而多饮几次,却能渐渐品出风雅韵味,魏王不妨试一试?”

    李泰心中有气,脸色难看,语气自然也不那么好了。

    “舅父大人明鉴,这清茶味道虽然独特,可是冲泡太过粗俗,哪里比得数百年传下的茶道那般清正典雅?饮茶不仅只饮汤水,而是要在茶汤中领略儒道精髓,体味人生百般变化,茶汤入口,苦涩甘甜辛辣皆俱,饮之如历人生百态,此方为茶道之初衷也,而这所谓的炒茶,沸水一冲便完事,依外甥看来,这是李素在坏我百年茶道礼法,摒弃儒家圣贤之义理,不可取也。”

    长孙无忌目光闪动,笑吟吟道:“老夫听出来了,魏王你心中有恨,恨的不是茶,而是人,然否?”

    李泰神情一滞,然后叹了口气:“舅父大人慧眼,泰确实失了平常心。”

    长孙无忌又啜了一口茶,半眯着眼悠悠道:“天地大道,先简后繁,道之至也,却是划繁为简,不着痕迹,所谓茶道之礼,所谓人生百味,每个人饮后的感受不一,可若是让一位历经一生沧桑的老者饮之,茶就是茶,原本是什么味道就是什么味道,所谓的 ' 百味 ' ,不过是世人强赋的悲愁罢了……”

    朝李泰扬了扬手中饮尽的空茶盏,长孙无忌笑道:“李素的茶,就是这个味道,真正大雅之士方知大俗即雅,凡事讲究礼法义理,连茶水都被强赋什么儒家大道,这本身便带了几分俗味了。”

    李泰咬了咬牙,垂头沉默不语。

    长孙无忌瞥了他一眼,淡淡道:“茶就是茶,一盏汤水而已,与其牵强附会,不如淡然视之,从这点来说,你……不如李素。”

    李泰一震,接着凛然,神情再无半分怨恚之意,换以一脸冷静。

    长孙无忌的话,李泰听懂了,说的是茶,实则指的是人。

    李泰本就是个聪明人,聪明人只需稍稍提点,便能见微知著。

    端起面前的清茶,李泰浅啜了一口,搁下茶盏笑得云淡风轻。

    “确是好茶,泰因一己喜恶而错过了人间妙味,甚是可惜。”

    长孙无忌满意地点点头,他喜欢跟聪明人说话,或许这也是他愿意支持李泰当太子的原因之一,李泰有悟性,有慧根,处世练达老成,又是自李承乾之后的第一顺位皇子,如果这些加起来还不足以令他支持的话,那么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长孙无忌和李泰一样,政治上偏向关陇集团。

    共同的偏向代表着未来共同的利益,相比李世民如今刻意打压关陇集团的态度,长孙无忌觉得李泰继承皇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