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着救命之恩,还有帮助女婿林冲的恩情,晁盖只是稍稍透露一点口风,张教头便忙不迭答应成为庄客们的教头,同时还将一身武艺毫不藏私全部拿了出来,让晁盖好好开了会眼界。
通过完整的太祖长拳和太祖棍法,晁盖对化境境界已经有了模糊理解。
至于张教头其余的军中武艺,晁盖也没有轻视全部以笔墨方式记录在案,等以后作为标准教材叫手下弟兄们修习!
如今,晁盖的武库之中,已经收藏了不下十几套完整的各种完整武艺精要。有这些武艺资料的帮助,以后他可以批量生产普通好手!
这可相当了不得,众所周知,一个组织不管是民政商还是军队,最重要的还是基层骨干,晁盖眼下就在着手培养属于他的基层骨干力量。
如今是以培养武艺为主,等到武艺都达到一定程度,再开始其余方面的培养,时间还有他一点都不着急。
据张教头透露,女婿家的林家枪法相当不错,只是他没有得到女婿的同意,不好私自传授。
晁盖倒也不甚在意,当初在大相国寺他跟林冲切磋过,林家枪法确实不凡,可跟完整的太祖棍法没得比。
话说,林冲和河北卢俊义乃是师兄弟关系,师傅都是大宋奇人周侗!
周侗可真真了不得,号称天下第一高手,当初朝廷开御馆时,接受天下英雄挑战,就连著名的禁军教头王进都败于其手!
不管林冲还是卢俊义的武艺,放在水浒故事中都属拔尖,可见其师周侗的厉害。只是可惜这厮最近已经销声匿迹,不知道是死还是活,晁盖还真想找这位切磋切磋。
尽管知晓自己可能不是对手,晁盖猜测这厮应该已经达到了化境境界,就是不知道具体的武艺究竟强到什么程度!
晁盖本身武艺已经达到了暗劲颠峰,通过研究完整的太祖长拳和棍法,已经隐隐摸到了化境门槛。
而杨志主动献出同样属于化境枪法的杨家枪,尽管晁盖明知道杨志隐瞒了很重要的某些东西,不过他却不怎么在意。
又不是要转学杨家枪法,他看中的乃市杨家枪法的整体,琢磨创出此等化境枪法的样家先祖的想法,然后将有用的留存成为自己提升的有益补充。
当然,为了叫青面兽杨志安心留下,晁盖也跟他比过一场,一根重达五十斤的熟铜棍在他手上举重若轻,一会如出海蛟龙一会又似潜伏毒蛇,可刚可柔可轻可重,变化莫测叫人防不胜防。
杨志一手杨家枪法也是相当厉害,虽然没有跨入暗劲境界,可也达到明劲颠峰,因着家传枪法的不俗,隐隐也摸到了暗劲门槛。
一把长枪在他手中,犹如风中烈火熊熊燎原,一旦施展开来便源源不绝没有穷尽,招招霸道式式凶狠,一股惨烈的杀气弥漫而出,心智稍差些的都顶不定如此恐怖威压!
在晁盖留有余力的情况下,杨志在八十回合败下阵来,输得心服口服无话可说。果然至此之后,杨志一手眉宇间隐隐的傲气,对晁盖吩咐下来的事情办得十分认真毫无怨言。
而且晁盖给他的任务,也是训练庄客,倒是颇和他心意,让他有一种操练兵马的错觉,一时乐在其中不可自拔。
晁盖没做得太露骨,只是让杨志训练庄客们的小规模配合战术,都是大宋军中的那套手段。
这样的战术训练,不要说只是武艺教头的张教头,就连在西军中杀出头来的鲁智深,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还是杨志这样将门世家出身的好手,对此早有了解,只是一直都没实践机会罢了。如今被他逮着机会,怎么可能不满心兴奋沉浸其中?
他手中握有杨门先祖秘传的练兵心得,自然还少不得战阵变化之术!
先不提战阵变化之术,以杨志目前的状况基本没机会试验摸索,晁盖给他那派的小规模战术训练,正好合适他一点一点把祖先传下的心得化为实际。
这样的实践机会真真相当难得,更难得的是晁盖家庄的庄客一个个身怀武艺身体强健,而且纪律性和服从性都比禁军老油条们要强得多,杨志见猎心喜沉浸其中自是理所当然。
话说,每天看着杨志兴致勃勃,将一干庄客操练得叫苦不迭痛苦不堪,晁盖其实也大有收获。
不知为何,他突然想起了水浒故事中的梁山军团。几个会练兵的团练使都是七十二地煞星将,地位其实一点不高。
梁山军团的底层士兵操练严重不足,说是军队不如说是乌合之众,打顺风仗相当厉害,一旦遇到逆境不说一溃千里,每每都要靠梁山好汉拿命去填。
说到这里,晁盖心中的古怪感觉越来越强烈,好象每每有战事都是梁山好汉们冲锋在前,底下的喽罗只能跟在后面冲杀。
不管是侦察还是与敌正面交手,每每都是梁山好汉顶在最前头,难怪梁山好汉的伤亡大得不可思议。只短短数年时光,原先的一百单八将,到最后只剩下可怜的小猫三两只。
不说梁山好汉们对军事知晓多少,当然他们的勇气确实可嘉,但也说明了他们懂军事的真心不多!
同时也说明起梁山军团中,基层骨干的缺失,不然也不会什么事情都要好汉们上场,十来万大军单单一百零八好汉支撑怎么够,况且其中还有好些个滥竽充数的角色。
梁山军团中,像杨志这样的军门世家出身的将领,也只有呼延灼一位,而呼延灼可比杨志混得好多了,一直都是带兵主将,对于训练士兵估计也是了解不多。
而杨志在梁山军团也不怎么受重用,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直到抑郁而终,完全没有发挥出他军门世族子弟的用场……
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大幕
晁盖在自家地盘苦修内功,借着杨志和鲁智深的能力,努力提升手下庄客的基本军事素质,而江湖上这段时间却是风起云涌好不热闹。
这事还要从跑路的宋江说起,这厮带着老弟先跑去沧州柴家庄窝了一天,然后带着柴大官人奉送的银钱潇洒离开。
宋江跟石秀完全不一样,就算宋江如今正遭遇通缉,柴进依旧以大礼相待,离开之时派出庄中隐秘好手将其安全送离沧州地界。
怎么说,柴家在沧州经营百年,手头实力还是相当惊人的,只是看柴大官人愿不愿意出手罢了。
显然,宋江这样的江湖大佬就值得柴进冒险出手!
幸好拼命三郎石秀不知道这事,不然的话以其暴烈脾气,肯定得找机会狠狠捅宋江一刀子不可。
问他为何不找始作俑者柴大官人的麻烦,自是因为柴大官人虽然落魄了,可身边依旧高手不少,不是石秀可以放肆的。
反倒是宋江流落江湖,‘身单力孤’一副很好对付的样子,柿子还是要挑软的捏,此时的宋江在石秀眼中自然是不折不扣的软柿子!
从宋江跑路之后的一系列遭遇,便可知一个偌大名头的好处。
离开沧州柴家庄后,宋江还没想着去哪里浪迹,就被青州孔家庄的人热情请去庄上做客。
水浒传书上所言,孔太公忧心及时雨的安危,特派人前往柴家庄相迎!
如果真按字面上的意思理解,那真就闹笑话了。
孔太公如此行事,不过是想扯虎皮拉大旗罢了,不过是想借宋江的名头震慑绿林同道罢了。
宋江对此心知肚明,恰好他也不拒绝这样的做法,然后两方一拍即合。
于是,及时雨莅临孔家庄,刚来便收了孔明和孔亮这两位少主为徒。
这时代讲究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孔明和孔亮这两位白虎山大当家和二当家,就此跟宋江牢牢捆绑在一起。
没办法,别看白虎山掌握了一条重要的私盐通道,手下喽罗也有七八百,可两位首领的武艺就是渣。
放在以前还没什么,武艺不行就靠人数揍,任你武艺绝顶也抗不住七八百人的围攻。
可谁能想到,转眼间与白虎山齐名的二龙山和清风山灰飞烟灭,这下白虎山身后的孔家庄顶不住了。
先不说官军可能的围剿,单单各路绿林豪杰上门要钱要地盘的举动,就叫白虎上最近焦头烂额好不慌乱。
幸好这时宋江跑路的消息传来,孔太公便打起了宋江的主意。
话说,宋江的武艺在晁盖眼中就是渣,只能算是江湖三流水准,在郓城这种藏龙卧虎之地,估计就连智多星吴用都不一定干得过。
可面对富家少爷出身的两位徒弟,他的武艺又是碾压性的。随便露了两手,就把两位新收徒弟震得不行。
宋江得意之余,也不禁位两位新收徒弟的好运暗暗感叹。
尼玛这是什么好运气啊,如此两个没什么武艺的小子,竟然还把白虎山经营得有声有色,没在一干绿林豪强的觊觎下破败,也算是有能耐了。
以宋江的见识,白虎山山寨只需要几十位晁家庄里的精悍庄客,就能搅得天翻地覆根基不稳。
要是晁盖亲至,白虎山直接就得玩完!
什么人多势众,碰到了真正的绝顶高手,人再多也是没用的,除非是训练有素的铁血军队才有可能将其彻底留下。
不要说晁盖亲自,就是朱仝雷横,还有晁家庄的李忠刘唐等人过来,只要带足了手下就能叫白虎山吃不了兜着走!
宋江自身武艺不行,不过眼界还是相当厉害的,身边的好汉都是武艺高强之辈。无论朱仝还是雷横,又或者晁盖等人都是难得的高手,他看得多了眼力自然也就出来了。
随手指点了两位徒弟一番,顿时就将孔明和孔亮这对少年当家惊为天人,对宋江殷勤之极,恨不得天天黏在身上好请教武艺。
宋江在孔家庄住了足足月余时间,孔明和孔亮两位少年当家哪都没去,天天窝在庄子上勤修武艺,自觉武艺大有进益得意不已。
真是没见过世面啊!
对于两位新收徒弟的表现,宋江很不以为意。以他的眼力,自然看得出他们的实力进步有限,却也没开口打消他们的积极性。
只这时,郓城宋家村来信,说其父宋太公病重,宋江大惊立即向孔太公辞行,扛着一把大关刀便匆匆往往急赶。
结果却是相当倒霉,被前往郓城公干的济州观察逮个正着,让郓城一干朋友想帮忙都不知道该怎么出手。
宋江被郓城县令判了刺字充军,所充之地乃是江州,按照大宋的地区繁华程度而言,这样的判罚更像是出公差而不是充军坐牢。
郓城县令算是十分给面子了,晁盖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赴县城,只来得及给宋江送别发配充军。
无论是朱仝还是雷横,又或者宋江的亲弟弟铁扇子宋清,脸上神色都不见多少沮丧,相反很是平静。
以宋江所番罪行,就算没有朝廷的赦令,最多也就在江州牢营住上三两年,便可得获自由回来了,他们确实没必要伤心沮丧。
而且以宋江的江湖地位,充军发配的路途比林冲要顺当得多!
起码一路上的绿林好汉,都不会对他们动手,甚至还会请路过的耸江好好喝一杯,这就是江湖大佬的待遇。
事实也确实如此,那两位看押宋江的差役说是押送,不如说是跟着宋江慢步旅游,一路好吃好喝还能受到江湖好汉的热情招待,小日子别提多滋润了。
反正倒了哪里,宋江都相当吃得开!
特别是在揭阳镇这个地方,李俊,李立,童威童猛兄弟,还有揭阳镇一霸穆弘等等,先是跟宋江产生误会,最后又因宋江的偌大名声,全部化敌为友成了酒肉朋友。
宋江依旧心态良好意气风发,可跟着他过来的两位差役就受不了啦,路上遇到的一个个江湖强人,把他们吓得小心脏差点没崩出胸膛。
而宋江本人,也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人脉!
等他安然抵达江州牢营,又有牢营首领戴宗看顾,接下来还收了黑旋风李逵,然后又在鄱阳湖见到了浪里白条张顺,不打不相识引为江湖好友!
本来日子过得相当滋润,谁料这厮也不知发了什么疯,又或者整日里无所事事闲得蛋疼,某日径直出了牢营,在江州城里的酒楼嘿得昏沉沉直接写了一首反诗。
这下麻烦大了,宋江因此被蔡九知府直接拿下大狱。
整个江州一带的江湖都沸腾了,甚至就连山东这边的江湖好汉都蠢蠢欲动,晁盖也是这时候才知宋江这厮走回了水浒故事中的老路。
时迁第一时间将消息传回,见到晁盖时欲言又止,想说什么又有些不好述说的摸样。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某家没心思跟你打马虎眼!”
晁盖没好气翻了个白眼,笑骂道:“就你那点子心思都挂在脸上,还是老实做你的事吧!”
“天王哥哥,某只是觉得怎么说宋江乃是郓城豪杰,哥哥要是不救一救,显然说不过去啊!”
时迁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笑着提醒道:“最近城里的好汉们,可是频频相会,都在讨论这事呢!”
“怎么,难道他们还想直接去江州捞人不成,都有那些好汉啊?”
晁盖却是不以为意,大宋官府对地方的控制实在不严,尼玛这样的事情都能拿出来公开讨论,那些江湖好汉是胆子太大,还是根本就没将大宋朝廷放在眼里?
不过哪个答应,大宋朝廷都做得太过失败!
“美髯公朱仝和插翅虎雷横最是积极,怎么说宋江跟他们的关系都十分亲密,谁也不知道宋江在江州大牢会不会说出某些事情!”
时迁嘿嘿轻笑,瘦嘴猴腮的脸上露出一抹掩饰不住的不屑之色。
“他两个都有公务在身,哪有功夫离开前去江州营救,还想不想在衙门混了?”
晁盖嗤笑出声:“这两位也是好本事,由他们起头,凡是被邀请的郓城好汉,却是不得不替他们所用啊!”
就在这时,守门庄客匆匆来报,县衙都头朱仝和雷横联袂来访。
说曹操曹操就到,这两位来得倒是相当迅速啊!
“哈哈,两位怎么有空跑来某家这里?”
晁盖带着时迁迎了上去,见面便哈哈大笑调侃道。
“无事不登三宝殿!”
朱仝开门见山道:“押司出事的事情,想必天王哥哥应该已经听闻,某家跟雷横兄弟公务在身实在无法离开,只得前来请天王哥哥出马救援了!”
“就算两位不说,某家也要跑江州一趟!”
晁盖点了点头,直接表态道:“只要路上还赶得及,某家定会将押司安全带回!”
“多谢天王哥哥!”
朱仝和雷横喜动颜色,急忙起身拱手谢道:“我们兄弟代押司谢天王哥哥了!”
等送走心满意足的两位县衙都头后,立即有人来报智多星吴用来了……
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名声所累
“天王哥哥,此次宋江哥哥遇难,咱们作为朋友不能不救!”
吴用上来就扣了顶大帽,好象晁盖不出手,就不够仗义一般。
“学究打算如何救宋三郎?”
晁盖心中嗤之以鼻,脸上却是没表现出来,如果他真不乐意,可不会管吴用这种拙劣的激将手段。
“直接杀到江州去,劫法场!”
吴用眼中精光闪闪,眼底闪过一丝莫名神采,断然道。
话说宋江也是倒霉,喝醉酒胡乱涂鸦被人定义为反诗,之后打算在衙门里装傻,结果又在‘三木’之下露了原形,江州蔡九知府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判了宋江秋后文斩。
以蔡九知府跟蔡京的血缘亲戚关系,负责最后确定的法司衙门一点都没拖延,得信后第一时候做出明确回复。
这下,宋江头上反贼的帽子被扣实了!
再说江州一干好汉心急如焚,如果宋江在他们这被官府做了,以后他们在外地江湖同道跟前,根本就抬不起头。
不管是所谓的义气也好,还是因着涉及自己切身利益也罢,总之江州群雄将消息第一时间散播出来,目的不言自明!
这不,刚刚来了朱仝和雷横,眼下吴用又亲自上门苦口婆心相劝,好象他不出手就是没义气一般。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劫法场是那么好玩的事儿么?
也就是那位蔡九知府深怕丢脸没有继续追究,否则一旦他暴怒动用蔡京的关系,所谓白龙庙大聚义的一干好汉一个都别想跑!
区区一个闲职通判黄文柄就能整得宋江灰头土脸差点完蛋,真以为大宋朝廷已经彻底腐烂没有能人不成?
“学究想过如何撤离没有?”
晁盖却是不会轻易答应,有些事情必须先问清楚,免得到时候被人坑了还一无所知。
“这个……”
吴用脸上尴尬一闪而过,昂声道:“先把人救出来再说!”
我草,就知道是这么个答案!
晁盖懒得吐槽,继续问道:“除了某家之外,学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