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因此直接去行刺李二陛下,这中间跨度太大,联系不够紧密,不能构成因果。多半还有其他缘故,再度受刺激,或者怂恿等……
如果没有,那只能说明阿史那结社率完全是个二货,或者他早有预谋,图谋不轨……
可是到现在为止,人还没抓到!
“唉,那厮从九成宫逃走后,钻进了树林间,出动了那么多兵马,愣是没找到,也真是神了。”
程处默无奈道:“爹爹因此带兵出门已经好几日了,仍旧未回来。”
“消失了?”
“是啊,九成宫方圆五十里之内被翻遍了,毫无踪迹,朝廷一等一的追踪高手,追到泾河岸边便不见了踪影。”
“泾河?”
“是啊!”程处默沉默片刻,说道:“逍遥不是外人,告诉你也无妨,现在最担心此人出了关中,过萧关进入西北……那么一来,想要抓到可就难了。”
“这倒是!”谢逸玩笑道:“卢国公因此你迟迟不能归家,你便可继续大模大样去平康坊是吗?”
“哪里,这几日是不敢去了,不管怎么说,阿史那结社率在那生过事,此番事情牵连甚广,万一……”
程处默无奈道:“听说独孤诚已经被捆在家里不准出门,独孤谋更有入宫请罪的举动,所以啊……只能忍痛,暂别红秀姑娘琴音舞姿。”
谢逸见状,笑问道:“这位红袖姑娘当真让处默兄迷恋到茶饭不思,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地步?”
“呃……那倒没有,那倒没有。”程处默连忙支吾着否认。
“最好是没有,否则将来旁人得到了红袖姑娘,处默兄该怎么活呢?”谢逸不免笑着玩笑。
程处默有些不好意思,摇头道:“逍遥想哪里去了,我程处默是那种人吗?去绣春楼,只是想要看红袖姑娘舞剑,听她弹琴而已,很纯洁的。”
谢逸笑道:“处默兄可知道有个词叫做越描越黑?”
“呃……啊,但愿朝廷能早些抓到这个阿史那结社率,搜寻的官兵们也能早些回家……唉,家父年纪大了,整日在外这般奔波,不好,实在不好……”
“这转折好生硬啊,不过……罢了,看在一片孝心的份上,我就不说什么了。”
谢逸打趣两句,悠悠道:“不过有一点你说得对,早些抓到这个阿史那结社率确实必要,长安的治安彻底稳定了,商号赚钱也能容易些,三省的宰相们大概也能松口气……”
第一七七章恩威并施
阿史那结社率失踪了,上万大军在关中的林莽间追寻了很久,始终没有发现其踪迹。
刑部和兵部派出的追踪高手多次探查之后,给出的推论是阿史那结社率可能沿着泾河,出萧关遁入西北。
消息反馈到承庆殿,李世民脸色阴沉,久久不语。
侍候在一旁的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也脸色沉重,他们都清楚,如果事实真是如此,就真的不简单了。
绣春楼里独孤诚和阿史那结社率的冲突已经查明,如果说这是诱发突厥王孙不满,继而冲动行刺的缘故倒也说得过去。
但终究有些单薄,有些让朝堂上思想深沉的诸位大佬难以相信。
而今阿史那结社率无端失踪,似乎验证了这个猜想,试想一下,单枪匹马无补给之人,在毫无外援的情况下逃出追捕,显然不可能。
所以几乎可以肯定,一定有人帮助阿史那结社率,而且这伙人的能耐和力量都不小。
更要紧的则是动机和后果,九成宫的行刺太过儿戏,更多是一场闹剧,成功的可能性极小,对方不可能不知道。
然而事情还是发生了,那么对方处心积虑安排这一切意欲何为?阿史那结社率又被带去何处?下一步又会发生什么,这些都让人担心。
此事干系重大,关乎数十上百万突厥人,以及整个北方边疆的安宁,所以大唐君臣不敢疏忽。只能首先考虑糟糕后果。
“程知节呢?确定阿史那结社率逃出了萧关?”沉默片刻,李世民开口询问。
“回陛下,刑部和兵部的追踪高手都这般推测……虽说是推测。但十之**。”程知节道:“一旦出了萧关,便不好围捕了,臣已经通知灵州刺史和驻军,但估计捕获的希望不大……臣无能,请陛下恕罪。”
末尾之时,程处默顿了顿,低声请罪。虽说怪不得自己头上来。但皇帝盛怒之下,该有的姿态还是要有的。
“不怪你!”李世民摆摆手,说道:“说说吧。现在该怎么办?”
提及此事,众人相互看看对方,都谨慎地没有先开口,不是因为他们不明白皇帝的意思。而是因为事关重大。必须谨言慎行。
“怎么?都不说话吗?”李世民叹道:“先不管阿史那结社率,说说突利的儿子怎么处置吧?”
房玄龄低声道:“陛下,贺罗鹘声称是被阿史那结社率劫持而去,现在还喊冤呢?”
“他真是冤枉的?”李世民眉头一皱,似乎不大相信。
“冤枉与否不好定论,但被挟持确有其事……”房玄龄小心措辞道;“毕竟陛下待他颇厚,他没道理……而且也有证据表明,阿史那结社率对突利多有怨怼。有劫持之举。”
李世民问道:“这么说,玄龄的意思是从轻处置贺罗鹘?”
“陛下。事出突然,阿史那结社率行刺固然十恶不赦,但并非多有的突厥人都有不臣之心,如今近在长安,远在草原的突厥人都因此事而人心惶惶。”
房玄龄道:“这个时候,若是严惩,突厥人必定更加惶惶不安,不安便容易出乱子啊!尤其是突利在突厥人中多有声望地位,他的儿子若是……突厥人难免会有兔死狗烹的感觉,到时候反而……请陛下三思。”
“辅机,你怎么看?”
“房相之言甚有道理,请陛下三思。”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的询问,当即附和。
最有智慧,最信任的两位大臣言辞一致,李世民也便没有什么好犹豫的,轻轻点头道:“说得有道理,也罢,突利当年毕竟有功于大唐,他的儿子又非故意行刺,便从轻处置吧!”
沉吟片刻,李世民续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发配岭南吧!”
这……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心中一叹,却也没说什么,隋唐时的岭南多是烟瘴之地,发配到那边是仅次于问斩的刑罚,也算是重处了。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保住了性命,也算对得起突利可汗了,但突厥人会怎么想,可就真不好说了……
“怎么?你们觉得不妥?”李世民似乎看出了两位重臣的迟疑。
“没有,陛下的处置很妥当,不过……”
一个转折词,彻底出卖了长孙无忌的心思,李世民一个白眼,问道:“不过怎样?”
“陛下,臣以为此番突厥人行刺,罪大恶极,但处置的时候也需要慎重,不能一味打压,需要恩威并施。”
“你说说,怎么个恩威法?”
“重处一些人,也要恩赏一些人,这样或许妥当些,毕竟塞北诸州县设立日久,突厥人尚未归化,短时间难以归心大唐。”
长孙无忌道:“所以朝堂少不得需要依仗一些突厥部族首领,来掌控牧民。”
李世民点头道:“那是自然,要不朕怎么会舍得将亲妹妹嫁给执失思力?”
房玄龄道:“陛下,此举也是为了防备薛延陀,真珠可汗夷男恐怖是个安分之人,趁着颉利败亡,趁机侵占了不少突厥故地,而今实力强劲,不得不防啊!”
“夷男……一个个都是狼子野心。”提及此人,李世民似乎有些恼怒。
“没错,但陛下……我大唐自愈东边突厥决战后,连续多年亏空,西边又与吐谷浑开战,所以薛延陀少不得以怀柔为主。”
房玄龄道:“我大唐边军虽也有防守,但耗费巨大……然而其实……如果突厥人还在的话的,薛延陀与大唐之间还有一道屏障,边防会轻松许多的。”
“玄龄的意思是,让突厥人再次坐大?”李世民算是听明白了,但有些不确信,或者说好奇。
“在大唐的看护下长大,只需起到牵涉薛延陀的作用即可,不能威胁到大唐,养虎遗患的事情咱不做。”
房玄龄道:“毕竟草原上有那么多突厥人,让他们凭白闲置着实不划算,利用起来作为我大唐边疆的缓冲不是很好吗?
一定程度上的鹬蚌相争,得利的终究是渔翁,这只鹬有肉吃,也会高兴的!”
第一七七章出使的倒霉蛋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的话很中肯,李世民不由开始沉思。
如何对待突厥人,是个很要紧的事情,必须谨慎处置。
当时在九成宫,第一时间得知突厥人行刺时,李世民真有趁机清洗突厥人的冲动。
但此时冷静下来一想,不能啊!
将突利的儿子发配岭南,如果抓到了阿史那结社率,必定是死路一条,这算是立威和打压。
那么施恩该如何呢?
沉吟稍许,李世民道:“薛延陀这些年壮大的太快,夷男狼子野心,不得不防。这样吧,给阿史那思摩赐姓李,让他率部于大河两岸扎营放牧。”
“陛下圣明。”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程知节等人齐声附和,除了拍马屁,这招确实高明。
重处了突利一系的人马,然后启用阿史那思摩,突厥人整体的排斥和紧张情绪便能得到缓解,不至于出现兔死狗烹,逆反大唐的心思。
与此同时,阿史那思摩也算是昔日的突厥名将,让其率部驻守大河两岸,也就是黄河几字的头顶地区。
等若是在大唐和薛延陀之间设立了一道屏障,如果薛延陀想要南下,必定要经过此地区。让突厥人成为大唐边防的屏障,这笔账划算。
当然了,必须要防备着突厥人反叛,与薛延陀同流合污的可能,所以也需要提防。
阿史那思摩赐姓李是一种荣耀,却也是一种道义上的“绑架”。让他不敢轻易有二心;同时将他的部族分割在大河两岸,除了隆冬结冰之际,无法连成一气。实力和威胁自然就大幅度降低了。
与此同时,并州还驻扎着李绩的数万大军,随时提防着河朔地区,阿史那思摩如果有二心,必须要掂量掂量。
“不过只是如此,恐怕也不行……”李世民叹道:“阿史那结社率出了萧关,很可能前往薛延陀。或者西突厥。
朕接到密报,西边的龟兹和高昌都不太安定,如果薛延陀这边再出乱子。恐怕……”
这确实是个问题,薛延陀本就算是个心腹之患,平常倒也罢了,但这次九成宫变。突厥故地不稳。
如果阿史那结社率逃过去。再胡言乱语刺激一番,天知道夷男会怎么想,继而有怎样的举动?
毕竟薛延陀背后还有的西突厥的支持与怂恿,着实不得不防。
“陛下之虑确是问题,薛延陀这边恐怕确实需要有些策略了,如果不能削弱其实力,便必须要动刀兵打压之,不能让他们成为第二个突厥。”长孙无忌对此深以为然。
“削弱?如何削弱?”李世民悠悠叹道:“朕倒是当真希望薛延陀出现内乱。就像当年突利和颉利那样,或者草原上出现大范围的瘟疫……”
阶下众人不免心动。不约而同想到了前些日子同州肆虐的天花,如果将疫情传播到草原区去,那么……
但此举太过伤天害理,而且草原部族分散,除了大军行动聚集之时,平素瘟疫不容易大规模扩散。
“陛下,过些日子便是夷男的寿辰,按理说朝廷需要派人给真珠可汗贺寿;到时候附近部族邦国都会派人前往,西突厥也不例外,到时候必然会怂恿夷男……”
房玄龄道:“我们大唐也不能放过此番机会,至少不能坐视不理。”
“怎么?你们的意思是……趁机拉拢薛延陀?”李世民沉吟询问。
房玄龄道:“陛下,不见得是拉拢,也可以是分化,主要还是探知其虚实,西北各邦国汇聚薛延陀汗帐,必定有所谋划,大唐多少应该探查内情,加以应对。”
李世民问道:“这么说的话,派个人出使薛延陀?”
“陛下,反正到时候需要给真珠可汗赐寿礼,不若派个有能耐之人前往,一探究竟,或许还能有旁的收获?”房玄龄对此意见十分赞成。
“辅机也这般认为?”
长孙无忌附和道:“房相所言甚有道理,薛延陀迟早会是心腹之患,早日加以探查提防确实必要。”
“那派何人前往呢?”李世民随即问起了人选问题。
长孙无忌摇头道:“这个……臣心中暂无合适人选?”
“玄龄呢?”
“陛下,要说哪个人合适出使此行,臣说不上来;但至少须得满足几个条件,此人必须有勇有谋,有胆略,最好是机灵主意多,能够随机应变。”
“嗯,确实得这么一个人,至于派何人前往,容朕再斟酌斟酌。”李世民闻声轻轻点头。
……
随后几天,朝堂上便传出了风声。
朝廷需要派个人前往薛延陀,为真珠可汗贺寿。不过真正内情外人并不知晓,承庆殿中的谈话算是大唐最高机密,寻常人自然不会知晓。
消息传出,大部分人都没有在意,通常来说,这种事主要是由鸿胪寺主持,最多是礼部协助处理,和其他人没有关系。
何况只是贺寿,走一遭薛延陀而已,没什么特别的。塞北蛮荒之地,虽说秋日里风景不错,但千里之路,车马劳顿,谁没事愿意受那个苦呢?
所以谁也没放在心上,至于何人出使,还是等朝廷指派吧?到时候看看哪个倒霉蛋运气背。
谢逸从来不认为自己会是这个倒霉蛋,自己是弘文馆学士,晋王府长史,是教书育人的先生,不是搞外交的。
所以出使薛延陀,给什么可汗贺寿这种没技术含量,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肯定轮不到自己。
眼看着天气已经渐渐转凉,他正寻思着什么时候带上杜惜君和郑丽琬去郊游,看看长安美景什么骊山晚照,太白积雪之类的长安盛景可都没见过呢!
可是万万没想到,某日“重在参与”的朝会之后,内侍突然找到自己,声称皇帝陛下单独召见。
好好地,李二陛下单独召见自己做什么?
谢逸不由一头雾水,心情有些忐忑地走进了承庆殿,然后便看见了李二陛下那张不怒自威,却又带着些许微笑的脸。
半晌之后,李二陛下才悠悠道:“谢逸,朕打算给你派个差事……”
第一七九章立功机会
派个差事?
在朝为官,食君之禄,自然要干活了。
说实话,自己最近确实比较闲,弘文馆学士责任重大,负责教导皇室勋贵子弟,但实际上学生只有李治一个。
但晋王李治的课程有一大群师傅负责,压根不需要自己操心,至于王府事务,也没多少。
毕竟李治还在在居住在皇宫中,王府里空空荡荡,年纪还小,尚未在朝中担任什么职位,尚未成婚,也太多交际和礼尚往来,所以这个王府长史当的很轻松。
李世民大概是察觉自己太轻松,想要给自己找点活干,压榨一下剩余价值?
虽说是资本家的做派,却也没什么不对,谢逸也很乐意。
不管怎么说,李二陛下待自己算不错,杜伏威事件圆满解决,某种程度上也显示了李二陛下仁慈的一面。
“不知是什么差事,请陛下吩咐!”
李世民沉吟片刻,轻声笑道:“九月里便是薛延陀真珠可汗的寿辰,朝廷需要派个人前去贺寿,你走一遭吧!”
呃……
闻听此言,谢逸险些石化。
刚刚满朝大臣还在议论哪个无关紧要的倒霉蛋会被派去出使,为什么顷刻之后,自己便成了倒霉蛋?
出使不应该是鸿胪寺的事情吗?最多也只是与礼部有关才是,何至于轮到自己头上?大唐也太不讲究专业对口了。
真是的!
“怎么?不愿意去?”见谢逸有所迟疑,李世民蹙眉询问。
“呃,不是!”谢逸哪敢说个是字,公然抗旨这种事可不敢做,应了一声才辩解道:“陛下,出使外邦事关重大,关乎大唐威仪和两国邦交,臣年纪轻轻。在这方面全无经验,恐怕办不好这桩差事。”
李世民摆手道:“这个无所谓,没经验可以学嘛,就是去送个寿礼而已,很难吗?朕到时候派鸿胪寺的人随你一同前往便是了。”
既然如此,何不如直接派鸿胪寺官员前去,何必绕这个大圈子让自己去受罪呢?
薛延陀在塞北草原,千里之行,车马劳顿是必然的。而且那地方气候恶劣,纵然是秋天。想必也已经颇为寒冷,且风沙严重,走一遭咱俊朗的外形还存在吗?
再者便是安全,印象里唐朝初年与周围的草原部族都干过架。联想到九成宫行刺事件,谢逸自然会有些许推断,此番出使薛延陀恐怕不是那么简单,也不是那么安全。
在大唐境内还好说,千里之遥的草原上,万一出个什么事情。很难应付啊!要是因此有个危险,甚至可能丢了性命,那可就危险了。
新婚燕尔,总不能让家里两个如花似玉的美娇娘守寡吧?自己还没儿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谢家一脉岂非断了香火?
不行不行,想想后果太可怕了!
一想到这里,谢逸立即打起了退堂鼓。推辞是必然的。
“陛下,这个……事关重大,为了稳妥起见。您还是选一位有经验的官员前往吧,我……晋王殿下那边还需要臣多加照料,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