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淘宝-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般的事情。

当面说什么真假有点外行,因此,在这样子的时候就有说法的意思了。

王海东那过来这件青花瓷双耳瓶,看了一眼说:“福寿康宁双耳云纹瓶。左边一个福字,右边一个寿字。这是一个福气的福字,还有一个寿字没有出现。东西算是好玩意,开门到代,但是摊主,你这寿字瓶呢,是本来就没有,还是打算留下细水长流啊。”

细水长流,这样子的事情在古董市场不能够算是稀罕。如果说这是一套茶具,拆开来先卖茶壶,然后再卖茶碗。反正那个买茶会的人为了配成一对的话,那在这样子的时候也是提升价格的好机会了。

本来这套茶具也就是五百多而已,但是经过这细水长流的办法,卖出去一千往上也是很容易的一个事情而已。

那摊主连忙解释说:“确实就这一个瓶子,我收上来的时候人家说那一个被他们家小孙子给摔了,要不是摔了那个,这个人家也未必卖啊。你要是以后发现我细水长流直接砸我摊子我没有二话。”

王海东这才点点头说:“既然如此,如果你喜欢的话,价格合适就要拿下来,算是件不错的东西。”

当然这种古董当做工艺品放在客厅或者是办公室里面的机会比较多,价格也不算太贵,算是那种附庸风雅。最后讨价还价一番,鬼子六以伍佰元把这个青花瓷给买到手了。

当然这算是行里面匀货的价格,实际上应啊比这个高,至少在一千以上,如果是成双成对的话,三五千不在话下。

回到鬼子六的摊子,他把这件瓷器给放奥以后说:“最近想去上海一趟,因此,想着弄点好玩意。王掌柜,你看上了我摊子上的什么东西尽管开口,别和我客气。”

王海东笑呵呵地说:“你这家伙忽悠人啊,我外公来这里重来不往你摊子上看,就你这东西忽悠一下别人或者可以,别在我面前耍这鬼把戏了。你箱子里面的那些东西拿出来让我看看,有什么好玩的没有。”

鬼子六摊子上的东西确实是没有多少好玩意,一个青铜佛像,看起来也不怎么样的地道。

几件瓷器,一看就是民窑的,不单单是从器型上,还从釉色上也是能够看的出来没有什么收藏价值,这些瓷器一般也就是菜鸟交学费用的。

剩下的一些金银玉器什么的,王海东真的是连看都没有看一眼。

唯一的一个算是比较不错的还是鬼子六刚刚的买的这件青花瓷,这摊子能够有什么好东西啊。

鬼子六好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一般,这个时候时候他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说:“你瞧我这记性,我确实有件好东西,还是你外公特意让我踅摸的一件东西。我这就拿出来让你看看。”

说着,鬼子六小心的从箱子里面拿出来一个常常的盒子,纸浆盒子,不是什么好玩意。一看盒子里面应该是一卷大轴。王海东愣了一下说:“我外公问你踅摸一副大轴,这倒是新鲜,我看看是什么。”

一边打开,鬼子六一边很得意地说:“我老六怎么样也算是行里面的关系比较广的人了,虽然是入行比较晚一点,但是关系广啊,你外公也正是看上了我这一点,因此,才会托为了找这样子的一幅字。不过,用来做什么就不知道了。”

打开之后,王海东大吃一惊:“《兰亭序》,不像是现在高仿的东西,应该算是有点年头了。”

做为行书第一,《兰亭序》在历史上有它特殊的地位,古往今来,模仿之人不计其数,可以说,基本上那些成名成家的书法家大诗人什么的,大多是临摹过《兰亭序》的。

这算是一种朝拜的心理。

当然了,这些临摹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就不多了。

王海东喊了一声《兰亭序》,这个时候在一旁躲在背影里的一个摊主从黑暗之中钻出来说:“六子的《兰亭序》啊,这个是好东西啊,据说是《兰亭序》的真迹,王羲之大人写的,连乾隆爷都没有见到过的好东西没有想到被六子这家伙给得去了。”

一听这位的调笑,王海东就知道应该是一位习惯了在北京摆地摊的古董商人,嘴里面虽然是对鬼子六冷嘲热讽,但是,其实也算是一种善意的玩笑。

听这语气就能够听的出来。这老北京刚说完,引得人群中一阵骚动,但是听到他最后一句话,也就没有人关注这边的事情了,大家各忙各的。

王羲之的《兰亭序》,开什么国际玩笑,要是真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估计鬼子六早就被暗杀几百次了。连国外的杀手也是一定会过来的。不用说就是有人在调笑鬼子六了。

这个时候鬼子六说:“老北京,你这家伙是嫉妒,嫉妒哥们收了这样子的一件的东西,不就是被老鼠咬了一下子吗?至于你这样子的得瑟吗?”

老北京笑呵呵地帮着扯开那《兰亭序》,很是得意地说:“被老鼠咬过的字画是不少,但是像是你这样子的倒霉的可是一点都不多见啊。说你这上辈子敲寡妇门损了阴德也不为过吧。”

这话可是相当的损的,不过熟人嘛,也没有什么。

第四十八张宋仿《兰亭序》。

鬼子六一点都不以为耻地说:“何必上辈子呢,我这辈子敲寡妇门,呸呸呸,我找一大姑娘好不好,告诉你,老北京,我国庆就结婚,你个老小子别咒我,不然想吃大鲤鱼门也没有啊。”

展开了这卷大轴之后,王海东这一次总算知道为什么老北京会说鬼子六点背了,说这家伙是有点点辈了。

这幅《兰亭序》一看就是老货,虽然是未必开门到代,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却不像是现代人仿制的。

但是,关键的印章方面却被老鼠咬了一个碗口大的洞,上面的印章都没有了。

鉴定一副字画,从材质上来鉴定是很重要的,但是,在这样子的时候研究字画上的印章也是相当的重要的,比如说要是一副字画是明代的,怎么样也是要有明代的画家,收藏家,清代的收藏家,民国的收藏家等等这些人的印章提拔什么的。

这个叫传承有序。

因为一般的来讲,收藏者收藏了一副不错的字画,那就是一定要在上面盖上子的印章的。乾隆皇帝这老家伙酒瓯特别喜欢盖章号称是盖章专业户。

现在很多的名贵字画上都有乾隆皇帝的私人印章,充分的说明了这家伙的兴趣是多么的大。

但是,印章若是被老鼠给咬掉的话,那这样子的时候事情就不好说了。你说这玩意是明朝的,那你有什么证据,我还说是清朝的呢。而王海东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老北京会在一旁说这玩意是王羲之的真迹了。

因为这上面没有印章啊。说是王羲之的真迹也不过是随口一说而已。反正你也没有证据证明不是。

不过是一句玩笑话而已。这个时候王海东摇摇头说:“确实有点可惜,看这幅大轴,应该是清代之前的,至于说清代之前的什么时候,这个很难说了。

如果是有印章的话,那倒是容易查出处,但是现在没有什么印章,这事情就变得有点不好说了。

鬼子六你开个价,合适我就拿走。”

其实王海东在看到这副《兰亭序》的时候就知道这是好东西,手指中的细微的闪电迅速的汇聚在这幅大轴之上,《兰亭序》,宋代仿品,宫廷作品,作者不详。

这宫廷作品就很明显了,是为皇帝做的,但是至于是谁坐的,宫廷的这些工匠是没有什么署名的全力的,像是《兰亭序》这样子的宝贝,一个小小的工匠当然是不敢要什么署名钱了。

鬼子六很高兴滴说:“痛快,和你们爷俩做生意就是痛快,你外公就非常喜欢这般做生意,我是九千千块收上来的的,虽然不知道什么年代的,但是,总的来讲也是明代或者之前的作品了。而且,你看这手艺,绝对的宫廷裱糊,非一般的人能够拥有的。你给我一个跑腿的钱,一万一怎么样。”

鬼子六六这样子的时候说的是非常的仗义,好像就算是赚钱的话,那也是赚到明处,我就是要你两千块的跑腿的钱。

虽然王海东知道这收购价格绝对不是九千块,像是现在这般没有章没款的字画,五六千顶天了。

因此,在这样子的时候王海东很是轻松地说:“一万一,你怎么样不去抢啊,就这样子的一副残卷,你给我要一万一。一万,多一点都不给,要不你自己留着吧。”

这个时候鬼子六哭丧着脸说:“这玩意我留着偶遇什么用啊,马上就要结婚了,也是需要用钱,一万就一万,这个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谁让咱们是老朋友了呢。”

说来鬼子六也不算大,二十**岁的样子,倒是显得分外的老成,讨价还价做起来像是六十多岁的一个人了。而且王海东给的这个价格也是特别的让鬼子六开心,本来他打算王海东还价到六千呢,按照聚宝阁的传统,王海东这样子的还价几乎是必然的。

但是没有想到王海东居然是给出来了一万元的高价,这个已经是出乎了鬼子六的预料之外了。他可是也不知道这玩意是什么年代的。字画做旧,这在古代已经是相当的流行了。天知道一副没章没款的字画是什么年代的。

而老北京虽然是听到这个价认为王海东给的高了。

但是,他也不能够戗行啊。开玩笑归开玩笑,戗行的话那就是老北京不地道了。因此,在这个时候,王海东给钱的时候老北京很识趣的退到了一旁。

钱货两清,王海东拿着这幅《兰亭序》问:“你知道我外公为什么会找你踅摸这样子的一副《兰亭序》吗?”

这话还真的把鬼子六给问住了。陈大龙生前托他踅摸这样子的字画的时候,也没有缩什么啊,不过是委托他给注意一下而已。

这才古董市场也是很正常的,让同行帮着找一些瓷器字画一类的东西这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了。

鬼子六摇摇头说:“这个还真的没有说过,难道王掌柜知道缘故吗?”

王海东笑呵呵的地说:“当然知道了。因为我外公就有一件宋代的《兰亭序》。呵呵,其实我外公生前筹钱就是为了那副字画,他让你给踅摸一下,可能就是为了做一个参考什么的。”

宋代的《兰亭序》啊,这也是相当的值钱的。

《兰亭序》的真迹已经遗失了,因此,唐朝的临摹本就算是最为接近原作的了。

尤其是神龙本《兰亭序》最为有名,但是宋代,宋代的《兰亭序》也是相当的有珍贵的。

至少是比较接近唐代的临摹本的。虽然说不上是价值连城,但是也算得上是一件珍品了。

王海东这话说出来,鬼子六和老北京脸上先是一片茫然,然后才震惊起来。鬼子六说:“陈老手中有宋代的《兰亭序》?”

这消息要是传出去的话,那可是轰动整个古董界了。《兰亭序》的摹本虽然是唐朝为最,但是那种版本的《兰亭序》是一般的人能够接触到的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宋代的摹本其实也是很吃香的。

本来鬼子六和老北京也是不怎么样的相信,但是想想陈大龙在生前确实是很是有一段时间资金紧张,要不也不会借张好古和李子敬他们的钱了。

这事情如果是仔细的推敲起来的话,时间也是刚刚的好的。

算来王海东的话倒是有八分的可信度。这种可信度在古董市场已经是相当的高了。

第四十九章玩古董的心态

王海东很快就把这幅字收起来了,就算是鬼子六想要再看一眼也是来不及了。

这个时候鬼子六似乎是有点后悔的意思,可能是觉得走宝了还是别的原因,反正这个时候鬼子六很是有些不舒服。

但是东西已经出手了,想要收回来他也丢不起这个人,他虽然是脸色不怎么样的好,但是却也要在行里面混下去,只有自己生闷气了。

老北京等到王海东走了以后才说:“鬼子六你这算是不错了,那字画,我看像是明代的摹本,你硬是说宋代的,能够卖一万算是幸运的了。再说也不是什么名人临摹的,你想卖多少钱啊。聚宝阁的名声还是信得过的,老陈是什么人难道你不清楚,要不是他借给你五千块,当年你儿子的病能那么快治好,搞不好会有后遗症也不一定。”

老北京在江流市算是资格比较老的人了,若不是运气不好,赔过两次,现在也是开店自己做老板了。因此,回龙观古董市场的一些消息瞒不老北京。

鬼子六很大方地说:“放心,我是那样子的人吗?不过,王掌柜走的时候眼神很是兴奋啊,好像眼中有精光一般,我怀疑自己是不是走宝了。既然是东西卖出去了。

这玩意就算是王羲之的真迹我也不会往外要了。这点规矩我还是懂得的。”说着,鬼子六也是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却也是显得高尚了不少。

老北京意味深长地说:“年轻人,你能够知道这些好。在我们这一行,除非那些家财万贯,可以经得住败家的人,一般的来讲,好东西虽然是越压越值钱,但是像是你那种残品,有个合适的价格卖了就不错了,免得到时候后悔。你知道我为什么在十年前曾经去过一次沈阳吗?”

十年前,老北京只身去过一次沈阳,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过去的。

鬼子六迟疑了一下说:“我听说是你个你老婆吵架了?”

老北京尴尬地笑了笑说:“吵架是吵架了。但是你知道为什么会吵架吗?其实,那个时候我刚刚的收了一件康熙斗彩卷缸,当时我可是费了一万元才收上来的。

有一次,一个熟悉的老主顾发现了这个斗彩卷缸,说是要用两万元买下来,我琢磨了一下没有卖,这东西至少也是有三五万的,反正当时我一心的想挣大钱,就没有出手,但是,有一点我儿子放学回来,不小心把这斗彩卷缸给砸了。

那个老主顾知道了这个事情,最后只愿意出五千块,这还是照顾我呢。你说我能够不生气吗?但是这样子的时候我生气又能够怎么样呢,横竖我不能够把儿子也揍一顿吧。

结果我骂了儿子两句,老婆就不乐意了,和我大吵一顿,说我不把东西安置好了,拿孩子撒气做什么。现在想来,我老婆说的也对,我儿子也不知道那卷缸是做什么用的,就算是碎了个稀巴烂他也不知道心疼啊。

呵呵,所以,有时候,一个人的财运是有一定的定数的。

你卖了一万元就觉得亏了,但是那个卖给你的人不更是亏了。做古董,最重要的是心态,要知道什么时候什么玩意能够压在手中,知道什么时候什么玩意能够出手。这才能够走的长远。”

这些都是老北京的经验之谈,没有十几二十年的古董历练是不可能领悟这些的。王海东转了一会,发现张好古正在拿着一件首饰盒琢磨这东西是什么来历。

张好古看到王海东走过来说:“海东,这家伙据说是清朝宫廷用的首饰盒和,造办处做的红木牡丹图首饰盒,你给掌掌眼看看这玩意是老活吗?”

王海东一只手紧紧的抓着那卷大轴,另外的一只手接过首饰盒,借着微弱的电灯光看了一会说:“木头对,开门到代的,因为我外公也有两件这样子的书柜,但是手艺不好说,这玩意是不是宫廷的手艺白天也许能够看出来一二来,但是,现在我看不出来了。

这事情到底是怎么样办,我在这里也不算外行,你自己拿主意。”这一次王海东根本就没有用异能,因为陈大龙的床头确实是有两件雕花的红木书柜,王海东从小看到大,当然对这样子的木头是比较熟悉的。

张好古本来也没有打算着买,不过是看到王海东过来了,想着借着这件东西考验一下王海东。王海东在瓷器的造诣确实是很厉害的,但是在其他方面如果是再有点造诣的话,那就真的值得重视的。

但是这一次张好古却没有试探的出来,王海东毕竟是连异能都没有用,因此在这样子的时候他鉴定首饰盒也就是算是比较中肯的了。

这首饰盒确实不算是宫廷的作品,张好古这家伙也是看了很长时间才断定这雕工不是宫廷手艺,而是一些达官贵人家里面的夫人小姐什么的使用的东西。

东方泛起来鱼肚白的时候,鬼市也是散去了。王海东回到聚宝阁,关上门,也没有再做生意的意思了。

反正古董生意不是在一天两天做好的。王海东这个时候心中依旧是非常的兴奋啊,宋朝宫廷兰亭序的摹本,这玩意如果是修复好了的话,那绝对是价值不菲的。

在这个时候王海东觉得,聚宝阁的未来终于是有了希望了。

看着聚宝阁的这些古董,现在王海东的心中也是撒下了一片阳光。坐到椅子上,王海东连口茶都没有喝,小心翼翼的把大轴给打开。

宋代兰亭序啊,这玩意在世界上流传下来的不超过三件,而宫廷版本的更是如同凤毛麟角一般。

王海东小心翼翼的把这幅行书铺平,手指细微的蓝色闪电蔓延开来,瞬间覆盖整个行书大轴。王海东心中慢慢的想象着修复,修复。而这个时候神奇的一幕发生了,那个漏洞以肉眼可以看到的速度消失了。

五分钟后,这张大轴被彻底修复。宋徽宗时期的宫廷印章,绝对的宫廷精品。而且有明朝董其昌的印章,传承到清代的时候,却是没有官方的印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