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淘宝-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分钟后,这张大轴被彻底修复。宋徽宗时期的宫廷印章,绝对的宫廷精品。而且有明朝董其昌的印章,传承到清代的时候,却是没有官方的印章,不过却是有天一阁的印章。

大约是后来从天一阁流传出去了。

现在,神龙本的《兰亭去》也是在天一阁中保存着呢。可以说,在研究《兰亭序》方面,天一阁也算是比较有成就的。

王海东曾经考察过宋徽宗这个倒霉的皇帝,这个创立了瘦金体的皇帝,一开始其实也是学过褚遂良的,而褚遂良却是学习的王羲之的手法,字里行间却也是带有王羲之的影子。

而宋徽宗这个家伙在创立瘦金体之前其实也能够看出来这种《兰亭序》的影子。

而宋徽宗的时候宫廷里面复制《兰亭序》的话,那这个时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但是。至于说这样子到底是有几张这种大轴流出到了现在,只有天知道了。

反正王海东手中的这一件应该是其中的一件。王海东从后面库房中寻找了一件枣木的盒子,小心翼翼的把这幅大轴给放进去,然后转手放到了保险箱里面。

而那件乾隆私人印章其实也是在这个保险柜里面的,这里算是聚宝阁重点防护的地方了。而在他刚刚的把《兰亭序》给放好之后,砰砰砰偶遇人敲门。

王海东楞了一下,现在时间那么早,谁在这个时候跑到我这里来了。他刚刚的从鬼市上回来没有多少时间,因此,在这样子的时候也不过是清晨时分而已。

古董市场,如果是开店的话,一般中午九点之前开门的话,那已经算是比较勤劳的店主了。

王海东打开店门一看,张好古。这个时候张好古一脸兴奋,好像是中了五百万大奖一般。

张好古手舞足蹈地说:“海东,大喜啊,你手中居然是有宋朝的《兰亭序》,这事情早就传遍了整个古董市场了。

陈老不愧是我们回龙观固定市场的大家了,他虽然是去世了,但是影响力还是在的。你打算怎么样处理这个事情啊。”

王海东知道这样子的时候消息一定是会流传出来的,毕竟在鬼市上他已经是说了自己的外公是有这样子的一件遗宝的。但是,他还是低估了大家的热情了。

在这样子的时候其实整个江流市已经是轰动了。

很多不知道古董是什么的人也过来凑热闹的。却也是很难没有听说过。王左军这个家伙是书圣的。而他的这个宋朝版本的作品算是比较珍贵的了。

王海东笑呵呵地说:“这样子的消息到底是你们听谁说的,好像是和真的一般,我要是有那个捡漏的本事你信吗?不过是我外公有这样子的一件宝贝这样子的东西而已。

宋朝《兰亭序》也是我外公弄出来的,这样子的事情其实已经算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了。不过是被鬼子六听去了,引得大家议论纷纷。那是我外公的本事,不是我的,顶多算是我们压堂的宝贝。”

实际上的情况是怎么样的,王海东不却没有说。

第五十章交换条件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酷热的夏天,一阵细雨降临,打湿了空气中的那一份炎热。回龙观古董市场边的杨柳也是显得愈发的青翠起来。眼见得如丝的细雨落下,王海东把张好古给让到偏厅,送上清茶一杯。而王海东的这番解释是不怎么样让张好古相信的,但是这等说法也是很难推翻的,谁知道陈大龙这个家伙是不是真的弄到了一张宋代的兰亭序啊。张好古沉思了一下说:“海东,这玩意很是稀罕,要不,你让我也开开眼,见识一下。”

虽然是张好古这家伙也是来逼债要账,但是却也算是没有撕破脸。

做古董这一行的就是有这样子的一个毛病,知道有什么好玩意的话,那就是想着找上门去看上一看。宋朝行书兰亭序啊,这可是宫廷流传出来的奇珍。宋徽宗都临摹过的东西。

王海东却想着不可能让他轻易的见到真的东西,想了想说:“行,没有问题,既然是张老板这么说了,那我也不好不答应。但是据说张老板手中有一明朝的成化年斗彩鸡缸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也是能够开开眼界。”

成化斗彩,中国古代陶瓷中的精品,如果是一个喜欢瓷器的人没有见到过真正的成化斗彩的话,那总是一个遗憾。据说成化斗彩烧制工序就达到了上百道,单单是白釉和彩釉的挑选就有二十多道工序。

虽然是皇家烧制斗彩要求严格一点,但是也是说明了在这样子的时候斗彩的珍贵性。

这张好古手中的压堂的宝贝就是那成化斗彩鸡缸杯,号称是江流市第一斗彩,远近闻名。

张好古迟疑了一下,这才说:“成了,你先让我见识一下那兰亭序,回头我一定把斗彩鸡缸杯让及鉴赏一下。”

天下第一行书的名头还是相当的能够忽悠人的,张好古也是心中痒痒的,因此,考虑了一下就同意了。

王海东之所以同意让张好古见识一下这兰亭序,第一个是想要通过这张好古的口把自己手中的这份兰亭序的消息给传扬出去。就算是大家都知道在王海东的手中有这样子的东西,但是也没有有名望的人见到过啊。

单单是王海东自己说的,很多的人一定是将信将疑的样子。你说你有宋朝的兰亭序,我还说我有唐朝的兰亭序呢。

但是如果是说让张好古这样子的古董商人鉴定一下,那张好古的话一定是会让更多的人相信。

张好古这等人是很爱惜自己的名声的,不会为王海东一件赝品说好话。

因此这等情况也是王海东为了自己的聚宝阁做一个广告。

还有一点就是王海东其实也是非常的希望见识一下成化斗彩鸡缸杯。这玩意在瓷器界绝对是稀世之宝。四九年的时候,香港收藏夹仇炎花了一千多块买到了一件成化斗彩鸡缸杯,当然,这是仇先生捡漏了。

八零年的时候,这只鸡缸杯买卖出了528万的高价,可见成化斗彩的珍贵程度。

有这样子的鸡缸杯,总是要想办法见识一番,古董这一行,多见识真的的宝贝,是增加自己的阅历的最好的办法。

王海东那出来大轴,小心的打开放好,在这个过程中,张好古始终是一点动手帮忙的意思都没有。不是他不懂得礼貌不帮忙,而是他知道规矩,所以才不帮忙的。

因为这幅行书太珍贵了,如果是两个人拉扯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意外的话,那算谁的?

因此,让王海东一个人打开,这样子的话才是最合规矩的。

张好古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的拿着放大镜去看这幅兰亭序。

看了足足有半个小事,这个时候张好古才小心翼翼的退回去,坐在椅子上大喘气。

刚才他连大口的喘气都不敢,生怕是毁掉了这幅兰亭序,看这字画上的印章题跋,这确实是一件传承有序的字画。

印泥也是很符合当时的特征的。张好古按照自己的眼力,还是很认可这幅作品的。

他平复了一下自己心中激动的情绪说:“宋代的珍品,果然是名不虚传啊。海东,你外公有这样子的东西,怎么样还缺钱啊,有这玩意在他出去转一圈的话,两万百万玩似的就借出来了。”

有了这东西在手的聚宝阁就像是偶遇了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在手的汲古斋一样傲视群雄。

王海东苦笑了一声说:“我外公借钱就是为了这幅字画。但是没有想到我外公得到这幅字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很是让人遗憾啊。”

这个内幕张好古还是知道一点的,他疑惑地说:“这好像不多啊,我听说你外公是要去什么赌石,这才去借钱的。好像没有听说这幅字啊。”

这是外界的传言,反正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是陈大龙的一个朋友去赌石借了他的钱,有人甚至是说陈大龙自己去赌石,结果输掉了家产。反正是说什么的都有。

王海东很是肯定地说:“赌石这个事情也是有的,但是,我外公这也是为了弄到更多的钱买下来这幅宋朝的兰亭序,因为这幅字的原来的主人要移民去美国了,临走的时候不舍得这幅国宝流传到外国去,因此,在这个时候才低价转让出去。

我外公要是不早点出手的话,没准这东西会被别人得去的。因此,我外公才那么疯狂的借钱。”至于说这个主人是什么人,什么时候出手的,这些都是行业的秘密,尽管是张好古这家伙对这个事情也是非常的有兴趣,但是因为这是行规,他想要问的话也是不可能问的出口的。

沉思了一下,张好古这才说:“若是如此那真的是我国内古董界的一大幸事了,这样子的国宝一旦是流传出去的话,想要弄回来千难万难。”

虽然是在海关中,像是宋朝的兰亭序这样子的宝贝怎么样都不可能允许出国的。

但是,出国也未必是一定要走海关啊。想要走私出去一份字画的话,那还是相当的容易的。

因此张好古觉得这东西能够留下来的话,那绝对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第五十一章得寸进尺

作为行里面的老人,他实在是看到了太多的古董被走私到国外去了。

走私古董,以前有,现在有,以后也是不会少的。只要是有利益在的话,总是会有人冒着犯罪的风险去做这样子的事情的。

因此,张好古很是感慨地说:“能够亲眼看到宋仿的兰亭序,也算是不虚此行了。海东什么时间有空去我那里,只要是我在,一定拿出来鸡缸杯让你过过瘾。”

王海东在瓷器的方面是有很深的造诣的,因此,张好古才说让他过过瘾。

王海东倒也是知道那等宝贝让他拿到聚宝阁也是怒显示的,就像是自己不会轻易把这宋仿兰亭序给拿出来让别人看是一个样子的。

因此,王海东点点头说:“成了,回头一定过去叨扰一下。”

说过这个话题,王海东好像突然想起来了什么说:“张老板,我听说最近儿童公园附近的房子可是要开发了,那是一片老宅子啊,明天我打算也去转一转,张老板要是有时间的话,那可以和我一起过去。”

拆迁,尤其是一些老宅子成片的地方拆迁吗,总是会有一些古董家具什么的会被主人出手的,因此,这个时候是捡漏的一个大好机会。

张好古点点头,很是爽快地说:“这个我倒是听说过,前些天在那里还出现过一件青瓷,倒是被一个西安的一个富豪给买去了,很是低调,我想去看一眼都没有得到机会。”

青瓷,单纯的色的瓷器有时候还是相当的有价值的。遇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一般的喜欢瓷器的人都是会想办法看一眼,见识一下的。但是这一次别人的动作快一点,把这东西给弄走了。

王海东笑呵呵地说:“这事情我听说了,说来也是丢人啊,我们江流市的古董圈子的人没有收到这样子的东西,但是结果被一个收废品的给弄走了,然后卖给了西安那边的一个富豪,说出去的话,颜面扫地啊。”

这件青瓷确实很让古董行的人郁闷,主人就是一个退休的教师,按说这种退休的知识分子是很熟悉问话,喜欢古董才对的。

这个教师的父亲其实也是非常的喜欢古董的,而且是县里面的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结果最后这家伙因为古董被红卫兵批斗了五年多,说是他搞什么封建复辟什么的。

一个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研究一下古董就是说搞封建复辟,这个解释在现在看来是非常的可笑的。但是在当年,这可是让这工作人员五年的青春浪费了。

后来这工作人员平反了,儿子也考上了大学,后来他儿子做了教师,但是父亲接受批斗这样子的童年阴影让他很是讨厌古董,家里面的东西他也就从来都没有研究过。

再到后来,这位老师退休之后,养养鸟,种种花,但是就是不喜欢古董,甚至是连瞟上一眼的心情都没有。再后来就遇到拆迁了。

他处理家中的废品的时候,也没有看那些东西什么是古董,什么是废品,就把一个青瓷给卖给收废品的了。这个收废品的也是不怎么样的看出来这东西是怎么样的值钱的。

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也不愿意收下这青瓷瓶。一个破瓶子,有什么好的,啤酒品还能够卖三毛钱一个呢,这破瓷瓶能够卖多少钱啊。

不过,也该这收废品的走运,收下了这个瓶子之后,废品收购站果然是没有收这花瓶。收废品的就把这瓶子带回家插了一把塑料花。反正当装饰品,收废品的也是能够附庸一下风雅啊。

本来事情到现在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了,不过他的儿子是给西安的一家公司做事情,最近正在踅摸一些好瓷器给自己的老板,因此,也是恶补看一下瓷器的知识的。

有一次回到老丈人家,看到这件花瓶,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一件古董。拿给老板,结果鉴定出来这是一件明代的官窑青瓷瓶,价值二十五万。

老板一高兴,还给了一万元奖金。这收废品的陡然而富,自己的三间破瓦房也翻盖成了二层小楼,现在也不收废品了,在家看孙子养老呢。

这就是古董市场的神奇,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你不知道哪片云彩有雨。王海东笑呵呵地说:“这事情可是传的很神奇,反正是有不少的人在这个时候都过去了。我们也跑过去看看,如果是有好东西的话,也能够捡漏的。”

虽然是有不少的人过去想着捡漏,但是,在这样子的时候也不是说什么样子的人都是偶遇资格捡漏的,明明是宝贝放在你面前也许是看不见的。但是明明是赝品,也许是把这赝品给当成宝贝给买下来了。

所以,捡漏这样子的事情未必是去的早了就一定做得到的。也许打眼也不是不可能的。

送走了张好古,王海东刚刚的坐下,但是没有想到三个警察就来了。

为首的一个警察是一个中年的胖子,一晃三摇的,还挺着一个大大的啤酒肚子,眼睛仿佛长到头顶上一般说:“找你们的掌柜的出来,我们有事情要找他。”

王海东动都没有动一下说:“我就是这里的掌柜的,你有什么事情说吧。”

这名中年警察很是不客气地说:“你就是王海东,有人告了你,说你涉嫌诈骗,请你和我回去一趟。”

王海东这下可是傻眼了,顿时愣在了那里,有人告他诈骗?过了有二十秒时间,王海东才说:“有人告我诈骗,谁告我诈骗啊,我可是才接手这个铺子啊,就算是做生意也没有做两件,我诈骗谁了啊我。”

那名中年警察那出来一张纸说:“我是东城区公安局的郑科长,一名叫做陈建国的人告你诈骗他的一件翡翠原石,涉案金额上百万,现在我要带你回去协助调查。”

说这话的时候,这名郑科长眼神非常的冷漠,不屑一顾,好像是根本就没有把这个铺子给放在心上一般。

王海东顿时就火了,别的人告自己也就算了,但是,陈建国,自己可是伸手帮了他一把,要不然难道话,他自己开了四块翡翠原石都没有开出来一点点翠来,就单单是这样子的一个名声他自己都是不可能把那件翡翠原石给卖出去的。

因此,在这样子的时候王海东可是被气的火冒三丈啊。

王海东眼睛瞪大了说:“说要带我过去协助调查,你们了解了这个事情的真实情况没有,知道这陈建国和我是什么样子的关系,我是在什么样子的情况下把他的翡翠原石给买过来的吗?

你们一点都没有调查清楚,居然是要我过去协助调查,是不是有点过分了。我有权利不跟你们过去的。”其实王海东主要是生气,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在翡翠原石还没有开出来的时候,陈建国可以说穷困的很,连婚都未必能够结的上,是王海东给了他三十万才帮助他结婚的。

怎么样王海东也算是他的恩人吧。虽然是王海东有点私心没有把事情都说出去,但是商人谁不追逐利益啊。因此,对这三个警察王海东也没有什么样子的好脸色。

而且警察也没有调查一下就来抓人,这让王海东很是不爽。

那郑科长脸色一沉说:“我们是没有什么证据,不是带你回去调查吗?又不是说拘捕你啊,如果是有证据的话,那这个时候就直接抓你了。还用得着跟你在这里废话,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你们这些人啊,哪个和盗墓的没有什么关系,没有直接的抓你已经相当的不错的了。”

王海东本来就不爽,听到这里更是针锋相对地说:“你们先把这陈建国给调查一下,然后再来问我,要是真的有问题的话,我保证配合你们。”

郑科长一拍桌子说:“你哪里来的那么多的废话啊,在这个时候还用得着你来帮着我们办案吗?该怎么样做我们也是有规定的。你一个商人敢管我们办案。”

这个时候,从门外匆匆忙忙的进来了一个警察。回龙观古董市场派出所的林所长拉着郑科长说:“老郑,我是紧赶慢赶的还是来晚了。你过来一下。”

郑科长一看是老熟人,从加入警察队伍的时候就是一个派出所的林所长,他很是公事公办地说:“老林,不是我不给你面子,这案子还是很大的,涉案上百万啊,我这也是公事公办,要是小事情的话,我也是愿意给你面子的。但是这个事情不成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