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数人疯狂王庸,想要一个答案。
“王老师,你到底在干什么?继续怼起来啊!不要让我们失望啊!”
“王老师,你可是流浪汉蜘蛛啊!就算是一头霸王龙,你也敢咬上一口。你不能怂啊!战起来!”
“我敢打赌王老师一定还在睡觉!不然不会如此沉默的!”
薛杰粉丝则一个个担心的不得了,做好了防御准备。
天南海北的薛杰粉丝都无心于工作、学习,紧绷着神经,等待一触即发的战争到来。
虽然他们拥有数量上的优势,但是他们并没有相关经验。面对王庸这种撕逼老手,他们能够应付得来吗?
他们没有信心。
倒是薛杰,一直很平静。微博从昨晚到现在,都没有更新,连配合《国学论剑》节目的宣传都没有。
时间缓缓过去,一早上过完,就算王庸睡懒觉也该起床了。
可王庸仍旧没有任何反应!
终于有人不耐烦了,直接打到了燕京电视台,要求王庸接电话。
一个又一个电话打入,让电视台的接线员苦不堪言。只能向冯奎反馈。
冯奎也是苦笑一声,总不能把王庸早上那番话说出去吧?鬼才信呢!
可除此之外能有什么解释呢?
怎么解释都解释不通的。
正当冯奎为难之时,却见王庸微博破天荒更新了!
“你们这群人怎么可以这么坏呢?不盼我点好,天天盼着我跟别人掐架。我不是那样的人啊!
另外关于薛杰的事情,我只有一点需要声明。
我之所以不怼薛杰,是因为我真的欺软怕硬啊!”
轰!
收到微博推送提醒的人,全都炸了。
所有人目瞪口呆,看着王庸这番恬不知耻到理直气壮的话,不知道说什么好。
半天,才有人留言道:“你不是那样的人还有谁是!妈的,我是头一次见到有人把欺软怕硬说的如此理直气壮的。牛批!”
“我发现尽管我们一次次刷新对王老师的认知,还是低估了他。王老师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表脸!”
“服!大写的服!我仿佛听到了吴正权、沈虹、舟拳、刘宇等人在默默哭泣。感情他们都是软柿子,只有薛杰才是硬柿子啊!”
“哈哈,我怎么莫名的想笑呢?王老师这认怂认的也是没谁了……”
这些还算是对王庸有好感的网友,那些黑粉在经历了呆滞之后,正幸灾乐祸的编织语言,准备大肆黑王庸一番。
原来王庸是这样的人!
这次不黑死他不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只是黑粉们还没罗织好讨伐王庸的罪名,另一边一直没有说话的薛杰忽然开嗓了。
“王老师说笑了。其实我个人也是王老师的粉丝,对王老师的学识非常佩服。如果我年轻十岁,一定会千方百计进入王老师任职的学校去读书,我相信在他的教导下,我会比现在更加成功。
而我之所以参加《国学论剑》,也是受到了王老师另一档节目的影响。作为一个华夏明星,我认为自己有责任为宣传华夏文化而努力。
在实现华夏文化复兴的道路上,我愿与王老师一起加油!”
这是薛杰原文。
却是给了王庸天大的面子!
尤其那句“相信在王庸教导下会更加成功”,更是对所有人表明了薛杰对待王庸的态度。
薛杰敬重王庸!
至于剩下的什么为华夏文化复兴努力,那就纯粹是 场面话了,也算给了《国学论剑》一个交待。
而在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王庸以光速转发了薛杰微博,并且进行了回复。
“加油!为了华夏民族伟大复兴,共勉!”
这货也不知道是故意还是真不懂,却是将薛杰那句场面话当真了!
还什么加油、共勉,共勉你妹啊!
一群看戏不成的吃瓜群众忿忿想着。
想要黑王庸的黑子们,则傻了眼。
这尼玛剧情不对啊?王庸认怂也就算了,怎么连薛杰都变相认怂了呢?你可是几千万粉丝的大明星!怎么可以怕一个小老师呢?
“这不科学!”黑粉们崩溃的呐喊。
只有一小部分人忽然想起来,似乎有人说过,薛杰很喜欢王庸的歌词,一直想跟王庸邀歌。为此还推荐了尹夏跟王庸合作的歌曲《逍遥游》。
难道这次又是薛杰对王庸的有意示好?
第七百九十二章 坚决不招惹王庸
人们猜测纷纷。
而薛杰粉丝跟王庸粉丝看到这一幕,一起笑了起来。
他们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不光没有发生,王庸跟薛杰好像还挺友好!
“我就说王老师不是那种不分青红皂白就骂人的人嘛!现在你们信了吧?王老师能讲出那么有文化的课,当然也有与之匹配的修养。”之前一个为王庸说好话的粉丝得意道。
其他粉丝尽管没反对,心中却不敢苟同。
王庸文化高他们承认,但修养高,这个就无法认同了。
要是真的修养高,还会被人称为“流浪汉蜘蛛”吗?还会吓得一堆薛杰粉丝战战兢兢吗?
不管怎么样,两人没有如外界预测那样掐起来,就是天大的幸事了。
“卧槽,这什么情况?王庸跟薛杰认识?”《国学论剑》节目组的人看着微博上两家粉丝其乐融融的情况,瞪大了眼睛。
“没听说两人有交情啊!王庸这才进入娱乐圈多久,能认识薛杰这种级别的明星?不可能。”有人摇头否定。
“那这是什么鬼?就连薛杰都对王庸示好,这薛杰还是我们节目的嘉宾吗?胳膊肘怎么往外拐呢?”
“行了,少说两句吧。别的明星也就算了,薛杰这种当红明星有特权。人家没说咱们节目组坏话,也尽了宣传义务,要是强行逼迫人家表态抵制王庸,合作关系恐怕到此为止。这对节目可是一个大损失,谁也担不起责任。”一个负责对外接洽的工作人员劝说道。
“唉!”其他工作人员叹口气,不说话了。
何止王庸欺软怕硬,他们何尝不是?要是刘宇,恐怕他们当即就会要求刘宇配合,换成薛杰,却是什么话也不敢说。
录制前两期节目的时候,就连火爷都对薛杰客客气气。显然薛杰没想象中那么简单。
娱乐圈这一行水深,某人身后站着什么样的靠山,没人清楚。
就像那张图片,一只猫在老鼠洞口抓着一条细细的尾巴。猫儿以为是老鼠尾巴,实际上墙背后却是一条巨大的眼镜蛇。
保不准薛杰的背后就是一条大眼镜蛇。
这一天央视的宣传计划,却是再度以惨淡收场。
人们更热衷讨论的是王庸理直气壮的认怂,跟薛杰的回复。
以及两人之间到底有怎样的不可告人的关系。
甚至连两人曾经是基友的小道消息都流传了出来,还传的有板有眼。说王庸中途当兵导致两人分手,后来大家也都知道了,薛杰进入娱乐圈成为当红炸子鸡,王庸则退伍成了老师。
而王庸现在有意往娱乐圈发展,也是因为受到薛杰影响。王庸想要再次追求薛杰,跟薛杰再续前缘。
“卧槽哪个煞笔写的?劳资要是抓到他不把他屎打出来!”王庸看着微博上的谣言,气得咬牙切齿。
周围《好先生》成员则笑得一个比一个畅快。
大家没想到央视没能让王庸吃瘪,反倒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流言让王庸吃了瘪。
只有冯奎于心不忍,安慰道:“王老师,你也别太在意这些东西。娱乐圈嘛,风言风语总是少不了。过几天就消停了。”
王庸眼睛一瞪,道:“我怎么能不在意?丫凭什么说我主动追薛杰啊!要追也是薛杰追我才对!”
噗通!
办公室里节目组人员倒了一地。
敢情您老在意的是这个!
王庸正忿忿不平之际,手机忽然响了。
一看来电显示,王庸却是露出一抹讶异的神情。
竟是韩粒打来的。
冯奎也瞅见了韩粒名字,眼神询问王庸是否要回避一下。
王庸大方的摆摆手,直接接通,还按下了免提。
“喂,韩粒。你还敢给我打电话?不怕我把你生吞活剥了?”王庸一副“我横我有理”的语气,问。
电话里传来韩粒咯咯笑声,笑了好一会才开口:“因为我怕,所以我才专门挑个王老师心情好的时候打电话来啊!您现在刚跟薛杰互动完,心情应该蛮好的吧?”
王庸哼哼两声,说:“本来挺好的,一听到你声音就不好了。”
“哎哟,那我罪过可大了。要不要我上门负荆请罪?到时候王老师是生吞还是活剥,悉听君便。”
韩粒这话一出,整个办公室里的人看向王庸的眼神瞬间变了。
全都用暧昧的眼神看着王庸,好像发现了两人之间了不得的秘密。
负荆请罪,生吞活剥……这俩词,好像都跟脱衣服有关吧?
韩粒这是在疯狂暗示啊!
王庸自然也听出了这两个词里的歧义,脸色一红,狠狠瞪了众人一眼,抓紧转移话题。
“咳咳,那什么韩粒,你上次来的时候不还说节目资金有限,跟我们借演播厅吗?怎么摇身一变傍上央视这个大户了?”
韩粒也恢复正形,回答:“之前确实资金不多,但是制作中途忽然出现一个阔绰的资方。直接要求往华丽宏大里做,还说联系了央视。这不就变成了所谓的三台联制了吗?实际上所谓的联制,不过是一个齐鲁卫视的执行导演,一个燕京娱乐频道的主持人而已,真正话语权都在央视那边。”
“齐鲁卫视也有参与?”
“嗯,这档节目原本壳子就是齐鲁卫视的一档老节目。你也应该知道十几年前齐鲁卫视在综艺节目方面是国内首屈一指,只不过现在没落了,成了土的代名词。”韩粒解释。
这一点,王庸倒是知道。十几年前齐鲁卫视可是相当大胆,芒果台没有制作那几档大火节目之前,齐鲁卫视就已经作出了几个收视率极高的节目。而且还是华夏第一个上星的地方卫视,盛极一时。只可惜后来领导跟不上时代变化,逐渐在综艺方面沉寂下去,被人称为“华夏农村卫视”。
不过,还有一点王庸不是很明白。国学类节目毕竟小众,怎么可能会有资方愿意不计一切代价的砸钱呢?这可是一个注定亏本的买卖啊。
王庸把疑惑讲给韩粒听。
韩粒却也知之不详,只是猜测:“资方来的时候带了一个选手,就是宣传片里的第七把剑。大概是想捧红他吧?”
“第七把剑?那个东洋人?在华夏捧一个东洋人?这出发点似乎说不过去啊。”王庸不太相信。
冯奎也忍不住插嘴:“近二十年来还没一个东洋明星成功打入过华夏市场,华夏人对东洋具有难以说清的复杂情感。这个资方做事未免武断了吧?”
“哟,冯导?合着您也在呢?我猜王老师不会是放着免提,然后你们《好先生》一节目组的人都在听吧?”韩粒一下子就听出了冯奎声音。
冯奎悔的直抽自己嘴巴子,多什么嘴!露馅了吧!
“呵呵,哪能呢?就老冯一人在。”王庸哪能承认?
只是好死不死的,这时候一个人推门进来,大声道:“冯导你们都在?正好省事了,这是你们节目组这个月的考勤表,你们看看没问题我就交上去了。”
“……”王庸真想一脚把那人从楼上踢下去。
“王老师你这蔫坏已经是圈里出了名,本以为你对我能不一样的。看来我也不能幸免于难啊!拜拜!再说下去,我可就要被央视给封杀了。”
韩粒毫不犹豫的挂断了电话。
听着电话里嘟嘟的盲音,王庸无可奈何摊摊手。
刺探情报的目的就此落空。
不过好歹大抵知道了一些《国学论剑》的来历,也知道了资方不差钱。
这对《好先生》的压力就更大了。
“东洋人?这事怎么处处透着股子古怪呢?”王庸喃喃自语,疑惑不解。
下午,王庸试着录了一期节目,效果不甚满意。
一直熬到下班都没能再想出太好的主意来。
光电的整改令一日不撤除,整个节目组的人精气神就一日回不来。
而且节目组人现在更关心的是,《国学论剑》首期的收视率会有多少。
《国学论剑》节目组像是故意为了示威一样,将播出时间定档在了周六晚八点。
跟《华夏好先生》一模一样。
这也引起好多人的关注,纷纷猜测两档节目究竟谁会赢。
一想到这个问题,王庸就头疼。
直到现在《好先生》整改的消息还在捂着,周六可就露馅了。
到时候会面临怎样的风暴还不知道呢。
为今之计,也只有全力狙击《国学论剑》的宣传了,为《好先生》保留一丝绝地反击的希望。
周二。
《国学论剑》再次放出一位论剑明星。
陶即。
却也是一个老资历的歌手了。
消息一放出,自然又引发一片讨论。
而陶即也在微博上承认了这一消息,并且表示自己参加这节目纯粹是为了学习。以前语文成绩就差,做了歌手后歌词都记不住。笨鸟先飞,想在《国学论剑》中学习到足够的知识,补益歌唱事业。
有吴正权、刘宇等人的前车之鉴,陶即很低调。坚决不提王庸的名字。
“陶即这算不算变相挂白旗?这样搞多没劲啊!”吃瓜群众没热闹可看,都意兴阑珊。
陶即则抹着脑门上的冷汗,心里嘀咕。这关头谁还乐意招惹王庸?王庸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陶即可跟王庸耗不起。
陶即过气一段时间了,还指望着这档节目翻身呢!
坚决不能招惹王庸!陶即心中暗暗下了决心。
第七百九十三章 抬头不见低头见
只是陶即不想惹事,事儿偏偏找上了陶即。
其实严格来说也不算事。
就是王庸随手在陶即微博下面回复了一段话。
“佛陀当年在王舍城安居,看到有的比丘很精进,有的很懈怠,就跟他们讲道理。
佛陀说:我们王舍城有四种马,有一种马只要看到鞭子的形状就急速前进;还有一种马,鞭子刚刚触及毛就马上急速前进;第三种马,鞭打到身上疼痛之后才急速前进;第四种马,被主人以铁锥刺身,痛彻入骨才惊醒前进。
很高兴你目前只是第三种。如果成了第四种,就悔之晚矣。”
陶即傻傻看着王庸这条评论,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挑衅?不算。毕竟王庸只是讲了一个佛家故事。
友好?那更不算了。王庸可是话里带刺,将陶即比喻为第三种马,鞭子打到身上才知道疼。暗指陶即过气了之后才想到补充文化知识。
就是这么一条略带讽刺却又颇有道理的回复,让陶即犯了难。
有眼尖的网友发现了这一幕,当即呼朋引伴,喊来众人围观。
“咦,王老师还真是深入贯彻了欺软怕硬的精神啊!不过人家陶即不算小明星吧?虽然过气了一些,但之前也上过一线呢!”
“正因为陶即上过一线,王老师才没有那么激烈。你看,这禅理讲的多棒!估计陶即自己看了都觉得深受教育。”
“哈哈,理中带刺才是最难办的。估计现在陶即为难的脑袋都要炸了。”
网友们一语成谶,现在陶即确实揉着脑门,为难的要死。
不理会吧,容易遭人笑柄。
理会吧,回复什么都不合适。语气太友好别人以为自己怕了王庸;语气太难听,肯定会招来王庸的攻击。
回什么都不行,干脆跟相声里讲的那样,顾左右而言他,说句“今天天气不错”得了!
本来这是陶即的气话。可转念一想,陶即忽然眼睛一亮,似乎找到了对应之道。
他噼里啪啦在键盘上打下一行字,敲下回车。
“陶即回复了!快看看回的什么。”守候在微博的网友们立马察觉。
但是当网友们点开陶即回复后,却一个个大眼瞪小眼,懵了。
“我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就提前跟王老师拜个早年吧!”
这就是陶即的回复。
拜个早年?陶即这早年未免也太早了!距离过年还有五个多月呢!
谁家提前五个月跟人拜年?
网友们还没从陶即的回复中回过神来,却见王庸的回复紧随而至。
“谢谢陶老师!那我也祝陶老师鸡年大吉吧!”
扑哧!
一众网友笑出声。
王庸这回的也太黄太暴力了。教坏小孩子怎么办?
很快,王庸似乎也意识到自己这句话不对,立马补充一句:“抱歉,刚才发的太急,忘了‘说鸡不说吧,文明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