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第5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堂课讲的很生动,给了我很多启发。这个人就像是天生为了传道授业而生,未来绝对不可限量。聘任他当咱们京华的荣誉教授,学校绝对走了一步好棋。我建议校长尽快跟他约好课程,一个月两三节这样的公开课,就足以。”

    校长点点头:“自然,典礼结束我就会跟他谈下课程问题的。有这样一个大师在,咱们怎么能暴殄天物,弃之不用呢?”

    “哈哈,还是校长您有战略眼光啊!”

    此刻王庸似乎成了下蛋的老母鸡,被校长设计着怎样才能多下几个蛋……

    很快,经过一番寒暄之后,校长宣布今天的聘任典礼结束。

    京华学子们则有些意犹未尽的起身准备离开礼堂。

    不少人则发出询问:“王老师,您下次什么时候开课?能不能还是像今天一样做成公开课?我们都喜欢听您的讲课!”

    听到同学们的询问,王庸面带笑意,回答:“谢谢同学们的厚爱。只是近期恐怕不行了,因为我有一件大事情要做。”

    “大事情?”一听到这三个字,所有在场的媒体记者眼睛全都放起光来。

    从王庸嘴里说出的大事情,绝对小不了!

    这家伙天生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主儿!

    本来已经离开礼堂的一些学生,听到王庸的话以后也是蹭的就蹿了回来。

    “大事情?王老师不会真的要去美国吧?太牛批了!”

    “这么快?我以为王老师要休息两天呢!没想到根本就是马不停蹄啊!美帝这下子要倒霉喽!”

    “最先倒霉的应该是n吧?毕竟王老师说了要亲自怼它的。这下又有好戏看了。”

    大家都兴高采烈,你一言我一语,想象着王庸去美国以后的场景。

    没有人注意到,王庸正面色尴尬的站在台上,欲言又止。

    好不容易,现场安静下来。

    王庸这才有机会开口道:“咳咳,各位想多了,近期我不打算再出国。”

    “什么?”所有人顿时神情黯淡下来。

    尤其一干媒体记者,最为失望。

    纵然他们今天听了一堂好课,可是,他们想要的大新闻仍旧没有出现啊!

    本以为末尾终于要出现了,谁知竟然是空欢喜一场。

    “算了,走了,走了。”有媒体记者摆摆手,开始收拾东西。

    “除了去美国,也不可能有什么大新闻了。散了吧,大家!”一个学生也遗憾的说着。

    王庸面色一黑,感情自己在这些人眼里,必须成天怼人才行。

    除了怼人,其他都不能称为大新闻。

    “我这做人也太失败了!”王庸不由检讨自己。

    不过,王庸仍然觉得自己接下来要说的是一件大新闻。

    哪怕不是怼人。

    “我决定……”王庸看着正在立场的众人,拉长音调,道。

    “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编写一本真正的国学正典!”

    话音一落,往外走的人群全都如遭雷击,愣在原地。

    编写国学正典?

    王庸确定不是在开玩笑?

    即便王庸获得了巨大声望,即便王庸已经成为京华荣誉教授,但是编写正典这种事情,仍旧不是王庸可以随便染指的。

    在古代,只有孔子删述六经,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本书整理出来,确立了这六本书的正统地位。

    除此之外,没有哪个人再有胆量去做这种事情。

    而现在,王庸竟然脸不红心不跳的提了出来!

    “尼玛,真的是大新闻!”一个记者咽了口口水,激动的道。

第九百九十九章 遇见你们,三生有幸

    “王老师……有点玩大了吧?”一众京华学子也是嘴唇半张,好半天才说出一句话。

    台上的京华校长跟老教授,更是面面相觑,愣在当场。

    “胡闹!简直是胡闹!如果是京华大学授予你荣誉教授称号,助长了你这种自大心态,那么我们京华应该收回这个称号!”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教授霍然起身,指着王庸鼻子就骂道。

    在老教授看来,王庸这种行为简直就是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的典范。

    王庸有什么资格编写国学正典?有什么资格裁定哪一类国学才算是正统国学,哪一类算是歪门邪说?

    王庸真拿自己当孔子了?!

    孔子删述六经,古人评价“德侔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意思是孔子这种行为堪称古往今来第一人,其丰功伟绩与天地齐同,与日月同辉,为后世树立了榜样,绵泽万世。

    这种事情,如今却从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嘴里说出来,这不是不知天高地厚是什么?

    面对老教授的指责,王庸表情平静,道:“如果我做一件事情需要别人授予的称号来支撑,那我宁愿不要这个称号!”

    两人却是谁也不服谁,针锋相对起来。

    “你……你……”老教授忽然身体颤抖,跌坐在椅子上。

    惊的周边的学校老师赶紧上前扶住,喂了一口水,才算缓解。

    只是,这些老师看向王庸的眼色,已经有了丝丝不对劲。

    在他们看来,王庸就算不赞同老教授的话,也不应跟老教授当众争执,这是最起码的尊重。

    “王老师,您这么做的初衷是什么呢?扬名立万,流芳百世?”这时,终于有记者反应过来,提问道。

    王庸回答:“庄子曾经说过:**之外,圣人存而不论。所以我只关心活着时候的事情,死了能否扬名立万,对我来说毫无意义。人都死了,再大的名气有什么用?能够起死回生吗?”

    记者依旧不甘心,继续问:“那么您为什么要突然做出这个决定呢?要知道,您这种行为在许多人看来,是一种僭越行为。”

    “僭越?”王庸露出一抹哂笑。“在华夏两千多年的文化进程中,僭越早就不复存在。陈胜吴广可以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项羽敢指着秦始皇说出‘彼可取而代也’的话语,刘邦从一个小混混变成一国之君,刺客列传里那么多刺客‘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么多的史实还不足以消灭华夏人心中对‘僭越’两个字的畏惧吗?大概有的人跪久了,已经不习惯站起来,我理解他们。”

    “你说谁?”刚刚有所好转的老教授听到王庸这话,顿时又一阵抽搐,差点晕过去。

    而台下的京华学子,却被王庸这番话说的眼神晶亮,有一种年轻大无畏的精神在眸子深处闪烁。

    “至于我要编写国学正典的原因,跟孔老夫子当年的原因一样。春秋之时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用现在的话形容就是,整个社会中充斥着浮躁气息,朋友圈里满满都是‘男人看了会沉默,女人看了会流泪’‘每天一杯这个,一辈子不得癌症’‘点赞这条锦鲤发财一年,评论发财两年,转发发财五年’等内容。众所周知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却也是人人都想充当专家的时代,跟绿豆治百病没什么差别。

    一本《周易》能够冒出上百种解释,什么妖魔鬼怪、粗陋百出的解释都有。所以孔子有感于这种状况,决定删述六经,将社会上流传的各种真假版本去芜存菁,最终汇总成一个可信的、能够正确引导世人的版本。事实证明孔子这种行为有效解决了当时纷扰的文化乱象,为华夏文化的千年发展奠定了基石。”

    王庸一顿,继续道。

    “现代社会,也许不存在以前的那种乱象了,但是却同样的妖魔层出,国学,本来是一门好生生的学问,却被大量的跳梁小丑曲解,变成了一种盈利的门生。

    什么‘诵经参礼’,什么‘女子贞洁’,什么‘气功养生’,全都打着国学的幌子在进行明目张胆的敛财诈骗。这些人并不是热爱国学,而是热爱红艳艳的票子!如果问他们到底什么才是国学,十有**他们会拿出一堆《弟子规》《千字文》,然后穿上汉服,告诉你这就是国学!

    事实上,那些是吗?二千年的传统文化,就只诞生了那么点启蒙经文吗?

    为什么他们不教别的呢?因为他们根本不会或者不知道!他们甚至连最基础的十三经都没读过,就敢跑出来教人读《论语》!

    正是有这种人的存在,国学才越来越被人质疑,才越来越无法跟西方文化竞争。

    如果我这种时候还要顾忌什么‘僭越’,那国学早晚会被这批人毁的片瓦不存!到时候,我怕爷爷会出现在我梦里,把我骂到狗血淋头!

    所以,我不知天高地厚的站了出来,我要整理国学,我要树立范本,我要告诉世人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国学!

    不是摇头晃脑背诵之乎者也,不是脱掉西装换上宽袍大袖,不是寻找长生妙法,不是言必称古,而是真真正正体会到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华,真真正正从中获益!”

    话音未落,哗啦啦的掌声已然响起。

    是台下的一千多名京华学子鼓的掌。

    台上的校方领导没有,因为王庸宣扬的东西对他们而言是一种离经叛道;记者们也没有,因为王庸的话无形中把他们也捎带上了,哪家媒体没有报道过王庸嘴里的国学骗子?

    只有京华学子,他们还没步入社会,他们还没被勾心斗角的利益羁绊,他们还保持着最本真的心性。

    他们觉得王庸说的很对,所以他们鼓掌。

    “有你们的支持,足矣。谢谢。”王庸一弯腰,郑重鞠躬。

    台下学生们的掌声愈加热烈,经久不息。

    说完,王庸转身就走。

    对于兀自摆在主席桌上的荣誉证书,视而不见。

    一干记者注意到这个细节,全都愕然看着王庸。怀疑王庸真的舍得放弃这个荣誉证书。

    被王庸言论气到的一干校方领导,则冷哼一声,觉得王庸还算有自知之明。现在的他,根本不配带走这张证书。

    王庸走的潇洒,也快,转眼间就到了礼堂门口。

    就在即将走出礼堂之时,却听身后主席台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王教授,等一下,你的东西忘了。”

    却是京华大学的校长。

    校长手里拿着王庸的聘任证书,隔着老远递向王庸。

    王庸微笑着转身,道:“这东西还是留在贵校吧,我怕有了这东西,我会更加不知天高地厚。”

    校长闻言也不生气,依旧坚持将证书递给王庸,道:“如果知道了天高知道了地厚,那上下求索还有什么意义?正是因为不知天高地厚,古人们才前仆后继的探索未知,寻求真理。京华,本来就是一所因为不知天高地厚才创立的学校。王教授的性格跟我们京华很配呢!”

    “没错!王老师注定是我们京华的人!京华注定是王老师的家!”京华学生们听到校长的话,也高声喊道。

    王庸看看校长,再看看学生们,心中忍不住一阵激荡。

    有这么多支持他的人,他害怕什么?

    离经叛道?僭越无矩?

    别人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吧!

    这本《国学正典》王庸偏偏还修定了!

    “遇见你们,三生有幸。”王庸一字一顿,缓缓说着,走回主席台将证书接在手中。

    看到这一幕,所有京华学子都欢呼起来。

    而反对王庸的几个老教授,面色变得异常难看。

    毫无疑问,在这场民意的较量中,他们落于下风。

    只是,学术圈不同于社会圈,起决定作用的可不仅仅是民意!

    王庸必然会为他的狂妄自大付出代价!

    发生在京华大礼堂里的事情,就像是雪花一样飘飘洒洒,传遍了华夏每一个角落。

    本来王庸被授予荣誉教授,已经是一件引发轰动的大新闻。争论的余波即使在王庸前往京华大学颁奖典礼后,仍旧没有停息。

    可谁都没想到,转眼间,王庸又搞出来一个大新闻。

    而这次的新闻,比荣誉教授更大,更让人震惊!

    “少年得志,最年轻荣誉教授宣布修订《国学正典》”

    “王庸放话为国学订立规矩,是年少轻狂还是狂妄自大?”

    “归来英雄,不可避免陷入捞金老路,自断前途”

    “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论王庸宣布修订《国学正典》”

    所有主流媒体都疯了一样,用大字号标题报道了此次事情。

    而在媒体的言辞里,显然对王庸不看好。

    更有某个大型门户网站,措辞严厉的批评王庸“从东洋回来就得意忘形,忘记了自己是什么人,早晚会自绝于人民”。

    再一翻这家门户网站的历史,却是去年曾经大张旗鼓的宣传过一位国学大师。而那位国学大师就屡屡在讲课中提到养生、神学之类的字眼,正符合王庸唾骂的“国学骗子”行列。那家门户网站能不将王庸当成敌人吗?

    与媒体相反,大多数网友对王庸倒是持支持态度。认为国学领域良莠不齐、乌烟瘴气,早就应该有个人出来整理一下了。

    那个人不是王庸,也会是张庸。

    王庸不过是恰逢其会,被历史选中了而已。

第一千章 我想要的人生

    王庸坐在寰众传媒的办公楼里,翻看着网友们的留言,不断露出欣慰的神情。

    媒体说什么,他不在乎,他编写《国学正典》的目的本来就不是给媒体人看的。

    大众说什么,才是王庸在乎的。《国学正典》的目标人群是大众,哪怕有一位民众看了从中受益,也是值得的。何况现在大多数网友都支持王庸呢?

    姚星辰坐在王庸对面,眼睛一眨不眨盯着王庸,似乎想从王庸脸上找出王庸真实想法。

    “你别这样盯着我,万一被你哥知道,我会挨揍的。”王庸忍不住提醒姚星辰道。

    姚星辰翻个白眼,道:“我发现我真的看不懂你。明明顺顺当当接受了京华大学的荣誉教授称号,再做几个电视访谈节目,就能从此成为国内数得着的大师学者,吃喝不愁。为什么一定要搞幺蛾子,平白给自己增添这么多阻挠呢?”

    听到姚星辰的话,王庸瞬间放下手机,一本正经道:“成为大师,吃喝不愁?抱歉,这是你想象的我的人生,而不是我自己想要的人生。我一路走来所做的一切,从来都不是为了获取名利、吃喝不愁。我想走的路,你现在不懂,但是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后,你一定会为之惊叹的。”

    “是吗?”姚星辰蹙眉道。

    五十年后的事情她看不到,但是现在的事情她看到了,王庸正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王庸笑笑,没再回答,而是摸起手机,发出一篇微博。

    “刚才去楼下喝粥,恰逢几位女白领坐在隔壁桌。她们似乎不太开心,闷声喝着粥,话语都很少。

    忽然,一个人已中年的女人站了起来,指着桌上一碗皮蛋瘦肉粥道:老板,为什么我这碗皮蛋瘦肉粥里没有瘦肉?

    老板看了一眼,回答:可能煮的太过了,瘦肉都煮化了。

    女人听了老板的解释却骤然激动起来,大声道:那为什么其他几碗里的肉没有化,只有我这一碗化了?几十块钱一碗的粥,你还如此偷工减料,还有没有点良心?

    老板刚想说话,却听女人越说越激动,竟然哭了起来。

    老板吓到了,还以为遇见了难缠的顾客,赶紧说马上给女人换一碗,同时赠送几个小菜作为补偿。

    谁知道女人却哽咽着道:我不是为了这一碗粥而哭,我哭的是我都已经三十多岁了,竟然还因为一碗粥跟别人斤斤计较、大吵大闹,这根本就不是我想要的人生啊!

    女人话音落下,整个粥店都陷入了沉默,包括忙碌的服务员。

    我也被女人的话震撼到了,我忍不住想,我现在的人生是我想要的人生吗?

    想了许久,本以为我也会像女人一样大哭一场的。谁知道,我非但没哭,反而笑了起来。

    因为我心底有个声音告诉我: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

    所以,我不会退缩,不会放弃,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

    这则故事,与大家共勉。

    你的人生,是你真正想要的人生吗?”

    微博发出,姚星辰手机马上就传来一阵叮咚声,显然,姚星辰也关注了王庸微博。

    姚星辰第一时间看完,然后沉默了。

    微博网友看完,也沉默了。

    没有人抢着留言,每个人都在沉思,自己目前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吗?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却是秦铮进来。

    秦铮显然也看到了王庸那条微博,笑着道:“早知道你要发这样一条微博,我应该提前关掉公司网络的。你这样会在公司引发一波离职潮的。”

    “自古知者多,行者少。真正懂又敢去做的,万中无一。师兄多虑了。”王庸道。

    “是啊,万中无一。你真的决定了?”秦铮感慨一声,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