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庸站在台上,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那笑容,但凡对王庸熟悉一点的人都知道。可能马上就有好戏看了。
于是四班的学生先闭嘴。
只是四班才几十个学生,根本影响不到大局。山呼海啸般的起哄声依旧震耳欲聋。
“你再不露脸,恐怕就真要被轰下台了。”王庸冲戴帽子的男人道。
那男人闻言,这才一笑,抬起头。
然后,全场寂静。
正张着嘴大喊的学生,一个个目瞪口呆,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窗外踮着脚看的同学,也发出一声惊讶的叫声:“卧槽,怎么是他!”
就连一向淡定的校长,看到那个男人面孔后,也是眼角连跳几下。
看来王庸这次真的下了血本了,连他都请来了!
“大家好,我是周杰仑。”
熟悉的声音,熟悉的语调,让所有学生都有些恍惚。
“我们是在看电视吗?”有人问。
“煞笔,什么电视,是真的!瞧你那没出息的模样,没见过明星似的,不就一个周杰仑嘛!——周杰仑,我爱你!我要给你生猴子!”
“啊啊啊!是杰仑,我的童年偶像!”
“杰仑,我妈说怀我的时候就放你的歌给我听,所以你是我半个干爹!干爹,我们可算相认了!”
短暂寂静之后,瞬间全场爆炸。所有学生都兴奋的冲周杰仑送去自己的问候与独特表达方式。
至于刚才他们说的那些话,什么“他算老几”,什么“一看就不是好人”,什么“怎么可能给他鼓掌”,全都被抛之脑后。
此刻掌声如雷,足足持续两分多钟还不停止。
看的王庸都忍不住嫉妒起来。
妈的,他出场的时候才一分钟!这群胳膊肘往外拐的小混蛋!
终于,掌声停息,周杰仑习惯的推推帽檐,略带羞涩的笑道:“我还是第一次给学生们做演讲。其实我直到现在都不知道要讲些什么,我接到王老师的电话之后就马不停蹄赶了过来,根本没时间思考讲什么。另外,在王老师面前,我担心无论讲什么都会显得很幼稚……”
“哈哈哈……正常,不止您,东洋文化宗师千叶真昔也一样的感受。”有学生喊道。
即便远在东洋,千叶真昔也免不了躺枪。
王庸适时插话道:“放开讲就是,你的音乐本就是对华夏文化的一种诠释,哪怕不讲话,只是唱一首歌,也足以。”
“王老师过奖了。既然说到音乐,那我就跟大家讲讲我当初想要创作华人自己的音乐的动机吧……”周杰仑很快进入状态。
“大家都知道,我那个年代的湾湾所经受的教育大都掺杂着西式思想,而那个年代的歌曲风格也几乎全都模仿于欧美跟东洋,真正的华夏风,很少很少。
我为什么会萌生出写华夏风呢?还要源于我看过的一段话。
我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块墓碑:年少之时,我梦想改变整个世界;年纪稍长,我知道了自己并没有这种能力。于是我缩小目标,决定改变这个国家;等到暮年,我才发现我连改变国家的能力也没有,我只能将目标改成改变自己的家庭。但是很可惜,此时的我已经垂垂老矣,行将就木。
躺在病床上,我忽然意识到:也许我从一开始就不该将目标定的那么大,我先从改变自己开始,然后改变家庭,在家人帮助下再为国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或许到了这个年纪我已经改变了世界。”
周杰仑说到这里,话音微微停顿了一下。
底下同学有不少人已经在点头赞同:“有道理,挺发人深省的啊!”
周杰仑微微一笑,继续道:“正如现在你们的感受一样,当时的我也认为这段话充满了哲理,我好好抄下来,准备用以激励自己。
然而,当我回到湾湾,把这段话说给一位老师听的时候,那老师只是诧异的说了一句话,正是那句话让我如闻箴言、醍醐灌顶。
老师说:这不就是华夏人讲了千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吗?难道换成英文,就变得不一样了起来?
我犹记得当时我脸色通红,好像做了一件非常糗的事情。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意识到,原来国外有的,华夏都有。我开始挖掘华夏文化里的东西,开始写华夏风的歌曲。
很幸运,我走对了方向。
很多人问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是什么?我想告诉他们:不是拿了多少最佳歌手奖项,不是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也不是去美国拍了电影,而是我的歌曲重新让人们关注华夏文化,热爱华夏文化。
还是那句话——中文歌,是最吊的!”
哗啦啦,潮水般的掌声响起。周杰仑的话无疑触动到了这个年纪孩子们的心理,获得了他们的认同。
而王庸心念一动,临时决定将今天的演讲改一改,改成另外一个题目。
“哎,王老师有在听吗?”周杰仑转头看向王庸,发现王庸有点出神,不由问道。
王庸从思绪中抽离,道:“在听,讲的很好啊。”
“那王老师有没有跟我一样,被某句话瞬间触动心灵,觉得‘哇,好爽’这样?”周杰仑又问。
礼堂里的同学也齐刷刷看向王庸,期待王庸一个充满诗意而又发人深省的答案。
“当然有。您尾号为xxxx的银行卡存入xxxx元。就是这句话,每次都能让我激动好久。”王庸回答。
“……”周杰仑嘴巴微张,半晌没说话。
“……”台下的同学们也是目瞪口呆,久久不语。
“扑哧”,直到一个女孩子憋不住笑声,才打破这种尴尬气氛。
却是钟心。
“我就说王老师没变,还是那个卑鄙无耻的家伙!”钟心骄傲的冲四班其他同学道。
只是钟心那句话传到王庸耳朵里,瞬间让王庸脸色黑了下来。
这小妮子,骂谁呢?!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最自信的一代
“哈哈哈哈……”礼堂里充满笑声,所有同学都被王庸这个幽默的回答逗乐了。
就连周杰仑都道:“其实这句话也蛮触动我心灵的,不过我的通常都是您的银行卡存入xxxxxxx元。”
这回,轮到王庸无语了。
而同学们则笑得愈加欢快。
适时的玩笑,算是调剂了一下现场的气氛。紧接着,周杰仑应同学们的强烈要求,现场演唱了一首华夏风的歌曲。
然后,所有人意犹未尽的看向王庸。
前菜上完,正菜该开始了吧?
“天泰一中王庸公开课第一堂课,正式开始!起立!”王庸面色转为严肃,站在主席台正前方,道。
哗啦啦,礼堂里数百人相继起立。就连坐在主席台旁边的校长等一干学校领导,也站起身。
“同学们好。”
“老师好!”
问候完毕,王庸回头,在小黑板上写下一行字。
最自信的一代。
几个字写完,台下同学不由议论起来。
“最自信的一代?什么意思?是说我们吗?”
“我觉得不是吧?比起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年轻人来,咱们根本算不上最自信的一代吧?”
“我觉得王老师说的是古代的某一代文人集团,因为那时候的文化鼎盛,诸国来朝,说他们是最自信的一代完全没问题。”
王庸听着台下同学的讨论,微微一笑,道:“不要怀疑,我说的就是你们——最自信的一代!”
“什么?”所有同学都愣了一下。
他们这一群还没出过校门,连基本社会经验都没有的孩子,有资格被称为“最自信的一代”?
连他们自己都忍不住怀疑。
“好多人可能不信,也有人觉得从我的嘴里说出来,明显属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但是,实际上这个评价还真不是从我嘴里流出来的,而是另有其人。”
刷,王庸在礼堂大屏幕上一顿操作,大屏幕上出现一个戴着眼镜的亚洲男人。
“这是谁?好像不是华夏人?”有同学问。
“没错,这位是南韩人,他的名字叫做金男道,是首尔大学的教授。在我东渡南韩期间,我固然击败了不少固执的南韩专家,也结实了不少颇有见地的南韩学者。而这位金男道教授,就是属于‘明鉴世界’的那一类人。
将你们这些90后、00后称呼为最自信的一代,也是他的说法。”王庸解释。
一听这话竟然是从南韩教授嘴里说出,所有同学都炸了锅。
“不会吧?棒子不是天天吹嘘什么都是他们发明的吗?他们还有人会觉得咱们比他们好?”
“印象中的南韩教授都挺看不起华夏的,这个教授怎么不一样?他不是别有目的吧?”
面对同学们的质疑,王庸顺势接道:“我很高兴你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夸赞,没有陷入盲目的得意中。而是先反思对方的夸赞是否属实,是不是有没有什么目的。
没错,这个金男道教授当然有目的。他做了一个叫做‘明鉴世界’的节目,专门介绍世界各国的文化跟发展,用以激励南韩人奋发向上。而那句‘最自信的一代’,就是出自他对华夏的节目介绍。
不过,这句话并非单纯的夸大以此反向激励南韩人,而是有实际数据支撑的。
金男道教授提到:在南韩有一种三明治理论,代表着三国的地位。其中东洋是最上面一层,代表着经济文化最发达;南韩处于中间一层,华夏则是最后一层。但是金男道教授来到华夏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华夏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提到,要以南韩为榜样达成什么目标。
在华夏年轻人的梦想里,直接跨越了南韩、东洋,瞄准了欧美等强国。
可以说,华夏新一代年轻人的眼里,早就没有了南韩!
之后金教授又以大量的经济数据支撑,证明了这一代的华夏年轻人是如此的自信又笃行,不光有梦想还有行动,并且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超越梦想的奇迹。”
王庸说着,将手机连接上大荧幕。瞬间,荧幕上出现一个长长的表格。
王庸缓缓拉动,里面是从it、金融等各领域统计的华夏、南韩创业数据。
无论是创业数量还是创业成绩,华夏都远远将南韩甩在后面。那一道巨大的落差弧线,触目惊心。
台下所有同学都像是第一次认识到这一点一样,发出一声声惊呼。
而更让同学们惊呼的还在后面。
王庸紧接着又拉出一个数据图。
图上显示的是世界各国年轻人对于未来的乐观程度。一个个柱状图,从高到底排列。
最高的一个柱状图下,赫然写着“华夏”两个字。
其余的南韩、东洋、德国、美国都远不及华夏。
“这张图,其实便是‘最自信一代’的数据来源。这份调查涉及几十个欧美亚国家,而只有华夏的年轻一代,对自己的未来认同超过了50%!”
“这么高?”台下同学都有点诧异。
在他们印象里,似乎还有着为数众多的崇洋媚外者,似乎还有着不少的宁愿出国也不愿留在国内的人,似乎整个世界都很美好,只有华夏这边无可救药。
谁都没想到,到头来华夏竟然还是最获得本国年轻人认同的那一个!
“数据不会假的吧?”有人质疑。
“很简单,你对你的未来有信心没?你对华夏未来有信心没?”立马有同学反问。
质疑的同学想了半晌,最终不得不承认:“确实,虽然这个国家仍旧有着一些黑暗与肮脏,但是不得不说,我还是对她充满信心。这么一看,数据似乎还少了点?”
王庸闻言,道:“少,又不少。说它不少是因为这是一个真实数据,确实仍有一半的华夏人对自己国家并没自信。但是我想说,华夏人,你应该自信起来!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实际上华夏这些年的发展数据,其实已经到了一个让人咂舌的地步!
首先,制造业在2010年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而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前苏还是德国或者东洋,都没能达成这个目标。甚至几个国家最巅峰的时期,也仅仅达到美国的70%,更别说超过了。华夏,是唯一做到的一个国家;
其次,世界上科学著作发表跟引用率,十几年前华夏还基本等同于无,去年却已经跃居第二,仅次于美国。而且重要的是,美国这个数据是呈现下降趋势的,华夏却以25%的增长,呈现一种可怕的上升趋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数据的背后代表着什么,我想同学们应该都很清楚;
第三,老生常谈的gdp。这个东西我想很多人都听得耳朵起茧,我就不多说了;
第四,我们有最勤劳的一群人民。美国国家统计局曾经发表过一个各国劳动参与率的报告,华夏以绝对优势位列第一。劳动总量第一,劳动参与率更是第一,高达76%,高了第二名美国十多个百分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人哈里科斯就说过:华夏人的勤奋让世界惊叹跟汗颜,甚至恐惧。
第五,从几十年前起,西方诸国就不断唱衰华夏,记得一个有趣的段子。说每年美国的媒体都会将去年的一个新闻改个标题拿出来:华夏经济或将迎来崩溃。足足用了十多年,直到现在他们还在用,估计再用个百年没问题。”
“哈哈哈哈……”同学们哄堂大笑。
等笑声停歇,王庸往前一步,直视着所有同学,郑重道:“所以,我有十二个字送给大家:华夏人,你有什么理由不自信?!而你们作为外国人眼里最自信的一代,更应该昂头挺胸,自信起来!
我想跟大家做个约定:从现在起,每个人都以叠好自己的被子作为一天的开始。当你每一天都整理床铺,养成习惯之后,就像是吹响了一天的号角,完成了叠被子、读书、吃饭、学习、睡觉等一系列任务里的第一步,这是一种成就与骄傲,足以激励你去完成下面的其他任务。
周而复始,直到你完成上学这个人生的第一个任务,然后再去完成工作、家庭、改变国家、改变世界的伟大梦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最古老的人生信条,必将在你们这‘最自信的一代人’手里完成!
加油!去奋斗去拼搏,去探求那未知的知识,去过那从没试过的生活!
如果你整天玩着游戏、刷着微博、聊着qq、吹着牛比,做着一个80岁老人都能做到的事情,那你要青春干吗?!”
王庸鞠躬,谢场。
哗啦啦,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每一个同学都眼中闪烁着晶亮的光芒,充满了赞叹与感悟。
同步直播的直播间里,观看的网友也是疯狂刷着弹幕。
“66666……说的太好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如果早遇见王老师这样的老师,恐怕我现在不会沦落到这模样。不过,现在也不晚!毕竟我距离80岁,还有好几十年!”
“我有预感,今年各大最佳开学演讲已经有主儿了!我要把视频传到网上去,绝对会火!”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葬礼
当天下午,王庸这段公开课上的演讲就上了各大论坛的头条。
微博上、贴吧里、知乎、头条等等,甚至连一些足球、篮球的专业体育论坛,都出现了大量讨论的热帖。
“要是别人说这种话,我是不服气的。但是王老师说,我一万个服!不为别的,就为王老师是近代第一个扬威国外的学者!”
“平素最讨厌心灵鸡汤什么的了,但是不知为什么王老师这碗鸡汤我喝着还挺好喝。同志么,我是不是病了?”
“你不是病了,你是中毒了!中了一个叫做王庸的人的毒!不过话说回来,谁没中毒呢?来,干了这碗毒鸡汤!”
“楼上一群不知上进的家伙!我要抛弃水论坛,努力学习去了!因为我不想在青春年华的年纪做着80岁也能做的事情!再见!”
“我也走了,此论坛已经卸载。88。”
……
似乎掀起了一个卸载的风潮,几乎每一个被触动的网友都叫喊着要卸载游戏、卸载微博、卸载各种玩物丧志的app。
为此,微博上都出现一个热点话题,微博官方还特意将其放到了首页大推。
“你会被王庸的演讲触动,卸载微博吗?”
下面,则是一众广大微博网友的回复。
“会!”
“绝对会!人不奋斗枉少年!我要赚钱赚钱再赚钱,走上人生巅峰!”
“哼,微博这个心机表,还想用这个制造话题!休想!我马上就要卸载你了!”
“咦,123楼似曾相识啊,我记得你们好像都在十分钟前信誓旦旦表示过卸载的。”
“4楼你也别说人家,我这也翻到了你卸载的留言!”
“咳咳,我不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