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七年-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青蚨甲,就是钱甲,用铜钱作为甲叶,编织成的铠甲。

    董策这一次想要造的,就是青蚨甲。

    这不是他异想天开的揣测,而是确有其事。董策前一世在某地参观历史博物馆的时候,便曾经在那博物馆中,见过一副青蚨甲。当时那副甲胄下面的注释,写的是明末地主团练武装私自铸造的甲胄。董策对这个非常感兴趣,回去之后查了许多资料,网上的主流说法有两种,第一种就是这事地主团练武装私自铸造的甲胄,第二种则是说,这是一种法器。就像是桃木剑,以及后世的五帝钱儿一般。

    董策无暇去探究到底是哪种,但是他知道,当初第一次去阳和城的时候,他就萌生了这个想法。

    事实上,从开始准备组建军队以来,董策就为铠甲的事儿烦心。就算是刘若宰再怎么信任他,看重他,几十副铠甲可以给,但是几百副铠甲却是一定不会给的。不是他不想给,而是实在给不出来。整个冀北道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到处都是伸着嘴要吃奶的孩子,总不好这么明显的厚此薄彼。

    因此就只能自己想办法。

    董策想到了青蚨甲。若是说还有那种铠甲最容易制造,成本最低,则非青蚨甲莫属了。

    他上一世就是玩儿古钱的大行家,尤其钟爱的是明清两朝的铜钱儿,家中收藏了许多。在他的印象中,除了天启十一两之外,明朝末年铸造的铜钱儿,普遍质量都是一般,小而薄,而且还是铜锡铅合金,这样的铜钱儿,其坚韧程度岂能和专门打造的甲叶相提并论?

    但是后来他在城外客栈中见到老板拿出来的私铸钱,董策心中立刻就是一喜。这种私铸钱厚重结实,基本上达到他的要求了。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私铸钱便宜,比官铸的要便宜的多,适合大量兑换。

    也就是董策现在没能力没技术没人手自己造,若不然的话肯定大量开炉铸造了。

    前一阵子他在阳和城大肆收购私铸钱,为的便是今日。

    董策使了个眼色,白忠旗便把他拎着的那一袋子铜钱倒转过来,哗啦啦的都倒在了地上,在地上堆了一小堆。

    董策笑道:“用铜钱儿代替甲叶如何?赵铁砧,你来说说。”

    赵铁砧其实是雅不愿说的,他憨厚,他反应慢一些,但这并不代表他傻。大人这个提议,很明显是有许多问题的,铜钱儿岂能代替甲叶?那等脆薄的东西,大伙儿又不是没见过,岂不是一掰就掰开了?

    但是这话,岂能这么说出来?

    他想尽量婉转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奈何实在是不会说话,吭哧了好一会儿,才道:“大人,这个铜钱儿,它实在是……这个……不堪用啊!”

    杜建河在一边听着,脸色淡然,心中却是暗自叹气,有些为他担心。他和赵铁砧现在是明里暗里的争,这不假,但是却从未想过要置对方于死地,赵铁砧说错了话,怕是要被罚了。

    却没想到董策笑吟吟道:“没错儿,这我知道。”

    没错儿,董策一直就知道私铸钱是不可能代替甲叶的。

    铜钱的制造过程他非常熟悉,是直接浇铸出来的。而甲叶,则是铸造出来之后,再拿铁锤,一锤一锤,千百次锻打才完成的。两者的工作量摆在这里,岂能一样?结实程度,韧性,持久度,甚至容易修复的程度,铜钱儿比之甲叶都是甚远,甚至可以说是差了两个级数。

    但是问题是,董策也从未想过要拿铜钱儿取代甲叶。他要的只是暂时替代一段时间。

    董策现在面临的选择就是两个,一是没有铠甲,二则是用青蚨甲。

    当然是选第二个。

    虽说防御能力一般,但也总比明军的大红胖袄强得多,总比没有甲强得多。有这些铜钱儿夹在两片棉布之间,总比只有棉布要强得多。

    董策是把青蚨甲作为一种过渡性铠甲的,若是有足够的打造精良的甲叶。谁愿意用这玩意儿?

    “也甭多说什么了,直接试试吧!”

    董策指了指白忠旗:“你去试一下,用全力,莫要留手。”

    “是。”白忠旗应了一声。

    董策选他,是因为白忠旗在这些人里面算是瘦弱的,但若是把他放在这个年代普遍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明军、山贼土匪、乃至于流寇反贼中,至少也是个中等的身体素质。没办法,磐石堡伙食好,又敞开了供应吃,这几个月,都是把大伙儿的身子骨儿给调养出来了。

    周伯赶紧指挥大伙儿让开一个空间,中间留出一丈大小的一片圆形空地,让赵铁砧寻了个铁砧放在地上。白忠旗想了想,拿了两个铜钱儿,叠放在铁砧上。他拔出从董勇振那借来的哥萨克骑兵刀,正要挥刀斩下,董策忽然道:“换腰刀,敌人可没有咱们这等利器。”

    “是。”白忠旗应了声,又寻了一口大明朝最常见的腰刀,瞄准了方向,重重的斩了下去。

    他并没有留手。他多少知道一些董策的性格,让你如何,你最好就如何,别自作聪明,若不然最后倒霉的肯定是你自己。

    一刀斩下,几道火星溅了出来,铿的一声脆响。

    众人急急忙忙看去,却见上面那铜钱儿已经给崩飞了,铜钱正面出现了一道深深的切痕,几乎已经被一道两段。而下面的铜钱儿,也给崩到了一边去,但是上面没什么是损伤。

    白忠旗把两枚钱儿捡起来送到董策面前。

    董策拿在手中翻来覆去的瞧了两遍,嘴角微微一勾,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还不错。”

    这一刀下去,几乎把一枚铜钱儿给切开。但是别忘了,这是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若是在铜钱外面又两层棉布呢?刀先斩在那极为坚韧结实的棉布上,再斩到铜钱儿上,还能把铜钱儿斩开么?

    而且,方才白忠旗是直上直下的砍去,这样的力道最大,最狠,杀伤性也最强。而在实战之中,是很少有这样机会的,大部分都是斜着砍在身上,甚至只是在身上拉一下,力道绝对做不到这么足。由于角度的问题,刀砍过来之后,会被棉甲本身及棉甲上面的铜钉给卸一下力道,滑开少许。这样甲胄本身收的力,就更小了许多。所以在实战中,被砍上一刀,估计铜钱上也就是一个划痕而已。至于碰到长矛刺击——那就没什么办法了,别说这个了,全身铁甲都挡不住。

    但是这铜钱儿的表现,已经是让董策颇为满意了。

    就算是一层青蚨甲不成,那两层呢?若是里面的青蚨甲有两片铜钱的厚度,那防御力也是相当可观了。

    众人也是心中诧异,却是纷纷心道自己之前想岔了。

    (我是玩儿古钱儿的,这个有些经验,我这儿明钱,天启十一两,崇祯跑马钱,以及明末清末的私铸钱都有。我要说的是,铜钱儿并不像是一般人想想的那么薄脆,尤其是私铸钱,就更不是了。有一枚清末的咸丰重宝私铸钱,宝福局当五十的,还有一枚是仿得光绪的铜元。尤其是那枚宝福局当五十的重宝,又大又重,沉甸甸黑黝黝的,拿在手里就压手,跟个秤砣似的。据说用的是紫铜,红里发黑。就是铸造的确实很难看,字口都很不清楚,歪歪斜斜的,一看就是土作坊出来的。

    说实话,以上这些我都舍不得。最后选了两个熙宁通宝,这是宋朝的铜钱儿,存世量极大,很便宜,就算是跟淘宝上也就是一块几一个。而且我对比过了,这枚铜钱儿的铸造水平,厚度,大小,完整度,和明末的钱儿是没什么区别的。

    搞不到古代的武器,但是用现在家里的菜刀,狠狠心不计成本的一刀剁下去——上面那一枚剁开了,下面一枚是深痕。古代的兵器其锋利程度,结实坚韧程度,整体性能,肯定是比不上现在的菜刀的,这毋庸置疑。本人魁梧大汉,力气也是不太差的。嗯……就这样了。)

    至于用铜钱做铠甲的花费,则是完全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用铜钱做铠甲,乍一看给人一种富贵逼人的感觉,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一副甲,用铜钱最多也就是二十斤,二十斤铜钱儿,也就是三千枚左右的私铸钱。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一千五百五十枚私铸钱,也就是一副甲需要的私铸钱是二两银子。这个成本,比铁匠打造甲叶可还要低得多了。而且董策心里还有一个想法——若是面对那些乌合之众的流寇反贼或是土匪山贼的时候,若是棉甲被砍破,里面的大量铜钱儿露出来,散落一地,说不定会引起敌人的哄抢。这就又是一个杀敌的机会。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三二七 二十支

    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恰恰相反,历史上这等案例并没有少发生过。d…m战败一方眼看要败北,大把的扔铜钱儿金银,结果占据上风的那一方开始互相抢夺金银,反而被对方杀了一个来回,反败为胜。这样的战例,也是有的。

    现在农民军不富,官军也很穷,这样的策略没准儿是可以成功的。

    当然,现在只是想想而已。

    给冷兵器组这边儿布置了任务,董策这一次也对甲胄更多了几分了解,心里的思路明朗了不少。他问清了谢虫儿一副棉甲需要多少棉花,而后便有些沉吟。

    想要把所有的士卒都武装起来,打造四百副棉甲,就代表着至少需要上万斤的棉花。

    “去把刘大库叫来。”董策吩咐道。

    白忠旗应了一声,快步而去。

    磐石堡不大,此处距离仓库也不远,但是堡中的路弯弯绕绕的,着实是不好走。好一会儿之后,刘大库随在白忠旗身后快步走过来。

    董策问道:“库中有多少棉花?”

    “多少棉花?”刘大库一怔,却没想到董策问这个,不过他自从上任之后,很是用心的把库房里的物资都给理了一遍。略想了想便道:“现如今库房里面棉花还有八百多斤。听苏大人说过,初秋的时候,一次采买过三千斤,后来上头又调拨下来一千斤,不过后来制作胖袄,制作棉袄,大都耗用,现在只剩下这些。”

    “八百斤?这也太少了些。”

    董策皱了皱眉头,沉声道:“那就去采买。”

    周伯素来是负责采买的,董策对他也是极为信任的。在董策的班底中,论起稳重来,周伯当属第一。虽然过于沉稳了,以至守成有余,进取不足,给人的感觉有些暮气沉沉。但是这样的人用来做后勤,管民事,却是非常的恰当,在他管事儿的范围内,就不大容易出乱子。董策把他从管军调成管民,也算是知人善用。

    “周伯,你去寻赵大会的时候,顺便跟他说一声儿这个。”董策沉吟道:“跟他说,这些棉花急用,最好初五之前就能收到。若是他没这个能耐,咱们就要交给别人了。嗯,话说的委婉些,终归是老交情了。”

    “是。”周伯应道:“属下明白。”

    大明朝棉花基本上是没涨价的,一直都维持在一斤六分银左右。就算是采买一万斤的话,也不过就是六百两银子。对于董策来说,这些银子并不多,但是他担心的是,在这个年节,有钱也收不上来。所以他第一次给赵大会施压了,相信赵大会肯定是有自己的门路能买到的。若是连这点儿本事都没有的话,董策还真要考虑换一个生意合作伙伴了。

    董策看了一眼刘大库,道:“你负责这些棉花的入库,并且在棉花入库之后,立刻进行检查,检查的合格的,七斤一份儿,小心分好。”

    刘大库也紧着应了。

    再有两日就过年了,不过董策可不管这个,有些事儿,该紧还是得紧。

    说完了这些,冷兵器这边儿的事儿就算是完了。

    董策指了指谢虫儿,道:“你先候着,待会儿还有事儿找你。”

    谢虫儿赶紧应了。

    董策点点头,冲着杜建河扬了扬下巴,道:“走,去你那边儿。”

    董策离开之后,冷兵器组的各人都是喜气洋洋,大人这一次过来,已。”

    他是真的满心感激,眼圈儿都有些发红了。对他来说,五两银子和宅基地固然是极大的惊喜,更重要的是,大人这样行事,代表对自己,对自己负责的热兵器这一块儿,依旧是极为看重的。自己,已经是重新扳回一城。尤其是在方才热兵器队刚被压了压,冷兵器队被抬了抬的背景之下。

    人活着,不就是得争口气?

    “行了,起来吧。”

    董策笑了笑,待杜建河起来,他脸色变得郑重肃然:“本官之前就说过,你们这一队,打造的是火铳,最重要的两点,一,是统一规格。二,是严把质量!”“到今天,本官更要说,更要看重,你们,也必须得看重。”“以后打造的火铳,尽量要长短粗细,铳筒的厚薄,铳口的大小,一致起来。杜建河,不行你就做个模子,比着这个模子做,让大伙儿都心里有个数儿。再有,就是质量!本官丑话说在前头,你打了什么部件儿,上头都刻着你的名字,若是你打的火铳不合格,扎伤了士卒,出了岔子,本官绝对饶不了你!以后每一支鲁密铳打造完之后,都要亲自试过才行,明白么?”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三二八 青桐

    众人纷纷应是。d…m

    摆摆手让众人各自散去,董策向杜建河问道:“现在生产速度如何?”

    杜建河已经习惯董策嘴里时不时冒出来的一些新鲜词儿,眨巴眨巴眼,道:“基本上是半个月能打出八支来。”

    “也就是说,一个人半个月才能钻好一支铳筒?”董策立刻反应过来。

    现在一共就八个人会钻铳筒,而其他的部件都好打造,说白了,还是铳筒的制约。

    见杜建河点头,董策皱了皱眉头:“不能加快速度么?”

    “大人恕罪。”杜建河一脸的为难:“这玩意儿就是个水磨工夫的精细活儿,得一点点儿的磨蹭,着急不得。若是心急了,打出来的东西说不得就得出岔子。”

    “小的不敢说辛苦。”他犹豫了半天,终归是壮着胆子半是表功半是辩解道:“小的这八人,每日只睡三个时辰不到,剩下的时间,都磨在这上面了,实在是……”

    “得了,还能亏待你不成?”董策笑了笑:“回头告诉他们几个,打造满十支铳筒,升一级工匠。五十支,升二级工匠。那些打造其他零部件儿的也不亏待,五十个,一级工匠。二百五十个,二级工匠。”

    杜建河大喜,赶紧谢过。

    让刘大库把这些鲁密铳都入库好生照看保养之后,这一次视察工坊,也就结束了。

    在热兵器这边儿,董策呆的时间要短不少,毕竟没什么新的东西要弄,只需要一切照旧就好。

    不过,一个绝对不容忽视的事情就是——必须要扩大规模。第一支鲁密铳打造的时候,须得五六个铁匠合力做接近二十天才能造出来,现在虽然速度大大提高,但是董策还是不满意。

    当然反,临走之前,董策也没忘了把杜建河和赵铁砧叫出来点了点。

    话里话外的意思两个人也能听明白了:要互相争一争,别别脚,这没问题,但是一定不能影响大局,不能影响生产,要不然就等着挨收拾吧!

    从工坊里出来,天色已已经黑沉沉的了。

    董策先回去吃了个饭,然后溜溜达达的到了签押房。

    这还是他第一次来签押房,尽管他来的少,但是里面的一应摆设都是齐全,甚至现在桌子上的灯都是亮着的。

    寒风袭来,吹动董策的衣襟,脸上感受到那阵阵的冰冷,董策忽然没来由的想到了自己的高中。那个时候,十五六岁,最美好的青葱岁月,在学校旁边的天桥上,自己和她,也是手牵着手,面对着那寒风。相视一笑,那是烙刻在心里永远也不会淡去和遗忘的容颜。

    董策只觉得自己心像是被一只手狠狠的攥了一下,这一刹那,心痛几乎让他战栗。

    他本以为,再也不会想起她,只是此时方才发现,自己永远也无法淡忘遗忘。哪怕是穿越数百年的时空,亦是如此。

    那个女孩儿,教会了他很多事。

    董策狠狠的摇了摇头,把这一丝情绪驱赶出去,偶尔翻出来回忆一下也就罢了,却不能受到影响。

    签押房分内外两间,用屏风隔开了。作为董策日常的办公场所,签押房的面积很是不小,足有东西三丈宽,南北一丈六七尺的长度。开门冲南,进了门之后,是外屋,有一道南北向的屏风摆放。屏风式紫檀木的八宝屏风,上面画着仕女图,很是精美秀丽,一看便知道是有些年头儿的物件儿。外间摆着几张椅子,兼有会客之用。当然,能进了这里的,自然是很有身份,或者是亲近之人了。

    里面是一张靠窗户的紫檀大桌,酸枝木的椅子,至于兽口铜炉之类的设置,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