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成后世的话,有这些时间,一群身娇肉贵吃不得苦的废柴大学生都已经能把分列式走得很好了,外带军体拳一套也是有模有样。
但是这些兵员实在是不能和后世的相比,倒不是身体素质——事实上这些庄户人家出身的汉子一个个都是吃苦惯了的,不说是钢筋铁骨,却也是筋骨结实,浑身上下都是腱子肉,论起力量耐力体力这些,比后世的人强不知道多少。
尤其是这段日子吃喝不愁,一个个身形都粗壮结实了许多。
他们也不笨,只是差在了意识和习惯。
对于后世的人来说,走队列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从未接触过军训的大学生就算是训练上一上午基本上也可以保证走个差不多,而且教官调整上一阵子之后,基本可以保持一队三四十人的步调保持一致。看上去很简单,但是这是建立在现代人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生活习惯之上的,这种习惯已经深入到了骨子里,谁还分不清左右啊?
但是古人可是从来没有这个概念的。
许多人甚至要让他们分清楚左手右手左脚右脚都不容易。
对于这个,王通是深有体会的,当初董策训练他们,在这上头也是费了许多脑筋才成。
其实也没什么好法子,不过就是强化记忆而已。记不住就打,打到你记住了为止!
“忠字都出列!”
“是!”忠字都十二个人齐齐应了一声,往前一步。
“错了!”
王通阴沉着脸把董忠庸和董忠荣给揪出来,冲着他们两个吼道:“昨天教得今天就忘了么?先出哪只脚?”
两人齐声道:“左脚!”
“把左脚伸出来!”
王通唾沫星子都喷到了他俩的脸上。
董忠荣伸出了左脚,董忠庸伸出了右脚,然后又赶紧换成左脚。
“你这个笨蛋!”气的王通又在他脑袋上打了一下。
“再来一次!”王通大喊道:“左脚!”
虽然步调不太一致,但这次总算是做对了。
“好!”王通扬了扬下巴:“归队!”
“忠字都听令!”王通高声道:“齐步走,一!”
众人齐刷刷的出了左腿,董忠庸瞧瞧的用余光扫了下别人,见自己没有走错这才长舒了一口大气
“二!”王通口中不停。
众人又是出了右腿,第一步走对了,只要是喊口令的速度不那么快,再往后有着前面腿的带动,后面就好走许多了。
“一!”
左脚。
“一二一……”
如此走了五六步之后,竟然都没什么错处,这让王通满意的点点头。每日这么训练,终归不是没有用处的,这些人也是肯下苦力的。
董忠庸已经是紧张的满头满脸的大汗,不过一直没走错,让他心中却是有着一丝兴奋,脸上也多了点儿自信。
王通忽然加快了节奏,又往前走了三四步,董忠庸顿时又走乱了。
……
“来,毅字都!”
“一二一!”
“勇字都!”
……
训练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等到训练结束的时候,差不多已经是后世的上午八点左右了。
训练结果让王通很满意,基本上步调可以保持一致了,这就达成了第一个目标。
“全体都有!”随着王通一声命令,众人站好队伍,挺直了腰板儿。这训练量足已让后世的一般人累趴下,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比在地里干农活儿轻松多了。
“排队,吃饭!”王通扫了一眼董忠庸:“董忠庸留下集训练,董忠康,你陪着他,负责喊号子。再练不好,就不要吃饭了!”
两人一怔,赶紧大声应是。
“走吧!”王通一摆手,带着众人进了安乡墩,只留下这两人。
等王通一走,他们便都是苦了脸,起得早,训练了一早晨正是饿得发昏的时候,这会儿不给吃饭,真真是难受到了极处。
董忠庸满脸愧疚道:“青儿哥,俺,俺连累你了……”
他也是最笨,不知道说什么好。
董忠康叹了口气,挤出一丝笑:“连累不连累的,说这干啥?来吧,俺给你喊号子,一个人兴许能练得好些。”
训练场上响起了一二一的号子声,以及穿着千层底儿布鞋的大脚使劲踏地的声音,两个人的身影映在初升的阳光中,有些孤独。
安乡墩早就已经香气四溢。
各家都已经起来了,这些曾经起早贪黑去地里干活儿的军户家眷们自从跟着董策发了财之后明显也懒散了许多,抻到这个点儿才起来。
李王氏在厨房内忙忙碌碌的,一大锅馒头已经蒸好了,大白馒头在高粱秆儿做成的帘子上冒着腾腾的热气,看上去就极是诱人。另外一边的一口略小些的锅里面,更是香气四溢,里面是了一大锅红烧肉的,已经上了色的红烧肉和肉汤呈现出一种极为诱人的红色,咕嘟咕嘟的释放着。
李王氏是专门给这些家丁烧饭的厨娘,董策也不亏待她,一个月一两的月钱,和家丁们一个规格。毕竟她这活儿也的是劳动量很大,而且也是看在李贵的面子上。
袭杀建奴之役,他们每一家基本上都分了百两银子不等,但是各家都是儿女众多,这些银子刨出去给儿女的嫁妆聘礼,也就真剩不下多少了。而这份一年能入项十二两银子,就在家门口的工作当初还很是被军户家眷们给争抢了一番。
听到外面传来的脚步声,李王氏赶紧熄了火,又把两个湿湿的的毛巾把子裹在大锅的提手上。她长长的舒了口气,一个人一大早晨要忙活三十多个人吃的饭,还真是弄不过来,幸亏大女儿现在也开始帮忙了,若不然光是蒸馒头都不够。
外面传来王通的声音:“进去几个人,把吃的搬出来。”
“俺去……”
几个人挤了进来,急火火的端着几大帘子的馒头就出去了,还有两个人提着那大锅提手上的毛巾,提着大锅往外走。
他们走过李王氏身边的时候都是抬着头,都不敢看她一眼——都知道这位厨娘是磐石堡管事的李大人的媳妇儿,再加上男女有别,谁敢多看?
但是却有一个人,走过她身边的时候,目光灼热的盯着她,眼中似乎燃烧起来一般。李王氏和他的目光一接触,顿时便觉得一颗心砰砰的乱跳起来,赶紧低下头,半转过身子,不敢与之对视。却没想到那人路过她旁边之时,似是不经意的右胳膊肘儿微微一弯,他身材高大,如此一来,那肘尖儿便正好在李王氏鼓囊囊的胸前蹭过,李王氏只觉得敏感的乳珠被剐蹭一下,一股热流顿时流遍全身,整个人似乎都变得酥软了,腿也站不稳,差点儿便摔倒。
她赶紧退了两步,低低的大声喘息着。等抬起头来的时候,屋里已经没人了。她眼中一阵迷离,幽幽叹了口气。
几口大锅和馒头就放在外面的石磨上,三个都排成一列,依次上前领取,他们都回去拿了自己的饭盒。
负责分配的则是王通。
保持对物资的分配权,也是一个体现权力和地位的一种很有效表现。
由于是第一个被命名的家丁,又是忠字都的排头,董忠康在各种事儿上都很是占便宜,每次都排在第一个。他上前,微微弯腰,满怀期待的把自己的饭盒儿递过去。王通接过来,给他盛了满满挂尖儿的一大碗红烧肉,又舀了一勺子汤浇上去。然后拿了三个大白馒头递给他:“去吧!”
“谢王管家。”
董忠康满怀感激的道了声谢,走到一边坐下。他却不忙着吃肉,先狠狠的咬了一大口馒头,缓缓的咀嚼着,轻轻的咽了下去,舒服的叹了口气。
每天有大白馒头吃,每天至少还有一顿肉,这真是神仙过的日子啊!
待众人吃完饭,王通当即便领着他们排成队列出了安乡墩,排成队列向着磐石堡青锋山的方向行军。一开始的时候是走队列,王通喊着号子,随着一二一的声音,众人整齐的迈步向前。
过去的时候拖后腿儿的总是董忠庸,这一次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着方才那一顿加练的原因,他竟然是走的好多了。
等走了大约三里之后,大伙儿肚子里的食物消化的也差不多了,于是王通又命令他们开始跑步前进。他们并不会进入磐石堡,从安乡墩到青锋山脚下一个来回差不多有十七里左右,除开前面是列阵行走之外,其它的路程都是跑步,而且还不准中间停下来休息。这样的训练项目,董策称之为体力拉练,效果非常之好,能够很大的提高家丁们的体魄,已经成为了每天早饭和中饭之后家丁们必行的训练科目。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一五二 损有余而补不足
但是在跑步的过程中,什么队列,什么一致性,那就根本不要想了。d…m对于现阶段的他们来说,这是几乎不可能达到的高度。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慢跑的队伍回到了安乡墩的门口,一个个热得满头大汗。不过他们却是意外的发现了在安乡墩的门口,一队铠甲精良的骑士正自看着自己这些人,为首的一个骑士也就是二十岁的年纪,高大俊朗,脸上笑吟吟的,正是董策。
不用王通招呼,看清了之后,家丁们呼啦啦的跪倒了一片,纷纷道:“拜见家主!”
董策翻身下马,走到他们面前,双手虚虚往上一抬,笑道:“都起来吧!”
家丁们纷纷站起身来,董策看了王通一眼,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干的很不错!方才我们看了有一阵子了。”
王通赶紧笑道:“还是老爷定的法子策略高妙,属下不过是按照大人的法子做事而已,着实没什么。”
一开始的时候,他和王浑几个也对董策叫家主,自称小人,不过在董策看来,这种称呼是对自己手下有功将士的一种轻贱,便让他们依旧按照常例。
“能把定下的制度贯彻好,就是用心,便有功劳!”董策淡淡笑道:“你放心,本官心里都记下了。”
王通心下感动,抽抽鼻子,笑道:“大人,您看看这几日的成果!”
说罢便是回头大吼道:“在大人面前都精神点儿!全体都有,立定!”
家丁们立刻排成三排横队,一个个把腰板儿挺得笔直,努力的把自己最精神的一面体现在家主面前。
“向右看齐!”
“立定!”
“全体都有!一!”
而后王通便让他们演示了这两日训练的内容,总体来说还算满意,但是唯一让他恼火的就是,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人在这里而感到紧张,董忠庸这厮竟然又是迈错了步子,这让他感到大为光火!
不过当着董策的面,他也不敢怎么发作,只是狠狠的瞪了董忠庸一眼,其中含义不言自明。
董策倒是没说什么,只是拍了拍董忠庸的肩膀:“没事儿,慢慢来,相信自己!”
对于现在这个进度,董策心里确实是已现在不过是练到一半儿而已,剩下的难道便不练了?”
耶律斡里和大咧咧的道:“俺瞧这法子挺好,咱们走的时候,看这些家丁那软蛋怂样儿,俺一个能揍他们十个。现在瞧来,却是都精神许多了。”
石进也点头称是:“大人您这步兵操典,真真能把基础夯的极实的。这些兵丁练出体格,坚韧吃苦,步调合一,这就是强兵之本。”
董策听他们说步兵操典,便是微微一笑。
说是步兵操典,其实只有一章而已,而且还不全。
在步兵操典的这一章——第一章基础训练篇里面,董策把自己前世记忆中的一些东西给写了下来,比如说站军姿,比如说俯卧撑,原地踏步走,队列前进之类的。都是一些非常基础基本的知识,再多的,董策实在是想不起来,而且也未必适合这个时代。
他的想法是逐步的完善这步兵操典,一边操练军队一边进行总结,同时吸取这个时代兵书的精华,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出来。
董策坚信一个道理,在这片东亚的肥沃土地上,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自己从后世得来的那些东西绝对不是最适用的。恰恰相反,若是全盘照搬的话,说不定反而会弄得一塌糊涂。而他也更是清楚,像是戚继光,俞大猷这些大明朝最出色的将领,智商绝对不会次于自己,更是沉淫于军中数十年,对于军队的了解和掌控,都要超过自己,远远超过自己。他们写出来的兵书,肯定是最适合大明朝的环境的,而且比自己的法子要好得多。
但是其中定然的也有不足之处,这就需要自己多出这四百年的见识来进行弥补了。自己最大的优势,也就是来自后世多了四百年的见识以及对这个时代历史大势走向的把握而已。
他吁了口气:“本官知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时间无多了。”
“时间不多?”
董策见众人更是不解,便解释道:“咱们现在公中还剩下多少银钱?”不待众人回答,他便道:“从马贼那里的缴获没有下分,而是直接充入了公中,珠宝黄金玉器这些不能折现的且不算,一共是六百两左右。再加上兵备道刘大人拨给的两千两,就是两千六百两。购买耕牛,种子,农具,家什等等就花了六百多两。请来那些工匠外加给工匠安家,以及给家丁们发见面银子,以及七零八碎的花销,就是一百五十两银子去了。再加上今日的贿赂,还剩下一千七百五十两而已!这点儿钱算什么?单单是重建磐石堡城就要一万两纹银,而且现在手底下这些百姓,都是只花钱的,一文钱都没法儿给咱们赚。”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一五三 保甲制立
“咱们现在有多少百姓?七百六十三人!而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壮年男女,现在又都干着重活儿,吃的也多!按照一个人一天两斤粮食来说,一天下来就是十石上下!而且我打算在不久之后便要训练兵丁,粮食的消耗量只会更加的大…当初兵备道给了五百石粮食,粮食最多最多也只够支撑两个月的!咱们的粮食得到什么时候才能下来?明年的五月!中间这五六个月怎么熬过去?还是得买粮食。现如今物价腾贵,哪里买得起?”
董策斩钉截铁道:“所以,咱们必需得想法子弄钱!”
王浑眨巴眨巴小眼儿:“弄钱跟改变训练有啥关系?”
这句话算是问出了大伙儿的心声。
董策似笑非笑道:“没有兵,去哪儿弄钱?”
他脸上挂着淡淡的笑,但是众人瞧了,却都是心里有些发凉。
“按照本官的法子操练,固然是能把他们打造成一直基础扎实的精兵,但是那需要花费的时间太长了,少则三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董策沉声道:“咱们等不起!所以,必须要让他们快速的形成战斗力!”
“瞧了北东路黄参将的家丁,本官心里有些念头儿。”
“王通,我问你,现在这些家丁们听不听命令?”董策问道。
“听,老实的紧!”王通笑道:“属下让他们做什么从来不带打折扣的。”
“忠诚如何?”
“他们死活都在大人一念之间,这些时日大人给他们吃穿,一个个心里都感激的紧,没有一个说小话的,这些,我最清楚。”
董策知道王通有点儿这方面的本事,他一击掌:“着啊!只要听令,听话,这便足够了!”
……
进入十月的中旬,放在后世,已经是十一月中下旬,北方的各大城市开始供暖了。这北地的天气,已经是寒意浓浓。
早上已经能在草叶上瞧见的浓浓的霜露。
磐石堡左近的大草甸子,也从盛夏初秋时分的黄绿相间变成了现在的一片枯黄,一眼望去,满满的都是萧瑟寂寥。
天公也不作美,天气阴沉沉的,太阳瞧不见一丝一毫。
不过和这天气相比,磐石堡却是一片热火朝天。
种植小麦的工作基本上已经完全结束了,对于北方中国的农民来说,再有活计基本上就是明年开春化冻之后了,到了那时候才能够对小麦进行保养,因为该时小麦已经发了幼苗。但是中间这段时间,小麦的长势如何,就完全是看天意和土地的肥力了。
农忙虽然结束,这些百姓们可是不会闲下来。
董策的磐石堡现在这么偌大的摊子刚刚搭起来,正是四处透风,到处都需要建设,到处都需要人力的时候,哪里容得他们偷懒?
堡垒需要建设,水渠需要开挖,桥梁需要搭建……
而这一切,最好便是在冬季彻底降临之前完工,若不然的话,冬天到来,土地冻得邦邦硬,到时候施工会非常的困难。比之现在,至少要增加三四倍的工作量。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大事要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