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小官人-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少游心里想,真正谢的人,是我才是。

……………………………………………………………………………………………………………………………………………………………………………………

从上海回来了,旅途劳顿,大家懂得,明天三更补上。

第三百九十二章:尽心用命

河南府大总管,后头这三个字的官名让两世为人的秦少游总有些心里难以接受。

因为如果前头换一个词儿,改作是李莲英大总管,那么秦少游岂不是成了太监。

不过总管二字,在唐朝却非寻常的官儿。当然更不可能是太监,至少在这个时代,所谓的大总管,全名叫做行军大总管。

所谓行军,就是带兵打仗的意思,所以每每朝廷用兵,都需要设大总管一员,节制诸路军马,这种职位,相当于大都督,是临时官职,权利极大,因为用兵的需要,所以几乎是总揽军政。

只是河南府并没有用兵,却是设了一个大总管,这里头想必不是李显的主意。

李显不是一个能有这样缜密心思的人。

秦少游如是想着,拿这主意的人应当是韦后,或者是韦弘敏。

这个暂时的官名可进可退,一方面,授予了秦少游全权,让秦少游名正言顺的使用权利,可是另一方面,也给了秦少游一个压力,颇有些警告的意思,今日可以给你的东西,明日也可以收回,你秦少游若是敢玩什么花样,那么……

想到这里,秦少游心里笑了。

政治就是实力啊。

韦家人永远不懂,当自己实力足够的时候,这个暂时的官名,也绝不是他们想要一撸到底就一撸到底的。

这些……其实对秦少游来说,一丁点都不重要,只不过……唯一麻烦的却是韦正德,这个人,当然是不起眼的人物,可是如今,却掌握了洛阳宫的禁卫,而洛阳宫的禁卫至多也就留万余人马,这个数字,其实并不算多,可是有了一个韦正德,韦家的人在这洛阳城里,只怕还掺了不少的沙子,不知多少姓韦的人,还有多少韦家的门生故吏,在这个时期内,都会借此封官许愿,他们或许有人默默无闻,有人能力与现实并不匹配,可是架不住这漫天的撒网,这些人,都会是秦少游将来在河南府的障碍。

可是偏偏,秦少游却不能将他们如何,他们毕竟也是朝廷命官,就算是犯了错,也只是请朝廷裁处,去长安打官司罢了,真要把人家给动了,那便形同谋反了。

秦少游当然晓得韦家的小算盘,却也没心思去点破,笑吟吟的领了命,旋即告辞而去。

李显显得郁郁寡欢,目送秦少游离开,心里却不禁叹息。

他回到了长乐宫,长乐宫的寝殿里,韦氏却和武三思二人盘膝坐在榻上搏戏,武三思见了李显,忙是要下榻行礼,李显摆摆手,笑了笑,武三思如今是长乐宫的常客,来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李显对他,没有太多好感,不过韦氏却是对武家人格外垂青,李显也没有办法。

韦氏却没有下榻,而是目中看着放着玩具的小案,一面道:“陛下,可曾见过秦少游了?”

李显点头:“是,已经见过他了。他得知受封,很是高兴。”

韦氏抿抿嘴,笑了。

韦氏不置可否,对此不予置评,至少她知道,李显所看到的东西,往往都是流于表面,那秦少游当真很是高兴吗?只怕也未必吧。

她已经没心思去理会秦少游了,却是凤眸一转,向武三思道:“大郎,上皇那儿可去探视了?”

武三思笑呵呵的道:“娘娘,这几日都去探视了,不敢懈怠。”

韦氏只是颌首点头,旋即道:“病体如何?”

口里说病体的时候,却显得别有深意。

似乎在她看来,这个所谓的病体,只怕是假的。

一切都太巧合了,就在迁都的节骨眼上就病了,虽然上皇已经垂垂老矣,这个时候,怕也扑哧不出什么,况且即便她重新掌握了大权,这天下,最终还不是李家的?难道她还能玩出什么花儿来?武家的人,都已经被自己驯服了,即便没有被自己驯服,可是天下的心终究还是向着李家,任何人想要成为她的继承人,最后都可能遭致灭顶之灾,这个道理,上皇会不清楚?

所以韦氏虽然对武则天有一种本能的惧怕,可是另一方面,却也颇为心安。

只是那老妖妇,向来难以猜测,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至于武三思,他早已对武则天彻底绝望了,既然武则天不可能让他做皇太子,即便真有朝一日,她重新做了天子,这皇太子只怕也再无可能是武三思,武三思便知道,武家一门,靠的只能是李显,是韦氏,所以他对韦氏可谓是极力巴结,不敢有丝毫的异心。

见韦氏问了话,武三思晓得事关重大,忙是收起脸上的笑意,正色道:“确实是重病,整个人已经消瘦了,她这个年纪,这病只怕是装不出来的,臣这几日,都在暗中观察,应当不像是作伪。”

韦氏颌首点头,似乎颇为满意,现在来看,似乎一切的障碍都已经扫清了。

她笑吟吟的道:“陛下,可要看臣妾与大郎搏戏吗?”

“啊……”李显愣了一下,却是犹豫踟蹰道:“罢了,朕去歇一歇吧。”

他说罢,旋身而去。

………………………………………………………………………………………………………………………………………………………………………………………………………………………………………………………………………………………………………………

殿中只独独留下了武三思和韦后以及几个心腹的宫娥。

红烛冉冉,将这里照的通亮。

武三思和韦后依旧坐回了原先的榻上,对岸齐眉,中间隔着一方红漆小案。

武三思见李显走了,左右看顾了一眼,压低了声音,道:“娘娘,秦少游此人,我是素来知道的,此人一个小小厨子,却能有今日,绝非这样的简单,臣听说,娘娘打算将韦正德这些人留在洛阳,不过以臣的愚见,怕也未必有什么用。”

武三思输出着自己的诚意,处处开始为韦氏着想。

韦氏却只是抿抿嘴,笑了:“本宫才不指望韦正德这些人有用,不过是……让他们给秦少游制造一些麻烦而已,本宫需要时间,那秦少游也需要时间,无非大家不过都需要时间站稳脚跟罢了,秦少游……倒是个又才干的人,只不过,他屡屡与我们韦家为敌,实是可笑,大郎,你留在这里陪着上皇吧,本后会赐你一个官职,不过却可能会委屈了你,你可愿意吗?”

武三思正色道:“娘娘但有所命,臣敢不尽心吗?”

韦氏淡淡道:“那崔詧算是彻底的做了缩头乌龟,他辞了官职,乖乖和族人都去了清河的老家,而如今,朝廷正在收拾他的党羽,恰好,河南府府尹的职缺却是空了下来,你本是礼部尚书,远在河南府府尹之上,不过本后却希望让你来担任这个重要的位置,你知道……本后的意思了吧?”

武三思哪里能不明白,这是韦氏做最后的布局了。

秦少游是大总管,当然没有什么说的,可是河南府尹,却还是朝廷任命,只是若是委派一般的府尹,多半用不了多久,就要成为秦少游的磕头虫,毕竟秦少游这个大总管,是以郡王的名义,又背靠神策府,实力和地位,都远远在小小府尹之上,一般人莫说制约,怕是连出气的机会都没有。

可是武三思不同。

武三思是亲王,绝非寻常人可比,他又曾任礼部尚书,当然不可能随秦少游摆布,这就恰好给了秦少游埋了一枚钉子。

除此之外,还有宫中的那位上皇,上皇身边,有个韦正德唱红脸,可也得有个唱白脸的亲侄子不是,武三思作为侄子,完全有名义随时前去探视,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可立即禀告。

武三思对这府尹,实在不太热衷,其实他更想入三省,毕竟这个礼部尚书,如今又得了韦氏的垂青,入三省是板上钉钉的事,可是现在却让自己以尚书之尊,去屈就一个府尹,心里不免有些不乐。

可是他也明白,这是自己纳上投名状最好的时机,只是稍稍的犹豫之后,武三思咬了咬牙,道:“臣定不负娘娘所托。”

韦后露出慈和之色,道:“很好,你果然是忠臣。”说罢,伸出手,搭在了武三思的肩上。

武三思抬眸,看着笑吟吟的韦后,心里一喜,道:“娘娘谬赞……”

二人的目光只是交错的刹那,似乎双方都读懂了对方的意思。

韦后打了个哈哈,道:“你今日且先退下,下次养足精神,再入宫陪本后吧,记着,尽心用命!”

武三思喜滋滋的点点头,告辞而去。

………………………………………………………………………………………………………………………………………………………………………………………………………………………………………………………………

第一章送到,今天还有两更。

第三百九十三章:大展宏图

诏命下来,神策府已是一片沸腾。

河南府就这么易手了。

有些事,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现如今神策府的范围,已从一个弘农郡变为了两个郡,辖制河南和弘农二郡,俱都归于河南府辖下。

固然孟津的繁华以及人口,其实并不比洛阳要差,虽然远远及不上洛阳的气派,所以神策府的实力,也不过是增长了一倍而已。

不过这里头有太多太多值得商榷之处。

就比如弘农郡的商业流转,主要是依托于孟津港。

只是孟津港毕竟只是小港,黄河湍急,所有的货物,只能顺水而下,输送至沿岸的州县,辐射并不广,而且经常因为货船太多,所以造成河道的堵塞,下游的河水时宽时浅,若是遇到了汛期,直接变成泽国。运河则不同,运河的河水十分平缓,南来北往不成问题,且因为专门用来运输之用,所以可以载重一些大船,再加上这里自余杭到江都、洛阳、涿郡,又连接了河道直接前往长安,恰恰那洛口,则是整条运河的中心点,在这里,有现成的洛口仓囤积货物,据说那儿的仓库,连绵十里,一眼看不到尽头。

也即是说,对于神策府来说,整个河南府最重要的三个地方,其一是孟津,其二则是紧邻的洛阳,孟津乃是经济生产中心,而洛阳乃是政治消费中心,这其三,便是曾被许多人遗忘的洛口,那儿乃是转运中心,一旦这三个点连成一片,那么神策府一整盘棋,便会立即复苏起来。

运河的作用,在这个时代就相当于所有人还靠着寻常的马路来作为交通工具的时候,河南府已经率先铺设了铁轨和火车。

就如当年隋炀帝一面修河的时候,一面征高句丽。

小小一个高丽,对于当时的大隋朝来说不值一提。

当时的大隋,连续征发,每次都是数十上百万人马出动,结果耗空了国力,竟是无法动摇高句丽的根本。以至于民怨沸腾,这也是隋朝灭亡的主因。

可是到了大唐,用不了多久,竟是轻轻松松将高句丽平定,自此之后,高句丽彻底消亡。

这并非是说,全盛时期的隋朝,竟是不如在经历无数战乱,最后百废待举的大唐,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运河上,隋朝征高句丽时,运河尚未彻底完工,想要征发千里之外的高句丽,就必须依靠民力,将无数的物资,送到千里之外,一场战争,出动的官兵是十万,可是征募的民壮,可能就多达数十万,朝廷的赋税,绝大多数都靡费在了没有意义的陆路运输上,数十万人吃喝拉撒,从洛阳到涿郡,而且绝大多数还是携带着重物,来回往返就是数千里,风吹日晒,却又使田地荒芜,不得已之下,朝廷只能加赋,一边大量的青壮浪费在运输上,却还要供养着他们的吃喝,另一方面,大量的田地却荒芜起来,即便只是征发小小的高句丽,对于生产力的破坏,还是军心民心的打击可想而知。

可是到了唐初,虽然国力远远及不上大隋的全盛时期,却因为运河已经修好,大唐天子一道诏命,无数的物资便可自洛口和长安等地,顺水直上,十万大军,可轻装出发,抵达涿郡休整之后,立即斗志盎然的出关作战,高句丽不过是小国,不值一提,中央王朝一旦动了真格,自然也就灰飞烟灭了。

只是这条运河,眼下绝大多数的用处还只是在军需和赋税的运输上,真正的商业活动,却没有彻底激发起来。而如今,到了神策府手里,却是该物尽其用了。

王琚为此极为激动,躲在自己的公房里,和几个相熟的人吃了几杯酒,而后便开始谋划起来。

有了洛口,就意味着往后孟津的贸易,还要扩大数倍不止,而商贾的增多,则大可以将更多人吸引到孟津和洛阳来,孟津和洛阳,相隔不远,洛阳地段好,环境也是宜人,又是天下有数的名城,大可以成为富贵人家的宅邸所在,这些人,将成为孟津商品的消费主力,而孟津,则侧重于生产。

通篇有了谋划,那么弘农各县的运河疏通,也可以借此与洛口的运河连接起来,这个工程倒是容易,一旦如此,那么整个弘农郡,不,乃至于整个河南府,无论是荒郊野岭还是繁华的都市,都可以彼此连接起来,最后又与涿郡、余杭,还有那上万里的运河沿途所连接的数百上千个州县都将连接起来。

王琚是个极为聪明的人,河南府大总管这个秦少游的官职,对他来说没有意义,甚至对他来说,即便是镇河南,也不过是让神策府的实力增加了一倍而已,可是洛口这个地方,能把这儿的文章做好,这就意味着,神策府的收益将会疯狂的膨胀,而一旦收益膨胀,更加意味着军力和控制力的提升。

在这里执政日久,王琚已经看穿了孟津的所谓模式,这个模式无非就是用铜钱作为润滑剂,而后用所谓的钱再将所有人吸附进这个体系之中,从而严密的组织起来,最后滚出更多的钱,创造更多的价值,使之成为一支可畏的力量,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贪婪。而神策府要做的,不过是把这些贪欲释放出来,让他们随着神策府的引导,去做许多前人不敢去做的事。

当河南府大总管带着护卫回到孟津的时候,王琚亲自带着许多人前去相迎。

他有许多话要和秦少游去说,许多的想法,他已经辗转难眠的思考了许多日子,这时候已经急不可耐的希望能和秦少游商榷一二了。

同来的,自然少不了杨炯,只不过杨炯的心思和王琚不同,因为如今,他是受许多人所托而来。

……………………………………………………………………………………………………………………………………………………………………

第二章送到,居然生病了,前段时间到处跑,回到家可能水土不服,喉咙好痛,拉肚子,那啥,今天就两更吧,第三更这几天会补上。

第三百九十四章:利滚利

众人寒暄,旋即回到神策府。

今日来的人特别多一些,许多都是本地的名流,有不少更是仕宦大族的子弟,他们的脸上,已经开始带着谦卑了。

无论怎么说,大家几乎都可以看到,秦少游已经水涨船开,作为一个领袖人物,其实未必是你有多大的权柄,你腰缠着多少钱,而是给予人一种希望。

秦少游给予了所有人一个希望,对于寻常的贩夫走卒来说,秦少游给的希望就是只要埋头苦干,日子就会过的越来越好,而绝非是从前那般,无论再怎样努力,也是三餐不继,只要你肯用命,你的婆娘就有新衣,你的孩子就可读书。而对于商贾们来说,秦少游给他们的是更广阔的空间,洛口的唾手可得,前景就在眼前,原先货物难以抵达的地方,如今可以轻易的送到,原先超过货物数倍的运输费用,可以降低一倍不止。

别看只是运输成本的降低,在这个逻辑之后,商贾们几乎深信,一旦运输费用大规模的降低,那么货物的价格在各地也将大幅的减少,减少就意味着你的货物拥有更大的竞争力,原先买不起的人也可以买了,原先一年到头也舍不得买多少的东西如今可以添置多一些。

这意味着,货物的畅销,而畅销,就意味着财源滚滚,除此之外,还有市场的拓展,也将发挥到极致,因此当消息传出之后,几乎所有的商贾都毫不犹豫的投身入扩张的洪流中去。

如今,借钱已经成为风靡一时的事,便是高利贷,竟也是火爆的很,钱放在手里是无用的,对于孟津人来说,他们深知这个道理,所以无论如何,都该用钱去生利,于是乎,告贷的多了,不少的钱庄也就应运而生,现在谁的手头都缺钱,因为大家都急着购地,招募人手,因而钱庄日渐的火爆。

这便是信心,每一个都有信心,自己用这借贷来的钱从事到生产中去,绝对不会折本,这种强烈的信心,自然而然的来自于秦少游。

而世家大族,当然也看到了秦少游身上的希望所在,总镇河南,占据孟津、洛阳、洛口三地,操练军卒,又得到了弘农士族的鼎力支持,关东士族已经风闻而动,此时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