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行者-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句话说出来,在场的几位长老莫不是神情讶异,早已经听闻京城的达官贵人喜好男色,豢养娈童这种事情也数见不鲜,但是出在堂堂内首辅杨廷和家,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但是唐北行继续说道:“杨慎实在聪明,虽然从他身上摸到了这个香囊,但是究竟是谁所有,却没有半点眉目。万一弄错了,不免会打草惊蛇,杨慎有了防备,我们再想从他那里得到把柄,就难如登天了。”

听到唐北行这般说着,一名长老开口说道:“请副宗主放心,我们一定小心监视与杨慎来往的人,在事情有眉目之前,决计不会妄自行动。”

谁知这句话说出来,唐北行再次摇了摇头,说道:“登基大典就在三天之后,给我们的准备时间严格说来,只有两天,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将那四样东西准备齐全。”

“遵命。”

几名长老异口同声道,唐门为了这件大事,准备了不知多少年,眼下是最接近皇位的时候,可不能前功尽弃,即便是动用所有的力量,也一定要达到那个结果。

唐北行随即开口说道:“时间紧迫,便不能再用常理行事,而是要出奇招,你们下去准备一下,但凡与杨慎交好的青年才俊,在今夜之后,都必须突然中毒。然后将消息传到他的耳中,他对谁最为在意,便是我们要锁定的目标。当然,未免让他怀疑,最好牵连多一点,一些普通人中毒也没有关系。”

为了达到目的,这位唐门的副宗主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但是他没有想到,在这个世上,从来就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情,就算是天衣无缝的计划,也会因为各种变数出现偏差。

而他以为已经牢牢掌握在手的冯牧,就是那个变数,唐门将为他们的野心,付出惨重的代价。

第三百六十七章 形势紧迫

休养了一日之后,冯牧觉得自己已经好多了,再要使用内力,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在唐门中人的面前,他却没有这个打算。

一个长老来到他的房间,亲自给他送来饭菜,冯牧不由得开口问道:“下作为唐门长老,劳烦你给我送饭,真是折煞我也。”

唐门长老呵呵一笑,道:“殿下无需这样说,能够替你送饭,是老夫的荣幸。”

长老说着,然后看着冯牧,平静的说道:“我们之所以没有对殿下用毒,也没有选择锁上殿下,是表示对殿下的尊重,还望殿下不要让我等为难,要是真的发生了不愉快,对双方都没有多少好处。”

他这般说着,悄悄运起了内功,冯牧见他紧张的样子,便收敛了内功,长老先前还如临大敌,感觉到冯牧的气息已经收敛,便收敛了自己的内功。

冯牧哈哈一笑,道:“跟前辈开个玩笑,晚辈虽然粗通些拳脚,却还未狂妄到能够战胜唐门众位长老的地步。”

其实冯牧根本没有想过要逃走,要是他真的想要逃离这个地方的话,在那位长老进入房间之时,他便能够运用之前修习的忍术,遮掩身上一些气息,对其发动袭击,就算不能大获全胜,但是也足以逃离了。

长老听闻冯牧的话之后,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然后说道:“殿下是聪明人,老夫也不卖关子,或许我们将要面对生死考验,殿下如今与我们已经是同一条船上的人,希望不要再有什么二心,毕竟这条船翻了之后,我们全都要溺水。”

冯牧听闻之后,点了点头,说道:“小辈明白了,前辈只管放心,我不会狂妄到以为能够逃离你们的控制。”

冯牧说着。便老实不客气的走到饭桌前,拿起筷子,便大口大口的吃起来。长老见冯牧如此配合,微微点了点头。对冯牧说道:“殿下年纪轻轻,却很识时务,果然天资聪颖。”

当冯牧吃完之后,长老让冯牧早些休息,便将残羹剩饭端了下去。冯牧见他远去之后脸上浮现出一丝怅惘的神情。

“不知道五位师傅怎样了。身上所中的毒应该没有大碍了吧。”

当冯牧在担忧禁宫五牙的时候,莫子也等人也在担忧他。莫子也和韩通当先恢复,身上的毒已经全部祛除干净,巴东龄等人继两人之后,也将身体内的毒逼出了体外。

五人被巨大的锁链紧紧地束缚着,挣脱不掉。就算他们能够动用内功强行挣脱,势必也会受重伤。

先前替冯牧送饭的那位长老带领着几个小厮,推门而入,看到被绑在柱子上的五人,开口说道:“诸位。怠慢了,还望不要怪罪。”

莫子也等人没有被堵住嘴巴,但是谁都不想开口,他们既然落到了唐门的手中,就只得认栽。

“来啊,替诸位高人喂食。”

长老吩咐着,然后他身后的几个小厮,便端着饭食去到了五人的身前,夹起饭菜,送到五人的嘴边。

五人倒也不客气。张嘴就吃。吃完之后,长老挥了挥手,让那些小厮退去,然后他独自留在房间里。

“下身手不凡。若是不插手这件事,也不至于晚节不保。”

莫子也看着长老,平静的说道。长老听闻之后,一笑置之,倒也不生气,开口说道:“事情在发生前。没有定论,在下是否晚节不保,倒也不需要下担心。”

巴东龄突然怪叫一声,阴阳怪气的说道:“唐门想要插手宫廷的事情,可曾想过面对的对手是谁,只怕被人当作了枪使还浑然不觉。”

长老却是淡淡一笑,他自然是明白巴东龄话中的意思,对方是想要挑拨离间,不过他这一招对他而言,不起丝毫的作用,因为副宗主唐北行就是唐门中人,他没有理由出卖唐门。

“看来诸位是不想祝我们一臂之力,那么在下也就不再强人所难。只希望诸位在唐门行动之时,安心做一个旁观者,不要在背后捅刀子。”

长老的话最是实诚,因为江湖上的关系很简单,是敌非友,想要对方冷眼旁观,这反而是最难的事情。所有人都希望谋取最大的利益,唐门却需要将所有的变数都算计在内,不然他们要承受的损失难以计算。

莫子也开口说道:“别的人你不敢说,但是我们五人,只有一个目的,便是保护好殿下,至于你们的计划,我们没有兴趣参与,自然也不会帮着别人对付你们。”

他们五人遭到唐门的算计,才被锁在这间屋子中,按理说已经接下了仇怨,但是莫子也聪明之处便是不吃眼前亏,这也是多年的江湖经验总结出来的处世之道。

长老点了点头,说道:“既然莫总管已经这样说了,在下也就放心了。禁宫五牙虽然在江湖上恶名昭著,可是却是说一不二的人物,既然你们不会对付我们,也是站在殿下这一边的人,便是我们的盟友。”

长老说完之后,走到五人的面前,从身上摸出来钥匙,替五人打开了绑在身上的锁链。

脱离了束缚的五人,顿觉得浑身舒爽,****浩当先闪身而出,从茶几上拿起了凌霄剑,似乎是抱着心肝宝贝孩子。

这把剑是朱厚照赏赐给他的,在朱厚照眼中,****浩虽然沉默寡言,很是无趣,可是武功却毫不含糊,他擅长用剑,于是皇帝便将宫廷中的名剑赐给了他。

长老对五人拱了拱手,说之前多有得罪,还望海涵,叶萧正摆了摆手,示意他快点走,他不想再见到这人。

五人待那个长老离开之后,开始议论,韩通念了一句佛号,开口说道:“我们当真要袖手旁观,还是按照之前所说,去寻找那个幕后黑手?”

叶萧正将手指捏的咯咯直响,说道:“若是让我找出来是谁在暗算我们,我一定将他全身的骨头捏碎。”

****浩的长剑很少离手,此时凌霄剑重回他的手中,他小心的擦拭着。似乎沾染一粒灰尘,对他而言,也是一种遗憾。

他沉浸在擦剑的过程中,对几人的话不管不顾。巴东龄依旧是阴阳怪气的说道:“先不管这许多。当下最要紧的还是找到殿下,他在对方的控制下,多少让人不放心。”

韩通点了点头,可是莫子也却拦住了打算出门的两人,平静的说道:“殿下比我们想象中要坚强。即便是落入了对方的手中,他也不会坐以待毙。目前没有关于殿下逃走的消息,相信他跟我们一样,也是在等待着机会。”

韩通摇了摇头,说道:“殿下可没有做皇帝的心思,依我看来,唐门想要将他推上去,只怕会弄巧成拙。”

莫子也点了点头,看着韩通,然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帽子。说道:“无需过多的担心,殿下虽然没有当皇帝的心思,可是却有另外的打算,至于是什么,我实在猜不出来。”

听到莫子也的话,另外四人不由得陷入了沉思,无奈想不出来淡泊无为的冯牧还有什么需要,便走一步看一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天很快就过去了,几名长老传信出去之后。竟然在两日之内收到了唐北行名单上的四件东西。

在京城的他们,并不清楚唐门为了收集齐全那四样东西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达成了什么协议。

但是不用想也知道,唐门这一次动摇了根基。若是不能实现目的,唐门势必会就此衰落下去。

内大臣费宏回到府上,去到书房的时候,便吓了一跳,还没等他开口叫人,那人便迅捷出手。点住了他的穴道。

费宏只得睁大了眼睛看着那人,他渐渐平复了惊恐,因为对方不可能是刺客,若是刺客的话,自己已经被杀了,对方不会多此一举,点住自己的穴道。

那个点住费宏穴道的长老,看着这个内大臣,说道:“费大人,在下这里有一件礼物要送给你。”

说完,便从精致的木匣内取出了一幅画,随着画卷渐渐地展开,费宏的神色也越发的惊喜。

直到画卷完全展开,费宏已经是泪流满面,他实在太过激动,只当自己有生之年都见不到《落霞孤鹜图》,没想到此刻就在自己的眼前。

长老见费宏这失态的模样,知道这样的礼物,令他没有办法拒绝,便伸手解开了他的穴道。

被解开穴道的费宏,擦去泪水之后,看着面前的画卷,已经激动的浑身颤抖,他用力的擦了擦自己的眼睛,看清楚了唐寅的印章之后,十分确定是唐寅的真迹,更是一下子跌坐在地,口中喃喃自语,却听不清他在说些什么。

长老见他这般痴状,心中明白这件事还没等他开口,便已经成功了九成。

“费大人,只要你答应在下一件小事,这唐伯虎的真迹《落霞孤鹜图》便是你的了。”

费宏嘴唇颤抖着,喃喃自语,半晌之后,他才悠悠问道:“敢问下想要我做什么?”

唐门的那位长老便将唐北行吩咐的事情告诉了费宏,费宏先是惊讶,后来变得激动,最后陷入沉思,到底难以抵御《落霞孤鹜图》的巨大诱惑,点头答应了。

用同样的方法,其余三名长老说服了毛纪、蒋冕和梁储三个内大臣,但是首辅杨廷和那边,还没有半点影响。

唐门下毒,京城中不下上百人中毒不起,可是杨慎却没有行动,这不由得让几名长老露出了疑惑的神奇,他们在一起商讨对策的时候,不约而同的想着:难道副宗主想错了?

但是,没让他们等待多久,便接到盯梢的下属前来报告,说杨慎乔装打扮,驾着马车去了平秋巷的小胡同。

几名长老大喜过望,当下尽数出动,时间紧迫,他们只希望这一切都还来得及。

第三百六十八章 知己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平秋巷的小胡同,出现了一辆朴实无华的马车,从上面走下来一个须皆白的老头,步履蹒跚的往巷子的深处走去。

这一条小巷居住的多数是一些仕途不顺的读书人,他们在科举失利之后,就住进了这里,这里的房租相对便宜,这些人没有选择回到家乡,留在京城,是有着破釜沉舟的打算。

虽然平秋巷不算富贵,到处都弥漫着贫穷的气息,但是每个月都会有达官贵人前来这里,这些人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找真正有才学的人作为自己的幕僚。

然而,平秋巷的袁渊却一贫如洗,作为这个小巷子中负有盛名的他,本可以离开这里,去到一个达官贵人的府上,成为其座上宾,享受荣华富贵。

但是他拒绝了无数的邀请,所以才高八斗的他,反而落得这样的下场。他参加过两次科举,自视甚高的他以为进士及第犹如探囊取物,可是结果却让他气恼,两次名落孙山,更加剧了他的不满与狂放。

所以,在那次才子们的盛会中,他才会毫无顾忌的喝得大醉,然后挥毫,洋洋洒洒写出了千言浩瀚文章,在场众人无不震惊。

当时,那群人中,便有自负才学天下第一的杨慎,当他看到郁郁不得志的袁渊之时,才明白对方的才学不在自己之下,只是因为时运不济,才没有飞黄腾达。

杨慎自问自己若非辅之子,会不会也想袁渊那样,刻苦努力,十年寒窗,都付诸东流?

他无法回答,因为朝廷的科举。严密的程度令人咋舌,很少有人能够营私舞弊。杨慎靠自己的才学,考中了进士,没有人敢说闲话。

因为他的才学是当世公认的。其他仕子经常见到他吟诗作对,心知他的实力,自然不敢饶舌,但是却有一个人例外,这人便是袁渊。在他看来,杨慎的诗文并不比他好多少,却反而晋升到如此地位,而他却要屈居寒门,怀才不遇的感触时不时就会显示在诗文之中。

朝廷那些大人物,自然是知道袁渊这个人的,但是这个人太过狂放不羁,且不守规矩,所以内已经做出来决定,袁渊其人。目中无人,狂妄自大,永不录用。

虽然没有明令,却是所有人心照不宣的无形法令,所以袁渊在第二次参加科举的时候,本来已经中了进士,而且名次不低,却被主考官抹去了他的资格。

狂傲的袁渊自然是不会知晓其中的内幕,当他在放榜那天看到上面并没有自己的名字之后,不由得心头火气。一下子喷出一口鲜血,竟然就那样昏死过去。

他醒过来之后,是在自己的床上,然后他便看到了那个他从来没有当做一回事的杨慎。后者对他十分客气,似乎赞赏有加。袁渊不由得开口问道:“杨公子前来所为何事?”

杨慎一笑,道:“我见袁公子昏倒,是以将你送了回来,没有别的意思。”

袁渊哼了一声,道:“非亲非故。杨公子这般,似乎说不过去吧。”

杨慎终于坦白道:“实不相瞒,在下对袁公子的才学佩服之至,想要与你诗文唱和。”

袁渊听到杨慎这般说,不由得又喜又怒,喜的是他一个名满天下的大才子,堂堂辅之子,竟然如此看得起自己,要与自己诗文唱和,怒的是这人的话语有些桀骜,是对他的挑衅。

袁渊自然应承下来,他倒要看看杨慎盛名之下,是否真的能够比得过他。两人就那间破旧的屋子中,即兴赋诗,不论是回文诗还是藏头诗都不分伯仲,进行了多场较量,只在伯仲之间。

到了后来,两人有相互出对子,都没能够分出胜负,从傍晚到明月高悬,兴之所至,两人竟然都已经忘记了时间。

那一刻,杨慎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袁渊也从落榜的愁云之中走了出来,旗鼓相当的两人惺惺相惜,引为知己。

从那之后,杨慎每隔几天便会前去平秋巷与袁渊一同讨论诗文,两人结成莫逆之交,不分彼此。杨慎不嫌弃袁渊贫穷,袁渊也没有自命清高到将杨慎拒之门外。

世人都觉得杨慎最好的朋友是张含,因为两人的身世家世差不多,却没有想到杨慎平生最为在意的好友竟然是贫寒落魄的袁渊。

在杨慎的建议下,打算让袁渊作为杨廷和的幕僚,也满足了他出仕的愿望,能够一展才华,替朝廷出谋划策。

但是那样的话,也就断了袁渊的仕途,他终其一生都不可能进士及第,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然后入执掌天下权柄。

杨慎的话说完之后,袁渊没有严厉指责,只是长长的叹息,神情就如同死灰一般,杨慎这才知道自己失言,慌忙道歉,然而袁渊只是说自己近来身体不适,便让杨慎回去了。

在那之后,袁渊便闭门谢客,再也不见杨慎,杨慎去过好几次,都是无功而。

原本心高气傲的杨慎竟然在袁渊这件事情上,变得格外的谦逊有礼,即便是面对红颜知己,他都没有这般放低过自己的姿态。

杨慎知道袁渊说身体不适只是借口,想要与他绝交才是本意,杨慎每每想到今后将少了一个知己,便神情落寞。

他找了借口,既然袁渊身体不适,他就带上滋补的人参前去探望,哪知道对方依旧紧闭房门。

杨慎似乎是下定了决心,静静地站在袁渊的门外,时逢寒冬,没过多久,天空便下起了鹅毛飞雪。杨慎裹了裹身上的大衣,开始高声吟诗,时间渐渐地过去,他整个人已经冻僵了,嘴里却仍然在高声念着。

屋子里的袁渊听到杨慎的声音,心中五味杂陈,突然,门外的声音消失了,袁渊心下一紧,连忙跑出去,只见杨慎已经倒在了雪地之中。

袁渊慌忙将杨慎背进屋子里,然后替他烧热水,将他泡在热水中,杨慎泡了热水之后,身子依然着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