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忠跟着刘琦这么多年,自然也明白了姜冏这句话所指,他现在也明白,一个地方有没有大族的支持是完全不一样的,尤其是在自己刚刚平定汉阳郡的时候,其中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所以,黄忠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本将可以答应你,但是你却要给本将一个理由,为何不惜死战也要阻止我军追击?”
“即便将军不问,末将也不敢不说,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得郝将军厚恩,让我们保住了家园,没有被贵军攻克城池,只此一件便足够我们誓死相报了,如今郝将军虽然无奈弃守,但我们知道这是出于秦公的命令,并非是郝将军对不住我们,更何况在末将答应殿后的同时。郝将军又对末将言道,只要末将完成阻击任务,可以听凭末将归降,并且答应将末将等的家小安全送回。既然郝将军如此厚待我等,我等自然要誓死以报。”姜冏倒也没有隐瞒,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详详细细的向黄忠说了一遍。
黄忠与法正对望了一眼,然后缓缓说道:“郝昭对部将如此仁义,想必部将必定皆愿效死力,本将就算是追上,想必也定然是一场恶战,即便取胜也将付出极大的代价,更何况,正如姜功曹所言,如今我军初定汉阳,正需安定民心,郝昭既然突围而走,本将也无必要穷追不舍,既如此,我答应你便是,希望姜功曹不要食言,另外,姜功曹日后既归楚公,便应知晓各为其主之理,日后如若疆场相见,请勿再徇私情。”
姜冏正色道:“此事请黄将军放心便是,我们这一次便是报了郝将军之恩,从此之后各为其主,如若疆场相见,绝不再徇私。”
“既如此,那本将就放心了,请姜功曹命令麾下将士们放下武器,随我同回冀县如何?”黄忠今日得了姜冏和他麾下的归降,也算是意外的收获了,所以心情看起来还是挺不错的,淡淡笑着说道。
可是他却听的姜冏摇摇头说道:“请将军恕罪,我们目前还不能投降。”
“什么?”听到姜冏的话,黄忠不由得震怒,厉声说道:“姜冏,你莫非是在耍弄本将?”
随着黄忠的震怒,一股有若实质的杀气在他体内散发出来,让不远处的姜冏和他麾下的将士不由得感到胆寒。(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六章退兵(二)
感应到黄忠的狂怒,姜冏不由的面色一变,本来感觉拥有堂堂正正的理由的他却也不由得在气势上弱了几分,陪笑着说道:“将军请息怒,末将绝无此意,只不过末将既然答应要在此地阻击贵军半个时辰,便不能食言,所以,虽然末将答应要投降将军,却也要在半个时辰之后方可进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希望将军能够谅解。”
“原来如此。”黄忠的怒气顿时消散,呵呵笑着说道:“姜功曹何不早说?既然是姜功曹信守诺言,本将自然不会不成全,既如此,本将便等上半个时辰捌,半个时辰之后,姜功曹不会再推脱了吧?”
“岂敢岂敢?”姜冏不由得暗暗松了一口气,心有余悸的说道。
其实刚才黄忠一怒,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让他甚至感觉自己面对的就和传说中的死神一般,对方只是一方大将,一怒之下就有如斯威力,如若是楚公一怒,岂不是眨眼之间就能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黄忠倒是没再发怒,而是静静的等待,转眼之眼,半个时辰已过,他还没开口说话,便见姜冏主动说道:“半个时辰已过,将军真乃信人也,末将愿意履行诺言,率众归降,并助将军安抚百姓,巩固汉阳。”
之后姜冏便命士兵放下武器向黄忠归降,并按照之前所说的那样,在随黄忠返回冀县之后,安抚百姓。令百姓倾心归附。
这时黄忠也下令招榜安民,颁布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并下令开放鱼梁关泽,任百姓开采,又招徕商人经商。只收取少量的税收,目的是为了活跃经济,虽然只是过了短短半月的时间。整个城市竟然恢复了一丝的生气,许多百姓由被动依附到真心拥戴起来。
看到这一幕的姜冏自然也是欣慰不已。他完全没有想到如黄忠这样一个只习惯握刀枪的武将,竟然还有这样的治国理政的本事,竟然在短短的半月之内让奄奄一息的冀县城恢复了生机,心想这倒也不忘自己一番归降之意。
其实姜冏并不知道,黄忠的这一套措施几乎在楚军每攻陷一座城池之后都会做,所以即便是黄忠这样的武夫都能把这开头做得十分熟稔,不过就算是他知道了,只能是更加佩服楚公的为政理念。
这时候姜冏的亲兵队长姜楷上前说道:“将军。从您归降至今已有半月的时间了,可是夫人和公子还在郝昭的手中,莫非是他食言了,故意将夫人和公子扣押起来作为人质?”
姜冏却是摇了摇头,缓缓说道:“郝将军乃是信人,如今虽然我与他各为其主,但想必他也绝对不会食言,你我只需静等数天,想必他们一定会被放回。”
不得不说,姜冏这一次倒的确是没有看错人。因为这时候的郝昭却是在考虑着要把姜冏的家小送还冀县。
但是郝昭的这一决定却遭到了安定太守邹岐的反对。
邹岐本来是安定的太守,掌管着军政大权,可是没想到好找竟然被任命为安定都督。剥夺了他的军事指挥权,这让他不由的心中不满,虽然他不敢对刘备表示不满,却把这种不满发泄到了郝昭的身上。
本来郝昭一到乌氏之后就忙着修建防御工事,没有去拜访他这个地头蛇,就让他感到面上无光,如今他亲自来到乌氏见郝昭,对方又对自己很是冷淡,早就憋了一肚子气。现在他见号召准备放还姜冏的家小,顿时勃然大怒。借题发挥的说道:“姜冏为了活命,无耻的变节。已经成了乱臣贼子,郝都督你却名人放还他的家小,此事于理不合,希望都督你能顺应大家的要求,杀掉姜冏家小以平民愤,否则的话,本官恐怕广大军民尽皆不满,秦公面前你也不好交代。”
郝昭却是嘿嘿冷笑道:“古人有言,罪不及妻孥,姜冏虽叛,与家小何干?更何况,姜冏之叛乃是本将亲口答应的,不管他是否背叛,却是率军阻止了黄忠的追击,让我等安然突围,仅仅从这一点来说,姜冏就是我这数千人马的大恩人,言而无信,不知其可,知恩不报非君子,莫说我当初已经许诺送还姜冏家小,即便是没有答应,仅仅凭着姜冏的恩德,本将便有义务将他的家小送还故里,谁若敢阻拦,便是与郝某及我麾下这数千兄弟过不去。”
“好好,你很好。”邹岐不由的面色铁青,愤然说道:“郝昭,希望你到秦公面前也能如此振振有辞。”
说完之后,邹岐不由得拂袖而去,之后便是一纸书信递到了刘备那里,将郝昭的所作所为添油加醋的述说了一番,之后便静静等着郝昭被怀疑甚至被处分的消息。
可是过了十余天之后,他却得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秦公下令,将他调为秦国尚书,而任郝昭为平南将军,安定太守,全面负责整个安定郡的军事防御。
明眼人一眼就可看出来,虽然邹岐被调到秦国尚书台,但是很明显却是为了给郝昭腾位子!
“孤闻郝伯道,才能过人,忠诚信义,堪为三军表率,特晋为平南将军,安定太守,钦其勉哉!”这段话充满了对郝昭的溢美之词,而对于他邹岐的任命则只是说了一个干巴巴的任免结果,连原因都懒得说,由此可见刘备对于郝昭的器重。
邹岐这才知道,自己这一次恐怕是走了一招臭棋,不仅得罪了郝昭,甚至连秦公都不会对他再有什么好印象,恐怕他这一辈子就算再勤勉努力,仕途也只能止步于一般的尚书了。
不过邹岐却是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无奈的接受这个事实,默默地收拾好行装,然后前往长安进发。那里是个繁华之地,可是却与自己格格不入!
却说郝昭不理邹岐的找茬,却命魏平将姜冏的家小护送到冀县,并且亲手交到姜冏的手中,这才辞别姜冏和黄忠,返回了乌氏。
看到郝昭果然是一个讲信用之人,即便是黄忠都忍不住大加赞叹:“这个郝昭恩怨分明,言出有信,又能善待士卒,才能过人,真不愧为一代良将。”
姜冏的亲兵队长姜楷见号召果然将姜冏家小送回,终于叹服,不仅叹服,郝昭的信义,也叹服自家主子姜冏的识人之明。
姜冏在送走魏平之后,这才不顾得黄忠也在近前,对妻子和只有三岁有余的儿子说道:“娘子、维儿,你们终于回来了,从此之后我们一家团聚,这都赖于黄将军、郝将军之德。”
黄忠笑着看姜冏一家团聚的温馨一幕,浑没想到,如果是刘琦在这里,听到面前这个对自己嘿嘿一笑的三岁小家伙的名字,一定会惊讶的跳起来,因为这小家伙竟然是名震后世的名将姜维!
而就在姜冏一家团聚的时刻,刘琦却率领大军,缓缓撤离了张掖县,这一次他集中了五万大军,攻取张掖县,威逼姑臧城,声势一时无两。
只不过诸葛亮和刘备也都是冷静之人,他们知道刘琦大军连番作战,军心已疲,虽然如今看起来颇有气势,势必不能长久,再加上粮草运输困难,想要一鼓作气攻下武威,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他们相信只要他们坚守姑臧不出,刘琦大军很快就会退却。
而事实也确实如他们所料,刘琦的大军进攻张掖县,威逼姑臧城只不过是为了牵制刘备,让他不能援助汉阳郡而已,如今他们既然占据了汉阳,多待在张掖县也是无益,自然只好退兵。
可是最令刘备和诸葛亮感到气愤的是,刘琦退兵就退兵吧,可是却把城中两万百姓尽皆迁到了金城的令居,据说刘琦之所以能够蛊惑百姓迁徙,主要靠的就是他的均田令,一对夫妻分给二百亩地,其中一百六十亩作为口分田,活着的时候耕种,身死入官,四十亩作为永业田,可以作为财产留给后代,而每年所要的税收只有粟三石,绢二丈,绵三两。
面对这样的制度,他们虽然气愤却也没办法,因为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去收税的话,关中之地每年至少要少收一半的赋税,这样一来不要说是对外征战,就算是身边的这些官员和军队的开支都很困难。
其实如果刘琦仅仅是迁徙百姓也就算了,毕竟城里的百姓才只有两万人,可是刘琦却让这些百姓将城中一切能带走的全都带走了,甚至连城门都给劈成木板运回了令居,却美其名曰要利用这些材料为百姓重建家园,导致整座城池如今没有了一点像样的地方,即便是再迁人来住,恐怕就算是最基本的民居建设都需要花上一两个月的功夫。
“刘琦小儿如此行径,简直就和强盗无异,这样的人物竟然能够统率五州之地,真是老天瞎了眼!”刘备不由得一声长叹,恨恨的骂道。
诸葛亮也是皱着眉,阴沉着脸,虽然心中恼怒,但还要安慰刘备:“此人素来无行,做事荒诞不经,任意而为,不过好在此人在这里苦挨了一个月,除了耗费粮草无数,却也无所得,迁徙这些百姓,估计只是为自己的失利找个面子,如今刘琦退走,也就代表武威终于安全了,至少在几个月内他不会再发动战争,我们正可利用这个机会修筑城防,,准备固守。”(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七章乱起祖厉
其实刘备和诸葛亮根本不知道,刘琦做这一切都只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他真正的意图却是祖厉。
祖厉连接着安定。金城和武威三郡,占有了此地,既可以让金城的地盘向北扩展上百里,又能在安定和武威之见楔入一根钉子,从而造成安定对河西五郡的补给困难,只要占领了此地,无疑是给刘备当头一棒!
其实刘琦本来并没有拿下祖厉的把握,毕竟刘备也不糊涂,自然知道此地的重要性,因此任命凉州刺史韦端率军镇守,此人原为凉州牧,威震凉州十余年,在凉州素有威望,后来韩遂起兵攻打,无奈之下只好投奔刘备,被刘备任命为凉州刺史,镇北将军,本来是随着刘备攻打武威,后来由于刘备亲自镇守武威,又不放心祖厉,便命韦端来此镇守。
不过刘备并不知道刘琦已经秘密将张绣给召到了金城,由于张绣与其叔父张济是祖厉大族,在这里有着非常高的威望。韦端军中的中郎将张曦与张绣乃是同宗,刘恕乃是张济的部将,与张绣乃是总角之好,除此之外,城内还有许多人都是张济和张绣叔侄的门生故吏,所以,张绣在这里只要振臂一呼,必然会群起响应。
“伯渊,这一次收复祖厉就看你了。”在张绣秘密启程前往祖厉的时候,刘琦郑重的一揖,然后神色肃然的说道。
张绣连忙还礼道:“主公对末将恩同再造,末将正要想着做点事情来报答主公,此正其时也,绣敢不尽心尽力?请主公放心,若说他地,绣并无把握。可是祖厉乃绣故里,凭着绣叔侄二人在此地的影响,定能不辱使命。”
在辞别刘琦之后。张绣单人独骑,穿过允街、枝阳、金城、榆中、勇士等地。然后踏上了祖厉的土地。
自从当年年少之时随着叔父张济率军离开祖厉之后,十余年间他却再也没有回转,如今看到风景依旧,而此地气象比起十余年前大有不如,百姓生活凋敝,哀鸿遍野,让张绣不由对比起荆扬之地的繁华安定。
“我张绣世为祖厉之民,可是却并未给家乡带来一丝好处。今日来此,当为主公劝降故园,令其免去一场战火,希望在不久之后,祖厉也能像扬州那般物阜民丰,民众的脸上挂着的是笑容,而不是充斥着愁苦。”
张绣轻轻叹了一口气,便装扮成一个普通百姓,进入了城门。
张绣入城之后没多长时间,就去拜访他的至交好友刘恕。
刘恕还像他小时候那般。是个直爽的汉子,当张秀问起武威这几年的情况的时候,刘恕毫不避讳的说起武威经过近几年的战乱。已经大不如前,民众受到战乱影响,又受到军阀盘剥,日益愁苦,又说刘备穷兵黩武,课税之重丝毫不比那些军阀差多少,他的一帮好友在谈及此事之时,尽皆愤愤不平。
张绣见刘恕可信,便将他的意图向刘恕说明。没想到刘恕竟然一口答应了下来:“我素闻楚公仁义治国,治下百姓生活康泰。可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物阜民丰,安享太平,近日又听说楚公在令居颁行均田令,仅仅张掖一县,从者数万人,如此盛况,极为罕见,此亦可见楚公仁义之名,恕并非为己,而是为家乡父老谋得一条明路,故请兄放心即是,某这便联系心腹好友,共劝刺史大人归降,呵呵,兄与某离散多年,今日始得一聚,殊为不易,今日就别走了,我们两个联席夜话,好好的谋划一翻。”
张绣自然是求之不得,立刻欣然允诺。
之后张绣又秘密联系了同族张曦,刘恕也联系了立信校尉王冉、左军司马刘翱、功曹刘炳毅等人,与他们密谋劝降祖厉之事,这些人与张绣也大都相识,又知道这些日子以来楚公刘琦连战连胜,而刘备却接连失利,权衡利弊之下尽皆倾心刘琦,并且积极的为此事出谋划策。
第二天一大早,这些人众带着装扮成小兵的张绣来到了韦端的官邸,像往常那般议事。
这时候功曹刘炳毅忽然上前说道:“刺史大人,末将听闻楚公统率五万大军离开张掖,到达了令居之后却只是命马超统两万人回转允吾,而本人却亲率大军经允街、枝阳、金城、榆中等地,直接向着勇士的方向而来,此举用意不言自明,是要图谋我们祖厉,从而隔断武威和安定的联系,令秦公陷入困境,不知刺史大人有何看法?”
韦端闻言不由浑身一震,讶然问道:“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末将为求稳妥,已经多方派出探子核实,结果发现的确如此,如今楚公大军已至榆中,不日便会到达勇士,我们到底该如何行止,还请刺史大人示下。”
刘炳毅的神色很是恭敬,心中却是冷笑不已,因为对方的信任,自己现在可说是全权负责情报的侦察工作,所有的消息都是他第一时间得到,所以,韦端可以任意蒙蔽对方。
当然,刘炳毅这一次却是没有说得太离谱,因为刘琦大军确实向榆中的方向而来,只不过他的大军如今才只到了金城,而且已经驻军休息,不再前进了。
韦端自然不知他的部将已经背叛了他,但是他却没有任何犹豫的说道:“此事还有什么可说的?我们自然是要立刻部署兵力进行防御,然后向秦公和安定太守请救兵。”
说完之后,韦端就准备取来笔墨,准备向刘备和郝昭写信求教。
可就在这时,刘炳毅却上前说道:“楚公仁以治国,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均田之令,活民无数,更兼楚公麾下兵强马壮,楚公征战八载,生平未有一败,刺史大人以为你的统兵才能会是周瑜、曹洪这等名将的对手吗?你的勇武会是孙策、太史慈、赵云、张飞这等名将的对手吗?连他们都不断败在楚公手下,刺史大人又有何能敢说不败?况我凉州多遇战乱,百姓苦不堪言,渴慕太平,刺史大人何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