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第五日夜,只见宣政殿前的广场上灯火通明,宴席酒桌铺满了一级级天阶。
曦穆彤见状,便知宇文化及这是要设宴。见他终于有动作,心中甚喜,暗想:“老贼此时设宴,总不至于是要宴请杨广的旧臣。难道,他请的是妖鬼之流?“
果不出她所料,亥时一过,只见北方天空黑云滚滚,腥风阵阵,一团接一团的妖物驾云而下,落到宣政殿前,纷纷入席归坐。酒宴席位很快被坐满,妖人们却只顾寒暄,均不启筷。
宇文化及端坐于高台,左右逢源地与妖鬼们打着招呼,也不急着开宴。
等候约一盏茶的功夫,忽然狂沙卷来煞气,远远地,就见一只漆黑异兽,载着一个皮肤蜡黄、阴阳怪气的妖人而来。其他妖人,曦穆彤并未在意,但当看到这位,她瞬时脸色大变,眼神流露仇恨,手也紧紧捏住了腰间的冰兽鞭。
显而易见,众妖迟不开宴,就是为等这妖人。
待那黑兽降落广场,宇文化及便起身笑脸相迎,连呼:“南风长老,幸会幸会!”
南风长老入座,宴会这才正式开始。
酒过三巡,一队队男宠歌妓翩翩入场,吹起丝竹唱起艳曲,一时场面淫/乱,不堪入目。
曦穆彤实在不愿直视,将眼睛从幻化飞火流光璧的手掌上挪开。
众妖嬉笑玩乐,兴致正高,宇文化及却忽然放下酒杯,闷闷不乐地叹了口气。
南风长老离他最近,便问:“丞相这是为何事烦恼?”
宇文化及道:“南风长老乃神人降世,本相这心思,你岂会不知?说来说去,为的都是这帝位一事。现在庸帝已死,万事俱备,唯有天下人这悠悠之口,不知该如何堵上。”
南风长老诡秘一笑,道:“丞相欲登大宝,却担心无法正名,遭人刺杀,这个顾虑也不无道理。老夫今日,其实正为此事而来。”
宇文化及一听,面露喜色,忙道:“哦?南风长老真是有心了,不知长老有何良策?”
南风长老未直接回答,而是摸摸胡子卖了个关子,反问:“不知那魔婴童现在何处?”
“魔婴童”三字一出,曦穆彤立即转头,屏气凝神地细听。
宇文化及不解,问:“哦,这魔婴童,能跟帝位扯上关系?”
南风长老呵呵奸笑道:“不瞒丞相,这魔婴童其实没什么用,也与帝位无关,不过,他的血可大有用场!”
宇文化及闻言大奇,探过身子问:“道长此话怎讲?“
南风长老道:”魔婴童,藏于那曦穆灵珠内近千年,尽吸曦穆仙内丹之精华,拥有魔婴宝血,所以具备荧光护体的异能。你手上这名火性魔婴童,乃当年姬轩辕一缕元神转世,其血更是来自轩辕黄帝,如果趁热饮下,可令丞相你鬼神不侵。如此一来,丞相还需担心登上皇位后,会有性命之忧吗?”
宇文化及听罢,愁眉立展,喜道:“今日幸得道长赏光赴宴,本相才能得此妙方!原来,这解忧良策,一直就藏于宫墙内。魔婴童的血既有如此妙用,道长可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随即传令:“来人,带秦王杨浩上殿。”
话音一落,太监便牵上来一个哆哆嗦嗦的小童。
只见那童儿,神情萎靡,走路蹒跚,似已奄奄一息。
曦穆彤细加辨认,这秦王杨浩,身体暗发红光,还真似那魔婴童火铃儿。只是看遍他全身,也未发现他挂着火铃铛。
第六十四章 一剑成殇
魔婴既出,曦穆彤便琢磨着,是否应该出手了。
正在犹豫,就见那南风长老飞速从腰间抽出一把玄铁宝剑,含了口黄酒,装模作样地喷上剑身,随即宝剑剑锋腾起一团银色火光。靠近他坐席的妖人,感受到那银火的阴寒,竟也抵受不住,纷纷向后挪去。
然后他摇晃左手,化出一道黄符,口念咒诀,将剑向黄符正中一插,再神叨叨左右挥舞几下,那符竟然就脱离宝剑,直奔杨浩而去。
曦穆彤躲在云后大叫不好,就欲出手,但那南风长老确实比她更快,眨眼间符咒已贴到杨浩背上。杨浩本已痴傻,被这道黄符贴上,更加意识全无,竟然淌着口水傻笑起来。
宇文化及就立于魔婴童身边,见状举起一把亮晃晃的匕首,手起刀落,杨浩哼都没哼一声,就倒在了高高的天阶之上。
南风长老见魔婴童已倒,大吼一声:“丞相速速饮血,以成不坏之身!”宇文化及二话不说,便欲扑身到杨浩尚未断气的身体上吸血。
眼看宇文贼子就要吸到魔婴童血,曦穆彤手指剑气已出,直奔他胸口,却被南风发觉,将玄铁宝剑一横,挡住了她剑气的去路。
而说时迟那时快,几乎曦穆彤剑气被阻的同时,另一条黑影从云端飞落而下,一柄光剑紫雾环绕,直直击向宇文化及后心。
南风长老急欲回剑再拦,这次却是那黑影更快,剑比人还先到。等众人回过神,那一尺寒光已深深插入了宇文化及的后心。
只听老贼一声惨叫,浴血扑倒,死在了秦王杨浩身边。而杨浩尚未咽气,手脚抽搐,来人眼疾手快,伸手托起他,又转身疾疾御风而去。
这一瞬,从南风长老扔火符定住杨浩,到宇文化及被杀,再到杨浩被劫走,仅发生在数秒之内。且不提那一广场妖人的惊愕,单说躲在一旁的曦穆彤,却早已肝肠寸断,浮于云上几近垂死。
“竹月…—”她撕心裂肺地呼喊一声,就见西方天空,一道灼亮骇人的闪电划过,伴随之来的,是一声响彻云霄的晴天霹雳。
(画外音)~~~~~
大业618年,李渊于长安登基称帝,国号唐,建元武德,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
从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到618年灭亡,仅国祚三十八年,是个极其短命的王朝,却写下了人间史上,极为悲凉的一段岁月。
由此隋朝覆灭唐朝开元,中华大地饱经战火屠戮,灾荒肆虐后,终于迎来了新朝代开天辟地的宏伟篇章。
李渊登基后,励精图治专心政务,令社会经济迅速恢复,更颁布“均田制”,令百姓户户有田耕,家家有米粮。同时对黄河水患进行大举治理,从此再无流民居无定所,社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于是,又有那好事的文人骚客凭栏吟诵:笙箫音靡山河断,一纸残灯洛阳寒。运河船过浮万骨,谁来解我人间难?铁马金戈入长安,旌旗邀日阴云散。黄河岸边丰收鼓,共祈神州万年繁。
第六十五章 晴天霹雳
水铃儿坐在百香谷里的山坡上,呆呆看着眼前繁花盛开的美景,闷闷不乐。
不知为何,自从两月前,师傅和师祖姑姑从山下回来,他们都变了。
师祖姑姑将师傅带上真龙峰,在禅室里整整闭关一月。他们出来后,他也只见过师傅一面,却发觉他眼圈发黑,神情茫然,脸色灰得像鬼一样可怕。
他像过去那样,抱住师傅的腿,他竟然不理他。这种事以前从未发生过,所以他怀疑,是不是自己又做了错事,惹师傅生气了?
为了能让竹月高兴,他牟足了劲儿练习指天禅一层的平云诀。
与师祖姑姑约定的三个月时限将到,他此时,虽然仍无法将一缸水清晰地一分两边,却已能从中间劈开一道很大的缝隙。他很有信心,只要自己再努把力,成功便指日可待。
另外,他六岁的生日很快就到,师傅可是承诺过,要给他好好庆生的,可为何等到现在,都还没有一点动静?
斗斗来到他身边,安静地坐下来,和他一起看了会天,见他就是不说话,便关心地问:“你怎么了?”
水铃儿看看天边,那白云如柳絮般轻盈,痴痴道:“什么时候,我才能再见到师傅啊?”
斗斗不语,叹了口气。
水铃儿心里一惊,猛然转过头,问道:“斗斗,师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知道是吗?”
斗斗赶紧摆手,连道:“不知道不知道!”
他这副神情,早已出卖了自己。水铃儿一把抓住他,使劲摇晃:“你知道的!快告诉我师傅到底怎么了?”
斗斗被逼无奈,只好实情相告,“好吧,我告诉你,月竹仙他……”
“他怎么了?”
“他杀了宇文化及。”
水铃儿听得云里雾里,“师傅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如果那个宇文化及是个大坏蛋,师傅杀他又有什么错?和这事有什么关系?”
斗斗摇头,“可宇文化及是人,仙杀人,是要受天噬,不得好死的。”
斗斗的话,总是这么精简,从不拖泥带水,却一下子把水铃儿的小脑袋炸开,令他觉得,四下里忽然寂静无声,只有自己的呼吸,变得越来越急促。
“受天噬不得好死”几个字,在他脑子里飞旋,让他眼前陷入一片漆黑。
他猛然想起,‘宇文化及’这个名字,师傅在给他上认识稽洛山那一课时曾经提过。
最可怕的是,师傅当时说得很清楚:三界界限分明,如果是人间界内部的事务或纷争,仙人只能袖手旁观,否则就是坏了三界规矩,必遭天谴。
“宇文化及是师父杀的,不管他是不是坏人,师傅也千真万确是个仙人,难道他因此就要……”
想到此,他顿时什么都顾不得了,拔腿就向浮生殿奔去,斗斗在背后喊着什么,他再也听不见。
到得浮生殿门口,水铃儿的脚步反而减慢下来。
这里静悄悄的,只有两个灵童兵一动不动地守在门口。平时他要进入,他们从不阻拦,可今天,当他往里走时,他们竟一反常态地将手一横,冷冰冰命令道:“小公子,请留步。”
水铃儿气急了,嚷道:“我要见师傅,你们为什么拦我?”
其中一个灵童兵回答:“月竹仙正在休养,不方便见任何人。”
水铃儿二话不说,就要硬闯,二灵童兵立即闪身,将大门堵得死死的。
双方正僵持不下,就听后面有人说话:“你们让他进去吧。”转身看,却是斗斗已从百香谷跟了过来。
得斗斗命令,灵童兵不再阻拦,又闪回了大门两边。
水铃儿感激地对他抱抱拳,匆匆跑向了师傅的寝殿。
使劲敲门,没有人应,再敲,依然没有人应。水铃儿大着胆子,轻轻推开门,又向里探探脑袋,见再没人出来拦他,便踮着脚走了进去。
竹月躺在床上,生息全无。他曾经洁白如玉的面容,现在白得像张纸。水铃儿只觉得他的脸看起来,比江南子墨的白更可怕。
床前香炉,青烟飘渺,一阵阵送来落蝉香的暗香,可是师傅连呼吸都好像已停止,他能闻得到吗?
水铃儿趴到竹月身上,小脸贴上他的脸,泪珠一颗颗滑下,落到他脸上,又滑到他嘴角,然后流进嘴里。
第六十六章 临终嘱托
竹月睡得朦朦胧胧,却忽然感到,口里滑入了一丝咸咸的苦涩,于是动了动身子。
水铃儿一见师傅动了,赶紧使劲唤他,又用小手去推他。竹月呻吟一声,慢慢睁开了眼。
“师傅你没有死!”水铃儿擦着脸上的泪水,惊喜地望着他。
竹月见到他,冰冻的面容浮上一丝笑意,这笑意令水铃儿在一瞬间觉得,师傅那冠绝天下的神采,又回来了。可惜那笑意一闪即逝,眨眨眼,令人厌恶的苍白,又爬上了他的双颊。
“师傅,您生病了?”水铃儿的泪珠子,吧嗒吧嗒直往下掉。
竹月面部僵硬,费力地笑道:“傻孩子,你哭什么?师傅很快就会好起来,还要给你庆祝生日呢。”
“原来师傅还记得,他还记得我的生日!“
水铃儿心中又是一阵感动,伸手抱住了竹月,道:“师傅,在你闭关的这段日子,铃儿可乖了,一直在练功,铃儿现在,已经能将水断开,再多练几天,就可以彻底断开了!”
他说这话时,就觉得师傅的身子,抖得厉害。
竹月吃力地从床上支起身,扶他在床沿边坐下。
水铃儿看着他的眼睛,觉得师傅无论有多虚弱,他含在眼里的慈爱,也不会减淡分毫,每次被那目光笼罩,他的身上就会感到力量,内心也没有惧怕。
竹月握着他的小手,问道:“铃儿,答应师傅一件事好吗?”
他使劲点头:“师傅您说,哪怕是一百件事,铃儿也马上去办!”
“铃儿,答应师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你一定要从指天禅的第一层,练到第七层,与你师祖姑姑,一界相通。你做得到吗?”
水铃儿一愣,暗想师傅是不是病糊涂了?他现在才练到第一层呢,七层,那得是个多么遥远的梦想!更何况,他为什么必须要与师祖姑姑一界相通?
“师傅,若论指天禅七层,你不是比铃儿更容易练成吗?您现在已达第五层,若要与姑姑一界相通,只差两级,就可以达到了!”他不解地说道。
竹月淡然一笑,道:“孩子,师傅没有时间了。等你再长大一些,就会明白,无论缘起缘落,首先都得有缘。如果无缘,是强求不来的。”
“啊?什么有缘,什么无缘?”水铃儿又听不懂了,奇怪为什么大人们说的话,总是令他似懂非懂?可他再看虚弱的师傅,又怎忍心拒绝他的要求呢?
于是他翻身在床边跪倒,认真说道:“师傅您放心吧,徒儿谨遵师命,一定尽全力将指天禅练到第七层,与师祖姑姑一界相通!”
听他如此郑重地承诺,竹月脸上浮现一抹宽慰,看着他小小的身子,情不自禁叹息:“铃儿,师傅忽然想看到,等有一天你长大了,会是什么模样……”
水铃儿愕然抬头,不明白竹月何出此言。师傅不是一直不愿他长大的吗?怎么突然发此感慨?不过,如果这是师傅的心愿,他能为他实现吗?
竹月伸手拉他起来,继续道:“铃儿,记住师傅过去对你的教导,这辈子,你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下,都不要迷失你的原则,你的本心。万一遭逢逆境,更不可逃避。”
水铃儿使劲点头。
“还有,从今往后,你师祖姑姑和竹星师叔,就是你在世上的至亲。他们的话,就是师傅的话,你必须要听,不可违逆,你明白吗?”
这下,水铃儿可不答应了,死死抓住竹月的手哭道:“师傅你在说什么?什么今后,什么亲人?你为什么把你自己排除在外?师傅是仙,不会死的,可为何要说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竹月满脸倦容,勉强一笑道:“铃儿,师傅好累,师傅这一生,已经走了很长很长的路,到需要休息的时候了。”
第六十七章 砚仙圈套
从浮生殿出来,水铃儿觉得身体轻飘飘的,好像见了趟师傅,自己的魂魄,就忽然找不到了。
这一切,都是怎么了?
曾经的稽洛山,充满欢乐与和谐,处处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可如今,山里的人脸上都挂着忧愁,浮生殿上阴云压顶,好像随时会下大雨。
他看着那黑沉沉的天,一个劲琢磨:“难道,是乌云在坠思谷那边呆腻了,所以跑到这里来了?要真是这样,它可不光爬上了浮生殿,还爬到大家脸上去了……”
他伤心地一直往前走,直到被一座小小院落挡住去路,抬头看,原来是砚仙的地盘,墨香殿。
几个月来,水铃儿在砚仙的指导下,已经读了不少诗书文章,张开小嘴,就能文邹邹地冒出几句诗词来。不仅如此,连古琴等乐器,他都开始略通一二。砚仙见他如此聪颖,十分欢喜,到处宣传月竹仙的徒儿有多聪明,弄得他极不好意思,都不知自己是该谦虚好,还是骄傲好。
走上墨香殿的竹楼,砚仙正坐在桌前,毛笔翻飞地奋笔疾书。见他推门进来,脸上绽现笑颜。
“铃儿你来的正好,我刚刚得了一首诗,可是写给月竹仙的!”
水铃儿现在满脑子都是师傅,一听这诗与师傅有关,立即三步并作两步地奔到他身边,一把拿起了桌上的宣纸。
只见那诗中写道:剑鞘寒锋妖鬼泣,少年威名震世纪。玉竹正待刻英姿,叶落深秋无踪迹。英雄不会忘海川,望尽苍生未相弃。扁舟逝处暂相离,他朝月明定相遇。
水铃儿读罢,心痛欲裂,忍不住“嚓嚓嚓”几下,将那宣纸撕得粉碎,然后对着砚仙大喊:“为什么给我看这诗?我师傅不是深秋落叶!他都还没有死,你为什么写诗祭他?师傅永远都不会离开我,他会一直好好活下去的!”
砚仙也不拦他,等他发泄完了,才淡然道,“命数天定,不可强求,不管你怎么逃避,该发生的也迟早会来。你现在与其把时间都浪费在哭天喊地上,还不如好好想想,有没有法子可以救他。”
一语惊醒梦中人,水铃儿顾不上抹泪,大眼睛里忽闪出希望,“砚仙师傅话中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