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现在炒得沸沸扬扬的石墨烯,其实也是为制造新材料碳纳米管采用的纳米技术产品。
纳米技术在电子行业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半导体制程,当前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要求器件和系统更小、更快、更冷。更小不用说,更快要求半导体响应速度要快,更冷指单个器件的功耗要小。现在电子束光刻加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已可实现1纳米线宽的精度;离子刻蚀技术能达到微米级和纳米级表层材料的去除:扫描隧道显徽技术可实现单个原子的去除、扭迁、增添和原子的重组,这就为实现半导体更小、更快和更冷提供了可能。
由于这些技术过于高端,半导体领域里负责制程的仪器制造一直只掌握在美德日等少数几个电子技术大国手里。就连一向自诩世界电子生产大户的台湾,在台湾大地震后也只有坐等日本技术人员对机器进行修复和调试才能重整旗鼓,结果几天耽误就造成了全球半导体行业的连锁反应,给了张胜利和杨星可趁之机,不但炒作内存条发了笔横财,还猛抢台湾厂商的订单,让星云电子成功跻身国际电子大厂行列。
参观星云电子12寸晶圆厂的观众都通过厚厚的观察窗注意到,洁净的晶圆厂无尘车间里,忙碌的工人外正在使用自动化高精度仪器切割晶圆,准备下一步生产芯片、内存等,而其中不少用于制造12寸晶圆设备表面赫然印刷着中星集团和星辰制造、星云电子的企业标志,这就意味着,往日控制在西方国家手里的纳米技术已经被中星集团掌握了。
联系刚才看到的工厂全自动化生产线和世界大会上展出的芯片、内存、储存卡等产品,这意味着高端制造业三大指标,精密加工、数控自动化和设计研发都被中星集团悄无声息的给一一突破了。虽然很多方面中星的制造水平距离专精某一项技术的企业还有一大截,但中星胜在技术全面,高科技加工领域似乎都有涉猎。
一旦由中星领头突破技术难关,并且把非核心专利转让给国内的配套企业,这样的一头技术怪兽一旦成长起来,无法用技术壁垒限制约,再结合中国特有的人工成本低廉优势,前景实在是让西方制造业竞争对手乐观不起来。
而这一切又是怎么在西方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大网下做到的呢,不少竞争对手仔细回忆杨星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年轻人的每一步都大有深意。借助亚洲金融风暴积蓄实力,掌握大量流动资金,然后趁风暴重创日韩企业之机大肆收购日韩制造巨头,同日立公司达成的百亿美元合作协定以及吞下韩国大宇集团,都是为了突破技术封锁所做的努力。
当初中星刚上马晶圆生产线时,连六英寸晶圆生产线都很难得到,如今不但十二寸晶圆生产线开建,连生产晶圆的的设备都已经能够自产大半,对中星技术封锁已毫无意义。而其在纳米技术上的突破更是远超众人的预计,台湾最大晶圆代工厂台积电的代表看着晶圆厂里达到纳米加工级别的电路板面无人色,显然难以接受对手领先自己一步的事实。
如果说中星在世界大会上展现的技术实力让日本人心忧,新组建的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联合星威资源等国内多家资源供应商在大会上的公告更让日本厂商大惊失色。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正式宣布,国内稀土行业重组已基本结束,鉴于国内稀土南重北轻的局面,国务院决定组成一南一北两大稀土产业联盟。其中北方稀土集团因为军方和大企业的介入,组建较为顺利,而南方稀土集团组建中却爆出了很大风波。
我国南方五省的稀土储量虽然只有150万吨左右,但大部分是非常宝贵的中重型稀土,特别是江西省的稀土质量最高。但每年国家给江西的稀土开采指标量只有8500吨,而调查发现每年江西稀土产量都在3万吨以上,其中2万吨自然是盗采。因为盗挖稀土成本很低,只需要找到矿后投入几十万元,一个月就能赚到百万元利润,许多有黑社会背景的人抵受不住这种高额利润的诱惑,疯狂盗采稀土矿,并且尽其所能的贿赂各级官员充当保护伞。
但明白稀土资源重要性的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重拳出击,一举打掉了包括稀土集中地某市的特大稀土盗采团伙,包括市长在内的数十名政fu官员被捕,盘踞当地多年的黑社会集团被瓦解消灭,多名头目被判枪毙和无期徒刑,有力遏制住了当地盗采稀土的风潮。
而在清查当地稀土盗采的流向时,国内多家单位都注意到一家名为三井物产的企业在稀土盗采幕后的推波助澜作用。由于中国作为世界稀土第一大国,而近邻日本没有稀土资源,日本自然成了中国稀土出口的主要对象。有统计显示,日本83的稀土都来自中国,而且日本获得大量稀土后,除了使用外,还将足够使用20年的稀土资源储存在海底,为子孙后代使用做储备。
三井物产1980年在北京设立第一个事务所后就开始深深渗透到国内矿产市场,日本三井驻华各级机构通过各种合法的贸易行为纵容助长了国内稀土盗采,并在香港、台湾、东南亚设厂,通过多种外贸途径进行稀土转口贸易。甚至为了应对国内对稀土行业谁的加强监管,三井物产想的绝妙方法就是从中国大量进口特种碎玻璃,以提取其中所含的稀土元素。
第六百五十九章三井物产
国家战略物资管理局可是杨星前世从未出现的政fu部门,这还要归功于他不断向中央建言要重视国家战略物质的储备和管理。显然程沧海和继任的文仁贵两届总理都把他的话听进去了不少,程沧海任上就对加强国内资源的管理非常上心,特别指示副总理文仁贵负责此事。
去年国务院就将稀土办、储备中心等单位合并,于今年成立初成立了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虽然看起来级别不高,但却拥有对国内战略性资源开采出口管理的一票否决权。
这次整合国内稀土行业,就是由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主导协调的。根据南方稀土集团整合过程中发现的各种情况,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会同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等部门对全国稀土等珍惜资源的开采进行了摸底清查。并针对国内盗采稀土等珍惜资源猖獗的行为出台了专门文件,将江西稀土大案全国通报以示警告,要让其他拥有稀土等珍稀资源的省市提高警惕,重视保护国家战略性资源,这将和他们的政绩直接挂钩!
国内官场可以不惧威胁恫吓、不怕纪委上门,唯独对官位有威胁的事不敢有半点马虎,这可是官场铁律,要是为了矿山没保护好就丢了乌纱实在划不来。而一旦缺少了官方保护伞,无论什么样的地方盗采集团,也是斗不过中央的。
经过查处这次稀土大案后,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对外国势力插足国家战略资源行业敲响了警钟,加上之前接到过许多类似举报。顺藤摸瓜不仅把稀土盗采作为调查对象,还从国内稀土开采转向了国外的购买者。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个三井物产株式会社。
三井物产的来头很大,是日本最大财阀三井财团的核心企业。三井家族是日本四大垄断财阀之首,也是少数从明治维新时发展至今,拥有四百年历史而未衰败的超级财阀。在日本明治新政权与德川幕府的争斗中,三井家族押注新的天皇政fu,资助维新派军队大笔军饷。明治政权获胜后,作为报答。便让三井银行掌管政fu资金——“官银”的出纳和汇兑,并获得发行“三井票”的货币发行垄断特权,大获其利,这相当于今天的央行位置,三井至此走上了以金融资本为核心的财阀之路。
1876年,三井家族以手中掌握官银为基础。开办起日本现代意义的第一家私营银行—三井银行。接着又开办起三井物产公司。进军实业,依靠和政fu的关系,从政fu手中廉价购得一批工矿企业。这些工矿企业在日本军国主义扩军备战和战争中的军事供应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本身实力也得到急剧扩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战争期间很长一段时间,三井财阀一直稳居日本四大财阀之首,是日本经济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即使战后三井的企业被占领军清算,短暂沉沦过后。又迅速搭上日本战后重建的快车,再次崛起为日本举重轻重的大财阀。
三井财团目前由25家大企业组成,其核心企业有樱花银行、三井物产、新王子制纸、东芝、丰田汽车、三越、东丽等。该财团在化工、重型机械、综合电机、汽车制造、房地产、核发电、半导体、医疗及办公电子设备等行业都占据着领先优势。相比之下日本其他三大财阀的三菱、住友和安田等加在一起不过和三井财阀相当,所以有三井社长相当于日本地下“首相”的说法。
其中三井物产更是日系综合商社的代表,其经营宗旨定位于提供交易服务,即做为中介人,为出口商开发海外市场,为进口商寻找所需的原材料或产品。为了实施这些交易。三井物产为客户提供最有效的商业动态,市场行情等信息。监督贸易双方的商业信用,帮助筹措资金或安排易货贸易。甚至为客户提供全球范围的运输服务,把触角尽可能地伸向全球经济生活中人们想得到甚至想不到的角落。
这听上去像绕口令一样的口号说白了就是两项,为日本企业出口打开销路,为日本企业进口原材料锁定来源。为了这个目的,三井物产在全球布局,从许多国家尽一切手段掠夺日本企业需要的资源,成为世界上少数能够垄断某项大宗商品的资源寡头。
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在追查三井物产收购国内特种玻璃一事上就偶然发现,三井物产不光利用玻璃回收收集稀土,还对其上使用的另一种金属铟也感兴趣。铟是一种稀有金属,其实全球储量并不低,统计显示它和银的含量相当,但由于储备分散,开采困难,至今还没有发现单一以铟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铟矿,更多时候它是以伴生矿出现,因此全球铟产量不到银的百分之一。目前全球探明铟储量1。6万多吨,而中国就占了1。3万吨,是全球第一大原生铟供应国。
铟产量虽小,但在液晶显示器、太阳能电池、光电产品和军事航空航天领域都有极重要的地位,现在应用最多的就是ito薄膜,其主要用来生产液晶显示器玻璃、幕墙玻璃和飞机汽车的挡风玻璃,目前还不存在其他金属能够代替铟的地位,可以说铟对于高科技产业,尤其是在it行业内的作用无可替代。
我国铟储量主要集中在广西和云南两省,但在当地,铟资源呈现极度分散的状态,当地95以上的企业铟产量只有1到5吨,加上高科技产品中铟的应用技术基本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里,国内企业原先只能从矿石中提取铟锭和铟丝,而无法进一步深入加工。
大量宝贵的铟资源被低价出售给日本后,日本反过来将精加工的铟产品以高价卖回给中国企业。我国出口精铟每吨仅为300万元左右,而日本进口铟加工后的薄膜液晶材料的价格每吨高达3000万元!
作为原料铟的最大采购方,中方70以上的铟销往日本,以三井为首的日本公司为了长期保持中国铟的低价,采取了很卑劣的商业手段。他们经常到铟厂集中的区域打听各铟厂的产能,然后以远超各小铟厂的需求采购,由于产能达不到,小铟厂又不愿意放弃国际贸易的硬通货结算,处于竞争关系的小铟厂既不敢抱团求生也不敢贸然接单,如此一来生产出的铟原料又处于没有销路的状态,只能被迫压价。
“分而治之”成功的日本企业再通过国内中间商把对铟的大量采购订单变为小量分散采购,每次几百公斤分散购买,加上走私猖獗,导致国内企业争相压价,铟资源白白流失不说,定价权也落入三井这样的企业手里。
幸好这种局面直到星威资源前年开始介入才得到部分改观,星威资源这几年大手笔收购收购广西和云南的小规模铟厂,并以在当地的投资的为诱饵,要求当地政fu配合打击铟矿走私和停止中间商介入铟原料出口,有利改变了铟厂间低价竞争的局面。
到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对铟矿调查时,星威资源已经统合了国内半数以上的铟产能,并主动向管理部门反映了三井物产等日本企业对于铟矿的图谋,建议应对铟实行许可证和配额管理,加征关税和对铟生产企业的产量、回收率和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严格限制,从根本上把低产量和低技术含量的小铟厂赶出这一行。
这次对国内稀土、铟、钼等珍稀战略资源进行管理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为主要代表,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义正词严的点名批评以日本三井物产首的国外企业,采用收买、窃取我国商业机密、鼓励怂恿少数不法奸商走私国家珍贵资源的方法导致我国战略性资源大量流失,提出这种局面必须被扭转,中国加入世贸时为此曾据理力争,得到在中国属于战略资源的矿产可以区别对待的优惠条例,现在中国就要使用国际法等武器,对国外资源企业进行甄别和管理。
当然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代表也没把话说死,给了现场三井物产的代表一线生机。管理局代表表示,因为国内技术基础薄弱,对稀土、铟等应用技术研发不足,也不能只把好东西握在手里发霉。外国企业可以把技术带到中国,利用技术在稀土、铟等产地投资设厂,将这些资源变成高价值产品出口,对这种“技术换资源”投资,中国政fu就很欢迎。
发布会上星威资源和国内不少资源巨头还签署了不少互相合作的协议,显然在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引导下,国内珍稀战略资源正以各种产业联盟的名义加以统合,谋夺这些资源在国际上的定价权之心昭然若揭,被点名批评的三井物产等企业代表却脸色发青,这意味着以往他们各个击破,鼓励中国资源企业无序竞争,以破坏环境方式获得低价资源的做法再也行不通了。(。。)
第六百六十章三井的实力
星威资源和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在记者发布会上表演的双簧让海外众多竞争对手如坐针毡,这次发布会上透露出的种种消息比起他们参观中星集团生产线带来的震撼来不遑多让。因为这意味着在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牵头下,以星威资源为首的国内众多资源企业开始抱团,组成各类珍惜资源的行业行,一致对外,谋求优势资源的定价权。
再加上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在会上宣布,要逐步对各类珍惜资源实行出口许可证和配额管理,并实行高额出口税等多项措施,算是实实在在捉住了以日本三井物产为首的一批资源中间商的痛脚。
发布会带来的消息的确冲击很大,以至于三井的代表等不及世界大会闭幕,就连同关联企业东芝、索尼等就匆匆飞回国内共讨因对之策。而杨星和星海商贸总裁马三奇、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助理郑飞龙以及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代表闻语和中国钢铁协会副会长游四海等人凑在一起,秘密开了个小会。
虽然这次新闻发布打了三井物产等国外企业一个措手不及,让国内不少关注此事的人们觉得扬眉吐气,认为国家终于重视保护自己的珍贵家底,要依靠自身所有的珍惜资源优势获得更多收益。但深知其中底细的诸人都一脸严肃,没有被这次小胜冲昏头脑,都觉得任重而道远,还远不到庆贺的时候。
中国钢铁协会副会长游四海曾经在鞍钢、宝钢和武钢等国内著名企业工作过,对于国内钢铁行业的现状知之甚深,他半是欣慰半是惆怅的先发言道:“今天能看到三井物产代表露出那种脸色。心里总算是出了一口气,当初我多次向中央反映三井物产探听国家钢铁行业机密。隐形贿赂国家相关公职人员的问题,可惜基本没有下文。现在终于看到国家动手了。就只怕人家家大业大,少少挫折没放在心上,转眼又给我们设下了什么圈套让我们钻。”
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虽然组建时间不长,但抽调的都是国务院各部委精兵强将组成,代表闻语在中央打磨了多年,对此事的看法也相当深刻。“这次我们借助稀土和铟金属给日本人一个突袭,只是小胜,但国内类似情况数不胜数,我们即使全面清查也要耗时耗力才能勉强堵住大的漏洞。要想根子上解决问题,应该还是更多依靠星威资源这样的企业,大家联手一致对外。还要靠星海商贸这样的综合商贸企业协助。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少吃亏,掌握住定价权。”
郑飞龙这段时间凭借他的“建设国际期货交易中心”和“在香港实验成立人民币境外中心”的理论大受好评,不但得到中央重视,还在金融圈里以青年才俊的身份广受关注。最近中央正在考虑按他的建议,将商城、大连、和上海期货交易中心实现联网交易,以加入竞争国际期货交易中心的行列,中央点名由郑飞龙负责此事。给他加了担子,也表示对他的工作建议的认可,大家都认为他前途光明。
况且他背后的郑家听从杨星的建议,将家族生意集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