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了,算了,我就看看,看看。”那老头被撺掇的一时意动,但是犹豫了一阵还是摇了摇头。
郑铮心里盘算了一阵,向身旁的老头赔笑问道:“这个……大爷,这小葫芦这么贵啊?”他顿了顿,又自言自语道:“这也难怪,想要长的正好这么大可是不容易,卖的贵点也合理。”
两个老头相视一笑,被郑铮问道的那个老头捻了捻胡子,笑道:“这就是你这个后生不懂了吧?这哪儿是长这么大的?你以为这是随便都能种的葫芦啊?这是纯手工做出来的。”
这时,两人已经将各自手中小葫芦的塞口拔掉。葫芦口向下斜对着紫砂圆盒,葫芦底儿朝上。两人轻轻拍了自己手中的葫芦几下之后,葫芦里传来一声虫鸣,紧接着两个小葫芦各自蹦出一只蟋蟀来,落到了紫砂圆盒里。
“纯手工的?”郑铮一听,心里顿时有了点底,但他脸上依旧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惊讶道:“天然长成这么大小的那也难得,卖贵点就卖贵点吧,但是纯手工的值个什么钱?”
“你这后生别着急,等我慢慢跟你说。”老头伸长了脖子看看紫砂圆盒里的两只蟋蟀,见那两只蟋蟀暂时还没斗起来,他才对郑铮说道:“你不是玩蟋蟀的你不懂这个,一般的虫葫芦——也就是你说的那个小葫芦,把蟋蟀装进去之后再听蟋蟀的叫声,那声音就显得格外的好听。”
“不过么……”老头又看了几眼,然后有些漫不经心的说道:“那就是一般的虫葫芦的功效了,跟个音箱差不多一个意思。用那种虫葫芦的基本上就是图个乐子,听个响儿罢了,找到的蟋蟀也都是顺手捉来的,品相很一般,根本没法拿来斗蟋蟀。”
“至于这用来养斗蟋蟀的虫葫芦,那就有讲究了。这种虫葫芦得能憋得住这个蟋蟀,让它保持着斗性,所以这种虫葫芦大多都不大,不让蟋蟀在里面随意蹦跶,就是要憋出来它的狠劲儿。这样去跟别人斗的时候,这蟋蟀才容易撩拨起来斗性……”
一边说着,老头又向着那紫砂圆盒里看了过去,那两只蟋蟀被撩拨的逐渐激发了凶性,正在不停的鸣叫。老头一时看的入神,竟然忘了跟郑铮的话茬了。
“咳……”郑铮干咳了一声,声音不大,却足以让老头回过神来了。
老头回头看看郑铮,颇有些尴尬的笑了笑,然后转过脸去看着紫砂圆盒里的情形,嘴里一边说道:“至于这个更好一些的虫葫芦,就像是这两位手里拿着的这种,这差不多算是虫葫里一流里的了。这种虫葫芦不仅能把蟋蟀的斗性保存好,还能养住蟋蟀,让它多活一段时间。”
“去年冬天我一位朋友家里,刚坐下就听见蟋蟀叫了,我说寒冬腊月哪儿有蟋蟀啊,我那朋友就捧出来了他的虫葫芦。他那蟋蟀养的好啊……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这时,紫砂圆盒里的两只蟋蟀已经开始了撕咬,老头的心思顿时全放在紫砂圆盒上面了,郑铮即便问他一句什么,他也只是“嗯嗯”的敷衍一下,再加上一两个摇头或者点头的动作。
郑铮见在他这难以再问到什么了,也就不再追问,不过他已经从老头的话里得到了足够多的信息了:华阴城里玩蟋蟀的人不少,愿意为了蟋蟀或者与之有关的东西掏钱的人也不少,而且也已经产生了相应的分支市场——例如之前看到的在凉亭边开赌的年轻人,这也从一定意义上表示了这个市场的繁荣度:只有对此关注的人比较多,才会有人愿意为了一局斗蟋蟀的输赢赌上一把。
郑铮觉得这生意可以做一做,当然,他并不准备贩卖蟋蟀,他将视线投向了老头所说的虫葫芦。
郑铮也清楚,华阴城斗蟋蟀的市场既然已经相当的有规模了,那虫葫芦的市场必然也已经被有心人先一步控制了上游渠道。如果自己想要卖虫葫芦的话,如果是老老实实的去进货,那么还要被把持着这市场的人从中抽走一部分利润。自己对这个行业并不熟悉,如果这样莽莽撞撞的闯进去的话,最后不说赚钱,不赔钱已经是万幸了。
不过郑铮也已经有了想法,这种虫葫芦既然都是手工做出来的,那华阴城里就一定有这种手工艺人在。自己如果是去进货的话,倒是不如直接找到会这种手艺的手工艺人,和他们进行合作。
但是最后的问题就在这里了,郑铮在华阴城人生地不熟的,今天也是刚知道华阴城里斗蟋蟀的市场十分的火热,除了对虫葫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外,其他的他什么都不清楚,跟两眼一抹黑也差不多。
郑铮想到这里,不禁摇了摇头,他总不能一个个的去问人家,制作虫葫芦的手艺人在哪儿吧?不被人家当做神经病才怪了。
正在这时,郑铮忽然看到了之前在凉亭外给那些赌徒赔付的青年人,他也站在人群里关注着紫砂圆盒里的情况,颇为入神。
郑铮知道,这种能开的起赌局的也都是有点本事的人,不说别的,对华阴城地面人物不熟悉,他就干不了这种事。郑铮心里琢磨了一下,慢慢的转悠到那青年人背后,轻轻拍了拍他。
青年人回过头看了看郑铮,皱眉道;“这一次下注已经结束了,等下一场吧。”
“我不是下注的,我就是想跟您打听点事儿。”郑铮笑着说道。
这次青年人连头都不回了,直接冷冷的说道:“没看我正忙着呢么?没空。”
郑铮摸了摸鼻子,知道自己这么说话今天是从他嘴里套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了。他从钱包里抽出一张百元大钞来,然后又拍了拍青年人的肩膀。
“都跟你说了没空……”青年人有些气冲冲的回过头来,一抬眼,看到的却是郑铮递过来的百元大钞。他立刻收住了话头,冲郑铮嘿嘿干笑了一声。
“占用您一小会时间,我就问几句话,如果您能跟我说个差不离的话,这个就是您的。”郑铮将手中的百元大钞向着青年人一晃,然后又收回了口袋里。
青年人回头看了看紫砂圆盒里的情形,那两只蟋蟀还处在试探性的拼杀阶段,还没到最有意思的时候。相比之下,那一百块钱虽然不算太多,但是如果只是问几句话就能拿到的话,那这也跟空手捡的没什么区别了。他看着郑铮点点头,伸手向旁边一引,客气的说道:“往这边来吧。”
郑铮和青年人向一旁走出了几步,青年人向郑铮一点头,说道:“想问什么问什么吧,我知道什么跟你说什么,不知道的话也不跟你瞎扯。”
“没别的,我就是想问问和那虫葫芦有关的事情。”
“虫葫芦啊?这个……”青年人表情轻松了许多,他还以为郑铮要问什么别的,先前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回答的上来,听了郑铮的问题之后他就放心了,张口就要说话。
郑铮摆摆手,笑道:“虫葫芦这事儿我刚才也听一位老爷子跟我讲了,我跟您打听的不是这个事儿,我想知道这虫葫芦去哪儿能买到?”
青年人被他打断了话头,一时有些不悦。不过听郑铮这么问,青年人顿时笑道:“您去宠物市场转转,一准儿能找到,这东西在其他地方少见,在我们华阴城倒没那么稀罕。”
“最后一个问题。”郑铮将那张百元大钞从口袋里拿出来,却不递过去,他含笑问道:“您知道做这些虫葫芦的手艺人们在哪儿么?买虫葫芦只是其次,我主要是想拜访几位做虫葫芦的手艺人。”
“这个……”
青年人上下打量了郑铮一遍,问道:“您找他们干嘛啊。”
第64章白小雪
“生意上的事儿。”郑铮说的简明扼要。他一挑眉,问道:“你不知道这方面的消息?”
青年人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我倒是知道,我就是比较好奇你为什么要打听那些手艺人,就算是准备玩蟋蟀也是打听哪儿卖好蟋蟀啊……城郊王村,那里专做虫葫芦,一直都是靠着这个吃饭的,手艺人不少。你要是有兴趣,可以过去看看。”
郑铮将手里的百元大钞递过去,似笑非笑的说道:“您这可不能随便编点瞎话哄我吧?”
“绝对不能够,”青年人接过百元大钞,摩挲了一番之后确认不是假币,然后指着一旁的凉亭说道:“我每个星期天都在这坐庄,您要是去了发现我骗您了,您下个星期回来找我。”
“行。”郑铮冲着青年人一点头,说道:“那您忙您的吧,我就不打扰了。”说着,郑铮便转身向着公园外走去。
“嘿嘿……”
青年人弹了一下手中笔挺的百元大钞,心满意足的将之放入了口袋中。他神色古怪的望着离开的郑铮的背影,低声道:“觉得卖虫葫芦能赚钱的何止你一个,想去找那些手艺人的又何止你一个,你以为你是第一个?老子见了不知道有多少个了,只不过……嘿嘿,我可是没骗你,但是找不找的来就不关我的事儿喽……”
郑铮离开公园,费了好大的功夫,总算是问清楚了去王村的公交路线。一番来回折腾,来到王村已经是一个半小时之后了。
“看起来那个开赌的倒是没骗我,这里果然有不少做虫葫芦的。”
郑铮原本还发愁去了王村怎么找回做虫葫芦的手艺人,不过等他从公交车上走下之后,他立刻就不为这件事情发愁了。
在街道两旁有不少的店面,而许多店面门前都挂着一串虫葫芦,看起来相当的醒目。
郑铮暗暗点了点头,向着离他最近的一家门口挂着虫葫芦的店面走了过去。那店门口坐着一个中年男人,手边放着锯子锉刀之类的工具,还有各种各样的木料、不知名的树枝。
郑铮走到这店门口的时候,中年男人正在拿着一把锉刀,不断的打磨着手里的一块小木料,郑铮看了一阵,一边递过去一支烟一边陪笑道:“老哥,挺忙啊?”
“哎呦……我看着你挺眼生的,你是?”中年男人抬起头,顺手接过了烟。他看着笑眯眯的郑铮,犹豫了一下问道。
郑铮替中年男人点上烟,笑呵呵的说道:“我是从华阴城里来的,在那开了个古董店,想来看看能不能收购一点虫葫芦。”
中年男人先前表情还算是和善,但是听完了郑铮这句话之后,他脸色瞬间就变得难看起来了。
“从城里来的,觉得这个能赚钱,就想要买一些虫葫芦?”
中年男人嘿嘿冷笑了两声,语气古怪的问了郑铮两句。不等郑铮说话,他将刚抽了一两口的烟卷扔在了地上,随后踏上一只脚将烟卷狠狠的碾灭:“别打这主意了,不卖。”
“不是,您看,我现在还没说什么呢,您怎么就说不卖了呢?”
郑铮心里觉得十分奇怪,虽然中年男人面色不善,言辞也相当的让人不舒服,不过郑铮还是耐着性子问道。
中年男人又拿起了锉刀开始打磨木料,听郑铮这么说,中年男人抬起眼瞟了郑铮一眼,不耐烦的说道:“说了不卖就是不卖,不管你说什么都是不卖。我这还忙着呢,你该去哪儿去哪儿吧。”
哎呦我操……
郑铮虽然也算是比较沉稳的那种人,平时也不怎么喜欢发火,但是中年人这一番话还是让他忍不住心头火起。他心里暗暗想道:“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我跟你好好的说话,你跟我来这套……算了,不卖就不卖,我就不信离开了你这屠户,我就非得吃那带毛的猪肉了。”
郑铮也不跟他多话,这一条街上光他看到的门口挂着虫葫芦的店面,少说也得有个十五六家,又不是非得指望他一个。不卖就不买吧,大不了去下一家问问,总有人愿意做这生意的。
“老板,你这虫葫芦怎么卖啊?”
“你是从哪儿来的?干嘛的?”
又是一家门口挂着虫葫芦的店面,郑铮走进去刚问了一句,微胖的中年老板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却反问了他一句和虫葫芦完全无关的事情。
郑铮一愣,随即老老实实的说道:“我是从华阴城来的,刚在华阴城开了个古董店。”
中年老板看着郑铮摇摇头,说道:“你还是走吧,我这虫葫芦……不能卖给你。”
“为什么啊?您这开门做生意,怎么还把上门的生意往外撵啊?”
第一家说不卖,郑铮还觉得那老板不可理喻。但是现在又是一家不肯卖给他虫葫芦的,这让郑铮心中很是不解。
“我是开门做生意的,但是我这生意没法和你做,请吧。”中年人连连摇头,下了逐客令。
“这……”郑铮皱了皱眉,虽然他想问个明白,但是也不好继续和这老板纠缠。他摇摇头,转身走出了这家店面。
走在街道上,郑铮心里在暗暗的琢磨。连续两家店都不肯卖给他虫葫芦,这让他也觉得这件事情有点蹊跷。郑铮心里暗道:“这两家店的老板,好像都是在我说我是从华阴城来的,开了一家古董店之后才说不卖给我虫葫芦的,难道问题就出在这?这样没道理啊……不管了,等会再找一家,这次得换个说法。”
郑铮在心里琢磨了一阵,想好了说辞之后,又晃进了一家店面。
“老板,生意兴隆啊。”郑铮向着店内正躺在一张躺椅上的干瘦老头打着招呼。
干瘦老头眯着眼看了看郑铮,不确定的问道:“你是……”
“我是从华阴城来的,一个朋友说这里的虫葫芦很不错,让我过来收购一点。”郑铮这次耍了个滑,没再说自己是开古董店的。他说完话便等着那老头的反应,如果这次照样还是被拒绝了的话,那下次就只好把“从华阴城”来的这个说法也改掉了。
“一个朋友?”干瘦老头一脸信不过的打量了郑铮一遍,语气古怪的问道:“你那个朋友叫什么?”
没被这老头直接拒绝,郑铮心里暗道了一声“有谱”,但是这老头的问题石在是古怪,让他心里又暗暗的说了一声“我操”。
“呃……他叫……那个……郑永和。”
郑铮之前也没想到这老头会这么问,临时编个名字也来不及了,索性就把郑永和的名字抛出来当挡箭牌。
干瘦老头“哼”了一声,向郑铮摇了摇头,说道:“不卖,你走吧。”说完,这老头闭上了眼,看也不再看郑铮一眼。
这王村的人到底都是什么毛病啊……
郑铮现在很有点欲哭无泪的感觉,好不容易找到虫葫芦的生产地了,但是这一个个的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竟然都不愿意跟他做这个生意。如果说之前找不到合适的商机让郑铮有点干着急的话,那现在找到合适的机会却没办法做成这生意,这让郑铮心里充满了无力感。
“怎么办啊我操……嗯?”
走出店门,郑铮漫无目的走在大街上。他倒也不着急去下一家询问了,估摸着再问下去照样是这个结果,如果不弄清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的话,再问多少家都是无用功。
正在郑铮绞尽脑汁的想要想出一个对策的时候,这时候传来了一阵争吵声,吸引了郑铮的注意。
离郑铮不远处,几个青年人正在一家店门前和一个年轻女子对峙,那几个青年人嘴里吵嚷着什么,冲着年轻女子指手画脚的,但这年轻女子也分毫不怕,脸上没有半点惧色的和这几个青年人理论着。郑铮离得远,倒也听不清他们到底是在说什么。
“几个大男人欺负一个姑娘,这他妈也真好意思了……”
第65章用双手赚钱
郑铮最看不惯这种在女人身上耍横的货,他冷哼一声,抬步走过去,想要帮帮那个年轻女子。
但是当郑铮走近了那几人,听到了那几个人和那年轻女子争吵的内容之后,郑铮眉毛一挑,心里隐约有了一个想法浮现。而当他看到那家店门前悬挂着的一串虫葫芦之后,郑铮眼前顿时一亮。
那家店旁边有一个卖烧饼的,郑铮正好也有点饿了,他凑过去买了一个烧饼,一边啃着,郑铮一边向烧饼摊的老板问道:“老板,那是怎么回事啊?这几个大男人欺负一个小姑娘……难道是这小姑娘做了什么理亏的事儿?”
老板一边揉着面,一边向正在争吵的几人看了一眼,他对这种情况似乎已经见惯了:“理亏的事儿么,这个姑娘倒是也没做。但是那几个后生也是和她一样,做的都是那虫葫芦的生意。同行是冤家么,这个姑娘又无依无靠的,难免要受他他们的气。”
“不对啊,我刚才看这一条街上不少都是做虫葫芦的生意的,也没看他们互相挤兑的这么厉害啊。”郑铮支着耳朵听了一点几个人争吵的内容,却只听到了一些和“合同”“虫葫芦”有关的话,一时半会的也弄不明白。他指了指一旁的虫葫芦店,向烧饼摊老板问道。
“你这就不懂了吧?”烧饼摊老板这会儿也没生意,所以也乐得跟郑铮扯点闲篇:“谁说只有这几个后生挤兑她的?别说帮那姑娘的了,你就没看这一条街上连个出来劝劝的人都没有么?”
郑铮一愣,四处扫了一眼,却还真是烧饼摊老板说的那样。郑铮甚至还看到了几个也开着虫葫芦店,在向着这边张望一阵之后,然后一脸幸灾乐祸的表情的中年人。
“能让这一条街上开虫葫芦店的都挤兑她……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啊?”
烧饼摊老板摇摇头,说道:“我也不是他们村的本地人,这事儿我也弄不清楚。不过在这摆摊摆了一年多了,